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复习材料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普通心理学史研究成年人正常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观察法:是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被试在一定条件下的表情、动作和言语等外部表现,从而了解心理活动规律的方法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操纵自变量的变化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包括谈话法和问卷法两种测验法:是采用专门的测验工具——测验量表,在较短时间内对个体或团体的某种心理品质作出分析和鉴别的方法个案研究法:是搜集单个被试各方面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神经元:神经系统内接受,整合和传递信息的基本单位突触:相邻神经元之间进行传导作用的空隙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活动,依赖刺激刺激物性质的不同,可将条件反射系统分为两种(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一个原来不能引起某种无条件反射的中性刺激物,由于总是伴随着某个能引起该无条件反射的刺激物出现,重复多次后,该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无条件反射操纵条件反射:指一定刺激情境中,个体某种反映的结果能满足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的条件反射。
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第一;用具体刺激物作为条件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第二;用语词作为条件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反映:有机体接受和应答客观事物影响的过程反射弧: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也是执行反射活动的生理基础物质的三种反映形式:无机物的反映形式生物的反映形式心理的反映形式现代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冯特于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感应性:是生命的标志,是有机体对直接的、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与反应。
这种反应形式主要是一种趋利避害的倾向信号性反应:是有机体对具有直接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的信号的反应。
信号性反应的出现是心理发生的标志意识: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无意识:是个体不曾觉察的心理意识。
包括无意识的认识活动和无意识的情绪活动自我意识:是对自身存在的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的状态,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1《普通心理学》复习提纲资料文档
基础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研究对象与内容心理学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中洁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基础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认知:认知也叫认识,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
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
需要和动机:需要是欲望要求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反映的是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
当人们意识到这种需要的时候,这种需要就转化成了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向一定目标前进的内部动力,即人心理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以需要为前提的。
)情绪情感和意志:情绪和情感是伴随认识和意志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和体验。
这种态度和体验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意志:意志是人的思维决策见之于行动的心理过程,表现的心理对行为的支配。
(是人在面临选择时,需要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高机动机。
是心理需要转化为行动的必要保证。
)能力和人格(人格包括气质和性格):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气质相当于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综合,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事物的态度以及与这种态度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人格特征。
(一般说气质是生理的遗传的,性格是教育的环境的。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性格有好坏之分。
)心理过程与心理特性:我们把认识、情绪和情感及意识活动这三类现象称为心理过程。
把需要和动机,能力以及气质和性格称为心理特征。
第二单元心理的本质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是脑的机能也就是说脑是从事心理活动的器官。
心理现象是脑活动的结果。
正常发育的大脑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精品】普通心理学部分复习资料整理一.doc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正常个体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信息加L的客观过程(认知)感觉今知觉今注意今意识分记忆今思维今语言行为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信息加丁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语言2.情绪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人们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并由此引起各种主观体验3.意志过程意志:自觉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心理学家从事基础研究的目的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行为。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对客观事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尽可能用客观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系统性: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处在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中。
不仅要将研究对象放在有组织的系统中进行考察,而旦要运用系统方法,从不同层次和侧面来分析研究对象与系统与各要素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实践是理论的源泉,也是检验理论真确的唯一标准。
