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小说内容。
(2)学会欣赏名著,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信念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1. 小说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介绍。
2. 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小说背景。
(2)掌握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分析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和现实背景的结合。
2. 教学难点:(1)对小说中的科幻元素进行深入分析。
(2)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预习,了解小说背景,分析人物和情节。
2. 合作探讨:课堂上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启发。
3.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4. 启发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科幻小说背景。
2. 第二课时:分析小说的人物设置、故事情节和基本框架。
3. 第三课时:探讨小说中的科幻元素及其与现实背景的结合。
4. 第四课时: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深入剖析。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片段或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小说,了解人物和情节,收集与小说相关的资料。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承德县高寺台小学温艳红一、指导目的: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指导重点:1、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进一步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三、指导难点: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四、课前准备:学生的“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师生共读的书《海底两万里》。
五、指导过程:(一)、展示导入:1、同学们,又到了少年宫学海畅游阅读的时间,让我们相约在书的海洋里!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是啊,书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今天我们要从哪一类书里吸取知识的营养呢?请大家先看一段视频。
(出示视频:“鹦鹉螺号”袭击海轮的情景)2、师:同学们,知道这段视频出自哪本书吗?对,就是这本书(出示书)。
你是怎么知道的?师:《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科普小说,上一节阅读课老师教给了你们阅读小说的方法,并让你们按阅读小说的方法阅读了这本书。
你们都读了吗?你喜欢读吗?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潘老师也爱看这本书,还有许多老师和家长也喜欢看。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继续阅读《海底两万里》。
(出示课件:教本封面图及课题)齐读课题(二)、阅读实践1、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928-1905)写出了数部历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科幻小说。
他沉迷于科学技术,把现实和幻想完善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吸引了几代人的奇妙世界。
1870年,凡尔纳的水下史诗——《海底两万里》一经出版便立即获得成功,并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读者。
罗恩●米勒是儒勒●凡尔纳学会的荣誉会员,也是新版《海底两万里》的改编者,还是凡尔纳另外一套著作《奇异之旅》的主要改编者。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幻小说的一些基本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帮助学生掌握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 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小说中的科学幻想进行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通过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
3. 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及其对现实世界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小说中的典型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人物分析: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阿龙纳斯、尼摩船长等,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成长变化。
3. 情节梳理:引导学生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探讨情节发展中的悬念和转折点。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从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背景等方面,深入挖掘主题思想,如对科学、探索和人生的思考。
5. 科学幻想分析: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引导学生评价科幻元素的合理性和现实意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笔记和心得体会:检查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程度和阅读感悟。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
4.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拓展:1. 对比阅读:《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比较阅读,如《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等,探讨不同作品之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组织学生观看《海底两万里》的电影版本,引导学生从文字到影像的转化,感受科幻作品的视听魅力。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
