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境障碍ppt课件
合集下载
《心境障碍》PPT课件
不食(抑郁性木僵)。
.
27
4、躯体症状
①精神萎靡、疲劳、乏力。 ②食欲减退、便秘、体重下降。 ③睡眠障碍,早醒。 ④全身不适,慢性疼痛。 ⑤性欲减退、闭经、阳痿
.
28
5、无自知力。
.
29
6、病程特点
①30岁以后发病。 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③好发于秋冬季。 ④平均病程6-8个月。 ⑤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下列几个内分泌轴功 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
4、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抑郁的致 病因素。
5、神经影象及电生理:无特异性改变。
.
7
三、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三)混合发作
.
8
(一)躁狂发作
.
3
心境
是指一种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
4
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 和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具有躁狂和抑郁交替发 作的临床特点。
.
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血缘关系: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2、神经生化: 5-HT、NE、DA、GABA。
.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3、第二信使系统功能失调:
②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躯体症状如疼痛、植物 神经症状。
③有活着无意义的想法但无自杀的行为; ④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噩梦、睡眠浅。 2、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 3、自知力存在,自感痛苦,求治心切。 4、症状持续2年以上。
.
3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
34
.
27
4、躯体症状
①精神萎靡、疲劳、乏力。 ②食欲减退、便秘、体重下降。 ③睡眠障碍,早醒。 ④全身不适,慢性疼痛。 ⑤性欲减退、闭经、阳痿
.
28
5、无自知力。
.
29
6、病程特点
①30岁以后发病。 ②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③好发于秋冬季。 ④平均病程6-8个月。 ⑤反复发作,间歇期正常。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下列几个内分泌轴功 能紊乱。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
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
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
4、心理社会因素:负性生活事件构成抑郁的致 病因素。
5、神经影象及电生理:无特异性改变。
.
7
三、临床表现:
(一)躁狂发作 (二)抑郁发作 (三)混合发作
.
8
(一)躁狂发作
.
3
心境
是指一种较微弱而持久的情感状态。
.
4
心境障碍的分类
心境障碍包括:抑郁症、躁狂症 和双相障碍。
双相障碍具有躁狂和抑郁交替发 作的临床特点。
.
5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1、 遗传因素:血缘关系: 双生子研究: 寄养子研究:
2、神经生化: 5-HT、NE、DA、GABA。
.
6
病因和发病机制
3、第二信使系统功能失调:
②常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躯体症状如疼痛、植物 神经症状。
③有活着无意义的想法但无自杀的行为; ④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噩梦、睡眠浅。 2、密切相关的生活事件。 3、自知力存在,自感痛苦,求治心切。 4、症状持续2年以上。
.
33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
34
心境障碍PPT演示课件
心境障碍
Mood Disorder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 程晓莉
1
学习目标
1、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 2、了解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4、熟悉心境障碍的诊断 5、掌握心境障碍的治疗原则及护理
2
基本概念
情绪(Emotion):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 理状态。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 满足有关,具短暂性,冲动性 。
27
鉴别诊断
1、继发性心境障碍 2、精神分裂症
28
治疗
一、躁狂发作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锂盐:控制躁狂,预防抑郁 2、抗癫痫药物 卡马西平 丙戊酸盐 3、抗精神病药物: 控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
躁狂 4、苯二氮卓类药物 (二)电抽搐和改良电抽搐治疗
29
治疗
二、抑郁发作的治疗 (一)抗抑郁药 1、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4、其他新抗抑郁药