任何心理理论只有在实践中应用才能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伦理性:忌讳采取如欺骗、隐瞒、威胁、恫吓及可能造成研究对象身心受到伤害或者有悖伦理性原则的方法2.具体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对表现心理现象的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适合以下情况使用:对所研究的对象无法控制;在控制的条件下,可能影响某种行为的出现;由于社会道德,不能对某种现象进行控制。
其缺陷主要表现为:难以重复观察,观察结果也难以进行检验和证实;自然中影响心理活动的因素很多,因此对结果难以精确分析;可能出现不需要研究的现象,而不出现需要研究的现象;观察结果容易受到观察者本人经验,目的,兴趣等取向和技能的影响。
心理测验法: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量表)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使用心理测验要注意信度和效度两个基本要求实验法: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具体分为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借助专门的实验设备在实验条件严加控制条件下进行;自然实验在人们正常学习和工作的情景中进行。
[精品]“普通心理学”复习纲要(完整版).docx
“普通心理学”复习纲要(完整版)第三章需要与动机(一)基本概念:需要P55、动机P62、内驱力P63、成就动机P67、好奇心、自然需要P57、社会需要P57(二)思考题: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试对这一理论进行客观的评价。
(重点)P59-602、简述需要的种类。
(自然需要与社会性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第四章注意(一)基本概念:注意P72、无意注意P74、有意注意P76、有意后注意P78、注意广度P78、注意起伏、注意转移P81-82、注意分配P83、分心、注意稳定性P80(二)思考题:1、试述注意的心理功能。
P72-732、简述注意的特性。
答:注意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转移、注意的分配3、注意为什么不是*种心理过程? P71 (上方)4、一心能否二用?为什么?(好象考过)P83-845、怎样才能引起保持有意注意? P77-78第五章感觉(一)基本概念: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P89、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最小可觉差)P90、适宜刺激P93、感受野、等响度曲线、适应P115、后象P117、对比、闪光融合现象P118、闪光融合频率P118、韦伯定律P90、费希纳定律P91、联觉P121、马赫带P119(二)思考题:1、简述感觉剥夺的实验研究,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2、感觉在人的心理生活中有何作用? P87 (中段)3、绝对感觉阈限与绝对感受性有何关系? P89 (中段)4、简述感觉的种类。
P925、什么是明视觉与暗视觉?为什么人会有明暗视觉? P966、试用颜色立体色轴图来说明颜色三特性的相互关系? P97-987、试述颜色混合三定律。
P998、什么是明适应与暗适应?适应过程有何特点?机制如何?怎样保护暗适应?(找不到)9、色盲多是遗传的,遗传途径是什么? P10010、人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P10511、为什么听从录音机放出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总觉得不像? P105第六章知觉(一)基本概念:知觉P122、知觉的整体性P128、知觉的选择性P130、知觉的理解性P132、知觉的恒常性P129、空间知觉P137、深度知觉P144、单眼线索P144、 |定势P134、主观轮廓P140、触觉的视觉化现象P142(上)、双眼视轴辐合P146、|双眼视差P146、生物钟P149、似动知觉P152、时间知觉P148、错觉P154(二)思考题:1、知觉有哪些特点?这些特性在认识中有何作用?答:(1 )知觉的整体性;(2 )知觉的选择性;(3 )知觉的恒常性;(4 )知觉的理解性。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全
心理学复习资料2012-6-13一1、说出心理学的界定及其具体研究对象。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的生理基础⏹感觉、知觉与注意⏹学习心理⏹心理的发展⏹心理的个别差异⏹动机与情绪⏹社会心理⏹异常行为与心理治疗2、解释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
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部的心理活动支配;心理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3、深刻理解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4、记住心理学诞生的年代、奠基人和标志性事件。
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其标志是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ilhelm Wundt , 1832——1920)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5、用自己的话说出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认知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格式塔学派: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整体先于部分而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行为主义:反对心理学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
精神分析学派:提倡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治疗疾病,即通过释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意识中存在的动机,使所受到的压抑得到渲泄,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认知心理学:广义的认知心理学泛指以人的认识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和流派,包括: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皮亚杰学派的结构主义的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心理学等。
信息加工心理学也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代表着当前认知心理学发展的主流,旨在解释人接收、存储、提取与运用信息等过程,受计算机科学的影响较大。
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应当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有别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的经验——诸如动机、需要、价值观、情感、生活责任、自我意识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
齐鲁师范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普通心理学(2706)复习资料
B.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C.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D.工作记忆、前瞻记忆、长时记忆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无
8、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
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反映了知觉的(
)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无
9、飞机在飞行时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飞行员紧急和地面 联系着陆,此时飞行员的情绪状态是( )
