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不为繁华易素心
不为繁华易素心不为繁华易素心-----读《细说民国大文人》有感――毛小玲(2012年)作者: 发布于:2013-5-28 13:58:57 点击量:不为繁华易素心读《细说民国大文人》有感民国,这个我国从旧的封建制度中走出来的时期,是个非常特殊的年代,新旧思想、中西思想在此交汇碰撞,中国的旧文化,西方的新思潮交融在一起,构成独有的民国特色.不过比起政治上的意义,军事上的军阀纷争,民国更多看点是民国历史上曾出现的那些堪称大师级的文人,民国文人既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士大夫,又扮演了冲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先驱.《细说民国大文人》作者民国文林,夫妻,姓名隐,这本书分三卷(文学大师、思想大师、国学大师),在这三卷书中,我们可以和许多倾慕已久的大师们相遇,坚持学术自由思想独立的蔡元培,至死都不宽恕敌人的鲁迅,被学界誉为三百年来仅此一人的陈寅恪,特立独行的章太炎,坚持自由理念的胡适,苦求兵士向尘寰的王国维等27位大师.正是对他们精神世界的描写,再现了那个时代的灿烂和光芒,使他们身上那种唯真理是从的自由学风,那种对学问的执著求索,那种国难当头挺身而出的天下担当,成为我们民族记忆中最温热的一部分,构成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感想一:治学刻苦严谨.我们一起来读这一篇:《曾昭抡:不修边幅的名教授》.从表面上看,这都是名士、名教授的怪癖传闻:他曾经站在沙滩红楼前,和电线杆子又说又笑地谈论化学上的新发现,让过往行人不胜骇然;一次他带着雨伞外出,天降暴雨,他衣服全湿透了,却仍然提着伞走路;在家里吃晚饭,他心不在焉,居然拿着煤铲到锅里去添饭,直到他夫人发现他饭碗里有煤渣;他忙于工作,很少回家,有一次回到家里,保姆甚至不知道他是主人,把他当客人招待,见他到了晚上都不走,觉得奇怪极了;而他所穿的鞋,联大学生几乎都知道,是前后见天的;他平日里走路,总是低着头,不是不理人,而是根本就看不见. 费孝通先生对此有一个十分精到的分析.他说:在他心里想不到有边幅可修.他的生活里边有个东西,比其他东西都重要,那就是匹夫不可夺志的志.知识分子心里总要有个着落,有个寄托.曾昭抡把一生的精力放在化学里边,没有这样的人在那里拼命,一个学科是不可能出来的.现在的学者,当个教授好象很容易,他已经不是为了一个学科在那里拼命了,他并不一定清楚这个学科追求的是什么,不一定会觉得这个学科比自己穿的鞋还重要.再比如国学大师黄侃:黄侃论学问之道:学问之道有五:一曰不欺人;二曰不知者不道;三曰不背所本;四曰为后世负责;五曰不窃.黄侃读书必正襟危坐,一丝不苟,白天不管如何劳累,晚上照常坚持鸡鸣始就寝,从不因人事、贫困或疾病而改变.有时朋友来访,与之纵谈至深夜,客人走后,黄侃仍要坐在灯下校读,读毕才就寝.直到临终,仍一面吐血,一面坚持将《唐文粹补遗》圈点批校完.陈寅格读书读到双目失明,沈从文晚年还坚持每天凌晨三点起床工作,常常一手捂着正流血的鼻子,一手奋笔疾书王国维的读书三境界不仅这样概括了,更是这样身体力行的,可以说类似的例子在每一位大师身上都不胜枚举.民国文人的学术功底、治学境界、文章功夫都是今人难以相比的,他们之所以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都在于治学的刻苦严谨.他们在艰难时世中所创造的学术辉煌,让当下的知识分子汗颜,民国文人最像是文人,民国教授堪称真正的教授.在从传统读书人向现代知识分子的角色转换过程中,他们为后世的文人树立了道德文章的楷模.感想二:敢于担当的独立人格.还是先讲几个小故事吧.著名的历史学家傅斯年人称傅大炮,一生直言不讳,炮轰要人.1944年,在参政会上向行政院长孔祥熙发难,揭发其在发行美金公债中贪污舞弊,会后,蒋介石亲自请他吃饭,为孔说情.席间,蒋介石问:你信任我吗?傅斯年答曰:我绝对信任.蒋介石于是说:你既然信任我,那么就应该信任我所任用的人.傅斯年立刻说:委员长我是信任的,至于说因为信任你也就该信任你所任用的人,那么,砍掉我的脑袋我也不能这样说.有人说,这样的对话,当今之士,且不说有过,又可曾梦想过?第二个小故事:1939年前后,陈立夫以国民政府教育部长身份三度训令西南联大必须遵守教育部核定的应设课程,全国统一教材,举行统一考试等等.这样的在当今中国教育中已被视为理所当然的行政干预,却遭到了联大教务会议的拒绝,并公推冯友兰教授起草《抗辩书》.其文写得不卑不亢:对教育部的训令,同人所未喻,不明白者有四:夫大学为最高学府,包罗万象,要当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岂可刻板文章,勒令从同:此未喻者一也.大学为最高教育学术机构,如何研究教学,则宜予大学以回旋之自由,岂可由教育行政机关随意指令:此未喻者二也.教育部为政府机关,当局时有进退;大学百年树人,政策设施宜常不宜变.若大学内部甚至一课程之兴废亦须听命教部,则必将受部中当局进退之影响,朝令夕改,其何以策研究之进行,肃学生之视听,而坚其心智:此未喻者三也.今教授所授之课程,必经教部指定,其课程之内容亦须经教部之核准,使教授在学生心目中为教育部一科员之不若:此未喻者四也.最后又归结为一点:盖本校承北大、清华、南开三校之旧,自有其传统,似不必轻易更张.最后陈立夫不得不作罢,冯友兰的雄文被后人赞为铭刻了一所大学力争学术自由,反抗思想统制的光荣品质.第三个小故事:马寅初,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经济学家、人口学家,曾任北大校长.一生耿直,国民党时代就因反对蒋介石而坐过牢,但他从不屈服,并将这种独立自由的精神一直坚持到反右和文革时期.因为他和毛主席的人口观不同,1959年12月到1960年1月,北大批判马寅初之风尘嚣上.面对此局面,马寅初一再声明:我认为这不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是一个纯粹的学术问题.学术问题贵在争辩,越辩越明,不宜一遇袭击,就抱明哲保身、退避三舍的念头.相反,应知难而进,决不应向困难低头.此后,面对批判的声浪,马寅初再次发表声明: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我虽年近八十,明知寡不敌众,自当单枪匹马,出来应战,直到战死为止,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所投降!因为我对我的理论有相当的把握,不能不坚持,学术的尊严,不能不维护.当年,北大所有的刊物和全国各地的报纸猛烈批判《新人口论》,马寅初却拒不检讨,坚决不写检讨文章,常说:总要有人肯站出来讲话才行,照常笑眯眯地出入北大燕南园住所,圆圆一张脸像弥陀. 最后,周恩来近乎用一种哀求的口吻说:马老啊,你比我年长16岁,你的道德学问,我是一向尊为师长的.1938年你我在重庆相识,成了忘年之交,整整有20年了啊,人生能有几个20年呢?这次,你就应我一个请求,写一份深刻的检讨,检讨了,你好,我好,大家好,也算是过了这一关,如何?但马寅初对周恩来说:吾爱吾友,吾更爱真理.为了国家和真理,应该检讨的不是我马寅初!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每每读完总不免叹息良久,知识分子的尊严就应该是这样的:政府,官员尽可以发号施令,但请注意,我们不敢苟同更拒绝执行这就是冯友兰所讲的同人不敏,窃有未喻.知识分子的矜持也应该是这样,不滥说成绩,但内心怀有对学术的自信和对传统的期许故不必轻易更张、更不轻易检讨.小故事里有大精神.什么精神?