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一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

高中地理列表归纳地壳变动与地表形态知识点一、地壳的变化地壳自形成以来,本身的物质和能量不断地发生循环和转化,地壳结构及其表面形态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这都是地质作用的结果。

二、地质作用1. 概念:由于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壳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

三、地壳运动与板块构造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

按照运动的方向,可以把地壳运动分为两类,即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当一个地区隆起时,相邻地区就会凹陷。

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相伴发生,常常交替进行。

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有主次之分。

但从全球范围来看,以水平运动为主,以垂直运动为辅。

1. 地壳运动的类型2. 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六大板块,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和地震,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漂移在软流层上。

板块向同一方向运动的为消亡型,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为生长型。

板块张裂地区往往形成裂谷或海洋(如大西洋、东非大裂谷)。

板块挤压处(消亡边界)地区又分为两种情况:一为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如喜马拉雅山系、阿尔卑斯山系的形成);二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大陆边缘受挤压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

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和海沟。

四、地质构造与地貌内力作用使地表形成一个粗略的轮廓,在外力的作用下使得这一“粗毛胚”塑造出了更多的地表形态。

1.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 外力作用与地貌如下图表示外力作用的五种表现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1)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动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2)风化作用:岩层经温度变化(物理风化)、化学破坏(化学风化)、生物生长活动(生物风化)变成松散、碎屑状沉积物,残留地表形成风化壳,为侵蚀作用提供条件。

(3)流水作用和风力作用的比较:。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一23页PPT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一23页PPT
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 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 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 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 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 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第(2)题,本题 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地形剖面图。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而形成,一 般构造上呈锥形形态,也就是火山锥,但图中的火山坡度偏大, A项正确。 答案 (1)C (2)A
2013课标Ⅱ,36题,22分
地质灾害
2014课标Ⅰ,43题,10分 2014课标Ⅱ,43题,10分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综合题
综合题
1.命题规律:全国卷近五 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少, 主要集中在外力作用与地 表形态,试题难度中等。 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 合题都有呈现。 2.命题趋势:以岩石圈物 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三大 类岩石的形成和类型,以 地质剖面图、景观图为载 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 形的影响,以区域图考查 灾害的分布规律、特点、 成因及治理措施。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命题角度3 岩石板块分布 3.(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地壳的运动规律(学案)-202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壳的运动规律【学习目标】1.结合资料,学生能够判断出地质构造类型或地貌类型,进而分析出其形成的主要构造运动,描述出形成过程,提升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2.学生会运用内外力的原理分析常见地表形态的成因,提升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3.学生能说明主要的地质灾害及其成因并解决相应问题,提升综合思维能力。

4.学生能说明地形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提升要素综合能力。

【知识体系构建】【基础巩固-查漏补缺】1.地质作用、地质构造、构造地貌的区别?引起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构造运动引起岩层永久性的变形或变位称为地质构造;由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2.地壳运动的含义?地壳运动也称为构造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按照构造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大致平行于地球表面的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或断裂带,垂直运动是指地壳或者岩石圈块体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上升或下降运动,它使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这两种运动往往是相互伴生的。

3.地质作用的分类,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的对比(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石圈学案P6左)4.举例说明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地貌(岩石圈学案P6)5.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岩石圈学案P6)(1)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2)判断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背斜与向斜、断层——地垒与地堑)(3)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判断图中地理事物形成过程)6.板块运动与地貌:能判断出板块边界类型;在世界地图上,能画出板块边界,用板块理论解释安第斯山脉、马里亚纳海沟等的成因;地中海、红海、大西洋面积变化的原因;西藏和冰岛多地热的原因。

