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细菌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细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细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细菌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3.了解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4.知晓细菌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细菌引发疾病的机制;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材:八年级生物上册;2.多媒体设备;3.细菌标本或图片;4.实验材料:巴斯德培养皿、琼脂、拭子、细菌悬液、消过毒的匕首、灭菌器等;5.活动准备:小组合作讨论的教学活动材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细菌的基本概念与分类1.导入: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菌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示物体是什么,并引导学生关注其形态、大小等特征。
2.引入:通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介绍细菌的基本概念,并让学生回答细菌是什么、细菌有哪些分类等问题。
3.学习:通过多媒体展示,讲解细菌的分类,包括形状分类(球菌、杆菌、螺旋菌等)和生活习性分类(好氧细菌、厌氧细菌等)。
4.深入探究:分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深入探究不同类群细菌的特征,例如蓝藻菌、乳酸杆菌等。
5.总结: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总结细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展示他们的思考结果。
第二课时:细菌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1.复习:通过回答细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相关问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习:介绍细菌的结构特征,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酸、附属结构等,并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细菌的结构特征。
3.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展示,让学生观察细菌的生活习性,如运动方式、营养方式等。
4.深入探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有些细菌具有抗药性,以及这对人类和医学的意义。
5.总结:让学生总结细菌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展示他们的思考结果。
第三课时: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复习:通过回答细菌的结构特征和生活习性相关问题,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2.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氮循环、维持土壤肥力等,并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
3.实践探究:小组合作,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探究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维持水体清洁等。
初中初二生物上册《细菌》教案、教学设计
初二是学生生物学习的关键时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生命现象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细菌这一章节的学习有着较高的兴趣,但可能对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认知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对细菌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疑惑和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五、作业布置
1.请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绘制一幅关于细菌形态结构的简图,并标注出各个部分的结构名称,以加深对细菌形态的认识。
2.设计一道思考题:细菌在自然界中是如何生存和繁殖的?请举例说明细菌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策略。
3.请学生调查生活中细菌的应用实例,如发酵食品、生物降解等,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调查成果,以提高学生对细菌在人类生活中作用的认识。
2.通过图片、视频等展示细菌的形态结构,让学生初步了解细菌的特点,激发学习欲望。
3.教师简要介绍细菌的基本概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掌握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讲授新知
1.细菌的形态结构:介绍细菌的基本组成部分,如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酸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细菌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细菌。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难点:细菌的显微镜观察、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具体应用。
(二)教学设想
1.利用生活实例引入细菌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食物变质、伤口感染等与细菌有关,从而引出细菌这一章节的学习。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必备教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必备教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对细菌的学习,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用批判性思维探讨生命现象及规律的理性思维。
2、学习目标知识: 1、通过观看会描述细菌的差不多形状;2、能识记细菌的结构特点;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估量出细菌的营养方式;4、结合生活实际,估量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 1、通过巴斯德的实验,参与探究细菌发觉的过程,培养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2、通过观看细菌结构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培养观看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进展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爱好;3、通过认识到细菌繁育速度专门快,培养良好的卫生适应。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细菌的要紧特点、细菌的繁育方式。
2.难点:细菌的要紧特点,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细菌的发觉史、形状和结构较为生疏。
因此要求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动身,通过分析学生熟知的典型事例,了解细菌的形状、结构和生殖,进而明确讲究卫生的重要性。
三、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细菌》预习任务和《细菌》预习活动,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形、预习检测作答情形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形。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形进行总结展现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教学过程:细菌的形状细菌的个子实在太小了,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显微镜,放大更大的倍数才能观看到。
这是电子显微镜下,一根针头和针头上沾的细菌。
你能描述一下这种细菌的的形状吗?请同学们依照细菌的形状将之分类总结:细菌的差不多形状: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然而每个细菌仍旧是独立生活的。
每一个细菌差不多上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
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通过观看摸索后认识到:细菌的个体十分微小,只有用高倍的显微镜才能观看到它的形状结构。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四章 第二节《细菌》教学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明确细菌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微生物。
四、盘点收获
提出问题:谈谈你今天的收获或体会?除书本上的知识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微生物学的最新成就?
