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晋江市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1.医护人员进出ICU,需更换工作衣、裤、鞋,戴工作帽,不戴手饰,外出时必须穿外出工作服,更换外出鞋。
2.医护人员患有传染性或感染性疾病时应暂停在室内工作。
3.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进入。
4.严格洗手制度,特别强调洗手的清洗与消毒,在预防病人医院内感染尤其是同一病人多部位感染(同一病原体多部位感染)中的积极意义,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检查、治疗、病人与病人之间、部位与部位之间的护理前后,均要认真洗手。
二、环境管理l.ICU应保持整洁,定时通风换气,确保无尘、无虫蝇。
2.ICU布局合理,划区明确(治疗区、监护区、污处置区),有条件医院配置净化工作台,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9.5m2。
3.监护区、治疗室应配备空气净化装置,每日进行动态消毒,每月进行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细菌培养监测一次。
4.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床等,用消毒液拖地二次。
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
三、消毒隔离制度及措施l.病人的安置应净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诊疗护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2.各种设备、仪器的表面,定时用清水擦拭,经常保持其清洁。
3.患者转出后,床单位的所在物品须更换和用消毒液擦拭,按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5.呼吸机输入及输出管道、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的喷雾面罩管道和装药液的容器每个患者使用后,应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送供应室清洗消毒。
6.加强病人各种留置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对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置入的皮肤穿刺部位,应每天用碘酒、酒精消毒,防止感染。
7.换药及治疗用过的器械和容器先用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清洗,再送高压蒸汽灭菌备用。
8.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对住院较久病人,应定期进行尿、痰、伤口分泌物及粪的细菌培养,当有感染流行时,应对ICU病人、接触者和环境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便及时控制感染。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一、引言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最为重要的科室之一,由于其收治的患者病情严重,免疫系统薄弱,易于发生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还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对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就如何控制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进行详细探讨。
二、建立严格的消毒制度病房环境消毒:定期对病房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包括空气、地面、墙壁、床单等。
使用有效氯消毒剂擦拭地面、墙壁和家具,用紫外线灯对病房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医疗器械消毒:每次使用后的医疗器械,如呼吸机、导管、血压计等,必须进行严格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患者身体消毒:定期为患者进行身体清洁和消毒,特别是伤口和皮肤接触部位。
三、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正确洗手方法: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接触患者前后都要洗手,必要时使用手消毒剂。
手套使用:在接触患者体液或血液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
操作完毕后,及时更换手套并洗手。
四、规范使用抗生素合理用药:严格按照抗生素的使用指南,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避免滥用抗生素,降低耐药菌株的产生。
预防性用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手术预防感染,应严格按照指征使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五、减少侵入性操作操作前评估:在实施侵入性操作前,应对患者的病情和操作必要性进行评估,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操作。
无菌操作: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遵循无菌原则,严格消毒操作环境,减少感染风险。
六、加强患者营养和免疫力支持营养支持: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对于无法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营养补充。
免疫力提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使用免疫增强剂或生物制剂,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七、监控与反馈定期监测:定期对重症监护病房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包括感染发病率、病原体分布、耐药性等,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控指南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防控指南背景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内最容易发生感染的地方之一,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通常较弱,且存在各种侵入性操作。
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我们制定了以下防控指南。
指南1. 严格的手卫生:所有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手卫生,使用洗手液或含酒精的消毒剂,并遵循正确的手卫生程序。
2. 采用合理的隔离措施: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将患者进行合理的隔离,包括空气传播隔离、飞沫传播隔离和接触传播隔离等。
3. 定期进行设备和设施的清洁和消毒:重症监护病房内的设备和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4. 严格控制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合理使用,并遵循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指南和政策。
5. 加强床位管理:确保床位之间的间隔足够,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同时,定期更换床单、枕套等物品,并保持床位的清洁。
6. 提高员工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医务人员应接受相关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技能,确保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7. 促进患者和家属的参与:患者和家属应被鼓励参与感染防控工作,包括遵守医生和护士的建议,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
8. 建立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健全的感染监测和报告机制,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和处理。