一轮学案6第3页右面7.构造地貌:(1)背斜、向斜的判断方法(2)说明背斜山、向斜谷、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3)断层形成的地貌,并能举例一轮学案6第6页8.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找油、气资源的在哪?原因(2)找煤矿在哪?原因(3)找地下水的位置?原因(4)采石场位置?原因(5)建隧道的位置?原因(6)水库等大型工程建设为什么避开断层?一轮学案6第7页9.外力作用包括?外力作用的表现包括?(学案P7左)风化和侵蚀的区别?(学案P7右)堆积作用的沉积顺序?冰川堆积作用颗粒物沉积顺序?(学案P7右下)10.冲积扇形成过程,地貌特点?三角洲形成过程,地貌特点?(学案P8左)11.河流上中下游河谷形态和主要外力作用?(学案P8右上)12.河漫滩、江心洲形成位置?形成过程?(学案P8右)13.河流阶地形成原因?(学案P8右)宽浅河谷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学案P8右下)曲流、牛轭湖的位置和形成原因?(学案P9左下)14.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条件?(学案P10左下)喀斯特地貌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学案P10右下)15.风成地貌的成因?(气候条件、物质基础、动力条件)(学案P11右上)16.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学案P11右)地形对交通运输方式及线路选择的影响?(学案P11右)17.四种类型的地震的成因?(学案P4左侧表格)18.滑坡、泥石流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学案P4右)【基础题练习】某中学开展研学活动,在浙江江郎山风景区观察丹霞地貌景观。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2016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1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 次应为( )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A.岩浆喷发岩层断裂 B.岩浆喷发岩层断裂
C.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D.岩层断裂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获取和解读信息] 获取信息 解读信息
文字 材料
图中 信息
“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 该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 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 流层,随岩浆一起沿地 到达地表” 壳断裂带上升到地表, 并冷却凝固形成火山 (岩浆岩),岩浆岩经过 火山通道两侧的岩浆 风化、侵蚀,其产物被 岩、岩浆岩碎屑物、河 河流搬运过程中发生沉 滩泥沙中均含有该矿物 积,该矿物就出现河滩 泥沙中
斜构造, C选项为背斜构造, D选项为向斜构造。 A、 B选项中 的C、D点都只有一个,不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1)D
(2)C
考点三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4· 浙江文综 ) 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 38.5°所作
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
深。读图,完成(1)~(2)题。
(1) 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 确的是( ) 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 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 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
专 题 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本专题复习重点把握两个方面的问题:
专题
指要
(1)熟练判读地质剖面图,掌握褶皱、断层构造及
其形成的地貌特点,了解地质构造在生产、生活中的 实践意义。 (2)结合示意图或景观图,掌握流水地貌、风成地 貌的特点和形成过程。
主干知识再现
(1) 地壳物质循环:侵入型岩浆岩、喷出型岩浆岩、沉积 岩、变质岩、固结成岩、重熔再生。 (2)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褶皱、背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课件

【高考复习方案】(全国通用)2016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课件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3)堆积地貌的差异 风力、流水堆积都具有明显的分选性,颗粒大、比重 大的先堆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堆积;而冰川的堆积没 有分选性,大、小颗粒混杂在一起。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等高线分布示意图 (图4­6),回答3~4 题。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冰川侵蚀形成角峰、冰斗、“U” 形谷,山下堆积形成冰碛湖。 ③风力作用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地区 风的源地 附近 离风源较 远地区 特点 风力强,以侵 蚀作用为主 风力减弱,以 堆积作用为主 典型地貌 风蚀蘑菇、风 蚀城堡等风蚀地 貌 沙丘、黄土堆 积地貌等风力堆 积地貌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2.如何根据地质剖面图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 地质剖面图中往往呈现沉积岩、变质岩和岩浆岩,我 们可以根据岩层的相邻关系来判断它们的新老关系,判断 依据如下: (1) 沉积岩是经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此一般的规律 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 越靠上(接近地表)。 (2) 岩浆岩的产生时间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 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岩浆喷出通道所切穿的岩层,侵 入岩的形成晚于被侵入的岩层。 (3) 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 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图4­6
返回目录
专题四 地质循环、地壳运动与地形地貌
考 点 归 纳 总 结
3.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段地质构造为背斜 B.b段构造地貌为向斜谷 C.③④岩层分布处的最大高差约200米 D.图中河流自西北流向东南

