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第十课: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必学)

合集下载

极致思维的名词解释

极致思维的名词解释

极致思维的名词解释
极致思维的名词解释:这是关于产品和服务体验的一种思维方式,极致思维就是要求产品经理能够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把用户体验做到极致,甚至超越用户的预期,在互联网的时代,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只有把产品做到了极致,超出了用户的预期,才有核心的竞争力,极致思维也是有法则的:1.打造让用户尖叫的产品,即需求一定要抓准,
第一,痛点:用户需求必须是刚需,是用户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二,痒点:工作和生活中有别扭之处,既乏力又欲罢不能的点;
第三,兴奋点:需要去创造兴奋点,给用户带来,“wow”的感觉,即惊讶的,惊喜的,惊叹的感觉,效应的刺激点,产生兴奋点;把自己逼到极限;盯紧产品;2.服务即营销,产品周身的体验及服务,也需要做到极致;就像“海底捞”一样以服务出名;这也是体现了把营销手段做到了极致。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痛点、痒点、卖点到底是什么一篇文章全搞清楚!

产品经理产品设计-痛点、痒点、卖点到底是什么一篇文章全搞清楚!

痛点、痒点、卖点到底是什么一篇文章全搞清楚!营销,是不是靠什么来开启?一直以来,在营销领域,有八个关键词可谓是经久不衰经久不衰,各界营销人士以及商业专家都在为这三个词捧场、站台。

这三个词分别是:痛点、痒点、卖点(兴奋点)。

其实,这八个词不仅仅是一切营销的诱因,更是一切商业和一切产品的根本策动点。

如果你产品的核心收藏价值价值没有对准任何一个关键词,要想获得商业上的真正成功,那么你的想法,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却摸不着,毫无实质意义!什么叫痛点?顾名思义,痛点就是用户在正常的生活当中所碰到的问题、纠结和抱怨,如果这个案子不解决,他就会混身不自在,他会很痛苦。

因此,他需要找到一种来急切化解这个问题,解开这个纠结,抚平这个抱怨,以达成一致意见他正常的生活状态。

如:上火是不是一个结构性问题?一个本来嗜好吃香辣伙锅的美食,很可能因为怕上火而导致怎会不忍心吃了,这会影响他的免疫力,影响他正常的集体生活所需。

因此,王老吉发现了这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大众明正言顺地特别强调来告诉消费者:“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如此一举获得大成!如:胃疼、胃酸、胃胀,是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胃有问题,你还能喜笑颜开吗?你确实能正常的生活吗?你还能正常的其他工作吗?你遭受只能是痛苦!因此,你迫切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胃疼,胃酸,胃胀,就用斯达舒!”很遗憾的是,后来,斯达舒,把如此高效有力书名的广告语改成了:“良心的药,放心的药”,于是就慢慢的淡出了消费者的认知视野。

因为,这句话没有直指消费者的结构性问题,也就是没有直达消费者通至的痛点!如:我有个客户在成都做老年健康传统产业,他们发现,老年人在治疗慢病时,越来越厌烦吃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做的医疗产品主打的是“智能针灸”的理念。

其品牌广告语,就叫做:“慢病怕吃药,就来纹疏堂”。

就是如此的直接利索,3000元一年的理疗卡,一万八千元一台的另一台设备也能卖得风生水起,只是因为他们了老年人在治病上的最大抱怨!如:360安全卫士为什么能成为互联网安全领域的龙头老大?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免费赢利模式,更关键的原因是,他很明确地解决并维护了”电脑安全“的问题。

「用户思维4.0」(中):寻找市场机会6大方法——「痛点-痒点-爽点-美好-燃点-惊喜」

「用户思维4.0」(中):寻找市场机会6大方法——「痛点-痒点-爽点-美好-燃点-惊喜」

「用户思维4.0」(中):寻找市场机会6大方法——「痛点-痒点-爽点-美好-燃点-惊喜」《爆品战略》有一个核心观点——“产品做到极致,好到无与伦比,便宜到难以抗拒”;同样的观点出现在各种产品驱动的认知中,好像认为只要产品做到极致,成功自然而来。

那么问题就来了:•问题1:为什么是这个产品?这个产品代表了市场机会吗?是先有产品创新,先确定目标人群,还是先要用户洞察?•问题2:“极致”和“好”的参照标准是什么?主观判断?参照过去的产品?参考竞品?还是用户认可?并不是每位创始人都如乔布斯,能敏锐地看穿未来,也不会像无印良品那样请来田中一光,更不会像山本耀司一样自身就是时尚大师。