9. 加强环境清洁和通风: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应保持清洁,并定期进行通风,以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10. 加强患者的免疫支持:通过合理的营养支持、免疫调节剂和其他治疗手段,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的风险。
结论通过严格执行以上防控指南,我们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插管时应严格无菌 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 闭式引流系统。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 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悬垂集尿袋,不可 高于膀胱水平。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 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 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每天 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不主张在入口处设置风淋。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医疗操作流程管理
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 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前洗手或酒精擦手。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 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建议2%洗必泰消毒穿刺点皮肤。更 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建议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 达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对无菌操作 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 而定期更换导管。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 管的日常护理。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监测与监督
4. 不主张常规进行ICU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但 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应进行相应的 微生物采样和检验。
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解决。
监测与监督
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 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 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 微生物检验,甚至脉冲场凝胶电泳等工具,分析判断确定可 能的传播途径,并据此制订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例如鲍曼 不动杆菌常为ICU环境污染,经医务人员手导致传播和暴发, 对其有效的感染控制方法包括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增加相 关医疗物品和ICU环境的消毒次数、隔离和积极治疗病人, 必要时暂停接收新病人。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指南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指南医院感染对患者的健康和医疗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
特别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严重性均较高。
为此,本指南提供了一套全面的策略和措施,旨在帮助医院和专业人员预防和控制ICU中的医院感染。
1. 人员培训和教育所有ICU工作人员应接受关于医院感染预防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手卫生、无菌操作、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等。
2. 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所有ICU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都应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彻底洗手。
3. 消毒和灭菌ICU内的设备和物品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和灭菌。
特别是呼吸机、导管和其他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物品,应严格执行消毒和灭菌程序。
4. 个人防护装备ICU工作人员在接触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感染状况和操作的性质,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
5. 患者隔离对于确诊或疑似感染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原体的传播。
同时,应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限制人员流动。
6. 抗生素的使用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原体的敏感性,合理使用抗生素。
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和滥用,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7. 监测和评估ICU应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定期评估感染的发生率和病原体的分布,以及感染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感染控制策略。
8. 患者和家属的教育向患者和家属提供关于医院感染预防的信息和教育,帮助他们了解和参与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
以上指南旨在为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一套全面的策略和行动指南,以降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
所有ICU工作人员都应严格执行本指南,并积极参与感染控制工作,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医疗环境。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
(2023)
引言
本指南旨在为重症监护病房(ICU)的医务人员提供关于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指导。
严格遵循本指南的建议可减少感染的发生和传播,为患者提供更安全的护理和治疗环境。
1.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定义与分类
-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 常见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分类
2. 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
- 手卫生和消毒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清洁和消毒环境
- 感染控制委员会的建立
3. 感染风险评估与监测
- 加强患者感染风险评估
- 定期监测感染发生率和耐药性情况
4. 具体感染预防措施
-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与管理
- 尿路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 血流感染的预防与管理
5. 输液和药物使用安全
- 静脉导管的选择和管理
- 输注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存储
6. 培训与教育
