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量计算办法

合集下载

工作量计算方案

工作量计算方案

工作量计算方案
一、原则:公平、公正、公开。

二、内容:实际课时、职务课时、代班课时、请假或旷工课时。

三、资金来源及计算方案:
按每人每月奖励性绩效工资100元的金额进行考核,完小对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实行量化课时节数考核,把教师平时的考勤也量化课时节数后计入工作量中,教师个人请假或旷工的从其本人的工作量总分中扣除相应的请假或旷工的节数,同时该课时节数加在代班人员头上;完小领导或教师因公出差的,不扣工作量分,但相应的分值要加给代班人员。

(注:完小校长等职务课时,参考科目和非参考科目及早晚自习、辅导课的系数由各完小经教代会统一后确定)。

职务课时(每周):
校长:11
教务:7
总务:7
库管员:4
班主任:4
教研组长:2
电教员:2
少队辅导员:2
买柴:2
计算公式:
个人课时总量﹦职务课时+实际课时+代班课时-请假或旷工课时个人工作量所得金额=各完小奖励性绩效工资工作量所占金额÷全校课时量之和×个人课时总量。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总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07-08-1工作量计算方法满工作量标准对各类教师其满工作量标准符合下列公式:7×19×P7为周学时,19为我校现行校历规定的年教学周数,P为职称系数:教授,副教授为,讲师为,助教为。

为此,各类职称教师(不含公外、体育课的教师)满工作量标准如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133系主任(含主持工作)、系总支书记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60%;副系主任、副书记每学年减免工作量40%;教研室主任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20%;同时兼任以上职务者,按高职给予减免。

班主任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10%;指导新教师的指导教师减免教学工作量10%。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包括公外、体育)(一)讲授课程的工作量计算公式:每讲授一门课按下式计算工作量:M=R×N×L式中R为综合系数,N为实际上课周数(不包括复习考试周),L 为周课时,其中综合系数R=R1+R2+R3+R4R1为课程系数(与课程类型有关)R2为效益系数(与听课人数有关)R3为特殊补贴(如批改中、外文作文等)R4为出版教材补贴。

具体如下:(1)课程系数R1:主干课 R1=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 R1=外语听力、口语课、体育课 R1=重复课(不包括:公共课——外语课、外语听力、口语课、数学、语文、物理、化学、体育课、艺术技能课和分组实验课) R1=艺术技能课 R1=普通实验课、实践课 R1=1分组实验课 R1=(2)效益系数R2:按课型规定一个合适的授课人数为标准班,其R2=0具体如下:作业量较大的课程以60人为一个标准班(招生数少的自然班,人数不足60人的以60计,选修课一般不少于10人,特殊情况须经教务处批准。

)一些专业课或技能课由于招生人数不足或受条件限制,不能按标准班人数上课,可按实际情况核计。

两个及两个以上教学班合班上课,按以下公式计算R2R2=×(授课人数-60)/60(3)特殊补贴R3:中文写作、外文写作课批改作文可给予补贴。

工作量计算办法

工作量计算办法

附件五:本专科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下述计划学时数为教学实施计划中的学时数,学生班人数为35人左右,每班增学生10人,按比例增0.1系数。

1、讲课(含备课、讲课、课外辅导、批改作业、测验、考查、考试等)工作量K1=计划学时数×系数M1 M1 =1+0.5×(班级数-1)+L1说明:(1)L1=(学生数-班级数×35)/100注:(学生数-班级数×35)只取够10的整数倍的人数。

(2)自然班学生数小于35人时,系数M1=1。

(3)无助教的主讲教师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4)有助教的主讲教师必须完成一个班的习题课和批改作业。

(5)助教每辅导一班从主讲教师授课系数中扣减0.3。

(6)重复课工作量按教学工作量系数的0.9计。

(7)新开课(或开新课)工作量=1.2 K1。

新开课,是指教师本人第一次开课。

开新课,是指我校现行专业未开过的或内容与体系均不相同的课程。

2、助课(含随班听课、上习题课、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或考查等)工作量K2= 计划学时数×班级数×0.3。

说明:(1) 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2) 各助课环节系数分配比例由院长决定。

3、体育课教学体育课按计划学时×体育教学班(含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测验考试等)4、制图(除讲课的各项要求外,含课后的两小时辅导)工作量=计划学时数×[系数M2+(班级数×0.2)]系数 M2= 1+ 0.5×(班级数-1)+L2说明:(1) L2=(学生数-班级数×35)/50注:(学生数-班级数×35)只取够5的整数倍的人数。