有一个共识,寻找市场空白是一种反直觉的技巧,人类的感知系统使我们只注意存在的东西,而看不到不存在的事物,所以一般情况下闭门造车是无法找到市场机会,更谈不上创造新的需求。

这就有了创新教父克莱顿·克里斯坦森的方法论——「专注用户进步」。

「专注用户进步」——「进步」代表了朝向某个目标或梦想的动作。

「用户进步」这个词也许难于理解,借助《爆品战略》中讨巧的「痛点」概念,品牌猿重新演绎寻找市场机会的六个方法,也可以说六个层级:找「痛点」、查「痒点」、迭「爽点」、赋「美好」、点「燃点」、创「惊喜」,以此成为打开新世界的那条缝。

一、找「痛点」——意识到的需求,解决用户现有问题「痛点」,一般是用户自己能够想到的问题,或是困扰用户许久,却没有人去解决的需求。

《爆品战略》将痛点定义为用户最痛的需求点,也是一个产品满足用户诸多需求中最痛的一根针,大致步骤是:1.步骤1:找风口和找一级痛点(国民痛点,最痛的需求点。

痛点金字塔,从一级到七级);2.步骤2:针对性地提供解决方案;3.步骤3:引爆口碑。

「痛点」对应的是互联网思维,就如雪中送炭,直击用户的感官。

营销上,一般是品牌告诉用户,我有什么功能,能够帮助解决什么问题,或者是提醒用户,假如不购买,会面临什么问题,给用户非买它不可的理由。

梁宁产品增长思维30讲资料讲解

梁宁产品增长思维30讲资料讲解
25
一对双胞胎的故事
有一对双胞胎,在 2010 年一起大学毕业,一个 加入腾讯,一个进入报社。 7年后,腾讯的那位年薪百万,投资人也在挖他。
去报社的那位,因为报社沉沦了,他曾经寄托 理想的整个产业都没有了,一切都需要重新来 过。
这不是说双胞胎的素质或者能力有多大差异,也不是说他们分别跟随的领导的能力或者个人操守有 问题。核心问题是这两个单位所附着的经济体,一个在快速崛起,一个在快速崩溃。这就是点线面 体。
销售。一年后,瑞星重回市场第一,年收入 7亿,利润 3亿多。 • 2008 年,周鸿祎的 360利用免费策略和 3亿网民的互联网传播效应,击败了瑞星,成为行业老大。而
当时360刚完成两轮融资,约 3亿人民币。
瑞星赢了江民,它是用一个点赢了另外一个点。但之后的十年,它依然只是一个点,没有发生变化。 而360战胜瑞星,是周鸿祎利用 PC互联网崛起这个面战胜了王莘利用的 PC硬件厂商,是一个面战胜了 另一个面。
触发防御。
19
警惕“集体人格”或“角色”的误导”
• 一些初级的产品经理,特别喜欢用一个词:“应该”。他们认为用 户应该这么做。
• 比如一个母亲就应该如何,他就应该具备某种能力,某些知识,因 此他选择时的权重持续就应该如此。
• 但母亲其实只是一个角色,你认为她们“应该”的选择只是对“集 体人格”的预期。只有很大压力下,人才会按照角色行事。
梁宁产品增长思 维30讲资料讲解
导言: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PQ
为什么产品能力是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产品思维30讲
板报侠
导言:产品能力是每个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PQ
为什么产品能力是人的底层能力
产品能力就是训练一个人: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
01
合有限的资源,把自己的价值打包成一个产品向世界 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9
爽和不爽:微信红包VS支付宝红包
板报侠
• 2015年春节,微信和春晚合作,摇一摇有红包,一举让微信支付 的用户量过亿。
• 除夕一万,微信红包的用户量达到1.04亿人。摇一摇,摇红包的互 动,一亿人摇了100亿次。送出微信红包1.2亿个,基本上人人有奖。
• 有需求,才会摇。看着别人摇了,自己也跟着摇,摇了几十次,突 然间得了一个红包。这感觉,就是爽。
8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这种感觉叫“爽”
板报侠
• 拉动人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 俄罗斯方块中,消掉一行、两行叫愉悦。当摞了很高,就等一个四格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掉
下来,一下子四行消除了,这种感觉叫爽。
11
发现自己的天分密码
板报侠
人会对某些东西感到愉悦,这个东西可以持续 给予满足感,人可以一直话时间在这里,不厌 其烦。 我们都知道天才的1万小时理论,时间久了,你 就会与众不同。
为什么让你照着PPT练习3次,你就会痛苦。而 乔布斯为了苹果大会对着PPT练习100次,依然 乐此不疲。 为什么你打扫卫生很痛苦,而有人不厌其烦, 一天扫三次? 为什么同一个点上有人痛苦,有人愉悦?
10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第一讲:产品发现的核心概念产品发现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它可以帮助公司在竞争环境中发展新的产品,快速去市场,解决客户的需求,从而赢得商业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发现的过程中,核心概念是以客户为中心。

