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戏曲的传播学论文

合集下载

昆曲传播策略分析论文

昆曲传播策略分析论文

昆曲传播策略分析论文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起源于明朝,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昆曲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一直备受关注和研究。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文化消费的多元化,昆曲的影响力和传播面临着挑战。

因此,本文将结合昆曲的现状分析和市场需求,提出昆曲传播的策略分析,以期促进昆曲的传承与发展。

一、现状分析1.昆曲市场萎缩,观众年龄层偏高近年来,昆曲市场逐渐萎缩,观众年龄层偏高的状况越发明显。

一方面,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影视、音乐、网络等各种文化产品层出不穷,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需求也逐渐多元化。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产品的失地,也增加了年轻人接触和了解昆曲的难度。

另一方面,由于昆曲表演的要求较高,年轻人学习昆曲的成本也较高,导致能够从事昆曲演出的人越来越少。

2.昆曲文化价值与表演水平不匹配昆曲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艺术,其追求的价值和精神内涵在现代社会仍然有着深刻的价值。

然而,受历史和文化背景的限制,昆曲作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与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有一定的差异。

此外,受到人才流失和传承困难的影响,昆曲表演水平的整体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这给昆曲的传播和推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二、昆曲传播策略分析1.创新表现方式,提升昆曲受众群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需求逐渐多元化。

为了扩大昆曲的受众群体,需要加强宣传,提升昆曲的认知度,同时也要创新表现方式,让年轻人更好的接受昆曲。

例如,可以采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通过发布精品昆曲配合优质宣传片,吸引更多人关注昆曲表演,增加展演活动受众。

另外,结合当地文化资源,多探索合作经验,推出各种题材特色的演出和活动,扩大昆曲受众群体。

2.提升昆曲表演水平,塑造昆曲文化形象昆曲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是昆曲舞台艺术优秀的品质之一。

为了提升昆曲在观众心中的地位,必须注重表演技巧和形式因素。

例如,在演出过程中,可以在创建美学氛围,加强表演技巧,吸引更多年轻观众。

可以采取博物馆和演出展示相结合的形式,让观众通过互动和交流的方式,更好的了解昆曲将文化演绎给新一代年轻人,形成昆曲文化的形象和品牌。

民国的国剧传承

民国的国剧传承

民国的国剧传承——以易顺鼎为例摘要:民国初,在清遗老中掀起一股“戏剧热”。

遗老们狂热地看戏捧伶,并由此创作了大量“捧伶诗”,其中尤以易顺鼎为最。

其诗歌表现了遗老们独特的历史视角和文化态度,展现了他们在清末民初的微妙异代心态。

他们将自己对于传统伦理道德的态度用一种戏剧的方式解构,也是对于自己遗老身份的自嘲。

清遗老的戏剧活动是他们在异代之际的自处之道。

关键词:民初;国剧;易顺鼎民国初,在清遗老中掀起一股“戏剧热”。

遗老们狂热地看戏捧伶,并由此创作了大量“捧伶诗”,其中尤以易顺鼎为最。

易顺鼎,字实甫,亦作硕甫、实父、石甫;又字中实,亦作仲硕。

少年时自号眉伽,中年后号哭盦,亦作哭庵、哭厂。

湖南龙阳(今汉寿)人。

咸丰八年戊午(1858)生,中华民国九年庚申(1920)卒。

其人历咸、同、光、宣,目睹清末黑暗的现实,又经历民国初混乱动荡的时局。

易顺鼎在辛亥之后,有混迹遗老圈自保之时;有侧身北上与袁世凯及诸子交游之时;有在袁世凯帝制期间任职之时;而其浪迹梨园,看戏捧伶则始终如一。

这些“捧伶诗”,可作为易实甫的“诗史”观,见其辛亥以后的行迹与心史;可作为梨园“诗史”观,以备清末民初的梨园掌故;可作为民国初社会“诗史”观,那些唱酬赠答的作品中有一份翔实的遗老名单,记录下他们在戏园求寄托的群像。

一身经乱世,而以如椽巨笔记录风雨如晦的现实,“以诗为史”,是杜甫以来诗人们的某种自觉与自我期许。

清遗老们也认识到时代赋予的某种“文化使命”,便是做一个写诗史的杜陵老,屡屡在诗歌中流露以这种身份自拟。

但是易顺鼎们并没有像杜甫一样,在颠沛流离中目击社会疮痍,接触到民众真实的血泪。

而是在京沪的遗老圈中构建自己充满“黍离之悲”的小天地。

因此,他们缺乏“诗史”所有的广阔视野,看见的只是自己和别的遗老的痛苦;他们很难写出杜甫《三吏》、《三别》这样生活化的篇章,只能反复咀嚼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般的“天宝遗恨”。