- 医务人员培训与教育计划
- 患者及家属教育计划
7. 感染事件管理
- 感染事件的报告与分析
- 分类和管理感染事件
8. 质量改进与审计
- 建立质量改进机制
- 定期开展感染控制审计
结论
本指南总结了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的基本原则和措施。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循本指南的要求,并定期评估和改进感染防控措施,以提高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 有关医院感染防控的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短暂概述,并不详尽,具体实践应根据相关指南和研究成果的建议进行。
*。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
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规定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布局应合理,分治疗区、监护区。
监护区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以防止交叉感染。
2、病人的安置应感染病人和非感染病人分开,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诊疗护理活动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尽量减少人员流动;探视人员、工作人员因查房、会诊、探视等进入重症监护区(ICU)病房时应更衣、戴口罩帽子、换鞋、洗手;非工作人员、未经允许的探视人员不得入内。
患有感染性疾病者禁止进入。
4、工作人员进入重症监护区(ICU)病房时应穿专用工作服,遇污染即时更换,外出时必须更换外出服。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前后严格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6、严格消毒隔离措施,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坚持规范洗手,在处置不同病人和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都必须认真洗手或手消毒。
7、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加强局部护理与消毒,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8、加强抗感染药物应用的管理,防止病人发生菌群失调,加强细菌耐药率监测。
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
9、重症监护病房的一切物品,包括仪器和设备、清洁工具,必须固定专用,从外面带入的物品,入室前应作适当的清洁及消毒处理。
10、诊疗器械如血压计、听诊器、供氧装置、呼吸机等应一人一用,不可交叉使用,病人转出后需严格终末消毒处理。
11、定期对病人的病原体检查情况及异物人员的带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有效措施,以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
12、治疗台、配套设施及地面应每日用500mg/L有效含氯消毒剂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消毒。
13、锐器应放入防渗漏耐刺的专用容器(锐器盒)内收集,严格交接,做好登记,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14、医用垃圾装入黄色塑料袋内,标记明确、做好登记,严格交接,严格签收,专人密闭运送,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ICU患者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接受多种侵入性操作, 以及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等,使得ICU成为医院感染的高 发区域。
感染发生的原因
患者自身因素
如年龄、基础疾病、免疫 功能低下等。
诊疗操作因素
如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 中心静脉置管等侵入性操 作,以及手术等。
抗菌药物使用不当
如滥用抗菌药物、不合理 的联合用药等。
重症监护病房(ICU) 医院感染管理指南
目录
• ICU医院感染概述 • ICU医院感染管理原则 • ICU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 ICU医院感染控制效果评价 • ICU医院感染典型案例分析
01
ICU医院感染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 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环境卫生管理不到位
如空气、物体表面、医疗 器械消毒不彻底等。
感染的危害
增加患者病死率
医院感染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增加患者 病死率。
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可导致病原体在患者之间传播, 引起交叉感染。
延长住院时间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 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影响医疗质量
医院感染的发生会影响医疗质量的提高, 降低医疗效果。
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01 对ICU病房的空气、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等进行定 期消毒灭菌处理。
02 定期对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确保消毒灭菌质 量符合标准。
02 对不合格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追溯调查,分析原 因并采取改进措施。
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
制定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确保 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洗手和手消
毒方法。
02
ICU医院感染管理原则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避免与管理指南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避免与管理指南1. 概述本指南旨在为我国重症监护病房(ICU)提供一份全面、详尽的医院感染避免与管理策略,以降低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所有ICU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2. 医院感染定义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接受医疗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原本身体健康的器官或组织发生的感染。
医院感染包括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3. 医院感染风险因素3.1 患者因素- 基础疾病- 免疫力低下- 长期使用抗生素- 侵入性操作3.2 医疗因素- 医护人员的手卫生- 医疗器械消毒- 环境清洁与消毒- 医疗废物处理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策略4.1 手卫生-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必须进行洗手- 使用含有至少60%酒精的手消毒剂- 遵循正确的洗手步骤4.2 器械与物品消毒- 严格遵循医疗器械消毒规范- 选择有效的消毒剂- 监测消毒效果4.3 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与消毒病房环境- 使用有效的消毒剂- 通风换气4.4 医疗废物处理-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标准- 安全运输与处置- 防止交叉感染5. ICU医院感染管理5.1 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制定医院感染防控制度与流程- 定期培训与考核5.2 监测与评估- 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 分析感染发生原因与趋势- 调整预防与控制策略5.3 质量改进- 开展感染预防与控制质量改进项目- 鼓励创新与分享经验- 提高感染防控水平6. 总结本指南为ICU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提供了详细、实用的策略。