就是孔夫子说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气节和风骨,他们在种种藩篱之中,就是这样捍卫并享受着精神的独立和自由的.感想三:过人的才情、无穷大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究竟有多大,读这本书,最强烈的感受,就是民国那些人的创造力,实在惊人.语言学大师赵元任教授,他一生最大的快乐,就是到世界任何地方,当地人都认他做老乡.二战后,他到巴黎车站,他对行李员讲巴黎土语,对方听了,以为他是土生土长的巴黎人,于是感叹:你回来了啊,现在可不如从前,巴黎穷了.后来他又去德国柏林,用带柏林口音的德语和当地人聊天.邻居一位老人对他说:上帝保佑,你躲过了这场灾难,平平安安地回来了.赵元任的绝活,是表演口技全国旅行:从北京沿京汉路南下,经河北到山西、陕西,出潼关,由河南入两湖、四川、云贵,再从两广绕江西、福建到江苏、浙江、安徽,由山东过渤海湾入东三省,最后入山海关返京.这趟旅行,他一口气说了近一个小时,走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地,便用当地方言土语,介绍名胜古迹和土货特产.这位被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奇才,会说三十三种汉语方言,并精通多国语言.人们说他是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辜鸿铭的一生也是一个传奇.概括辜鸿铭最常用的一句话是:他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辜鸿铭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辜氏有言:许多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实非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辜鸿铭在北京大学任教,梳着小辫走进课堂,学生们一片哄堂大笑,辜平静地说: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闻听此言,狂傲的北大学生一片静默.北大是藏龙卧虎之地,有不少洋教授,历来受尊重,辜鸿铭却从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一天,新聘的一位英国教授到教员休息室,见头戴瓜皮帽,身着秽迹斑斑的长袍,头上还拖条小辫子的老头倦卧在沙发里,洋教授冲他不怀好意地一笑.辜鸿铭也不介意,用一口纯正的英语问他尊姓大名,教哪一科的.洋教授见此人说这样地道的英语,为之一震,答道是教文学的.辜鸿铭一听,马上用拉丁语与他交谈,那洋教授语无伦次结结巴巴,出了洋相,辜鸿铭问:你是教西洋文学,如何对拉丁文如此隔膜?那洋教授无言以对,仓皇逃去.20世纪初,西方认可的东方文化人只有两位:印度的泰戈尔和中国的辜鸿铭,他们同被提名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获奖).实际上本书所收录的这几十位民国大文人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令后人无可企及的成就,面对这一代思想学术上的创新、创造,我常想:人的创造力究竟有多大,真的是无穷无尽,无穷无尽!在前辈面前,我只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感想四:自由的灵魂、有趣的课堂.这从三位教授的三堂课说起:第一堂课是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的《文选》课.刘老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有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就突然宣布要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七点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我们不妨想象一下:校园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他老人家端坐其间,当着一轮浩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这将是怎样的一番情景!第二堂课:非不为也,余不能也.鲁迅教书的细节,据学生回忆,一是清晰,一是好玩,经常逗得哄堂大笑,有位北大学生听他的课,笑得受不了,说是好玩死了.我记得一个细节,是他文学史课讲到古代舞女一种发型,那发型的字,很古僻,又说到一种舞姿,是身体向后仰,鲁迅就当场作出向后仰的姿势,弯腰弯到支持不住,几乎倒下去,于是直起身子,说:非不为也,余不能也.其实鲁迅哪里看见过魏晋隋唐的舞女怎样跳舞,他是从古书古画中看来,凭自己想象,当场做点动作,然后特意用古语说:非不为也,余不能也,逗大家笑笑.你不能想象一贯愤世嫉俗的人,但在课堂上却如此的活泼、可爱且是常常如此.第三堂课是林语堂的.林语堂痛恨上课点名,但他的学生却从不缺课.他上课时,教室里总是挤得满满的,座无虚席,甚至连别班别校的学生,也往往会赶来旁听.一则因为他的名气响,他编了《开明英文读本》和《开明英文文法》等,俨然是一位英语教学的权威专家,再则他的课讲得确实有水平,德国莱比锡大学毕业的语言学博士算是货真价实的.学生来不来,悉听尊便;上课讲什么,怎样讲,则悉听林语堂之便了.他从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上课用的课本也不固定,大多是从报刊杂志上选来的,谓之《新闻文选》,生动有趣,实用易懂.他也不逐句讲解,而是挑几个似同而异的单词比较,比如他举中文的笑为例,引出英文的大笑、微笑、假笑、痴笑、苦笑等以作比较,学生触类旁通,受益无穷,大感兴趣.他的脑子里似乎也没有多少师道尊严,他笑颜常开,笑语连篇.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不正襟危坐,他说太累,他受不了.他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地讲着,在讲台上踱来踱去,有时就靠在讲台前讲,讲着讲着,一屁股就坐到了讲台上;有时也坐在椅子上讲,讲得兴浓,得意忘形,情不自禁居然会像居家那样,将两只穿着皮鞋的脚跷到讲台上,学生们先是大愣,后来也就习惯了.林语堂还有一项绝招,就是以相面打分,他所教的英文课程,从来不举行考试,每当学期结束前,要评定学生成绩,他便坐在讲台上,拿出学生名册,一一唱名,被点到的学生,依次站起,他如相面先生一般,略向站起的学生,看了一看,便定下分数,他对着没有十分把握的学生,就请对方到讲台前,略为谈上几句然后定分.有人问他,怎么能凭外表来打分数呢?他说:假如使我只在大学讲台演讲,一班五十几个学生,多半见面而不知名,小部分连面都不认得,到了学期终,叫我出十个考题给他们,而凭这十个考题,就定他们及格不及格,打死我也不做!所以他反其道而行之,凭着他有超强的记忆力,几节课下来,自己便能直呼其名,然后他在课堂上,随时指点学生回答问题,因此,还未到学期结束之时,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程度,他心里早已有数,这就是他敢于相面打分的秘诀.据当时上过林语堂课的学生们回忆说:林教授(相面)打下的分数,其公正程度,远超过一般以笔试命题计分的方法,所以在同学们心中,无不佩服.这样的课,绝就绝在它的不拘一格,看似随心所欲,显示的却是大师的真性情,一种自由不拘的生命存在方式,生命形态(当然前提是以过人的才情、渊博的学识为支撑的).