精彩片段赏析示例
“1000克的海水有96.5﹪是水,2.65 ﹪是氯 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 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 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 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 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 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 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 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所以说 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他的许多作 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更重要 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 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 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所有这些使他 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 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 原因。
片段欣赏
A、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变
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 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 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 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片段欣赏
B 、我看见水中浮着很长的海带(有些 作球形,有些作管状)、红花藻、叶子 很纤细的薛苔、很像仙人掌的蔷薇藻。 我注意到较近海面的一层是青绿色的海 草,在更深一些的地方是红色的海草, 黑色或赭色的水草就在最深处,形成海 底花园和草地。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引导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儒勒·凡尔纳:法国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科幻小说,讲述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在神秘潜艇“鹦鹉螺号”上进行海底探险的故事。
2. 作品特点分析科学性:小说中的科技元素丰富,对海洋生物、潜水艇等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
想象性:作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了一个奇幻的海底世界。
人物性格:主人公尼摩船长具有独立、勇敢、智慧等品质,值得学习。
3. 阅读方法指导泛读: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作品大纲。
精读:分析人物性格,品味语言风格。
批判性阅读:思考作品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的合理性。
4. 课后拓展推荐阅读其他凡尔纳的作品,如《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等。
参观海洋博物馆,了解海洋生物知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
2. 难点:分析作品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的合理性,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教学措施1. 课堂讲解:教师通过PPT展示,生动形象地介绍作者、作品背景及作品特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阅读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的了解程度。
2. 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科幻小说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情况。
4. 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的提高程度。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海底两万里》的电影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作者及作品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作品背景。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一、教材分析《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科幻文学之父”。
本书可以让学生了解科技与人文的交融、观念的刷新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具有较高的思想性与文学性。
本教材适合选取的章节:第一篇第四章、第十三章;第二篇第五章、第十六章;第三篇第一章、第十八章。
二、教学目标1. 能读懂教材中的重点内容,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命运人物的形象、性格、行为等特点。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爱好读书的兴趣和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个性诱导(5分钟)1.老师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主要精神。
2.请学生将这本书称为“怪诞之旅”,让学生了解本书的主要情节和感受。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阅读介绍性词句,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
2.协助同桌阅读指定章节(老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3.大家记住阅读完后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并一起定位重点句式。
三、课内讨论(25分钟)1.展示阅读过程,学生们将跟着教师讨论章节中涉及的问题,理解主要内容。