(2)自然班学生数小于35人时,系数M=1。

2(3)助教每辅导一班从主讲教师授课系数中扣减0.3。

5、实验班(指单班授课的课程)讲课工作量=工作量K×系数系数=21×系数系数=2助课工作量=工作量K2说明:系数根据相关文件作调整6、双语教学工作量=工作量K×系数系数=21说明:系数根据相关文件作调整。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一、本科教学工作量1.凡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按学分×周数计算工作量。

因入学教育、军训、毕业等因素推迟或提早结课以及校公选课,减去相应周数。

授课含编写教学大纲、备课、讲课、辅导、考试、阅卷等。

2.本科课程加20%工作量。

3.双语课加20%工作量。

4.为本科生新开课程(指本校从未开过的课)加25%工作量。

5.军训带队教师计工作量30学时。

6.实验课(含计算机上机课)一课时计0.6学时。

7.超过50人以上的课,每增20人,增加5%的工作量。

最多不超过50%。

8.指导毕业论文,每篇计8学时(学分×2);指导学年论文,每篇计4学时(学分×2);指导各类校级以上(含校级)竞赛论文,每篇(以立项为准)计4学时,评阅“五四”论文,每篇计2学时。

9.组织学生社会调查或实习,本市每天计1.5学时,外地每天计2学时。

社会工作专业加50 %。

联系实习,联系外地计8学时,本市计4学时。

二、研究生教学工作量1.凡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5人以上硕士生的课和博士生课(不受人数限制),按学分×周数计算工作量,一年级学生因入学教育减去相应周数。

低于5人的课每减一人减10%工作量。

2.超过50人以上的课,每增10人,增加5%的工作量。

最多不超过50%。

3.指导学习阶段的硕士生每生每年计15学时;指导论文阶段(毕业年级)的硕士生每生每年计30学时。

4.指导博士生学习,每生第一、二年分别计20、40学时,毕业当年计60学时。

三、其他教学工作量1.进修人员、国内外访问学者听课,每生每门课计1学时。

2.带进修教师、高级进修生、国内外访问学者,每生每年计15学时。

3.留学生随班听课,每生每学分计1学时。

为留学生单独开课要经系主任批准。

四、科研工作量1.科研项目按以下类别计算工作量:当年新批项目(按批文)1)国家级重大项目(包括教育部重大项目)每项一次性计520学时。

2)国家级项目每项一次性计260学时。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

1工作量计算方法一、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1.科研任务分配当量数按照校科研分配当量数进行计算,讲师1、副教授2、教授4、博导5、实验师1/2、高级实验师1。

2.科研任务计算公式T e e r r r r y =+++++)5.0245(211234 (1-1)式中,y 为科研工作量基数,T 为科研指标, 14~r r 分别为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的人数,1e 和2e 分别为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的人数。

博导、教授、副教授、讲师、高级实验师和实验师完成的任务分别计为0c (1), 0c (2), 0c (3), 0c (4), 0c (5), 0c (6),则得到:⎪⎪⎪⎪⎩⎪⎪⎪⎪⎨⎧======yc y c y c y c y c y c 5.0)6(1)5(1)4(2)3(4)2(5)1(000000 (1-2) 注:有学校学科建设、211工程等资助的教师,科研任务上浮20%。

2 3.科研工作量由科研项目经费和科研奖励经费两项组成。

● 科研项目经费:以科研处核实为准,第i 位教师的科研项目经费计为)(0i Y 。

● 科研奖励经费:科研奖励包括论文、著作、获奖、在校举办学术会议和专利等5方面。

第i 位教师的科研奖励经费计算公式如下:⎪⎩⎪⎨⎧⨯==∑=)3()()()(01171c i k i Y k i k j j (1-3) 式中,)(1i Y 为第i 位教师的科研折算经费数,)(i k 为第i 位教师的科研奖励折算成科研经费的总系数(年),)3(0c 为当年副教授应完成的科研指标(万元/年),j k (j =1-16表示奖励项数)为科研奖励项折算成科研经费的计算系数,如表1-1所示。

表1-1 科研奖励项折算成科研经费计算系数i k (i =1-16)3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教学工作量由教学学时、减免工作量和教学奖励学时3项组成。

● 教学学时:以教务处和研究生处核实为准,第i 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计为)(0i W 。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