因此,它给予学生的,就不只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浸染、熏陶.在这样的课堂里,充满了活的生命气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生命相互交流,沟通,撞击,最后达到了彼此生命的融合与升华.这就是民国那些人:这是有担当的一代学人,这是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的一代知识分子,他们因此而成为我们民族的脊梁,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学术的顶天大柱,并且如鲁迅说的那样,为我们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作为后人,得以得到这一代人精神的守护与滋养,是人生之大幸.最后以林语堂先生的一席话与大家共勉:作文人而不准备作文妓,就只有一途:就是带点丈夫气,说自己胸中的话,不要取媚于世,这样身份自会高点.要有胆量,独抒己见,不随波逐流,就是文人的身份.所言是真知灼见的话,所见是高人一等之理,所写是优美动人之文,独来独往,存真保诚,有骨气,有识见,有操守,这样的文人是做得的.。
细说民国大文人
龙源期刊网
细说民国大文人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30期
在《细说民国大文人》系列中,作者用逸事的路径,轻盈的笔法,尊仰的灵魂,来对民国那些大文人其人其事进行梳理,重现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那些唾珠咳玉,环佩锵鸣的大师们:他们的欢笑、挺拔,他们的雷鸣、呼啸,他们的自负、骄纵,他们的狂狷、怪癖,以及终归悲悯和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时代命运。
本书共三册,由现代出版社出版,无数名家推荐!
精彩片段: 1928 年,安徽大学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校长刘文典问话。
见面时,刘文典称蒋介石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非常不快。
蒋要刘交出在学潮中闹事的共产党员名单,并严惩罢课的学生。
刘说:“我不知道谁是共产党。
你是总司令,就应该带好你的兵。
我是大学校长,学校的事由我来管。
”说着,二人火气都上来了,有说法称,蒋介石当场打了刘文典两记耳光,而刘亦不甘示弱,在蒋打其耳光后,一脚飞踹向蒋的肚子。
章太炎常批评孙中山,但是他在骂孙时,别人只能听,不能答,更不能附和,如果有人附和说骂得对,他马上给此人一记耳光,说:“你是什么东西?总理(孙中山)是中国第一等的伟人,除我之外,谁敢骂之?”
马寅初在中华职工学校进行演讲,大骂孔祥熙“贪污,发国难财”,批评蒋介石:“有人说蒋委员长是民族英雄,我認为他不够格,他只能算是他们蒋家的家族英雄,他若做民族英雄必须做到大义灭亲这四个字啊……”他说:“今天我出来讲演,遗嘱已写好了,儿子也带来了,我已无所顾忌,该说的还是要说,我知道特务就在周围,你们有枪就拿出来打吧!就把我抓起来吧!”……。
《民国风度》读书笔记
《民国风度》读书笔记“民国”只存在了30余年的时间,却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让后来者念颂不已。
2004年6月《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创办时,开设“钩沉”专栏,关注民国过来的那批学人。
该报年轻记者徐百柯负责为之撰稿,每周一篇。
近两年后,徐百柯完成对70多位民国学人的素描特写。
2007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将这些文章汇集出版,谓之《民国那些人》,引起极大反响。
2011年,九州出版社将之补充再版,更名为《民国风度》。
《民国风度》中的79位人物,可以大概归结为三个序列。
一是大学校长,如梅贻琦、蒋南翔、蒋梦麟、马寅初、傅斯年、张伯苓、马相伯等。
他们的风骨、精神各不相同,但其个人风采以及对学校的影响,都令今人在追慕之余不甚感慨。
二是近代以来各学科在中国的奠基人,如考古学之李济,现代语言学之赵元任,物理学之叶企孙、吴大猷,地质学之丁文江,经济学之何廉,社会学之陶孟和等。
他们对自己安身立命之学科的关注与倾心,真非今日许多学科之“权威”所能比拟。
三是其他文化业界的前辈,如大公报社之张季鸾,商务印书馆之张元济,编辑界之孙伏园,新闻界之邵飘萍、黄远生等。
他们的责任担当、社会敏感等等,都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品质与高度。
民国那些人体现着民国风度,他们虽然千人千面,个性迂狷狂痴,但内里不失风骨、风雅与风趣,底子上都有一个“士”字守着。
“士”乃知识分子的本色,它要求知识分子必须对家国、社会、历史有所担当,对自我的生命有所担当,对学术本身有所担当。
因拒收张作霖30万元封口费而遇害的邵飘萍有一座右铭: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
“铁肩担道义”可以概括为民国那些人的担当之“志”,是他们对自我在社会、历史中的角色、立场的选择与认定。
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代表的,不是某个利益集团的利益,更不是一己之私利,而是社会公共利益,是时代的正义和良知的代表。
钱理群先生在该书的序言里谈到,知识分子对家国、社会、历史的担当,在两个时刻显得尤为重要。
民国时期读后感
民国时期读后感读完民国时期的那些事儿啊,就像在看一场超级混乱又无比精彩的大戏。
民国呢,就像是一个穿着补丁衣服却硬要装作时尚的落魄贵族。
一方面,那时候各种新思想就像春天的野草一样疯长。
啥民主啊、科学啊,这些观念像新鲜空气一股脑儿地涌进来,年轻人的眼睛都亮了。
那些学生们,动不动就上街游行,喊着口号,感觉就像一群热血的超级英雄,想要一下子把这个老旧的世界给翻新喽。
像五四运动,那场面,简直就是年轻人对旧秩序发出的最强音,就像一场超级震撼的摇滚音乐会,大家都在呐喊着自己的主张。
可另一方面呢,这民国又乱得像一锅粥。
各路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这个占了这个省,明天那个又抢了那个城。
这些军阀啊,有的就像土霸王,大字不识几个,却带着一群兵到处耀武扬威。
他们打仗的时候,也不晓得啥叫战略战术,就知道带着兵往前冲,老百姓可就遭了殃,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人,那景象真是可怜巴巴的。
而且啊,在这种混乱里,还有那些个大家族、大资本家在背后捣鼓。
他们就像躲在阴影里的蜘蛛,织着自己的利益之网。
表面上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呢,对普通老百姓的压榨可不少。
普通百姓就像在夹缝里求生存的小蚂蚁,每天累死累活,还吃不饱穿不暖。
不过呢,民国时期的文化倒是像一朵盛开在废墟里的奇葩。
那些文人墨客,一个个都像是绝世高手。
鲁迅就像一个拿着手术刀的医生,把社会的病症剖析得那叫一个透彻,他笔下的人物,像孔乙己、阿Q,到现在都还活灵活现的,感觉就像我们身边能碰到的人一样。
还有徐志摩,那是个浪漫得不像话的诗人,他的诗就像一阵轻柔的风,吹到姑娘们的心坎里。
总的来说,民国就是这么一个矛盾的集合体。
它有着让人热血沸腾的新希望,可又被旧的、黑暗的势力拉扯着。
