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及频率对轮胎橡胶材料生热率的影响
轮胎材料热生成率的确定

轮胎材料热生成率的确定
陈振艺
[ 上海轮胎橡胶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轮胎研究所 200072 ]
摘要 探讨了确定轮胎全部材料热生成率的简化条件。在应变于一个周期内按正弦波形变化、材料 的粘弹性按线性处理、橡胶的生热性能按各向同性处理、忽略橡胶2骨架增强材料垂直于帘线方向应变 分量的作用等简化条件下, 测定了 165R 15 轿车子午线轮胎所用各种材料在不同使用条件下的热生成 率, 为轮胎温度场的计算提供了材料生热特性。
ro lling lo ss distribu tion in au tom ob ile tires. T ire Sci.
and T ech. , 1988; 16 (2) : 78 3 R eed. H eat bu ild2up of dynam ically loaded engineered
32 6 轮 胎 工 业 1997 年第 17 卷
化和假设下进行的, 而简化和假设越多, 误 差也就越大。 尽管如此, 在测试手段相对比 较落后的国内轮胎行业, 这不失是个可行的 方法。 笔者用上述实验结果计算了上轮公司 正泰橡胶厂生产的 165R 16 轿车子午线轮胎 的稳态温度场[8], 其计算结果有相当的可信 性。
(1) 轮胎在行驶中各个部位的应变是周 期性变化的, 对轮胎上的某一点来说, 在一个 周期内其所处的各个位置的应变数值可用有 限元法求出, 取其处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位置 (相对于地面) 时的应变数值为周期性应变的 两个峰值, 近似地认为应变在一个周期内按 正弦波形变化, 其振幅为两个峰值位置应变 数值之差的一半。 根据各种材料具体的应变 变化情况, 在振幅变化范围内从小到大均匀 选择几个数值 (变化范围大的多取, 变化范围 小的少取) 作为测量点, 对落在测量点以外的 情况则用插值的方法得到。
热裂解工艺参数分析

热裂解工艺参数分析作者:秦承欢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20期摘要:废旧轮胎热裂解工艺参数是影响热裂解碳黑和油品品质的关键技术问题,更是对热裂解设备选型、评估各供应商技术先进性和成熟度的核心评价标准,本文讨论了温度、加热速率、粒径大小、压力以及催化剂等参数对废旧轮胎裂解产品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温度;加热速率;压力;粒径;催化剂2018年我国轮胎总产量9.2亿条,年废旧轮胎回收率仅为43%、处理产能不足,导致污染问题加剧,因此急需解决废旧轮胎回收利用问题。
废旧轮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轮胎翻新、生产胶粉、再生胶、热裂解、热能利用等。
轮胎橡胶主要成分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是一种以顺-1,4-聚异戊二烯为主要成分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其成分中91%~94%是橡胶烃;轮胎用合成橡胶主要是顺丁橡胶、顺丁橡胶、异戊橡胶等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
轮胎热裂解反应,是指在无氧或贫氧的环境下,通过热能的方式破坏轮胎中橡胶的高分子有机物的化学键,从而获得低分子有机物,包括裂解油、裂解气以及裂解炭黑。
轮胎热解技术可以高效地回收炭黑、油和高热值燃料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但同时热解产品低端、附加值低等缺点也阻碍了轮胎热裂解发展,如何提高热裂解产品的品质是轮胎热裂解产业重点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影响轮胎热裂解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分析,以提高轮胎裂解产品的产率和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
轮胎裂解产物成分和性质如下:(1)裂解气主要由烷烃、烯烃、苯、甲苯、二甲苯、氢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气体组成,裂解气的热值较高、燃烧质量稳定,通常直接当做加热裂解设备的加热气体;(2)裂解炭黑是由废旧橡胶中原有的炭黑为骨架,在热裂解过程中橡胶中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锌、钙、硅等)转换为富含碳的材料,裂解炭黑可作为非标补强炭黑和非标填充料材料;(3)裂解油的主要成分是C5~C20,其中芳烃含量高(60%),其次为脂肪烃(30%),裂解油同时含有轻质油馏分和柴油馏分,具有闪点低,密度大、热值高的特点。
提高混炼温度对Sulfron3001改性轮胎胎面胶料性能的影响

1 3 混炼 .
1 实 验
1 1 材 料 .
混炼 顺 序是 影响 S l o 0 1和炭 黑之 间反 uf n3 0 r
应 的重 要参 数 。制备 母炼 胶 的实 际混炼 顺序 为 :
本研 究所 用 的材料 如表 1 示 。 所
表 1 试 验 用 材 料
基团
3 01 0
降低填料 一填料 之间 的 作 用 , 增强 填 料 一聚合 物
之间 的作用 。 S l o 0 1 uf n3 0 和填 料炭 黑 之 间的 反应 始 于 混 r
图 1 炭 黑 和 芳 纶 纤 维 之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在 混炼 的后期 S l o 0 1才 与橡 胶 反 应 。 uf n 3 0 r 此 时 , uf n3 0 化学 基 团在 硫 黄 、 进剂 和 其 S l o 0 1 r 促
5 4
橡 胶 参 考 资 料
21 0 2薤
提 高混 炼 温度 对 S lrn3 0 ufo 0 1改性 轮 胎 胎 面胶 料 性 能 的影 响
孙亚斌 石 志宇 杜 娟 编 译 12 2) 3 0 2 ( 吉林 石化 公 司研 究 院高分 子合成 研究 所 , 林 吉
新一代 特别 设 计 的 化学 改 性芳 纶短 纤 维 , 即
炼 之初 。已证 实 , ufo 0 1与 炭 黑 粒 子 的 活 S l n30 r 性表 面- OH 基作 用 , 形成 化学键 。图 1为 S l o ui n r 3 0 与 炭黑 一OH 基 相互 作 用 , 炭 黑 和芳 纶 纤 01 在
维之 间形成 与混炼 温度 有关 的化学键 。
S l o 0 1 对 轮胎 胎 面 胶料 性 能 有 重 要 影 响 。 uf n3 0 , r
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