讨论、回答
整合知识、提升认识。
五、当堂检测
独立完成课件展示的问题。
学生练习
强化训练,当堂测试。
9.板书设计
2、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细菌这个名词是十分熟悉的,但肉眼看不到,所以要让他们说出细菌的一些重要特征,却又很困难,所以说学生对细菌是熟悉但不了解,因此他们的求知欲和兴趣是非常强烈的。特别是作为八年级的学生正是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利用这个特点来进行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的学生活泼但不好动,喜欢表现但表现方式不太正确,心理特点处于“愤”“悱”的思维状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①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基本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特点。
②描述出细菌的主要特征。
(二)能力目标
①通过观察电子显微镜下的细菌图片,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并进一步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②尝试制作)情感目标:
了解微生物学的发展史,认同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学习内容系统分析
《细菌》一课是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细菌是生物界中一类重要的生物,了解细菌有利于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教材通过细菌发现的过程,阐明了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这一观点。通过介绍巴斯德实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细菌的个体很小,观察它的形态需要在高倍显微镜和电镜下才能观察到,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了解了细菌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相比较,细菌突出的特征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没有叶绿体,这就决定了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细菌靠分裂生殖,细菌的快速繁殖和形成芽孢等特点,使其几乎无处不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所起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案 (2)
第二节细菌一、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尝试通过将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3.通过了解发现细菌的过程,队同科学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的观点,认同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细菌的主要特征。
2.教学难点细菌的发现史。
三、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着重让学生理解细菌的主要特征,即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等方面的特征。
依托学生对细菌已有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细菌为什么分布如此广泛?”,并以此为主线展开教学,教学过程环环相扣,螺旋上升。
本设计以生活化的情境导入,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从细菌发现史获得情感的提升。
呈现丰富的多媒体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感知细菌形态。
通过对细菌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和归纳,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结构及细菌营养方式。
通过技能训练中的计算,引导学生认识细菌生殖的特点,最后总结出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个体微小,易扩散;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有些会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与课前问题相呼应,将知识深化提升,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四、教学准备常温下存放3天的剩奶,常温下死亡3天的小鱼,常温下存放3天的猪肉,反映细菌发现史的多媒体资料,细菌、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形态结构挂图。
小。
引出:细菌的分裂生殖方式就如上述故事。
各小组探究:假设食物及空间充足,细菌分裂生殖、若每20min分裂一次,21h分裂63次,理论上产生多少个细菌?视频展示:芽孢的形成。
点的认识。
第二节细菌一、细菌的发现:曲折而艰难二、细菌的形态:个体小,呈杆状、球状、螺旋状三、细菌的结构:无成形的细胞核四、细菌的营养:大多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五、细菌的生殖: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小结:细菌为什么分布广泛?1.它个体微小,易扩散;2.分裂生殖速度快、数量多;3.有些会形成芽孢,抵抗力强等。
八年级生物教案《细菌》
教案:细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繁殖方式,了解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分类和繁殖方式,能够分析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微生物的兴趣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菌的基本特征、分类和繁殖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描述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有关细菌的科普短片或者展示细菌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细菌的认知和兴趣,提问学生是否接触过细菌,他们对细菌了解多少。
2.学习新课(1)了解细菌的基本特征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微小、单细胞、无细胞核等),通过与真核细胞的对比,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细菌的特征。
(2)细菌的分类让学生了解细菌的分类方法,如细菌的形态分类(球形、杆状、螺旋形等)、色素分类(有色细菌和无色细菌)、营养方式分类(光合细菌和化学合成细菌)等。
(3)细菌的繁殖方式让学生了解细菌的繁殖方式,如二分裂、芽生、短节生殖等,并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细菌繁殖的速度。
3.练习与讨论(1)练习课堂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图片和文献,观察和描述不同形态的细菌,并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列举细菌的不同分类和繁殖方式。
(2)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细菌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对环境的影响。
4.拓展与应用(1)实验观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观察不同条件(温度、湿度、营养)下细菌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从实验中了解细菌的适应能力和对环境的影响。
(2)野外调查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调查,让学生观察野外环境中的细菌,收集样本并进行观察和分类,引导学生从实践中深入了解细菌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和作用。
5.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醒学生细菌的重要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细菌的科普短片或图片。
2.细菌形态图片和文献资料。