辛亥之后,易顺鼎时常往来于京沪,交接两地遗老圈。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一)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一)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一)论文关键词:戏曲艺术视觉文化视觉化媒介时代文化建设艺术创作论文摘要:戏曲的表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觉系统,今天戏曲在视觉媒介的作用下被日益地视觉化和影像化,影响到了戏曲形态的呈现和观众看戏方式的变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观众的戏曲审美。

视觉文化是在媒介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解读模式,但是“将‘视觉’等同于‘图像’,从而与‘语言’相区别有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

”其实,视觉文化有别于印刷文化,不在于“图像”取代了“文本”,而在于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并不是只有电视、电影、摄影、网络、广告我们才能纳人到视觉文化的研究之中,而其实一切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纳人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视觉人类学早已证明,“其实,人类早就‘进入过’读图时代了。

”而国际视觉文化协会主席马焰教授也说“视觉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维世界,它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

……如果文化和社会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那么,中国这条正在从沉睡中觉醒的巨龙,正是追溯丰富的视觉文化之源的最好所在。

”所以,突破视觉文化研究的局限,在中国背景下,在中国文化视域之内,需要对视觉文化进行新的更新和发展。

“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网络视听等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而不同视觉媒体构筑了一个大的视觉“场”,这个视觉“场”显然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中国独特视觉符号的戏曲,从文化形态上来看,有别于印刷文化,作为综合的视听艺术在现时代发生着“视觉化”的转向;从戏曲传播的媒介形态角度来看,其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系统,不同的视觉媒介形态构成不同的戏曲视觉“场”,并对戏曲观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

在这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中,观众不停的穿越“场域”,调整戏曲的视觉欣赏状态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戏曲审美,这为我们观察视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以及观看的“视觉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

昆曲的传播策略论文

昆曲的传播策略论文
参加国际艺术节、文化交流活动等,展示昆曲的魅力。 加强与国外昆曲研究机构的合作,推动昆曲的国际化发展。
举办国际昆曲论坛、研讨会等,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传播策略的评估与调整
01
评估:通过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传播策 略的效果进行评估。
02
评估各项措施的执行情况、受众反馈、社会影响等 。
03
分析评估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 意见。
研究结论总结
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
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昆曲在传播过 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传播渠道有限 、受众群体狭窄、缺乏创新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 元化,昆曲的传播和传承面临诸多挑 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针 对性的传播策略,以期推动昆曲的传 承与发展。
对昆曲传播策略的建议与展望
拓展传播渠道
创新传播内容
加强跨文化传播
培养专业人才
展望未来
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传播 ,如传统戏曲演出、网 络直播、短视频等,以 扩大受众群体。
结合时代背景和受众需 求,创作具有时代感和 吸引力的昆曲作品,提 高受众的接受度和兴趣 。
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海外演出等方式,推 动昆曲走向世界,提高 其国际影响力。
昆曲的传播途径与受众群体
传播途径
昆曲主要通过演出、录音录像、书籍 、网络等途径传播。其中,演出是最 主要的传播途径,通过专业剧团和民 间社团的演出,将昆曲呈现给观众。
受众群体
昆曲的受众群体主要包括戏曲爱好者 、文化艺术工作者和研究者,以及一 些对传统文化有兴趣的普通民众。
昆曲传播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02
昆曲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昆曲传播策略分析论文

昆曲传播策略分析论文

《昆曲传播策略分析论文》xx年xx月xx日•引言•昆曲历史与文化概述•昆曲传播现状分析•昆曲传播策略优化建议目•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录01引言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昆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重要性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昆曲传播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昆曲传播的受众群体和渠道提出昆曲传播策略的优化建议研究目的与方法引言部分简述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和方法。

受众与渠道分析对昆曲的受众群体和传播渠道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

相关研究综述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分析昆曲传播研究现状。

昆曲传播策略优化建议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为昆曲的传播提供参考。

昆曲传播现状分析对昆曲的传播现状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存在的问题。

研究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成果,指出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与框架02昆曲历史与文化概述1昆曲的起源与发展23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发源于苏州昆山一带。

明万历年间,昆曲传入北京,成为“官腔”,并逐渐风靡全国。

清代中叶以后,昆曲逐渐衰落,但仍有一定传承。

昆曲的艺术特点昆曲的音乐以曲牌体为主,兼有南北曲之长。

昆曲的唱腔优美动听,注重声音的控制和运用。

昆曲的表演注重细节,以载歌载舞为主要特色。

03昆曲对于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作用。

昆曲的文化价值01昆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

02昆曲对于研究中国戏曲史、音乐史、文学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03昆曲传播现状分析以舞台表演、录像等形式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传统媒体进行传播。

昆曲传播渠道分析传统媒体传播以视频网站、社交媒体和网络论坛等渠道进行传播。

互联网传播通过专业剧团和民间剧团的演出进行传播。

演出传播社会阶层以文化阶层较高的群体为主,但逐渐向社会各阶层扩散。

年龄层次以中老年为主,但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

地域分布以城市居民为主,但逐渐向农村地区扩散。

昆曲受众群体分析昆曲的传承和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部分剧目失传和技艺流失的问题。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一)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一)