它混乱、贫穷、悲惨,但又在文化上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就像一个五味杂陈的大杂烩,虽然味道怪得很,但吃了就忘不了。
这民国的故事啊,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恨,又感慨万千呢。
细说民国大文人
92Dec. 2014“它只力求忠实记录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士人阶层的吉光片羽和落日余晖。
”本书作者在序言中用谦虚口吻表达了自己写作的目的,本书所呈现的绝不仅是民国大文豪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更是民国时期整个士人阶层的精神全貌。
事实上,本书并非作者的最新力作,自2010年首次付梓后,已过去四年光景。
作为增订版,其在内容上较第一版做出了较大的调整和修改,包含“那些文学大师们”、“那些思想大师们”、“那些国学大师们”三卷。
首先,全册大幅增加了与民国文人相关的史料。
尤其是在国学卷,几乎有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新增的。
例如吴密先生部分,新增部分的文字就多达两万字,新添加了家风、父子、卫道、浪漫、严苛、不苟、迂直、坦率、淳厚、任侠多个关键词章节,以期深入描画吴密先生内心深处的“二马”人格特质。
此外,章太炎、钱穆、胡适、陈寅格等也有较大部分的增添。
这些新增的逸事并非道听途说的传闻,而是经过细致推敲和斟酌的一手史料。
军阀割据、政局混乱、国运衰微,正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诞生出一大批中国近代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大文人。
每一个在民国历史上刻下自己名字的文人们,都已成为那个混乱时代最光辉的历史影像。
虽然他们的文章在后世流传甚远,但大多数人对他们的一生却知之甚少。
这本民国文人的纪传读本,将拉近民国文人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让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活。
细说民国大文人文| NEW ECONOMY 宋爽劲其次,增订版也对第一版中错谬拖沓、以讹传讹的部分做出了修正。
此外,为了弥补旧书上有图无文的遗憾,作者为每位人物都增加三到八张的图片,这也让诸位民国先生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
翻开扉页后就会发现,本书在结构安排上与纪传体史书类似,都是以列传人物为纲。
但不同的是,本书并没有以“时间为纬”,而是用诸多关键词将不同的史实串联成篇,同时,在人物编排上也尽量遵循由轻到重和上下相关联的原则,这就是作者所提及的“笔记文体”,其特点在于“述而不作,形散神聚”。
民国底气读书笔记(精选5篇)
民国底气读书笔记(精选5篇)民国底气读书笔记篇1民国底气读书笔记在阅读《民国底气》这本书时,我深深地被作者独特的视角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这本书以民国时期为背景,通过描绘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文化名流的生活和思想,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在书中,我最为欣赏的是作者对民国底气的解读。
作者认为,民国底气源于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对文化的热爱和坚守。
他们敢于挑战传统,勇于创新,为现代中国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种底气不仅体现在他们的学术研究中,更体现在他们的精神风貌和人格魅力上。
书中的一些具体情节让我印象深刻。
例如,书中讲述了一位名叫鲁迅的文学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位对社会充满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为民众发出了强烈的声音。
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民国底气的体现。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禁思考: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还需要民国底气?我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种对文化的热爱和坚守,对社会的责任感,都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品质。
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多元、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民国底气》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和文化名流的生活和思想,更让我对民国底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引导我在未来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民国底气读书笔记篇2民国底气读书笔记在阅读《民国底气》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被作者笔下那个波澜壮阔、思想激荡的年代所吸引。
书中描绘了一幅充满活力、自由和创造力的社会画卷,让我对那个时期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读书笔记中,我将从主题思想、故事叙述、论点和结论等几个方面来总结这本书。
在主题思想方面,《民国底气》主要探讨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的思想变革、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
作者通过生动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史料,展示了那个时期的知识分子、政治家、艺术家等群体为推动社会进步所做的努力和牺牲。
关于《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篇
关于《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篇《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败家子。
《儒林外史》以“讽刺”为主感,表现,反映了明清两代儒生的功名生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儒林外史》读书笔记5篇,欢迎借鉴参考。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一这篇小说一开始读着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以往读的小说,尤其像这种长篇的小说起码得有一个主人公,有一个中心,而吴敬子这篇却是中心看似有点散乱,主人公也在不停地换,是不可能看到某一个人完整的一生的,作者只是集中于这个人身上最明显的特征,并加以浓墨渲染,使人格特征以及所做的事情突出甚至夸大,已达到他讽刺的目的。