3.实验所需的细菌培养物、培养皿等实验用具。
《细菌》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
《细菌》教学设计与反思(精选五篇)第一篇:《细菌》教学设计与反思《细菌》教学设计与反思.txt这世界上除了我谁都没资格陪在你身边。
听着,我允许你喜欢我。
除了白头偕老,我们没别的路可选了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娶你。
《细菌》教学设计与反思作者:何剑(初中生物贵州安顺生物一班)评论数/浏览数: 15 / 182 发表日期: 2010-12-22 23:26:53一、教学分析:《细菌》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课前教师应准备有关细菌的相关资料,以介绍细菌的发现史展开教学,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介绍巴斯德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
在讲解细菌的形态和结构时,要引导学生对比动植物细胞的区别,同时有目的地介绍一些与身体健康有关的细菌,使学生了解细菌的基本结构特点和生存繁殖方式。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会描述细菌的基本形态。
2.能识记细菌的结构特点。
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4.结合生活实际,推测细菌的生殖方式。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细菌结构示意图,回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总结出细菌的结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的实验认同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了解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难点:对细菌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的推测。
四、教学方法谈话法、自觉法、比较法、讨论法、分析法、观察法。
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细菌的发现史和形态结构特点的资料及多媒体视频,学生收集细菌的相关资料。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㈠、细菌的发现教师活动:让学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播放视频: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提出问题:1.细菌是是谁发现的?2.当时看到的细菌是什么形态的?3.当时人们又是如何认识它的?4.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说明了什么?5.巴斯德对微生物研究的贡献有哪些?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以上问题。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细菌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4【教学目标】1.描述细菌的要紧特点。
2.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估量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锤炼收集信息、分析估量的科学能力。
3.了解细菌发觉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摸索,锤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进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4.描述细菌的繁育方式,认识到细菌繁育速度专门快,培养良好的卫生适应。
【教学重(难)点】1.细菌的要紧特点、细菌的繁育方式。
2.细菌的要紧特点,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课前预备】1.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预备有关微生物学史的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巴斯德实验,这是一个对比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进入。
二、观看细菌的形状结构教师:巴斯德用显微镜观看到了肉汤里的细菌。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看细菌的装片,我们也能够看到同样的情形(由于课程时刻限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显微镜的实际操作,可展现图片或显微镜投影实物)同学们看得清晰吗?学生:看见一点一点的。
教师:细菌的个体实在太小了,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显微镜,放大更大的倍数才能观看到。
这是电子显微镜下,一根针头和针头上沾的细菌。
你能描述一下这种细菌的形状吗?学生:像火腿肠、两头圆中间直、像面包……教师:这种形状的细菌叫杆菌。
还有别的模样的细菌吗?(出示其他图片)学生: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弹簧。
教师:请大伙儿依照细菌的形状将它们分成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学生:依照图片分类。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然而每个细菌仍旧是独立生活的。
每一个细菌差不多上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
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和书中的示意图比较。
教师:(出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你感受细菌细胞结构更像植物依旧像动物?什么缘故?学生:我觉得更像植物,因为有细胞壁,看上去专门坚硬的模样。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教案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
菌教案
第二节细菌
标准吗?
练习题、巩固本节知识。
进一步应用本节知识解决
问题。
巩固。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菌
eq \b\lc\{(\a\vs4\al\co1(形状\b\lc\{(\a\vs4\al\co1(个体:单细胞、
课后反思
1.运用多种学习方法
整个课堂教学通过学生的观看、分析、讨论、比较、归类等多种学习方法来猎取知识,如观看巴斯德实验的图片或视频,观看细菌的形状图、结构图,观看细菌战的有关图片;分析巴斯德实验的原理和结论;通过比较,分析、讨论细菌细胞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归类细菌的一样结构和专门结构;分析叶绿体与营养方式的关系;比较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区别等。
多种学习方法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爱好,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明白得知识,获得能力。
(续表)
课后反思
2.忽视了科学史的教育意义
应该深入挖掘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所包蕴的教育意义,不能一带而过。
在课堂导入时设置一些扩展和补充问题,启发学生的摸索,让学生明白得科学的动态产生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对科学产生爱好。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4【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状,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2.通过学生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差不多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样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
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
4.依照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