2016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一

2016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一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1.地壳物质循环
[命题探源]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
生。
【技巧点拨】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
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搬运、沉积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 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 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 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第(2)题,本题 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地形剖面图。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而形成,一 般构造上呈锥形形态,也就是火山锥,但图中的火山坡度偏大, A项正确。 答案 (1)C (2)A
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 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 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审题专练】 1.材料信息 由材料:“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 表”。可知矿物运动过程岩层断裂、①__岩__浆__喷发到达地表。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三共25页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四地壳的运动与地形、地质灾害含选修专题四考点三共25页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为高 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 等。(如下图所示)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②冰川作用:高山上部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 碛丘陵、冰碛湖等。 ③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 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 地貌等。 (3)外力地貌的应用 ①风向的判定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命题角度3 河床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3.(2015·广东文综,6)河流的河床形态,受流域内多种因素的影 响,下列因素中,对河床形态影响不大的是( B ) A.岩石性质 B.通航里程 C.地质构造 D.降水多少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河床的形态受岩石的性质、地质构造、 降水量等因素影响,通航里程对河床形态的影响不大,因此选B。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命题探源] 1.主要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 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与五种外力表现形式的共同作 用密切相关,其中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 和常见。
作用因素
作用过程
对地貌的影响
冲刷河床,使谷底、河床 总体来说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瀑布、峡
流 侵蚀 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谷是河流侵蚀作用的强烈表现;黄土高原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高考地理知识总复习第四部分,地壳以及地壳的运动

高考地理知识总复习第四部分,地壳以及地壳的运动
1 / 22
第四单元 地壳和地壳的变动 [复习指导]
本章名词概念比较多,但比较具体,联系实际广,抽象的地理原理 比较少,易于理解,难度不大。复习中要注意概念所反映出的地理生物 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地质作用与地质构造、矿物、矿产和矿床; 地壳和壳石圈等。本章内容实践性很强,复习时要多联系实际,多观察 实物,多对比示意图形,提高认识自然环境的能力。例如,对岩石,矿 物的鉴别,对褶皱、断层等地质构造的认识,以及对地壳形态变化的了 解等,都需要更有意识。
2 / 22
②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因温度高,使岩石接近熔点,局部是熔融流动 状态,是火山喷发、岩浆活动的重要发源地。
2.地壳的结构和物质组成 (1)各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复习中重要在对 矿物物理性质的掌握,尤其是几种重要的造岩矿物(石英、长石、云母) 此外,要把岩石、矿物、矿产、矿床等内容结合起来复习,画出它们的 联系示意图,即用图示法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地壳物质的循环是现代地质学的一个重要原理,是本章的一 个重点内容。复习要注意三个问题:①地壳物质的循环也可称为三大类 岩石的互变,还可称为地幔物质的热对流,后者表明了能量的转化,这 是板块构造学说动力的理论基础;②地表的岩石除了喷出岩外还有侵入 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这是由于在地下形成的岩石随着地壳运动而升到 地表。同理,地下深处也会有喷出岩,这是由于地壳运动下降而造成的。 ③地表的岩石受各种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后,先形成沉积物,然后 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才能形成沉积岩。 3.地壳运动 (1)复习要从认识地壳变动入手,岩石的变形、海陆的变迁,千 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地壳变动的结果。掌握实例加深理解是关键。 例如,从喜马拉雅山珠峰附近还能找到贝壳类的化石,说明地壳的上升 运动;台湾海峡底部发现有古河流河床的痕迹,说明地壳的下降运动;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一、地球的形态与结构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部分。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一层,它分为大陆壳和海洋壳两部分。

地幔是地壳和地核之间的一层半固态物质,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分为外核和内核。

地质构造是地球形成和演变的基础,主要有板块构造、造山运动和地震活动等。

二、地球的运动与地理格局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两个方面。

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的运动,它使得地球的表面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

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它使得地球表面的气候和季节发生了变化。

地理格局是指地球表面各种地理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

世界地理分区是根据地球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出来的区域。

世界地理分区包括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

三、地球的气候与气候区划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包括温度、降水、湿度、风向等方面的内容。

气候区划是根据全球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气候带或气候类型。

世界的气候带有极地气候带、寒带、温带和热带。

极地气候带位于北纬66°34'以北和南纬66°34'以南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且极端。

寒带位于极地气候带和温带之间,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温带位于北纬23°30'和66°34'之间的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

热带位于北纬23°30'以南的地区,气温高且年降水充沛。

四、地球的资源与资源分布地球的资源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个方面。

自然资源是指地球自然存在并能够被人类利用的各种资源,如水、气候、森林、矿产和能源等。

人文资源是指人类创造出来并能够满足人类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各种资源,如文化、知识、科技和人力资源等。

