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题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专题资料

----参与学校教学、实训室建设、教师培训专题资料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园区教育局的亲切关怀

与指导下,经过广大委员的共同努力,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学会团体优势,创造性地进行了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我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长足的贡献。现对这阶段的工作做一个专题报道。

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和“以德立身,以能立足”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面向企业、面向基层,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型专门人才为办学宗旨,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加强校企合作,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国内一流的中等职业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机电一体化等行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内容

1、积极改造拓宽专业,形成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链和专业群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坚持对市场、行业进行定期调研,经常走访园区和新区的相关企业,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不定期召集专业建设委员会委员针对市场行情进行讨论,滚动调整专业教学计划,不断拓宽专业,坚持进行专业开发,延伸出专业链,形成2专业群。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它始终抓住发展这一根本问题,面向产业、面向社会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不断为企业输送人才,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具有新颖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加大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坚持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入世育人才”,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学生边生产实践,边学习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特色鲜明,不仅培养了人才,而且为社会创造了直接价值.培养出大批能讲、会做,懂经营、善管理,有创业能力的高等应用性技术人才。同时我们紧密结合园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结合园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在我们中等学校开设相关专业的可行性,结合我们现有专业方向和专业实训设备,延伸我们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链,坚持大胆创新,为园区培养实用性的专门人才。

2、积极进行课程开发

在广泛进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专业建设指导委员对机电专业相应行业进行认真分析,制定我校机电专业学生培养目标及方向。确定普通钳工操作、普通车工操作,数控车工操作、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等机械行业一线技术操作工种作为大部分学生培养目标,少部分学习较好,能力较强的学生,拟开发装配钳工、普通机床维修、数控机床维修与调试、机床电器维修工种的培养。根据培养目标整合原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将机电专业课程整合为基础模块和专门化方向模块两大部分,具体如下:

基础模块包含机械制图与CAD技术、钳工技术、车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基础等五大模块。

1、机械制图与CAD技术整合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CAD电子图版、CAD实体设计等知识于一体的项目教程。

2、钳工技术以钳工项目为单元,整合钳工操作技能、测量技术、金属材料等知识于一体的项目教程。

3、车工技术以车工操作项目为单元,整合车工操作技术、加工工艺、切削原理、切削刀具、测量技术等知识于一体的项目教程。

4、机械制造基础以机械设备拆装为单元,整合材料与热处理、机械结构、机械零件、机械传动、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等知识于一体的项目教程。

5、电气控制技术基础以各个操作项目为单元,整合电工基础、电子技术、PLC控制技术等知识于一体的模块化教程。

专门化方向模块拟设定为普通钳工操作、普通车工操作、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数控铣床操作与编程四大方向。以后将逐步开发装配钳工、普通车床维修、数控机床调试与维修、机床电器维修等专门化方向模块。

3、积极进行教材建设和开发

从2006年9月份起,专委会组织我校校计算机专业骨干教师成立了“校本教材”开发小组,编写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研究探索了技能型特色教材的基本模式和体例,全体参编人员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克服了各种困难,先后完成了《日常用品维修》、《钳工实训讲》、《气压与液压传动控制技术》、《普通车工实训讲义》、《电工基础》和《电工基础实验手册》等技能特色讲义的编写工作。这些特色教材的编写,提高了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为专委会进一步深化教材建设奠定了基础。

4、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学校遵照“全面规划、重点优先、突出技能、贴近生产、多元投入、校企共建、注重效益、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对校区实训基地建设规划方案进行全面修订,采取校企共建等多种途径,建成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现场相一致的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对落实以真实(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有力的保证作用。依托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力量,我们对现在企业里的硬件设备与软件需求进行了调研,将这些宝贵的信息用在了我们实训室的建设上,以保证我们的实训设备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做到与企业的最大可能的无缝接轨,专委会成员连续两次为实训室的建设方案出谋划策,实践证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的作用是巨大的。

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企业资源(设备、资金等),探索出与行业企业的密切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新模式和管理新机制。已建的互动创意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实行现代企业制度,由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学校提供场地,校企合作联合设计实训教学,以企业为主按照生产规律组织学生实训,教师参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仿真职业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也引入企业资金和设备,同时作为行业企业的职工培训基地和技术研发基地。无论是生产性的还是仿真性的基地,都通过产品生产、为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教师进行技术开发和服务等,形成一定的自我造血能力;学生实训由消耗型变为积累型,减轻学校压力,增强专业基地自我发展与良性运行能力。

5、组织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

专业建设委员会组织教师利用暑假两个月的时间下企业顶岗实习,熟悉企业运作环境,了解企业文化,获取企业的需求信息,为我们的教学改革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学校规定每个专业老师每两年要下企业实习2个月,有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支持,让我们的专业老师找到了实习的企业,这一块填上了精彩的内容。

三、存在不足

1、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数量偏少,涉及企业范围不广,且由于组织一次会议难度较大,故获取的信息量不够。

2、由于经费限制,致使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有些工作落实得不到位。

3、校内实习基地太少,不能满足各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学生实习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4、教研、教改成果近一年无获省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发表教研论文数量不足。

5、专业方向过于笼统,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突出特色。

6、高级职称、双师资质的教师较少,在积极创造条件和采取激励措施。鼓励教师下企业通过到企业的实践煅炼,培养具有职业化的师资队伍。

机电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2008年5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