2.讨论人物形象的体现,比如,《海底两万里》中的主人公艾德·兰敦,他需要不断领悟经验并积累知识,将思糊涂的人形象形成全面;著名科学家阿伦·麦克拉伦,脾气急躁,缺少耐心,但却是很有责任感的勇士,让学生感受贯穿全书的人物形象。
3.把这个学习体验给记录下来,包括你学到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怎样与他人合作的。
大家交换经验,互相了解。
四、文学欣赏(25分钟)1.教师直接朗读海底两万里的经典梗概,指导学生仔细把握其语言风格、文化背景和精神内涵。
2.制定欣赏计划,由学生通过阅读相同或不同的书写书评,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
3.辅导学生细致分析句子的结构,理解主题的明确性和意义上的相互联系。
五、作业布置(10分钟)1.要求学生回去整理好交流讨论笔记,学习名言警句,再加上自己阅读赏析的书评,写一篇150-200字的读书感言。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指导
《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指导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作品内容,经过节选文章的速读指引掌握迅速阅读的方法,培育学生高效阅读的习惯,提升学生阅读鉴赏水平,激发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阅读的兴趣。
2.经过读目录、限时速读、跳读等惯例训练,掌握迅速阅读要领。
认识作品中代表人物形象及有关情节。
3.感觉作者非凡的想象力,感知作品中人物献身科学的探究精神,激发青年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迅速阅读方法的指导。
2.难点:在限时迅速阅读中掌握作品要点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还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有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潜水艇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潜水艇里环游世界了!”这个人就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儒勒·凡尔纳。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二、快速阅读之读目录过渡:那么当我们拿到一本书,怎样才能用最快的时间认识作品中的重要信息呢?预设:序言(导读)、目录、结尾活动:读目录,画航线请大家在目录顶用波涛线标记出地名,看看他们经过些地方?圈画有关海疆,明确路线(第十八章,太平洋;第二部分,印度洋、红海、希腊群岛、维哥湾,和恩角到亚马逊河、墨西哥湾。
第二部分第七章,48小时穿越地中海,第二部分第十一章马尾藻海。
第二部分第十四章,南极。
)由此,我们能够从目录中发现我们的主人公们搭乘“鹦鹉螺号”依据以上路线在海底航行了两万里,那么接下来,就请我们的同学一同来达成航行路线的绘制!过渡:在由太平洋至北冰洋的航行过程中,发生了很多惊心动魄的故事,接下来我们就选用此中的出色片段进行迅速阅读。
三、快速阅读之限时阅读训练活动一:概括快速阅读技巧1.三“不”:不指读,不作声,不回读经过眼球迅速转动去获守信息2.一“要点”:提取对于标题、时间地址人物事件等要点信息3.一“修正”:依据已有信息推断内容和主题,再依据新获取的信息不停修正。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引言《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
本文档为《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旨在帮助教师们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这一经典作品。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小说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探讨的科学、社会和人性问题。
三、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介绍- 介绍《海底两万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 帮助学生了解19世纪科学发展和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 理解和解读-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并帮助学生理清主线和支线;- 指导学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概念和技术设备;- 引导学生探讨小说中涉及的社会和人性问题。
3. 文学欣赏- 引导学生欣赏文学语言和描写技巧;-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和隐喻,并帮助学生理解深层含义;- 引导学生品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描写。
四、教学方法1. 导读法:通过创设情境和提问,引导学生进入小说的世界;2. 讲授法:通过讲解小说的背景、分析情节和解读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交流彼此的观点和理解;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材料供学生进一步阅读扩展。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2. 作业评估:布置与小说相关的阅读理解和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小说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海底两万里》原文和中文译本;2. 相关研究资料和解读文章;3.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等。
七、教学计划根据教学时间和学生的进度,安排相应的教学计划。
根据每节课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八、总结《海底两万里》是一部极具科幻想象力和文学价值的小说,通过阅读和研究,学生们可以拓宽视野、培养思考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从三个角度指导《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
从三个角度指导《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两卷四十七章,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小说主要讲述了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这本书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的推荐阅读书目。
笔者指导学生快读原著,然后从三个角度设计专题,开展师生共议,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探究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