07-08-1工作量计算方法满工作量标准对各类教师其满工作量标准符合下列公式:7×19×P7为周学时,19为我校现行校历规定的年教学周数,P为职称系数:教授,副教授为1.1,讲师为1.0 ,助教为0.9 。

为此,各类职称教师(不含公外、体育课的教师)满工作量标准如下: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146.3 133 119.7系主任(含主持工作)、系总支书记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60%;副系主任、副书记每学年减免工作量40%;教研室主任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20%;同时兼任以上职务者,按高职给予减免。

班主任每学年减免教学工作量10%;指导新教师的指导教师减免教学工作量10%。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不包括公外、体育)(一)讲授课程的工作量计算公式:每讲授一门课按下式计算工作量:M=R×N×L式中R为综合系数,N为实际上课周数(不包括复习考试周),L为周课时,其中综合系数R=R1+R2+R3+R4R1为课程系数(与课程类型有关)R2为效益系数(与听课人数有关)R3为特殊补贴(如批改中、外文作文等)R4为出版教材补贴。

具体如下:(1)课程系数R1:主干课 R1=1.1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 R1=1.0外语听力、口语课、体育课 R1=0.78重复课(不包括:公共课——外语课、外语听力、口语课、数学、语文、物理、化学、体育课、艺术技能课和分组实验课) R1=0.7艺术技能课 R1=0.7普通实验课、实践课 R1=1分组实验课 R1=0.6(2)效益系数R2:按课型规定一个合适的授课人数为标准班,其R2=0具体如下:作业量较大的课程以60人为一个标准班(招生数少的自然班,人数不足60人的以60计,选修课一般不少于10人,特殊情况须经教务处批准。

)一些专业课或技能课由于招生人数不足或受条件限制,不能按标准班人数上课,可按实际情况核计。

两个及两个以上教学班合班上课,按以下公式计算R2R2=0.5×(授课人数-60)/60(3)特殊补贴R3:中文写作、外文写作课批改作文可给予0.3补贴。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附件:西安工业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讨论稿)第一部分本科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理论教学工作量=基本理论教学工作量×课程等级系数×授课质量等级系数1、基本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表2、课程等级系数表3、授课质量等级系数表二、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表三、指导开放实验工作量计算表说明:指导学生进行开放实验的教师,任务参考西安工业大学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试行)的要求。

四、指导学生参加竞赛活动工作量计算表说明:1、项目组由多人指导时,工作量由参加者协商分配;2、以个人或个人作品参加的竞赛,指导工作量为:K×5.0×参赛人数(学时分);3、工作量计算以正式报名表为依据。

第二部分硕士研究生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第三部分本科、硕士教材(讲义)编写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编写教材的积极性,鼓励和支持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材(讲义),更有力地推动教学改革,促进学校发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凡纳入教材建设规划编写教材及讲义且能保质保量完成者,应给编者记相应的教学工作量。

第二条编写教材(讲义)计算教学工作量的范围我校教师承担下列教材的编写任务,给予计算教学工作量:1、国家级规划教材;2、省级规划教材;3、校级规划教材(讲义);第三条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1、各类文字教材的工作量计算方法2、编写讲义的工作量计算办法3、重印教材(讲义)不予以重复计算教学工作量。

第四条几点说明1、编写教材(讲义)所计算的教学工作量记入年度教学工作量。

2、对合编教材(讲义),由编者所编字数计算其教学工作量。

3、申请以上教材编写工作量者均须提交两本样书。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为了规范教师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合理安排教师工作,确保教学任务完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根据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师工作量的内涵1、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和非教学工作量两部分。

2、教学工作量是指直接用于从事教学的工作量,主要由备课、实践准备、实践指导、授课、批改作业、批改实践报告、课外辅导等组成。

3、非教学工作量包含:教学法研究(观摩教学、教研活动等)、编写教材、教学资料、实验室建设、参加校内外教学与科研学术活动等。

二、教师工作量定额1、专职教师每周额定教学工作量为10课时(每学期平均),完成额定教学工作量可按照本院的薪酬方案计发岗位工资。

原则上每周教学工作量最高为16节,确因教学工作需要,经教务处批准,周课时可超过16节。

专职教师超额定工作量计发课时津贴。

2、教学任务未满额定教学工作量者,按照其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根据本院的薪酬方案计算岗位工资。

