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找规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三篇(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  五年级上册  人教版

教案一:探索数字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探索数字规律: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探索数字规律:给出一系列数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数字之间的规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找到的规律,并尝试解释这些规律的原因。

4.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探索更多的数字规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案二:探索运算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帮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1. 探索运算规律: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运算之间的规律。

2. 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开关机、清屏、输入数字和运算符号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向学生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让学生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 探索运算规律:给出一系列运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计算找出运算之间的规律。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他们找到的规律,并尝试解释这些规律的原因。

4. 分享与总结: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找到的规律,并进行总结。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用计算器探索更多的运算规律,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用计算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案三:探索数学公式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探索数学公式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五年级数学教案——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数学规律的探索教学对象: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规律的概念,并能通过计算器进行规律的探索;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3.提高学生对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了解数学规律的概念;2.运用计算器进行规律的探索。

教学难点:1.运用计算器进行规律的探索;2.发现和总结规律。

教学准备:1.计算器;2.小黑板和粉笔;3.相关教学素材;4.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老师和学生互动,讨论关于规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学规律;2.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规律的存在,激发学生对规律探索的兴趣。

二、探索规律(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计算器的数字键盘,提出不同的规律问题;2.学生自主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字的探索,并记录下自己发现的规律;3.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展示自己发现的规律,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三、总结规律(15分钟)1.整理学生发现的规律,让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的探索成果;2.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的特点和规律的表达方式;3.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规律的方法和过程,鼓励他们对规律进行推理和解释。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为了加深对规律的理解,老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规律问题,让学生继续进行探索;2.多样化的规律问题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课堂小结(5分钟)1.老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帮助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2.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培养他们对数学规律的热爱和兴趣。

六、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继续进行数字规律的探索和总结;2.提醒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并督促他们认真思考和总结。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字规律的探索,以培养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发现和总结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了对规律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能够主动参与到规律的探索中。

在探索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勇于发现和总结规律,培养了其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

202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五年级数学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3课时的内容。

通过计算器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探索数列中的规律,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了解数列中的规律,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引导探究法。

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法方面,采用的是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互相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计算器和相关的教学素材,以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计算器进行探索。

另外,我还准备了课件和多媒体设备,以便更好地展示教学内容和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本节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

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引入新课我将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新课,例如:“小明用计算器计算了1+2+3+...+10,想知道结果是多少。

请你们用计算器帮助小明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通过这样的引入,激发学生对数列中规律的兴趣,并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我将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不同数列的前n项和,并观察计算结果之间的规律。

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1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2)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2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3) 当数列中的公差为3时,前n项和有什么规律?通过这种引导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让他们主动发现规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第【1】篇〗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同时体会计算器的工具性作用。

二、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三、教学难点探索发现规律四、教学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1.小组合作,使用计算器。

现在老师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请大家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给每组不同的数字)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每组请两个同学来汇报她们的最终计算结果。

看了以上的结果,大家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后明确最后答案都是6174。

同学们最终的答案都是一样的,真的是很神奇,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二)小组交流,探索规律1.探索规律出示例题:1÷11 2÷11 3÷11学生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指名汇报结果。

1÷11=0.0909……2÷11=0.1818……3÷11=0.2727……观察计算出来的结果,分组交流讨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汇报结果: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被除数的9倍。

2.尝试应用规律你能不用计算,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后几题的商吗?学生尝试写出后几题的商。

