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语病类型(标准整理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总结(必看)

高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总结(必看)

高考语文常见语病类型总结(必看)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资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A、语序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1、名词附加语的多项定语次序不当名词附加语:多项定语次序不当。

多项定语的正确次序一般可按以下次序排列: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指称或数量的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名词或名词短语;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例: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教练。

2、动词的附加语的多项状语次序不当动词的附加语,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复杂状语排列大致为: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表时间或处所的;表语气(副词)或对象的(介宾短语);表情态或程序的;另外,表示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在中心语前。

例如: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的交谈。

正确次序:许多老师昨天(时间)在休息室里(处所)都(范围)热情的(情态)同他(对象)交谈。

3、虚词的位置安排得不恰当;特别是“把”字短语位置不当。

副词和连词位置不恰当:例如:留在幼儿园的孩子们,都- 一个一一个甜蜜地睡在新钉起来的木版床上。

(表范围的副词“都”应放到表数量的“一个一个”后。

)介词短语的位置不当:例如:苏联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整天忙于做动物的条件反射试验,把动物用绳子缚在试验的架子上。

(“把”字短语应紧挨动词中心语“缚”。

)搭配不当主要有下列类型:主谓搭配不当:例如:本世纪初,是我国实现进入WTO的目标。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

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动宾搭配不当:例如:他多么渴望一个学习机会呀!(“渴望”后缺少动词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如: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在日常写作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语病。

语病是指使用不准确、不合适或不符合语法规则的语言表达。

这些语病可能会影响读者对文意的理解,甚至导致误解。

因此,了解常见的语病类型并正确使用语言才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

以下是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1. 同音异义词混淆:同音异义词是指发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词语。