3、因公众节假日及学院统一活动导致的停课,不计减教师工作量。

4、对在任专职教师,男满55周岁以上,女满50周岁以上,每学期补贴10课时。

三、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1、理论教学工作量计算方法理论教学工作量包括备课、授课、课外辅导(答疑)、批改作业等;每完成一节授课按以下办法计算:(1)已开课:每节按1.0课时系数计算;(2)新开课:每节按1.3课时系数计算;同层次、同教学内容但不同班级只计算一个班为新课。

(3)单班级上课:以45人为标准班,系数为l;45人以上,每多1人加O.02,30人(不含30人)以下,每少1人减0.01,最多减0.1。

(4)合班课:以45名学生为基数,系数为l,每增加10名学生,每节课系数增加0.2。

人数系数最多为:两个班为1.6;三个班为2.2;四个班为2.8。

(5)业余时间上课:指晚上、双休日等时间,系数加O.15。

(6)教学层次系数:中专/技校1.O;高职/大专1.3;本科1.4。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定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定

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定
1.授课工作量计算:教师的授课工作量是教师工作量计算的核心内容。

根据不同学段(如中小学、高中、大学等)、不同学科和授课班级,教师
授课工作量的计算方式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授课课时越多,工作量就越大。

2.教学辅助工作量计算:除了授课工作,教师还有一些教学辅助工作,如备课、批改作业、上课准备等,这些工作也会计算入教师的工作量中。

一般来说,备课时间越长,批改作业量越大,教师的工作量就越大。

3.学生指导工作量计算:教师还需要进行学生指导工作,如学生评价、学生辅导、学生考勤等。

这些工作也会计算入教师的工作量中,工作量大
小与学生数量和指导内容有关。

4.科研和教研工作量计算:教师在科研和教研方面的工作也会计算入
教师的工作量中。

科研和教研的工作量大小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发表文章
的数量等因素有关。

5.行政工作量计算:教师还需要承担一些行政工作,如会议参与、活
动组织等。

这些工作也会计算入教师的工作量中。

总的来说,教师工作量计算规定是根据教师的各项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合理确定教师的工作量。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需
要根据学校或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计算,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进行调
整和改进,以保证教师的工作量计算准确、科学、合理。

此外,教师工作
量计算规定还要与教师的绩效评估、薪酬分配等其他制度进行配套,形成
一个完整的教师管理体系,以提高教师工作效率、激励教师积极性、促进
教育事业的发展。

工作量计算办法

工作量计算办法

****学校工作量计算办法量化出学校所有岗位周工作量。

全体教职工周教学工作量的平均数为一个标准工作量。

各管理岗位工作量根据标准工作量进行计算。

教职工周人均工作量=学校各个岗位周工作量总和÷教职工总数。

工作量工资发放办法:以平均工作量为标准,按每课时2元进行浮动,每学期按实际周数进行计算。

1.教职工工作量换算标准(以下数据为全校平均班额为标准的系数)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校本地方研学信息读写文体值周九年级 1.4 1.3 1.3 1.3 1.3 1.1 1.1 0.9 1 0.9 0.8 0.8 0.8 1八年级 1.3 1.2 1.2 1.2 1.2 1 1 1.1 0.9 0.9 0.9 0.8 0.8 0.8 0.90.4 0.8 0.2 七年级 1.3 1.2 1.2 1.1 1 1 1 0.9 0.9 0.9 0.8 0.8 0.8 0.9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系数×周课节数(日课自习总节数)2、班主任工作量按照上级政策,班主任工作视作半个工作量。

全校教学工作量的平均值为一个标准工作量,班主任的工作量为这个数值的一半。

考虑到年级特点和班级人数,班主任工作量的具体确定办法为:标准工作量×0.5×(本班人数/校平班额),九年级另乘以管理系数1.2.3、管理工作量(按照标准工作量计算)校长:0.9 副校长:0.8 教导处主任:0.7 总务处主任:0.7 办公室主任(兼校工会主席):0.7 文印:0.2团委书记:0.5 男寝室管理:0.2 女寝室管理:0.2 新闻报道:0.1 政教处:0.5,出纳:0.3,心理咨询:0.2网络维护/电教设备管理:0.1 体育器材管理:0.1 学生会:4课时/周图书室:3课时/周本校学籍管理、三圣教育网维护管理:0.2 仪器管理:0.4 两操:0.2 采购:0.65保管、食堂管理兼水电管理:1 公租房建设现场管理:14、代表队训练在有县级比赛的学期实行以奖代补,不另计算工作量,若在比赛中没有取得任何奖励,则根据平时训练情况,酌情计算工作量。