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摘要:影响汽车轮胎寿命的因素很多,大多数与汽车的运行工况和技术状况相关。
要保障轮胎的使用寿命,首先必须保证轮胎的技术状况在要求的范围内,其次是要保证车辆处于良好的运行工况,同时,要防止和避免在运行中意外爆胎。
合理使用轮胎,对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输成本和保障汽车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关键词:轮胎、温度、花纹、气压、路面影响轮胎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造成轮胎损坏的原因主要有:一、温度对轮胎的影响轮胎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性平均为0.25 米/米•小时•度,仅为铁导热性的1/232。
一般轮胎使用时胎体温度约在100℃以内,可认为是正常温度。
在100℃时帘线强度大约已降低20%。
橡胶与帘线间的粘附强度大约降低一倍,轮胎在100℃~121℃是临界温度,超过121℃时,轮胎在较高温度影响下,帘线的物理性能将急剧下降,而导致引起轮胎的脱层或爆破。
二、花纹在使用中应怎样选择1、纵向花纹:主要优点是滚动阻力小、防滑性能好、散热性能好及噪音小;缺点是牵引性能差。
2、横向花纹:特别是越野花纹,轮胎与路面的接触性能好。
在道路较差或泥泞路面上牵引和通过性好,轮胎的自洁性也好;但行驶噪音大且防滑性能差。
3、混合花纹:混合花纹轮胎抓着性介于纵向花纹和横向花纹之间,主要缺点是耐磨性较差,胎肩部花纹容易产生磨耗不均现象。
三、负荷对轮胎的影响轮胎承受的静负荷对轮胎的行驶里程有很大的影响,有超负荷现象就会显著地降低轮胎的行驶里程。
轮胎在超负荷下轮胎的下沉量变形将增加,从而使轮胎的内部材料及帘线间所受的应力,特别是剪切力增加,将导致轮胎的使用寿命缩短。
在轮胎超负荷时,适当增加内压可以使轮胎的下沉量减少,但不能完全弥补轮胎超负荷的损失。
四、气压对轮胎的影响气压对轮胎的影响气压对轮胎的影响气压对轮胎的影响:1、气压是轮胎的生命,不按标准充气是轮胎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内压不足会降低轮胎的行驶里程,因轮胎的变形,会因气压的降低而增大,使轮胎的内部材料生热和应力增加。
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

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胎温是指车辆行驶中胎面所接触的道路表面与内部胎面之间的温差,是影响轮胎性能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对轮胎的胎温分布和胎面温度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对于改进轮胎的使用寿命、性能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是指材料内热量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材料表面的能力。
热传导性能好的内胎材料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从内部导出,减少胎温上升,从而提高轮胎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能。
而热传导性能差的材料则会导致胎温过高,可能会引发胎面老化、胎压升高等问题,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并且可能会导致爆胎,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
了解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的方法有多种。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采用热传导测定仪器测量内胎材料的热导率,即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从材料一侧传导至材料另一侧的热量。
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数值模拟和计算机仿真来研究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材料内部温度场的变化,并且可以模拟不同工况下的胎温分布情况,提供更全面的研究结果。
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对于轮胎的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了解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帮助轮胎制造商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优化胎温分布和胎面温度。
其次,研究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可以帮助轮胎制造商优化轮胎结构设计,以改善轮胎的散热性能。
最后,对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的研究可以为轮胎用户提供更全面的选购指南,帮助他们选择适合的轮胎以确保行车安全。
在实际应用中,胎温过高是轮胎问题的常见原因之一。
胎温过高可能导致胎面的老化、胎压的升高以及胎面与道面间的粘附性降低,从而影响行车安全。
因此,研究内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与胎温分析不仅对制造商和设计师来说很重要,对普通车主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研究中,除了热传导性能外,还需要考虑内胎材料的其他特性对胎温分布的影响。
例如,内胎材料的导热系数、热容量等都会对胎温产生影响。
轮胎温度与轮胎性能研究

轮胎是车辆中最基本的构件之一。
现代车辆的发展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苛刻的要求,高速化的时代需要有高性能的轮胎。
防止轮胎早期失效破坏,延长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已越来越为轮胎的研究者、制造者和使用者所关注。
行驶中的轮胎在外载荷的作用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引起温度的升高。
轮胎温度的升高是影响轮胎寿命的主要原因。
这种温升主要来源于两种热源:一是轮胎周期性变形而产生的橡胶材料滞后损失转变成热能;二是接地面的摩擦热。
由热造成的轮胎温度的升高将导致橡胶化学和物理性能的下降而丧失强度,严重时会导致轮胎爆破给乘坐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为了有效降低因轮胎损坏而造成的灾难事故,许多机构纷纷对外力作用下的轮胎温度场进行研究。
大量的研究表明,斜交轮胎能正常工作并保证轮胎有足够耐久性的最高温度一般是121.1℃,子午线轮胎必须限制在93.3℃以内或更低些温度。
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温度都是指轮胎内的“局部过热”点而言,也就是轮胎各部位相比较产生最高温度的点。
然而,不同的轮胎结构,不同的轮胎胶料,产生最高温度的部位以及温度的高低是不同的。
因此,迅速、精确、高效地确定滚动轮胎温度场,具有如下意义:第一,指导轮胎结构设计,缩短设计周期、节约成本。
轮胎的热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紧密相连,轮胎在滚动行驶过程中由于摩擦和变形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由于结构的原因,可造成局部温升过高,这将直接影响轮胎材料的热物理性能,造成肩空、脱胶或爆胎等结构方面的破坏。
为此设计者在设计之初需要了解轮胎断面温升状况,使设计的轮胎产生的应力和应变分布更加合理,从而降低局部过高的温升,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第二,指导轮胎胶料配方设计。
一方面,合理地改进轮胎橡胶材料的配方有助于轮胎滚动阻力的降低。
轮胎滚动阻力的降低是降低能量损失、节约能耗的重要标志。
轮胎的滚动阻力下降百分之十车辆的油耗就会下降百分之一,油耗的降低又会对环境的优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配方人员可以根据热学分析的结果在轮胎变形剧烈、温度较高的部位,有意识地使用生热率较低、导热系数较高的胶料,这不但有助于该部分温升幅度的减小,还会降低轮胎的滚动阻力,节约能耗。
汽车轮胎稳态温升机理的研究