不发生伤害他人或自伤的行为 3.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得到基本控制
睡眠恢复正常
36
4.患者过多的活动量减少,机体消耗与营养供 给达到基本平衡 5.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 著改善
37
(二)抑郁发作 1.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伤害自理,恢复生活自理 2.患者能言语表达自我,出院前自我评价增强 3.患者能愿意并适当与他人交往 4.患者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体重未下降 5.患者在不服用药物时,每晚有6-8小时的睡 眠时间,对睡眠有自我满足
34
护理
二、护理诊断 (二)抑郁发作 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2、睡眠形态紊乱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5、自我形象紊乱 6.个人应对无效 7.焦虑
Mood Disorder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理卫生中心 程晓莉
1
学习目标
1、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 2、了解心境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3、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 4、熟悉心境障碍的诊断 5、掌握心境障碍的治疗原则及护理
2
基本概念
情绪(Emotion):受一定意识影响的一种心 理状态。与有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是否 满足有关,具短暂性,冲动性 。
27
鉴别诊断
1、继发性心境障碍 2、精神分裂症
28
治疗
一、躁狂发作的治疗: (一)药物治疗 1、锂盐:控制躁狂,预防抑郁 2、抗癫痫药物 卡马西平 丙戊酸盐 3、抗精神病药物: 控制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
躁狂 4、苯二氮卓类药物 (二)电抽搐和改良电抽搐治疗
29
治疗
二、抑郁发作的治疗 (一)抗抑郁药 1、三环类及四环类抗抑郁药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3、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4、其他新抗抑郁药
不发生伤害他人或自伤的行为 3.情绪高涨、思维奔逸等症状得到基本控制
睡眠恢复正常
36
4.患者过多的活动量减少,机体消耗与营养供 给达到基本平衡 5.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 著改善
37
(二)抑郁发作 1.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伤害自理,恢复生活自理 2.患者能言语表达自我,出院前自我评价增强 3.患者能愿意并适当与他人交往 4.患者摄入营养均衡的食物,体重未下降 5.患者在不服用药物时,每晚有6-8小时的睡 眠时间,对睡眠有自我满足
34
护理
二、护理诊断 (二)抑郁发作 1、有自伤(自杀)的危险 2、睡眠形态紊乱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4、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5、自我形象紊乱 6.个人应对无效 7.焦虑
心境障碍介绍PPT课件
7
四、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Bertelsen报道若父母双方患心境障碍,
其子女的患病风险率为44%-74%。 单卵双生同病率约为56.7-65%,异卵双生同病率
为本12.9-14%。
8
2、神经生化研究
(1)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5-羟色氨假说(5-HT):
去甲肾上腺假说(NE):
心境障碍
躁狂症 单次发作 多次发作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症 单次发作
多次发作 环性心境
躁狂相 抑郁相 混合相 快速循环相
其他情感障碍
3
分类(CCMD—3)
躁狂发作
心 双相障碍 境 障 抑郁发作 碍
轻性躁狂症
无精神病性躁狂症
有精神病性躁狂症
复性性躁狂症
目前为混合发作
轻性抑郁症
目前为快速混合
无精神病性抑郁症 发作
21
2、思维迟缓
言语减少,思考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
认知扭曲;自责自罪。
3、意志活动减退
全身乏力,力不从心;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惹或
木僵。
4、精神病性症状:妄想或幻觉。
与心境相和协的妄想-----罪恶妄想、贫穷妄想、躯 体疾病妄想、
与心境不相和协的妄想-----被害妄想
。
22
5、生物学性症状 (1)睡眠紊乱 早段失眠最多见、早醒最具特征性。 (2)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为70%左右 (3)性欲减退 (4)昼重夜轻 此症状为内源性抑郁的典型症状之一。 (5)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多巴氨假说(DA):
(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3)脑电生物电改变:
(4)神经影象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
四、病因与发病机理
(一)生物因素 1、遗传因素:Bertelsen报道若父母双方患心境障碍,
其子女的患病风险率为44%-74%。 单卵双生同病率约为56.7-65%,异卵双生同病率
为本12.9-14%。
8
2、神经生化研究
(1)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5-羟色氨假说(5-HT):