一、看情节设置,体会用悬念手法推进故事发展设置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引起读者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写法。
它是记叙文写作、小说创作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
《海底两万里》中,通过设置悬念来推动情节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水下葬礼”中,1月18日,行驶在东经105度、南纬15度的海域,尼摩船长为什么久立不动,眼神没有离开过望远镜对着的那个方向?大副为什么也很激动?阿龙纳斯想用望远镜看时,为什么被尼摩船长愤怒地夺走?又如“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这个故事中,为什么尼摩船长在印度洋中奋不顾身救起一位素不相识、身份卑微的采珠人,而且送给他一袋珍珠?再如“克里特岛赠金”中,尼摩船长为何把重达一吨的金条给克里特岛附近的一个潜水者?尼摩船长哪来的这么多钱?等等。
针对这本书的特点,在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笔者这样设计教学流程。
首先,与学生一起分享交流这部小说中最吸引自己的情节,如“怪物之谜”“揭示怪物真相”“强制性睡眠”“一颗价值千万的珍珠”“希腊群岛”“维哥湾的宝藏”等。
其次,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对于小说的叙事手法,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小说能够深深地吸引我们一直读下去呢?通过对问题的探讨,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设置悬念。
在此基础上,请学生进一步思考,设置悬念有什么作用。
经过思考和探究,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设置悬念使情节环环相扣,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能更好地塑造人物,阐述主题。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指导目的: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并提供阅读材料和实践机会,利用多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
2、培养学生制作“读书笔记卡”的能力,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课前准备:学生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师生共读的书籍《海底两万里》。
三、指导过程:一)、导入:1、师:XXX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XXX也说过“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没有了阳光”。
这些名言告诉我们,有益的书籍确实是非常宝贵的!感谢学校开展“名家名作伴我成长”的读书活动,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使我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惯。
2、展示学生优秀的采蜜本和读书笔记卡,并进行简短的点评。
3、展示教师的读书笔记卡(关于《海底两万里》的内容),并指出学生需要研究的地方(标明书籍的页数,写下欣赏的理由,留出装订的地方)。
二)、实践阅读:1、师:上周我们师生一起开始阅读法国小说家、科幻小说开创者之一XXX的科幻小说《海底两万里》。
从同学们的口中,我已经知道你们都很喜欢这部小说,有的同学甚至已经快读完整本书了,是吗?那么,我来考考你们,为什么你们会这么喜欢阅读这本书呢?2、出示“人物和身份”的连线,让学生说出他们喜欢阅读的理由。
人物身份XXX船长XXX鱼叉手之王XXX教授的仆人XXX教授3、师:现在我们进行两分钟默读,看看在两分钟内,自己能读几页课外书。
同时要注意读书的姿势,要注意读书的质量,做到专心致志,不能心不在焉。
4、进行两分钟默读。
5、让学生用笔圈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并在旁边做出评价。
6、交流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词语和评价。
三)、阅读总结:教师围绕这堂课中涌现出来的用心读书和积极发言的同学,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四)、拓展训练:1、继续制作“读书笔记卡”或“名著欣赏记录卡”。
读完这部小说后,可以在世界地图上标出作者的旅行路线。
海底两万里整本书指导阅读(精选)
海底两万里整本书指导阅读(精选)第一篇:海底两万里整本书指导阅读(精选)《海底两万里》整本书阅读设计稿【教材解读】1《海底两万里》简介《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叙述了法国生物学者阿龙纳斯在海洋深处旅行的故事。
事情发生在1866年,当时海上发现了一只被断定为独角鲸的大怪物,他接受邀请,参加追捕。
在追捕过程中,泅到怪物的脊背上。
这怪物不是什么独角鲸,而是一艘构造奇妙的潜水艇。
潜水艇船长尼摩邀请他海底旅行。
他们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看到许多罕见的海生动植物和水中的奇异景象,又经历了许多危险;最后,当潜水艇到达挪威海岸时,阿龙纳斯不告而别,把他知道的海底秘密公诸于世。
2、《海底两万里》主要人物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仆人康塞尔、捕鲸手尼德·兰、“诺第留斯号”的主人尼摩船长。
尼摩船长:是“鹦鹉螺”号的主人,性格古怪,性情忧郁,知识渊博,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是一个在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烈火中成长起来的民族志士。
阿龙纳斯教授:是一名生物学家。
博古通今,性情温和,心底善良,富有探究精神。
尼德.兰:他是随着阿龙纳斯教授去捕“巨鲸”的一位捕鲸手,他经验丰富,百发百中,是一个比较原始的人,性情火爆,野性十足。
康塞尔:阿龙纳斯教授的仆人。
他忠诚、老实本分、性格开朗,对分类学非常入迷。
【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
2.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圈点勾画、做阅读卡片),学会快速阅读。
3.通过交流阅读感受,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4.通过学生猜想阅读以及创作科幻作品的体验,开启幻想之旅。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尤其是它的科学性和幻想性。