《儒林外史》毫无疑问是一部值得深究的讽刺小说,众多名人对它评价都甚高,比如说鲁迅先生,他只用“伟大”形容过两部书,一部是《史记》,另一部便是《儒林外史》。
吴敬梓之所以能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
他的亲生父亲把他给了他叔叔吴霖起,成年的时候他随着父亲到各处做官,因此有机会了解到官场不为人知的内幕,这对他作品中揭示官场的腐朽有很重要的作用。
2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作为一个官宦子弟家的嗣子,对于家里的财产基本没有争夺的权利,于是他就眼睁睁的看着那一群虚伪的亲族为争夺家产撕破脸皮,他彻底看清道德的丑恶本质,那些表面衣冠楚楚的晋绅在金钱面前还是揭开了虚伪的面纱。
这个生活经历对他日后的创作又是一个积累。
他29岁开始花费了将近20年时间才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宏篇巨制,他书中所写的人物十有八九是确有其人,足足刻画了200多个人物,他没有直接说是本朝的人物,而是假托明代写了康乾盛世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顺逆,尤其是他们在官场的得意与否。
在书中作者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做了鲜明的对此,而作者判断他们正反的标准就是他们对待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态度,如开篇第一人王冕,他就是一个一流正面人物的代表。
他的职业就是一个放牛娃,但是却能画得一手好荷花,他的荷花和他的人一样出淤泥而不染。
梁启超的忧国
梁启超的忧国作者:民国文林来源:《广东教学报·初中语文》2020年第11期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
儿时,疼爱孙儿的祖父常给梁启超讲些历史典故。
在祖父所讲的历代豪杰、忠臣、志士、哲人的故事中,梁启超对陆秀夫身背幼帝赵昺在崖山跳海殉国的悲壮举动印象尤为深刻。
崖山位于新会县南部,离茶坑村不远,梁启超多次去三忠祠凭吊缅怀,而“海水有门分上下,江山无界限华夷”這两句诗也犹如刀刻斧砍般铭记在他心中。
梁启超在读陆放翁集时写下这样的诗句:“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梁启超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饮冰室”,“饮冰”语出《庄子·人世间》:“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讲一位叫沈诸梁的大臣,上朝时接受了皇帝交给的重任,事关国家安危,心中万分焦急,回到家中便饮用冰水来解心中烦躁。
梁启超以此为斋名,并用“饮冰子”作为笔名,意在表明自己忧国忧民之心。
戊戌变法失败,梁启超逃亡日本,站在日本的军舰上,他写下了大气磅礴的《去国行》一诗:“吁嗟乎!古人往矣不可见,山高水深闻古踪。
潇潇风雨满天地,飘然一身如转蓬,披发长啸览太空。
前路蓬山一万重,掉头不顾吾其东。
”保路运动发生后,梁启超忧愤不已,在报刊上撰文痛斥清政府是“误国殃民之政府”“妖孽之政府”。
梁启超曾为李鸿章作传,在说到“甲午战争”一节时,梁这样写道:“在当时,全国的督抚没有一人为李鸿章出一兵一卒,即使湘军名将刘坤一也是如此,大家都捂着嘴,一边喊着爱国,一边看李一个人打仗。
李作战不利时,大臣都去参奏……”一次,梁启超在东南大学看话剧时,颇为感慨地对黄伯易说:“拉丁美洲的红种人遭遇比黑人更惨。
据统计,在美洲移民时,红种人的土著还有千万人口,现已不足百万了。
据人种学家研究,红种人的祖先6000年前是由澳洲经南极圈移到美洲大陆的,可想当时他们已经有很高的文化了。
以希腊、罗马为例,中国算是世界上仅存的最大的一个古国,但何时才能富强?我们这一代恐怕看不到了。
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是最好的时代,群雄汇聚,英豪四起,无论是工程科技还是文学艺术,都在此有了里程碑式的突破。
充斥苦难的四十年左右光阴里,民国大家们留下了太多值得称道的经典。
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近他们,看到辉煌,看到疮痍,也少不了喟叹一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细说民国大文人》记述评说了包括鲁迅、林语堂在内的七位文学大师的生平经历。
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林语堂的真挚淳厚,梁实秋的温润风趣,张恨水的才华横溢,鲁迅的执拗不羁,沈从文的浑朴淡然。
在他们身上所呈现的是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是一群追求真知孜孜不倦的学问人,更是战争时期每一个爱国者的肖像。
他们无不历经坎坷,满腹的报国壮志和经纶才气,无论出自高门或是生在蓬户,唯有对于文学的热爱是始终相同的。
在我们憧憬先辈们传奇的生命之余,还应从他们身上领悟一些额外的精神。
书中大师们有的蔼然仁者,有的恣肆狷狂,有的温润似水,有的刚烈如火。
其中我更为欣赏张恨水,小康出身,也没有什么留洋经历,从报纸杂志被领进文学殿堂。
他会的似乎只是编故事而已,但其才华之出众却有目共睹。
作为一位文品俱佳的高产作家,他曾经同时创作六部小说,共创作中长篇小说多达110余部。
他能够“楼上口占打油诗”。
他以一支笔养活了其数十人的大家庭。
他的作品虽常常被讥为“鸳鸯蝴蝶派”,风靡程度却远令人咋舌,上至党派高位者,下至闾巷莽夫,无不有恨水先生的忠实书迷。
更可贵的是他不参与政治。
回溯中国古代,出仕以考究文学为主,有文采的人多半能摘取一官半职,由此养成了中国文人爱指点江山的秉性。
然而文学与政治又有多大关联呢?反而在其受贬之际,远离政治才更易出佳作。
张恨水单纯把自己放在一个写书人的位置上,从不像其他一些作家,但凡有了个人影响力,就试图大谈时局,妄言政策,却又无切实可行之举,甚至过度追求西化,全不考虑是否符合国情。
【书摘】细说民国大文人-梁启超(民国文林编著)
【书摘】细说民国大文人-梁启超(民国文林编著)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等。
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戊戌维新运动领袖之一。
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宣传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
【启蒙】时务学堂是中国第一所以宣传改良、民主、民权为中心的学校, 它是维新运动的重要标志之一。
梁启超在该校担任总教习期间,培养了蔡锷、秦力山等一批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一直在改良和革命之间徘徊。
变法的失败,让梁一直不停反省。
“风云入世多,日月掷人急,如何一少年,忽忽已三十。
”1902年,虚岁满三十的梁启超元气淋漓,能量惊人,《新民说》、《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新史学》等著作更替横空出世,在中国政界、道德界、学术界、文学界掀起巨大波澜。