工作量的计算公式

工作量的计算公式

工作量的计算公式工作量的计算公式在项目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预测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还能够帮助项目经理进行资源分配和进度管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如何计算工作量。

工作量的计算公式通常采用以下公式:工作量 = (任务数量 x 预计完成时间)/ 资源数量。

这个公式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将任务数量和预计完成时间相乘,然后除以可用的资源数量,来确定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总时间和资源。

在实际应用中,这个公式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任务数量:这个指标表示项目中需要完成的所有任务的数量。

如果任务数量较多,那么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也会相应增加。

2. 预计完成时间:这个指标表示每个任务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如果任务需要的时间较长,那么项目完成所需的总时间也会相应增加。

3. 资源数量:这个指标表示可用的资源数量,包括人力、物资和资金等。

如果可用的资源数量较少,那么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总时间和资源也会相应增加。

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资源之间的竞争和风险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对工作量的计算产生影响,需要在计算过程中进行考虑。

除了以上因素,还有一些其他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如工作环境、技能要求和沟通协调等。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到任务的完成时间和资源需求,进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工作量计算。

工作量的计算公式是项目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能够帮助项目经理预测项目完成所需的时间和资源,进而帮助其进行资源分配和进度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任务数量、预计完成时间、资源数量、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资源之间的竞争和风险等,来确定最终的工作量。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②、学科课时折算系数(Ki)表
科目
语文
数学英语Biblioteka 科学品德~
音乐美术
体育
校本
其他
系数

(1)同科同头多班,取其中一个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其余班的折算系数降低。
(2)同科不同头多班,按表中折算系数计算。
③、例1:某校小学教师,上六年级一个班(47人)的数学,同时又上六年级一个班(47人)的英语。按部颁课时计划,她的周课堂教学工作量为:N1=(10×1×47/45)+(8××47/45)=+=
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周标准工作量及计算办法
一 、周标准工作量规定
县城小学14节(按照标准班额)
二、实际周标准工作量的计算办法
1、课堂教学工作量:
①、按公式 N1 =∑(XiKini/45)计算。其中Xi 为所授第i个班某学科的课时数,Ki 为所授第i个班某学科的课时折算系数,ni为第i个班的学生人数,一个标准班的学生人数小学取45人。
例2:某校小学教师,上六年级一个班(44人)的英语,同时又上三年级一个班(30人)的数学。按部颁课时计划,她的周课堂教学工作量为:N1=(8××44/45)+(8×1×30/45)=+=

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考核办法

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考核办法

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考核办法一、实验室人员工作量计算1、专职实验人员的考核按岗位业绩考核和量化考核同时进行,所有实验人员均按岗定编。

专职实验人员量化考核的工作量包括实验教学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两项。

每学年满工作量定额为高级:1190工时(折合170学时);中级1120工时(折合160学时);中级以下1085工时(折合155学时)。

2、实验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实验教学工作包括:备课、准备实验、指导或必要的辅导实验、审阅批改实验报告等。

按以下几方面进行专职实验人员工作量计算:(1) 指导实验课:G=N*P*KG--------工时N--------每班每门实验课计划学时(以课表为准)P---------本人实际所指导实验学生人数K---------系数其中每班实验分组 9人-15人及以上时K =0.488人及以下时 K =0.55(2) 辅导实验课(仅限于新开实验的实验人员和15人以上的个别实验组需要辅助人员的实验),其系数K=0.15(3) 辅导研究生或进修教师实验课G=N*PP---------人数N---------实际实验学时数(由导师审核签字,经费由研究生业务费支付,每学时3元。

) (4) 以实验工作作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其实验人员指导工作量G=N,P,KN————毕业设计实验计划周数(以不超过毕业设计计划用数的一半计算) P————指导学生人数(按不超过实验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毕业设计学生人数的一半计算)。

K=2.23、实验室建设工作量原则上按总工作量的20%核定,根据各实验室申报计划,经院研究批准后,确定当年的实验室建设工作量。

与科研有关的实验室建设工作,其课题组成员不计入工作量。

二、考核办法:1、实验教学工作量,由教学秘书负责核算,主管副院长审核确定。

2、实验室建设工作量考核,由院按经审批的实验室建设计划申报表的内容进行实地考核。

3、专职实验人员管理工作量不量化,其合格考核由教师、实验室主任、专家组和院领导考评,各占四分之一,凡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作日志不齐全,实验室管理混乱,帐、物、卡不符,仪器设备完好率达不到要求(以检查或抽查结果为依据),定为本年度实验室管理考核不合格。