汽车轮胎稳态温升机理的研究宋喜岗;崔淑华;郑雪莲【摘要】阐述了汽车稳态行驶时的轮胎温升机理,即轮胎应力-应变与轮胎温度场的关系.轮胎以橡胶材料为基材、由多种复合材料组成.橡胶材料的弹粘性特性使得轮胎在滚动时,受周期应力的作用将产生滞后损失,在轮胎内部产生热源.滞后损失所产生的热量多少与轮胎应力、位移、界面摩擦系数、接触面积、基材的热性能以及轮胎的转动阻力系数有关.这些参数的变化将直接引起轮胎温度的变化.作者实际测量了秉用车轮胎的胎面、胎内和胎冠温度,并以试验数据为基础,分析了轮胎的实际温升状况和行车速度对轮胎温度的影响,得到了行车速度与轮胎温度的关系.【期刊名称】《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年(卷),期】2011(024)003【总页数】3页(P44-46)【关键词】汽车轮胎;温升机理;稳态行驶【作者】宋喜岗;崔淑华;郑雪莲【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吉林大学,吉林,长春,1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36随着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汽车行驶过程中轮胎的温升幅度大大提高,但轮胎在使用时不应超过限制温度,许多国家已经制定或开始制定这方面的标准。
在轮胎的设计和使用中,了解轮胎内部温度场的分布对合理设计轮胎结构和胶料配方、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费用以及在使用中合理安排使用条件等都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
目前国外有关学者及专家用计算机模拟轮胎的行驶工况,来找出影响轮胎温度上升的各种因素并进行深入研究[1~8]。
轮胎橡胶材料作为一种热敏感材料,温度的上升将导致其性能的恶化:胶料强度以及界面粘合强度下降,易使轮胎产生肩空、肩裂甚至爆胎,轮胎寿命降低[2]。
由于轮胎温度太高失效造成的事故占交通事故的比例很大,因此,轮胎的耐久性以及轮胎在行驶过程中的温升是国内外业界人士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
汽车轮胎按照胎体中帘线排列的方向不同,分为斜交轮胎和子午线轮胎。
预热温度对轮胎硫化温度场及程度场的影响

预热温度对轮胎硫化温度场及程度场的影响的报告,800字预热温度对轮胎硫化温度场及程度场的影响报告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预热温度对轮胎硫化温度场及程度场的影响。
轮胎硫化是指复合胶料在加热后产生硫化反应,从而将聚合物分子转变成固体状态。
本文中所说的预热温度对一个完整的轮胎硫化过程至关重要。
预热过程调整了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保证其获得更好的硬化性能。
研究表明,如果预热温度过低,会使程度场波动较大,程度不均,甚至出现气孔现象;如果预热温度过高,会导致温度场的高温区域偏差较大,从而降低轮胎的抗磨损能力及抗冲击能力。
一、预热温度预热温度是指轮胎硫化前聚合物膜层的温度,是施加胶杆温度的一种调整和优化温度。
预热温度在由热压与硫化反应构成的车轮硫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决定了热压液的熔点、硫化反应的速率和轮胎硫化的强度。
以硅橡胶为例,在120℃-175℃之间的预热温度,可以满足硫化过程中硅橡胶的最优性能指标。
二、轮胎硫化温度场轮胎硫化的温度场是指施加胶杆后,由热压与硫化反应共同构成的温度变化状况。
一般情况下,温度场的低温区域位于胶杆中心,逐渐升高到外围部分。
预热温度会直接影响温度场的分布范围及程度,如果预热温度过低,会导致温度场的低温区域范围过宽,程度也较低;如果预热温度过高,会使温度场的高温区域偏差较大,使轮胎硫化更加不均匀。
三、轮胎程度场轮胎程度场是指轮胎硫化完成后,形成硫化膜层时,所产生的硫化效果的分布情况。
一般情况下,程度场也是以胶杆中心为起始点,逐渐增大且程度逐渐加强,程度最高的部分位于胶杆外围。
预热温度也会直接影响程度场的分布范围及程度。
如果预热温度过低,会使程度场波动较大,程度不均,甚至出现气孔现象;如果预热温度过高,会使程度变化更加明显,且程度变化很快,这将显著影响轮胎的耐磨性能和抗冲击性能。
综上所述,预热温度对一个完整的轮胎硫化过程至关重要,预热过程可以调整聚合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确保获得更好的硬化性能。
温度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温度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作者:曾昭宇来源:《科学与财富》2018年第24期摘要: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橡胶制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物质基础。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橡胶制品性能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和多功能化。
关键词:温度;橡胶;材料;性能引言橡胶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能,如弹性高、形变大,柔韧性、耐磨性等都十分优异,能满足很多苛刻条件的使用要求。
众所周知,能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橡胶广泛用于各种排气管道、输送带、密封元件和轮胎等。
但由于橡胶属于烃类聚合物,在长时间高温的条件下,氧气或臭氧会促进其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聚合物基体的破坏,从而使其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下降,缩短使用寿命。
因此研究硫化胶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探索温度对硫化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1橡胶的耐高温性橡胶的耐高温性是其特殊性能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性能,它决定橡胶制品的最高使用温度和最长使用时间。
橡胶的弹性模量小,一般在1-9.8Mpa。
伸长变形大,伸长率可高达100%,仍表现有可恢复的特性,并能在很宽的温度(-50-+150℃)范围内保持有弹性。
高分子材料一般都受温度影响,橡胶在低温时处于玻璃态变硬变脆,在高温时则发生软化、熔融、热氧化、热分解以至燃烧等。
耐高温性是指橡胶在较高的温度条件下工作时能够长时间地保持正常的物理机械性能的性能,如强度、弹性、硬度和断裂伸长率等。
橡胶的耐高温性取决于橡胶内部的分子结构,橡胶制品的力学性能能在高温条件下保持基本稳定的本质原因就是橡胶分子结构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和损坏,并且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
耐高温橡胶是指在80℃以上长时间工作后仍能基本保持原有的力学性能和使用价值的橡胶,常见的耐高温橡胶有FKM、乙丙橡胶、硅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丙烯酸酯橡胶、氯醚橡胶。
2温度对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及机理2.1橡胶分子结构橡胶分子结构的极性和分子链的刚性影响橡胶的粘流温度,极性和刚性越大,橡胶的粘流温度越高。
橡胶技术网 - 关于轮胎生热的一点总结 (1)

