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生物氧化途径 生物固氮 肽聚糖合成

合集下载

5.9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一)

5.9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一)

•合成代谢(anabolism)•就是微生物将简单的无机物或者有机的小分子物质在细胞内的各种酶促反应合成蛋白质、核酸、多糖及脂质等高分子化合物,并进一步组装成具有完整细胞结构与功能的一些列代谢过程。

一、生物合成原则Principles Governing Biosynthesis 从下列五个方面进行讲述原则1.生物由小分子逐步合成大分子乃至细胞Inorganic molecules 细胞cell细菌、真菌、原生动物 细胞器Organelles 细胞膜、细胞核、线粒体、鞭毛超分子体系Supramolecular systems 膜、肽聚糖、酶复合物大分子聚合物Macromolecules 多糖、蛋白质、脂类、核酸单体化合物Monomers单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 前体代谢物Precursor metabolites 12种碳源 无机分子CO 2、NH 3、H 2O 、PO 43-PEP carboxykinase Pyruvate carboxylasePyruvatekinase Hexokinase Glucose 6-phosphatasePhospho-fructokinase Fructose 1,6-bisphosphate原则2. 很多酶是双功能原则3. 合成代谢消耗能量•合成代谢是耗能反应,需要与ATP或其他高能化合物的水解相耦合原则4.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反应在空间上分离•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定位在不同的细胞区室•保证合成代谢与分解代谢途径能独立地同时地进行。

原则5.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通常使用不同的辅因子•通常分解代谢的氧化过程会产生NADH2,相反,在合成代谢过程中需要一个电子供体时,往往需要NADPH2。

分类依据合成反应类型举例产物分子量前体代谢物的合成12种单体化合物的合成氨基酸、单糖、单核苷酸大分子聚合物的合成蛋白质、多糖、核酸产物性质初级代谢产物蛋白质、多糖、核酸、脂类次级代谢产物抗生素、激素、毒素、色素代谢特异性生物共有合成反应初级代谢产物的合成微生物特有合成反应肽聚糖合成、生物固氮、次级代谢二、微生物合成反应类型5.9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一)•合成代谢(anabolism)•合成代谢三要素:能量还原力即NADPH2或NADH2化能自养细菌:1.氢酶催化H2形成NAD(P)H22.电子逆转在光合微生物藻类与蓝细菌:在反应中心Ⅱ中发生光解形成还原力光合细菌:电子还原NAD(P) 形成NAD(P)H2前体代谢物葡萄糖-1-磷酸 葡萄糖-6-磷酸 磷酸二羟丙酮 甘油酸-3-磷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核糖-5-磷酸 赤藓糖-4-磷酸 乙酰辅酶A 草酰乙酸 α-酮戊二酸 琥珀酰辅酶A 氨基酸 核糖 维生素 NH 3 NO 3- 有机氮 蛋白质 核酸 自养微生物 异养微生物 多糖 脂肪 单糖 脂肪酸 辅因子 有机物 CO 2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过程中的 重要中间代谢产物 EMP HMP TCA复习思考题1.细菌细胞内的生物合成有那些基本原则?2.微生物合成反应有哪些类型?3.合成代谢的三要素是什么?4.12种前体代谢物是什么?分别来自哪些途径?。

第十五单元——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二)

第十五单元——第五章微生物代谢(二)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二、糖的合成代谢 1. 糖合成的能量来源
包括:化能异养型、化能自养和光能营养微生物的生 物氧化和产能
(1)化能异养型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糖的分解代谢所产生的能量都可以用于糖的生物合 成,本节第一部分已经介绍过。 此外,某些化能异养微生 物(如Closterdium sporogenes 生孢梭菌)能利用一些氨基 酸同时当作碳源、氮源和能源。
嗜盐菌紫膜的光合作用特点:
无O2条件下进行;
不产O2; 最简单的光合磷酸化反应; 无叶绿素和细菌叶绿素,光合色素是紫膜上的 视紫红质。
生物合成三要素(简单小分子, ATP,NADPH) 如何获得?
氧化磷酸化:好氧菌,兼性厌氧菌 底物水平磷酸化:厌氧菌,兼性厌氧菌 光合磷酸化:光合微生物 HMP:化能异养型 耗ATP逆电子链传递:化能自养型, 紫色和绿色光合细菌 光合作用(非循环光合磷酸化):蓝细菌 异养型:从环境中吸取 自养型:同化CO2
红色部分(红膜)
嗜盐菌 细胞膜 主要含细胞色素和黄素蛋白等用于氧化磷酸化的呼吸链载体
紫色部分(紫膜) 在膜上呈斑片状(直径约0.5 mm)独立分布,其总面积约占 细胞膜的一半,主要由细菌视紫红质组成。
实验发现,在波长为550-600 nm的光照下,嗜盐菌ATP的合成速率 最高,而这一波长范围恰好与细菌视紫红质的吸收光谱相一致。
(1)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1)Calvin循环(Calvin cycle)
循环中特有酶:磷酸核酮糖激酶和核酮糖羧化酶。循环分三个阶段 : ①羧化反应 (核酮糖-1,5-二磷酸通过核酮糖羧化酶将CO2固定,转变为 2个甘油酸-3-磷酸,重复3次,产生6个C3化合物 ) ②还原反应(甘油酸-3-磷酸被还原成甘油醛-3-磷酸 ) ③CO2受体的再生 (1个甘油醛-3-磷酸逆EMP途径生成葡萄糖,其余5 个再生出3个核酮糖-1,5-二磷酸分子,以便重新接受CO2分子 )。