指名汇报计算结果。

4÷11=0.3636……5÷11=0.4545……6÷11=0.5454……7÷11=0.6363……8÷11=0.7272……9÷11=0.8181……提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写出这几道题的商呢?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举例:在讲解四则运算时,教师可通过具体例题,如“32 + 57”,演示如何在计算器上正确输入,并解释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
-计算器操作的熟练度:部分学生对计算器按键功能不熟悉,容易按错键,导致计算错误。
-观察规律的敏锐度:学生可能难以从计算结果中快速发现数学规律,需要引导和训练。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计算器应用于生活问题时,学生可能不知如何下手,需要教师指导解题思路。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计算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功能以及它在探索数学规律中的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计算器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计算器的操作热情很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有的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时还不够熟练,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功能的运用,比如括号的运用和连续计算等。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计算器基本操作的训练。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快速准确计算的情况?”比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计算器的奥秘。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下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2.分层教学,关注差异:
针对学生对计算器操作的熟练程度,进行分层教学,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个性化的指导,提高学生的操作水平。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引导学生自主操作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鼓励学生与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搭建支架,引导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教师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架,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探索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计算能力,掌握了基本的四则运算,但对计算器的使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具备初步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然而,对于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学生可能还存在以下问题:
1.部分学生对计算器操作不够熟练,影响探索规律的效率;
2.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可能缺乏合作交流意识,影响学习效果;
3.部分学生对数学规律的认识较为片面,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引导深化;
4.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操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在探索中发现数学的乐趣,提高数学素养。
8.拓展延伸,激发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更高层次的数学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数学图片或实物,如“神奇的数字三角形”、“有趣的图形规律”等,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这些图片中藏着哪些有趣的数学规律呢?今天我们将一起用计算器来探索这些规律。”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使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方法,发现并理解数学规律。

2.难点: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如:斐波那契数列、平方数、立方数等。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所知道的数学规律。

(二)探索规律1.学生自由分组,每组一台计算器。

2.教师提出探索任务:使用计算器,寻找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

3.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探索,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平方数的规律:1^2=1,2^2=4,3^2=9,……(2)立方数的规律:1^3=1,2^3=8,3^3=27,……(3)斐波那契数列:1,1,2,3,5,8,13,……(4)其他规律: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三)深入探究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运用这些规律解决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1)求一个数的平方或立方。

(2)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平方数或立方数。

(3)利用等差数列求和。

(4)利用斐波那契数列预测发展趋势。

(四)实战演练(1)用计算器求1到10的平方和立方。

(2)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平方数或立方数:16,25,27,64,125。

(3)求1到10的等差数列之和。

(4)利用斐波那契数列,预测第10个数是多少。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五)课堂小结1.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六)课后作业1.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选用计算器,探索其他有趣的数学规律。

3.运用所学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使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在本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经历以下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操作,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计算器探索规律的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学会观察、分析、总结数学规律,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4.能够运用所学的计算方法和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精讲精练,巩固知识: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方法和规律的运用能力。
5.评价激励,提高信心: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在本节课中,大部分学生能够通过操作计算器,积极参与探索规律的活动。但在小组合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依赖心理,需要教师引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此外,对于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适当提高探索问题的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并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3.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4.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b.家长可协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规律。
3.小组合作,制作一份关于数字规律的手抄报,展示本节课所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功能,学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2. 探索数的规律3. 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探索数的规律。

2. 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的规律,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介绍计算器的功能,如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

(2)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开机、关机、清除等。

(3)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运算。

3. 探索数的规律(1)引导学生观察一些数列,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验证数列的规律,如计算相邻两项的差、比值等。

(3)总结数的规律,并引导学生用计算器进行验证。

4. 解决实际问题(1)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2)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解决这些问题,并检验答案的正确性。

(3)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数的规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计算器和数的规律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2. 学生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是否熟练?3. 学生在探索数的规律方面有何收获?4.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何提高?5.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掌握数的规律,并能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数的规律”。

这个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旨在通过计算器的辅助,让学生观察、发现并验证数学中的各种规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使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计算。

2.学生能够将计算器中的数字和符号运用到生活中,发现规律。

3.学生能够分析并总结计算规律,并运用到练习题中。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发现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将计算器中的数字和符号运用到生活中,发现规律,并能总结规律运用到练习题中。

教学准备:计算器、白板、黑板、教材、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口算题目进行热身。

2.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引入今天的主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Step 2:讨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1.教师向学生展示并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数字键、运算符号和等号的功能。

2.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了解的计算器知识进行解释,并带领学生讨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Step 3:实践探索规律1.教师将几个简单的计算题目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学生完成计算后,教师让学生向大家展示计算的过程,并解释自己的计算思路。