去甲肾上腺假说(NE):
心境障碍
躁狂症 单次发作 多次发作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 抑郁症 单次发作
多次发作 环性心境
躁狂相 抑郁相 混合相 快速循环相
其他情感障碍
3
分类(CCMD—3)
躁狂发作
心 双相障碍 境 障 抑郁发作 碍
轻性躁狂症
无精神病性躁狂症
有精神病性躁狂症
复性性躁狂症
目前为混合发作
轻性抑郁症
目前为快速混合
无精神病性抑郁症 发作
21
2、思维迟缓
言语减少,思考困难;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下降,
认知扭曲;自责自罪。
3、意志活动减退
全身乏力,力不从心;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惹或
木僵。
4、精神病性症状:妄想或幻觉。
与心境相和协的妄想-----罪恶妄想、贫穷妄想、躯 体疾病妄想、
与心境不相和协的妄想-----被害妄想
。
22
5、生物学性症状 (1)睡眠紊乱 早段失眠最多见、早醒最具特征性。 (2)食欲减退、体重减轻 食欲减退的发生率为70%左右 (3)性欲减退 (4)昼重夜轻 此症状为内源性抑郁的典型症状之一。 (5)自主神经系统紊乱
多巴氨假说(DA):
(2)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3)脑电生物电改变:
(4)神经影象变化:中枢神经系统的
精神病学心境障碍ppt课件
抑郁病人→无反应
10
4. 脑电生理变化:睡眠脑电改变 EEG异常
5. 神经影像变化: (1) 结构性影像学研究:CT发现脑室扩大 (2) 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局部脑血流量(rCBF) (二) 心理社会因素
11
五、临床表现:
(一) 躁狂发作:典型症状:“三高” 1. 心境 (情感) 高涨
2. 思维活动加速: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26
Carbamazeping: 400~1200mg/d B 丙戊酸钠(valproate) C 氯硝基去甲安定(clonopin)
20
(3) 抗精神病药: A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100~250mg/d, im, bid or tid 200~600mg/d, tid B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10~30mg/d, im, bid or tid 10~30mg/d, tid 2. 电抽搐治疗、非抽搐电休克疗法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自知力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间歇期精神活动多保持正常; 体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和其他特 殊检查无异常所见。
3
二、分类:
(一) 国际疾病分类方案手册第10版 (ICD10) (二)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3)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F30-F39] 30 躁狂发作[F30]
(3)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A 氟西汀(百忧解Prozac) :20~80mg/d B 舍曲林(左洛复Zoloft):50~200mg/d C 帕罗西汀(赛乐特Seroxat):20~50mg/d D 伏氟沙明(Fluvoxamine):50-300mg/d E 西酞普兰(Citalopram):20-60mg/d
10
4. 脑电生理变化:睡眠脑电改变 EEG异常
5. 神经影像变化: (1) 结构性影像学研究:CT发现脑室扩大 (2) 功能性影像学研究:局部脑血流量(rCBF) (二) 心理社会因素
11
五、临床表现:
(一) 躁狂发作:典型症状:“三高” 1. 心境 (情感) 高涨
2. 思维活动加速: 思维奔逸、意念飘忽
26
Carbamazeping: 400~1200mg/d B 丙戊酸钠(valproate) C 氯硝基去甲安定(clonopin)
20
(3) 抗精神病药: A 氯丙嗪 (chlorpromazine):
100~250mg/d, im, bid or tid 200~600mg/d, tid B 氟哌啶醇 (haloperidol) 10~30mg/d, im, bid or tid 10~30mg/d, tid 2. 电抽搐治疗、非抽搐电休克疗法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 自知力多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间歇期精神活动多保持正常; 体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和其他特 殊检查无异常所见。
3
二、分类:
(一) 国际疾病分类方案手册第10版 (ICD10) (二)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第三版 (CCMD-3)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F30-F39] 30 躁狂发作[F30]
(3)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 A 氟西汀(百忧解Prozac) :20~80mg/d B 舍曲林(左洛复Zoloft):50~200mg/d C 帕罗西汀(赛乐特Seroxat):20~50mg/d D 伏氟沙明(Fluvoxamine):50-300mg/d E 西酞普兰(Citalopram):20-60mg/d
心境障碍-PPT课件
没有血亲关系的家庭里,其发病率仍然高于
一般人群。
神经递质代谢异常
儿茶酚胺假说: 躁狂症是中枢受体部位的NE相对或绝对增多; 抑郁症是中枢受体部位的NE相对或绝对减少。