轮胎生热1. 轮胎的反复变形,引起轮胎材料产生滞后损失而转变为热能。
热量向下面几个方向散出:1)轮胎内部空气;2)从轮胎表面向周围环境;3)通过轮辋向周围环境;2.轮胎的生热轮胎的生热值,与轮胎结构和配方设计、原材料选择以及使用条件等均有关系:1)结构设计轮胎的热状态主要取决于滚动损失。
热量除散失于周围介质外其余全表现为轮胎的温升,胎冠、胎肩所产生的热量占整个生热量的大部分。
采用子午线无内胎轮胎可减小在胎冠部位的滞后损失。
降低H/B值能促使温度更均匀地沿行驶面宽度分布,但是,轮胎重量随H/B值的减小而增大,因此在设计不存在热破坏的轮胎时,应在保持其规定寿命的前提下以载荷量和材料消耗量作为轮胎的主要标准参数。
2)配方与原材料原材料的选择和配方设计,也影响到轮胎生热。
从配方设计角度考虑,应尽可能使用低生热材料,对不易散热的肩部应重点考虑。
炭黑的品种与用量对胶料生热影响较大,应使用低生热的炭黑。
此时,又会出现了另一个问题:生热较低的炭黑,补强性能较差。
这就需要配方人员选用适当品种的炭黑与用量,协调好生热与物理性能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缓冲胶、胎肩胶中增加NR 的用量,减少局部变形,以降低生热。
此外,一些新型原材料对降低生热也有一定的作用。
3)使用条件轮胎的使用条件(气压、负荷、速度等)与轮胎的生热温度之间存在这密切关系。
大型轮胎承受的负荷W及其速度v与轮胎温度T之间的关系可近似地用下式表示:T=A(Wv)+B式中A,B为取决于轮胎规格、花纹型式等的常数;Wv即TKPH,TKPH 表示轮胎的耐热特性值(即达到轮胎发生热故障的临界温度时形成的最高作功量)。
若设定轮胎的内部温度T为安全临界温度(指轮胎不发生脱层等热故障,而能保证安全行驶的最高轮胎温度,例如日本汽车轮胎协会于1969年根据轮胎的热故障实验结果确定此温度为125度。
式中Wv称为TKPH的临界值。
该值随轮胎规格、花纹型式等不同各异,3.轮胎热量的传导轮胎滚动时升温是由所用材料的粘弹特性决定的,是轮胎固有属性,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若能有效地将热量传导出去,则可以降低轮胎温度,延长使用寿命。
气象等因素对天然橡胶质量影响的生理机制

气象等因素对天然橡胶质量影响的生理机制天然橡胶(Natural Rubber,NR)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轮胎、橡胶制品、医疗器械等领域。
气象等因素对天然橡胶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理机制方面。
首先,气温是影响天然橡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橡胶树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生长发育受环境温度的限制。
气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对橡胶树的生长和橡胶合成产生不利影响。
低温会抑制橡胶树的生长速度,导致橡胶合成减少。
高温则会促进橡胶树的生长,使得橡胶合成增加,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橡胶树的叶片燃灼,从而影响橡胶的质量。
因此,适宜的气温是保证天然橡胶质量的关键。
其次,日照条件对天然橡胶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阳光是橡胶树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能源,它提供能量和碳源供橡胶合成。
适宜的日照条件可以促进橡胶树的光合作用,增加橡胶合成产量,提高橡胶的质量。
然而,过强的日照会导致橡胶树叶片水分丧失过多,影响橡胶合成的进行。
此外,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会使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橡胶合成减少,降低橡胶质量。
再次,降水量和湿度也会对天然橡胶质量产生影响。
橡胶树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在干旱地区,橡胶树的生长和橡胶合成会受到限制。
适宜的降水量和湿度有利于橡胶树的生长和橡胶合成,进而提高橡胶质量。
但是,过多的降水量和高湿度会导致橡胶树叶片受到病害菌的侵袭,使橡胶质量下降。
最后,气象因素对天然橡胶质量的影响是通过调控橡胶合成途径和相关代谢途径来实现的。
例如,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橡胶合成途径的速率,进而影响橡胶合成产物的种类和质量。
光照条件的变化可以调控橡胶合成代谢途径中的酶活性,从而影响橡胶合成速率和橡胶质量。
湿度和降水量的变化可以影响橡胶树叶片的水分供应,从而影响橡胶合成途径中的酶活性和橡胶合成速率。
综上所述,气象等因素通过调控橡胶合成途径和相关代谢途径来影响天然橡胶质量。
了解这些影响机制,合理调控气象因素,可以提高天然橡胶的产量和质量,促进橡胶工业的发展。
橡塑材料表面温度

橡塑材料表面温度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橡塑材料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橡塑材料的温度对其性能和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橡塑材料表面温度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橡塑材料表面温度的影响和控制方法。
一、橡塑材料表面温度的影响1.材料性能:橡塑材料是一种热塑性弹性体,其性能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通常情况下,橡塑材料的弹性模量、强度和硬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而断裂韧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控制橡塑材料表面温度对其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耐热性:橡塑材料在高温下容易软化、变形甚至失效,因此在高温环境下使用时需要控制橡塑材料表面温度,以避免材料性能下降或失效。
3.粘接性:橡塑材料在高温下会使其表面粘接性降低,降低其与其他材料的粘合强度,影响整体应用效果。
4.老化速度:橡塑材料在高温下容易发生老化,导致使用寿命缩短,因此需要控制橡塑材料表面温度,延长材料的使用寿命。
1.选择合适的橡塑材料: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耐热性橡塑材料,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
2.采取隔热措施:在需要保持橡塑材料表面温度稳定的环境下,可以采取隔热措施,如涂覆隔热剂、安装隔热层等。
3.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控表面温度:安装温度传感器监控橡塑材料表面温度,及时了解温度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节。
4.控制加热装置温度:如果需要控制橡塑材料表面温度,可以通过控制加热装置的温度来实现。
5.避免温度梯度过大: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避免温度梯度过大,以减少橡塑材料表面的温度变化,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橡塑材料表面温度的控制对材料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在实际应用中重视。
通过合理选择材料、采取隔热措施、使用温度传感器监控表面温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橡塑材料表面温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效果和寿命。
【总字数超过2000字】第二篇示例:橡塑材料是一种在工业生产、建筑工程、交通运输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材料。
汽车轮胎的高温和低温性能评估