通过加强手卫生、器械消毒、环境清洁、医疗废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医护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应认真执行本指南,不断提高感染防控水平。
请注意,本指南仅供参考,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疑问,请咨询专业医疗机构或相关部门。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避免与管理指南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避免与管
理指南
简介
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避免与管理策略。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中最易发生感染的地方之一,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至关重要。
预防感染的基本原则
1.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程:医护人员应经常洗手,并在与患者接触前后进行手消毒。
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时应佩戴口罩、手套、帽子和隔离衣等个人防护装备。
3. 环境清洁与消毒:对ICU内的设备、床位和表面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原体传播的风险。
4. 合理使用抗生素:遵循抗生素使用指南,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
感染管理策略
1. 感染监测与报告: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机制,并及时报告感
染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 感染控制委员会: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施
感染控制政策和计划。
3. 隔离措施:根据感染类型和传播途径,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包括单人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等。
4. 教育培训:对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控制培训,提高其对
感染控制措施的认识和遵守程度。
结论
通过遵循本指南提供的感染避免与管理策略,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健康。
同时,医
护人员应时刻关注最新的感染控制指南,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
调整和改进。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指南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指南1. 引言本指南旨在提供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指南。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内高风险的感染传播区域,因此采取适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2. 预防与控制策略2.1 手卫生- 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包括洗手和使用合适的手消毒剂。
-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手卫生,如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污染物前后、手可见脏或被污染后等。
2.2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包括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
- 根据感染风险和操作需要正确选择和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2.3 感染控制措施-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包括正确分类、储存、处置医疗废物。
-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减少操作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 使用合适的消毒剂对设备、表面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和清洁。
2.4 预防抗生素耐药性- 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管理制度,遵循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原则。
- 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及时调整抗生素使用方案。
- 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合作,共同预防抗生素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2.5 感染监测与报告- 建立有效的感染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感染病例。
- 对感染病例进行追踪和分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6 教育与培训- 对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控制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能力。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感染控制的相关信息和指导。
3. 结论本指南提供了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指南,包括手卫生、个人防护装备的使用、感染控制措施、预防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监测与报告以及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策略。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患者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可根据需要添加参考文献列表)。
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区(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ICU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标准医院感染各项要求,特制订本制度。
2.标准2. 1建筑布局和设施要求。
2. 1. 1 ICU病房整体布局应该使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有相对的独立性,以减少彼此之间的干扰和控制医院感染。
2. 1.2 ICU病房要有合理的包括人员流动和物流在内的医疗流向, 患者及其家属、工作人员、污物应该设置不同的进出通道,不能混合。
2. 1.3 ICU病房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床间距大于1 米;每个病房最少配备一个单间病房,使用面积不少于18平方米,用于收治隔离病人。
2. 1.4 ICU病房应设置隔离/负压病房、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2. 1.5 ICU病房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
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 T左右。
2. 1.6手卫生设施:(a)应配置足够的非触式洗手设施及手消毒设施,单间每床1 套,开放式病床至少每2床1套。
(b)流动水洗手时,洗手液使用一次性包装皂液,配备擦手纸,尽量使用抗菌皂液。
(C)病房入口处应配备手消毒设施。
2. 1.7 ICU病房的建筑应满足提供医护人员便利的观察条件。
2. 1. 8 ICU病房的装饰必须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符合防火要求的原那么。
2.2人员管理。