5.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舞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细菌和真菌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课前预备】1.变质的水果、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
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
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
4.放大镜。
5.配备实物投影仪。
6.组织学生爱好小组,进行配置培养基和培养菌落的实验。
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教师:我们大伙儿都明白,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存在专门多细菌,可谁也没有真正看见过。
什么缘故呢?学生回答:它们太小了,要用显微镜看。
二、观看菌落教师:在我们的生物小组里,同学们却用肉眼观看到了细菌的生长。
他们是如何看到的呢?请生物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学生:第一,我们看到的不是细菌,是细菌大量繁育后形成的菌落。
我们先制作培养基。
我们把牛肉膏、蛋白胨、盐、琼脂和水加热混合。
教师:对不起,打断一下。
哪位同学能分析一下,培养基里什么缘故需要牛肉膏?学生:牛肉膏应该是营养物质。
教师:还有什么成分属于营养物质呢?学生:蛋白胨、盐。
有的同学提出琼脂,在同学中引起了争议。
通过阅读课本和爱好小组同学的说明获得了答案。
学生:琼脂是凝固剂。
学生连续汇报:配置好培养基后必须高温灭菌,否则细菌就长得到处差不多上了。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设计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5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看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状,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2、通过介绍,分析培养基的差不多成分,了解细菌、真菌培养的一样操作过程,尝试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3、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分析实验结果,归纳适宜细菌真菌生存的环境条件;4、依照所学知识,对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并阐述自己的论据,培养相关的科学素养;5、引导学生观看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鼓舞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开拓创新、交流和合作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从宏观上介绍细菌和真菌的知识,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培养基上区分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同细菌和真菌分布广,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对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体验与人的合作与交流,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基础。
教育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了解周围的生活环境,并养成良好的卫生适应。
2、教学重点1、重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的实验操作过程、设计探究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通过观看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2、难点:利用事实说明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状况,总结适宜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条件。
4、课时安排:本节教学内容为一课时三、教学预备变质的牛奶、米饭长“毛”的馒头长有木耳的树桩蘑菇足癣、背癣的图片培养菌落实物实物投影仪琼脂培养皿烧杯牛肉膏蛋白胨酒精灯吸管三脚架无菌棉棒镊子放大镜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能够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来源:Z。
xx。
k ]①教师提问:“细菌和真菌是什么样的?它们生活在哪里?”“我是如何样明白细菌和真菌的存在的?”了解学生日常生活中积存的有关细菌和真菌方面知识的情形,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
②联系食物变质、物品发霉等生活体会,创设情形,激发爱好,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来源:Z.xx.k ]③教师开门见山提问: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有关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吗?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进入新课。
④能够从生物的分类引出细菌和真菌。
苏版生物初二上细菌教案
苏版生物初二上5
《细菌》教学设计
天华中学朱海敏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了解细菌的发觉过程。
②了解细菌的形状类型、差不多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特点。
③明白得细菌的要紧特点。
2、能力目标:
①通过书籍、杂志、网络来搜索有关细菌的各种资料,学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查找自己需
要的资料。
②通过巴斯德的实验,让学生参与探究细菌发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想。
③通过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估量细菌的营养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摸索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①认同科学的进展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
②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关怀科学进展的情感。
③重视搞好个人卫生。
重点和难点
1、细菌形状结构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课前预备
教师:收集有关细菌发觉过程、细菌形状、结构和生殖等有关的图片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对本节内容进行预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谈话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细菌教学设计
授课方法
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时刻
第二节
细菌
讲授、探究
一课时
段俊霞
2021.11.21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目标
1.了解细菌的发觉过程。
2.通过观看会描述细菌的差不多形状;能识记细菌的结构特点。
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把握细菌的要紧结构,估量细菌的要紧营养方式;结合生活实际,估量细菌的生殖方式。
(对专门结构荚膜、鞭毛,应说明不是所有细菌都有的)。
1.通过新旧知识的对比,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
2.强化学生图文分析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
四、细菌的生殖方式
1.展现细菌分裂过程的多媒体课件。
2.引导学生总结细菌的生殖方式。
回忆细胞分裂的过程,把握细菌的分裂生殖。
1.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分析归纳能力。
1.是谁发觉了细菌?并介绍是如何样发觉细菌的?
2.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否盲目相信当时的观点?
3.他做了一个如何样的实验?结论是什么?巴斯德还做出了哪些奉献?后人给他什么称号?