A.激情
B.热情
C.心境
D.应激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10、根据不同的标准,结合单个或多个属性所形成的概念称
之为(
)
A.抽象概念
B.关系概念
C.析取概念
D.合取概念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1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反映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无
普通心理学(2706)复习资料
一、单选题
1、在问题空间中搜索,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的思
维过程叫(
)
A.概念形成
B.问题解决
C.发散思维
D.创造思维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无
2、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
产生的主观体验称之为(
)
A.道德感 B.责任感 C.道德品质 D.道德观念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3、动作电位的形成服从( ) A.衰减法则 B.突变法则 C.渐变法则
D.全或无法则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无
4、朝向反射是哪种注意的生理基础( )
普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
普通心理学复习知识点普通心理学第一章:1、心理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内容是什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属于中间科学。
研究内容:心理现象1、心理过程A认知过程: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B情意过程a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b意志过程2、个性心理A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B个性心理特征a能力(潜力、已经具备的能力)b人格(气质、性格)3、团体心理A人与人之间的沟通B团体之间互动2、心理学主要有哪些理论流派?各流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构造主义代表人物:冯特、铁钦纳主要观点:反对哲学的思辨方式,主张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意识;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2、机能主义代表人物:詹姆斯主要观点:研究人性不应研究意识结构,而应研究心智发展的目的和功能;意识是连续变化的。
3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华生与斯金纳主要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
4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韦特海默、科勒主要观点:反对把意识分为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识。
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佛洛依德主要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6、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主要观点:反对人类行为受制于潜意识,认为人可以超越本能,发挥潜能,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3、为什么说“心理学虽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却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仅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算起,对心理的研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由此可见,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
只是长期以来心理现象的探讨都是哲学的范畴中进行的,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是思辨式的,研究成果多带经验描述性质,因而心理学还不能成其为科学。
1879年心理学终于从哲学的母体诞生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的创始人。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1.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2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C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3.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4.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C )A.共同特质 B.枢纽特质 C.核心特质 D.次要特质5.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 A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6.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B )。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 C.心理旋转实验 D.表象运动实验7.遗忘最快的记忆材料是( A ).A.无意义音节 B.诗歌 C.事物的形象 D.熟练的动作8.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C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9.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达到了( C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思维阶段10.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B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11.具有片断性和简缩性,并具有较快速度的言语是( D )。
A.外部言语 B.对话言语 B.独白言语 D.内部言语12.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 A ) A.注意的起伏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分心13.神经系统可分为( B )A.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C.大脑和外周神经系统 D.脊髓和大脑14.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 D )A.感觉记忆 B.图像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15.沙赫特认为,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A.外界环境刺激 B.机体生理变化 C.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D.认知过程16.智力的核心是( C )。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a、认识过程b、情绪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个性――――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它是个人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