试析视觉文化时代的传统文化传播—以戏曲为例(一)论文关键词:戏曲艺术视觉文化视觉化媒介时代文化建设艺术创作论文摘要:戏曲的表演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视觉系统,今天戏曲在视觉媒介的作用下被日益地视觉化和影像化,影响到了戏曲形态的呈现和观众看戏方式的变化,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观众的戏曲审美。

视觉文化是在媒介时代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和解读模式,但是“将‘视觉’等同于‘图像’,从而与‘语言’相区别有可能会使我们误入歧途。

”其实,视觉文化有别于印刷文化,不在于“图像”取代了“文本”,而在于我们的观看方式发生了变化。

因此,并不是只有电视、电影、摄影、网络、广告我们才能纳人到视觉文化的研究之中,而其实一切视觉的东西都可以纳人到视觉文化的范畴之内,视觉人类学早已证明,“其实,人类早就‘进入过’读图时代了。

”而国际视觉文化协会主席马焰教授也说“视觉世界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多维世界,它处在永恒的流变之中。

……如果文化和社会研究是视觉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义,那么,中国这条正在从沉睡中觉醒的巨龙,正是追溯丰富的视觉文化之源的最好所在。

”所以,突破视觉文化研究的局限,在中国背景下,在中国文化视域之内,需要对视觉文化进行新的更新和发展。

“一切提供观看信息的媒介,如电影、电视、戏剧、摄影、绘画、时装、广告、网络视听等都在构筑着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

”而不同视觉媒体构筑了一个大的视觉“场”,这个视觉“场”显然对人们的生活发生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作为中国独特视觉符号的戏曲,从文化形态上来看,有别于印刷文化,作为综合的视听艺术在现时代发生着“视觉化”的转向;从戏曲传播的媒介形态角度来看,其也形成了一个丰富的戏曲媒介文化系统,不同的视觉媒介形态构成不同的戏曲视觉“场”,并对戏曲观众形成了一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

在这个立体的戏曲视觉传播网络中,观众不停的穿越“场域”,调整戏曲的视觉欣赏状态和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他们的戏曲审美,这为我们观察视觉文化在中国的影响以及观看的“视觉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

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及其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以民间戏曲艺术为例

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及其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以民间戏曲艺术为例

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及其对当代艺术传播的启示—
—以民间戏曲艺术为例
李颖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13(000)001
【摘要】民国时期的风俗呈现出积极的变革和改良态势,民俗特色表现明显,其民俗风貌从物质生活、人生礼仪、民间戏曲等多方面具体表现出来.以民间戏曲为切入点来进行民国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探讨,立足于对其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探索其演变特征,以此来综观此时期民俗文化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还原具体语境下的民俗形态、交流与传播的状况,并从中得到对当下传统艺术传播的启迪.【总页数】4页(P210-213)
【作者】李颖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02
【相关文献】
1.略论民国时期民俗文化的传播生态——以物质生活民俗为例 [J], 李颖
2.当代艺术的审美泛化与传播生态 [J], 彭清林
3.浅谈当代艺术传播生态的若干特征 [J], 王若伊
4.大众文化视域下当代艺术的符号化表达与传播——以新波普艺术为例 [J], 郑晓

5.生态纪录片传播生态文明的策略与启示
——以《天地玄黄》为例 [J], 刘素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民国《戏杂志》的时代特征与传播价值

论民国《戏杂志》的时代特征与传播价值

文化艺术研究Studies in Culture & Art 2020年9月第13卷第3期Sep. , 2020Vol.13 No.3文章编号:1674-3180(2020)03-0052-08论民国《戏杂志》的时代特征与传播价值曾建辉(广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摘要:诞生于1922年、由姚民哀主编的《戏杂志》是一本能够集中体现民国时代特征和具有重要戏曲传播价值的刊物。

它在编辑风格上高度重视运用图像,图文并排,以图释文;在内容上凸显娱乐性、商业化的趋向;在主题思想上深刻反映了当时新旧思潮的交锋。

作为期刊媒介,其承载的大量信息,特别是对当时的名伶活动的报道和形象的塑造以及对戏曲批评理论和实践的集中探讨,体现了重要而又独特的传播价值。

关键词:《戏杂志》;戏曲期刊;时代特征;传播价值中图分类号:J809 文献标识码:AThe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Value of Theater MagazineZENG Jianhui(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Abstract: Born in 1922 and edited by Yao Min'ai, Theater Magazine was a journal of epochalcharacteristics and distribution value ・ It con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images, was entertaining andcommercial, avant-garde and traditional. It released a great deal of theatrical reports that contributedto the fame of Chinese opera performers and Chinese opera theories as well as practice and was of greatcommunication value.Key words : Theater Magazine^ Chinese opera journal; epochal characteristics; distribution value收稿日期:2019-06-19作者简介:曾建辉( 1978—),男,江西樟树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出版史、出版文化研究。