荷兰人列文虎克发觉细菌
否
巴斯德用巧妙的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有来自空气中的细菌造成的。还提出了乳酸菌、酵母菌、巴氏消毒法。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七、课堂小结
给出一个图,让学生自己完成。
形状
生殖
营养方式
八、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74页1题2题4题
板书设计
第二节细菌
一、细菌的发觉
1.荷兰列文虎克
2.法国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二、细菌的形状大小
1.大小:个体微小
2.形状:球菌、杆菌、螺旋菌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教学目标:1、联系日常现象,了解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广泛性。
2、通过观看细菌和真菌的菌落,认识菌落的外观形状,辨别被细菌、真菌感染的食品和生物。
3、尝试采纳细菌和真菌培养的一样方法,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特点。
4、通过观看菌落的活动,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分析能力。
5、通过对细菌和真菌分布的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发觉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通过了解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关心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适应。
教学重点分析:细菌和真菌的一样培养方法。
学生对制作培养基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方法比较生疏,课堂教学中可先让学生观看培养基制作视频,对培养基制作有初步了解,然后辅以实物观看,进一步了解培养基的特性,这对把握该部分知识有专门大关心,同时也可为第二课时的探究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分析:探究细菌和真菌的分布,探究实验打算的实施、讨论和得出结论由于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差不多体验过探究过程,明白探究的大致步骤,因此这次探究活动,可由学生自主设计探究实验,但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把握探究实验的目的和实验中实验变量的设置和对比实验的安排。
教学策略:本节课着重表达从生物圈的角度认识细菌和真菌的思路。
让学生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进行观看。
通过“探究实验”由学生亲自体验细菌和真菌的广泛分布入手,认识细菌和真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特点。
在学法指导中,改变以往讲述细菌的知识内容的做法,侧重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和探究,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
同时,让学生在探究实验过程中,学习接种和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为学生学习生物技术打下了一定基础。
课前预备:1、变质的水果等食物、发霉的食物、感染细菌和真菌的花卉;2、生长有细菌和真菌菌落的平板培养基或斜面培养基实物;3、空白培养基以及配置培养基所需要的药品;4、放大镜;5、有条件的可配备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第四章细菌和真菌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一、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广泛二、认识菌落细菌菌落---小、表面或光滑粘稠,或粗糙干燥真菌菌落---大,常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有时出现不同颜色。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苏版生物初二上册同步教案: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一、教材分析“细菌”一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分布》后,进一步学习作为一类单细胞原核生物的细菌,教材从细菌的发觉、形状结构和生殖三个方面介绍细菌。
第一通过列文虎克和巴斯德带领学生慢慢掀开细菌的“面纱”。
而后介绍了细菌的形状。
通过“观看与摸索”,学生在认识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基础上,通过对比,学生进一步认识细菌的结构,再估量细菌的营养方式。
最后介绍细菌的生殖及适应环境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明白得巴斯德鹅颈瓶实验2.描述细菌形状结构和生殖的要紧特点3.尝试进行驳斥“自然发生说”的实验设计,分析估量的科学能力。
4.通过了解细菌发觉的过程和巴斯德的鹅颈瓶试验,认同科学的进展与技术的进步紧密相关。
5.认同细菌繁育速度快,养成良好的卫生适应。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菌的结构。
(2)细菌的生殖。
2.教学难点:(1)巴斯德鹅颈瓶实验。
(2)原核生物的概念。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情境,引入新课细菌的发觉引导学生摸索:我们的手上有生物吗?要紧是什么生物?你看到了吗?什么缘故看不到?利用数据说明细菌的微小,指出10亿个细菌堆积起来才有一颗小米粒那么大,因此肉眼是看不到的。
人类是如何发觉这类生物的?总结学生的讨论、回答,介绍列文虎克的奉献。
引导讨论:细菌哪里来的?教师介绍有关细菌来源的两种观点。
由于观看到肉汤里会自然形成细菌使肉汤变质等自然现象,19世纪前的人们广泛相信细菌是自然发生的,当时一些闻名的科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而另外一些科学家则认为细菌是从原先差不多存在的细菌中产生的,肉汤变质是因为空气中的细菌落入繁育而导致的。
教师人类借助放大仪器发觉了细菌。
阐明自己的观点,同时举出例子证明。
尝试驳斥“自然发生说”。
分析实验,专门是两个烧瓶的变量。