2. 2.1 ICU病房应严格限制非医务人员的探访;确需探访的,应穿隔离衣,并遵循有关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规定,严格执行手卫生。
2. 2.2重症监护病区的通道及出入口应该设置门禁,防止无关人员随意进出;工作人员进入重症监护病区要按照该病区的防护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并在该病区使用的防护用品不能在其他病区使用。
2. 2.3根据床位配备足够的医生和护士,其中医师人数与床位数之比应为0.8: 1以上,护土为3: 1以上。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规范(2023)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规范(2023)本文档旨在制定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的规范,以确保患者在重症监护环境中得到安全有效的护理。
1. 定义1.1 重症监护病房(ICU):一种提供高度监测和治疗的特殊医疗环境,用于重症患者的护理。
1.2 医院感染:指在医院环境中发生的患者感染,与住院治疗相关。
2. 感染预防措施2.1 严格遵守手卫生要求:- 执行洗手消毒制度,包括按要求使用合适的洗手液和消毒剂。
- 鼓励医护人员、患者及访客遵循正确的洗手程序。
2.2 确保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医疗设备、器械和其他表面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 确保监护设备和呼吸机等设备按照规定进行良好的维护和清洁。
2.3 采取传染病预防措施:- 对有传染病病史或症状的患者,进行隔离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 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疫苗接种,以预防可预防的传染病。
2.4 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执行抗生素使用的相应指南和政策。
- 定期监测抗生素耐药性,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 感染管理措施3.1 建立感染监测系统:- 设立感染监测小组,负责监测和报告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感染情况。
- 制定感染监测指标,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
3.2 加强培训和教育:- 为医护人员提供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培训,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持续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考核。
3.3 建立感染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 对发生的感染事件进行及时的报告和分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 提供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的匿名报告渠道,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报告。
4. 质量评估与改进4.1 进行定期质量评估:- 对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预防与管理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包括感染发生率、手卫生合规率等指标。
4.2 实施改进措施:-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计划和措施,提高感染预防与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
- 定期组织感染控制委员会会议,讨论和审议改进计划的执行情况。
以上规范是为了确保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管理的高质量和安全性,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并持续改进相关政策和操作指南。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有效的原则,实行全面管理、重点控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
第四条重症医学科(ICU)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应由科室负责人负责,成立感染管理小组,指定专人负责日常感染管理工作。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应设立感染管理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医生、护士等组成,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第六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制定感染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七条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对本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第八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工作。
三、感染预防与控制第九条重症医学科(ICU)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管理,提高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识和操作规范性。
第十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消毒、灭菌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十一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细菌耐药监测,防止细菌耐药的扩散和蔓延。
第十二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感染预防措施。
第十三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保持空气清新,各类物表每日清洁消毒,确保环境卫生。
第十四条重症医学科(ICU)应加强患者探视的管理,制定合理的探视制度,减少感染风险。
四、感染事件报告与处理第十五条重症医学科(ICU)发生医院感染事件时,应立即报告科室负责人和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调查和处理。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重症监护病房(ICU)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易于发生医院感染。
为了保障病患的安全和提高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该管理制度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规定和操作。
1.命名和责任:制度的首要任务是明确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团队的命名和职责,其中包括感染科医生、护士、环境卫生科和临床部的代表。
感染管理团队应定期开会,讨论病房感染问题,制定和更新管理制度。
2.医院感染监测:设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建立感染统计报告制度,定期汇总和分析重症监护病房内的感染病例。
同时,监测感染病例的病原学和药敏学信息,制定适当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3.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定感染预防与控制方案,包括标准预防措施和特殊预防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包括手卫生、使用无菌器械和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废物处理等。
特殊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选择适当的预防性抗生素,通过质控措施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等。