客户是公司在商业竞争中的基础,而围绕客户的产品是实现公司商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为了理解客户,公司需要进行客户研究,如对客户建立客户画像,以及分析客户的行为、兴趣、消费习惯等,以帮助公司更好地应对客户需求。

产品发现还包括业务分析、市场分析、竞争分析等,帮助公司更好地把握市场趋势,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以及了解竞争对手的布局,从而对市场把握有更多把握。

第二讲: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创新是企业深耕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的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

企业通过客户研究,深入理解客户的需求;了解客户的偏好,找出其核心需求,以便为客户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新产品和服务;并根据行业趋势,把握未来潜在市场的发展趋势,为客户的定制服务提供参考。

在这一过程中,以客户为中心的创新有助于组织一个专注客户需求的团队,以提高产品、服务的价值,有效减少废品率,提高回报率,不断改善产品和服务,实现最佳商业结果。

基于实践的产品发现是以理解客户需求为基础,以实际操作启发新点子,并以实际产品为基础快速迭代测试的一种发现方法。

这是一种不断试验、改进、实践、改善的过程,包括调查客户的需求,实施实验、快速迭代、扩展项目范围、改善发布等,以释放和激发更多客户价值,最终达到商业成果的效果。

作为一种高效的产品发现方法,以实践为基础的产品发现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客户需求,让关注客户需求的思维在一开始就灌输入企业文化,更好地把握市场动态,更有效地推动新产品的上市。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听后感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听后感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听后感梁宁的产品思维就是以下5点围绕产品思维展开论述:微观⾓度1、同理⼼包括集体⼈格,潜意识、愉悦VS不爽,恐惧VS愤怒,⾃我VS⾃律中观⾓度1、机会判断⼀套底层思维(点线⾯体,类似势道术),三个具体⽅法(痛点|爽点|痒点,⽤户、场景),发现机会2、系统能⼒,四个步骤,打造个⼈、公司核⼼能⼒,确定性,效率,迭代,关键任务3、⽤户体验,五⼤具体⽅法,优化表达界⾯和产品体验,⽤户体验层次,⽤户体验地图,上瘾点,峰值终值,产品服务蓝图宏观⾓度1、创新模式五个创新模式,洞悉顶级公司的创新模式⽤户价值体系做选择交叉视⾓跨界创新新环境新物种抓趋势三级⽕箭推体系颠覆式创新⾃我进化能⼒点⼀共四个,观察能⼒,交互能⼒,系统能⼒,迭代能⼒,觉得这段逻辑也不对,⾄少⽬前是这样觉得。

以下是刚开始听的时候写的,后⾯因为各种原因,写不下去了。

第1讲:产品是每个⼈的底层能⼒。

看到底层能⼒这个词,不免让我皱眉头,觉得这还真是个万⾦油的词语。

梁宁⾃⼰定义的产品能⼒是判断信息,抓住要点,整合有限的资源,把⾃⼰的价值打包成⼀个产品向世界交付,并且获得回报。

所以说产品的终极⽬标还是敏锐地把握关键信息,利⽤有限资源打造⼀个产物,⽽且这个产物还是⽤户驱动的。

其实⼤部分⼈并不能精确表达出⾃⼰的感受需求,这就需要产品能⼒的第⼀步其实对事实的辨识能⼒。

⽽产品能⼒的底层其实更多的是理解⼒或学习⼒,西⽅⼼理学叫⼼智能⼒,脑科学叫右脑能⼒。

⼀个产品解决的是现实世界的问题,⽽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本不是靠知识就能解决的,现实社会中也不仅仅是⼈。