观看图形并说出细菌的三种不同形状。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演示实验和制作甜酒使学生明确——许多食品的制作都要利用细菌和真菌。
2.探究食品腐败缘故,使学生明确——食品的储存与细菌、真菌有关。
3.多种疾病的防治与细菌和真菌有关。
4.研究细菌和环境爱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演示实验——发酵现象,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和摸索能力。
2.通过多媒体演示,培养学生观看和收集信息能力。
3.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协作解决问题能力。
4.通过探究“食品腐败缘故”,学以致用想方设法采取一定技术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食品腐败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细菌和真菌,培养辩证唯物观点。
2.通过本节学习,激发同学学习生物爱好,热爱自然科学情愫,激发同学的制造激情。
3.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同学关注生活现象、放眼世界,关注社会的责任心。
【教学重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制作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腐败的缘故及食品储存的要紧原理。
3.人类利用细菌和真菌对疾病的防治及利用细菌爱护环境。
【教学难点】1.发酵现象及发酵食品离不开细菌和真菌。
2.食品防腐败的储存方法。
3.探究细菌和真菌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4.认识细菌、真菌与疾病防治。
【课前预备】1.教师预备:(1)温开水、糖1斤、酵母、玻璃瓶(或矿泉水瓶)、小气球若干个;课外活动小组已预备好的发酵实验选择成效明显的一组。
(2)有关食品储存的多媒体课件;有关污水处理的多媒体课件或电视节目。
(3)酒曲三块、浸泡一昼夜的糯米4500g(即9斤)分成三份、凉开水、清洁容器、蒸馏水、清洁筷子、清洁蒸布若干块。
2.学生预备:(1)收集各类药物说明书(专门注意是抗生素药物的);食品储存方法(从日常生活中收集);有关处理污水的信息收集。
(2)各类酸奶袋或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专门是生物科学技术,克隆技术、转基因药品、干细胞移植等差不多上人们关注热点。
苏版初二上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导学案
苏版初二上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导教案自学目标:1.描绘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列举细菌和真菌对动植物及人类的影响。
3.经过对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 根源 :1]自学要点、难点1.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2.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的共生。
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作为分解者促使物质循环。
1、以小组为单位,边看腐化、生霉的水果和面包,并联合教材第67页议论题,踊跃议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由。
[根源 :学.科.网]〔1〕枯草杆菌使梨和香蕉腐化,他与水果有如何的关系?〔2〕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根源 :1][ 根源 :Z|xx|]〔3〕细菌和真菌是如何生活的?2、阅读和察看文中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议论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发挥的作用。
[ 根源 :1]学习任务二:举例说明细菌和真菌能惹起动植物和人生病。
1、依据自己生活经验,举出所熟习的细菌和真菌致人生病的例子,并剖析某种疾病是哪一种微生物危害所致。
2、察看教材中细菌和真菌惹起动植物和人生病的内容和图片,进一步了解生病的例子。
3、察看当地农作物生病的图片,认识农作物病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认识细菌和真菌使农业害虫致病的例子,认可以菌治虫的看法。
[来源:1ZXXK]学习任务三:认识细菌和真菌与动植物共生的现象。
1、阅读教材并察看地衣的生活环境和形态,而后请你描绘一下什么叫〝共生〞。
〔并背诵〕 [根源 :学_科_网 Z_X_X_K]2、察看豆科植物的根瘤,小组议论根瘤的固氮过程。
总结出生物固氮的长处。
3、列举菌类与动物共生的例子。
学习任务三:试试评论实验方案。
阅读教材供给的〝评论实验方案〞,分组议论哪一个实验方案更能说明问题。
导学达标建立知网试试应用:1、每年的秋季 ,一部分植物会落叶 .对落叶的办理方法有三种 :燃烧 ,填湖 , 掩埋 .请剖析 ,你会选择哪一种办理方式。
苏版初二上册生物细菌说课稿
苏版初二上册生物4各位老师大伙儿好,我是XXX,来自XXX中学。
我专门快乐有那个和大伙儿一起交流、学习的机会。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
我们都明白,细菌的个体专门微小,通常情形下是无法用肉眼观看到的,专门是细菌的生殖过程更是专门难通过语言来描述,在本节课选择运用多媒体课件形式教学就比较容易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
下面我将从以下4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解读。
一、说教材(一)第一是教材地位分析本节内容是第四章《分布广泛的细菌和真菌》的第二节,本章教材的引入是从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开始的,是在学生学习了植物和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之后进行的教学。
(二)其次是教材内容尽管学生对某些细菌引起的疾病等有一定的了解,但对细菌的繁育、结构特点、营养方式的知识,缺乏认识,难以明白得。
因此,教学内容是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出现的,从学生最熟悉的环境启发他们进入微观的环境中去。
