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陶渊明PPT课件

合集下载

陶渊明人生历程ppt课件作品

陶渊明人生历程ppt课件作品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赏析: 这三首自挽诗,是陶渊明在大病之中,认为自己 即将死去时写的。诗中充分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死 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第三首先写亲友为 自己送葬的情事,“荒草”、“白杨”烘托出悲 凉的气氛。然后说人皆有死,谁也不能避免,而 一个人的死去对活着的人来说并无太大的影响, 不必过于执着。最后两句以理语作结,统摄了全 诗。死亡是人的一大困惑,这个困惑被陶渊明勘 破。
作品风格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 出的诗人。陶渊明流传至今的作品有诗 一百二十余首,另有文、赋等十余篇。 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田园生活是 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来人们将他称 作“田园诗人”。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 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 想,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 田园诗三大类。
2/27/2022
壮年的辗转出仕阶段(29-41岁)
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 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 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 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 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 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 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由施展 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 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 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 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其五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凝霜殄异类, 卓然见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提壶挂寒柯, 远望时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赏析:有些树木,比松树高,遮掩了松树的 雄姿。但寒冬到来,万木凋零,只有松树更 加郁郁葱葱。作者要学习松树的风格,为人 品格要坚贞,要高尚。
2/27/2022

Yuanming陶渊明PPT教学课件

Yuanming陶渊明PPT教学课件
• Tao’s poetry fully reflects the unease and anxiety that beset Chinese society at this time.
2020/12/09
2
Tao Yuanming/ Tao Qian (365-427)
• At the same time, it strikes a rare note of peace and contentment that, though only sporadic, seems to hold out some hope for escape from sorrow and suffering.
• When his wife and sons earnestly begged him to plant ordinary rice, then he had 250 acres planted with glutinous rice and 50 with plain.
2020/12/09
7
Tao Yuanming
2020/12/09
4
Tao Yuanming
• He did not fare well in this and subsequent posts.
• He longed for the quiet rural life of his birthplace.
• His last post, that of magistrate of Pengze (a small place), and he quit after only eighty days, retiring to the countryside to become a farmer for the remainder of his years.

陶渊明诗歌PPT课件

陶渊明诗歌PPT课件

• (1)愈拙愈巧: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
一); •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杂诗》
二); •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和郭主
簿》一)
• (2)历代评点: • 苏轼《与苏辙书》:“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 元好问《论诗绝句》:“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
尽见真淳。” • 黄子云《野鸿诗的》:“理明句顺,气敛神藏,是
• 一、平淡自然的总体艺术风貌。
• 1、平淡自然的题材(比较屈原、曹植、阮籍、左 思等)
• (1)农家生活:种豆、采菊、采蔬、酿酒、郊游 • (2)农村风光:如《归园田居》三;《和郭主簿二
首》一。
• 2、平淡闲适的情趣(比较屈原、曹植、阮籍、左 思等)
• 《五柳先生传》:“常著文章以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 四、其它题材。
• 行役诗。宦游的辛苦,对仕宦的厌倦,对田园的思 念和归隐的决心。
• 赠答诗。对友人的敦厚之情。如《答庞参军》。 • 哲理诗。以发挥哲理为主,如《形影神》、《连雨
独饮》,《拟挽歌辞》等。 • 亲情诗。魏晋人注重门阀,陶诗亦未免俗,如《命
子》、《责子》、《赠长沙公》等。
第三节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示庞主簿邓治中》。
• 二、咏怀诗。多为组诗,如《饮酒》二十首、 《拟古》九首、《杂诗》十二首。
• 三、咏史诗。如《读史述》九章、《咏三良》、 《咏二疏》、《咏荆轲》、《读山海经》等。
• 《咏贫士》七首,歌咏了荣启期、袁安、原宪、 黔娄等古代贫士与高士们安贫乐道的品节。
• 田园诗:与大自然的心灵对话;咏史诗:与古人 的心灵交流。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介绍陶渊明ppt课件作品