微生物学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举例PPT课件

微生物学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举例PPT课件

细菌萜醇(bactoprenol):又称类脂载体;运载“Park”核 苷 酸 进 入 细 胞 膜 , 连 接 N- 乙 酰 葡 糖 胺 和 甘 氨 酸 五 肽 “桥”,最后将肽聚糖单体送入细胞膜外的细胞壁生长 点处。
结构式:
CH3
CH3
CH3
CH3C=CHCH2(CH2C=CHCH2)9CH2C=CHCH2―OH
功能:除肽聚糖合成外还参与微生物多种细胞外多糖和脂 多糖的生物合成,
如:细菌的磷壁酸、脂多糖,
细菌和真菌的纤维素,
真菌的几丁质和甘露聚糖等。
11
第三阶段:
已合成的双糖肽插在细胞膜外的细胞壁生长点中,并交联形 成肽聚糖。
这一阶段分两步:
第一步:是多糖链的伸长——双糖肽先是插入细胞壁生长点 上作为引物的肽聚糖骨架(至少含6~8个肽聚糖单体分子) 中,通过转糖基作用(transglycosylation)使多糖链延伸一 个双糖单位;
ATP ADP
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
Gln Glu 果糖-6-磷酸
乙酰CoA CoA
葡糖胺-6-磷酸
N-乙酰葡糖胺-葡糖胺-1-磷酸
N-乙酰葡糖胺-UD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i NADPH NADP
N-乙酰胞壁酸-UDP
7
“Park”核苷酸的合成
8
第二阶段:
在细胞膜上由N-乙酰胞壁酸五肽与N-乙酰葡萄糖胺合 成肽聚糖单体——双糖肽亚单位。
20
一些抗生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但是它们的作用 位点和作用机制是不同的。
① -内酰胺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霉素):
是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两者相互竞争转肽酶 的活性中心。当转肽酶与青霉素结合后,双糖肽间的肽桥无 法交联,这样的肽聚糖就缺乏应有的强度,结果形成细胞壁 缺损的细胞,在不利的渗透压环境中极易破裂而死亡。 ②杆菌肽: 能与十一异戊烯焦磷酸络合,因此抑制焦磷酸酶的作用,这 样也就阻止了十一异戊烯磷酸糖基载体的再生,从而使细胞 壁(肽聚糖)的合成受阻。

微生物代谢

微生物代谢

有机物 最初能源 日 光 无机物
化能异养菌 光能营养菌 化能自养菌 通用能源(ATP)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生物氧化指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质在活细胞内 氧化分解产生H2O与CO2并释放能量的作用。
生物氧化的过程有脱氢(或电子)、递氢(或电 子)、和受氢(或电子)3个阶段。
产能(ATP) 生物氧化的功能: 产还原力[H] 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2.代谢调节在发酵工业上的应用 a. 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反馈调节
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不能合成高丝氨酸酶,故不能合成高丝 氨酸,也不能合成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补给适量的高丝氨酸就 可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b. 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 指一种 对反馈 抑制不 敏感或 对阻遏 有抗性 的菌株 或兼而 有之的 菌株
(3)初级代谢与微生物生长平行进行,但次级代谢 与微生物生长不平行,一般在生长后期才进行。
第三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1. 代谢调节 微生物细胞代谢的调节主要是通过控制酶的作用来 实现的。 酶活性调节 调 节 类 型
调节的是已有酶分子的活性, 是在酶化学水平上发生的
酶合成调节
调节的是酶分子的合成量,是 在遗传学水平上发生的
NH4+、NO2-、H2S、S0、H2、Fe2+等
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反应
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氢细菌等属于化能自养类型
(二)光能自养微生物
真核生物:藻类及绿色植物
产氧
原核生物:蓝细菌
光能自养微生物
不产氧
真细菌:光合细菌
古细菌:嗜盐菌
1. 环式光合磷酸化
特点:
①电子传递途径属循环方式
②产能与产还原力分别进行

10.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汇总

10.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汇总
羟基丙酸途径
(一)Calvin循环(Calvin cycle)
Calvin循环又称Calvin-Benson循环、 Calvin-Bassham循环、核酮糖二磷酸途径或 还原性戊糖磷酸循环。这一循环是光能自养生物
和化能自养生物固定CO2的主要途径。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 biphosphate carboxylase,
自 学
(四)羟基丙酸途径
(hydroxypropionate pathway)
自 学
二、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nitrogen-fixing organisms,diazotrophs)
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
过程,生物界中只有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自 学
三、微生物结构大分子——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 紫膜光合磷酸化
2.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两用代谢途径 代谢物回补顺序 乙醛酸循环
3.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 CO2的自养固定 生物固氮 细胞壁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当转肽酶与青霉素结合后,因前后两个肽聚糖单 体间的肽桥无法交联,因此只能合成缺乏正常机械强 度的缺损“肽聚糖”,从而形成了细胞壁缺损的细胞
,例如原生质体或球状体等,它们在渗透压变动的不
利环境下,极易因破裂而死亡。 因为青霉素的作用机制在于抑制肽聚糖的生物合 成,因此对处于生长繁殖旺盛期的微生物具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而对处于生长休止期的细胞(rest cell), 则无抑制作用。
代谢是微生物新陈代谢的核心。
生 物 氧 化 的 过 程 脱氢(或电子) 递氢(或电子) 受氢(或电子)
异养微生物
生 物 氧 化 的 类 型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习题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习题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习题一名词解释1、无氧呼吸2、呼吸3、生物氧化4生物固氮5发酵6硝化反应7反硝化反应8抗生素9、固氮作用二、填空1微生物产生ATP的方式三种。