教材在本节以科学探究的过程为脉络安排内容,讲述细菌的发觉过程,引导学生了解细菌的形状结构特点,侧重引导学生自己去通过与动植物细胞进行比较,来归纳出细菌的要紧特点,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中获得基础知识,进展相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我在制作课件时都着重表达了这些方面。
同时,学习本节课是为后面讨论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起了铺垫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细菌和我们的关系紧密。
(三)最后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记住细菌的形状和结构。
2.尝试通过与动植物细胞作比较,估量出细菌的营养方式,说说出细菌是如何样生活和繁育的。
3.关注细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观看与摸索,培养学生的观看能力和思维能力。
2.通过运算手上的细菌数目,培养学生的推理运算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细菌与人类的关系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饭前便后洗手的必要性。
注意卫生的重要性。
2.了解细菌与人类的紧密关系表现在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从而纠正许多人误以为细菌差不多上有害的错误观念,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去看待客观事物。
苏版初二上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导学案
苏版初二上生物: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二节细菌导教案学习目标1、认识细菌的发现过程和巴斯得的实验,认可科学的发展与技术进步的亲密有关2、描绘细菌的构造特色及生殖方式3、经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断出细菌的营养方式学习要点和难点:细菌的构造特色及生殖方式学习过程:学习任务一:认识细菌的发现过程1、自学教材 p58---59,思虑:巴斯得的鹅颈瓶实验说了然什么?2、拓展反省:读了〝细菌的发现过程及巴斯德实验过程〞你对科学的发现有什么新认识? [根源 :1]学习任务二:描绘细菌的形态构造1、比较课本彩图,认识不一样形态的细菌,而且描绘出细菌有哪些不一样的形态。
2、察看课本 p60〝察看与思虑〞中的〝细菌构造表示图〞,并思虑教材中出现的议论题。
[根源 :Z&xx&]〔1〕细菌的构造有何特色?〔2〕试依据细菌的构造推断,细菌的营养方式是如何的 /3、回想植物细胞的构造由。
动物细胞的构造有;与细菌对比较同样点是不一样点是[ 根源 :学。
科。
网 Z。
X。
X。
K]4、拓展反省: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有着如何的作用? [根源 :学_科_网 ]学习任务三:描绘细菌的生殖方式 [ 根源 :Z&xx&][ 根源 :1]1、自学课本 p61,联合插图,描绘细菌的生殖特色。
展现展现自学成果:小组代表表达细菌的生殖特色及对芽孢的认识。
3、拓展反省:达成p60〝技术训练〞并沟通导学达标建立知网 [ 根源 :]试试应用:小组议论沟通练习题1、2、3题【五】诊疗评论:1、选择题:〔1〕细菌的个体十分细小,需要借助〔〕才能察看到A、低倍放大镜B、高倍放大镜C、显微镜的低掊镜D、显微镜的高倍镜〔2〕在罐头的制作过程中,把罐头密封加热,这与罐头能比较长时间地保留而不腐败变质是亲密有关的,其原由在于〔〕A、密封罐内缺氧,内部细菌没法生殖B、高温能将细菌杀死C、因为密封,外界细菌不可以进入D、 B 和 C 两项要素的结果〔3〕对细菌芽孢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根源:1ZXXK]A、芽孢是细菌细胞内形成的休眠体[ 根源 :学+科+网 Z+X+X+K]B、细菌以形成芽孢的形式进行生殖[ 根源 :Z&xx&]C、芽孢的含水量高,抗热性差D、芽孢是由细菌细胞壁裹上厚壁而形成的[根源 :学_科 _网]2、识图作答:图一是一个典型的细菌构造模式图,图二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三种种类的细菌,请据图回答:[ 根源 :1][ 根源 :Z#xx#]①写出各序号所表示的构造名称:[ 根源 :1][1] 是[2] 是[3]是[4] 是[5] 是[6] 是②细菌与植物细胞在构造上的不一样之处有:③细菌没有生活,并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版初二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细菌
【教学目标】
1.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将细菌的细胞结构和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锻炼收集信息、分析推测的科学能力。
3.了解细菌发现的过程和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分析巴斯德实验的操作步骤,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分析能力,认识到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科学家孜孜不倦的追求和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4.描述细菌的繁殖方式,认识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难)点】
1.细菌的主要特征、细菌的繁殖方式。
2.细菌的主要特征,巴斯德实验的历史性突破。
【课前准备】
1.有关细菌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学生准备有关微生物学史的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巴斯德实验,这是一个对照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进入。
【二】观察细菌的形态结构
教师:巴斯德用显微镜观察到了肉汤里的细菌。
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菌的装片,我们也可以看到同样的情景(由于课程时间限制,没有安排学生进行显微镜的实际操作,可展示图片或显微镜投影实物)同学们看得清楚吗?
学生:看见一点一点的。
教师:细菌的个体实在太小了,我们需要更先进的显微镜,放大更大的倍数才能观察到。
这是电子显微镜下,一根针头和针头上沾的细菌。
你能描述一下这种细菌的形态吗?