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

昆曲的传播策略研究论文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愈加重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昆曲作为一种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更是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然而,如何更好地传播昆曲,让更多人了解和爱上这项文化遗产,一直是古典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话题。

本文旨在探讨昆曲传播的策略,旨在实现昆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承。

一、昆曲的特点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具有其独特的音乐、表演和剧本构思。

昆曲以其的“高超的音乐技巧、华丽的武术跳跃、精湛的表演技巧和文雅深刻的感情世界”被人们誉为“中国艺术的珍宝”。

二、昆曲的传播现状随着现代娱乐业的发展,昆曲受到了空前的冲击,面临着传承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国能唱良好昆曲的人不到500人,年龄都在60岁以上,低龄演员几乎没有。

这一数字足以骇人听闻。

李铁夫院士曾多次呼吁要重视昆曲的传承,他认为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昆曲研究中心,推进昆曲技艺的传承和推广,是当前昆曲保护工作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

三、昆曲传播的策略(1)政策扶持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昆曲的文化地位和知名度。

通过建立昆曲学校、提高昆曲表演者的收入待遇、增加政府和社会层面的资金投入,让昆曲在更广泛的人群和市场中得到更多关注和认可。

(2)文化创新在推广昆曲时,可以采用一些新型的表演方式和场地,例如拍摄微电影、推出小型音乐会等,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并让昆曲走进生活。

同时,也可以将昆曲尝试和当今的一些流行元素进行融合创新,接受年轻观众的审美和口味需求。

(3)组织演出在全国范围内,组织面向公众的昆曲表演活动,使得那些没有接触过昆曲的人也能够了解昆曲这一人类文化的珍品。

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昆曲会演,例如昆曲夜话、爱心昆曲之夜等,可让更多观众了解和接触这一艺术形式。

(4)推广昆曲教育昆曲传承需要注重教育。

政府可以建设各地的昆曲学校,并进行师资培训和课程设置的规范化,还可以配合社会力量,制作多种形式、介质的昆曲教育资料,丰富昆曲教学资源。

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播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播研究论文(精选五篇)

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播研究论文(精选五篇)第一篇:我国传统戏曲的传播研究论文一、传统戏曲传播与网络媒体结合的必要性分析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加便捷,信息的传递也更加快速。

作为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传统戏曲的传播与发展也必须要与网络媒体这种新兴的传播方式紧密结合。

通过互联网,广大戏曲爱好者可以相互交流和沟通,欣赏戏曲演出,研究戏曲艺术。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戏曲艺术由于传播形式的单一性以及内容上的原因,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很多观众对于戏曲的关注程度不断降低,而这种局面在进入到互联网传播时代明显得到了改观,由于互联网巨大的传播效应使得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更广,传播的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再加上戏曲工作者的努力使得原本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的传统戏曲艺术又焕发了青春,这也使得广大的戏曲工作者认识到传统戏曲的发展需要有互联网的帮助,也就更加肯定了传统戏曲传播与网络媒体结合的必要性。

二、网络媒体赋予了传统戏曲以开放性和个性化的传播剧场开放性和个性化是网络媒体的主要特点,面对具有这种特点的传播方式,戏曲艺术的传播也发生了质的改变,由原本特定性的传播方式向着开放性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在过去以电视、广播和报刊为主要传播渠道的时代,戏曲的传播往往具有很强的设定性,观众作为受众群体往往被看成是一个整体,毫无选择性可言,受众群体的个性也完全被泯灭掉。

这种带有强迫性的传播方式很难不引起受众群体的反感,这也是传统戏曲之前走下坡路的原因之一。

而在互联网的传播模式之下,戏曲艺术可以以网络媒体为平台搭建一个充满个性的虚拟性剧场,让观众可以坐在家里就能够欣赏到戏曲艺术的表演,而且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的剧场,可以将戏曲类节目、戏曲演员自由地组合,演出时间也是完全由观众自由设定,这样的传播方式会使得很多观众恢复对于戏曲的热爱。

三、网络媒体实现了戏曲传播的零距离和资源共享我国的传统艺术经历了上千年的发展历程,其中很多戏曲资源已经变得极为稀有和珍贵,很多戏曲爱好者一直致力于寻找自己喜爱的珍惜戏曲资源,却得不到真正的实现,这样不仅降低了戏曲观众对于戏曲的热情,同时也阻碍了戏曲的发展,使得很多珍贵的传统戏曲资源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传统戏曲的微博传播方式和过程论文