在使用中,如果将这些同音异义词混淆,会给读者造成困惑。

例如将“继续”误写为“继续”,使读者无法理解原文意思。

2. 连词误用:连词是连接句子、短语或单词的语法工具。

常见的连词有“而且”、“但是”、“因此”等。

在使用连词时,需要注意其逻辑关系。

误用连词可能导致句子结构混乱或逻辑不清。

比如将“因为”误写为“所以”,就会改变原文意思。

3. 词性搭配错误:词性搭配是指词语在句子中的固定搭配用法。

例如,我们应该说“深深的思考”,而不是“深刻的思考”。

因此,在写作中需要注意词性搭配的准确使用。

4. 时态错误:时态是指动词的时间表达方式。

在写作中,时态的错误会导致句子的时序混乱,也会破坏句子的逻辑关系。

因此,在使用时态时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准则。

5.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数或时态上不一致。

这种错误会导致句子的语法结构错误,也会对句子的意思产生误解。

因此,在写句子时,需要注意主谓的一致性。

6. 句子结构混乱:句子结构混乱是指句子内部各个部分的语法结构不协调或不平衡。

这种错误会使句子难以理解,给读者留下不良印象。

因此,在写作时需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合理性和平衡性。

7. 语气不一致:语气是指语言表达中的情感色彩和语调。

在写作时,如果语气不一致,会给读者传递混乱的信息或不准确的情感。

因此,写作时需要注意语气的一致性,确保所表达的情感和目标保持一致。

8. 标点符号错误:标点符号是句子中用来分隔不同成分、标明语气和节奏的符号。

在写作中,标点符号的错误会导致句子结构混乱,语法错误以及句子意义的模糊。

语病题类型归纳总结

语病题类型归纳总结

六、 不合逻辑 1、自相矛盾 例: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②在宣传工作中,我亲眼看到劳动人民过去所受的痛苦。 2、种属关系不当。 例:①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 ②我喜欢水果和梨。 3、主客倒置。 例:①拙政园、狮子园、留园等无不以流光溢彩的风姿为中外游人所倾倒。 ②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③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 4、关注否定词。 例:①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②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饮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③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 雷锋了呢? 无时无刻不=每时每刻都
(16)可堪称 “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应删去“可” (17)致信给 “致”已有“给”之意,应删去“给”。 (18)使人民生灵涂炭 “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 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已含“使人民”的意思,故删去 “使人民”。 (19)留下的遗毒 “遗毒”中的“遗”已有“留下”之意,连用累 赘。 (20)至少„„以上 “至少”含有“最低”的意思,后面搭配的应 是确数,无须再用模糊语“以上”。 (21)万一若 “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22)切忌不要贪睡 “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同时修饰“贪 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 (23)涉及到 “涉及”中的“及”就是“到”的意思,删去“到” (24)被„„所接受 文言句式“为„„所„„”即相当于现代汉语 中的“被”。句中用了“被”字后,再用“所”字,多余。 (25)年轻的小伙子 “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用“年轻”修饰 “小伙子”,纯属多此一举。
4、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 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答案:主客颠倒(一般是主对宾、人对物)。 5、一名韩国官员透露,有关成员国已达成一致意见, 同意建立该项基金,以防止1997年那样的金融危机不要 再次发生。 6、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 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答案:反问句本身就是一重否定,再加上“否认”和 “不”,意思成了否定学习雷锋。 7、由于我对学科有偏重,因而对数学不感兴趣。 答案:强加因果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

常见的语病类型十三种语病是指在语言表达中出现不符合语法、逻辑、语境等规范的错误或不当用法。

在写作过程中,常见的语病类型有很多种。

本文将介绍十三种常见的语病类型,并提供相应的修正方法,以帮助读者避免在写作中犯这些错误。

1. 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数上不一致的情况。

这种语病常见于复合主语、倒装句、就近原则等情况下。

例句:他们都是喜欢看电影。

修正:他们都是喜欢看电影的人。

2. 名词重复名词重复是指在文中多次使用同一个名词,影响文章的表达流畅度。

例句:这本书是我朋友送给我的那本书。

修正:这本书是我朋友送给我的。

3. 插入语位置不当插入语位置不当是指插入语放置在不恰当的位置,影响句子的连贯性和语义的清晰度。

例句:我们昨天一起去看了电影,电影是很好看的。

修正:我们昨天一起去看了电影,电影很好看。

4. 同音字错误同音字错误是指音形相同、义不相同的词语被错误地使用。

例句:我要买一台苹果电脑,可以帮我推荐一下吗?修正:我要买一台苹果电脑,可以帮我推荐一下吗?5. 词性错误词性错误是指词性的使用不准确,从而导致语句表达的含义不清楚或者发生歧义。

例句:我经常坐地铁上班,因为时间非常省。

修正:我经常坐地铁上班,因为时间非常省事。

6. 并列结构不对称并列结构不对称是指在句子中使用并列结构时,连接的成分在形式、长度、重要性等方面不对称。

例句:他喜欢旅行、读书和运动。

修正:他喜欢旅行、阅读和运动。

7. 代词不一致代词不一致是指代词的性、数、人称等与前文或后文的名词或代词不一致。

例句:我买了一个新手机,它的颜色很漂亮。

修正:我买了一个新手机,它的外观很漂亮。

8. 时态混乱时态混乱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时态使用不一致而导致语句表达不清晰。

例句:昨天我走在街上,看见一个朋友。

修正:昨天我走在街上,看见了一个朋友。

9. 句子结构紊乱句子结构紊乱是指句子结构过于复杂,导致句子的表达不清晰或者句意不明。

例句:他昨天跟我说了一个新的计划,他打算不再继续这个项目。

语病六大类型

语病六大类型

语病六大类型类型一语序不当从语法角度看,语序不当对单句来说主要是词序不当,对复句来说主要是句序不当;从语意角度看,语序不当可能引起不合事理、表意不明、主客颠倒等语病。

第方案例说语序不当例1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陈列着好多种当年周恩来使用过的东西。