4.医院感染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重症监护病房医务人员关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知识,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
培训内容包括感染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卫生的正确操作等。
5.医疗设备和环境管理:制定医疗设备的消毒和清洁规范,确保设备的洁净和无菌。
设立环境监测系统,定期检测重症监护病房内的细菌总数、空气微生物和工作台面的清洁状况,以及水和食品的安全性。
6.病患感染控制:及时发现和管理重症监护病房内患者的可能感染风险,加强感染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病患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内的传播。
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隔离病患,控制感染源。
7.感染管理与报告:建立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管理档案,包括感染源追踪与调查表、感染事件报告表、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记录等。
及时上报感染事件和疫情,做好感染防控排查工作。
8.质量评估和改进:定期对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改进。
开展医院感染的回顾性和前瞻性研究,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管理水平。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症监护(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一、设施管理1.重症监护病房(ICU)设一般监护病房, 隔离监护病房, 治疗室, 办公室等辅助用房, 医务人员通道与患者通道分开设置。
监护病房空气消毒使用有人环境下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
设定自动每日定时消毒, 根据需要手动增加消毒次数。
手卫生设施达标, 非触摸式水龙头, 洗手液及擦手纸巾符合要求, 每床位挂手消毒液。
二、环境、物品管理1.监护病房每日开窗通风2-3次, 每次20-30分钟, 每日对地面、物品表面须采用湿式清洁2-3次, 若被污染时, 及时清除并消毒。
出现医院感染爆发或疑似爆发, 应增加环境清洁、消毒频次, 每月对监护病房大清洁一次, 进行物表、地面及空气消毒。
2.定期对窗帘、隔帘、空气滤网、消毒机过滤网拆开清洗, 保持洁净。
3.各室拖把有标识, 专区专用, 用后清洗、悬挂, 拖鞋每日浸泡消毒, 清洗、晾干备用。
4.限制从外面带入的物品, 必要时, 做适当的清洁及消毒处理。
5.诊疗用品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存放符合要求。
呼吸机管路及附件、简易呼吸器、氧气湿化瓶、内芯交供应室处理。
6.负压吸引器管道及储液瓶, 每日更换, 清洁, 消毒处理。
7.氧气湿化液及呼吸机湿化液使用无菌水, 每日更换。
消毒剂配制浓度达标, 在有效期内使用三、患者及探视管理1.患者进入病房应进行卫生处理, 更衣, 用物应一人一用一清洗、消毒或灭菌, 污染时及时更换。
2.入住病房患者必须检测抗—HIV、抗—HCV、HbsAg, 阳性者住隔离间,急诊入院也应住隔离间。
3.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患者住隔离监护室, 实施分组护理, 执行隔离各项措施。
患者出院或转出后, 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限制家属探视, 探视时, 家属按要求更衣、更鞋, 戴口罩及帽子, 进行卫生洗手, 有上呼吸道及皮肤感染家属禁止探视。
家属探视时间最长不超过20分钟。
四、医务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进入监护病房应更换专用清洁工作服, 更换清洁拖鞋, 戴圆帽,操作时, 戴口罩。
ICU感染防控工作指南
ICU感染防控工作指南一、概述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是医院中感染风险最高的区域之一,因此,ICU的感染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本指南旨在提供一份全面的ICU感染防控工作指导,以帮助医护人员有效地降低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二、ICU感染防控原则1. 严格的入室管理:所有进入ICU的人员必须进行手卫生和更衣,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和手套。
2. 严格的探视制度:限制ICU的探视时间,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
3. 规范的医疗操作: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
4. 环境消毒:定期对ICU环境进行消毒,包括床单位、仪器设备和地面等。
5. 患者管理:对ICU患者实行全面的病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三、ICU感染防控具体措施1. 手卫生:- 所有进入ICU的人员必须在进入和离开时进行手卫生。
- 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患者分泌物、排泄物和医疗设备后,必须立即进行手卫生。
2. 个人防护:- 医护人员在进入ICU时,必须佩戴口罩、帽子和手套。
根据患者情况和操作需求,可能还需要佩戴护目镜和防护服。
3. 患者护理:- 每日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 定期更换床单,保持床单位的清洁。
- 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及时处理,防止感染。
4. 环境消毒:- 每日对床单位、仪器设备和地面进行消毒。
- 对患者接触频繁的物品,如床栏、呼吸机等,进行重点消毒。
5. 医疗操作:- 医护人员在进行医疗操作时,必须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 对医疗废物进行严格分类和处理,防止污染。
6. 患者转运:- 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必须做好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
7. 培训和监督:- 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感染防控知识的培训。
- 对感染防控工作进行定期监督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总结ICU感染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护人员共同参与,严格执行各项防控措施。
通过本指南的实施,我们将能够有效地降低ICU感染风险,保障患者的安全。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指南
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指南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防控的指南。
针对重症患者的特殊需求和高风险环境,我们制定了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感染预防措施1. 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包括定期洗手、正确使用洗手液或消毒剂,并在适当时机使用手套。
2. 实施有效的环境清洁和消毒措施,特别是对高接触表面和设备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3. 提供充足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并确保医务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4. 严格控制访客数量和时间,限制非必要人员进入病房,并对访客进行健康筛查。
5. 加强空气传播病原体的防控,确保良好的通风系统,并定期检查和维护空气过滤设备。
6. 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其对感染防控措施的认识和执行能力。
感染监测与控制1. 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系统,包括对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进行感染监测和报告。
2. 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感染事件,包括隔离感染源、追踪接触者、进行感染源溯源等。
3. 加强药物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定期评估和更新治疗指南。
