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控制管理办法
软件控制化管理制度
![软件控制化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d1d7f86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8.png)
软件控制化管理制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软件控制化管理制度,以确保软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软件项目,并强调了软件开发、测试、部署和维护的各个阶段的管理要求和最佳实践。
2. 软件控制化管理流程软件控制化管理流程包括以下主要步骤:2.1 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项目团队应该明确定义软件的需求和功能,并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
同时,应该考虑软件的安全性和性能需求,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
2.2 开发和测试阶段在开发和测试阶段,开发团队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软件开发,并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应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2.3 部署和维护阶段在部署和维护阶段,软件应按照制定的部署计划进行发布,并建立有效的维护机制。
同时,应对软件进行定期的安全漏洞扫描和更新,以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软件控制化管理要求为了确保软件控制化管理的有效实施,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管理要求:- 执行代码审查和验证,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安全性。
- 制定和更新软件开发和测试规范,包括编码规范、测试用例和测试计划等。
- 进行培训和知识分享,以提高团队成员的软件开发和安全意识。
- 建立软件升级和变更管理机制,确保变更的控制和追踪。
- 建立软件缺陷追踪和修复机制,及时处理和修复软件缺陷。
4. 软件控制化管理的最佳实践为了提高软件控制化管理的效果,以下是一些最佳实践:- 使用版本控制系统,确保代码的版本控制和追踪。
- 自动化软件构建和测试过程,提高开发和测试效率。
- 引入持续集成和持续交付的概念,实现快速、可靠的软件交付。
- 使用代码静态分析工具,发现潜在的代码缺陷和安全漏洞。
- 定期进行软件性能评估和优化,确保软件的性能符合要求。
5. 结论软件控制化管理制度是确保软件开发和使用安全和高效的重要环节。
通过明确的流程、管理要求和最佳实践,可以提高软件开发团队的工作效率和软件的质量。
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
![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0d5bef3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88.png)
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对我校计算机软件的管理,规范我校计算机软件的采购和建账行为,体现计算机软件的真实价值,提高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效率,保障和促进学校科研和教学事业的发展,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教育部《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办法》、《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和《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金额在800元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属于本办法管控范围。
第二条计算机软件的管理以“统一领导、归口分级”为原则,由国有资产管理处归口管理,实行校、院(系)、室三级管理体制。
第三条学校成立仪器设备论证专家小组负责购置(研制)计算机软件的审核论证、招标购置等工作。
第二章采购第四条购置金额800—10000元(含1万元)的计算机软件,必须按要求填写“计算机软件购置(研制)申请表”,经购置单位主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五条购置金额1—10万元(含10万元)的计算机软件,需填写“申购计算机软件可行论证报告”,由购置单位会同国有资产管理处组织论证并确定购置方式,经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批。
第六条购置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计算机软件,由学校仪器设备论证专家小组组织论证并确定购置方式,经国有资产管理处审核报主管校长审批。
第七条为维护学校利益,购置1万元以上的计算机软件,须由国有资产管理处会同购置单位共同与商家签订合同。
第八条各院系、各单位购置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计算机软件应确定责任人,对该计算机软件的作用和效益负责。
第九条各院系、各单位所有计算机软件的购置,必须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方可购置,财务处凭审批材料、购货合同付款、报销。
第十条各院系、各单位购置的计算机软件应要求供应方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以及人员培训,软件升级承诺等完备售后服务。
第三章验收第十一条购置金额在10万元以上的软件的验收,由购置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处以及学校聘请的专家组成小组实施验收。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模版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aaff5cc1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c1.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控制系统软件的管理, 保障系统安全运行, 规范软件使用行为,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控制系统软件的单位和人员。
第三条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应坚持安全、合规、便捷的原则。
第四条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应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
第五条本制度所指的控制系统软件包括但不限于系统运行所需的软件、系统监控软件、系统配置软件等。
第六条控制系统软件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确保软件质量和可靠性。
禁止使用盗版、破解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软件。
第七条控制系统软件的采购和更新应按照规定流程进行, 确保软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第八条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和调试必须由专业人员负责, 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和安全。
第九条控制系统软件的使用应符合权限管理规定, 禁止擅自修改或删除软件文件。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十条控制系统软件采购应按照采购管理流程进行, 包括需求确认、供应商评估、合同签订等环节。
