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净化》 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九上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上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新人教版九上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目的要求: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污染水的方法。

3、经过先生自行设计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培育先生设计复杂实验装置的才干。

学习重点:污染水的方法一、探求导航:1知识回忆:〔1〕我国的海水资源有哪些? 〔2〕自然水〔湖水、河水、井水〕与蒸馏水有何不同?区分属于哪类物质? ; 。

2自主学习、交流协作: 〔1〕展现一杯混浊井水,家住乡村的同窗,你们在饮用前是如何处置的呢?〔2〕阅读课本P55图3-15自来水厂净水进程表示图:①水的污染大致经过 , , 。

②第二环节参与的絮凝剂是什么?〔3〕第四步过滤,阅读P55图3-17,完成以下效果:①找出所用仪器;②本卷须知有哪些?③假设过滤后滤液仍混浊,缘由是什么?〔4〕吸附阅读P5-6图3-18,找出〔1〕吸附剂是 ,〔2〕入水口在 〔上方、下方〕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的水仍不是纯水,通常含钙、镁化合物较多的水叫硬水,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软水,依据P56图3-19,你会区分硬水和软水吗? 〔5〕蒸馏生活中经过 方法降低水的硬度,蒸馏水是污染水平较高的水。

二、自我小结经过本课学习,你以为应用 , , , 等方法可以污染水,硬水易生水垢,与 作用不易起泡沫,硬水可以硬化为软水。

三、我会做1、明矾可以净水,是由于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可以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出来。

图3-18 图3-192、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水,这种水可以能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成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水。

3、关于静置的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污染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污染水平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4、以下图是实验室中过滤操作表示图,回答以下效果:〔1〕写出仪器称号:①②〔2〕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3〕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该〔低高〕于滤纸的边缘〔4〕过滤时,烧杯口应靠在上,玻璃棒的另一端应靠在,漏斗下端的管口应烧杯的内壁。

课题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3 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得到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实验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而努力学习化学的志向。

【课前预习】1、你知道水存在于哪些地方吗?这些天然水是不是纯净物?2、海水是不是清澈透明的?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尝一下他的味道,说一下为什么?3、自来水中常含有一些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在通入用户前应如何处理?(自来水净化流程)4、作为家庭饮用水最简单的消毒方法是什么?5、如何除去黄泥水中含有的泥沙,在此操作中应注意哪些要领?6、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什么?应怎样鉴别?7、怎样制作简单的净水器?各物质的作用是什么?【课内探究】一、自主探究:根据课前预习以及课本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你能行!)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4、吸附①絮凝剂吸附:利用明矾溶于水生成的将较小的悬浮颗粒吸附成较大的悬浮颗粒而沉降。

②活性炭吸附:能吸附水中杂质和少量杂质,除去。

5、(1)硬水:含有较多的水。

(2)软水:不含或含较少的水。

讨论与交流:硬水的危害有哪些?(1)和肥皂反应,降低洗涤效果。

(2)锅炉烧水时,易形成,妨碍热传导,严重时可能引起。

(3)饮用硬水,会影响人体健康。

硬水软化的方法(1)生活中:采用法(2)实验室:采用法。

①原理:通过加热的方法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成水。

②实验时应注意:a.烧瓶需垫。

b.烧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

c.烧瓶中加沸石的目的是。

d.不能使液体剧烈沸腾以防。

e.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

二、精讲点拨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1)“二低”(2)(3)“三靠“(4) (5)(6)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问题讨论:(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2、水的净化方法三、我的收获:四、达标检测1. 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 .静置B .吸附C .过滤D .蒸馏2.下列方法中能够用来区别硬水和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搅拌C.溶解食盐D.加肥皂水搅拌3. 下列物质适合用过滤方法分离的是( )A.食盐和蔗糖的混合物B.将粗盐(含泥沙)提纯C.酒精和水的混合物D.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4. 4.指出图中的错误:⑴(2)。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1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的区别2、掌握净水方法,学会过滤操作3、知道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二、自主学习1.纯水:无色、无味,清澈透明,属于。