4. 加强感染预警和信息共享,与相关部门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传递感染疫情信息。
教育和宣传1. 开展定期的感染防控培训,包括医务人员、患者和家属等,提高其对感染防控的认识和意识。
2. 制作和分发宣传资料,包括海报、手册等,向患者和家属普及感染防控知识。
3. 利用多种媒体渠道进行宣传,包括电视、广播、互联网等,提高公众对感染防控的关注度。
总结重症监护病房是感染传播的高风险区域,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对于保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加强环境清洁和消毒、控制访客数量、加强空气传播病原体的防控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此外,建立完善的感染监测与控制系统,加强教育和宣传,也是重要的举措。
我们需要全体医务人员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应对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的感染防控挑战。
---以上为2023年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指南的简要内容,旨在提供预防和控制感染传播的指导。
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
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工作人员管理1.工作服:必须穿着专用工作服(绿色)进入ICU,保持服装的清洁,没周更换2次(周一、四)。
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
外出必须更换工作服(白色)。
2.口罩:先戴好一次性外科口罩方可进入ICU;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必须更换拖鞋或穿鞋套。
4.工作帽: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帽子方可进入ICU。
5.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
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
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
快速泡沫手消毒液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7.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8.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9.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10.医护人员不得在病室内饮食和打私人电话。
病人管理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中国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管理指南(2008版)(意见征求稿)一、工作人员管理1.工作服:可穿着普通工作服进入ICU,但应保持服装的清洁。
不建议常规穿隔离衣,但接触特殊病人如MRSA感染或携带者,或处置病人可能有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应穿隔离衣或防护围裙。
2.口罩:接触有或可能有传染性的呼吸道感染病人时,或有体液喷溅可能时,应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疑似为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病人,应戴N95口罩。
当口罩潮湿或有污染时应立即更换。
3.鞋套或更鞋:进入病室可以不换鞋。
但如果所穿鞋子较脏,或ICU室外尘埃明显时,应穿鞋套或更换不裸露脚背的ICU内专用鞋。
4.工作帽:一般性接触病人时,不必戴帽子。
无菌操作或可能会有体液喷溅时,须戴帽子。
5.手套:接触粘膜和非完整皮肤,或进行无菌操作时,须戴无菌手套;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处理被它们污染的物品时,建议戴清洁手套。
护理病人后要摘手套,护理不同病人或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要更换手套。
特殊情况下如手部有伤口、给HIV/AIDS病人进行高危操作,应戴双层手套。
6.手卫生:应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
下列情况应进行手卫生: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进行清洁或侵入性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或分泌物后、接触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后。
建议酒精擦手液(ABHR)消毒法作为ICU内主要的手卫生方法。
当手上有血迹或分泌物等明显污染时,必须洗手。
摘掉手套之后、医护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位到清洁部位时,也必须进行手卫生。
有耐药菌流行或暴发的ICU,建议使用抗菌皂液洗手。
7.人员数量: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医护人员。
医师和护士人数与ICU床位数之比必须为0.8~1:1和2.5~3:1以上。
8.患有感冒、腹泻等可能会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病人。
9.预防接种:岗前应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指标阴性者),每年注射流感疫苗。
10.每年应接受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的培训,尤其要关注卫生保洁人员的消毒隔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监督。
二、病人管理1.应将感染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安置。
2.对于疑似有传染性的特殊感染或重症感染,应隔离于单独房间。
对于空气传播的感染,如开放性肺结核,应隔离于负压病房。
3.对于MRSA、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等感染或携带者,尽量隔离于单独房间,并有醒目的标识。
如房间不足,可以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集中安置。
4.对于重症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者和其他特殊感染病人,建议分组护理,固定人员。
5.接受器官移植等免疫功能明显受损病人,应安置于正压病房。
6.医务人员不可同时照顾正、负压隔离室内的病人。
7.如无禁忌证,应将床头抬高30°。
8.重视病人的口腔护理。
对存在医院内肺炎高危因素的病人,建议洗必泰漱口或口腔冲洗,每2~6小时一次。
三、访客管理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
2.若被探视者为隔离病人,建议穿访客专用的清洁隔离衣。
访客着鞋较脏,或ICU室外尘埃明显时,建议穿鞋套或更换ICU内专用鞋。
3.探视呼吸道感染病人,建议戴一次性口罩。
对于疑似有高传染性的感染如禽流感、SARS等,应避免探视。
4.进入病室探视病人前,和结束探视离开病室时,应洗手或用酒精擦手液消毒双手;5.探视期间,尽量避免触摸病人周围物体表面。
6.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或婴、幼儿童,应避免进入ICU探视。
7.在ICU入口处,建议以宣传画廊、小册子读物等多种形式,向访客介绍医院感染及其预防的基本知识。
四、建筑布局和相关设施的管理1.放置病床的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和医务人员生活辅助用房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2.每个ICU管理单元,至少配置2个单人房间,用于隔离病人。
设正压病室和负压病室各1个。
设置病床数量不宜过多,以8到12张床位为宜。
尽量多设为单间或分隔式病房。
3.ICU每病床使用面积不得少于9.5M2,建议15~18M2,床间距应在1米以上;单人房间的每床使用面积建议为18~25M2。
4.配备足够的手卫生设施。
医疗区域包括单人房间,必须设置洗手池。
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等非手接触式水龙开关,并配备擦手纸和手套。
每张病床旁须放置手部消毒装置(酒精擦手液)1套。
5.不主张在入口处设置风淋。
五、医疗操作流程管理1.留置深静脉导管:置管时遵守最大限度的无菌操作要求,包括戴口罩、帽子、铺设大无菌单、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前洗手或酒精擦手。