所以当我们要去了解⼀个⽤户的时候,因为这个⽤户是个⼈,所以⼀定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微观场景和宏观背景来研究的。

那这个产品的能⼒就涉及到了各个学科的知识,和你对世界,你对⼈的思考了。

这样思辨下去没完没了了,还是划下重点吧:对关键信息本质的提取整合。

第2讲:⽤户体验与结婚教练。

这⼀讲真的很讨喜,毕竟得到的⼤部分⽤户是适龄青年呀。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读后感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读后感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读后感《《产品思维30讲》读后感篇一》读完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我就像在黑暗中摸索许久后突然被点亮了一盏明灯,心里那叫一个透亮。

这书刚拿到手的时候,我想,嘿,产品思维,那是那些搞产品开发的人才需要的东西呗,跟我一个普通学生有啥关系?可是啊,读着读着,我就发现自己大错特错了。

就好像是原本以为自己在一个小胡同里溜达,结果发现这是通往一个超级大商场的路。

梁宁在书里讲的用户体验,真的是绝了。

她把用户比作是一个无比复杂的人,有痛点、有痒点、有爽点。

我就突然想到我自己逛淘宝的时候,为啥有时候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件东西呢?就像上次我看到一双超级酷炫的运动鞋,那就是戳中了我的爽点啊。

我一看,眼睛都放光了,心里想“哇塞,这鞋穿上我不得立马变身运动达人啊”,然后就直接下单了。

这时候我才明白,原来商家就是抓住了我这种想要变酷的爽点,把产品推销给我了。

这就好比钓鱼的时候,商家知道我这条“鱼”爱吃什么饵,就把带这种饵的钩子扔到我面前了。

还有她讲的产品的五层结构,什么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就像是在看天书,那些词儿一个接一个地往我脑袋里钻,乱成一锅粥。

可是我耐着性子看下去,突然就有点明白了。

这就像是盖房子,战略层就是你为啥要盖这个房子,是为了自己住得舒服,还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呢?范围层就是这个房子里要有几个房间,厨房、卧室怎么安排。

结构层就像是房子的骨架,框架层就是窗户门怎么安,表现层就是房子最后装修得漂不漂亮。

我想啊,我要是以后做个什么项目,是不是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来呢?不过呢,我也有点疑惑。

在实际生活中,真的能这么完美地按照这五层结构去做产品吗?也许在大公司里可以,那小公司或者个人创业者呢?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资源和时间去一层一层地精心打磨。

就像我自己想做个小手工卖给同学们,我难道也要先规划个战略层吗?这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呢?但是又想想,也许正因为是小项目,才更需要有个清晰的思路,不然不就像没头的苍蝇乱撞嘛。

痛点、痒点和兴奋点三点式营销详解

痛点、痒点和兴奋点三点式营销详解

痛点、痒点和兴奋点三点式营销详解营销在中国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了,而用于中国营销实践的理论基本为泊来品。

面对世界上最具成长潜力的纷繁复杂的中国市场,照猫画虎式的应用,根本无法解决中国营销的现实问题。

用路长全老师的话讲,外国的企业是骆驼,中国的企业是兔子,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国外有上百年的市场经济,而中国却刚刚起步,况且营销的背后是文化,不同的民族其文化的差异显然是巨大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浙江苍南县,只需隔二里地的村子,村民竟然说的是不同的方言,可见中国之地大人稠,情况之复杂。

于是,在西方的营销理论之后,又诞生了众多的本土营销理论以及中西结合的营销理论。

这些理论无疑进一步推进了中国营销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八千万的营销人员也在乱云飞渡的众多理论中渐迷慧眼,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营销中踽踽前行。

营销策略三点式,既是一个营销的理论,更是一个营销的方法,它可以使众多的企业营销人员用最简单的方式,走出眼前的策略迷茫。

营销策略三点式做为一个营销理论的混血儿,它是根据科特勒大师的4P理论,并结合中国的营销实践总结出来最简洁、最实用的一套营销思考的方法。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学者,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才是专家,越是实用的东西也将越简单。

因此遵循这一规律,营销策略三点式将4P中的每一个P只做三点思考,即可准确地分析、把握和制定营销策略。

策略犹如罗盘,用来指引营销的航向,目标清晰了,才不会南辕北辙,才不会出现以下“文不对题”的现象:就产品卖产品,根本不考虑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目标人群和实际消费人群错位,所有的诉求都成了一纸空文;不买的人看得到,要买的人买不到,放错了售点;将儿童产品在半夜时段打广告,无谓浪费资金等等。