第一课时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板书:海底两万里1、多媒体出示“潜水艇”的图片。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2.师:“潜水艇”相关知识交流。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说中鹦鹉螺号的冒险之旅,展示了主人公尼摩船长的聪明才智和科学幻想元素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海底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说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尼摩船长的复杂性格和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科学幻想元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普实验,如制作一个小型的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海底两万里》中涉及的环保意识理解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组织。有时可能因为担心教学进度,导致课堂节奏过快,让学生难以消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课堂节奏的把握,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能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如鹦鹉螺号的冒险之旅、与海底生物的遭遇等。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感悟作品主题。
4. 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科学。
3. 人物形象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
4. 故事情节解析:海底探险、与海洋生物的互动、与海底世界的冲突。
5. 作品主题探讨:对科技、人性、自然的思考。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科幻元素等。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等。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作品。
4. 阅读指导法: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及作品背景。
2. 分析作品特点:讨论科幻小说中的想象与科学。
3. 人物形象分析:分析尼摩船长、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的性格特点。
4. 故事情节解析:通过典型情节,深入理解作品。
5. 作品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人性、自然的关系。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阅读《海底两万里》全书,完成读书笔记。
2. 评价:课堂表现、小组讨论、读书笔记质量。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分析:《海底两万里》与其他科幻小说的异同。
2. 电影欣赏:《海底两万里》改编的电影版本,感受影视作品的魅力。
3. 创意写作:以《海底两万里》为背景,编写一段科幻故事。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指导。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
3.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八、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2. 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3. 学生创新思维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的该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底两万里》一书,并进一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通过教案的讲解,学生应该能够:1. 深入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主题和情节。
2. 学会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背后的和艺术手法进行评价和解析。
3. 掌握分析小说结构和风格的方法。
4. 通过解读小说背后的意义和主旨,深入思考、批判和评价纳博科夫对人类探索和冒险的哲学观点。
三、教学内容1. 理解小说主题和情节1.1 阅读小说梗概,快速了解小说主题和情节1.2 单独解析小说开头,剖析海底探险的意义1.3 比较小说中不同章节中探险活动和技术描写的差别和变化2. 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2.1 分析小说主人公奥尔萨伯教授的性格、信仰和动机2.2 评价小说反派角色纳莫戈的作用和形象2.3 探讨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如鱼类和水下生物的比喻和化身3. 解析小说结构和风格3.1 比较小说各章节的风格和写作手法3.2 探究小说的叙述视角和结构设计4. 理解小说背后的意义和主旨4.1 分析小说底层哲学意义和主题,如人类发现、探索和发展的基础4.2 探索小说中关于科学和自然的问题4.3 评价小说中纳博科夫对人类冒险行为和探险精神的批判和探讨四、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讨论、分析和写作,以便学生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小说。
五、教学流程安排1. 教师讲解小说梗概和主题2. 学生阅读小说第1章3. 小组讨论和分享第1章的分析和批评4. 学生完成对第2章和第3章的阅读和分析5. 小组共享对小说人物形象和手法的分析和评价6. 学生完成对剩余章节的阅读和作品分析7. 学生撰写有关小说主题和背景的文章六、教学评估考虑到该教案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分析和批判能力,教师需要评估学生的作品。
教师可以使用分级评估工具,以便为学生创造积极的评估环境。
海底两万里的读书方法
海底两万里的读书方法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作者是刘慈欣。
以下是一些读书建议:
1. 理解小说的结构:这部小说是一个非线性的故事,有很多分支和转折点。
在阅读之前,建议先了解小说的结构,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
2. 关注故事情节和角色:这部小说有很多深刻的哲学思考,但是在阅读过程中,也需要注意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发展。
3. 标记重要部分:在阅读过程中,可以使用标记或书签来标记重要部分,以便在后续阅读中更好地理解。
4. 思考小说的寓意:这部小说有很多深刻的思考,建议读完之后,思考一下小说的寓意和对读者的启示。
5. 与其他读者交流:这部小说是一部受欢迎的作品,建议与其他读者交流,听取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意见,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提高学生对科幻小说的认识和兴趣。
培养学生通过名著阅读,提高阅读能力、思维品质和审美情趣。