2.天然水:含有许多杂质和杂质,常呈浑浊状,属于。

3、常见水的净化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1、沉淀(1)静置沉淀:除去________________杂质(2)吸附沉淀: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__________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_____________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2、过滤(1)过滤,可用于分离与(2)过滤需要哪些仪器?(3)过滤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过滤后所得滤纸上的物质是,漏斗下端烧杯中的液体是(4)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问题讨论:(1)为何有些同学得到的滤液不澄清?有哪些原因造成?(2)要使滤液变澄清,怎么做?3、吸附:利用具有吸附性的物质吸附杂质及异味。

在水中加入活性炭不仅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活性炭净水器中,下端净水的目的是什么?4、蒸馏:通过加热使水沸腾成水蒸气,然后使水蒸气冷凝成蒸馏水,从而除去水中的杂质。

完全除去水中所有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四、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天然水→加→沉淀→→吸附→→自来水。

化学变化:投药消毒注意: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并没有蒸馏!五、课堂小结净水程度由低到高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六、练习我市农村饮水多是河水,由于河水中含有较多泥沙、悬浮物和细菌,在把河水饮用水使用之前,通常要进行以下处理:河水→(A)加明矾→(B)过滤→(C)加漂白粉→饮用水。

⑴在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⑵能够消毒杀菌的步骤是;⑶可以除去水中泥杀、悬浮物的步骤是;⑷经上述几步操作处理后得到的饮用水是(填:“纯净物”、“混合物”),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水的净化方法导学案》

《水的净化方法导学案》

《水的净化方法》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的种类和原理。

2. 掌握水的净化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

3. 能够分析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水的净化方法。

二、导学内容1. 水的净化方法的种类和原理2. 水的净化方法的操作步骤3. 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水的净化方法三、导学过程1. 水的净化方法的种类和原理水的净化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三种。

物理方法是通过物理手段去除水中的杂质,如过滤、沉淀等;化学方法是通过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如氯气消毒、臭氧消毒等;生物方法是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如生物滤池、生物膜反应器等。

2. 水的净化方法的操作步骤(1)过滤:将水通过滤网或滤纸等过滤材料,去除较大的杂质。

(2)沉淀:加入适量的沉淀剂,使水中的悬浮物沉积到底部。

(3)消毒:应用氯气、臭氧等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杀灭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4)生物净化:利用微生物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5)净化后处理:对净化后的水进行再次过滤或消毒,确保水质符合标准。

3. 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水的净化方法根据水质情况、净化要求和设备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水的净化方法。

比如,对于水中悬浮物较多的情况,可以采用过滤和沉淀的方法;对于水中细菌较多的情况,可以采用消毒的方法;对于水中有机物较多的情况,可以采用生物净化的方法。

四、导学总结通过进修本导学案,我们了解了水的净化方法的种类和原理,掌握了水的净化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也学会了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水的净化方法。

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要注重水质的净化,保障自身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进修并应用所学知识,为环境珍爱和人类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 水的净化一、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认识净化水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

2.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3.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二、学习重难点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2.硬水和软水的检验。

难点: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三、学习过程【课前任务】1.查阅资料,了解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并用流程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答案】略。

2.家庭小实验:取少量凉白开加入肥皂自制一些肥皂水,再分别取等量的自来水和矿泉水于干净的容器中,振荡(或搅拌),观察并对比容器中的泡沫情况,做好记录。

【答案】略。

【课堂探究】任务一:阅读教材P74第二段,了解净水时常用的絮凝剂及其作用。

【答案】净水时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其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难溶性杂质有吸附作用,使杂质沉降。

任务二: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实验,总结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答案】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的地方;漏斗尖嘴端紧靠烧杯内壁。

任务三:生活中常用的净水器,其主要的净水试剂是活性炭,查阅资料了解活性炭在净水中的作用和净水原理。

【答案】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不仅可以滤去水中的不溶性物质,还可以吸附掉一些颜色和气味。

任务四:依据下图总结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涉及的净水方法及各方法的作用。

【答案】自来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沉淀时会加入絮凝剂,以使絮状的不容物沉降;过滤是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吸附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投药消毒是除去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任务五:阅读教材P76,分析硬水和软水和区别以及鉴别方法。