[错因分析]这个句子中“东西”有多个定语,表数量的定语“好多种”应放在表领属的定语“周恩来使用过的”之后。

另外“当年”限制“使用”,应放在“使用”前。

例2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科学工作者正发挥着他们每个人身上无穷的蕴藏着的科学精神。

[错因分析]此处属多项定语排列次序不当。

此句中“无穷的”属形容词作定语,“蕴藏着的”属动词性短语作定语,根据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则可知,应将“无穷的”移至“蕴藏着的”之后。

1.多项定语排列顺序不当多项定语的排列顺序一般是:①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短语;②表示名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带“的”的定语要放在不带“的”的定语之前)。

如:她是我们学校的(表领属)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数学教师(名词短语)。

(如果不按这个顺序排列就是顺序不当,读起来别扭)例3家长到学校政教处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错因分析]此处属多项状语排列次序不当。

此句有一个很长的状语,但层次上混乱不清。

“到学校政教处”表处所,“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属于表目的的介词短语,按照多项状语的排列规则可知,此句应改为“家长为了弄清楚孩子为什么在学校打架这件事到学校政教处同政教处主任进行了一次认真的交谈”。

例4脸色铁青的西班牙国家队主教练博斯克默默地在与荷兰队13日的比赛结束前起身,走到自己的替补队员身前,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每个人的脑袋,平复他们此时天塌地陷的心情。

[错因分析]此处属多项状语排列次序不当。

“默默地”表情态,“在与荷兰队13日的比赛结束前”表时间,根据多项状语的排列规则可知,表时间的状语应放在表情态的状语之前,故应改为“……在与荷兰队13日的比赛结束前默默地起身”。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精心整理)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精心整理)

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高考病句题怎么做语感好的同学, 继续保持阅读, 保持语感就可以了, 没语感的同学, 就来看高考语文六大病句类型总结归纳吧!(一)搭配不当主要有动宾不搭配、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一面和两面不搭配、介宾搭配不当等情况。

①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芳香, 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②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 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③说实话, 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 没抱太大的希望, 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④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 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⑤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⑥来这里聚会的无论老少, 都被他清晰的思路、开朗的性格、乐观的情绪与坚定的信心深深地感染了。

⑦六年间, 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单舱到三舱, 从无人到有人, 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⑧漫步桃园, 那一排排、一行行、一树树的桃林让人流连忘返;中餐后还可去自费采摘, 那柔软多汁的大桃更让你大快朵颐。

⑨看完那部电视剧后, 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 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 那就是作者自己。

⑩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 要做到心中有数, 全盘考虑, 周密安排。

⑾工厂实行了生产责任制以后, 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 每月废品由原先一千只下降到一百只, 废品率下降了九倍。

⑿人们认为, 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 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⒀地铁紧张施工时, 隧道突然发生塌方, 工段长俞秀华奋不顾身, 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 自己却负了重伤。

⒁采取各种办法, 大力提高和培养工人的现代技术水平, 是加快制造业发展的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

小学病句常见八种类型

小学病句常见八种类型

小学病句常见八种类型
1.语病:句子结构不清晰或组织不当,导致整个句子的意思难以理解。

例如:我们在周末的时候去了一个有趣的地方和朋友一起。

2.词病:使用了错误的词语或词语的搭配不当,造成表达不准确或不
通顺。

例如:我像一只鱼般游泳。

3.时态病:时态使用错误,导致时间顺序混乱或句子含义不清。

例如:昨天我今天有一个梦想。

4.主谓不一致: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数或人称不一致,导致句子不通顺。

例如:他们喜欢跟我们玩,我们是姐妹。

5.重复病:句子中同一个词或相同的意思在短时间内重复使用,表达
冗余。

例如:我去了一个城市,这个城市有很多高楼大厦。

6.语序病:词语的顺序不正确,导致句子意义模糊或不清楚。

例如:在我家看到了一只大狗。

7.逻辑病:句子的逻辑关系不合理或不通顺,使得推理不成立或表达
模糊。

例如:我喜欢读书,所以我吃了一块巧克力。

8.标点病: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当,导致句子意思模糊或歧义。

例如:今天是星期一、我很高兴。

十二种语病类型

十二种语病类型

十二种语病类型十二种常见的语病类型是:语法错误、标点错误、主谓不一致、名词单复数错误、代词用错、形容词副词混用、冗余与累赘、句子过长、倒装句错误、主题不明确、语态错误、连词用错。