客户有三点:痛点、痒点和兴奋点。

1、痛点:客户存在什么问题,Ta睡不着觉,ta苦恼,这些痛就是客户急需要解决的问题2、痒点:工作上有些别扭的因素,有种乏力感,需要有人帮挠痒痒3、兴奋点:即能给客户带来“wow”效应的那种刺激,立即产生快感!抓住这3点,立即敲单市场机会点是策略中的第一个方向点,是一个品牌市场定位的问题。

痛点、痒点和兴奋点三点式营销详解

痛点、痒点和兴奋点三点式营销详解

痛点、痒点和兴奋点三点式营销详解营销在中国已有二十年的发展历史了,而用于中国营销实践的理论基本为泊来品。

面对世界上最具成长潜力的纷繁复杂的中国市场,照猫画虎式的应用,根本无法解决中国营销的现实问题。

用路长全老师的话讲,外国的企业是骆驼,中国的企业是兔子,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国外有上百年的市场经济,而中国却刚刚起步,况且营销的背后是文化,不同的民族其文化的差异显然是巨大的。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浙江苍南县,只需隔二里地的村子,村民竟然说的是不同的方言,可见中国之地大人稠,情况之复杂。

于是,在西方的营销理论之后,又诞生了众多的本土营销理论以及中西结合的营销理论。

这些理论无疑进一步推进了中国营销的进程,但与此同时,八千万的营销人员也在乱云飞渡的众多理论中渐迷慧眼,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营销中踽踽前行。

营销策略三点式,既是一个营销的理论,更是一个营销的方法,它可以使众多的企业营销人员用最简单的方式,走出眼前的策略迷茫。

营销策略三点式做为一个营销理论的混血儿,它是根据科特勒大师的4P理论,并结合中国的营销实践总结出来最简洁、最实用的一套营销思考的方法。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学者,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才是专家,越是实用的东西也将越简单。

因此遵循这一规律,营销策略三点式将4P中的每一个P只做三点思考,即可准确地分析、把握和制定营销策略。

策略犹如罗盘,用来指引营销的航向,目标清晰了,才不会南辕北辙,才不会出现以下“文不对题”的现象:就产品卖产品,根本不考虑消费者的真正需求;目标人群和实际消费人群错位,所有的诉求都成了一纸空文;不买的人看得到,要买的人买不到,放错了售点;将儿童产品在半夜时段打广告,无谓浪费资金等等。

客户有三点:痛点、痒点和兴奋点。

1、痛点:客户存在什么问题,Ta睡不着觉,ta苦恼,这些痛就是客户急需要解决的问题2、痒点:工作上有些别扭的因素,有种乏力感,需要有人帮挠痒痒3、兴奋点:即能给客户带来“wow”效应的那种刺激,立即产生快感!抓住这3点,立即敲单市场机会点是策略中的第一个方向点,是一个品牌市场定位的问题。

梁宁产品思维第十课: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必学)

梁宁产品思维第十课: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必学)

10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上节课我们讲了点线面体。

不管你是做一个产品,接触一个产品,还是接触一个人,总得从一个点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讲点。

痛点是恐惧我们做产品不可避免地就要谈一个词叫痛点。

什么叫痛点?我搜了一下,在“什么是痛点”的问题下,排第一的答案是:“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这个答案当然不对。

没有被满足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当痛点,或者产品的切入点。

为什么?我在下面会讲到。

反而一些网友讲自己的案例,非常有意思。

一个叫子柳的网友说:手机上一天到晚都会收到推销的广告电话,恨不得卸载手机的通话功能,直到我遇上某某号码通。

碰到头疼脑热的小病,跑医院能把人折腾死,又不敢乱吃药,这时候有一个App就很好地解决了我的问题。

一个叫舒大畅的网友说:当年的海飞丝广告就很打动我。

我第一次拜访岳父岳母,肩上都是头皮屑,让老人一脸嫌弃;面试的时候衣服上都是白点,让面试官皱眉头……这些都是很痛的事情。

你注意一下,上述场景中用户决定要用什么产品帮助自己时,他们用的一个词是“怕”。

痛点是恐惧。

接下来,我要讲一篇文章叫《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做产品》。

这篇文章的说法是错的,所以我当作错误示范来讲。

张太太是个全职太太,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

她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给两个宝宝做早饭,老大吃完后就要去幼儿园。

张太太要推着婴儿车让老二坐在里面,再牵着老大的手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之后,她要赶紧回家,哄老二吃饭,并陪他玩耍。