汽车轮胎的高温和低温性能评估在汽车行业中,轮胎是车辆安全和性能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
无论是在高温还是低温环境下,轮胎的性能都会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操控、制动和舒适性。
因此,对于轮胎的高温和低温性能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温性能评估高温下轮胎的性能评估主要包括耐热性、抗老化性和抓地力等方面。
首先,耐热性是指轮胎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工作时的性能表现。
高温会导致轮胎胶料软化,从而降低轮胎的抗侧滑和抗磨损能力。
因此,耐热性评估需要考察轮胎在高温环境下的变形、硬度变化和抗热老化能力等指标。
其次,抗老化性是指轮胎胶料在高温环境下长时间使用后的性能变化情况。
高温会加速轮胎胶料的老化过程,使其硬化、开裂和失去弹性等。
因此,抗老化性评估需要考察轮胎胶料的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耐热氧化性能等指标。
最后,抓地力是指轮胎在高温路面上的附着力和抗侧滑能力。
高温路面会降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从而影响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因此,抓地力评估需要考察轮胎在高温路面上的湿地和干地抓地力、侧滑角和制动距离等指标。
二、低温性能评估低温下轮胎的性能评估主要包括抗寒性、抗滑性和抗冻性等方面。
首先,抗寒性是指轮胎在低温环境下的弹性和柔软性能。
低温会使轮胎胶料变硬,从而降低轮胎的抗冲击能力和抗滑性能。
因此,抗寒性评估需要考察轮胎在低温环境下的硬度、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低温冲击强度等指标。
其次,抗滑性是指轮胎在低温路面上的抓地力和抗侧滑能力。
低温路面会使轮胎与地面的摩擦系数降低,从而影响车辆的操控稳定性和制动性能。
因此,抗滑性评估需要考察轮胎在低温路面上的湿地和干地抓地力、侧滑角和制动距离等指标。
最后,抗冻性是指轮胎在低温环境下的耐冻裂性能。
低温会使轮胎胶料变脆,容易出现冻裂现象。
因此,抗冻性评估需要考察轮胎胶料的冻裂温度、冻裂扩展速度和冻裂面积等指标。
总结:对于汽车轮胎的高温和低温性能评估,需要综合考虑耐热性、抗老化性、抓地力、抗寒性、抗滑性和抗冻性等多个指标。
橡胶压缩屈挠温升与生热和导热关系的研究

这样 能量在 内部积 聚便产生 温升 。高温会加 速 橡 胶 的 老 化 ,胶 料 的 力 学 性 能 和 耐 疲 劳 性 能 急
剧 下 降 。此 外 , 轮 胎 的 生 热 过 高 , 意 味着 滚 动 时机 械 能 损 失严 重 , 增 加 了 汽 车 的 燃 料 消耗 。 为 此 很 多 学 者 从 改 善 填 料 分 散 以及 增 强 填 料 与 橡 胶 之 间 的界 面 结 合 方 面 来 降 低 轮 胎 胶 料 的 动
弛 的 影 响 时 提 出 , 降 低 炭 黑 的结 构性 或 增 加 炭
数和压缩变形的关系。
黑 的 粒 径 会 降 低 生 热 ; 导 致 混 炼 胶 产 生 高 滞 后 的填 料 就 预 示 着 其 填 充 的 硫 化 胶 温 升 也 相 应 较
高。
1实验部分
1 . 1 实 验配 方 ( 实验 材料 ) 实 验配 方如 表 1 所示 。
《 广 东橡胶 》2 0 1 5 年 第1 0 期
橡 胶压缩 屈挠温升 与 生热和导热关系 的研究
曾玉铧 陈朝 晖 张 小冬 刘运 春
( 华 南理 工 大学材 料科 学 与工程 学院 广 州 5 1 0 6 4 0 )
罗 吉 良 魏 静 勋
( 广 州市 华 南橡 胶轮 胎 有 限公 司) 摘 要 :采 用压 缩 疲 劳试 验机 、激 光导 热 仪 及R P A 2 0 0 0 等仪 器测 试 了不 同炭黑 用量 下 ,溶 聚 丁 苯橡 胶 胶 料 的 生 热 、导 热 性 能及 动 态 力学性 能 的 参数 ,探 讨 了不 同硬度 的橡 胶 块在
动 态压 缩屈 挠 试 验 中达 到 稳 态 时 的温 升 与胶料 动 态模 量 、损 耗 因子 、压 缩 变形 及 导 热 系数 的定量 关 系。研 究 表明 ,随 着炭 黑用量增 加 ,胶料 的硬度 随之增 大 ,产 生 的温升越
排胶温度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第 4 期王晓雷等.排胶温度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245排胶温度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王晓雷,王 坤[双钱集团(新疆)昆仑轮胎有限公司,新疆乌鲁木齐 831400]摘要:试验研究排胶温度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混炼胶的排胶温度升高后,胶料的F L和F max减小,t s2和t10延长,t90略有延长,总体来说对胶料的硫化特性影响不大;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定伸应力和撕裂强度明显提高,阿克隆磨耗量显著减小,压缩生热略有上升,拉断伸长率降低,综合物理性能提高。
关键词:排胶温度;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中图分类号:TQ330.6+3;U463.341+.3 文章编号:1006-8171(2019)04-0245-02文献标志码:B DOI:10.12135/j.issn.1006-8171.2019.04.0245混炼是橡胶加工的一个重要过程。
混炼工艺是否合理不仅影响混炼效率和能耗,而且影响混炼胶的质量[1]。
目前橡胶混炼的主要设备是密炼机,随着橡胶混炼过程理论和密炼流变分析的发展,密炼机的混炼理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混炼过程诸多问题的有力手段。
本工作研究排胶温度对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
1 实验1.1 主要原材料复合橡胶,天然橡胶(STR10)质量分数为0.96,异戊橡胶(IR)质量分数为0.04,重庆商社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丁苯橡胶(SBR),牌号1500E,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化工销售分公司提供;炭黑N234,嘉峪关大友嘉能化工有限公司产品;白炭黑,牌号975MP,山东联科炭黑有限公司产品;氧化锌,山东冠县冠锌金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产品;硬脂酸,牌号200型,张家港保税区鼎强贸易有限公司提供;硅烷偶联剂HP-669C,景德镇宏柏化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1.2 配方胎面胶配方为:复合橡胶 70,SBR 30,炭黑N234 47,白炭黑 15,硅烷偶联剂HP-669C 3,氧化锌 3.5,硬脂酸 2.5,防老剂4020 2,防老剂RD 1.6,其他 8.48。
频率和功率对轮胎微波加热的影响