下面将分别对这十二种语病进行详细说明。

一、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指违反了语法规则的用法。

例如:动词时态错误、名词形式错误、冠词用错等。

语法错误会导致句子结构混乱,影响读者的理解。

二、标点错误:标点错误是指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例如:句号、逗号、问号、感叹号、引号等。

标点符号的错误使用会使文章的语气、语义产生误解。

三、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是指主语和谓语在人称和数上不保持一致。

主谓不一致会导致句子结构不完整,影响句子的表达准确性。

四、名词单复数错误:名词单复数错误是指名词的单复数形式使用错误。

名词单复数错误会使句子的结构混乱,影响句子的意义。

五、代词用错:代词用错是指代词的使用不准确,或者与先行词不一致。

代词用错会导致句子的语义模糊,读者难以理解。

六、形容词副词混用:形容词副词混用是指形容词和副词的使用混淆。

形容词副词混用会导致句子的意义不清晰,读者理解困难。

七、冗余与累赘:冗余与累赘是指文章中出现的多余的词语或句子。

冗余与累赘会使文章的表达显得啰嗦冗长,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八、句子过长:句子过长是指句子的长度过长,句子的结构复杂。

句子过长会使句子的意义不明确,读者难以理解。

九、倒装句错误:倒装句错误是指句子中的倒装结构使用错误。

倒装句错误会导致句子的语序混乱,读者难以理解。

十、主题不明确:主题不明确是指文章的主题或者段落的主题没有明确表达出来。

主题不明确会使文章的逻辑结构混乱,读者难以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十一、语态错误:语态错误是指文章中的动词的语态使用错误。

语态错误会导致句子的意义不清晰,读者难以理解句子的主体和行为。

十二、连词用错:连词用错是指文章中的连词使用错误。

连词用错会导致句子的逻辑关系混乱,读者难以理解句子的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语病类型一、语法类语病(一)语序不当1、定语语序排列不当多项定语的一般规律是:表示领属或时间、处所的定语离中心语最远;其次是表示中心语“怎么样”的动词、动词性短语;再次是表示中心语“什么样”的形容词、形容词性短语;离中心语最近的是表示性质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如果违反这一基本规律,就会造成定语语序不当。

病例:1956年,北京故宫博物馆展开了2900年前出土的文物。

2、状语顺序排序不当多重定语按照语法规则和语言习惯,其排列顺序一般是:离中心语最远的是表示时间或表示原因、目的的词语;接着是形容词或一般副词;然后是表示地点或方向的词语、表示状态的形容词;离中心语最近的是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如果违反这一基本规律,就会造成状语语序不当。

如:今天早上(表时间)许多教师都(副词,表范围)热情地(表情态)同他(表对象)交谈。

病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祖国就不再是一个任意被帝国主义列强欺侮和掠夺的国家了。

3、修饰语与中心语错位病例:迎面吹来的寒风不禁使我打了个冷战。

4、短语语序排列混乱短语语序排列可以遵循时间先后、地点(空间)转换、范围大小、程度轻重、情感变化、前后承接照应等规律。

如果排列不当,可能造成多种错误,应注意分析。

病例: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

5、虚词位置不当这类问题一是指复句中关联词的位置,另一个就是“把”字句表否定是“把”的位置。

复句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如果一致,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应放在后分句的主语后;反之,则关联词就放在主语前。