3.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计算过程和结果,探索规律。

例如,学生可以发现一些相同数字的相乘、相加、相减、相除的结果特点,或者找出逆向的操作结果。

Step 4:总结规律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上述规律,并在黑板上记录。

2.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规律是否准确,并找出更多的规律。

Step 5:运用规律解题1.教师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运用之前总结的规律进行解题。

2.学生独立解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

Step 6:展示成果1.学生完成练习题后,教师让学生将解题过程和思路展示给全班。

2.学生逐一展示,并进行讨论。

Step 7:巩固拓展1.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巩固和拓展的综合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并及时给予反馈。

Step 8:课堂总结1.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堂总结,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所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你能发现规律吗?2.出示:比一比谁算得快。

32.47÷15=63.79÷5.2=学生自主计算并订正结果。

3.教师引入:在计算这些题目时,同学们是不是感到很麻烦?这时我们可以使用计算器。

用计算器还可以帮助我们探索一些规律呢!(板书课题: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二、新课学习1.出示教材例9例题。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订正答案:1÷11=0.0909… 2÷11=0.1818…3÷11=0.2727… 4÷11=0.3636…5÷11=0.4545…师小结:这些都是循环小数。

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你发现了哪些规律?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说出规律:商是循环小数;循环节都是9的倍数。

2.引导学生按规律写结果:同学们,通过用计算器计算,观察计算结果,我们发现了规律。

现在大家能不能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几题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题)6÷11=7÷11=8÷11= 9÷1l=学生汇报得出的结果。

引导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的?(根据1÷11,2÷11,……,5÷11的结果得出的规律来写商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范文三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教案范文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教案范文三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究规律》教案范文三篇1 教学目的:1.使学生借助计算器的计算,探究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使学生在使用计算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拟、猜测、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究和发现数学规律的根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究数学规律的经历,开展思维才能。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与别人合作交流的价值,学会与别人交流,逐步养成良好的与别人合作的习惯和意识。

同时使学生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究性与创造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究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探究与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比赛提醒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带来了我们的好朋友——计算器(板书:计算器),我们已经在上学期学会了使用计算器,谁能说说用计算器计算有哪些注意点?今天我们继续使用计算器,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干什么呢?过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2.如今老师想和你们进展一场比赛,你们用计算器,我用口算,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为了公平起见,我请一个同学上来出示题目。

谁赢了?你知道沈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吗?老师之所以能这么快的口算,是因为我知道了乘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数学规律(板书:规律)今天我们就借助计算器来探究规律。

(补充课题)(二)猜测,举例验证,发现规律1.出示表格,请看这张表格,在乘法算式中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一个因数是36,另一个因数是30,请用计算器计算出36×30的积。

请大家注意,如今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2,请你猜一猜得到的积和1080会有怎样的关系?下面的3组算式的积和1080又会有怎样的关系?刚刚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他认为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跟着乘几.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把这样的想法称之为猜测,要想证明这个猜测是否正确,我们还是需要对它进展验证,那应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呢?(计算)2.好,下面就请大家拿出作业纸,完成作业纸上的表一。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2. 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字间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字间的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数字间的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每人一台计算器。

2.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数字,让学生观察并尝试找出其中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规律并不容易,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利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2. 教学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让学生跟随操作,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熟练使用计算器。

3. 探索规律:教师提出任务:利用计算器,探索数字间的规律。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找出数字间的规律。

示例:让学生计算1×2、2×3、3×4等,观察结果是否有规律。

4. 分享与总结: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探索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字间的规律。

总结:通过计算器探索,发现数字间的规律,如1×2=2、2×3=6、3×4=12等,可以看出,结果等于两个数的和。

5.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探索数字规律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6. 课后作业:让学生利用计算器,自主探索更多的数字规律,并将成果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拓展:1. 教师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探索数字的立方、平方等规律。

2. 引导学生尝试找出更多数字间的规律,如质数、Fibonacci 数列等。

七、实践环节:1. 教师布置一道实践题目:利用计算器,编写一个程序,计算并输出100以内的质数。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使用计算器的基本方法,能够熟练操作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包括开机、关机、输入数字、操作符、查看结果等基本操作。