介绍陶渊明ppt课件作品

1、田园诗
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 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有的写出了归隐田园从事躬耕者的切实感受。
如《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饮酒》等。
2、咏怀诗与咏史诗
• 咏怀、咏史之作,继承阮籍、左思诗歌的传统, 又有陶渊明自己的特点。
• 体现出深而且广的忧愤和有志不获骋的悲凄。
• 《读山海经》: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
戚,猛志故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
心,良晨讵可待!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 • 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 •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改任建威将 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这年八月又请 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馀日,就辞官 归隐。
• 辞彭泽令,是陶渊明一生前后两期的分界 线。此前,他不断在官僚与隐士这两种社 会角色中做选择,隐居时想出仕,出仕时 要归隐,心情很矛盾。此后他坚定了隐居 的决心,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咏荆轲
•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陶渊明PPT教学课件

陶渊明PPT教学课件
• (一)水温 • (二)底质 • (三)盐度 • (四)深度 • (五)饵料、摄食及成长 • (六)呼吸 • (七)移动 • (八)敌害
(九)两个重要的生态学特性
• 排脏与再生 • 夏眠
第二节 刺参人工育苗技术

一、基本设施及要求
• (一)育苗室及饵料室 (二)培育池 (三)沉淀池 (四)砂滤池 自然砂滤过滤池
第四章 陶渊明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
•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 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出 身于破落官僚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的开国元 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父亲均 作过太守。外祖父孟嘉曾任征西大将军桓温的 长史,但到陶渊明出生时,家道已衰落。
• 陶渊明生在晋宋易代时期,民族矛盾、阶级矛 盾斗争剧烈,门阀制度森严。陶渊明初怀着济 世壮志,从二十九岁步入官场,之后十三年仕 隐无常,四十岁时彻底归隐,之后亲自参加农 业劳动,表现了厌恶写场,不与统治者合作的 高洁人格,六十三岁病逝于家。
•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的是儒、 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 年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 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的体现。退 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 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 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 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 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 以消极的影响。
• 刺参性成熟年龄为2龄,而且往往与个体 体重有很大关系
早期胚胎发育
• 生殖细胞 • 受精 • 卵裂 • 囊胚期 • 原肠期
幼虫发育
• 耳状幼虫 • 桶形幼虫(樽形幼虫) • 五触手幼虫 • 稚参
耳状幼虫
• 小耳状幼虫 • 中耳状幼虫 • 大耳状幼虫

《第三章陶渊明》PPT课件

《第三章陶渊明》PPT课件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 是静室。既是做官,总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 事,许多无聊应酬。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 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 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 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 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 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 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呼应 “少无适俗 韵,性本爱丘山”,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 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
第三编第三章
第三章 陶渊明及东晋诗文
中原战乱,北方士族纷纷南下,一般民众也
潮涌而至。西晋覆灭后,317年,镇守建业 (今南京)的琅琊王司马睿称帝,这以后的 晋王朝,史称东晋。 司马睿(元帝)建国,完全依赖北方南下的 大士族和当地土著士族的支持,皇室的力量, 远不能与西晋相比。门阀势力,更为强大, 对于皇权的相对独立性,也更其明显。自东 晋迄陈,江南五朝的政权实际是由士族和皇 室共享的。




【赏析】 405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 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身不由己的生活, 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 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 心情。这是第一首。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所谓“适俗 韵”,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 本领,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前二句表露了作者 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 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 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 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 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 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 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 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土地,草房;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 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

陶渊明专题PPT课件

陶渊明专题PPT课件

文学与诗风
• 田园诗 • 咏怀诗 • 饮酒诗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隐逸文化总的风格有三:其一是柔,其二是 淡,其三是远。
陶渊明是两汉魏晋南北朝800年以来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杰出的词赋家与散文家。 陶诗今存125首,计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陶文今存12篇,计有词赋3篇、韵文5 篇、散文4篇。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 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 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 求和向往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 民阶级的悲惨生活。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 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 园生活的热爱。
诗 风 — — 咏 怀 诗
咏怀诗欣赏
读山海经十三首 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咏怀诗欣赏
其二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 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 灵化无穷已,馆宇非一山。 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咏怀诗欣赏
其三 迢迢槐江岭,是为玄圃丘。西南望昆墟,光气难与俦。 亭亭明玕照,洛洛清瑶流。恨不及周穆,托乘一来游。
诗风——饮酒诗
他还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饮酒》二十首以“醉人” 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揭露世俗的腐朽黑暗;或反映 仕途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困顿中的牢 骚不平。从诗的情趣和笔调看,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作品。东晋元熙二年(420 年),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次年杀之自立,建刘宋王朝。《述酒》即以比喻 手法隐晦曲折地记录了这一篡权易代的过程,对晋恭帝以及晋王朝的覆灭流露了 无限的哀惋之情。此时陶渊明已躬耕隐居多年,乱世也看惯了,篡权也看惯了, 但这首诗仍透露出他对世事不能忘怀的精神。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陶渊明+课件23张