5-羟色胺假说: 躁狂症是中枢受体部位的5-HT含量增多; 抑郁症则是中枢受体部位的5-HT含量减少。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5-HT缺乏是躁狂抑郁症共同的生化 基础,构成了遗传的易感素质;当NE功能亢进时,就表 现为躁狂发作;当NE功能不足时就表现为抑郁发作。
Source: Decision Resources adapted from Healy D. McMonagle
Source: Datamonitor: The Lifestyle Drugs Outlook to 2019
中枢神经系统5-HT和NE的神经通路
5-HT和NE的神经通路调 节不同的功能1,2 递减脊髓传导的调节疼 痛的反应1,2 这些通路的异常可引起 抑郁的情绪和躯体症状2
疼痛反应的调 节效应
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甲状腺轴功能异常。 躯体、心理、环境因素: 临床研究提示,50%以上的患者在发病前有一定的躯 体和社会心理因素存在。
心境障碍的临床分类
躁狂症:
抑郁症:单次抑郁发作; 反复发作性抑郁。 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相 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相 双相情感障碍,混合相
抑郁情绪
Locus ceruleus
睡眠障碍 自杀观念
Dorsal raphe nuclei Caudal 食欲改变/ raphe 兴趣缺失 nuclei Lateral tegmental NA cell syste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应急:是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 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情绪、情感的功能
❖ 适应功能 ❖ 动机功能 ❖ 组织功能 ❖ 信号功能
一、概 述
㈠定义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affective disord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 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 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伴 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 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经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 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5HT
–
NE
疼痛反应的调 节效应㈥心理社会因素❖来自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 配偶、子女或父母亡故,居丧者可增加抑郁 症的发病率。Paykel报道在经历一些可能危 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后6个月内抑郁症发病危险 增加6倍。
海 明 威
在1961年夏 日的一天, 他终于用子 弹结束了顽 强拼搏的一 生。
李 恩 珠
自评抑郁量表 (SDS)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3.我要哭或想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 *5.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 *6.我的性功能正常 7.我感到体重减轻 8.我为便秘烦恼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11.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12.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13.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17.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3.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HPGH):抑郁症患者 自身诱导睡眠刺激的GH释放迟缓,对可乐定诱导 GH分泌增加的反应变为迟钝。提示抑郁症患者GH 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
㈣脑电生理变化
❖ 睡眠脑电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总睡眠时间 减少,觉醒次数增多;REM睡眠潜伏期缩短, 且抑郁程度越重,REM潜伏期越短;REM睡 眠密度增加。
㈡神经生化改变
1.5-HT假说: 5-HT1A和5-HT 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 两者平衡才能使心境正常。抑郁症、躁狂症患者5HT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2.NE假说:β1受体和α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 躁狂症患者NE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3.DA假说:D1受体和D2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 躁狂症患者DA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二)流行病学
❖ 患病率: 我国0.76‰(82),城市0.73、农 村0.79
国外抑郁8~20%,双相0.5~1%
❖ 性别: 男:女为1:2
❖ 年龄
20~40岁(女早于男)
❖ 起病: 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 冬)