传统戏曲的微博传播方式和过程论文

传统戏曲的微博传播方式和过程论文传统戏曲的微博传播方式和过程论文一、引言1、研究背景和意义2009年微博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互联网正式迈入了“web2.0”时代。

“web2.0”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的浏览者,也是网站内容的制造者。

①微博则作为内容完全依靠用户制造和浏览的专业性网站,从众多“web2.0”网站中脱颖而出。

年轻一代常常将自己的喜怒哀乐用微博来发布,向周围的人群散播,可以说是“web2.0”时代的主导者和主要用户群。

而传统戏曲的受众则多为中老年人,后者恰是少用和不用“web2.0”产品的人群。

因此,传统戏曲要在“web2.0”时代实现有效传播,传统戏曲本身也应当加以不断创新,如通过最具声画合一性的电视媒体,并与微博等“web2.0”产品相结合加以传播,吸引年轻人群,使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创新活力。

2、研究方法本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自制纪录片《江汉声》在微博的传播效果进行考察。

具体通过自填式问卷从样本中搜集资料,调查对象为在微博上了解并完整观看了纪录片《江汉声》的群体,旨在对比受众观看《江汉声》前后对传统戏曲态度认知的变化。

二、自制纪录片《江汉声》与传统戏曲电视纪录片的差异《江汉声》是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学生自制的是一部关于汉剧现状的电视纪录片,该片主要记录了汉剧院几名年轻演员为了备战全国地方戏曲大赛而认真排练汉剧经典剧目《宇宙锋》的全过程,反映了汉剧如今衰落的现状。

《江汉声》在微博发布相关情况后,三天内被转发219次,评论186条;视频点击率突破了2000次,被顶135次。

这部自制纪录片与传统戏曲电视纪录片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如下方面:首先,从制作角度来看,传统戏剧电视纪录片往往局限于宣传普及戏曲剧目,受众也仅限于戏迷,由此给缺乏戏曲知识基础的受众带来了接受与理解的障碍;而《江汉声》则从第三方普通人的视角记录、还原故事,更强调对非戏迷的传播。

其次,从制作方式来看,传统戏曲惯于使用“音配像”的方式记录优秀曲目,如果制作成电视节目,也多为采访记录或独白介绍等形式;《江汉声》则采用了更加纪实的手法,一方面突出汉剧的视听美感,另一方面也记录为汉剧努力付出的人们,表现戏曲的台前幕后;第三,从制作内容来看,传统的戏曲传播往往只是单一的戏曲内容传播;《江汉声》则将演员台上表演及生活片段展现出来,让观众看到台上台下对比产生的反差,降低了戏曲本身的专业性,使受众体会其亲和力和丰富性,更引人深思。

普契尼歌剧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普契尼歌剧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普契尼歌剧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满新颖
【期刊名称】《音乐探索》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文章从文化传播学、接受理论和歌剧史三个角度对普契尼歌剧在中华民国的演出、译介、观赏、创作及批评的历史状况做了系统性考察.研究证实,普契尼歌剧的现实性题材、女性主义和西方的东方主义、贴切人性的优美旋律是其在中国得到百年传播的主要原因.这些因素与中国传统戏曲关系密切,更与中国现代社会进程中的文化思潮和国人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在对其接受过程中,中国歌剧从中提取出了革命、现实与浪漫主义作风,对推进中国歌剧的发展构成了具体而显著的影响.【总页数】7页(P22-28)
【作者】满新颖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614.92
【相关文献】
1.从罗西尼到普契尼的意大利歌剧--传统歌剧到真实主义歌剧的演变 [J], 沈静
2.从罗西尼到普契尼的意大利歌剧——浪漫主义歌剧到真实主义歌剧的演变 [J], 徐龙
3.普契尼:美声百五载——漫步普契尼歌剧世界 [J], 李峥
4.艺术想象与逻辑之关系——以普契尼的八部歌剧为例看普契尼式的歌剧"回声"
[J], 赵丽萍
5.普契尼的歌剧创作道路──写在普契尼诞辰140周年之际 [J], 杨燕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普契尼歌剧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普契尼歌剧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

普契尼歌剧在民国期间的传播与影响研究摘要:文章从文化传播学、接受理论和歌剧史三个角度对普契尼歌剧在中华民国的演出、译介、欣赏、创作及批评的历史状况做了系统性考察。

研究证实,普契尼歌剧的现实性题材、女性主义和西方的东方主义、贴切人性的优美旋律是其在中国得到百年传播的主要原因。

这些因素与中国传统戏曲关系密切,更与中国现代社会进程中的文化思潮和国人的期待视野不谋而合,在对其接受过程中,中国歌剧从中提取出了革命、现实与浪漫主义作风,对推进中国歌剧的开展构成了具体而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普契尼歌剧;传播;演出;期待视野;中国歌剧普契尼歌剧入华已逾百年,其经典性价值对歌剧的华化进程具有启示作用。