2. 通过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如加、减、乘、除等。

3. 观察和分析数值计算的结果,探索其中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观察和分析数值计算结果中的规律。

2. 难点: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总结规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

2. 采用示范法,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和探索规律。

3. 采用引导法,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规律。

4.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进行实际计算和探索。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计算器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讲解如何开机、关机、输入数字、操作符、查看结果等基本操作。

3. 示范操作:教师演示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如加、减、乘、除等。

4. 学生实践:学生自主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熟悉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5. 探索规律: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数值计算的结果,探索其中的规律。

6. 分享与讨论:学生将自己的发现与同学分享,进行讨论和总结。

7. 解决问题: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体会计算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8.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9.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计算器使用和探索规律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0. 课后辅导:对学生在课后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计算器使用熟练程度,包括开机、关机、输入数字、操作符、查看结果等基本操作。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_教案教学设计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计算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技巧。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培养学生发现和总结数学规律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器进行基本的数学计算。

2. 学生能够通过使用计算器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到的数学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足够数量的计算器。

2. 准备用于实践探索的数学题目材料,其中包括一些有规律的数列、数学运算等。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活动教师以问题形式引入课堂活动:“我们经常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学计算。

但是,除了进行传统的算术运算,我们能否通过使用计算器来发现一些有趣的数学规律呢?请思考一下。

”Step 2:探索规律2.1. 数列规律教师提供一些有规律的数列给学生,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数列中的数字。

例如,“1,2,4,8,16,32,...”,请学生计算下一个数字是多少,并总结规律。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计算器功能,如乘法、幂运算等,以便更好地发现规律。

2.2. 运算规律教师提供一些带有运算符的数学题目给学生,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

例如,“12 + 34 =?”、“56 - 23 =?”、“78 * 9 =?”、“90 ÷ 6 =?”等。

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结果后,可以比较计算结果之间的关系,并总结运算规律。

Step 3:总结规律学生在完成探索后,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他们发现的规律。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并汇报,或者直接在黑板上整理出总结的规律。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对所发现的规律进行解释和推理,形成自己的理论,并和其他同学交流。

Step 4:应用规律4.1. 运用数列规律教师提供一些数列的前几项,并要求学生预测后面几项的数值。

学生使用计算器验证自己的预测,并解释推理过程。

例如,“1,4,9,16,25,...”,请学生预测下一个数字是多少,并使用计算器验证预测是否正确。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基本运算。

2. 通过计算器探索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介绍。

2. 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学规律探索。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数学规律的探索。

四、教学准备:1. 计算器。

2. 教学PPT。

3. 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数学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兴趣。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介绍:讲解计算器的各个功能键,演示如何进行基本运算。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器的基本运算练习,熟悉计算器的使用。

4. 探索规律:教师提出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寻找数学规律。

7. 拓展延伸:教师提出拓展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数学规律。

9.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计算器使用能力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数学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七、教学策略:1.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规律。

2. 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数学故事或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规律的兴趣。

2. 探索规律:提出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寻找数学规律。

4. 练习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解决问题。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索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2.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避免过度依赖计算器,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大胆尝试,勇于猜想。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最后,我会在课后及时收集学生们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中的困惑和需求,以便在后续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课堂质量。
-在合作交流中,教师应适时引导,教会学生倾听和表达,提高交流效率。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找出一些数字或图形的规律的情况?”比如,我们在玩游戏时,可能会发现某些数字的组合会重复出现。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规律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功能。计算器是一种便捷的计算工具,它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行数学运算,探索数学规律。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计算器,我们可以发现乘法表中数字的规律,比如乘积的个位数字会按照一定的周期变化。
b)探索乘法表中的规律,如交换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积的个位数字与乘数的个位数字有关等。
c)通过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总结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
3.实践与应用: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找零、计算面积等。
4.数学游戏:设计包含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的趣味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本节课将围绕以上内容,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
一、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本章节内容依据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中“计算器与数学规律”章节展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与操作,如加减乘除、开机、关机、清除等。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精品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中《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通过使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数规律,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方法,发现数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规律探索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运用计算器发现并掌握数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PPT、黑板。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PPT展示一个数序列,让学生观察并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几个简单数值,让学生感受计算器在数学探究中重要作用。