梁启超对西方启蒙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意识到:“民德、民智、民力,实为政治、学术、技艺之大原”,政治制度变革的成功,其背后实际有一种更广的文化支持,即为国民素质或曰“国民性”。
因此,他提出要改造“国民性”,造就“新民”,并以“中国之新民”作为自己的笔名,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新民说》一文。
梁启超在《新民说》中总结中国国民的落后性为:奴隶性、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动、爱国心薄弱、作旁观者等,他提出了两种造就新民的方法,一是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二是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
中国国民要具备有公德、国家思想、权利思想、自由思想、自治力、尚武精神、合群思想、义务思想、良好的私德等现代精神,方可成为中国新民。
梁启超认为“民弱者国弱,民强者国强”,而国民素质则决定一国政体的优劣,正是由于中国民众的落后性,使得中国只能由专制政府统治,陷入了暴政轮回的深渊。
鉴于此,梁启超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培养中国新民的工作上来,他坚定的认为,“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
读《细说民国创立》有感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读书笔记书籍名称:《细说民国创立》指导教师:袁炎林专业班级:10信管2班姓名:黎志满学号:2010305602142011年11 月27 日《细说民国创立》读书笔记老百姓怕官。
清朝到了晚年,太不成话。
高高在上的是皇帝,压在下边的是老百姓,中间是官。
皇帝是天子,老天的儿子。
他受命于天,不是老百姓选出来的,用不着对老百姓嘘寒问暖。
皇帝有权向老百姓抽税,没有义务替老百姓做事。
官,夹在皇帝与老百姓中间,狐假虎威。
用皇帝的名义刮饱了回家乡买田。
讨小老婆,或是搬到上海、天津、汉口、大连等等地方的外国租界里住,在金迷纸醉的十里洋场之中鬼混到死。
这反映了封建统治的腐败,民不聊生,作为大多数的老百姓饱受剥削,其后做出反抗也是必然的。
官的威权,在清朝晚年,依然很大。
但是官的威信,早就被洋人扯得粉碎。
官愈大,而所丢的脸愈大。
最大的官,姓李名鸿章,官居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
这一位姓李的,俯首贴耳,甘心在中国人打赢了法国人以后。
向法国人赔不是。
他失掉自信心,不相信自己能应付得了法国人以及其他各国的洋人,不相信中国能抵抗得了法国或任何其他各国。
他的做官的秘诀是: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
结果,他把清朝时代的中国,化大国为小国,化小国为无国。
这段话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软弱和腐败,大大打击民族自尊心。
孙中山先生被尊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他不是神。
他是一个很平凡的人,他是老百姓之中的一个。
他的先世,自从清兵入关以来,一直务农为业。
因此,他既不是贵族。
也不是所谓“世家子弟”,只是一个善良的农夫之子而已。
他读了书,然而并未赶考,既非秀才,更不是举人。
他到过外国,却不是政府派遣的留学生。
然而,他伟大。
他的真诚,感召了成千成万的爱国志士,唤醒了四万万同胞的灵魂。
他献身于革命,始终如一。
大公无私,百折不回。
因为真诚,他没有一刻懈怠;因为真诚,他没有一刻不焦思苦虑,谋求革命的成功,因此而笃学精研于积极行动之中,获得了高深的学问;这高深的学问综合了中外古今的知识,结晶为三民主义,演绎为五权宪法、建国方略、建国大纲,及知难行易的哲学,民生中心的历史观。
《三十年细说从头》阅读感想
《三十年细说从头》阅读感想后来参加工作,在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我的工位隔壁坐了一位同事,据说她奶奶是宫里的格格,这么算起来她也算是一位大隐于市、流落江湖的格格了。
因为好奇,我经常找这位格格聊天,但由于她年龄较小,而且她的家人对过去的经历已经没有太多记忆,所以她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老北京的感觉。
我对老北京的印象更多地来自于邵氏电影。
比如李翰祥导演,他以拍摄清宫戏而闻名,他在电影《倾国倾城》中,慈禧太后的口中经常说着“ke”(去字读成克),光绪则称呼慈禧为“亲爸爸”,这些台词充满了京腔京味。
《倾国倾城》这部电影制作华丽考究,即使在今天看来,依然能让现在的很多古装戏望尘莫及。
从那以后,我喜欢上了李翰祥的电影,一口气看了很多部。
最近,我才知道李翰祥很早就出过回忆录,前不久后浪将其重新出版上市,这就是《三十年细说从头》,上下两册,一共有一千多页。
看到这么厚的一本书,读书速度向来很慢的我差点就打了退堂鼓。
但因为我对李翰祥以及香港老电影的喜爱,还是决定读下去,没想到一读就停不下来了。
李翰祥:雅俗共赏的大导演李翰祥导演拍过很多作品,其中清宫戏最为著名。
他的《倾国倾城》、《瀛台泣血》、《火烧圆明园》、《垂帘听血》等一系列电影,仿佛在讲述一部晚清史。
此外,他还拍摄过《貂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等古代美人传记,《乾隆下江南》、《民国大军阀》、《骗术奇谭》等民间逸闻趣事,以及《冬暖》等文艺气息浓厚的作品。
他的经历非常传奇,出生于东北,在北京长大,在上海学艺,长期在香港工作,在香港、大陆和台湾都拍摄过电影。
《三十年细说从头》:影坛文献以及最会说相声的电影导演作为一位大导演,李翰祥一生拍摄了超过100 部作品,在临终前一刻还在片场忙碌(1996 年 12 月,因心脏病病逝于在北京拍摄《火烧阿房宫》的片场,享年70 岁),很难有时间撰写大部头的自传。
但由于香港《东方日报》编辑谢家孝的鼓励和催促,让他在报纸上开设了一个专栏,记录了自己从影三十年的经历,从 1948 年进入香港永华片场开始,一直到 1979 年在邵氏大红大紫的时候。
民国大人物们的小怪癖
尘垢 落到盘碗之 中 , 座客 无人再敢下筷 。 刘坤一遂独 自大嚼一顿, 果腹而去。 冯 国璋 生性 吝啬 , 他非 常喜 欢 吃玉 田酱 肉 , 每 次让馆役购买 时 , 必要 买一整 块的, 因为他担 心切 碎 的肉会 被馆役 偷
当年 在清华 大学 上课 时 , 吴 宓 看 到
女学 生站着 听课 , 会 立 刻跑 出去替她 们
找来凳 子 ; 有一 次点 名点 到“ 金丽珠 ’ 这 个名 字 , 吴宓情 不 自禁地说 : “ 这个 名字 多美 。 ” 全 班学生 大笑 , 弄得这 位女 学生 满脸 通红 。更离 谱的 是 , 吴宓 还为女 学 生作弊 , 自己费劲翻译 的文章 , 署 上女学 生的名字 拿去发表 。 章太炎虽满腹 经纶 , 才识 过人 , 但在 生活 上却不 修边 幅 , 颇 为怪异 。他 留着 两边分梳 的头 发 , 春 天常穿长袍 , 外 套是
着笔悬 肘写 的 。有一 次 , 他给 张宗 昌写 了一幅极大的“ 中堂 ” 字, 代 价 是 一 千 元。那张纸又 宽又长 , 屋 子里摆放不开 , 他就 把纸铺 在两 宜里 的衡堂 里 , 脱 去了
鞋子 , 提着个 最大 号的抓 笔在 纸上 站着