工作量计算公式

工作量计算公式

工作量计算公式工作量计算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有效地评估和规划项目所需的工作量,从而合理安排资源和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工作量,以便更好地掌握项目进度和资源分配。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工作量计算公式。

1. 人力工作量计算公式。

人力工作量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人力资源投入,通常以工作时间来衡量。

人力工作量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人力工作量 = 任务工作量 / 单人工作效率。

其中,任务工作量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总工作量,单人工作效率是指一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效率。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完成任务所需的人力资源投入,从而合理安排团队成员的工作任务。

2. 时间工作量计算公式。

时间工作量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时间投入,通常以工作日或工作小时来衡量。

时间工作量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时间工作量 = 任务工作量 / 单位时间工作效率。

其中,任务工作量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总工作量,单位时间工作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完成任务的效率。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投入,从而合理安排任务的执行周期。

3. 资源工作量计算公式。

资源工作量是指完成某项任务所需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等。

资源工作量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资源工作量 = 任务工作量 / 单位资源工作效率。

其中,任务工作量是指完成任务所需的总工作量,单位资源工作效率是指在单位资源投入下完成任务的效率。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投入,从而合理安排资源的使用和分配。

4. 总工作量计算公式。

总工作量是指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总工作量,通常是人力工作量、时间工作量和资源工作量的综合。

总工作量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方式表示:总工作量 = 人力工作量 + 时间工作量 + 资源工作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完成整个项目所需的总工作量,从而合理安排项目的进度和资源分配。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

工作量计算方法:工作量=现有课节数÷规定的本学科工作量下限×%.教师工作量照顾增加课节条件:(1)每跨一个课头照顾增加2节;(2)代课超过一个月的按照比例计入工作量。

凡服从学校分配,工作量不足的不扣分,超工作量(按上表计算)的按实际工作量加分。

(3)辅导:语数()(三)减分处罚条件1、各种会议缺席(含教研)扣2分∕次,迟到、早退扣1分∕次,请假扣0.5分∕次;工作中请事假扣1分∕天,请病假0.25分∕谈;旷工一天扣5分。

2、上课、辅导等无故缺席,分别扣5、2分∕次;上课晚、下课早发现一次扣1分。

3、监考(学校组织或承接的各类考试)、改卷等学校重大活动请事假扣2分∕天,请病假扣0.5分∕天;迟到、早退的扣1分。

10、未完成规定的转培优工作者扣2分;11、评教倒数一、二名的扣2—1分。

四、集的评价标准(一)基本条件(40分)能使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河基本技能,重视发展学术智力,教研教学成绩优秀者。

绩的评价由教导处统计考核。

(二)加分奖励条件:学科成绩;1、当年二个学期(期中10分、期末30分)成绩平均位次;文化课成绩综合排名在本校位居第一者得40分,每递减一个名次减2分。

2、体、音、美、劳等没有考试分数的学科,由教导处组织人员,进行教学成绩评价,给出合理分数。

3、中途接班的教师,学校根据接班成绩情况酌情处理。

(按制度)五、班主任的评价标准(由政教处考核)能够较好的落实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所带班级学风浓、考风正,集体凝聚力强,班级管理有新意,班级成绩好。

班主任工作由政教处统计考核。

班主任荣誉奖励分数累加计算。

1、班主任加分之:班主任荣誉(1)获校级学期卫生、纪律、财产管理、文明班级等,每期奖励班主任0.5分;(2)获县、市、省级优秀班主任分别奖励1分、2分、3分;(3)担任班主任3年以上,从第四年每年度累计增加0.5分。

2、班主任加分之:班级学业宗评成绩(1)班级全年期中期末总评在年级居前一、二、三、四等名次者奖励班主任5、4、3、2等分数,班级成绩特别优秀的第一名(半数以上学科获年级第一)奖励6分。

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大学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

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为加强我校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教学工作量的构成教学工作量是指把实际教学学时按照规定计算办法折算的标准学时。

教学工作量(指标准学时,以下同)包括:理论教学工作量、实践教学工作量、指导学科竞赛、教材编写工作量等。

二、教学工作量计算原则(一)教学工作量以教学执行计划为依据,按照学校下达的教学任务书和实际执行情况予以计算;增加开课学时或增设课程必须于开学前办理教学计划异动申请手续,批准后开设或增加的学时方可计算,否则不予统计。