【答案】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硬水中加入肥皂水后,不容易起泡,产生较多的浮渣。

而软水中加入肥皂水后则泡沫丰富,没有浮渣。

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化学-水的净化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课题2《水的净化》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认知目标1.水净化的基本方法,懂得过滤的目的,学习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2.了解纯水与自然水。

3.了解吸附、沉淀过程等净化水的方法。

二、技能目标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沉淀和过滤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三、体验学习目标树立水是宝贵资源的观念,养成节约用水、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学习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

2.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学习难点过滤操作的基本要点及注意事项。

学习课时:2课时一、导预疑学1、纯水是_______色,______味,清澈透明的液体,而许多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杂质,因此常呈浑浊。

2、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3、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2)吸附沉淀法:絮凝剂:明矾,它是白色晶体,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水中的悬浮物,加快悬浮物的沉淀速度。

(3)过滤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①过滤可以分离与的混合物②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③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的 ,原因是二低:I、滤纸的边缘要低于的边缘,防止II、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防止。

三靠:I、烧杯口要紧靠引流的;防止II、玻璃棒的下端要靠在的一边;防止。

III、漏斗的下端要紧靠,防止④玻璃棒的作用:。

(4)吸附常用吸附剂:木炭、活性炭;(活性炭:它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不仅能除去水中不溶性的杂质,还能除去水中可溶性的杂质及吸附有异味,有颜色,有毒物质。

)(5)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氯气(Cl2),漂白粉﹛Ca(ClO)2﹜二、导问探学1.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哪些?2.河水过滤后,滤液可以喝吗?为什么?3.在生活中还能用什么来代替滤纸?4.天然水经过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处理后得到的水是否是纯净水?实验:取上面过滤过的液体滴在蒸发皿中,加热待蒸发后,观察现象。

《水的净化》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水的净化》导学案新民学校符杰一、学习目标1、了解纯水与自然水并懂得区分硬水与软水。

2、学会过滤的基本装置和操作方法。

二、重难点1、硬水与软水的区分2、过滤和蒸镭等净化水的方法试验预备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肥皂水、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等三、课时支配:1课时导学过程一、激趣标1、激趣导入:同学们请看图想一想、比一比、说一说它们的同异?图略图略课本P74图4-13自然界的水纯水图案回到生活中:你家周边的水沟、我们学校的鱼塘、我们农场的水库及我们所使用自来水,你能说一说它们的区分吗?用多媒课件展现课本P74图4-14自来水厂净化过程示意图。

从水库里的水到我们所用的自来水必需要经过以上净化的过程, 这过程在我们实际生活操作中就较简单,今日我们一起争论学习其基本理论及试验室的简易装置和操作方法。

2、展现目标(直接告知同学学习目标)略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拔):阅读课本P74-77问题探讨一:纯水和自然水一样吗?展现一杯纯水和自然水(提示:从物理性质观看)观看与沟通:(小组抢答,看哪个小组说得多又快。

)小结:(由各小组先回答)纯水是无色、无臭清亮透亮的液体,自然水呈浑浊,可能有气味和颜色。

问题探讨二:我们生活和生产中所用的是纯水还是自然水呢?(同学回答略)那我们怎样才能得到纯水呢?(小组抢答)小结:得到纯水一般经过以下方法吸附、沉淀和过滤问题探讨三:以上的方法各自有什么作用?(小组抢答)小结:在课本中登记。

问题探讨四:你知道过滤用到哪些仪器?怎样安装和如何操作?(小组沟通,亲自动手安装操作,老师巡察、点拔和引导,登记同学消失操作错误较多的(过后重点讲解强调),登记操作较好又快的小组(过后表扬)小结:仪器:漏斗、滤纸、铁架台、玻璃棒、烧杯、浑浊河水安装方法与步骤:一贴二低三靠思索与争论1:什么是硬水?什么是软水?怎样区分。

要求:同学除了理解和把握书本中的两种方法外,能不能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别的方法,(可以上和课外书查找,下节早读课看哪个组找得较多。