a、个性倾向性b、个性心理特征2,心理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能动的主观反映。
3.心理学的任务:探索和揭露心理活动的规律性,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服务。
a.揭示和描述人的心理现象。
b.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活动。
c.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活动。
4.影响人心理活动的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5.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要从心理活动产生所依存的客观条件及其表现和作用来揭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发展性原则―――把人的心理活动看作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6.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在自然情境中或预先设置的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而后分析以期获得其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参与观察者――非参与观察者优点缺点实验法: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优点――内部效度高缺点-外部效度低调查法:指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试回答他或他们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问卷法-谈话法测验法:指用标准化量表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一是采用测验法来研究个体行为或心理特征在某一层面上的个别差异,二是用来研究被试者两种或多种行为或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7.心理学的发展派别代表人物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构造主义冯特、铁钦纳意识经验、结构内省法机能主义詹姆斯行为的机能实验、机能行为主义华生、斯金纳外显行为观察、实验格式塔魏特曼、考夫卡整体知觉现象观察精神分析弗洛伊德、荣格潜意识观察、解析认知心理学西蒙、奈瑟信息加工实验、模拟人本主义马斯洛、罗杰斯需要、价值观现象描述分析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1.心理的发生反映――物质与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是一切物质形态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心理活动反映形式与先前生物的反映形式的三个不同特征:它不仅能对刺激物本身的性质作出生物学意义上的反映,而且能对刺激物的信号意义作出反映,后者是心理现象产生的标志心理的反映形式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与生物的本能不同。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九章:动机1、动机功能1>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
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
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
2>动机具有激活、指向、维持和调整功能。
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从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
同时它还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当个体活动由于动机激发而产生后,能否坚持活动同样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
2、马斯洛的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有以下五个等级构成: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
这些需要都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并且需要的层次越低,它的力量越强,潜力越大。
随着需要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相应减弱。
在高级需要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要。
3、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耶基森-多德森定律,是表示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强度与该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1>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3>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4、价值观价值观是个体私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一旦形成,就相当稳定。
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把人的价值观区分为:经济价值观、理论价值观、审美价值观、社会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宗教价值观。
罗克奇根据工具-目标纬度把价值观分为工具性价值观和终极性价值观。
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兴趣、信念、理想。
5、动机的理论动机的理论主要有: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认知论。
普通心理学知识点复习资料重点
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知识点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2、、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二、基础心理学的内容1、心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意志2、心理特征:①需要和动机一心理活动的动力,②能力、气质、性格--人格特征第二单元人的心理本质1、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两个科学命题是我们认识心理现象的指导思想一、心理是脑的机能1、心理是脑的机能这一论断的证明材料:①人们的生活经验、②临床的事实、③心理发生和发展过程、④脑解剖和生理过程的科学研究。
2、心理现象是在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过程中,随着神经系统的产生而出现的,又随着神经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由初级发展到高级的。
3、①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有趋利避害的能力,这种只能叫感受性,不能叫心理现象;②蚯蚓是环节动物,有神经系统,开始有了“感觉”的心理现象,这种感觉非常简单,只有一个感觉器官;③脊椎动物如:猫、鸽子、草蛇等有了脊髓和脑,即有了知觉的心理现象;④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猴子,心理发展到思维的萌芽状态;⑤只有人类才有了思维,这是人和动物的木质区别,人的心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4、心理现象的产生是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心理由初级向高级发展,又是和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相联系的,人的大脑是神经系统发展的最高产物,心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大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和内容2、心理的反映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能动的反映3、心理是大脑活动的结果,却不是大脑活动的产品,因为心理是一种主观映像,这种主观映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也可以是概念,还可以是体验,它是主观的,而不是物质的。