(二)教学工作量任务定额:专任教师每学年教学工作量为360课时(每学期180学时),为保证教学质量,教师全年教学工作量最多不能超过720个学时。

行政及教辅人员以搞好本职工作为主, 兼课平均每周(授课总学时÷18周)不超过4.5学时为宜(不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实习指导和利用晚上、周末排课的公共选修课和由于教学资源有限需安排晚上、周末授课的实验实训课)。

行政及教辅人员未按要求办理兼课审批手续执行兼课的,不予以核算学时酬金。

兼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的,按月发放补贴,不计工作量。

三、各类教学环节工作量计算办法(一)理论教学工作量(含由同一老师指导一体化教学或有课内实验且不分批的课程)任务含量:制定教学文件、备课、讲授、辅导答疑、批改作业、考试命题(A、B两套)、评阅试卷(正考)、质量分析、成绩登记等。

计算公式:G=S×C×RG——教学工作量(以下同)S——不超出教学计划的实际学时数C——第1教学班为1,重复班的系数为0.8(重复班是指课程大纲、教材相同的课程)。

R——教学班级人数系数,60人以下时R=1;61-80人,R=1.l;81-100 人,R=1.2;101-120 人,R=1.3;121-141人,R=1.4;141人以上,R=1.5。

(二)分多批进行或多人指导的实验课工作量计算实验课含分多批进行的课内实验、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训课(与理论课一样进行排课、按课堂纪律要求进行上课的、不含集中整周(连续数天)进行或者分散指导的实践教学环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大学工作量计算办法(试行)
为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切实保证教学、科研、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任务的完成,在不断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工作中,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的规定以及我校几年来的实践,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规定
1. 教师应履行所任教师职务的职责,并完成规定的教师工作量。

教师工作量包括教学工作量,科研工作量,师资培养工作量,教材建设工作量,实验室建设工作量及校、系委派的其它工作量。

2. 教学工作量采取标准学时计量法(以理论课授课学时为标准计算,标准学时是教师工作量的反映,也是奖励的依据)。

3. 教学工作量指课堂讲授(包括理论课、实验课、辅导课、习题课等)、课堂讨论、课外辅导、批改作业(包括实验报告)、课程考核、指导教学实习(社会调查、教学实习、劳动)、指导毕业论文(设计)等直接面向学生的工作量。

4. 凡本校教师承担本校国家计划内学历教育任务的研究生、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的教学工作,均应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承担计划内成教生教学工作的也应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5. 对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的部分予以奖励,具体奖励办法由各院系来确定。

6.以教学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至少应占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二,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教学工作量一般应占教师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各院、系(部)教研室应首先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对教学任务少或不能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师可安排其它任务,对拒不接受任务或私自外出搞创收造成不良影响的教师,应按照情节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理。

7. 凡私下承担的教学任务,一律不计入教学工作量。

二、教学工作量的计算
1. 本专科生理论课程讲授(以实际授课时数计)包括备课、上课、实验等教学环节(具体要求见《新疆大学关于教学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规定》):
1课时=1标准学时
新开课 1课时=1.1标准学时
开新课 1课时=1.2标准学时
公共政治课和经济类课,体系变化较大、内容更新较多的章节,其教学工作量可按开新课计算。

2. 大学文化基础课(指民族班数、理、化)、教学计划中确定的主干基础课、科技班课程和主讲重点建设课程,在原标准基础上上浮20%。

3. 给民生班用汉语授课,民考民教师上浮20%,民考汉教师和汉族教师上浮10%。

占以上两项者最高上浮标准为30%。

4. 教授、博士讲授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上浮10%。

5. 研究生专业课课程:
1课时=1标准学时(每增加一名研究生,系数增加0.05,最高系数为1.2)
6. 研究生公共课
10人以上、35人以下:硕士研究生: 1课时=1.2标准学时
博士研究生: 1课时=1.3标准学时
35人以上、70人以下,按增加一个自然班增加40%工作量计算。

7. 研究生实验课和修读的本科生课程:
1课时=1标准学时
8. 本、专科生大学外语、大学汉语、中语系、外语系的精读课、生化大实验:
1课时=0.8标准学时
9. 本、专科生实验课、习题课、课堂讨论,中语系、外语系语言实践课,体育课,艺术类的实践课:
1课时=0.7标准学时
10. 以第一个自然班为基数,合堂课增加第一个自然班增加40%教学工作量,从第三个自然班开始,每增加一个自然班增加20%教学工作量,最高系数为2.0。