权衡利弊后选择合适的穿刺点,成人尽可能选择锁骨下静脉。
建议2%洗必泰消毒穿刺点皮肤。
更换穿刺点敷料的间隔时间,建议无菌纱布为2d,专用贴膜可达7d,但敷料出现潮湿、松动、沾污时应更换。
对无菌操作不严的紧急置管,应在48h内更换导管,选择另一穿刺点。
怀疑导管相关感染时,应考虑拔除导管,但不要为预防感染而定期更换导管。
由经过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负责留置导管的日常护理。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管。
2.留置导尿: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
插管时应严格无菌操作,动作轻柔,减少粘膜损伤。
对留置导尿病人,采用密闭式引流系统。
不主张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冲洗或灌注来预防泌尿道感染。
悬垂集尿袋,不可高于膀胱水平。
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完整性,不要轻易打开导尿管与集尿袋的接口。
保持尿道口清洁,日常用肥皂和水保持清洁即可,但大便失禁的病人清洁以后还需消毒。
每天评估能否拔除导尿管。
3.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严格掌握气管插管或切开适应证。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应优先考虑无创通气。
对气管插管者,吸痰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呼吸机螺纹管每周更换2次,有明显分泌物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湿化器添加水须使用无菌水,每日更换。
螺纹管冷凝水应及时清除,不可直接倾倒在室内地面,不可使冷凝水流向病人气道。
每天评估是否可以撤机和拔管。
4.放置引流管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整个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减少因频繁更换而导致的污染机会。
对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较长的病人,水封瓶可以每周更换1次,更换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必须保持水封瓶在引流部位以下、直立,并告知病人协助及时报告发生的问题。
5.除非紧急状况或生命体征不稳定,气管切开、大伤口的清创术等,应尽量在手术室中进行。
更换伤口敷料时遵守外科无菌技术。
六、物品管理1.呼吸机及附属物品: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外壳,按钮、面板则用75%酒精擦拭,每天1次。
耐高热的物品如金属接头、湿化罐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不耐高热的物品如一些种类的呼吸机螺纹管、雾化器,首选洗净消毒装置进行洗净、80℃~93℃消毒、烘干自动完成,清洁干燥封闭保存备用。
亦可选择2%戊二醛、氧化电位水、0.1%过氧乙酸或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无菌水冲洗晾干密闭保存备用。
不必对呼吸机的内部进行常规消毒。
2.其他医疗仪器:诊疗、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建议用75%酒精消毒。
对于感染或携带MRSA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病人,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3.护理站桌面、病人的床、床栏、床旁桌、床头柜、治疗车、药品柜、门把手等,每天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电话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应定期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当这些物品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为避免含氯消毒剂对物品的腐蚀,消毒一定的时间(通常15min)后,应使用清水擦抹。
4.勤换床单、被服,如有血迹、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及时更换。
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防止体液浸湿污染。
5.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消毒,对腹泻病人应一用一消毒,方法: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
七、环境管理1.空气: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ICU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
洁净ICU,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12次。
普通ICU,建议开窗换气每日2~3次,每次20~30min。
室外尘埃密度较高的ICU,自然通风对精密仪器防护存在隐患。
动态空气消毒器,可作为替代方法,但要正确估算仪器的数量和安放位置,并进行效果评价。
不建议紫外线照射或消毒剂喷洒消毒空气。
负压隔离病室气体交换每小时至少6次。
2.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无尘和清洁,更不允许出现霉斑。
通常用清水擦洗即可,但有血迹或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各室抹布应分开使用,使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分类放置。
3.地面:所有地面,包括病人房间、走道、污物间、洗手间、储藏室、器材室,每天可用清水或清洁剂湿式拖擦。
对于多重耐药菌流行或有医院感染暴发的ICU,必须采用消毒剂消毒地面,每日至少一次,推荐的消毒剂包括0.2%过氧乙酸和1000mg/L含氯消毒剂,但后者刺激味较大。
地面被呕吐物、分泌物或粪便所污染,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
不同房间使用的清洁工具,应分开放置,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巴斯德消毒法(常用65℃10min)或消毒剂浸泡消毒。
4.禁止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5.不宜在室内及走廊铺设地毯,不宜在ICU入口处放置踏脚垫并喷洒消毒剂,不宜在门把手上缠绕布类并喷洒消毒剂。
八、抗菌药物管理参见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九、废物与排泄物管理1.处理废物与排泄物时医务人员应做好自我防护,防止体液接触暴露和锐器伤。
2.拥有ICU的医院,应有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病人的感染性液体可直接倾倒入下水道。
否则在倾倒之前和之后应向下水道加倒含氯消毒剂。
3.生活废物弃置于黑色垃圾袋内密闭运送到生活废物集中处置地点。
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要求分类收集、密闭运送至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存地,由指定机构集中无害化处理。
4.病人的尿液、粪便、分泌物和排泄物应倒入病人的厕所或专门的洗涤池内。
5.ICU室内盛装废物的容器应保持清洁,但不必加盖。
十、监测与监督1.应常规监测ICU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尤其是三种导管(中心静脉导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相关感染。
2.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
3.应进行ICU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4.不主张常规进行ICU病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部皮肤微生物监测,但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应进行相应的微生物采样和检验。
5.医院感染管理人员应经常巡视ICU,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6.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短期内同种病原体如MRSA、鲍曼不动杆菌、艰难梭菌等连续出现3例以上时,应怀疑感染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