水的净化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学习重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学习难点:过滤和蒸馏等操作技巧二、导学自主学习(一)水的净化情景体验:观察一杯取自松花江的水,思考它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水中都混有哪些物质?如何对其净化呢?阅读课本P52讨论交流:1、自来水的净化包含哪几个过程?每个过程的作用是什么?2、哪一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3、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什么?4、讨论P58简易净水器中各成份的作用归纳展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取水- - - - -(一)、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1、沉淀2、沉淀3、自主学习(二)硬水与软水情景体验:经过上述处理后的水是纯净物吗?阅读课本P54讨论交流:1、什么叫硬水?什么叫软水?2、如何区别硬水和软水?演示实验: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3、生活生产中硬水会有哪些危害?4、如何将硬水变成软水?5、蒸馏是什么变化?将水蒸馏的意义是什么?观看视频:水的蒸馏,交流讨论6、为什么要加沸石?7、为什么要防止水爆沸?8、水净化中净化程度最高的过程是什么?归纳展示:三、硬水软水1、定义:2、鉴别3、硬水的危害4、硬水软化、5、蒸馏三、反馈:1、今年世界各国频发地震。

为防止震后疾病传染须对饮用水源进行处理,采取的措施有:①煮沸②消毒③过滤④自然沉降,合理处理的顺序是A.③①②④ B.②④③① C.④③①② D.④③②①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过滤是净化水的一种方法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D.用肥皂水可以检验硬水和软水3、今年4月初,成都发生柏木和轻微水污染事故。

环保人员对受污染的原水进行了投入活性炭等处理。

活性炭的作用是()A 去除异味B 消毒杀菌C 沉降杂质 D降低水的硬度4、水是生命的基础,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B.五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就是纯水C.锅炉中使用硬水容易产生水垢,严重时会引起爆炸D.婴幼儿、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5、对于①静置沉淀;②吸附沉淀;③过滤;④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6、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经过活性炭吸附净化处理的天然水,不能达到的是()A、除去原有的不溶物B、除去原有的异味C、除去所有杂质得到纯净水D、除去一些溶解的杂质7、下列各组物质可以通过过滤进行分离的是()A、食盐、泥砂B、酒精、水C、氧化铜、碳D、水、蔗糖8、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人教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

课题2 水的净化【学习目标】1.学会沉淀、过滤、吸附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2.初步了解纯净水和自然水,了解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了解生活中水的净化方法;3.熟练掌握过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生活中需要空气水等物质才能维持我们的生命活动.自然界中分布着大量的水,这些水能让我们直接使用吗?天然水在自然循环过程中与大气和土壤不断地接触,必然会混入多种杂质。

这些杂质有的悬浮在水中,有的溶解在水中,还有的以其他方式分散在水中,这里面可能还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及其他物质.我们需要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二、课程学习知识一:纯水和天然水1、无色,无味,清澈透明,不含任何杂质,属于。

2、天然水是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由于含有许多和杂质,常呈浑浊液体。

属于。

知识二:净化水的常用方法(一)沉淀1.静置沉淀:水样放置,静置一段时间后,底部有沉淀,上面的水变得相对澄清。

但有一些悬浮物存在。

2.吸附沉淀法:向水中加入某些净水剂如,利用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进行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想一想:如何除去水中的沉淀?(二)过滤:过滤是一种分离的混合物的方法.1、所需要的仪器:、、、铁架台2、过滤器的准备:滤纸的折法3、过滤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一贴:;二低:1. ; 2. ;三靠:1. ; 2. ;3. ;学生实验:将水样进行过滤。

过滤后滤纸上留下了什么?水样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超过5分钟)想一想:(1)还有什么用品可以代替滤纸和漏斗?你在生活中用到过哪些过滤的操作?(2)过滤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如何处理?(3)过滤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

(4) 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为纯净的水吗? 。

学生实验:将过滤后得到的滤液用玻璃棒沾一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待水蒸发后观察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三)吸附学生实验:将红墨水分别倒入只有滤纸的漏斗和滤纸上装有活性炭的漏斗,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2水的净化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2水的净化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4.2水的净化导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污染源和种类。