1.2 教学内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介绍《海底两万里》作品特点分析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介绍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等。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人物形象等。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经典片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作者照片、作品封面、相关图片等。
视频资料:播放《海底两万里》改编的电影片段,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教学导入以问题引导:你听说过潜水艇吗?你知道潜水艇在科幻小说中的发展历程吗?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作品背景。
3.2 作品特点分析分析《海底两万里》的作品特点,如科幻元素、探险精神、人物形象等。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3.3 经典片段分析选取《海底两万里》中的经典片段,如“海底漫步”、“与鲨鱼搏斗”等,进行分析。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如描绘细腻、情节紧张等。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作者、背景、作品特点的掌握程度。
学生对作品中的科幻元素、人物形象的认知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反馈学生阅读《海底两万里》的进度和反馈。
学生对作品阅读的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养成。
第五章:教学拓展与建议5.1 教学拓展推荐与《海底两万里》相似的科幻小说,如《三体》、《流浪地球》等。
组织学生进行科幻小说主题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5.2 教学建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更多科幻小说,提高阅读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科幻小说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活动让学生收集有关《海底两万里》的资料,如作者简介、作品评价等。
初中语文 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了解小说的背景、作者及主要情节,提高阅读兴趣。
2.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学习小说中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体验小说带来的奇幻之旅。
二、教学内容:1. 小说背景及作者介绍2. 小说情节梳理3. 人物形象分析4. 科学知识学习5. 想象与联想训练三、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小说背景及作者,阅读第一章2. 第二课时: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 第三课时:学习小说中的科学知识,讨论科幻元素4. 第四课时:想象与联想训练,学生分享心得5. 第五课时:总结与拓展,布置阅读任务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小说背景、作者及情节梳理2. 分析法:分析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3. 讨论法:学习科学知识,探讨科幻元素4. 实践法:想象与联想训练,让学生体验小说魅力五、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2. 学生对小说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程度3. 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心得的表现4. 学生想象与联想能力的提升教学设计:1. 导入: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背景及作者儒勒·凡尔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一章,了解小说基本情节。
3. 情节梳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小说情节,概括故事主题。
4. 人物分析: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教师进行点评指导。
5. 科学知识学习:教师讲解小说中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关注科幻元素。
6. 想象与联想训练:教师提出想象题目,学生进行联想创作。
7.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阅读。
六、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海底两万里》,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并能够将其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科学合理性与不合理性。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共同探讨小说中的科学道德问题。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由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
以下是对该书的阅读指导:
1. 阅读环境: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以确保您能够集中精力阅读。
2. 阅读目的:在开始阅读之前,明确您的阅读目的。
例如,您可能想要了解这本书的故事情节、角色特点或者科学知识。
3. 背景知识: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的生平和时代背景,有助于您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
4. 深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注意细节和情节发展,深入理解角色的情感和动机。
5. 批判性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回答一些问题,例如这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它的科学元素是如何与故事情节相结合的?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6. 总结和复习:在阅读完成后,尝试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主题,以及您学到的科学知识。
7. 延伸阅读:如果您对这本书感兴趣,您可以进一步阅读儒勒·凡尔纳的其他作品,或者探索其他科幻小说作家的作品。
总之,阅读《海底两万里》是一个充满乐趣和启发的过程。