地球的资源分布是不均衡的,这与地球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

根据资源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将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类。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一、自然地理1. 地球的构造和地球板块运动地球由核心、地幔、地壳组成,地壳分为洋壳和陆壳。

地球板块运动是指地球表面的洋壳和部分地壳以不同的速度和方向运动,并且不断变化。

板块运动主要表现为板块的分裂、漂移、对撞和碰撞等现象,产生了许多地形地貌和灾害。

2. 气候与气候变化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一段时间内的天气情况。

气候与经纬度、地形、海洋、大气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变化是指过去所谓“常态”气候环境发生变化,如全球变暖、极端天气、板块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变化。

3. 远古时期地球的地质演化和地貌形成远古时期地球存在许多不同的地质作用,如地壳变动、火山爆发、地震等。

这些作用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地貌形成,如山地、平原、盆地、岛屿等。

其中,古生代的地球演进主要指的是生命的进化和古生物存活的环境。

4. 三大自然区和地理环境特征地球根据不同的气候和植被类型划分为三大自然区,青藏高原以西为寒温带自然区,亚热带自然区以及热带自然区。

每个自然区都有其特殊的生物、植物和生境,由于不同自然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同自然区间的生物和植物相互影响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

5. 资源与环境资源的来源主要分为人造资源和自然资源两类。

资源越来越短缺是由于过度开发和使用。

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矿产资源的耗竭等问题。

这些因素的加剧将导致生态平衡和社会稳定性的持续恶化。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分布和迁移人口分布和迁移是指人口数量和增长趋势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和移动情况。

人口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政治文化等因素紧密相关。

例如,自然环境使得区域人口疏散或聚集;经济与工业发展需要大规模劳动力的迁徙等。

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指具有行政、文化、经济、社会和政治中心等功能的居住地区。

城市化是指人口、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在城市钻研的规模和数量的增加。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将继续加速,但其影响也会在环境、资源等方面表现出巨大的挑战。

3. 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和差距城市与农村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差距。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 二轮复习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和原理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下水,相对 地下岩层坚硬稳定 铁路易遭破坏
好挖
1 2 3 4 预测演练
题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
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Y1、Y2、Y3、Y4处分 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Y2、Y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 Y1、Y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1~2题。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 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 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 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 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读图技巧]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
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
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
1234
1234
1234
3.“地狱之门”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 “地狱之门”的火焰是地下的可燃性气体燃烧所致,地下的可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学案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专题4 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学案

专题四 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的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阿凡题10866461.地质构造和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丙乙甲D .丙甲乙2.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是( ) A .1 B .2 C .3D .4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为砂岩层,乙为断层,丙为岩浆岩。

图中甲岩层未被岩浆岩冲断,故甲的形成晚于丙;丙处岩浆岩形成晚于乙断层上覆侵蚀面,故三者形成的先后顺序为乙丙甲。

第2题,图示地质剖面图上没有一个完整的褶皱构造,但褶皱构造留下的痕迹——岩层倾斜比较明显。

图中甲处岩层和被乙断层错断的岩层明显倾斜,且倾角不同,表明这是两次褶皱造成的。

答案:1.B 2.B(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

回答3~4题。

阿凡题10866473.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

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4.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黑色玄武岩B.灰色石灰岩C.褐色沉积砂岩D.肉红色花岗岩解析:第3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