2、经呼吸链,每个NADH可产生个ATP。

3、在循环光和磷酸化过程中,被激发的菌绿素分子释放的电子最后给4、在非循环磷酸化过程中,O2来自被氧化。

5、当微生物进化呼吸时,分解一个单位葡萄糖,一般形成个ATP分子。

6、两种微生物间H2的产生和氧化称为7、物质氧化才能供微生物能量,物质氧化的方式根据最终电子受体的不同有三种方式,和8、大肠杆菌发酵葡萄糖的V.P.反应为性,甲基红实验为性。

9、放线菌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在于它们是抗生素的主要产生菌,许多临床和生产上使用价值如,等等,都由放线菌产生。

10、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三者相比,产能最多的途径是,产还原能力最多的途径是三、判断题1、能够固氮的微生物都是原核生物。

2、反化作用只有在无氧条件下进行3、氧化磷酸化包括发酵作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4、同一种微生物由于环境中的PH不同可能积累不同的代谢产物5、硝化细菌可以把氨转化为亚硝酸和硝酸,它属于化能自养型微生物6、7、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能源来自无极氧化过程中放出的化学能8、阿维菌素是一种抗生素,它是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四、选择题1、原核生物所特有的糖降解途径是()A、EMPB、HMPC、EDD、TCA循环2、同型乳酸菌发酵中的丙酮酸来自()A、EMPB、HMPC、EDD、TCA循环3、通过有氧代谢,下述那个反应产生的ATP最多()A、葡萄糖——6-磷酸葡萄糖B、葡萄糖——丙酮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4、下属过程那个不产生ATP()A、光和磷酸化B、氧化磷酸化C、底物水平磷酸化D、Calvincycle5、葡萄糖彻底氧化包括三个典型的阶段()A、化学渗透B、光和磷酸化C、还原D、葡萄糖降解6、异氧生物利用有机物作能源和碳源,产生5碳中间产物供合成核酸,利用的途径是()A、混合酸发酵途径B、循环光和磷酸化C、TCA循环D、HMP途径7、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彻底分解一分子的葡萄糖可产生()分子ATPA、2B、12C、36D、388、元和微生物能量代谢及很多合成代谢的部位是()A、质膜B、线绿体C、高尔基体D、核糖体9、10、发酵作用是()的生物氧化作用A、氧化参与下B、无极氧化物参与下C、有外源电子最终受体D、无外源电子最终受体11、下列()不抑制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过程A、万古霉素B、青霉素C、杆菌肽D、链霉素12、()是酿酒工业常用的糖化酶菌种A、根菌B、曲霉C、青霉D、枯草杆菌五、简答题1、试述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及其固氮的生化机制2、什么叫无氧呼吸,比较呼吸,无氧呼吸,发酵的异同点?3、什么是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它们两者的关系?。

独特合成代谢举例

独特合成代谢举例
呼吸 无氧呼吸 阻氧屏障 ATP eNAD(P)H2 FD
(Fld)
N N
2H+,2e
ADP+Pi PII PI
发酵 光合作用
(HN NH)
2H+,2e
H2N N2H
2H+,2e
总式
N2 + 6 e + 6 H+ + 12 ATP
2NH3
2 N3H + 12 ADP + 12 Pi
固氮过程——简介
固氮酶的抗氧类型
菌好氧:固氮菌以好氧为主,以有氧呼吸产能
累积生物量。
酶厌氧:固氮菌中固氮酶在漫长演化中形成各种
阻氧保护机制。
阻氧类型:呼吸驱氧;构象保护;异形胞及
非异形胞的间隔性固氮和束状群体固氮及 类菌体和泡囊等固氮场所。
固氮抗氧机制
呼吸驱氧:细胞中耗碳源上什、呼吸强度增高; 产ATP下降、O2分压下降, 它可利用一条分支呼吸链。(eg:固氮菌科) 构象保护:固氮酶与Fe-S蛋白II及Mg2+存在下 形成一种耐氧复合大分子保护。(eg:褐球固氮菌) 蓝细菌 异 型 胞 : 胞大、壁厚、少产氧光合系统II、 SOD活性高。 (eg: Anabaena) 还有 时间分隔、束状群体、和高SOD活性等。
固氮过程——反应细节
还原剂 ADP+Pi Mg
II II
ATP--Mg
II II
I..
.I
Mo
-N
.
.I
Mo Mo N=N
Mo N
Fd
(Fld )
.
.
Fd( Fld)
II
ATP-Mg
ATP Mg
.

2017-2018年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特种医学701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重难点

2017-2018年北航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特种医学701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重难点

701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大纲(2017版)考试内容包括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五大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25%、25%、25%、15%和10%。

第一部分生理学 (25%)一. 人体组织结构1. 生命化学:生命体的基本元素,组织液。

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4.人体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及神经组织的功能。

二. 表皮系统皮肤及附属器的功能。

三. 运动系统骨骼肌的组织结构特点,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四. 神经和内分泌系统1.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神经突触的结构与功能,反射弧的构成与功能。

2.脑脊液的产生与循环,中枢神经系统的血液供应,自主神经的特点与功能。

3.下丘脑垂体与甲状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与甲状旁腺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4.肾上腺与胰腺:肾上腺、胰腺分泌的激素及其功能。