通过深入阅读和思考,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本书,并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制作“知识积累卡”,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
重点: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难点:对书中人物特点的分析。
教学过程:一、展示导入:展开科学幻想之翼,漫游海底神秘世界。
多媒体展示书籍封面,并对本版本的《海底两万里》做以系统介绍,对书籍作者儒勒·凡尔纳以及改编作者、插图绘制画家进行介绍。
使同学们对作家的写作特点有所了解,即严谨的科学性。
二、阅读鉴赏。
1、对书中情节做简单介绍:“这场冒险始于阿尤纳斯教授偶然成为了神奇的潜艇“鹦鹉螺号”的囚徒。
从此,他跟随“鹦鹉螺号”和尼莫船长展开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海底世界之旅:壮观的海底鱼群、巨大的珍珠场、失落的亚特兰蒂斯、与巨型章鱼的浴血恶战……”设置疑问吸引学生兴趣:“神秘的尼莫船长到底是个大开杀戒的暴君,还是个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可怜人呢?尼莫船长究竟有着怎样的过去?他的巨额财富是来自哪里?他又为什么要在这茫茫大洋上离群索居…… ”2、介绍本书的另外一个亮点:富有DK精美风格的照片和手绘插图。
展示部分书页截图。
三、走进科学,展开幻想。
设置讨论问题:学生们进行讨论,并畅所欲言。
问题一:你所知道的现在最先进的潜海工具是什么?最大的潜海深度是多少?讨论结束后,老师展示自己所收集的图片及数据,重点展示“蛟龙号”,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问题二:让你任意幻想的话,海洋的深处会有什么?板书展示学生的想象;多媒体展示教师的想象,并鼓励学生大胆构思,发散思维,放飞思想。
四、名人读书韬略:介绍好的读书方法。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先放过,切身需要及思量。
——宋陆九渊《读书》对本诗简单解释,指导学生读书重在体会,不懂的不妨先放过,与自己切身相关的要思考其深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作者名片]儒勒·凡尔纳,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1863年因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而一举成名,代表作为“海洋三部曲”:《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
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代表作之一,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诺第留斯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
[创作背景]在世界近代史上,波兰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1863年,波兰人民的起义遭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
波兰人民与沙皇政府的矛盾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
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小说刚创作的时候,凡尔纳和出版商就书中的主人公鹦鹉螺号艇长尼摩的特征展开了一场争论,凡尔纳希望尼摩是位波兰人,他永不宽恕地把仇恨直指向俄国沙皇。
最后,尼摩被大致定位为自由者。
[选段一]这林中尽是高大的乔木状植物,我们一走入它那阔大的拱形枝干下面时,首先进入我眼帘的是分布奇形怪状的枝叶——迄今为止,我还没有见过这样的分布情形。
林间地面,寸草不见有生,灌木上丛生的枝杈一根也没有蔓出,既没有向下弯曲,也没有向着水平方向伸展。
所有的植物都是向上长高,直冲着洋面。
没有细丝,没有叶带,无论怎么薄,但都有如铁杆般挺直。
墨角藻和藤本植物,受使其生长的海水密度的影响和支配,都依据着垂直线而挺拔向上般生长。
而且,它们都纹丝不动,当我用手分开它们的时候,这些植物立即又会恢复到其原来的状态。
垂直线在这里支配着一切。
在很短的时间内,我就习惯了这种奇怪的布局,同时也习惯了包围着我们的,而同时也是关系到我们的那种黑暗状况。
林中地上布满了尖利的石块,行走时难于避开。
在我看来,这里的海底植物是很全面的,甚至比南北极地区或者热带区域还更丰富得多,而在那些地区,海底植物就少得多。
可是,在几分钟内,我是不知不觉地将动物和植物混淆了起来,把植虫动物当成了水产植物,把动物当成植物。
然而,谁又能够不出差错呢?在这片海底世界里,动物和植物两界,那可是极其接近的呀!我仔细观察到,这里所有的植物界物产,跟土壤只有一种表层的勾连。
它们都没有根,固体对于它们是无关紧要的,沙、贝、介壳、卵石都可以支撑住它们,它们只求有一个支点,而并不需要那种赖于生长的力量。
这些植物只是自身发展,其生存的资源就是那维持着它们、滋养着它们的海水。
它们大部分长出的不是叶子,而是奇形怪状的胞层,表面色彩并不丰富,只有玫瑰红、胭脂红、青绿、暗绿、浅黄、灰褐等颜色。
我在这里看到的不是像“鹦鹉螺号”艇上看见过的那些风干了的标本,而是有如扇子般展开着的,似乎在迎风招展的孔雀彩贝,朱红色的陶瓷贝,伸长着它那可食用嫩芽的片形贝,纤细柔软、足有15米高的古铜藻,茎在其顶端上生长的一束束瓶形水草,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其他深海植物,所有这些植物全都没有花。
一位诙谐的博物学家曾经说过:“海洋确实是一处反常的稀奇古怪的环境与场所,在那里,动物类开花,而植物類却不开花!”赏读感悟作者运用了各种写作手法,描绘了一个美妙无比的海底世界。
这里有与陆地迥然不同的森林,海底森林的植物的枝条都是垂直排列的,所有的草木都像铁杆一样笔直地伸向洋面。
也有与陆地上鸟类同样敏捷的各种鱼类,还有比陆地上的猛兽更为恐怖的火鲛。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海底还能进行如在陆地一样的狩猎活动。
[选段二]这个场面不过是几秒钟的事。
鲨鱼回来,翻转脊背,就要把印度人切成两半了。
这时候,我觉得蹲在我近边的尼摩艇长突然站起来。
然后,他手拿短刀,直向鲨鱼冲去,准备跟鲨鱼肉搏。
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艇长冲来。
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艇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
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艇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
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
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
勇敢大胆的艇长,抓住鲨鱼的一只鳍,跟这个怪物肉搏。
短刀乱刺鲨鱼的肚腹,但没能刺到致命的地方。
就是说,没能刺中鱼的心脏。
鲨鱼死命挣扎,疯狂地搅动海水,搅起的漩涡都要把我打翻了。
我很想跑去接应艇长,但被恐怖慑住,不能挪动。
我两眼发直地注视着。
我看见战斗的形势改变了……艇长被压在他身上的巨大躯体所翻倒,摔在水底地下。
一会儿,只见鲨鱼的牙齿大得怕人,像工厂中的大钳一般。
尼摩艇长的性命眼看就要不保了。
忽然,内德·兰德手拿鱼叉,转念之间,迅速向鲨鱼冲去。
他投出可怕的利叉,打中了鲨鱼。