第十一条采购人员应保证采购的软件具有合法授权, 并且能够满足系统需求。
第十二条软件采购合同应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 包括软件授权、维护支持、责任承担等内容。
第十三条控制系统软件采购后, 应立即进行验收, 确保软件安全有效。
第十四条禁止购买和使用无授权的软件, 禁止购买和使用过期或已淘汰的软件。
第十五条购买软件时, 应优先考虑正版软件, 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六条财务部门应按照采购合同执行相关支付程序, 确保采购款项清晰合规。
第十七条采购人员应对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记录和跟踪, 确保软件的合规使用。
第三章安装调试管理第十八条控制系统软件安装和调试应由熟悉系统和软件操作的专业人员负责。
第十九条安装人员应按照软件安装说明和相关文件进行操作, 确保安装过程正确无误。
第二十条安装人员应检查软件安装后的系统运行情况, 确保系统可靠稳定。
第二十一条安装人员应保护控制系统软件的安全性, 禁止将软件文件复制、传输给未授权人员。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正式版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正式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b9c95f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1.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正式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保障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的执行责任单位为公司的软件开发部门。
第四条所有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测试和维护工作需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二章开发管理第五条软件开发需先编写详细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明确软件功能、性能和约束条件。
第六条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按照软件开发计划进行,及时跟进工作进度,确保按时完成。
第七条软件开发需进行模块化设计,明确各个模块的功能和接口。
第八条软件开发需进行代码审查,确保代码的质量和可维护性。
第九条软件开发完成后,需进行功能性和兼容性测试,确保软件的各项功能符合预期要求。
第十条软件开发完成后,需补充编写完整的安装和操作手册,供使用人员参考。
第三章测试管理第十一条软件测试需根据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
第十二条软件测试需进行功能性、安全性和性能测试,确保软件的可用性和稳定性。
第十三条软件测试进行中,需及时记录和整理测试结果,以供分析和改进。
第十四条软件测试完成后,需进行全面的回归测试,确保在修复Bug的同时不会引入新的问题。
第十五条软件测试需进行测试评估,评估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四章维护管理第十六条对已上线的软件,需定期进行版本更新和维护。
第十七条在更新和维护过程中,需确保数据不会丢失,系统的运行时间和性能不会受到明显影响。
第十八条对已上线的软件,需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Bug和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优化。
第十九条对已上线的软件,需定期进行系统性能评估,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第二十条在维护过程中,需记录维护情况和变更内容,以备查证。
第五章管理措施第二十一条严禁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软件进行修改和拷贝。
第二十二条严禁将不经过测试的软件部署到生产环境中,以免引发系统故障。
第二十三条对软件的版本更新和维护,需进行备份,确保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回滚恢复。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范文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237089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d8.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确保控制系统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控制系统软件的质量和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及相关人员对控制系统软件的开发、维护和管理活动。
第三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应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同时参考国内外行业标准。
第二章任务和职责第四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任务由开发人员承担,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软件设计、编码、测试和文档编制。
第五条控制系统软件维护任务由维护人员承担,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问题诊断、缺陷修复和版本更新。
第六条控制系统软件管理任务由软件管理员承担,其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软件安装、配置和升级,用户权限管理和备份恢复。
第七条项目经理负责控制系统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的组织与协调工作,包括项目计划编制、进度控制和资源调配。
第八条开发、维护和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定期接受相关培训,提高自身素质。
第三章开发规范第九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应遵循统一的开发规范,保证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第十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应采用合适的开发工具和集成环境,确保软件的质量和效率。
第十一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应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明确软件功能和性能要求,编制相应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第十二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应进行模块化设计,确保软件的复用性和可读性,方便日后的维护和升级。
第十三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应进行严格的编码规范,注释明确,命名规范,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第十四条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应进行全面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确保软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第四章维护和更新第十五条控制系统软件维护应及时响应用户的问题反馈,进行问题诊断和缺陷修复。