研究者对此不但要能从中外歌剧交流史的背景中细密地厘清其在华传播路径,更应把中国受众作为文化接受的主体进行考察,也只有在中国人的“期待视野”中产生具体、一贯的作用,才能形成普契尼歌剧的在华影响力。

此即本课题的研究重点与难点。

在“论从史出”的原那么下,我们还需对以下问题作以合理阐释:普契尼歌剧在何种历史条件下、在多大的范围内、以何种面貌进入了中国现代文化语境;普契尼歌剧在哪种层面、以何种形式吸引了民国以降的中国观众;普契尼歌剧究竟在何种层次上参与了中国歌剧的哪些品质和文化属性的历史建构。

以上诸多问题的解析,不仅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当前中外歌剧文化交流价值和策略的一般认识,而且也对政府当下所着力提出的“打造中国文化航母”并让国产歌剧走向世界的战略具有不容无视的反思意义和参考价值。

19世纪中叶,当真实主义戏剧之风从法国舞台吹入了意大利并直接呈现于普契尼歌剧的《托斯卡》〔1900年在罗马上演〕中时,德国的歌剧巨人瓦格纳才去世仅十多年。

可是这对当时的欧洲观众来说简直就像过了一个世纪。

欧洲观众对艺术家们心猿意马的浪漫主义早就出现了审美疲劳,而歌剧在此时如果想要再创既往几个世纪的辉煌,也只能迫使艺术家从各自的创作观念、艺术手段等各方面上进行深刻的改进,惟另辟蹊径,方可与观众口味相适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戏曲的传播学论文一、民国时期戏曲期刊的主要问题那么,民国时期戏曲期刊的研究该如何展开,又具体包含哪些问题呢?我们可以参照传播学的思路,按照“传播什么—怎样传播—效果如何”的逻辑顺序,考察民国戏曲期刊中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及其对民国时期戏曲发展的影响。

“传播什么”主要关注民国戏曲期刊中的传播内容,包括剧目传播、伶人形象、理论批评等;“怎样传播”聚焦民国戏曲期刊中的传播形式,主要表现为戏曲广告、戏曲专栏和戏曲图像等;“效果如何”主要研究民国戏曲期刊作为现代传媒对戏曲观念、戏曲史的影响和价值。

最后,从总体上梳理民国戏曲期刊对戏曲文化的传播和影响,阐明民国戏曲期刊在民国戏曲文化史上的价值。

按照以上思路,传播学视域中民国戏曲期刊的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1.民国戏曲期刊的传播理念作为戏曲文化传播的载体和媒体,一份戏曲期刊在创办之初往往会阐明其编辑传播理念及其自身的戏剧观念,这些言论主要出现在民国戏曲期刊的“发刊词”、“卷首语”或“编辑大纲”之中。

不同的“发刊词”透露出不同的办刊理念、编辑思想,不同的思想形成不同的戏曲传播观念。

例如,中国最早的戏曲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发刊词”出自柳亚子之手。

在该文中,柳亚子特别强调了戏曲改良的作用,突出强调了戏曲的社会功能。

《新青年》是“五四”运动时期文化人的期刊,其办刊理念则是“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因此《新青年》重点刊登了胡适、陈独秀、钱玄同等学者批判旧戏的文章。

与之相反,《十日戏剧》是一份以“保存国剧”为宗旨的刊物,致力于保存传统戏曲,带有一定水准的保守倾向。

与《新青年》和《十日戏剧》这两个倾向性比较鲜明的刊物相比,《剧学月刊》《戏剧丛刊》等刊物则推崇民族戏曲,提倡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戏曲,推进戏曲民族化。

它们摈弃将戏曲看做是思想或技艺的片面戏曲观念,将戏曲看做是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

因此《剧学月刊》《戏剧丛刊》等刊物的戏曲传播观念则更加兼顾中西,更为科学化,由此也在戏剧学理论建构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样,民国戏曲期刊因为自身定位不同,编辑理念不同,由此带来戏曲传播观念和方式的诸多差异。

有的期刊以理论批评为主,侧重学术研究;有的期刊则以经营消费为主,侧重通俗性的解读。

例如,《剧学月刊》侧重于戏剧学理论的建构,因而其刊发的文章以理论文章为主,思辨性更强;而《良友》和《立言画刊》等通俗性刊物则以满足消费性阅读为主,因而在戏曲传播理论上更将戏曲理解为一种手段和方式。

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是戏曲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民国戏曲期刊的传播形式民国戏曲期刊在传播戏曲的过程中,采用了诸多新颖的传播方式,从而形成了多样化的传播形态。