2.掌握水的净化的主要方法。

3.理解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水的污染源和种类2.水的净化方法3.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三、教学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2.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四、教学难点1.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水的污染主题,并向学生提问:“你知道哪些水的污染源和种类?2. 学习与讨论(30分钟)水的污染源和种类•污水排放:工业废水、农田污水、生活污水等•农药和化肥使用过量•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等•自然因素:地下水、河水等受到地下污染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水中的杂质和颗粒•沉淀:让悬浮在水中的固体颗粒沉淀到底部•蒸馏:将水蒸发后再凝结,去除其中的杂质•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臭氧消毒: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消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杀灭细菌病毒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机械过滤:利用孔径较小的滤网或过滤介质,例如砂糖、砂石等物质,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和泥沙。

•化学净化: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例如氯化铁可以去除水中的铁锈和有机物。

•生物净化:利用微生物或水中浮游生物的作用,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污染物。

3. 实践操作(10分钟)让学生实践操作净水方法,例如用漏斗、滤纸和砂子制作过滤装置,用煮沸器蒸馏水,用活性炭吸附颜料等,并观察实践效果。

4. 撰写总结(10分钟)要求学生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撰写一份净水实践总结报告,包括净水方法的选择、实践操作的步骤和效果评价。

5. 教学拓展(10分钟)让学生针对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进行拓展学习,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阅读相关文献、观看视频等方式进行。

六、作业布置完成净水实践总结报告,并根据拓展学习的内容,撰写一篇关于水的净化技术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水的污染源和种类,掌握了水的净化方法,并深入了解了净水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导学案】《水的净化》(人教)

【导学案】《水的净化》(人教)

【导学案】《水的净化》(人教)【导学目标】1. 了解水的重要性和水的净化的意义;2. 掌握水的污染来源和影响;3.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技术。

【导学准备】图片资料、实际案例、视频材料、白板、水质测试盒等。

【导学过程】【导学一】引入话题1. 引导学生思考:水对我们来说有多重要?2. 学生思考并表达个人观点。

引导学生指出水的重要性,对于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导学二】水的净化意义1. 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净化意义:保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维持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等。

2. 引导学生关注全球水资源现状:全球水资源紧缺,一些地区尤其缺水;3. 引导学生了解全球水污染问题:水污染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导学三】水的污染来源和影响1. 引导学生列举水的污染来源:工业废水、农田农药残留、家庭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水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水污染的影响:传染疾病、损害生态系统、化学物质积累等。

【导学四】水的净化方法和技术1.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水的净化方法:净水厂、家用水过滤器、植物净水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常见的水的净化技术:活性炭吸附、草本植物过滤、紫外线消毒等。

3. 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了解水的净化过程和技术。

【导学五】拓展延伸1. 探究自然界的水净化过程;2. 调研本地区的水污染情况,并提出改善水质的方案。

【导学总结】总结水的净化的意义、水的污染来源和影响以及水的净化方法和技术。

【课后拓展】1. 调查你所在城市的自来水水质情况,并思考如何改善自来水的质量;2. 进行水质测试实验,了解不同水源的水质差异。

水的净化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

刘店中学学案加入,让水。

某化学科技小组在实验室中对一烧杯浑浊的河水进行了简单净化。

请完成操作中自测题1.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方法,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A.水和酒精B.食盐和蔗糖C.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D.食盐和砂土2.下列方法中能用来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最简便方法是()A.煮沸、过滤B.吸附C.加肥皂水搅拌D.静置、过滤3.明矾净化水的作用是()A.使暂时硬水软化B.使永久硬水软化C.除去水中悬浮物D.消毒杀菌4.下列各种方法中能显著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过滤B.静置C.煮沸D.吸附5.在○1沉淀;○2过滤;○3吸附;○4蒸馏4种处理方法中能起到净水的作用的是()A.○1○4B.○1○2○4C.○2○3D.○1○2○3○4 6.下列净水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沉淀B.消毒杀菌C.过滤D.蒸发7.下列净水操作中,效果最好的是()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8.有些地区的水很容易使水壶或盛水的器具上结水垢。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水中溶液有较多的可溶性、的化合物。