4、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像,心理支配人的行为活动,又通过行为活动表现出来。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学概论一.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的,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哪些方面?1,心理学主要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2,人的个体心理现象的三个重要方面: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三.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是什么?1,心理与行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反应系统。
它有一系列反应动作和活动构成。
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又和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总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的,而且引起行为的刺激常常通过心理的中介而起作用。
不理解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就难以理解外部行为;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心理学研究的一条基本法则就是通过外部行为推测内部心理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心理学有时也叫做研究行为的科学。
2,意识与无意识: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不仅能意识到客体的事物,而且还具有自我意识。
低等动物没有自我意识,婴儿的自我意识也没有发展起来。
自我意识具有分析和评价自我的能力。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
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
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
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四.心理学要研究哪些问题?人的心理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进行研究。
但概括起来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心理过程;2,心理结构;3,心理的脑机制;4,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5,心理与环境。
五.心理学的研究类型?心理学的研究类型有:因果研究、相关研究、个案研究。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言语:人们在交际和活动中应用语言的过程和产物。
言语理解:根据语音或者书面文字来确立意义的过程。
图式:知识表征的心理组织形式。
体态语:由人体发出的具有表情达意功能的一套图像性符号,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身体位置的变化。
内部言语:产生于大脑内部的未经发声器官发出声音的言语。
情绪: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特殊态度,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包括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情绪体验:情绪体验是指情绪发生时的主观感受。
心境:心境是一种比较微弱、持久、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应激:应激是指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情绪识别:情绪识别就是通过分析表情及其发生的情境来了解表情的性质和意义。
1、自由意志指行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个人意志控制的2、抱负水平指个人在做某项实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成就水平3、趋避矛盾个人在追求一个目标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情感: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4、失控当人遇到有威胁性的情况而自己又无力应付时,就会觉得自己对事件失去了控制能力,这就叫失控5、意志的坚定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1、智力:智分是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是个人有目的地行动、合理地思考、有效地应付环境的一一种综合能力。
2、能力: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的某种活动相联系并表现在活动中。
3、心理测量:心理测量是依据约定的心理学理论,采用某种方法将人的特定行为反应数量化,并据此推论与这些行为相应的心理水平的过程。
4、信度:是指一个测验所测得的分数的可靠性或稳定性。
5、效度:指一个测验预测量某种心理特征的准确程度。
人格社会化认知风格情结高峰体验二、简答题1. 简述言语产生的过程。
答:一、言语动机和意向阶段(动机和意向是言语产生的起点)二、内部言语阶段(在这一阶段,说话者选择了词和结构中能够真实地表达意图的语义)三、形成深层句法结构阶段(基本的句法关系)四、形成外部言语阶段(以表层句法结构为基础)2. 请简述言语和语言的区别与联系。
大学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大学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大学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绪论:科学心理学与常识心理学的区别1、科学心理学有学科继承性2、科学心理学有一定的研究范式3、科学心理学研究科学方法(客观、定量、论证)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重点)1、既研究人的心理现象,也研究动物的心理现象2、既研究个体心理现象,也研究社会心理现象3、既研究内部心理现象,也研究外部行为表现二、心理学的研究价值:理论意义:1、有助于建立辩证唯物注意世界观2、有助于临近学科的发展实践意义:1、有助于了解自我、自我教育2、提高心理素质、维护身心健康3、提高教育科学和教育科研工作质量4、为提高社会生产力服务四、心理学研究原则与方法1、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2、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量法、实验法科学心理观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心理实质)脑是怎样的?1、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功能单位,接收,整合、传递信息的功能神经元的种类:感觉(传入)神经元,中间(联合)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神经突触建立的神经突触是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由神经元树突到达轴突末梢,突触末端,突触前膜会释放出化学递质通过突触间隙进入下一个神经元的内膜,即为神经传导2、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脑:大脑脑干、间脑小