6.下丘脑-腺垂体-靶腺轴的调控方式、负反馈调节机制。

五.感受器1.味觉和嗅觉:味蕾的分布与功能;味觉和嗅觉的传导途径。

2.视觉器官:眼球及眼附属器的结构与功能,视力的形成与调节。

3.听觉器官:声波的传导与听力的形成。

六.循环系统1.血液: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组成和功能,血液的运输功能,凝血与纤溶的过程与机制,ABO血型与Rh血型的分型依据及输血原则。

2.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的结构,瓣膜、心肌细胞的特点;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脏的供血;熟悉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循环路径, 组织液的生成;心动周期各时相的特点,血压的形成与调节。

3.淋巴系统与免疫:人体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的机制与特点。

七.呼吸系统1.呼吸系统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功能。

2.呼吸膜的结构特点及功能,呼吸的机制,外呼吸、内呼吸的概念,氧、二氧化碳在血液中的运输,呼吸的调节。

八.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结构特点和功能,肝脏的功能。

2.各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的消化和吸收过程,门脉循环的功能。

10.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

10.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
肽聚糖是绝大多数原核生物细胞壁所含有的独特成分; 它在真细菌的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的功能,尤其是许多重要 抗生素例如青霉素、头孢霉素、万古霉素、环丝氨酸(恶唑 霉素)和杆菌肽等呈现其选择毒力(selective toxicity)的物 质基础;加之它的合成机制复杂,并在细胞膜外进行最终装 配步骤。
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即它们两者可互相竞争转肽酶 的活力中心。
羟基丙酸途径
(一)Calvin循环(Calvin cycle)
Calvin循环又称Calvin-Benson循环、 Calvin-Bassham循环、核酮糖二磷酸途径或 还原性戊糖磷酸循环。这一循环是光能自养生物
和化能自养生物固定CO2的主要途径。
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ribulose biphosphate carboxylase,
第三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 代谢途径举例
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生物固氮
细胞壁肽聚糖的合成
微生物次生代谢物的合成
一、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
各种自养微生物在其生物氧化磷酸化、发酵 和光合磷酸化中获取的能量主要用于CO2的固定。 在微生物中CO2的固定的4条途径: Calvin循环 厌氧乙酰-CoA途径
逆向TCA循环途径
简称RuBisCO)和磷酸核酮糖激酶(phosphoribulokinase)
是本途径中两种特有的酶。
利用Calvin循环进行CO2固定的生物包括绿色植物、 蓝细菌、多数光合细菌(光能自养型)和硫细菌、铁细
菌、硝化细菌等(化能自养型)。
如果以产生1个葡萄糖分子来计算,则Calvin循环的总式为: 6C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2NAD(P)H2+18ATP→C6H12O6+12NAD(P)+18ADP+18Pi

南京大学2021年《应用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南京大学2021年《应用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新陈代谢;生物氧化;细菌酒精发酵;好氧呼吸;无氧呼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异型乳酸发酵;生物固氮;次生代谢物1、发酵:在无氧等外源氢受体的条件下,底物脱氢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中间代谢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平磷酸化产能的一类生物氧化反应。

2、 Stickland:以一种氨基酸作底物脱氢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

3、硝化作用:氨态氮经硝化细菌的氧化,转变为硝酸态氮的过程。

4、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指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化物的作用。

7、同型乳酸发酵:通过EMP途径,葡萄糖经发酵后只产生2分子乳酸的微生物代谢方式。

8、异型乳酸发酵:葡萄糖经发酵后除产生乳酸外,还产生乙醇、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微生物代谢方式。

9、厌氧呼吸: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无机氧化物(少数为无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方式。

10、生物固氮: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

11、次生代谢产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所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合物二、填空题1、_生物固氮___能将氮气还原为氨。

2、微生物代谢的实质是__实现负熵抑制熵增的过程___。

3、发酵和呼吸的实质是___分解有机物___和__释放能量__。

4、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将葡萄糖发酵生成酒精和二氧化碳;在有氧条件下,氧化葡萄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5、根据发酵产物的不同,微生物的发酵类型有_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HMP途径发酵、ED途径发酵_和__氨基酸发酵_等。

6、微生物可利用的最初能源有根据发酵产物的不同,微生物的发酵类型有_EMP__、__HMP__和__ED__三类,它们经生物氧化后,可产生一种通用能源,称为_____ATP________。

7、生物氧化的类型有__呼吸__、__无氧呼吸___和__发酵__三种。

分解代谢和合成的代谢的联系.

分解代谢和合成的代谢的联系.
谢也不可能正常进行。 如果要进行正常的合成代谢,又须抽走大量 为分解代谢正常进行所必需的中间代谢物,结 果也势必影响具有循环机制的分解代谢的正常 运转。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
+分解代谢产物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功能及相互联系
连接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及生物合成作用
一、两(兼)用代谢途径
☆微生物有着一整套可塑性强和极精确的代谢调节系统,
上千种酶正确无误、有条不紊,代谢调节能力超过高等 生物。
☆微生物代谢调节系统的特点:
及时取得需要的中间代谢产物,只合成需要的, 严格防止终产物积累;
以最经济的方式、化最低能量获得所需要的营养, 防止浪费。
☆微生物自我调节代谢的方式
酶调节
固有酶(组成酶):在基质中能固定产生的酶,如 葡萄糖氧化酶、EMP途径有关酶
肽聚糖单体的合成
UDP UDP- G
G - M - P - P -类脂 ②
5 甘氨酰-tRNA
M - P - P -类脂