到幼儿园放学时,张太太又要带着老二去接老大。

到家后先生也要下班了,她又要开始准备晚饭。

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但实际上家务活已经占去了她所有时间。

接着这篇文章对张太太做痛点分析。

张太太没有自已的时间,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了,能不能有一款产品解决张太太的问题?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这是一群忙于家庭生活的、大多数女性的痛。

这是痛点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中间没有恐惧。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完整版)

一种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间被满足,这种感觉叫“爽”
• 拉动人玩游戏的,就是微小的愉悦感和绷了很久的需求突然被满足的爽感。加在一起,这种确定性的满足就会成瘾。 • 俄罗斯方块中,消掉一行、两行叫愉悦。当摞了很高,就等一个四格长条,越等越危险,越等越焦灼,突然长条掉
下来,一下子四行消除了,这种感觉叫爽。
• 人的边界就是自己存在感的边界。职场上一个人去抢另一个人的工作,就是 侵犯边界。
• 两个女人,开车刮蹭,不一定愤怒。但是如果对方坐她老公大腿,这个女的 肯定就愤怒了,因为边界被侵犯。
什么是恐惧
2020/12/28
恐惧是边界
• 看到火,你就不会伸手,因为有恐惧。看到风高浪打,你就不会出海,因为有恐惧。 • 看到一个人的恐惧,你就基本上知道他的边界在哪里。很多人,我都知道他的恐惧是什么。但是好像马云没
后天学习的内容都是理性的,理性的把人往回 拉。但驱动一个人的其实是他的内在感受,也 就是他的底层操作系统,他的情绪。
2020/12/28
人后天学习的知识技能,都是安装在底层操作系统 上的,一个一个的APP。
人都会有情绪冲动的时候。 当陷入爱情,当被愤怒、恐 惧控制了,就好像手机系统 崩溃了,所有APP全废了。
• Sony准备推出Boomboxes音箱,他们召集了一些潜在的消费者,组成焦点 小组来讨论这个新产品应该是什么颜色:黑色或是黄色。
所以,察觉一下自己,是不是有一件事,你可以不厌其烦地一直做下去? 这就是上帝给你初始化的操作系统密码,就是你的天分。你不厌其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2020/12/28
愤怒就是感到自己的边界被侵犯
2020/12/28
• 动物都有自己的边界。猫和狗会有自己的尿液划定自己的领域。如果一只猫 在自己划定的领域里来了另一只猫,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这只猫就会愤怒。

产品经理一个痒点产品的自我救赎

产品经理一个痒点产品的自我救赎

编辑导读:不同的产品解决用户的不同需求。

有些产品解决用户的痛点,有些产品满足用户的爽点,而有些产品则是关注用户的痒点,帮助他们满足虚拟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本文作者以产品“tell”为例,分析它是如何满足用户的痒点的,以及有哪些可以优化的地方,与你分享。

牛奶无意中接触到了一个产品-tell,主打陌生人之间的「非即时通讯」。

tell上有三种信;咨询信、解答信和普通书信,咨询是完全匿名的,用户可以通过平台发一封咨询信,tell会分发给其他的用户,通常是单一用户。

用户收到信之后给予的回复是解答信。

当咨询者收到解答后愿意再次回信,这个时候信件将会不再匿名,成为普通书信。

一个小众且清新的软件。

映入我脑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这样一对一的书信往来,咨询者的问题是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的,那么是什么动力促使他继续使用这个APP?对于解答者来说,他是一个接收各种问题和负面情绪的人,又是什么动力让他坚持去使用这个APP?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款APP。

「牛奶看到了这款APP的努力与不足也看到了它的局限与挣扎,下文一一阐述」看到这个产品之后,我想到了知乎和漂流瓶两个产品。

书信往来形式有一点像漂流瓶,但是内容上又更像知乎。

因为漂流瓶更多是打发时间,而tell的内容是强调咨询与解答,有问答的性质,但和知乎也大不相同,我们可以从角色和角色利益来看看差异点。

在知乎,提问者和回答者是一对多的关系,当我提了一个问题,可以看到不同视角的回答;对于回答者来说,虽然只回答了一个问题,但其他有相似问题的人也会来查看解答,并给予赞同和认可。