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躯体神经:脑神经脊神经植物性神经(内脏神经)△大脑左半球支配右半身,右半球支配左半身大脑左半球言语中枢:书写、说话、阅读、听话中枢左半球支配理解力,言语,数字,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能力)右半球支配想象力,音乐,回话,空间知觉,情绪情感等(空间形象知觉功能)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指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有规律的应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全部神经结构,是反射活动的基础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馈)感受器反射种类: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而能的主要包括:食物性反射(分泌唾液,吮吸,吞咽等)防御性反射(眨眼,膝跳,喷嚏等)定向探究反射(转向声音或光亮等)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是在大脑皮层上建立暂时神经联系的过程人类心理活动与后天获得的大量条件反射相联系两种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性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俄)巴普洛夫有机体在无条件刺激物与原先的无关刺激物之间建立暂时的神经联系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斯金纳有机体在无条件刺激物与原先的偶然反应之间建立暂时神经联系共同点:基本原理一致:都是建立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都必须用无条件刺激物加以强化巩固区别点:经典性条件反射:无条件刺激—有条件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奖赏—“随意”反应巴普洛夫:两种信号系统第一信号系统:1、概念:由第一信号作为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2、第一信号刺激:具体事物,如物体、声音、光线、气味等3、人与动物共有第二信号系统:1、概念:由第二信号作为刺激物形成的条件反射系统2、第二信号刺激:语言3、意义:由于第二信号系统,人的心理活动才能够相对的脱离客观事物的直接限制,具有能动性和自觉目的性4、人所独有(三)、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和基本规律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过程:兴奋过程表现为条件反射的建立,即由条件刺激引起机体的积极反应抑制过程:抑制过程表现为条件反射的抑制,即反应不出现或强度减弱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规律:兴奋——(负诱导)抑制抑制——(正诱导)兴奋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01心理是一种物质的反映形式反映: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留下痕迹的过程物质的多种反映形式:反应:无机物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最低级的反映形式感应性:是生命物质(植物、低等动物)对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所作的应答,是较高级的反映形式感受性:是有机体对信号刺激所作出的应答,是更高级的反映形式——心理的反映形式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动物与人共有:感觉阶段:最低阶段基本特点:动物对信号刺激物的个别属性作出反映,无脊椎动物知觉阶段:基本特点:动物能够将信号刺激物的各种属性综合起来以整体形式反映,脊椎动物思维萌芽阶段:基本特点:动物能够解决问题,具有初步思维活动能力,高脊椎动物意识阶段: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人类独有的心理反映形式基本特点: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历史制约性02心里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1、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1)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a客观现实是心理反映的内容和源泉b 脱离客观现实会丧失人的正常心理(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和能动性主观性:指人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经过人的主观世界的折射而最终形成的近似反映、个别差异能动性:表现了个体反映客观现实是积极主动的A人对现实的反映具有目的的方向性和选择性B 人能够反映客观现实的本质和规律,使人的活动有极大的自觉性C心理或意识的能动性更显著的表现在人改造现实的有目的的活动中(3)心理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发展的从动物的心理深化到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意义的条件——劳动首先,实践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其次。
普通心理学复习资料
单项选择题:1.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B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正迁移D.负迁移2 心理学实验证明动机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有密切关系,解决问题效率最佳时的动机强度应是(C )A.最强B.较弱C.适中D.极强3.王方5岁,IQ是110,李平10岁,IQ也是110,二人的智力相比(无法相比)A.王方比李平高B.李平比王方高C.相等D.无法相比4.阿尔波特认为,人格结构中,代表一个人主要行为倾向,决定一类行为,而不是所有行为的特质是(C )A.共同特质 B.枢纽特质 C.核心特质 D.次要特质5.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在时间上接续下去,这主要是( A )A.记忆的作用 B.思维的作用 C.想象的作用 D.联想的作用6.表象的可操作性可以通过实验加以证明,如库珀和谢帕德所做的( B )。
A.表象操作实验 B.心理操作实验 C.心理旋转实验 D.表象运动实验7.遗忘最快的记忆材料是( A )。
A.无意义音节 B.诗歌 C.事物的形象 D.熟练的动作8.文学家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是在进行( C )A.表象 B.再造想象 C.创造想象 D.幻想9.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达到了( C )A.感觉阶段 B.知觉阶段 C.思维萌芽阶段 D.思维阶段10.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 B )A.表达性失语症 B.接受性失语症 C.失读症 D.失写症11.具有片断性和简缩性,并具有较快速度的言语是( D )。
A.外部言语 B.对话言语 B.独白言语 D.内部言语12.即使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也会发生感觉强度忽强忽弱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叫( A ) A.注意的起伏 B.注意的分配 C.注意的分散 D.分心13.神经系统可分为( B )A.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 B.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C.大脑和外周神经系统 D.脊髓和大脑14.容量最大的记忆系统是( D )A.感觉记忆 B.图像记忆 C.短时记忆 D.长时记忆15.沙赫特认为,情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D )A.外界环境刺激 B.机体生理变化 C.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 D.认知过程16.智力的核心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条件有哪些?(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理解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所以人们对于活动目的和任务的重要意义理解的越清楚、越深刻,完成任务的愿望越强烈,与完成任务有关的事物就越能引起和保持人的有意注意。