它们以戏曲艺术为传播内容,通过戏曲广告、戏曲专栏和戏曲图像等传播形式,构成了期刊媒体上的戏曲传播场域。

(1)戏曲广告和戏曲新闻。

民国戏曲期刊中有诸多戏曲广告,主要内容为戏曲演出介绍、演员推介、音像制品信息等。

这些戏曲广告随着期刊的周期性出版来进行宣传报道,是当时戏曲商品化的典型体现。

民国戏曲期刊也发表戏曲消息和戏曲新闻,对梅兰芳访美、名旦选举、名伶去世之类戏曲界的重大新闻事件进行详细、全面、连续性的报道。

(2)戏曲专栏。

报刊栏目是戏曲研究的一部分。

不同的期刊栏目反映出该期刊的编辑观念。

民国戏曲期刊往往利用有特色的戏曲专栏传播戏曲。

几乎每一种期刊都有一些有特色的戏曲专栏,例如1913年的《歌场新月》月刊中有“名伶小影”、“话雨楼剧谈”、“伶人事略”、“梨园琐志”等专栏。

这些特色栏目中一般有剧评、戏曲艺术家、戏曲生活的信息。

《立言画刊》《十日戏剧》等戏曲刊物中设置戏剧问答环节,既是编者、作者与读者交流的方式,也是公共领域中戏曲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是了解读者心态与宣传戏曲文化的窗口。

特色化专题栏目的设置体现了不同期刊的传播理念,传递出不同的观念。

另外,民国戏曲期刊中还有大量的戏曲专号。

期刊专号主要是对某一时期的重大问题或者重点人物的报道,例如《剧学月刊》第2卷第1期推出的“昆曲专号”。

(3)戏曲图像。

民国戏曲期刊采用图像传播形式,不仅提升了戏曲期刊的观赏性,而且保留了戏曲图像资料。

中国古代戏曲文本中有诸多的戏曲插图、绣像等,它们构成了戏曲的图像传播形态。

民国时期,现代摄影已被引入中国,民国戏曲期刊采用现代摄影形式,以图像形式记录和传播戏曲。

《立言画刊》中就有诸多坤伶的图像,封面图像以年轻的京剧女艺人为主。

此外,民国戏曲期刊杂志中刊载有数量不等的戏曲画。

戏曲画是由画家绘制的与戏曲内容相关的图画。

1912年的《图画剧报》刊发了诸多沈伯诚主笔的戏曲画,以图画的形式述说演剧的历史。

《图画剧报》刊载有谭鑫培、盖叫天等上演过的《定军山》《空城计》等剧的戏曲画。

其他戏曲刊物,如《国剧画报》《三六九画报》《一四七画报》《十日戏剧》等,也都有大量的铜版戏曲图像。

这些戏曲画是绘画艺术与戏曲艺术的结合体,对中国近现代戏曲史、戏曲理论史等研究领域具有重大的资料价值。

3.民国戏曲期刊的文本传播戏曲传播一般分为文本传播和舞台传播,民国戏曲期刊是当时最为现代的戏曲信息集散、剧本创作和研究的平台,是当时戏曲文本生产与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

民国戏曲期刊载有众多的戏曲剧本创作或整理信息、剧目演出信息,因而可以从新编剧目和传统剧目两个角度影响戏曲文本的生产与传播:一方面,通过刊登新创的剧本和剧目,参与当时的戏曲生产,例如民国戏曲期刊中就刊登有《桃花扇》的京剧、话剧改编本等;另一方面,通过刊登传统剧本和考证文章,参与传统剧目的搜集、整理工作。

在传统剧本的搜集、整理方面,《戏剧月刊》《国剧画报》等刊物收录了很多旧有的剧本。

另外一些期刊则主要刊登传统剧目整理方面的学术研究性文章,例如对旧剧整理的情况进行概述等。

《剧学月刊》第1卷第4期刊载了金悔庐的《旧剧本整理概要》一文,其中说。

在金悔庐看来,旧剧整理的“层序”有两种:一是选择,以“有意义有艺术者为甲等”,以“有技术而无意义者”为乙等;二是改善,应从“去神”、“去古”、“去秽”等角度着手。

5在此标准下,《剧学月刊》对《岳家庄》《女起解》《汾河湾》《敲骨求金》《定计化缘》《无福之人》《打城隍》《二进宫》《钓金龟》等剧本进行了整理。

《剧学月刊》还刊载有陈墨香京剧剧目整理的文章,涉及的剧目有80多种。

对民国戏曲期刊文本传播的研究涉及到民国时期旧剧剧目的传播演变,新编剧目的生产,同一剧目在不同期刊中的传播等具体课题。

此外,民国戏曲期刊中的剧目信息,有的有剧目而无剧本,还有的仅提供了剧本演出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也为进一步研究留下余地。