因此它能够实现回答者的自我价值。

被更多的人认可和看到。

而对于提问者也更可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

tell则不同,咨询者和解答者信件通常是一对一分发的,那么咨询者提一个问题,如果收到信件的人没有回复,这个问题将没有得到解答。

同时由于是一对一的沟通,即使得到了回复,得到的也是单一个体的观点,不具有多维视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痛点、痒点、爽点都是产品机会
上节课我们讲了点线面体。

不管你是做一个产品,接触一个产品,还是接触一个人,总得从一个点开始。

今天我们就来讲点。

痛点是恐惧
我们做产品不可避免地就要谈一个词叫痛点。

什么叫痛点?
我搜了一下,在“什么是痛点”的问题下,排第一的答案是:
“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


这个答案当然不对。

没有被满足用户只是难受而已,不能拿用户的难受当痛点,或者产品的切入点。

为什么?我在下面会讲到。

反而一些网友讲自己的案例,非常有意思。

一个叫子柳的网友说:
手机上一天到晚都会收到推销的广告电话,恨不得卸载手机的通话功能,直到我遇上某某号码通。

碰到头疼脑热的小病,跑医院能把人折腾死,又不敢乱吃药,这时候有一个App就
很好地解决了我的问题。

一个叫舒大畅的网友说:
当年的海飞丝广告就很打动我。

我第一次拜访岳父岳母,肩上都是头皮屑,让老人一脸嫌弃;面试的时候衣服上都是白点,让面试官皱眉头……这些都是很痛的事情。

你注意一下,上述场景中用户决定要用什么产品帮助自己时,他们用的一个词是“怕”。

痛点是恐惧。

接下来,我要讲一篇文章叫《如何抓住用户痛点做产品》。

这篇文章的说法是错的,所以我当作错误示范来讲。

张太太是个全职太太,全职在家带两个孩子。

她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先给两个宝宝做早饭,老大吃完后就要去幼儿园。

张太太要推着婴儿车让老二坐在里面,再牵着老大的手把孩子送到幼儿园。

之后,她要赶紧回家,哄老二吃饭,并陪他玩耍。

到幼儿园放学时,张太太又要带着老二去接老大。

到家后先生也要下班了,她又要开始准备晚饭。

张太太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想法和梦想,但实际上家务活已经占去了她所有时间。

接着这篇文章对张太太做痛点分析。

张太太没有自已的时间,时间全部被孩子占据了,能不能有一款产品解决张太太的问题?这不是她一个人的痛,这是一群忙于家庭生活的、大多数女性的痛。

这是痛点吗?当然不是,因为这中间没有恐惧。

爽点是即时满足
痛点,是做产品的抓手。

另外一个做产品的抓手,是爽点。

什么叫爽点?
人在满足时的状态叫愉悦,人不被满足就会难受,就会开始寻求。

如果这个人在寻求中,能立刻得到即时满足,这种感觉就是爽。

当年俞军在百度招聘产品经理时,招聘题目是百度如果要做音乐该怎么做?很多人都写了洋洋洒洒的规划书给他,有一个人只写了六个字:“搜得到,能下载”。

俞军就挑了这个人,他就是后来当上百度副总裁的李明远。

当年互联网资源非常少,人们上百度找音乐找自己想听的歌,一搜就搜得到,还能下载,这就是爽。

今天的外卖,你在家用手机下单,吃的就送到你家来了。

你在河狸家上下单,美甲师就上门给你做美甲了。

有需求,还能被即时满足,这就是爽。

回到刚才的场景,我们知道张太太自我实现的想法没有被满足,这当然是不爽的状态。

但是,你的服务可以让她即时满足吗?你能做个产品,能即时满足这类女性实现自我的需求吗?
这是个复杂问题,是不可能做到即时满足的。

这不像是在游戏里顶个蘑菇加10分那么简单。

你看到了张太太不爽的状态,但是如果你没找到让她即时满足的方法,那么你依然没有找到这个产品的切入点。

为什么?因为自我实现其实是一条漫长而痛苦的路,人的本性是懒惰的。

你看到一个人展现出了勤奋、规整、自律,其实这是被一系列的恐惧、集体人格、潜意识压迫,才会呈现出那个样子。

所以,如果没有恐惧这条疯狗追着,没有爽点这种满足感来持续喂养,只靠一个App帮助女性实现自我,那可以不客气地说,这就是个不痛不痒的产品。

痒点是满足虚拟自我
痛点和爽点,我们说完了。

刚才说到不痛不痒,我们再说说痒点。

那什么叫痒点呢?这其实是我自己挖的坑,我以前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过一篇文章,叫做《痛点痒点》。