本 工 作 研 究 微 波 入 射 频 率 和 双 波 导 功 率 分 配 对微 波加 热效 率和 轮胎 温度场 分 布均匀 性 的影 响规 律 ,以确定 本 研 究条 件 下 的最 佳 频 率 和功 率 分 配 。
基 金 项 目 :山东 省科 技 发展 计 划 项 目 (2O12GSF1】604):山 东 省 自然科 学 基 金 资助 项 目 (ZR2013EEL009)
近年来微波加热逐渐得到研究人员 的关注b 。 唐 伟 强 等 对 橡 胶轮 胎 胎坯 硫 化前 进 行 了微 波 预 热 试 验 ,使 胎坯 达到 一定 的起始 温度 ,提 高 了硫化 效 率 。唐 蜜 通 过 微 波非 相 干功 率合 成 数值 仿 真 和 试 验研 究 ,证 明利 用 多个 小 功率 源 非 相 干功 率 合成 的方 式 能够实 现微 波化 学反 应所需 的大功 率 ,可 以保证 加热 的均匀性 。
关 键 词 :轮胎 ;微 波 加 热 ;功 率 ;频 率 ;温 度场 ;有36.1 文献 标 志码 :A 文章 编 号 :1000—890X(2016)06 0365 04
微 波加热 …是将 电磁能 转变成 热能 的过程 ,其 能 量通 过 空 间 或媒 质 以电磁 波 形 式传 递 ,对 物 质 的加 热 过程 与物质 内部 分子 的极 化有 十分 紧密 的 关 系 。微 波交 变 电 场变 动 过 程 中 ,由于分 子 的热 运动 ,相 邻分 子之 间 的相互 作用 和极性 分子 的“变 极 ”效 应 ,产 生 了类 似 摩擦 的作 用 ,使极 性 分 子 获 得能 量 ,并 以热量 的形 式表 现出来 。频率 越 高 , 取 向按 交 变 电磁 的频率 变 化 越 快 ,导致 偶 极 子 的 取 向发 生 滞后 ,因 此微 波 作用 频 率 会对 温 度 产 生 一 定 的影 响 。
橡胶的导热系数

关于橡胶复合材料的导热特性1、橡胶的导热系数天然橡胶硫化胶0.15~0.21 W/(m℃)天然橡胶硬质胶0.15~0.17 W/(m℃)丁苯橡胶0.19 W/(m℃)氯丁橡胶0.19 W/(m℃)氯丁橡胶硫化胶0.21 W/(m℃)丁基橡胶0.09 W/(m℃)丁腈橡胶0.25 W/(m℃)硅橡胶0.27 W/(m℃)2、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何燕等,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测定及分析,橡胶工业,2004年第51卷)轮胎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以下规律。
(1) 轮胎不同部位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并且在本试验所研究的温度范围(20~80 ℃) 内,两者呈线性关系。
不同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变化的经验关系式:λ = λ0 + bθ式中λ0 -室温下试样的导热系数; b -与材料性质有关的温度系数。
λ0和b 的测试值如表1 所示。
结论:通过对轮胎不同部位橡胶材料导热系数的研究发现,用稳态法测量橡胶材料的导热系数是一种科学、可靠的方法,此方法所用试验装置简单,操作方便。
本试验所得数据准确、可靠,为轮胎设计进一步计算,特别是为轮胎温度场的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轮胎各部位的受力情况及生热机理不同,在胶料配方中应分别加以考虑,本试验所测导热系数的数据也正好与轮胎实际相吻合。
3、轮胎各部位胶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刘丽等,轮胎胶料的导热系数测定及误差分析,轮胎工业2006年第26卷)采用稳态法测量轿车轮胎和航空轮胎各部位胶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
测量结果表明, 轿车轮胎在20~ 80℃、航空轮胎在20~ 110℃范围内, 轮胎各部位胶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呈线性关系; 轿车轮胎胎侧胶导热系数较大, 胎面基部胶导热系数较小, 航空轮胎胎侧胶导热系数较大, 胎面胶导热系数较小。
试验时采取使设备和试样充分干燥、以石棉做绝热材料、保持冰端温度等措施, 可使试验误差小于4%。
图3和4分别示出了轿车轮胎和航空轮胎不同部位胶料的关系曲线。
轮胎夏季工艺控制措施

夏季高温控制措施夏季来临,工艺温度控制工作尤为重要,轮胎公司在夏季来临之前,立即组织各生产厂进行了排查。
对夏季影响胶料质量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考虑,采取了“一控、二定、三抓”的措施,为提高产品质量,避免质量损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控设备,降温度针对夏季气温高,胶料生热快的情况,我们提前对开炼机、挤出机辊筒、冷却水管进行了全面清洗。
确保密炼机、开炼机达到冷效果,保证终炼胶料能迅速冷却,防止胶料过硫。
如4月份组织对炼胶厂、子午一厂、二厂温度、温控、辊温等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问题39项。
像子午一厂1#双复合循环水28-29℃;4#双复合供胶车胶温达到110℃。
立即要求工厂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控制。
子午一厂、二厂利用5月份休班,将设备辊筒进行了统一清洗,现温度下降5℃左右,保证了胶料质量。
针对夏季温度高、湿度大的问题。
轮胎公司早下手、早准备,对车间空调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检查、修理,温度提高立即投入使用。
如5月10日,气温突然升高,查子午一厂成型室温达29℃,严重超出工艺标准。
车间立即开启空调系统进行降温,由于前期提前修理了空调设备,温度及时得以控制。
定措施,控温度严格检查控制胶料门尼粘度。
确保胶料门尼粘度控制在中下值,保证终炼胶的门尼粘度和较低的生热,从而控制好胶料的硫化特性,防止胶料“喷霜”,避免胶料生热快,温度高,造成胶料出现硫胶、粘性下降等问题。
如5月23日发现炼胶厂生产ESD胶料门尼粘度值达到57左右,已经达到58的上限值,立即通知炼胶厂进行粘度控制。
5月28日调整后门尼粘度值降到了53左右,控制了胶料生产过程中生热快的问题。
制定返回料使用管理规定,控制返回胶料掺用。
适当降低返回料的掺用比例,或者不掺用。
如三角胶及部分胎面返回料不允许在双复合机台掺用,全部返回炼胶厂统一配方,进行掺用,再由下工序按比例使用该胶料,避免了胶料掺用出现自硫现象。
子午二厂制定成型室温巡检管理规定。
在成型车间每跨增设一温度巡检记录本,由三班空调人员每隔一段时间就巡检一次温度,温度一有变动立即调整。
关于车轮过热问题的探讨