第4题,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

答案:3.A 4.A(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

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

完成5~6题。

阿凡题10866485.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向斜东侧大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D.背斜西侧小6.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命题角度3 岩石板块分布 3.(2014·大纲文综,6)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
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 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题。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K岛处于( )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解析 据图判断K岛屿位于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亚欧板块 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苏门答腊岛西南部海域和爪哇岛南部 海域,故K岛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答案 C
块穿过的一些重要的岛、半岛或海、所属位置与板块名称不符合
的地方等。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对点演练] 题组一 安第斯山脉的形成 1.(2015·江苏地理,5)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 图回答下题。 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A.沿经线方向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解析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知,该山脉 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是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 成,与板块作用边界一致,故C项正确。 答案 C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板块构造理论
理论要点
内容
①岩石圈不是一块整体,而是被构造带(海岭、海沟)分割成六大板 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②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不停地运动 ③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图示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1.地壳物质循环
[命题探源]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
生。
【技巧点拨】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
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பைடு நூலகம்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解析 第(1)题,岩浆岩分侵入岩和喷出岩。侵入岩是岩浆侵入地 壳深处,缓慢冷却形成。在冷却过程中矿物充分结晶,矿物结晶 体巨大,肉眼清晰可见。D正确。第(2)题,喷出岩往往含有大量 气泡,如流纹岩。侵入岩一般不会出现层理构造。沉积岩往往具 有层理构造,但岩性较软,物质不坚硬。该岩石呈薄板状,岩性 致密,应是页岩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板岩。D正确。 答案 (1)D (2)D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与地形、
地质灾害(含选修)
五年命题报告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全国卷命题点
考题统计
题型
命题分析
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1全国文综,2题,4分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4全国文综,6题,4分
2015课标Ⅰ,10~11题,8分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2014课标Ⅰ,36(1)题,6分
2013课标Ⅱ,36题,22分
对点演练
板块 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张裂 处于生长边界 解

①大陆与大洋板块相撞,形成海沟、岛弧或海岸山

脉,如亚洲东部岛弧、北美洲西部的海岸山脉、马

板块 里亚纳海沟处于消亡边界

相撞 ②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如
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处于消亡边界
【特别提醒】 注意板块中一些特殊的位置,如板块交界处、板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命题角度2 岩石形成过程
2.(2015·上海地理,13~14)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
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
环境。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
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审题专练】 1.材料信息 由材料:“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 表”。可知矿物运动过程岩层断裂、①__岩__浆__喷发到达地表。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图像信息
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下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 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1)使该矿物从上地幔软流层到达河滩泥沙中的地质作用,依次应 为( ) A.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B.岩浆喷发 岩层断裂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C.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 D.岩层断裂 岩浆喷发 搬运、沉积 风化、侵蚀
对点演练
解析 第(1)题,岩浆岩中的喷出岩,会出现孔隙构造。第(2)题, 根据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规律,再结合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 “变质作用”这一信息,可确定d为变质岩;根据各类岩石都可 经重熔再生形成岩浆这一规律,可确定a为岩浆;岩浆经冷却 凝固形成岩浆岩,可确定b为岩浆岩,则c为沉积岩。根据各类 岩石的相互联系,可判断出1代表变质作用,2代表各种外力作 用,3代表冷却凝固,4代表重熔再生。Q处的地貌为外力侵蚀 作用所致。 答案 (1)C (2)B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题组二 地壳物质循环 2.结合图示信息完成(1)~(2)题。
(1)图中岩石可能具有孔隙构造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2)Q处地貌的形成过程,对应于下图(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 图)中的( )
A.1 B.2 C.3 D.4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3)避开重置陷阱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同学们注意:①有的
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
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
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
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
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多见于湿润地区
河流谷地的形成 河流三角洲的形成
知识体系构建
聚落分布
交通线路
岩浆岩的形成 变质岩的形成
形成谷地或盆地 形成裂谷或陡崖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高频考点突破
考点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真题领悟]
命题角度1 岩石圈物质循环 1.(2015·天津文综,3~4)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
地质灾害
2014课标Ⅰ,43题,10分 2014课标Ⅱ,43题,10分
选择题 选择题 选择题 综合题
综合题
1.命题规律:全国卷近五 年对本专题内容考查较少, 主要集中在外力作用与地 表形态,试题难度中等。 考核形式上,选择题、综 合题都有呈现。 2.命题趋势:以岩石圈物 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三大 类岩石的形成和类型,以 地质剖面图、景观图为载 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 形的影响,以区域图考查 灾害的分布规律、特点、 成因及治理措施。
搬运、沉积

真题领悟
命题探源
对点演练
解析 第(1)题,本题考查影响地表形态的内、外力作用。该矿物 形成于上地幔,然后经过地质作用而到达河滩泥沙中。那么,应 该是岩层断裂,岩浆喷发而出露地表,然后经外力的风化、侵蚀 作用,再经过搬运在河滩泥沙中沉积,C项正确。第(2)题,本题 考查山地的形成及地形剖面图。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而形成,一 般构造上呈锥形形态,也就是火山锥,但图中的火山坡度偏大, A项正确。 答案 (1)C (2)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