❖ 病程: 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 预后: 15~20%慢性
心境障碍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 56.7%,双卵双生子为12.9%。患心境障碍寄养子, 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为12%。
3.遗传方式: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方式。
4.分子遗传学研究:Egeland(1987)认为双相障碍 的基因定位于11p15.5,Mendlewicz(1987)推测 其基因定位X染色体的q27区域上。但以上两说均有 待进一步证实。
三、临床表现
❖ 主要临床表现 - 情感高涨或低落 -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 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 具有复发倾向,大多可缓解 - 预后较好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轻躁狂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复发性躁狂
轻抑郁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复发性抑郁
环性情感障碍
持续性情感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㈠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有家族史者为30%-41.8%。 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病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 倍。
4.第二信使平衡失调假说:cAMP和PI代谢异常。
5.褪黑素假说(季节性情感障碍):5-HT过多转化为 褪黑素。
㈢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抑郁症地塞米 松抑制试验阳性,提示其中枢NE功能低下,导致下 丘脑脱抑制,释放较多的CRF,进而使肾上腺皮质 分泌更多皮质醇。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促甲状腺素释 放激素抑制试验阳性,这是重要的心境障碍的生物 学指标。有报道称10%的心境障碍患者可检测到抗 甲状腺抗体。这些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甲低。
心境障碍
兰州石化总医院 任东
基本概念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 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 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 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急。
❖ 心境:是一种持久、微弱、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检状 态,通常叫心情。
❖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 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行为。
没有或 很少有 1 4 1 1 4 4 1 1 1 1 4 4 1 4 1 4 4 4 1 4
有时 有 2 3 2 2 3 3 2 2 2 2 3 3 2 3 2 3 3 3 2 3
大部分 时间有
3 2 3 3 2 2 3 3 3 3 2 2 3 2 3 2 2 2 3 2
绝大部分 时间有
4 1 4 4 1 1 4 4 4 4 1 1 4 1 4 1 1 1 4 1
㈤神经影像变化
❖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抑郁情绪
Locus ceruleus
自杀观念
Dorsal
raphe nuclei
食欲改变/
Caudal raphe
兴趣缺失
nuclei
睡眠障碍
Lateral tegmental NA cell system
头痛
关节,淋巴结,背 部,腹部的不名区
的疼痛
消化道不适
海明威62岁。
梵 高
1890年7月27 日,不负心理 重荷的梵高拿 着手枪走进了 一个农民的田 庄。 这位才华横溢 的大画家死时 年仅37岁 。
戴 安 娜
在令人煎熬的婚姻 中,她曾感到过绝 望与厌世,最后抑 郁症缠上了她,并 导致厌食。 虽然戴安娜最终 死因不是出于抑郁 症,但这位高贵女 性因为生活的不如 意而导致抑郁症的 出现
情绪、情感的功能
❖ 适应功能 ❖ 动机功能 ❖ 组织功能 ❖ 信号功能
一、概 述
㈠定义 ❖ 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
(affective disorder),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 著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精神 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异常高涨或低落,伴 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严重者可有精神病性症 状,如幻觉、妄想。大多数病人有反复发作的倾向, 经治疗缓解后或发作间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但部 分患者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5HT
–
NE
疼痛反应的调 节效应㈥心理社会因素❖来自应激性生活事件、经济状况、女性
❖ 配偶、子女或父母亡故,居丧者可增加抑郁 症的发病率。Paykel报道在经历一些可能危 及生命的生活事件后6个月内抑郁症发病危险 增加6倍。