5 tRNA
G - M - P - P -类脂 UDP UDP - M
P -类脂
① ④ 万古霉素 Pi ⑤
P - P -类脂 插入至膜外肽
聚糖合成处
杆菌肽
(三)细胞膜外的合成
反馈调节
(2)协同反馈抑制
定义:分支代谢途径中几个末端产物同时过量时才能抑制 共同途径中的第一个酶的一种反馈调节方式。 举例: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 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合成中天冬氨酸激酶受赖 氨酸和苏氨酸的协同反馈抑制和阻遏。
(3)合作(增效)反馈抑制
定义:两种末端产物同时存在时,共同的反馈抑制作用大于二 者单独作用之和。 举例:在嘌呤核苷酸合成中,磷酸核糖焦磷酸酶受AMP和GMP (和IMP)的合作反馈抑制,二者共同存在时,可以完全抑制 该酶的活性。而二者单独过量时,分别抑制其活性的70%和 10%。

北京大学 微生物 第八讲、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二

北京大学 微生物 第八讲、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二

固氮过程中的电子传递
固氮初产物—氨 固氮初产物 氨的去路
由α-酮酸经氨基化作用生成氨基酸 酮酸经氨基化作用生成氨基酸
好氧菌固氮酶避氧害的机制
固氮酶的两个蛋白组分对氧及其敏感,一旦遇氧就会、 固氮酶的两个蛋白组分对氧及其敏感,一旦遇氧就会、 对氧及其敏感 很快导致不可逆的失活,而固氮酶消耗 很快导致不可逆的失活,而固氮酶消耗ATP(好氧性呼吸, (好氧性呼吸, 非循环式的光和磷酸化。 非循环式的光和磷酸化。-----好氧生化反应与厌氧生化反 好氧生化反应与厌氧生化反 应共存 好氧性自生固氮菌的抗氧保护机制 1.呼吸保护 消耗掉酶周围的氧气。 呼吸保护----消耗掉酶周围的氧气 呼吸保护 消耗掉酶周围的氧气。 2.构象保护 构象保护-----形成物活性,防止氧害的特殊的结构 形成物活性, 构象保护 形成物活性 蓝细菌的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放氧性光合生物----因光合作用氧气在细胞内的浓度急剧 放氧性光合生物 因光合作用氧气在细胞内的浓度急剧 增高。 增高。
1. 自生固氮菌 一类不依赖与它种生物共生而能独立进行固氮的微生物 2. 共生固氮菌 必须与它种生物共生在一起时才能进行的固氮的微生物 3. 联合固氮菌 生活在植物根际、 生活在植物根际、叶面或动物肠道等处才能进行的固氮的微生物
固氮反应的6大要素( 固氮反应的 大要素(p136) 大要素
ATP 还原力氢 固氮酶 还原底物-----N2 还原底物 镁离子 严格的厌氧反应
乙醛酸
苹果酰-CoA 苹果酰
甲基丙二酰-CoA 甲基丙二酰
丙酰-CoA 丙酰
合成细胞物质
二、生物固氮
1. 定义 2. 固氮微生物 3. 固氮的生化机制 4. 好氧菌固氮酶避氧海机制
定义: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 定义: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 分子氮 还原成氨的过程。 只有原核生物才有这种固氮功能 还原成氨的过程。(只有原核生物才有这种固氮功能 的过程 只有原核生物才有这种固氮功能) 固氮菌的分类* 生态类型) 固氮菌的分类*(生态类型)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1)硝酸盐呼吸 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氮源营养物,称为同 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 在无氧条件下,某些厌氧微生物利用硝酸盐作为呼吸链末端氢受 体,把它还原成亚硝酸、NO、N2O、直至N2的过程,称为异化性 硝酸盐还原作用,也称硝酸式盐呼吸。
3、发酵:在生物氧化或能量代谢中,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 后所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的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性 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能反应。(1)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 酵:酵母菌的酒精发酵、同型乳酸发酵 (2) 通过HMP途径的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3) 通过ED途径进行的发酵:细菌的酒精发酵 (4) 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少数厌氧梭菌如生孢梭 菌能利用一些氨基酸同时当作碳源、氮源和能源,经深入研究后, 发现其产能机制是通过部分氨基酸(如丙氨酸等)的氧化与另一些 氨基酸(如甘氨酸等)的还原相偶联的发酵方式。这种以一种氨基 酸作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 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
2、蓝细菌固氮酶的抗氧保护机制 (1)分化出特殊的还原性异形胞
异形胞:壁厚、缺乏产氧光合系统2、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很 高,有解除氧毒害的功能、呼吸强度高。
(2)非异形胞蓝细菌固氮酶的保护 时间上分隔、失去产氧的光合系统2、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 性等。
• 特点是 • 葡萄糖只经过4步反应即可快速获得由
EMP途径须经10步才能获得的丙酮酸
• 在ED途径中的关键反应 是2-酮-3-脱氧-6-磷酸葡萄 糖酸的裂解
ED途径
• ED途径利用葡萄糖的反应步骤简单,产能 效率低(1分子葡萄糖仅产1分子ATP,仅为 EMP途径之半),反应中有一个6碳的关键 中间代谢物——KDPG ( 2-酮-3-脱氧-6-磷 酸葡萄糖酸),两分子丙酮酸来源不同。

【生物科技公司】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生物科技公司】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

(生物科技行业)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第五章微生物的代谢一、代谢的概念1、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所有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分解代谢产生能量,合成代谢消耗能量。

2、生物氧化:生物体内发生的一切氧化还原反应。

在生物氧化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也可通过能量转换储存在高能化合物(如ATP)中,以便逐步被利用,还有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被释放到环境中。

生物氧化的功能为:产能(ATP)、产还原力[H]和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3、异养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自养微生物则利用无机物,通过生物氧化来进行产能代谢。