这样的水叫。

9.用蒸馏的方法制取蒸馏水时,要在烧杯中加几粒或,以防止加热时出现现象。

10.如图3-8所示。

(1)该图进行的是操作。

(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滤纸的边缘要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因为。

(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杂质,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填“吸附”或“蒸馏”)。

(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和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

(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哪些?11.硬水会给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产生哪些影响?12.对于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每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可降低的硬度的是;综合上述项操作净水效果更好,其先后顺序是。

13.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3-9所示:(1)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活性炭的作用是。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导学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2 水的净化(第1课时)【学习目标】1、爱护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储量是丰富的,但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是的。

(2)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①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②合理使用;③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2、水的净化(1)水是纯净物,但自然界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都不是纯水,都含有许多性杂质和性杂质,属于混合物。

(2)净化水的方法有、、、。

其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3)过滤操作:“一无二低三靠”。

一无:紧贴,两者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边缘低于边缘;低于边缘。

三靠:靠;靠;靠。

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如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有三:①破损;②超过了滤纸边缘;③下面的不干净。

【当堂训练】1、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下列节水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循环使用B.农业浇灌推广使用喷灌、滴灌技术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D.洗菜、淘米、洗衣的水可以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2、水资源是战略资源。

下列是节水标识的是()3、环保要求:凡是有颜色、异味的工业废水都禁止排放。

净化此类废水可采用的方法()A.沉淀B.过滤C.吸附D.静置4、下列混合物中可用过滤法分离的是()A.泥沙和食盐B.食盐和蔗糖C.铜粉和铁粉D.白醋和水5、如图所示进行的的是过滤操作。

(1)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滤纸的边缘要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因为。

(2)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杂质,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填“吸附”或“蒸馏”)。

(3)做过滤实验时,发现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

其原因可能是什么?①;②。

④举出生产生活及实验中使用过滤的一个实例。

水的净化教案和导学案

水的净化教案和导学案

《水的净化》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净化水的一般方法: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

2、重点掌握过滤基本操作及注意事项。

3、了解硬水与软水的区别,硬水的危害和软化方法。

【学案自学】:(利用课余时间自主复习第三单元课题1内容,认真识记知识点,并完成下列基础知识)1.自然界中的河水、湖水、井水、海水等天然水里由于含有许多和杂质,因而常呈浑浊。

2.在某些乡村,则利用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3.市场上出售的净水器,有些就是利用来吸附过滤水中的杂质的。

4.叫做硬水叫做软水。

5.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6.利用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小组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学中存在的问题【班级展示】:精彩的展示你的答案,用红色笔进行批改和纠正【质疑探究】(一)净化水的方法1、演示实验:明矾净水(学生认真观察比较)。

这种净化水的方法——沉淀(除去杂质)2、还有什么物质也有这种吸附能力呢?自学56页第一段(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净化水的方法——吸附(除去杂质)3、(请同学们观察杯中的污水,明矾加入后,有更多的小颗粒沉降下来,水是变的更澄清了,但还有什么不足呢?)你有什么方法可将杯底的不溶物和水彻底地分开?净化水的方法——过滤,过滤能将不溶物和液体彻底分开。

多媒体展示过滤实验(大家不但要认真观察,还要从中总结这个实验的操作要点哦)过滤的操作要点“一贴,二低:,三靠”。

玻璃棒在过滤中起作用。

思考:(1)过滤的原理是什么?)(2)、实验中,如果滤液出现浑浊,分析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3)、过滤得到的水就是纯水了吗?(二)硬水和软水1、自学课本P56页,了解硬水和软水(1)叫硬水(2)叫软水2怎样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呢?3、硬水危害:1)既浪费肥皂又洗不干净衣服。

2)锅炉里结水垢有爆炸的危险。

拓展:其实硬水的危害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长期饮用硬度很高的水,人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它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乱以及结石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2 水的净化
1.能熟练进行过滤操作,会用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分析解决有关水的净化问题。