4.民国戏曲期刊的伶人塑造民国戏曲期刊的另一功能就是推介名伶,建构伶人形象。

民国时期,公共领域中的伶人形象主要出现在层出不穷的期刊杂志上。

民国期刊作为戏曲传播的公共领域,兼有记录伶人演剧信息、关注伶人生活、推介和培养名伶的功能。

期刊杂志的舆论氛围不仅改变了伶人的形象,而且影响着伶人的生活。

《北洋画报》和《良友》对梅兰芳访美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京剧女艺人的婚姻生活常常成为民国期刊的报道焦点;《立言报》策划评选“四小名旦”,《立言画刊》组织了“四小名旦”的合作演出,“四小名旦”的提法遂成定论;《北洋画报》还策划评选了“四大坤角”。

石呈祥在《凡人品戏:梨园花瓣集》中指出,当时的“四大名旦”的称谓并非自于1927年的《顺天时报》,而是来源于《戏剧月刊》。

6《戏剧月刊》创刊于1928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印刷发行,主编是刘豁公。

《戏剧月刊》发起了评选“四大名旦”的征文。

《戏剧月刊》于1928年11月10日至1931年6月先后推出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的专号(载第一卷第6、8期,第三卷第2、8期)。

正是在《戏剧月刊》的策划与操作下,京剧界的“四大名旦”才得以形成,从中可以了解民国戏曲期刊对于伶人形象塑造和传播的影响。

民国戏曲期刊也时常关注戏曲女演员,也就是戏曲中的坤伶。

例如《立言画刊》中就有《吴素秋在青结婚》《将下嫁一卢姓少年》《吴吕结合又生枝节》等报道。

总体来看,民国戏曲期刊对当时戏曲女演员婚姻生活的重视远远多于对其演技的关注。

期刊媒介场域的女演员是被观赏、被消费的对象。

此外,民国期刊借助“伶人传记”等方式为戏曲演员立传,例如《剧学月刊》中的“伶工传记”。

可见,民国戏曲期刊是民国戏曲文化传播的主要媒体,它参与了伶人形象的建构和消解。

我们从中不仅看到了伶人文化,而且能发现其中隐含的性别文化、社会文化等因素。

5.民国戏曲期刊的批评传播民国时期的戏曲期刊还涉及戏曲改良、探讨戏曲理论、批评戏曲剧目或文化现象等领域。

这些理论批评的背后渗透着民国时期文人、知识分子和戏曲伶人的文化价值观念。

民国期刊中的戏曲理论批评在传播内容、批评主体、批评文体、话语方式上都和古典的戏曲理论批评呈现出差异,具体表现为:(1)批评家身份的多元化。

民国戏曲期刊作为公共媒介场域构建了多元化的传播空间,从而使戏剧批评家身份更趋于多元化。

参与戏曲理论批评的不仅仅理论批评家,例如徐凌霄就兼具报人、戏曲批评家和戏曲票友的多重身份。

徐凌霄与邵飘萍、黄远生当时并称为“报界三杰”。

从小喜爱戏曲的徐凌霄对这门艺术情有独钟,他不仅办报纸而且写剧评,同时又和程砚秋等人有合作的表演。

作为编辑的徐凌霄介入戏曲批评,不仅使其传播更为广泛,而且形成了具有报刊特点的戏曲批评风格。

陈墨香是剧作家,为荀慧生创作了大量的剧本,他的批评具有感受性强但理论思考不足的特点。

《剧学月刊》刊载有陈墨香的《观剧生活素描》,共10部。

这一系列文章记载了陈墨香的观剧生活,以感悟式、随笔式的文风描述民国时期的演剧情形。

民国戏曲期刊戏曲批评的作者群中,也不乏名伶。

位列“四大名旦”之一的名伶程砚秋曾在《剧学月刊》发表了《我之戏剧观》等多篇戏曲批评文章。

名伶参与戏曲批评,不仅使戏曲批评建立在表演实践的基础上,而且提升了戏曲期刊的声誉。

《剧学月刊》在民国戏曲界的声誉与这些名伶的参与是分不开的。

(2)戏曲批评文体的多样性。

古代的戏曲批评文体主要有序跋体、剧话体、评点体等。

一方面,民国期刊中的戏曲批评文体保留了古代的戏曲批评文体,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剧话体。

翻开民国戏曲期刊,到处是篇幅短小的剧话、曲话。

《立言画刊》中有“凌霄汉阁剧话”、“侠公剧话”、“怀雪楼剧话”;《剧学月刊》中有“墨香剧话”,《十日戏剧》中有“彤斋剧话”、“翰庐剧话”、“菊花馆剧话”、“新亭剧话”、“倩倩室剧话”、“风云室剧话”、“春风馆剧话”等。

民国时期的剧话体批评是传统戏曲精神的延续,体现了中国传统感悟式批评的特点。

另一方面,民国期刊传播机制下又革新了对话体、书信体、传记体等批评文体;出现了广告体以及刊物的“发刊词”、“编辑大纲”和“演讲稿”、“编辑按语”、“提要”等新型的批评文体,甚至在戏曲类新闻中都渗透着对戏曲的批评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