二、异养微生物产能代谢发酵生物氧化有氧呼吸呼吸无氧呼吸1、发酵: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的代谢产物。

发酵过程中有机化合物只是部分地被氧化,因此,只释放出一小部分的能量。

发酵过程的氧化是与有机物的还原相偶联。

被还原的有机物来自于初始发酵的分解代谢,即不需要外界提供电子受体。

发酵的种类有很多,可发酵的底物有碳水化合物、有机酸、氨基酸等,其中以微生物发酵葡萄糖最为重要。

生物体内葡萄糖被降解成丙酮酸的过程称为糖酵解(glycolysis)。

糖酵解是发酵的基础,主要有四种途径:EMP途径、HMP途径、ED途径、磷酸解酮酶途径。

主要发酵类型(1)酵母菌乙醇发酵的三种类型一型发酵:GlucosePyrAlcohol二型发酵:当环境中存在NaHSO4,与乙醛结合,而不能受氢,不能形成乙醇。

磷酸二羟丙酮a-磷酸甘油甘油三型发酵:在碱性条件下,乙醛发生歧化反应产物:乙醇、乙酸和甘油。

(2)乳酸发酵同型乳酸发酵(EMP途径):葡萄糖丙酮酸乳酸异型乳酸发酵(PK或HK途径,肠膜状明串珠菌)葡萄糖乳酸+乙酸或乙醇(HK途径)戊糖乳酸+乙酸(PK途径)两歧双歧途径(PK+HK途径,两歧双歧途杆菌)葡萄糖乳酸+乙酸(Hk和PK途径)(3)氨基酸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在少数厌氧梭菌如Clostridiumsporogenes,能利用一些氨基酸同时当作碳源、氮源和能源,其机制是通过部分氨基酸的氧化和另一些氨基酸的还原向偶联,这种以一种氨基酸做氢供体和以另一种氨基酸做氢受体而发生的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称为Stickland反应。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2)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2)
光能/化能自养微生物固定 CO2的主要途径
二、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作用:将大气中分子态氮<N2>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 催化而还原成氨<NH3>的过程.生物固氮是地球上仅次于光合 作用的生物化学反应. 〔一〕固氮微生物<nitrogen –fixing organisms ,diazotrophs〕 80余属,全部为原核生物〔包括古生菌〕,主要包括细菌、放线 菌和蓝细菌. 根据固氮微生物与高等植物及其他生物的关系,可将它们分为以 下3类:
转肽酶的转肽作用可被青霉素所抑制. 其作用机制是:青霉素是肽聚糖单体五肽尾 末端的D-丙氨酰—D-丙氨酸的结构类似物,它 们两者可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1. 代谢是细胞内发生的全部生化反应的总称,主要是由____和 ____两个过程组成.微生物的分解代谢是指____在细胞 内降解成____,并____能量的过程;合成代谢是指利用 ____在细胞内合成____,并____能量的过程.
2. 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____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 一条主流代谢途径;____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 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____是产生4 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UDP
UDP G
G M P P 类脂
M P P 类脂
G M P P 类脂
UMP UDP M
P
类 脂
P P 类脂
杆菌肽
万古霉素
〔三〕在细胞膜外的合成
从焦磷酸类脂 载体上卸下来 的肽聚糖单体, 会被运送到 细胞膜外正在 活跃合成肽聚 糖的部位. 原有肽聚糖分 子成了新合成 分子的引物.
在细胞膜外合成 肽聚糖时的转糖基 作用和转肽作用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发酵2.呼吸作用3.有氧呼吸4.无氧呼吸5.异型乳酸发酵6.生物固氮7.硝化细菌8.光合细菌9.生物氧化10.初级代谢产物:11.次级代谢产物:12.巴斯德效应:13.Stickland反应:14.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 是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 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 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 途径降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作用下被NADH 还原为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经 、 和 途径分解葡萄糖。

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发酵和 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 , 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 磷酸化和 磷酸化将某种物质氧化而释放的能量储存在ATP 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 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 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 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 转换到 下,糖代谢速率 ,这是因为 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22322423、CO O 、S、SO 、NO NO ----等无机化合物,或 等有机化合物。

8.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

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

电子供体是、、和,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能量。

9.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

南开大学微生物-第五章_代谢

南开大学微生物-第五章_代谢
糖酵解的主要途径: •EMP:为常见的糖酵解途径。 •HM:在单磷酸己糖基础上开始降解,EMP和HM途径密切相关。 •ED:该途径不依赖于EMP和HM途径而单独存在。 •PK:该途径的特征性酶为含磷酸戊糖解酮酶。
3、微生物无氧条件下发酵产能与发酵产物
乙醇
乳酸
EMP
HM
Glc
2ATP+2Pyr
ED
PK
加氢源
氨基酸 蛋白质 核苷酸 核酸 维生素等
Calvin循环、还原性TCA循环 断裂TCA循环、EMP、HMP等
第三节 微生物特有的代谢
一、微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在常温常压下由生物固氮酶催化,将大气中 的N2还原为NH3 的生化过程。