关于车轮过热问题的探讨车辆修理中,发现四个车轮的制动鼓温度过高,就是通常所说的四轮发烫,用户由于担心爆胎,不敢让车辆上高速路行使。
正常情况下在使用制动时制动鼓的温度是会升高的,一般高于环境温度60~80℃以上,频繁制动时温度还会更高。
特别是在下长坡道时,制动鼓的温度有时可达200℃以上。
为了对此问题有一个较为正确的认识,本文将在这方面做一个探讨。
一、制动鼓温度过高的判定标准一般来说,判定制动鼓温度是否过高,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1.不能引起轮胎爆胎;2.不能导致轮毂轴承的润滑脂融化;3.刹车片的摩擦系数不能下降太多。
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因素分别进行讨论。
1.不能引起轮胎爆胎,构成轮胎的基本材料是橡胶,橡胶能够承受的最高温度大约是145℃左右,超过这一温度,橡胶就会融化,由橡胶制成的轮胎就会爆裂。
车辆行驶中轮胎的热量主要来至于两个方面,一是车轮在滚动中,轮胎因摩擦生热,温度升高;使得轮胎温度升高的另一热源是制动鼓,车辆行驶中,具有动能,要停车或减速时,车辆的动能就通过制动器转化为热能,热能有一部分会散发到空气中,一部分热量传给了与之联接的钢圈和轮毂,使得钢圈和轮毂的温度升高。
由于钢圈是和轮胎直接接触的,因此钢圈的温度绝对不能超过145℃。
如果考虑轮胎在滚动中本身还要生热,兼顾考虑轮胎的使用寿命,钢圈的温度还应该再低一点,根据经验,车辆使用中,钢圈的温度应以不超过100℃为宜,对于大客车来说,相应的制动鼓的温度应在200℃以下。
2.不能引起润滑脂融化。
轮毂内润滑脂融化,可能会有润滑油流入制动鼓内,如果润滑油黏附在刹车片及制动鼓表面,将使汽车的制动性能大大降低甚至没有制动,这是极其危险的,另外,润滑脂融化后流失,也会导致轮毂轴承损坏。
润滑脂是否会融化,一方面取决于润滑脂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一方面取决于轮毂的温度。
汽车轮毂轴承一般使用锂基润滑脂润滑,其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在120~150℃左右。
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润滑脂,其耐温指标变化不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6
轮 胎 工 业 2006 年第 26 卷
3. 2 回归分析
为了简化分析过程 , 对轮胎用各种胶料的生
热率随温度和频率的 变化关系进行 双元回归分
析 , 用于轮胎温度场滞后热源的定量分析 。
在不同的频率下将每种胶料的生热率与温度
的关系进行单元多项式拟合 , 得到如下方程 :
胶料的动态力学特性值 用德国耐驰公 司生
32 4
轮 胎 工 业 2006 年第 26 卷
产 的 DM A 2 4 2 型 测 试 仪 进 行 测 试[ 5] 。试 验 温 度为 - 20 ~ +100 ℃;频率为 5 , 10 , 16. 6 , 25 和 3 3 . 3 H z ;应 变 振 幅 为 6 % ;加 热 速 率 为 3 ℃ min -1 。
89. 518 85θ+4 298. 091 67)f 2 +
1. 370 19θ2 +93. 393 04θ- 4 917. 673 92)f 2 -
(0. 195 26θ3- 24. 617 38θ2 +138. 941 23θ+
(0. 152 6θ3- 27. 847 52θ2 +1 754. 020 59θ-
2 实验 2. 1 胶料
试验用胶料为子午线轮胎的胎体帘布层胶 、 胎面基部胶 、钢丝带束层胶 、锦纶冠带层胶 、胎侧 胶 、胎圈护胶 、胎面胶 、气密层胶 、钢丝包胶和三角 胶 。 胶料完全按相应标准经混炼和硫化而成 。 2. 2 试样制备
将 10 种胶料裁剪成哑铃状试样 , 每种胶料做 3 个平行试验 , 取平均值 。 试样尺寸为 2 mm ×10 mm ×4 mm 。 2. 3 试验仪器
89. 518 85 f 2 +1. 098 6 f 3
(5b)
表 1 胎体帘布层胶生热率随温度变化的三次回归结果
项 目
A B1 B2 B3 相关因数 R
5 0. 117 047 ×106 - 3 027. 003 67
52. 290 36 - 0. 303 90
0. 99
10 0. 270 916 ×106 - 8 459. 369 73
(1)
式中 , ε0 为应变振幅 , E′为储存弹性模量 , tanδ为
作者简介 :何 燕(1973-), 女 , 山 东青 州 人, 青 岛科 技大 学讲 师 , 博士 , 主要从事轮胎温度场的分析研究 。
损耗因子 。
由轮胎的滚动速度(v)和轮胎直径(D)可确
定轮胎的滚动周期(t)
t
=
2π ω
=3.
图 1 胎体帘布层胶的 Q′-θ曲线 频率(H z):■— 5 ;●— 10 ;▲— 16. 6 ; — 25 ;◆— 33. 3 。
图 3 钢丝带束层胶的 Q′-θ曲线 注同图 1 。
图 2 胎体帘布层胶的 Q′-f 曲线 温度(℃):■— - 20 ;●— 0 ;▲—20 ; — 40 ;◆— 60 ;○— 80 。
轮胎生热是由胶料的重复变形引起的 。 由于 轮胎结构的复杂性 , 不同部位胶料产生的热量不 同 , 为了使轮胎断面温度分布合理 , 各部位所用胶 料的力学性能应有所不同 。研究轮胎各部位胶料 的生热特性 , 在温度场分析中 , 可以用有限元法将 其离散到各个节点上计算得到整个轮胎断面的温 度场分布 , 为轮胎结构和配方设计提供依据 。本 工作对子午线轮胎各部位胶料的生热率与温度和 频率的关系进行研究 。
胶数据对温度进行单元三次线性回归 , 回归结果
如表 1 所示 。
分别将表 1 中的待定因数对频率进行多项式
回归后得到如下方程式 :
A =- 218 826. 943 27 +84 085. 610 39 f -
4 298. 091 67 f 2 +106. 117 45 f 3
(5 a)
B1 =- 1 718. 410 71 +138. 941 23 f -