(2)培养间接兴趣间接兴趣对于保持有意注意具有很大作用。
间接兴趣是指对活动目的、活动结果的兴趣。
尽管活动本身和活动的过程不能直接吸引人,但活动的结果对人有重要意义或能引起人的兴趣。
间接兴趣越稳定,就越能对活动的对象产生有意注意。
(3)合理地组织学习在明确目的、任务的前提下,合理地组织活动也有助于集中有意注意。
1)根据任务的需要,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常常会加强有意注意。
2)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3)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引起与保持有意注意。
(4)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有意注意不仅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是有可能的,有时在有干扰的情况下也是有可能的,干扰可能是外界的刺激物,也可能是机体的某些状态(如疾病、疲倦和一些无关的情绪等)。
为了保持注意除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排除干扰,还要以坚定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这样既能锻炼意志又能培养有意注意。
1.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的基本功能是什么?基本的情绪状态有那些?分别是什么?高级的社会情感有那些?分别是什么?情绪情感:就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基本功能:(一)动机功能情绪情感具有动机的作用,对于人们的行为可能产生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干扰作用。
适度的情绪情感,可以使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进而推动人们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过强的情绪情感则会干扰人们的行为。
(二)信号功能情绪情感的信号功能主要表现为通过表情,人与人之间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
(三)调节功能情绪情感可以调节人的认知和行为。
积极的情绪情感使人愿意接纳外界事物,有利于提高任认知活动的效果,同时也使人充满信心,行为表现也比较开放自如。
消极的情绪情感容易使人封闭自我,对外界不感兴趣,认知活动的效率也会降低,在行为表现上,由于悲观失望,个体会无所事事,甚至产生攻击行为。
(四)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一个人的情绪情感会影响到别人,使别人也产生同样的内心体验。
基本的情绪状态:包括心境、激情和应激。
心境是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境具有弥散性,它不是个体对某一事物的体验,而是以同样的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心境对于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积极的心境可以提高认得活动效率,有利于身体健康;消极的心境会降低人的活动效率,有损于身体健康。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激情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往往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行为。
在激情状态下,容易使人的行为失去控制,有明显的负面影响,我们应善于控制自己的激情。
应激是在突然出现的异常紧急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的产生与人面对的情境和主体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如果情境对某人提出了某种紧急而迫切的要求,但是他对自己能否达到这样的要求没有太大把握,这时他就会体验到应激。
高级的社会情感:主要包括道德感、没感和理智感。
(一)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人的思想和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道德感总是和人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对自己及他人的言行举止作为道德评价相关联的一种高级情感。
(二)美感美感是人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人的行为以及艺术作品予以评价产生的精神愉悦的情感体验。
美感包括自然美感、社会美感和艺术美感三种。
从内心体验的角度分析,美感首先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其次美感是一种带有好恶倾向的主观体验。
(三)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由客观事物之间所表现出来的关系是否符合主体自己所相信的规律而引起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总是与人的求知欲望,认识兴趣,对解决问题的需要、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的,它体现着人对自己认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态度。
3.能力形成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能力是在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实践活动而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一)遗传的作用遗传就是指生物将自己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对稳定地传给后代的现象。
人通过遗传而继承的生而具有的解剖生理方面的特点叫遗传素质。
遗传素质对智力的发展确实有一定的作用。
而遗传对智力的主要表现在身体素质上,如感官特征、四肢及运动器官的特征、脑的形态和结构的特征等。
(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1.产前环境和早期营养的影响胎儿在出生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及出生的智力发展,都有重要影响。
儿童出生后,早期的营养状况影响能力的发展。
2.早期经验的作用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出生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研究表明,丰富的环境刺激有利于儿童能力的发展。
3.学校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是对年轻一代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
学生通过接受系统的教育,不仅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发展了能力和其他心理品质。
(三)实践活动的影响人的各种能力实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最终形成起来的。
人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的素质、环境和教育,能力也难于形成和发展起来。