痛点已经成了今天互联网的万金油概念了。

但今天满街都是创业者和投资人,只靠抓一个痛点做产品,其实不容易。

这时咱们发现近两年有一个现象,各种网红产品层出不穷。

比如网红奶茶、网红酸奶、网红曲奇、网红洗发水,它们的爆红是靠抓住痛点吗?
显然不是,网红产品们靠的是痒点。

什么是痒点?
咱们说一部大家都知道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

这是好几年前的剧了,我当时热追来着。

我为什么会追这样一部剧?因为它的痒点非常打动我。

它讲的是一个女明星和外星人的爱情故事。

听上去,这个故事创意也没什么新意,为什么当时那么火呢?
“痛点控”们总结说:这部戏抓住了女性对英雄和美少年合体的想象,满足了这个痛点。

如果这个痛点是对的,那么单靠一个痛点,怎么可能拍出20集九百多分钟的内容呢?怎么会让我们不停地看,还愿意不停地讨论,甚至做一些周边产品呢?
你可以翻一翻百度贴吧“来自星星的你吧”,看一下大家都在聊什么。

我当时去看的时候,有600多万个帖子在讨论这部剧。

大家都在谈的是,教授(男主角都敏俊)的微表情、教授的眼神、论教授对二千(女主角千颂伊)态度的转变、二千的衣服、二千的妆容与唇膏、二千的配饰……
这些其实都是痒点。

痒点是什么?这也是我自己定义的,痒点满足的是人的虚拟自我。

什么是虚拟自我?就是想象中那个理想的自己。

比如,我们看偶像剧,追星,看网文,看英雄故事,看网上的名人八卦,看名人的创业故事、成功神话。

你是在热追他们吗?不是,你情不自禁投入到关注的内容,是你的虚拟自我,是你自我想象的一个投射。

这时咱们再来说说这一波网红电商。

其实网红为你营造了虚拟自我的生活,是大家理想生活的投射。

我们购买网红的东西,就部分地实现了自己的虚拟自我。

比如,淘宝第一网红雪梨,在谈她的运营经验的时候说,为了营造更好的形象,每次为新款的衣服拍照,只有45公斤的雪梨要提前一周节食。

你在微博上看到的那种非常“随意”的街拍照片,是她用10天时间拍摄,然后挑选和修图运营出来的产品。

在微博上发照片,就是她与粉丝最重要的互动。

她要用她的照片,为粉丝营造出一种生活场景,她说:“你卖的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要满足女孩心中美美的幻想。


雪梨的粉丝成套地买雪梨的穿搭,她们买的不是衣服,不是基于功能性的需求,不是天冷了需要一件衣服保暖。

而是我要穿雪梨在巴黎穿过的那件衣服,穿上雪梨的衣服,她们就会觉得自己部分地过上了雪梨所营造的生活。

这就是一种虚拟自我的实现。

本讲小结
总结一下,什么才是一个产品的入手点。

痛点、爽点、痒点都是不错的点。

这个就看产品经理自己对用户的哪个点感受最深、手感最准。

比如说,饿了要吃东西。

但是“吃饱了”和“吃得很满足”,这是两个概念。

吃个馒头能饱,但是仅仅是满足了功能需求,不能支持好产品的概念。

酣畅淋漓地吃一顿海底捞火锅,大汗淋漓,感觉爆爽。

这就抓住了爽点,这是好产品。

怕吃火锅长胖,抓住这一点的恐惧,抓住痛点,也有产品空间可以做。

或者还可以做一个美美的网红餐厅,像雕爷做的薛蟠烤串。

用户点一份干冰爆米花,吃一把,两个耳朵往外冒干冰的白气,人人都会拍张照然后发朋友圈,这是痒点。

吃顿饭,其实也可以有痛点、爽点、痒点这些不同的切入点来做产品的。

课后作业
你能不能介绍一下,你现在正在做的产品,核心是在打痛点,还是打痒点,还是在抓爽点,或者三不沾呢?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