(2)钢丝带束层胶 钢丝带束层胶的 Q′-θ和 Q′-f 曲线分别如图 3 和 4 所示。 由图 3 可以看出 , 温度低于 - 10 ℃时钢丝带 束层胶的生热率随温度的升高呈增大趋势 , 而当 温度高于 - 10 ℃时钢丝带束层胶的生热率随温 度的升高而减小 , 在 - 20 ~ 0 ℃之间出现一个生 热率峰值 , 且频率越大 , 峰越明显 , 这可能与钢丝 带束层胶的配方有关 。 由图 4 可以看出 , 钢丝带束层胶生热率随频 率的变化趋势与胎体帘布层胶相同 。
3 结果与讨论 3. 1 生热率计算
将试验测得的各种胶料动态力学特性值代入 式(3)计算得到 Q′。由于篇幅关系 , 在此仅列出 5 种胶料 Q′随温度(θ)和 f 变化的曲线 。
(1)胎体帘布层胶 胎体帘布层胶的 Q′-θ和 Q′-f 曲线分别如图 1 和 2 所示。 由图 1 可以看出 , 在试验频率下 , 胎体帘布层 胶的生热率随温度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 , 且当温 度低于 0 ℃时 , 生热率随温度的变化较明显 , 而当 温度高于0 ℃时 , 生热率随温度的变化逐渐趋于 平缓 ;频 率越 高 , 生 热 率随 温度 的 变化 趋 势越 明显 。
图 5 胎圈护胶的 Q′-θ曲线 注同图 1 。
图 6 胎圈护胶的 Q′-f 曲线 注同图 2 。
图 7 气密层胶的 Q′-θ曲线 注同图 1 。
图 8 气密层胶的 Q′-f 曲线 注同图 2 。
越高 , 生热 率随频率增大的幅度越小 , 而在 - 20 ℃时 , 生热率随频率增大的幅度也较小 。
于橡胶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呈现非线性和粘弹性 , 人们只能用近似的方法来确定这种热源[ 1 ~ 4] 。
滞后热源与材料的种类 、材料所受的周期性
应力的大小和频率以及材料所处的温度环境等因
素有关 。
根据轮胎滞后生热数学模型 , 得到每个滚动
周期轮胎所产生的热量(Q)如下[ 5] :
Q =πε20 E′t anδ
1 轮胎滞后生热机理
由于粘性阻力的存在 , 负荷下运转的轮胎胶
料和帘布层受力产生的是粘弹性变形 。 弹性变形
在周期运转下可以恢复 , 但粘性变形不能恢复 , 它
被吸收而转变成热 , 成为轮胎温度升高的滞后热
源 。 滞后热源引起的温度升高将导致硫化胶化学
和物理性能下降 , 严重时还会引起轮胎爆破 。由
由图 2 可以看出 , 在同一温度下 , 胎体帘布层 胶的生热率随着频率的增大而逐渐增大 , 且低温 时生热率随频率的增大幅度大于高温时 。在轮胎 行驶温度范围(0 ~ 80 ℃)内 , 当轮胎的行驶频率 在 5 ~ 25 Hz 时 , 胎体帘布层胶的生热率与频率基 本呈线性关系 , 但当频率大于 25 H z 后 , 生热率随 频率的增大急剧增加 ;低于 0 ℃时 , 生热率随频率 的增加呈现一种曲线变化关系 。
图 4 钢丝带束层胶的 Q′-f 曲线 注同图 2 。
第6期
何 燕等. 温度及 频率对轮胎橡胶材料生热率的影响
32 5
(3)胎圈护胶 胎圈护胶的 Q′-θ和 Q′-f 曲线分别如图 5 和 6 所示。 从图 5 可以看出 , 在测试温度范围内 , 胎圈护 胶生热率在频率为 5 , 10 和 16. 6 H z 时随温度升 高基本没有变化 ;频率为 25 和 33. 3 H z 时 , 温度 低于 60 ℃, 生热率随温度升高也基本保持不变 , 温度高于60 ℃, 生热率则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 趋势 。 由图 6 可以看出 , 随着频率的增大 , 胎圈护胶 生热率明显增大 。 (4)气密层胶 气密层胶的 Q′-θ和 Q′-f 曲线分别如图 7 和 8 所示。 由图 7 可见 , 气密层胶生热率随温度的变化 趋势与钢丝带束层胶基本一致 , 只是生热率峰值 向高温方向移动 , 约在 0 ℃, 这与其配方有关 。 由图 8 可见 , 随频率的增大 , 各温度下气密层 胶的生热率均增大 ;在 0 ~ 80 ℃温度范围内 , 温度
(5c)
218 826. 943 27)
(6)
B3 =- 0. 795 23 +0. 195 26 f - 0. 023 02 f 2 +
3. 997 76 ×10- 4 f 3
(5d)
将式(5a)~ (5d)代入式(4), 得到胎体帘布层
胶生热率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关系式 :
Q′=(3. 997 76 ×10-4 θ3 - 0. 054 74θ2 +1. 098 6θ+
(5)三角胶 三角胶的 Q′-θ和 Q′-f 曲线分别如图 9 和 10 所示 。 由图 9 可以看出 , 在测试温度范围内 , 频率越 大 , 三角胶生热率随温度的变化幅度越大 , 频率为 33. 3 H z 时出现明显的谷值和峰值 ;温度高于 80 ℃时 , 各 频率下生 热率均随 温度的 升高 呈下降 趋势 。 由图 10 可以看出 , 三角胶生热率随频率的增 大而明显增大 。 此外 , 胎面基部胶和胎侧胶生热率随温度和 频率的变化趋势与胎体帘布层胶基本相同 。 锦纶 冠带层胶生热率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与钢丝 带束层胶基本一致 , 只是生热率随温度的变化更 明显 。胎面胶生热率随温度和频率的变化趋势与 锦纶冠带层胶基本一致 。 钢丝包胶生热率随温度 和频率的变化趋势与气密层胶基本相同 。
6πD v
(2)
则单位面积 、单位时间内胶料的生热率(Q′)可表
示为 :
Q′=Q f
=Q t
=
E′ε20 v t an 3. 6D
δ=
πf
E′ε20 tan
δ
(3)
式中 , f 为频率 。
本工作进行的胶料生热率研究是根据轮胎的
实际运动状况确定轮胎行驶的频率范围 , 用动态
分析方法确定各种动态特性值 , 然后求得生热率 。
0.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