……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采珠人的小艇上。
尼摩艇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
很运气,由于孔塞伊和艇长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不幸的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回到小艇上,尼摩艇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说的。
他说:“兰德师傅,谢谢您!”“艇长,那是我对您的报答!”内德·兰德回答,“我应该报答您。
”一个轻淡的微笑在艇长的嘴唇间露出来,此外并没有一句别的话了。
“回鹦鹉螺号艇上去!”他说。
小艇在水波上飞走。
几分钟后,我们碰到浮在海上的那条鲨鱼的尸体,看到那鳍梢现出的黑颜色。
我认出这条鲨鱼就是印度海中厉害怕人的黑鲨鱼,真正所谓鲨鱼的一种。
它身长二十五英尺,它的大嘴占它全长的三分之一。
这是一条成年的鲨鱼,从它嘴里,在上颚上,有摆成等边三角形的六排牙齿,就可以看出来。
当我注视这个尸体时,十多条饥饿贪食的鲛鱼忽然在小艇周围出现,但这些东西并不理睬我们,全扑到死鲨鱼身上去,一块一块抢着吃。
八点半,我们回到了鹦鹉螺号船上。
赏读感悟本段的内容是:鲨鱼攻击印度采珠人,尼摩艇长出手相救。
场面描写得生动具体,惊心动魄。
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表现出尼摩艇长与内德·兰德的英勇气概,歌颂了人道主义精神。
练习及答案一、填空题1.凡尔纳是(法)国的科幻小说家,被公认为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海底两万里》是他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
2.凡尔纳的作品形象夸张地反映了19世纪“(机器时代)”的人们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成为(西方)和(日本)现代科幻小说的先河,我国的科幻小说大多也受到他作品的启发和影响。
3.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是(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的成果。
4.《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他的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
“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5.《海底两万里》中诺第留斯号潜艇是船长尼摩在大洋中的一座荒岛上秘密建造的,船身坚固,利用(海洋)发电。
6.《海底两万里》中人物在印度洋的采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在红海里追捕过一条濒临绝种的(儒艮),它的肉当晚就被端上了餐桌。
7.凡尔纳18岁时在一次晚会上遇到一位胖绅士,这位胖绅士是(大仲马)。
后来,凡尔纳与他合作创作了剧本(《折断的麦秆》)。
再后来,凡尔纳又相继创作了(《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他的所有作品都收录在一本总标题为(《奇异的旅行》)一书中。
8.大仲马是把历史学融进文学,巴尔扎克把社会伦理学融进文学,凡尔纳则把(生物学)、(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融进文学。
他的自传性作品是(《喀尔巴阡古堡》)。
9.《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慢了)”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10.《海底两万里》题目中的“里”指的是(法里)。
11.尼德•兰说,世界上的动物有两种,(好吃的)和(不好吃的)。
后来他又说,世界上的人有两种,(倒霉的)和(不倒霉的)。
12.船长的国籍是(印度),在(《神秘岛》)里有说明。
13.读《鲁滨孙漂流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描写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的传奇;读《昆虫记》,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读《海底两万里》,我们认识到它是一部(贯彻现实与虚幻的篇章)。
(仿写)14.潜艇上的人睡的床是用(大叶藻)做的,穿的衣服是用(贝壳类的足丝)做的,用来写字的笔是用(鲸的触须)做的,墨水是用(墨鱼或乌贼的分泌物)做的,布是用(海洋纤维)做的。
15.鹦鹉螺号上的藏书量是(12000)册,鹦鹉螺号的造价是(200)万法郎,鹦鹉螺号的最快速度是(每小时50海里)。
16.请列举几种海底植物:(裙带菜)、(海带)、(紫菜)、(石花菜)、(鹅掌菜)。
17.故事中,阿龙纳斯曾经在法国出版过一部书叫(《海底的秘密》)。
18.《海底两万里》告诉我们,鲸鱼用(肺)进行呼吸。
19.尼摩船长会说(四)种语言,分别是(法语、德语、英语、拉丁语)。
20.尼摩船长邀请我们去打猎,打到了(鲨鱼)。
21.在红海,尼德•兰用鱼叉杀死了一头(海马)。
22.尼摩船长允许尼德•兰杀死海马,是因为(能为船上提供鲜肉)。
23.北半球海洋中的水以(顺时针)的方向流动。
24.尼摩船长用(热水)解除了被困在冰层中的危机。
25.海洋中最多的生物是(浮游)生物。
26.汇入大西洋的最长河流是(亚马逊河)。
二、简答题1.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列举其中几次。
答:搁浅;土著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等。
2.请说出尼摩船长与阿龙纳斯教授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
答:从太平洋出发,经过珊瑚海、印度洋、红海、地中海,进入大西洋、南极。
3.为什么尼摩船长要将死去的同伴安葬在珊瑚丛中?答:因为珊瑚虫将永远封闭墓穴,不受鲨鱼和人的欺负。
4.请简述《海底两万里》的内容。
答: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见到了一条独角鲸,法国生物学家阿龙纳斯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诺蒂留斯号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康塞尔和一个捕鲸手,跟随尼摩船长乘坐这艘潜艇在海底作了两万里的环球探险旅行。
5.读完这部小说,你有什么感受和启示?答:在我们的地球上,还有很多未知的,也可能是即将发生的事情,需要人们以一种求知的态度去看待。
6.请简析尼摩船长的形象。
答:尼摩船长是一位不明国籍的神秘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师、工程师、航海家和学者。
他身材高大,目光犀利,有着哲人般的沉静,蔑视人类社会的法规。
他勇敢刚毅,有着超人的智慧,乐观自信,富有同情心,崇尚自由独立,是一名富有正义感、反对压迫的战士。
7.《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你觉得这部书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已成为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答: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