2024届高考作文人物素材——陶渊明+课件23张

作文素材
• 温情亲切 • 正如陶渊明所揭示前那样,真正的桃源并不在人事消泯的山远壑,
而就在与“素心人”欣然交往敢烟火“人境”。“请息交以绝 藕”、“临清流而赋诗”并不是陶渊明前全部,“邻曲时时来,抗 言谈在昔”,“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才是他前常态。 • 正是这份超越人际羁伴而又礼满人际关怀前温情与亲切,使其超 越于那些隔绝人事的枯槁之士,不至随入冷漠与虚元,而拥有诗 格与人格。
• 元嘉四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 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 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 “陶靖节”。
人物成就
•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诗的诗人。他的以“醉 人”的语态或指责是非颠倒、毁誉雷同的上流社会;或反映仕途 的险恶;或表现诗人退出官场后怡然陶醉的心情;或表现诗人在 困顿中的牢骚不平。
作文素材
• 向往自由 • 不论身处何时何地,别忘了像陶渊明一样,安然自若地
为自己的心寻一方净土。不被外物所拘,不受世事迁移, 而是由心而自发,由情而自感,“问君何能尔,心远地 自偏。” • 当心灵真正地向往自由,便会育一双无形的翅膀,带领 我们在天地间肄意徜徉。
作文素材
• 怡然自得 • 对陶渊明来说,过着自由的田园生活是适意的,最惬意的莫过于
造自己“隐逸”的高士形象,反币主动与身边的农氏、小贩、街 坊邻后相豪近,去学习他们的耕田技巧与生活方式。 • 正如《归去来兮辞,中的那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琴与书抚慰了他的孤寂,命乐于和街坊亲族时时进行交流,也表 现出了他对人间冷暖的吴怀和对人际温情的渴慕。他既是超然物 外的,新也兖满对人世的热爱。币这,也正现了他之隐逸,已臻 化境,不在表象之脱俗,币在内心之坦荡与安然。

《陶渊明》专题介绍ppt课件

《陶渊明》专题介绍ppt课件

五柳先生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 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 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 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 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 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 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 于富贵。〞极其言兹假设人之俦乎?酣觞赋诗, 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怅恨独策还, 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 遇以濯我足。 漉我新熟酒, 只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 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 已复至天旭。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够惜, 但使愿无违。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羁鸟怀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 如《饮酒》、《拟古》、《杂诗》、《咏 贫士》、《咏荆轲》、《读山海经》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 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 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 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 《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庚戌岁九月 中于西田获早稻》等。描写自己生活的困 顿和乡村的凋敝,反映了诗人的理想化境 界之外的现实世界。

陶渊明课程PPT课件

陶渊明课程PPT课件
பைடு நூலகம்
和谐的音韵和节奏
03
陶渊明的诗歌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极
高的艺术感染力。
深厚文化内涵
01
儒家思想的影响
陶渊明的诗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如“仁爱”、“中庸”等观念
,这些思想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2
道家思想的渗透
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道家思想的痕迹,如“无为而治”、“道法自然”
向往隐逸
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和 赞美,表达了对自由、宁 静生活的向往。
隐逸与田园
将隐逸思想与田园生活相 结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世 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象征手法运用
松菊象征
以松菊为象征,表现诗人 的坚韧品格和清高气节。
归鸟象征
以归鸟为象征,寄托诗人 对故土的眷恋和回归自然 的愿望。
饮酒象征
通过饮酒的象征,表达诗 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 的追求。
05
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探讨
独特审美视角
自然与人生的融合
陶渊明的诗歌以自然为审美对象,通过细腻入微的观察和描绘, 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审美视角。
田园生活的诗意呈现
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通过诗歌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悠远的生 活意境,使读者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好与诗意。
对古代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与李白比较
李白和陶渊明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歌都具有豪放、奔放的特点。然而 ,李白的诗歌更注重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而陶渊明的诗歌则更注重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 描绘。
与杜甫比较
杜甫和陶渊明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诗人,他们的诗歌都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内涵。然而 ,杜甫的诗歌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和批判,而陶渊明的诗歌则更注重对个人情感 和归隐生活的表达。