2.知道硬水的危害,会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能用具体方法将硬水软化。

1.纯水是无色、无味、清澈透明的液体,是纯净物;而天然水中由于含有可溶性或不溶性杂质,是混合物。

2.过滤是除去液体中混有的固体物质的一种方法。

3.净化水的方式有沉降、过滤、吸附、蒸馏。

其中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式。

4.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不含或少含钙、镁化合物的水。

往水中加入肥皂水后振荡,若产生的泡沫少,形成灰白色的垢状物,这样的水就是硬水,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可采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成软水。

一、水的净化
1.沉淀,是指在静置的条件下,水中的固体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到容器的底部,还有一些固体杂质因为颗粒小、密度小悬浮在水中,此时可加入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使其沉降到底部,达到净化的目的。

2.实验:过滤的基本操作
按照课本P75【实验4-1】、【实验4-2】,小组内进行实验,记录现象并得出结论,相互交流并讨论过滤操作。

【实验过程】
(1)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打开成圆锥形,把滤纸尖端朝下放入漏斗。

滤纸的边缘要比漏斗口稍低,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与漏斗紧贴,中间不要有气泡。

(2)把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上,调整高度,使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以使滤液沿烧杯壁流下。

(3)取需要过滤的液体,将烧杯紧靠玻璃棒,使液体沿玻璃棒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注意玻璃棒下端要紧靠三层滤纸的一边,倾倒时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4)过滤结束后,观察到滤纸上有不溶性的固体,而滤液是澄清的。

【探索交流】
(1)上面的操作要点可以总结为“一贴、二低、三靠”。

(2)为什么要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中间若有气泡就会减缓过滤速度。

(3)为什么要求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这样可以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以免滤液从烧杯内溅出来。

(4)向烧杯内倾倒液体时,液面为什么不能高于滤纸边缘?
防止滤液从滤纸和漏斗之间流下,影响过滤的质量。

3.吸附、沉淀、过滤只能除去肉眼可见的大杂质,对于水中一些有味、有色、有毒的,肉眼不可见的杂质可加入活性炭或木炭,利用它们的吸附性将有色、有味、有毒的杂质除去。

如冰箱除臭剂中常含有活性炭。

4.蒸馏,利用加热达到水的沸点,从而使水变成水蒸气,然后冷凝得到蒸馏水,因为蒸馏水是纯净物,因此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化方式。

注意:在进行蒸馏操作时,应在蒸馏瓶内加入几粒沸石,以防加热时暴沸;冷凝管下端是进水口,上端是出水口。

【反思与评价】
(1)上面四种净化方式,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是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2)在实际净化水的过程中,通常是几种净化方式综合应用的,如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是:取水、加入絮凝剂、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3)在野外可以使用自制简易净水装置净化水。

仔细阅读课本P77“课外实验”,讨论分析图4-22,每一层物质的作用是什么?
小卵石过滤除去大颗粒杂质;石英砂过滤除去小颗粒杂质;活性炭吸附除去一些可溶性的有色、有味、有毒的杂质;蓬松棉防止上面的细小固体随水流入下面的烧杯。

二、硬水与软水
1.硬水和软水的区分
【实验原理】硬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与肥皂水反应,生成灰白色的垢状物,同时产生非常少的泡沫。

【进行实验】向盛有等量的软水、硬水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实验现象】一支试管中产生丰富的泡沫,下面的液体依然比较澄清;另一支试管中产生的泡沫很少,同时产生了灰白色的垢状物,慢慢漂浮在液面上。

【实验结论】能产生丰富泡沫且很少垢状物的是软水,而泡沫少同时产生垢状物的则是硬水。

【反思与运用】
平时用水壶烧开水时,水壶底部能产生黄白色的水垢,这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转变成不溶性物质沉积下来而形成了水垢。

2.硬水的软化
【收集资料】
(1)加热沸腾过程中,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变成不溶性固体物质沉积下来。

(2)水受热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通过冷凝又变回了液态蒸馏水,这个过程叫作蒸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转变成气态而是留在原来的容器中。

【实验结论】可通过煮沸、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

【反思与运用】煮沸操作简单,一般用于生活中的硬水软化;而蒸馏消耗能源、费时,不适合生活中应用,一般由工业生产余热提供热量使其软化。

见《导学测评》P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