写。
民国大 人物们 的小怪癖
吃 。宴请 客人时 , 他 会把 肉切得非 常薄 ,
其实 。 “ 洪宪帝制 ” 启动后 , 筹安会首领杨 度 欲求严 复支 持 , 对他 说共 和制度 行 于 中 国必乱 , 问他 改行 帝 制 如何 。 严说 :
“ 国事非 同儿戏 , 岂能一 变再变? ” 等 到洪 宪帝 制失败 , 到处都是遇袁退位 的呼声 ,
来 找 甘 地 。甘 地 正 在 客 厅 跟 一 群 人 谈 论
周作人散文读后感3篇_读后感作文_
周作人散文读后感3篇周作人读后感1活在民国年代,战火纷飞中一不留神,小说中血肉横飞的情节就会在自己身上上演。
谈起那时文人的为人处世,虽说的确需要积极面对与投身变革,但在某些时节沉郁淡泊些或许能活得相对“轻松”和“舒坦”些。
这是我读罢《周作人早期散文选》的第一感受。
说起文才笔法,周作人未必逊于其兄鲁迅,甚至某些方面有所超越,却因对事物看得极为透彻的眼光以及生来易于烦躁激动的性格,字里行间总是透出一股独特的幽怨郁愤之气。
其实他也曾做过鲁迅那样斗士般的文人,以满腔热忱毫不留情地一次次直戳时代、社会或人民的痛处,为的是大众听到这些呼喊与击打能有所反应、想法甚至行动。
而从这本书中,我恰好看出他蕴含着的或激愤或淡然的复杂情感。
从头读过,通篇带着闲寂恢诡的日式幽默与变革时代的批判思想,彼此从思想上似乎是对立的,读来却顺理成章。
倘若排除时代与社会因素,饮茶听雨、尝鲜品酒、谈鬼说蝇,不经意间天南海北的零七碎八已经被周作人摹了个遍。
以掩藏于温吞之下的犀利目光扫视着埋藏在家常里短中的风花雪月,然后将其转换成袅袅婷婷的文字,宛若一叶随波荡漾的小舟,不紧不慢地掠过一处处山川草木,总要在某处有所停留,幽雅地打个怜惜而玩味的转儿,待吸够了香气、尝遍了滋味再悄然前行,于不经意回眸间又在某处风景留下一道浅而雅的痕。
这恐怕正是周作人前期的闲适杂感散文风格受到诸多好评的原因所在。
从《初恋》中对“她”的“淡淡的一种恋慕”,到《喝茶》中“瓦屋纸窗下、可抵十年陈梦”的“清泉绿茶”;从《乌篷船》中充满旧江南风趣情味的明瓦乌篷船,到《谈酒》中感到喝酒之时“怀着‘杞天之虑’,生恐强硬的礼教反动之后将引起颓废的风气”,无不以怜惜品味的态度、丰润雍容的京派笔法雕琢着每一个本不腴润的平凡物事,从中提炼出庸人体会不到的不平凡来。
比起平和冲淡来,周作人的犀利浮躁之风格同样老辣痛肤,尤其在涉及封建礼教之愚昧、国民性格之丑恶及军阀统治之暴虐等方面,愈发激烈敏感,其思想深度也愈发深入骨髓。
民国十大英雄读书笔记
《民国大人物》读后感一时多少豪杰乱世的人不好当,但是乱世的历史却好看。
盖因乱世中生存的资源稀缺,人为了活下去可以迸发出平时自己都无法估量的力量,也因为乱世各种思维方式与文明的碰撞融合,给了人更多的选择余地与思考空间。
而民国时期就是这样一个时代,且正逢中西文明激烈对碰,国人迷茫,中国民族生死存亡之秋,所以这一段算得上中国千年难逢的大变局时期,又怎能不为历年来人们所津津乐道呢?所以历来说民国的书最多,长篇大论者有之,深入剖析者有之,树碑立传者有之,玩味爱情者有之,但是看完书发现这种篇幅短小段子式的问题也很有趣,书中选取的人物大多本就是一代枭雄,细说起来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可是如果要将一个人物凝聚在三五页间,选取的角度以及叙述的方式就很重要了。
从其生活细节以及生平铁事入手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从人物最具有特色的方面入手,简单的素描勾勒更能凸显其性格与处事方式,这样短小精悍的篇幅看起来更有整体感,群像式的描述方式,不仅对于民国历史框架有了一个基本的概念,也会使读者激起了解那段历史的兴这本书对于精于民国历史的读者来说或许略失浅显,但是很适合于入门级读者阅读。
从人物入手,最后却归于时代的洪流,但是时代总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或多或少改变了历史长河的进程与航道,而在那个开放的年代,在那个可以做出太多选择的年代,看这些风云人物载沉载浮的过程,感慨之余,对于现实的生活也有一定的助益。
曾经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民族未来甘愿抛洒热血,有那么多人对于国家前途深沉的思考,同样也有人为了个人利益左右摇摆,有人不顾国民的死活做出为民不齿的行径。
这样的群体性的描述,让这种对比更加明显,也更值得读者深思,在相同的时代,人如何做出了不同的选择,而不同的时代我们是否可以有些同样的思考?这是历史予不同时代人们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吧。
历史向前,湮没了太多的前尘往事,不论一时多少豪杰,最后也不过都付笑谈中,但是看过民国大人物的历史,总还应该有一些一成不变的东西超越时空长存心中,比如内心中的热血与正义,以及不论何种年代对于国家与民族的忧思与思考。
民国先生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民国先生读后感_读后感_模板
《民国先生》读后感。
《民国先生》是一部描写民国时期社会风貌的小说,通过主人
公的生活经历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变革和人们的命运起伏。
读完
这部小说,让我深刻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艰辛和不易,也让我对自
己的生活有了新的思考。
小说中的主人公在民国时期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始
终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努力奋斗。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
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在逆境中
找到生存的希望。
另外,小说中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
在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困苦,社会的变革也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通过这部小说,我也学到了很多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知识,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
入的认识。
总的来说,读完《民国先生》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主人公的经
历,我学到了坚持不懈的品质,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
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也能够像主人公一样,坚持自
己的理想和信念,不断努力奋斗,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
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前一段看董卿的《朗读者》节目,被一个人逗得捧腹大笑,他就是余华。
只知道他是著名作家,读过他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等小说,写得都苦巴巴的,没想到余华本人是那么幽默,本来这个节目也没有搞笑的戏份,楞是被他的谈笑风生感染得开心了一天。