陶渊明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PPT课件作品

陶渊明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PPT课件作品

2.最有特點、最為可貴的,是着重描寫躬耕 的生活體驗 。《歸園田居》三x225
❖ 意境最美,妙處在于全來自生活、從心底流 出,無半點矯情矯飾。文字浅易,语调平缓, 自然自在,不留痕跡。
❖ 汉杨恽歌辞: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 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
❖ 和陶诗。杜甫《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 “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 。
田園詩内容
1. 通過描寫田園景物的恬美、田園生活的簡 樸,表現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移居》其一:鄰曲時時來, 抗言談在昔。
奇文共欣賞,
疑義相與析。
《歸園田居》其一 x224 寫作特點: ①景物白描同主觀抒情結合,寓情于景。 ②巧取譬喻。 ③构图上,景物白描画面意象纵横交错:
❖“暧暧远人村”是横向铺开 ❖“依依墟里烟”是纵向上升 ❖“狗吠”二句是以声衬静 ④語言質樸自然,平淡醇美;用词精确, 对仗工整。
陶淵明是魏晉風流的傑出代表。藝術化人生 作品是他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他崇尚的“自然”是一種非人為的、自然 而然的狀態。他希望返歸和保持自己本來 的、未经世俗异化、天真的性情,“久在 樊籠裏,複得返自然”(《歸園田居》一)表 達了返回自然後得到自由的喜悅。
陶渊明思想,以老莊哲学為核心,取舍調和 儒道二家,形成“自然”哲學。
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 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貧樂道”是淵明的為人準則。
“贫富常交战”(《咏贫士》五)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
2.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歸宿。
3.酒和菊成為陶淵明的象徵。 能識酒中深味、從飲酒中體悟人生真諦
陶詩中的“理”
“人生歸有道,衣食固其端”(《杂诗》其一) “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杂诗》其一) “氣變悟時易,不眠知夕永”(《雜詩》其二)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归园田居》四) “連林人不覺,獨樹眾乃奇”(《飲酒》八) ❖ 潘德輿說陶“任舉一境一物,皆能曲肖神理”

介绍陶渊明ppt

介绍陶渊明ppt
第二章
陶渊明
陶渊明是魏晋南北朝最杰出的诗人。
本章介绍陶渊明的生平、思想、文学成就。
东晋偏安江左,士族谈玄说理风气尤盛,就 在玄言诗风笼罩文坛,文学内容严重脱离现 实时代,陶渊明异军突起,在诗歌、散文、 辞赋创作上别开生面,以其突出创作成就给 沉闷文坛带来清新气息,对后世文学产生极 其深远影响。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5
第三次出仕,做镇军将军刘裕参军。由于时局动 荡,仕途险恶,他又离开了官场。41岁,求为彭 泽令。对时局有忧虑,但因家贫不得不出仕谋生。 但只做80多天官,宣告“不为五斗米折腰”,辞 官归隐了,从此不再出仕。
其归隐,是对统治者所抱幻想破灭后选择的洁身 自好的生活道路,这虽是消极反抗,但不与统治 者合作,躬耕自资,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 值得肯定。
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并贯穿一生,一方面 表现为出仕和归隐的反复,另一方面又表现 为归隐以后内心的苦闷与悲愤。
第一节 生平与思想4
(二)官与隐(29-41岁) 为实现理想和解决生活困难,曾几次出仕作官。 29岁始,先后作过江州祭酒、镇军将军刘裕参
军、彭泽令等官。
担任江州祭酒不久,因厌恶官场污浊而辞职回 家。约36岁时,又到江陵,任荆州刺史桓玄幕 僚。因不能实现理想而失望,又产生归隐念头。 次年母去世,丁忧3年开始参加农业劳动,写了 《时运》等诗。《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留下他首次躬耕的记录。
②取景、造句质朴。中间描写田园风光,由近及远, 又由远及近,随视线转移的种种景色,都是农村最 常见的事物,毫无夸饰,语言接近口语,无雕饰痕 迹,但浅中寓深,淡中有味,充分体现了陶诗清新 淡远的审美情趣和平易自然的诗歌风格。
第二节 思想内容5
③比喻: 用“尘网”和“樊笼”比喻仕途的束缚