(四)认得主观能动性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人的主观努力,在影响人的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因素中,勤奋、热心、自信和谦虚都是十分重要的品质。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依赖于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虽然各种影响因素在决定能力高低与发展历程中各占比重多少无法精准计算,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即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在发展中的作用是缺一不可的。
4什么是人格?人格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人格是具有一定倾向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它反映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整体精神面貌。
基本特征:(一)人格的稳定性任何一种人格的心理特征都不是在某一短时期内形成的,具有稳定性。
人格的稳定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一贯性。
在人生的不同时期,某人格及其各成分随着年龄的变化会发生连续的积极变化,即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会面临不同的人生课题,可是人格在时间上具有前后的一贯性。
二是跨情境的一致性。
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和行为的特征。
那些偶然的、一时性的心理特征,则不能称之为人格。
(二)人格的独特性人的人格是极端变化的、每人的人格,无论从它的结构看,还是从它的内容看,都具有独特性。
这是由于,一个人的形成,不仅受社会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同时每个人的自身素质又有所不同,自然形成不同的人格。
(三)人格的整体性人格的各个成分或特征如:能力、气质、性格,价值观、需要等不是孤立存在着,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协调一致朝着一定的目标,以一个整体而运作。
(四)人格的社会制约性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他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格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
对人格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环境,人的人格是人的社会化的产物。
(五)人格的功能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火法,不仅因为他现在的处境不同,还在于他有不同的人格;不同的人格在相同的环境中,会对生活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
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5.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良好意志的品质(一)意志的自觉性(二)意志的果断性(三)意志的坚韧性(四)意志的自制力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是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有机结合的产物。
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培养正确的观念2.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目标3.克服困难4了解意志品质的差异,扬长劈短,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5在正确自我认识的基础上,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2.心理学的任务是什么?(一)描述心理事实人的心理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为了透过现象隐藏在其中的规律,心理学的首要任务便是客观地描述这些心理现象,在质和量上确定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和事实,解决人的心理现象“是什么”的问题。
(二)揭示心理规律在描述之后,心理学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对描述的心理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和分析,找出因果关系,揭示这些现象中的规律。
解决人的心理“为什么”发生的问题。
(三)对心理进行预测和控制心理学不仅要揭示心理现象的规律,而且能够将这些规律运用到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当中,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服务。
这方面的任务具体表现为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如何了解、预测和调节人的心理。
7记忆的规律是什么?在教学当中如何应用记忆规律?1.注意教学安排的合理化(1)要注意合理安排课程(2)要保证课间休息(3)要适当调整教学进度2创设良好的教学心理背景(1)让学生处于良好的情绪状态(2)要是学生具有明确的识记目的(3) 提高学生对记忆意义的认识3.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1)运用记忆规律组织教学内容(2) 结合学科内容教育传授记忆策略8什么是知觉?基本特征是什么?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与意义的反映。
基本特征:一. 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的过程中总是倾向于把零散的对象知觉为一个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二.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在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了很多刺激,但是我们总是把这些刺激分为两类,一类作为知觉对象,其余的的都作为知觉的背景。
三.知觉的理解性在知觉当前事物时,人们总是根据过去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9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因素有哪些?问题解决是指由一定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技能,经过一系列思维操作,使问题有利益解决的过程。
影响因素:(一)问题情境1.刺激模式问题呈现时的形态,一般来讲,刺激模式和人的认知结构差异越大,问题就越难解决。
2.信息量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导致遗漏,太多则会产生干扰。
3.问题的具体性问题本身是否具体,对问题解决有直接影响,尤其是当个体对问题所在领域较为陌生时,其影响更为显著。
(二)认知因素1.定势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这种状态有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会妨碍问题的解决。
2.功能固着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成为功能固着。
人们是否改变事物固有的功能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常常成为问题解决的关键。
3.3认知图式认知图式是指个人分析问题的结构性的思维框架。
当个体处于问题情境时,最主要的是能够因时、因地、因问题性质的不同而及时调整甚至重新组织自己的认知图式。
(三)情绪与动机因素1.情绪情绪能促进或阻碍问题的解决几级的情绪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消极的情绪会阻碍问题的解决。
2.动机人们从事活动的动机强度会影响问题的解决。
10什么是表象?特征是什么?表象是指在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头脑中所产生的各种事物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
特征:(一)直观性表象离不开人的感知觉,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