学生:像火腿肠、两头圆中间直、像面包……
教师:这种形态的细菌叫杆菌。
还有别的样子的细菌吗?(出示其他图片)
学生:有的像圆球、有的像弹簧。
教师:请大家根据细菌的形态将它们分成三种:杆菌、球菌和螺旋菌。
学生:根据图片分类。
教师: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有的细菌一对对地靠在一起(双球菌)、有的细菌聚成一团(葡萄球菌等)或连成一大串(链球菌等),但是每个细菌仍然是独立生活的。
每一个细菌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单位。
那么细菌的生命结构是什么样呢?(出示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和书中的示意图比较。
教师:(出示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你感觉细菌细胞结构更像植物还是像动物?为什么?
学生:我觉得更像植物,因为有细胞壁,看上去很坚硬的样子。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有鞭毛,能运动。
(教师适时说明并不是所有细菌都有鞭毛)
学生:我觉得更像动物,因为不是绿色的。
教师:在营养方式上,大多数细菌和动物一样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但它们和动物又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会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所以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教师:细菌的结构中有没有和动物、植物细胞都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没有细胞核(还可能答有荚膜、鞭毛等,教师应适时解释)。
教师: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DNA会聚集到细胞中一个特定的区域,我们把这个区域叫核区。
【三】观察细菌的繁殖
教师:细菌也是生命,它是如何繁殖的呢?(展示录像)
学生:观看录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计算一下:你手上现在有1个细菌,每二十分钟繁殖一代。
四个小时后,你手上细菌的数目有多少?
学生:计算;212=4096个!
教师:如果继续计算下去:48小时后呢?
学生:抢着按计算器:2.23007451×1043个!
教师:我虽然不能告诉你一个细菌有多重,但是我可以保证:2.23007 451×1043个细菌的重量大约和4000个地球差不多,也就是说:理论上讲,如果你手上有1个细菌,两天后它能变成4000个地球那么多。
学生:笑,不可能!
教师:为什么不可能?
学生:我们会洗手。
教师:对。
洗手的肥皂和洗涤剂都可以杀死细菌,甚至只是用流水冲洗也可以减少很多细菌。
但是洗完手以后,手上的细菌是不是都杀死了呢?我们来看看细菌对付恶劣环境的方法(展示录像)。
学生:观看。
教师:同学们能不能根据看到的录像内容回答几个问题?①芽孢和孢子一样吗?②细菌能不能依靠芽孢繁殖?③芽孢是细菌细胞里的结构吗?
学生:不一样,孢子数目很多,是繁殖结构;一个细菌只产生一个芽孢,数目没有增长,不是繁殖;芽孢只在休眠时才出现,芽孢出现时,细胞就解体了,所以芽孢不是细菌的细胞结构。
教师:芽孢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
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1967年,美国宇航局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并且在月球表面进行了软着陆,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为科学家拍摄了很多影像。
两年半后,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摄像机带了回来。
科学家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用显微镜观察,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
链球菌25分钟繁殖一代,据此科学家们可以推算出,至少有
一个链球菌生活在这个摄像机上。
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物理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存能力呀!
【四】课后提升
1.有关细菌的形态不正确的选项是(B)
A、杆形
B、卵形
C、球形
D、螺旋形
2.以下各项中不属于细菌特点的是(D)
A、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等结构
B、为单细胞生物
C、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D、细胞内没有遗传物质
3.在以下几种单细胞生物中,没有成形细胞核的是(D)
A、衣藻
B、草履虫
C、酵母菌
D、大肠杆菌
4.细菌来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
A、空气中自然发生的
B、放置过长时间的食品自身产生的
C、由原来已经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D、动物的细胞演变来的
5.细菌的生殖方式是(B)
A、营养生殖
B、分裂生殖
C、孢子生殖
D、出芽生殖
6.以下关于芽孢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B、芽孢是细菌的生殖细胞
C、芽孢是真菌的休眠体
D、芽孢是真菌的生殖细胞
7.假设小明手上此刻沾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30分钟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2小时后分裂产生的细菌数目是(C )
A、400个
B、800个
C、1 600个
D、3 200个
8.某海关在进口食品中,检疫出一种病原微生物,这种病原微生物为单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你认为这种生物最有可能属于(D)
A、病毒
B、霉菌
C、真菌
D、细菌
9.细菌内一定不存在的结构是(A)
A、成形的细胞核
B、鞭毛
C、细胞壁
D、细胞质
10.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材料用具: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已高温灭菌)假设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
检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
第二步:取1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基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2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3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1、2、3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手上和教室空气中的细菌数量一样多吗__?
(2)设计3号培养皿的目的是__形成对照__,它最适合与__2__号实验组形成对照,其实验变量是__是否接种细菌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