小时候,余华是一个小捣蛋鬼,满脑子都是和父母斗智斗勇的想法。
他父母都是医生,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管教他和比他更调皮的哥哥。
余华闯祸后,为避免被父母责骂,常一个人躲到家前面的稻田里,等父亲找来时,他把握好时间,适时地哭,作为信号弹引起父亲注意,偶尔也马失前蹄,父亲没听到,怎么办?那还怎么办,灰溜溜自己回家呗。
余华说,那时乡村医院条件简陋,他和哥哥总跑进手术室,看父亲做外科手术,每到这时,父亲都会大吼:滚出去!余华说:“我小时候是有演技的”,为躲避责罚,常装病,有一次,假装肚子疼,父亲问哪里疼,他胡乱指着肚子,结果被父亲弄到手术台上,等反应过来,父母要动真格的了,开始求饶:“我不疼了,能不能让我下来”,晚了,稀里糊涂做了阑尾切除手术,在麻醉前,母亲遗憾地说,他长大了,不能当飞行员了。
而他的梦想就是当飞行员。
毕业后,他当了牙医,这不是自己喜欢的,于是想当作家,他觉得虽然认识的汉字不多,但写小说足够了,每次被退稿,邮递员都把厚厚的稿子吧嗒一声扔进院里,父亲就说,你的稿子回来了。
套用网络红人的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无疑,余华的讲故事能力很强。
可能作家都有这一方面的特长吧。
最近生病在家,读了几本民国方面的书籍,比如张军写的《民国那些大师》,网络写手民国文林写的《细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前者写得中规中矩,对于学术成就写得颇多,勾勒出了大师们的总体走向轮廓。
后者也写学术,但更多的还是还原了人本身,用一个个好玩的小故事,勾画出大师们的生活细节,传神精彩,让大师们活生生站在我们面前。
金岳霖,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学生,在逻辑学、哲学领域很有建树,人们更多知道他是因为追求林徽因那些轶事。
文人最知味 君子爱庖厨
172021-10孟子云:“君子远庖厨。
”我虽非君子,却对“庖厨”的事也一向比较外行。
当然,由于这“一向外行”,间接也导致了平素颇多的损失。
往小处说,似乎只是少了一些口腹之欢,但若细究起来,庖厨的疏远,或也可能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美、邻里关系的睦爱以及同事朋友的亲近,间接中的偶然,隐约中的必然,皆难说毫无关联。
那么,个人的口腹事小,而大幅度拉低了朋友乃至家庭社会的幸福指数,则罪莫大矣!不过,古人的话自有他原先的语境,据说已被曲解了好几百年,如今更不可全信。
何况,以前的“庖厨”,确实多以烹牛宰羊、大开杀戒为乐,与今天的美食厨艺完全是两码事。
至少照晚近的发展态势来看,“君子”实在应是“近庖厨”或“爱庖厨”才对。
远的暂且不谈,就民国以来的许多文人学者、翩翩君子,能吃、善吃、会吃的还真不少。
当然,若要能加冕一顶“美食家”的徽号,光是善吃还不行,还要能写,要把吃在嘴里的美味,用文字表达出来,嘉惠于众,似乎是文人的砚边余墨,也是兴趣所在。
像民国文人中的谭延闿、周作人、马叙伦、范烟桥、郁达夫、丰子恺、梁实秋、唐鲁孙等等,皆热衷于谈吃,也是写美食文章的高手。
谭延闿被称为“民国第一吃家”,身出名门,父亲谭钟麟就爱好美食,清光绪时任过两广总督。
受家庭的影响,谭延闿十分熟谙湘、粤两大菜系,且研究深入,时有心得,甚至对湘菜的改良与推进也有贡献。
他既是美食家也是书法家,时常还会亲自“近”一下“庖厨”。
有则轶事说他某次下厨示范,不慎误伤了右手指,不得已,那几天只能暂以左手书翰。
好友胡展堂也是书法家,他从谭氏手札中敏锐地觉察到书风的细微变化,仿佛秀逸中添了一点生拙之趣,正揣摩着谭先生是否文人最知味君子爱庖厨文 | 管继平| 文人沙龙 | 品 味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8Food and Life 食品与生活 | 品 味 | 文人沙龙 |又融入了哪路碑帖时,秘书却说出了原委,引得展堂哑然失笑:“我还当他练了什么新本事,原来只是切伤了手!”文人笔下的美食,其实滋味的分享只是个“药引子”,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说民国大文人》读书笔记
《细说民国大文人》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系列丛书之一,讲述的是10位国学大师的真实故事。
作者在整理研究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筛选出能反映人物丰满形象的材料,客观地呈现给读者。
因而,读完此书,思考无法停止。
作者观点的隐匿、立场的超脱,让我们读者自然而然生发更多的独立思考。
一本厚厚的书,一群独特的人,给人的遐思是极为丰富的。
如:大文人鲜明的个性,执著求学的精神,高远的学术境界,坚持不懈的人格操守等,都可以引发我们这些普通人无尽的感怀。
因为内容太多,笔力又有限,所以仅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的视角,将书中一些有益教学、又有趣的信息作以下搜集和整理。
书中的大文人谈笑之间皆是学问,认真阅读让人收获良多。
黄侃解释“四而楼” 楼名的意义足见知识的力量。
说有位商人给自己开的饭店取名“四而楼”,众人不解其意,问胡适,胡适也不解,而黄侃却能很快做出解释:《三字经》中有“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四而楼” 应该是期望财源滚滚之意吧。
这段小故事,足以看出黄侃的知识丰富且提取迅捷,一点知识的活用就让他胜人一筹。
知识在此显出强大的力量。
如果我们曾经对学校教育中知识的重要性有过迷惑的话,那么此例的获得正好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心中困惑。
因而,读到这样的片段,十分愉悦。
赵元任的《施氏食狮史》趣味无穷。
曾经收到过一条短信,内容就是《施氏食狮史》,同一个音节的不同汉字组成了一篇短文,感觉特别有意思,也感叹现在的短信真有水平。
看了此书,方知有趣的短信原来出自赵元任这样的名家之手。
而且,这则短文的意义也绝不仅仅在于有趣,而在于它让原本叫嚣着要走汉字拼音化道路的所谓学者不敢吱声了。
于是,越想越觉得这《施氏食狮史》无比有意思。
钱穆的形声字研究独到,挖掘出汉语言文字的精妙。
钱穆在夜晚睡觉手臂撞到墙壁时,居然会突然悟到带“辟” 的字都与旁边有关。
例如:“壁” 在房屋旁,“臂”在身体两旁,“劈”使物分两旁,“璧”挂身体一旁,等等。
我由此想到“譬”字该做何解,照钱氏理论居然也能说通———“譬” 就是说话借旁物明义。
由此顿觉汉语言文字之精妙,也有了向学生传播的冲动和新的资本。
以前常说我们的汉语妙趣无穷,此案例让我感触尤深。
章太炎说“贫”与“穷” 甚异真让人大开眼界。
平日里,“贫穷” 一词用得极多,极为熟悉,从未想过要将两字分开辨别。
听章太炎的一番解释方知,“贫” 是指把贝(即钱)分与他人,而己身不至不名一文;而“穷” 是指弃家而去、孑然一身、藏于穴内。
这么一说,那抽象的文字被章太炎一下子赋予了形象感。
看这一段书,我眼前仿佛出现两个清晰的画面:一个是家境清寒却依然在读书的书生:一个是风雪交加穿破衣藏在山洞里的壮汉,他只有一身的力气而已。
两者差别真的很大。
而我看汉字的眼界也顿时被打开了全新的一面。
此书中还有许多亦俗亦雅的语言文字的笑料,可以自己读着娱乐,却不宜告诉学生,在此就不去一一列举,只作为启迪我从不同角度去解读语句的新思路而存于脑中,那也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