陶渊明(最全)PPT课件

陶渊明(最全)PPT课件

(二)崇尚“自然”的思想
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 天真的性情。道德修养上 “抱朴含真”;生活道路上 “归园田居”;生死观念上 “纵浪大化” 。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
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
10
第二节 陶渊明诗歌题材内容
❖ 诗歌分类:共存诗120首 ❖ (一)田园诗 ❖ (二)咏怀诗 ❖ (三)咏史诗 ❖ (四)行役诗 ❖ (五)赠答诗
9
陶渊明的思想
❖ (一) 安贫乐道的思想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 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他努力保 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鄙视出仕,但绝不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 又希望功成身退。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 但是他能用“道家思想”来求得平衡。 “猛志逸四海”、“有志不获骋”、“猛志固常在”。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先师有遗训,忧道不 忧贫”。“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贫富常交战,道 胜无戚颜” 。
8
3、思想个性(以辞官彭泽令为界分两期)
前期:积极谋仕,有“大济天下苍生”的雄心壮志,又依顺 自然,有“遁世以独善其身”的随事行藏。 (以儒为主)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杂诗其五》
儒 道 双
“或击壤以自欢,或大济于苍生;靡潜跃之非分,常傲然以称情 ” ——《感士不遇赋》
诗酒自娱,纵浪大化。最艺术化的人生。
5
两个分期:
1、前期(41岁以前)渴望进取。 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 、彭 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 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隐居 时想出仕,出仕时要归隐,心情很矛盾。

陶渊明课件

陶渊明课件

分享交流:从陶渊明作品中获得哪些启示?
追求心灵自由
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应学会放慢脚步,关注内心世界,追 求心灵上的自由与宁静。
回归自然
陶渊明作品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醒我们要关爱大自然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坚持理想信念
陶渊明辞官归隐,坚守自己的信念和理想。这启示我们在面对困 境时,应坚定信念,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技巧
借景抒情
陶渊明善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 自己的情感,使得诗歌意境深远,给 人以共鸣。
象征手法
对比映衬
陶渊明在诗歌中运用对比映衬手法, 如将现实生活的困苦与理想境界的美 好相对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他运用丰富的象征手法,如以松菊象 征坚贞高洁的品质,以桃花源象征理 想社会等。
陶渊明课件
目录
• 陶渊明生平介绍 • 陶渊明诗歌风格解读 • 《桃花源记》赏析与解读 • 陶渊明散文作品欣赏与评析 • 陶渊明思想探讨与启示 • 课堂互动环节
01
陶渊明生平介绍
早年经历与家庭背景
早年经历
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官僚家 庭,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对 传统文化有深厚感情。
家庭背景
其祖辈曾任职高官,但到他这一 代家道中落,使他深刻体会到社 会的世态炎凉。
陶渊明思想
主张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强调人与自然的 和谐共生。
分组讨论
《桃花源记》
01
诗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展现了陶渊明对和谐社会的向
往。
《归去来兮辞》
02
诗歌表达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决心,体现了其追求心灵自由的
精神。
《归园田居》
03
诗歌描述了陶渊明在田园生活中的自在与惬意,抒发了他对大

陶渊明(共47张PPT)

陶渊明(共47张PPT)
• B.“垂髫”指小孩,“古稀”指八十岁; “婵娟”指月亮,“芙蕖”指荷花。
• C.陶渊明,东晋诗人。“世外桃源” “不 为五斗米折腰”等典故表现了陶渊明远离社 会黑暗,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 D.“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中的 29 “太元”和“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中的
• 6.默写。
及郡.下( jùn ) 怡.然( yí )
(5)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 (6)桑竹之属.( 类 ) (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 ) (8)鸡犬相.闻.( 可以互相听到 ) (9)便要.还家( 同“邀”,邀请 ) (10)咸.来问讯( 全,都 ) (11)与外人间.隔.( 隔绝、不通音讯 ) (12)皆叹.惋.( 感叹惋惜 )
国第访问一位___离_开______诗人。
• (2)《桃花源记》以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按照
• (3)忽逢桃花林,夹中岸无杂数树 百步芳草,鲜美__________, ________乃_不_知,有落汉 英无缤论纷魏晋。
• (4)问今是何世,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1
第一课时 基础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巩固
豁.然( huò ) 俨.然( yǎn ) 阡.陌( qiān ) 邑.人( yì ) 诣.太守( yì ) 垂髫.( tiáo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缘.溪行( 沿着,顺着 ) (2)落英缤.纷.( 繁多的样子 ) (3)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 12 (4)才.通人( 仅仅,只 )
25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 A.黄.发.垂髫 黄发:借指老人 B.此中人语.云 语:话语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全部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延:引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4
通过虚构(
)一
个和平、美好、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
人平等、自由快乐、民风淳朴的原始农耕
社会——世外桃源——