固氮酶
N2 + NAD(P)H+ ATP
NH3 + NAD(P)H + ADP + Pi
蓝细菌有两个光合系统 光合系统1环式光合磷酸化产ATP 光合系统1和2进行非环式光合磷酸化产生ATP 、 NAD(P)H 光合系统2进行水光解释放氧。
5、嗜盐菌紫膜的光合磷酸化产生ATP
紫膜中视紫红质蛋白辅基视黄醛分子光诱导顺、反式变化
(膜外) H+
顺式 X=N+
Pro
反式 X=N+--Pro
X=N
丙酸 甲酸、乙酸、乳酸 丁二酸 丙酮、丁醇
酿酒酵母 乳酸细菌 丙酸杆菌
E.coli 产气肠杆菌 丙-丁酸菌
Ⅰ型发酵:Glc EMP 丙酮酸 脱羧 乙醛 H+ e-
乙醇+2ATP
Ⅱ型发酵:Glc
难溶黄化羟基乙醛
丙酮酸 乙醛·亚硫酸氢钠 P-二羟丙酮 脱磷 甘油+2ATP
H+ e-
Ⅲ型发酵:Glc
丙酮酸
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

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

微生物的代谢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发酵2.呼吸作用3.有氧呼吸4.无氧呼吸5.异型乳酸发酵6.生物固氮7.硝化细菌8.光合细菌9.生物氧化10.初级代谢产物:11.次级代谢产物:12.巴斯德效应:13.Stickland反应:14.氧化磷酸化二、填空题1.微生物的4种糖酵解途径中,谢途径;是存在于某些缺乏完整EMP途径的微生物中的一种替代途径,为微生物所特有;是产生4碳、5碳等中间产物,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前体物质的途径。

2.同型乳酸发酵是指葡萄糖经作用下被NADH还原为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经、和途径分解葡萄糖。

代谢终产物除乳酸外,还有。

3.微生物在糖酵解生成丙酮酸基础上进行的其他种类的发酵有丁二醇发酵、混合酸发酵、发酵等。

丁二醇发酵的主要产物是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乳酸、乙酸、甲酸、乙醇。

4.产能代谢中,微生物通过的能量储存在ATP等高能分子中;光合微生物则通过磷酸化将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ATP中。

磷酸化既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也存在于呼吸作用过程中。

5.呼吸作用与发酵作用的根本区别是呼吸作用中电子载体不是将电子直接传递给底物降解的中间产物,而是交给系统,逐步释放出能量后再交给。

6.巴斯德效应是发生在很多微生物中的现象,当微生物从转换到糖代谢速率,这是因为比发酵作用更加有效地获得能量。

7.无氧呼吸的最终电子受体不是氧,而是外源电子受体,像??2?NO3、NO2、SO4、S2O32?、CO2等无机化合物,或等有机化合物。

8.化能自养微生物氧化而获得能量和还原力。

能量的产生是通过磷酸化形式,电子受体通常是O2。

电子供体是、、和,还原力的获得是逆呼吸链的方向进行传递,能量。

9.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为NH3的过程称为。

该过程中根据微生物和其他生物之间相互的关系。

固氮体系可以分为、和3种。

10.次级代谢是微生物生长至或,以生物自身生命活动无明确生理功能的物质的过程。

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及等多种类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代谢--生命体进行的一切化学反应。

代谢分为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分解代谢:复杂营养物分解为简单化合物(异化作用)。

合成代谢:简单小分子合成为复杂大分子(同化作用)
微生物对能量利用:
有机物化能异养菌
日光光能营养菌→通用能源A TP
还原态无机物化能自养菌
只有A TP和酰基辅酶A起偶联作用,其他高能化合物只作为〜P供体。

生物氧化的形式包括:某物质与氧结合、脱氢、失去电子三种。

生物氧化过程分为:脱氢、递氢、受氢三个阶段。

生物氧化功能:产能(A TP)、产还原力[H]、产小分子中间代谢物。

生物氧化类型: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

底物(基质)脱氢的四条主要途径
以葡萄糖作为典型底物
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
有氧时,与TCA连接,将丙酮酸彻底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无氧时,丙酮酸进一步代谢成有关产物。

EMP途径总反应为:
C6H12O6+2NAD++2Pi+2ADP→2CH3COCOOH(丙酮酸)+2NADH+2H+2ATP+2H2O。

EMP终产物的去向:
1)有氧条件:2NADH+H+经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反应产生6A TP;
2)无氧条件:
①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②酵母菌(酿酒酵母)的酒精发酵:丙酮酸脱羧为乙醛,乙醛还原为乙醇。

(3)EMP途径生理功能
①供应A TP形式的能量和还原力(NADH2);
②是连接其他几个重要代谢的桥梁(TCA、HMP、ED途径)
③为生物合成提供多种中间代谢物;
④通过逆向反应可进行多糖合成。

(4)生产实践意义
与乙醇、乳酸、甘油、丙酮、丁醇等的发酵产生关系密切。

2、HMP途径(己糖-磷酸途径)
产生大量NADPH2和多种重要中间代谢物。

HMP途径的总反应
6葡萄糖-6-磷酸+12NAD P++6H2O →5葡萄糖-6-磷酸+12NADPH+12H++6CO2+Pi HMP途径的三个阶段
1)葡萄糖分子经过三步反应产生核酮糖-5-磷酸和CO2;
2)核酮糖-5-磷酸同分异构化或表异构化为核糖-5-磷酸和木糖-5-磷酸;
3)无氧参与条件下,几种戊糖发生碳架重排,产生己糖磷酸和丙糖磷酸。

HMP途径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①供应合成原料提供戊糖-P、赤藓糖-P;
②产还原力:产生12NADPH2;
③作为固定CO2的中介:是自养微生物CO2的中介(核酮糖-⑤-P在羧化酶的催化下固定CO2并形成核酮糖-15-二磷酸);
④扩大碳源利用范围:为微生物利用C3~C7多种碳源提供了必要的代谢途径;
⑤连接EMP途径:为生物合成提供更多的戊糖。