2. 例题讲解1×1=1,2×2=4,3×3=9,4×4=16,5×5=25,…让学生观察计算结果,找出规律。

(2)讲解规律,并进行拓展:平方数规律。

3. 随堂练习1+2=3,2+3=5,3+4=7,4+5=9,5+6=11,…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进行讲解。

(2)让学生互相讨论并分享其他数规律。

4. 小结六、板书设计1. 数规律:平方数:1×1=1,2×2=4,3×3=9,4×4=16,5×5=25,…连续奇数:1+2=3,2+3=5,3+4=7,4+5=9,5+6=11,…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使用计算器计算1×2,2×3,3×4,4×5,5×6,…,并找出规律。

(2)使用计算器计算1+3,2+4,3+5,4+6,5+7,…,并找出规律。

2. 答案:(1)规律:每个乘积比前一个数多1。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教案通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用计算器探索规律》优质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第七章《计算器与数学探究》第二节《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运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数值计算,通过计算器探索发现数学中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

2. 通过使用计算器,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运用计算器发现并理解数学中的规律。

重点: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数值计算,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器、教学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每人一台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计算总价。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演示计算器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数值计算。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计算下面各题的结果:123 + 456789 32156 × 98144 ÷ 121, 3, 5, 7, 9,4. 知识拓展(10分钟)(1)一个数加上100后,再减去100,结果是多少?(2)一个数乘以2,再除以2,结果是多少?(3)一个数乘以10,再除以10,结果是多少?六、板书设计1. 计算器的基本功能及操作方法2. 数值计算练习题3. 数学规律探索题目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456 + 234802 35764 × 25175 ÷ 52, 4, 8, 16,2. 答案:(1)690445160035(2)下一个数为32。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计算器操作和数学规律时,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拓展延伸:(1)课后让学生尝试运用计算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上册《用计算器探索规律》教案、教学设计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解题心得和技巧。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巩固学生所学。
教学过程: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数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计算器在探索数学规律方面有什么优势?如何正确使用计算器?”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共同发现和解决问题。
4.紧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将数学规律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实用性。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适时引导,培养思维能力:
4.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学习兴趣和动机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五年级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引入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对计算器探索数学规律的求知欲。
-利用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计算器探索活动中。
2.分层次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不同难度的探索任务,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掌握计算器的基本操作和数学规律。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计算器找规律》课堂再现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学生在探索计算规律时,有时要根据计算结果寻找规律。

但有的计算过程比较复杂,如小数除法、小数位数比较多的乘法等。

如果用计算器计算省时省力又很精确,这样能够减轻学生的计算负担,便于把主要精力用于寻找规律。

所以教材结合小数除法的学习,专门安排了用计算器探索规律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发现规律的乐趣,使学生通过亲自体验,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同时培养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学生之前已学习了乘除法的计算,也会使用计算器实行基本的计算,所以课间交流时我就让学生说了说计算器的一些基本的功能键,并出了几道数字比较大的乘除法的计算题让他们用计算器算一算,他们都能准确使用这个工具,但在计算时发生了几例数字按错的现象。

学生虽然都会用计算器实行乘除法的计算,但在发现规律时就不如使用工具那么流畅了,部分学生不能发现规律,部分学生虽然发现了规律却不会根据规律解决问题,这些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体现。

找到其中的规律并用这些规律来解决问题也就是深入浅出是这个课的重点内容,绝大部分学生一找到规律并用找到的规律说出后面算式的得数时,那种情绪高涨的样子也带动了其他的学生去探索和发现。

这种情绪上的带动也为这节课增添了很多的亮点。

必竟发现和创新在学生的心中有着很大诱惑。

学生探索新知识的这种目标非常明确。

这个内容学生多半是通过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来完成的。

课后我问了一下学生感觉学得怎么样,学生非常兴奋,他们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发现计算器计算不一定比人脑快,人脑的潜能是无限的,他们为自己有一个聪明的脑袋感到骄傲。