“把字句”的否定形式一般是“否定词+把”。

需要认真分辨,否则,容易出现语序不当。

病例: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与作家不同的是,摄影家们把自己对山川、草木、城市、乡野的感受没有倾注于笔下,而是直接聚焦于镜头。

6、分句顺序不当在多重复句的表达中,分句之间往往有相对固定的逻辑(或先后)顺序,一般不能颠倒,更不能乱排列,否则,就易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病例:由于坚强了生产过程中的生态环境监控,该基地每年的无公害蔬菜的生产量,除供应本省主要市场外,还销往河南、河北等省。

2、动宾搭配不当病例:现在,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崎岖的街道,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

3、主宾搭配不当病例: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4、定中搭配不当病句:据科学家统计,蜂蜜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的花粉。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病例:学习成绩的提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三)成分残缺1、主语残缺(1)滥省略而缺主语病例:汶川地震中,女警蒋敏的事迹,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弦,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滥用介宾短语或连词而缺主语病例:经过老班主任的再三解释,才使他的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2、谓语残缺(1)不恰当省略或丢掉谓语病例:商业部门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大张旗鼓地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出售废品的重大意义。

(2)误用介宾短语作谓语病例:他们就是以这种高度责任感,凡是能够给人民生活带来方便的,都积极主动去做,并且努力做好。

3、宾语残缺病例: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对外致力于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4、必要的附加成分残缺这种情况主要是一些必要的定语、状语、某个虚词的残缺,因为它们的缺失或使句意不完整、不通顺,或使语义相反。

(四)结构混乱1、举棋不定特点:句子时而用这种结构,时而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造成句子的混杂。

病例: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

2、藕断丝连特点:将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作另一句的开头。

病例: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3、中途易辙特点:一句话说了一半,居然另起炉灶,另来一句。

病句: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

4、反客为主特点: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作下半句的主语,因此纠缠不清。

病例: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包围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二、语意类病句(一)表意不明1、词义不明一个句子里的某个词是多义的,或某个词组(短语)的意义不确定,则可能引起歧义。

病句:这本书是黄色的。

2、词性不明词性不明,词的意义也不同。

句中某个词性存在不确定性,句子就容易产生歧义。

病例: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3、结构不明同样的一个句子或短语,在语法结构上的层次划分不同,其语义也不同,由此也可能产生歧义。

病例: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4、修饰不明句子中的定语,因其修饰限制的对象不确定,也会引起歧义。

病例:局长吩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5、指代不明有些句子因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指代不明而造成歧义。

病例: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

6、停顿不明句子中停顿的地方不同,会引起意义上的差别,造成歧义。

句子中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加了标点符号),也可能使句子产生歧义。

病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二)不合逻辑1、概念混乱概念之间有六种关系,即同一关系、属种关系、并列关系、交叉关系、对立关系、矛盾关系。

运用概念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关系,否则就要违背逻辑。

病例: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农贸市场的货物琳琅满目,除各种应时的新鲜蔬菜外,还有肉类、水产品、鱼、虾、甲鱼、牛蛙及各种调味品。

2、两面失调句子前后说法不一,照应不周,易造成病句,习惯称之为“前后失调”或“两面失衡”。

病例:学校抓不抓青年理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3、自相矛盾同一句子,应该保持语意逻辑前后的一致性,否则,就会自相矛盾。

病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而是谋略不当。

4、主客颠倒句子的表述对象有主客之分,主动者与被动者之分。

有时表达不好,就会出现颠倒的现象。

病例: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的畜牧学。

5、否定失当指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多次运用否定,结果将本意弄反了。

此类语病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误用了否定副词,二是不理解反问句本身就表示一重否定。

病例:近几年,王芳几乎无时无刻不忘搜索、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6、加强关系或宁错关系复句中分句总离不开某种关系,而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关联词的使用。

在一些病句中,作者没有弄清分句中是否存在某种关系,却强加于句子;或者是没有弄明白分句间的关系而错用关联词。

病例:他的文章写得不长,所以艺术成就不高。

7、不合事理指语句陈述的事实或表述的观点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或人们普遍认同的公理。