(4)生产实践意义
可提供许多重要的发酵产物(核苷酸、氨基酸、辅酶、乳酸等)。

3、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KDPG
是少数缺乏完整EMP的微生物具有的一种替代途径,细菌酒精发酵经ED进行。

ED途径总反应式
C6H12O6+ADP+Pi+NADP++NAD+→2CH3COCOOH+ATP+NADPH+H++NADH+H+ ED途径特点
1)KDPG(2-酮-3-脱氧-6-P-葡萄糖酸)裂解为丙酮酸和3-磷酸甘油醛;
2)存在KDPG醛缩酶;
3)两分子丙酮酸来历不同;
4)产能效率低(1molA TP/1mol葡萄糖)。

5)可与EMP、HMP、TCA循环等代谢途径相连,可相互协调、满足微生物对能量、还原力和不同中间代谢产物的需要。

4、TCA循环(三羧酸循环)
真核在线粒体中,原核在细胞质中。

TCA在代谢中占有重要枢纽地位
TCA循环的意义:
(1)生理意义:在一切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占有枢纽地位,在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普遍存在,不仅是糖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也是脂肪、蛋白质分解代谢的最终途径,具有重要生理意义
(2)实践意义:与微生物大量发酵产物如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和谷氨酸等的生产密切相关。

柠檬酸是葡萄糖经TCA循环形成的最有代表性的发酵产物。

葡萄糖经不同脱氢途径后的产能效率
TCA循环总反应式
丙酮酸+4NAD++FAD+GDP+Pi+3H2O→3CO2+4(NADH+H+)+FADH2+GTP
若起始于乙酰-CoA
乙酰-CoA+3NAD++FAD+GDP+Pi+2H2O—→2C O2+3(NADH+H+)+FADH2+GTP+CoA
自养微生物
自养微生物按其最初能源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对无机物进行氧化而获得能量的微生物,化能无机自养型微生物;另一类是能利用日光辐射能的微生物,光能自养型微生物。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称为两用代谢途径。

EMP、HMP和TCA 循环都是重要的两用代谢途径。

代谢回补顺序:又称代谢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物的那些反应。

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是指大气中的分子氮通过微生物固氮酶的催化而还原成氨的过程,生物界中只要原核生物才具有固氮能力。

固氮微生物(都是原核微生物)
①自生固氮菌:好氧、厌氧、兼性厌氧及各种营养类型。

②共生固氮菌:与豆科共生为根瘤菌,与非豆科共生是放线菌。

③联合固氮菌:根际、叶面微生物。

固氮机制
生物固氮反应的6要素:1.ATP的供应;N≡N分子中存在3个共价键,要把这种极端稳固的分子打开需费巨大能量。

固氮过程中把N2还原2NH3时消耗大量A TP(N2:A TP=1:18~24),由呼吸、厌氧呼吸、发酵或光合磷酸化作用提供。

2.还原力[H]及其传递载体;固氮反应中需大量还原力(N2:[H]=1:8),以NAD(P)H+H+的形式提供。

3.固氮酶;固氮酶是一种复合蛋白,由固二氮酶和固二氮酶还原酶两种相互分离的蛋白构成。

4.还原底物N;
5.镁离子;
6.严格的厌氧微环境。

总反应式:
N2+8[H]+16~24ATP→2NH3+H2+16~24ADP+16~24Pi
肽聚糖的生物合成
可分成在细胞质中、细胞膜上和细胞膜外3个合成阶段
(1) 在细胞质中合成
单糖组分在细胞质中合成(UDP是第一个载体)
1)由葡萄糖合成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
2)由N-乙酰胞壁酸合成“Park”核苷酸:
(2)在细胞膜中的合成:
由“P”核苷酸合成肽聚糖亚单位的过程是在细胞膜上完成的,在细胞质内合成“P”核苷酸后,穿入细胞膜并进一步接上N-乙酰葡萄糖胺和甘氨酸五肽,即合成了肽聚糖亚单位。

这个肽聚糖亚单位通过一个类脂载体(十一异戊烯磷酸)携带到细胞膜外,进行肽聚糖合成。

UDP-NAM-五肽转至膜上,与一脂质载体(细菌萜醇-C55类异戊二烯醇)结合,释放出NAM-五肽焦磷脂,在膜内侧与UDP-NAG结合,构成肽聚糖亚单位。

细菌萜醇是第二个载体。

亚单位转移至细胞壁的生长点上(插入),万古霉素、杆菌肽抑制。

(3)在细胞膜外的合成
1)转糖基化作用:
2)转肽作用:
在细胞膜外侧,亚单位与引物相连(转糖基作用),再通过转肽酶作用,将亚单位末端的D-丙-D-丙拆开,第四个AA与另一亚单位的DAP之间交联,另一D-Ala释放。

抗生素青霉素的抑菌机制:
青霉素是肽聚糖亚单位五肽末端的D-丙氨酰胺-D-丙氨酸的类似物,两者可相互竞争转肽酶的活力中心。

转肽酶一旦被青霉素结合,前后2个肽聚糖单体间不能形成肽桥,肽聚糖缺乏机械强度,由此产生了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之类的细胞壁缺损细菌。

青霉素的作用机制是抑制肽聚糖分子中肽桥的生物合成,对于生长繁殖旺盛阶段的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处于生长停滞状态的休止细胞,却无抑制作用。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代谢调控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
1.应用营养缺陷型菌株解除正常的反馈调节
2.应用抗反馈调节的突变株解除反馈调节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3. 控制细胞膜的渗透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