三、学习目标
会准确使用计算器实行大数目运算。

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尽可能是10位以上的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在哪见过这?(出示一个计算器)……
师:如果让你和计算器比赛计算你敢吗?(学生七嘴八舌,有说敢,有说不敢,还有学生直接说肯定比不过计算器)
师:那就请坐着的同学用计算器,和站着的同学比一比,看谁快。

550+1000-500(这次口算的同学速度快,而用计算器计算比较慢)
41600/128 (这次计算器计算较快,我让学生说了说原因)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在计算时能合理的使用计算器。

学生在学习中非常想用计算器,认为计算器算得又快又准。

通过这个“比赛”证明并不是所有的计算都需要计算器。

(二)游戏导入:
下面我们用计算器来玩一个“猜数字”的游戏。

从“1—9”这9个数字中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数字,别说出来,放在心里。

例如我喜欢数字“8”,就输入9个“8”,再把它除以“12345679”。

(观察学生是否注意到这是一个缺8的数)除完后你只要把结果告诉我,我很快就能知道你最喜欢的数字是几。

学生纷纷尝试。

有一个学生说1.800000014时,我愣了一下,班上的学生也期待着我回答,我短暂的停顿后肯定的说他算错了,他自己有所怀疑,这时我提出让他再算算,看看错在哪,班上的同学也能够帮帮他。

通过验证,发现他将除数按成了“123456789”。

……
师:你们知道窍门在哪吗?玩过后你有哪些收获呢?
这个设计我就是想借助计算器让学生发现一些数和运算的美妙。

我们都知道:
12345679×2×9=222222222
12345679×3×9=333333333
12345679×4×9=444444444
我把它加工成了学生感兴趣的“猜数字游戏”,由乘变除,更加巧妙地彰显了计算器的优势。

在这节课上,我正视并接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错。

课中创设的“猜数字游戏”,因为数位多确实需要用计算器,但正因为数位多,学生可能会把9个“5”输成8个或10个“5”,“12345679”也可能输成“123456789”。

分析错因的过程就是学习使用计算器的过程。

课上的我装糊涂,学生报出错误的数据时,我假装愣住了,好像被难住了,过了一会才说:“你算错了”,给学生的印象是老师思考后作出的判断,应好好“反省”。

只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上,做老师的就应该偶尔的装装“糊涂”。

(三)挑战升华
师:请你们用计算器算出 111111111*111111111等于多少
师:嗯?计算器怎么显示123456789呢?难道计算器也会算错吗?
生大胆猜测原因。

师小结不是计算器出了错,而是有的计算器的屏幕长度有限,只能显示9个数字
师:那这题真的不能用计算器来算了吗?(你能想办法算出准确
的答案吗?小组间试一试)有同学提议笔算,生简单的讨论一下觉得太麻烦了。

师:我有秘诀想知道吗?
(随手写下)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这几题能够用计算器算吧,你们算算看,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
师:你们找到的规律了吗?那现在你们应该知道111111111×111111111的积了吧。

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小结:这么大的数据在计算器上不好算,用人的智慧却能够算出准确的答案,能够说人比计算器更聪明。

师小结:使我们聪明的这个秘密就是从容易的入手,借助计算器发现规律,再用规律去解决计算器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借助计算器而超越计算器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那你们能用你发现的规律自己写几个算式吗?(小组活动,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四)练习
想挑战自己吗?那就试一试吧!
出四道题:1÷11
2÷11
3÷11
4÷11
要求一人写,一人用计算器算
做完后,前后四人一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完成:5÷11
6÷11
7÷11
8÷11
9÷11
(五)评价
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习题设计
向同学们介绍“数字黑洞”,并动手试一试
我任意选了5、7、6、3这四个数。

(课前我自己试了试,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展示学生的结果
组成7653和3567
用7653-3567=3996
用9963-3699=6264
用6642-2466=4176
用7641-1467=6174
设计这个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来证明这个现象的存有,并在验证的过程中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他们探索科学知识的欲望和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