除体育、大学外语、基础汉语、实验课外,以上各类课程的重复班课程按实际课时的70%计算工作量。

11. 批改作业、辅导(依据批改作业、辅导记录核算)
批改本、专科生作业(含实验报告)一般每20份=1标准学时,批改中、外
文写作课作业和学年论文等(800字以上)一般每7份=1标准学时。

课外辅导1课时=0.4标准学时。

请各系分课程确定作业量、批改次数、辅导时数和核查办法,经教务处平衡认可后据实核算。

批改作业和课外辅导工作量计入教师教学工作量,由各系、部、院据实核算,发放课时补贴。

12. 指导教学实习、教育实习、社会调查、劳动等(包括批改实习报告和调查报告):
校内:1天=1.1标准学时
市内:1天=1.3标准学时
市外:1天=1.5标准学时(野外一天=1.8标准学时)
野外劳动:1天=1.5标准学时
指导功课类教学实习:带队、亲自动手者经院系确认,教务处审核后可上浮20%。

各系、院应严格按实习计划执行,经系里核查后统一报送教务处。

13. 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包括选题、辅导、指导实验、评审、答辩等):每人周=1.5标准学时
指导本科毕业生读书报告:每人周=1标准学时
指导教育实习:每人周=0.7标准学时
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论文最多不能超过3个选题,每个选题不能超过2人,指导读书报告限6人,超者不计工作量。

14. 导师指导研究生
在学习课程为主期间,每人年=20标准学时
在撰写论文为主期间,硕导:每人年=50标准学时
博导每人年=60标准学时
15. 体育部指导校代表队训练
教练员工作量与代表队参加自治区大学生体育比赛的名次直接挂钩。

具体为:
代表队参加自治区大学生体育比赛,每个单项获前六名的,分别给每个项目
计80、60、40、30、20、10标准学时的工作量;
代表队参加自治区大学生体育比赛,给每个集体项目记60标准学时的工作量,获第一、二、三名的,分别给每个项目再加60、40、20标准学时的工作量。

每个教练员只能就高计算两项,且第二项按50%计算。

16. 辅导群众性文体活动
6小时=1标准学时(依据核查记录计算)
17. 期末考试命题(命题人由系或教研室确定)
每份试题=3标准学时
18. 期末监考:监考一场=1标准学时
19. 期末评卷:评卷10份=1标准学时
20. 编译教材工作量按教材科有关规定计算,统一列入教师教学工作量。

三、满教学工作量标准和超工作量奖励
1. 每学期授课周数最多以18周计算,另计两周期末复习考试时间的工作量。

各级教师应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包括授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等工作量)为:教授每学年288标准学时,副教授每学年252标准学时,讲师每学年234标准学时,助教每学年216标准学时,其他(未评教师职称的)每学年180标准学时。

2. 兼任党政职务的教师(具有教学职称)相应减免应完成的工作量:
(1)院、系(部)领导每学年正职减免130标准学时、副职减免110标准学时。

(2)教研室、实验室正副主任、部门工会主席、计划内本专科班主任每学年减免43标准学时,占两项以上(含两项)者只按两项计算,且第二项
按50%累加。

(3)校、处、科、室行政干部、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干部(具有教学职称的)受聘担任教学工作的教师,每年至少应完成80标准学时、最多为160标准学时的教学工作量。

(4)校管重点实验室,建设期间每室每学年减免60标准学时,管理期间每室每学年减免40标准学时。

教师在努力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的同时,要严格执行《新疆大学关于教学工作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对未能履行职责的要按规
定予以处理。

3. 教师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其超额部分发给超工作量酬金,具体办法及有关事项如下:
(1)各院、系(部)按教师实际完成的教学工作量(包括给成人本专科班授课)给教师个人发放超教学工作量酬金,标准由各教学单位自行制定。

(2)授课学时的计算,必须以教学计划规定的学时为准,不足部分应扣除,超过部分不予计算。

(3)在职研究生担任教学任务的需完成满教学工作量的30%,超额部分发给超工作量酬金。

(4)我校返聘、外聘教师课时费发放标准为:
超编单位按每标准学时15元发放课时费,未超编单位以每标准学时15元为标准另外按上一年课时费标准同时发给课时补贴。

(5)受聘担任教学工作的行政干部(具有教师职称的),由所聘院、系(部)发放超工作量酬金。

四、在不违反本办法的原则规定情况下,各院、系(部)可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五、本办法未尽事宜,由教务处负责解释和处理。

新疆大学
2001年4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