),寄托了作者实现大同的社会理想。
2020年10月2日
5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 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 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 家贫不能常得 。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 期在必醉。既醉而退, 曾不吝情去留。环 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 得失,以此自终。
2020年10月2日
9
文章线索 抒情
自责自悔
自安自乐
2020年10月2日
乐天安命
叙事
辞官
归途
家中生活
纵情山水
抒发情怀
10
全文主旨
《归去来兮辞》
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 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 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 喜悦,想家归隐田园的无限乐趣, 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 的向往和热爱。
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
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
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
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
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2020年10月2日
8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抚孤松而盘桓。
2020年10月2日
2
陶渊明(约公元365年~427年),字元亮,一说
名潜,字渊明,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生五棵柳树,又自号
“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市九江西南)人,他的祖
父,父亲均做过太守一类官职,但到了陶渊明,家境早已破
败。因为这样的家世背景,陶渊明少年时代既好读六经,有
大济苍生的宏愿,又厌恶世俗,热爱纯净的自然,他自29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话来看,他应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 一 边喝酒一边做诗,用这种方式使自己的心志得到快乐,他大概是无 怀氏的子民吧?或者是葛天氏的子民吧?
2020年10月2日
板书 7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可追。实
2020年10月2日
11
2020年10月2日
12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
2020年10月2日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
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
觞赋2诗020,年1以0月2乐日 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
6
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由
于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悠闲安静, 沉默寡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 一句的理解上过分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便高 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特别喜好喝酒,但却因家里贫穷,不能 常常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就准备好酒邀请他去 喝;他一去就要喝个尽兴, 愿望就是一定要喝醉。 醉了便离去, 并不装模作样, 说来就来, 想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 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钉,盛饭的竹筒、水瓢经常是 空的,但他却安然自若。他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也颇能表达自 己的心态。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他愿意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13
2020年10月2日
14
2020年10人一薪借井徘试久 生世者问灶徊携去 死异向采有丘子山 幻朝我薪遗龚侄泽 化市言者处间辈游 ,,,,,,,, 终此死此桑依披浪 当语没人竹依榛莽 归其无皆残昔步林 空不复焉朽人荒野 无虚余知株居墟娱 。 。 。 ? 。 。 。 。16
5、安贫乐道
2020年10月2日
20
2020年10月2日
21
2020年10月2日
22
2020年10月2日
23
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reading! In order to facilitate learning and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document can be modified, adjusted and printed at will after downloading. Welcome to download!
2020年10月2日
欢日漉山悔 来入我涧恨 苦室新清独 夕中熟且策 短暗酒浅还 ,,,,, 已荆只可崎 复新鸡以岖 至代招濯历 天明近我榛 旭烛局足曲 。 。 。 。 。 17
2020年10月2日
18
2020年10月2日
19
1、厌恶官场; 2、淡泊名利; 3、热爱自然;
隐逸 出世
4、热爱田园;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 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 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 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 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 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岁入仕,做过祭酒、参军一类的小官。后因仕途坎坷又不耐
烦“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宋书.隐逸传》)更愤
慨于南北仕族的兼并不厌,王恭、司马道子、桓温、刘裕等
人的篡乱相替,陶渊明于41岁毅然辞去在任仅80余日的
彭泽县令,回柴桑归隐。此后直至逝世的23年间,以耕读
自娱,未在入世。
2020年10月2日
3
陶渊明的诗歌,以歌咏田园生活的居多,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陶渊明的 田园诗主要见于他的组诗《饮酒》、《归园田居》、《拟古》、《和郭主簿》。 他的五言诗成就最高,诗歌的意境下平和、静穆、深远,在中国诗歌史上有着 重要的地位。他那种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对读书人的影响很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