海 明 威
在1961年夏 日的一天, 他终于用子 弹结束了顽 强拼搏的一 生。
李 恩 珠
自评抑郁量表 (SDS)
1.我感到情绪沮丧,郁闷 *2.我感到早晨心情最好
3.我要哭或想哭 4.我夜间睡眠不好 *5.我吃饭象平时一样多 *6.我的性功能正常 7.我感到体重减轻 8.我为便秘烦恼 9.我的心跳比平时快 10.我无故感到疲劳 *11.我的头脑象往常一样清楚 *12.我做事情象平时一样不感到困难 13.我坐卧不安,难以保持平静 *14.我对未来感到有希望 15.我比平时更容易激怒 *16.我觉得决定什么事很容易 *17.我感到自己是有用的和不可缺少的人 *18.我的生活很有意义 19.假若我死了别人会过得更好 *20.我仍旧喜爱自己平时喜爱的东西
3.下丘脑—垂体—生长素轴(HPGH):抑郁症患者 自身诱导睡眠刺激的GH释放迟缓,对可乐定诱导 GH分泌增加的反应变为迟钝。提示抑郁症患者GH 反应低于正常对照组。
㈣脑电生理变化
❖ 睡眠脑电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总睡眠时间 减少,觉醒次数增多;REM睡眠潜伏期缩短, 且抑郁程度越重,REM潜伏期越短;REM睡 眠密度增加。
㈡神经生化改变
1.5-HT假说: 5-HT1A和5-HT 2A受体功能相互拮抗, 两者平衡才能使心境正常。抑郁症、躁狂症患者5HT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2.NE假说:β1受体和α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 躁狂症患者NE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3.DA假说:D1受体和D2受体功能相互拮抗。抑郁症、 躁狂症患者DA受体功能不平衡而发病。
(二)流行病学
❖ 患病率: 我国0.76‰(82),城市0.73、农 村0.79
国外抑郁8~20%,双相0.5~1%
❖ 性别: 男:女为1:2
❖ 年龄
20~40岁(女早于男)
❖ 起病: 躁狂-急、亚急,抑郁-缓慢(秋、 冬)
❖ 病程: 躁狂3个月,抑郁6个月,发作性
❖ 预后: 15~20%慢性
心境障碍
2.双生子研究与寄养子研究:单卵双生子同病率为 56.7%,双卵双生子为12.9%。患心境障碍寄养子, 亲生父母患病率为31%,养父母为12%。
3.遗传方式:目前多倾向于多基因遗传方式。
4.分子遗传学研究:Egeland(1987)认为双相障碍 的基因定位于11p15.5,Mendlewicz(1987)推测 其基因定位X染色体的q27区域上。但以上两说均有 待进一步证实。
三、临床表现
❖ 主要临床表现 - 情感高涨或低落 - 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 - 可有精神病性症状 - 间歇期精神状态基本正常 - 具有复发倾向,大多可缓解 - 预后较好
躁狂发作 双相障碍 抑郁发作
轻躁狂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 复发性躁狂
轻抑郁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 复发性抑郁
环性情感障碍
持续性情感障碍 恶劣心境障碍
二、病因和发病机理
㈠遗传因素
1.家系研究:心境障碍患者有家族史者为30%-41.8%。 心境障碍先证者亲属患病概率为一般人群的10-30 倍。
4.第二信使平衡失调假说:cAMP和PI代谢异常。
5.褪黑素假说(季节性情感障碍):5-HT过多转化为 褪黑素。
㈢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
1.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抑郁症地塞米 松抑制试验阳性,提示其中枢NE功能低下,导致下 丘脑脱抑制,释放较多的CRF,进而使肾上腺皮质 分泌更多皮质醇。
2.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HPT):促甲状腺素释 放激素抑制试验阳性,这是重要的心境障碍的生物 学指标。有报道称10%的心境障碍患者可检测到抗 甲状腺抗体。这些都提示患者可能存在甲低。
心境障碍
兰州石化总医院 任东
基本概念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 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体验。 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 把情绪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急。
❖ 心境:是一种持久、微弱、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检状 态,通常叫心情。
❖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 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表现行为。
没有或 很少有 1 4 1 1 4 4 1 1 1 1 4 4 1 4 1 4 4 4 1 4
有时 有 2 3 2 2 3 3 2 2 2 2 3 3 2 3 2 3 3 3 2 3
大部分 时间有
3 2 3 3 2 2 3 3 3 3 2 2 3 2 3 2 2 2 3 2
绝大部分 时间有
4 1 4 4 1 1 4 4 4 4 1 1 4 1 4 1 1 1 4 1
㈤神经影像变化
❖ 结构性改变、功能性改变抑郁情绪
Locus ceruleus
自杀观念
Dorsal
raphe nuclei
食欲改变/
Caudal raphe
兴趣缺失
nuclei
睡眠障碍
Lateral tegmental NA cell system
头痛
关节,淋巴结,背 部,腹部的不名区
的疼痛
消化道不适
海明威62岁。
梵 高
1890年7月27 日,不负心理 重荷的梵高拿 着手枪走进了 一个农民的田 庄。 这位才华横溢 的大画家死时 年仅37岁 。
戴 安 娜
在令人煎熬的婚姻 中,她曾感到过绝 望与厌世,最后抑 郁症缠上了她,并 导致厌食。 虽然戴安娜最终 死因不是出于抑郁 症,但这位高贵女 性因为生活的不如 意而导致抑郁症的 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