病例:当地造纸厂偷排未经处理的废水,严重污染环境,导致鱼虾绝迹,各种水生作物大量减产和绝产。

(三)成分赘余1、主语多余病例:如何才能让大家富起来?关键的问题是知识在起决定性作用。

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往往是以知识的充实为前提的。

2、谓语多余病例: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事迹值得可歌可泣。

3、宾语多余病例: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

4、定语多余病例:看着众多莘莘学子的求知目光,他更感责任重大。

5、状语多余病例:围绕“农民增收”这一目标,该信用社大力支持特色经济的发展,重点向特色化、优质化、技术化农户优先发放贷款。

6、虚词多余病例:《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举了不少“忽视词义致错”的例子,但这类情况很多,有的甚至成了习惯,应特别注意。

如涉及(到)、可以(堪)、付诸(于)、实属(是)、并非(是)、凯旋(归来)、(非常)悬殊、(您的)令爱、(再次)复发、(第一部)处女作、(独自)孑然一身、(更加)弥足珍贵、(人为地)蓄意破坏、(被人)贻笑大方、(各自)分道扬镳、破天荒(第一次)、(年轻的)小伙子、(正)方兴未艾等,以上说法中,括号里属于累赘成分。

病句辨析九大误区1、误区一“和”字短语遇到有“和”(包括“及”和“跟”)的句子,就要知道“和”既可以作连词,也可以作介词,作连词和介词会造成语意上的差别。

然后审视“和”连接的并列性短语,是否是并列性的,有无交叉或包容关系;“和”连接的谓语或宾语和它相应的成分是否搭配,是否呼应。

“和”字短语还会造成歧义。

如:目前,电子计算机已经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尽快提高和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员。

2、误区二列举式表述所审视的句子中若有列举的内容,要注意列举的概念之间的关系。

短语并列在一起,往往具有一定的顺序,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有时也要注意列举内容与陈述语的搭配关系。

如:邓亚萍年龄不大,却连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全国冠军,为祖国、为河南、也为他的家乡郑州人民争了光。

3、误区三多重否定句和反问句多重否定往往造成语意的混乱。

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多重否定句或反问句要仔细把握句子的语意,看是否造成了混乱或颠倒。

注意反问就是一重否定,还有一些词语本身暗含否定,如“拒绝、反对、禁止、避免、阻挡、忌、防止、无时无刻”等,如: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论文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

4、误区四两面对一面在句中遇到“是否、能否、优劣、好坏、高低、生死”等关涉两面的词语,要注意句子表述的照应问题。

要看是否一一对应,以防照应不周。

当然,这不能仅仅着眼于字面上,要多从语意的角度考虑。

如:广告语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学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到群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

5、误区五复句中关联词语的作用随着学生语病辨析能力的提高,高考命题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句子内部的关系复杂了,内容信息丰富了。

经常有复句病句出现在试题中。

对于复句病句,首先要看关联词的呼应,因为关联词语往往出双入对;其次,看有无这种关联关系;再看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得当,领起的内容表述顺序是否合理。

如:①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都具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②同学们十分钦佩李老师,因为不仅他课讲得好,而且品德高尚,多才多艺。

6、误区六多重修饰语的排列中心语之前若有较多的修饰语,要看这些修饰语是否必须,看修饰语与中心语间的搭配,看修饰语的排列顺序是否恰当。

如:今年18岁的张清是应届中学生中我省层层选拔出的唯一入选国家集训队的选手。

7、误区七表示数量的句子在一些语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表示数量的词语。

首先,数词本身使用就有一些研究,如大写小写一致性原则、倍数问题(降低、缩小、减少不能用倍数)等;其次,在数量词(特别是约数)作定语时,往往会出现语意赘余或位置不当的语病;再者,要分辨一下数量词后是否为集合性概念,集合性概念能不能用数量词修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