第十六条控制系统软件维护应定期检查软件的状态和性能,及时更新版本和补丁,提升软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十七条控制系统软件维护应主动收集用户的需求和意见,不断改进软件的功能和用户体验。
学校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
![学校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1b089c8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1.png)
学校计算机软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学校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和管理,保护软件版权,提高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软件使用能力,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软件管理第一节软件购买与安装1.学校规定的计算机软件必须经过正规途径购买,禁止使用盗版和未授权的软件。
2.购买计算机软件应当实行统一采购原则,确保软件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3.安装计算机软件应当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软件安装正确且可用。
第二节软件注册与授权1.学校购买的软件应当按照供应商的要求进行注册和授权。
2.个人购买的软件需要提供购买凭证并经过学校审核后方可安装和使用。
第三节软件备份与恢复1.学校计算机软件必须进行定期备份,并妥善保管备份文件,以防止数据丢失和损坏。
2.若由于不可抗力等原因导致软件损坏或数据丢失,可以通过使用备份文件进行恢复。
第三章软件使用与操作第一节软件许可协议1.使用学校购买的软件必须遵守供应商规定的许可协议,不得超出许可范围使用软件。
2.个人购买的软件使用时需自行遵守相关许可协议。
第二节软件使用权限与管理1.学校对不同用户设定不同的软件使用权限,确保合理利用软件资源。
2.管理人员应当定期检查软件使用情况,发现违规使用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第三节软件更新与升级1.学校计算机软件应当进行定期更新和升级,以保持软件的功能完善和安全性。
2.升级软件前应当进行充分测试,确保软件的稳定运行。
第四节软件维护与修复1.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软件维护和修复机制,及时处理软件故障和漏洞。
2.用户发现软件故障和漏洞应及时向技术人员反馈,以便进行修复。
第四章违规行为与处罚第一节盗版与未授权软件使用1.学校严禁使用盗版和未授权软件,一经发现将立即停止使用,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2.个人购买的软件必须提供购买凭证进行审核,如发现使用盗版软件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第二节软件滥用与超范围使用1.用户不得超出软件许可范围使用软件,否则将面临相应的处罚。
2.管理人员应当对软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超范围使用行为及时制止。
软件项目管理控制实施方案
![软件项目管理控制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406db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c.png)
软件项目管理控制实施方案首先,软件项目管理控制实施方案需要明确项目目标和范围。
在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团队需要与相关利益相关者充分沟通,明确项目的目标和范围,确保所有参与方对项目的期望达成一致。
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范围可以为后续的控制实施提供清晰的方向和依据。
其次,控制实施方案需要建立合理的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机制。
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础,通过合理的项目计划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合理安排工作任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同时,建立进度控制机制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进度偏差,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另外,控制实施方案需要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变更控制机制。
风险管理是软件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建立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项目风险对项目进度和质量的影响。
同时,变更控制机制可以有效地管理项目变更,避免因为频繁的变更导致项目进度和质量的下降。
此外,控制实施方案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在软件项目管理中,沟通和协调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才能确保项目团队的合作顺利进行,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最后,控制实施方案需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评估机制。
质量是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和评估机制,可以确保项目交付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客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软件项目管理控制实施方案是软件项目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建立合理的项目目标和范围、项目计划和进度控制、风险管理和变更控制、沟通和协调、质量管理和评估等机制,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项目的管理效率和质量,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软件项目管理控制实施方案有所帮助。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1]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1]](https://img.taocdn.com/s3/m/c9aac749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0.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一、引言为了加强企业控制系统软件的管理,保证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合规性,维护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控制系统软件的管理工作。
二、管理标准1. 授权管理1.1 凡涉及控制系统软件安装、升级、维护等操作,必须经过专门授权的人员才能进行,未经授权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1.2 授权人员应根据职责和需要,合理对相关人员授予软件操作权限,并及时调整和收回权限。
权限调整和收回时应留下操作记录,并告知相关人员。
2. 安装和升级规范2.1 安装和升级控制系统软件,必须提前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兼容性和安全性。
2.2 安装和升级过程中,需有专门人员进行操作,确保操作流程正确,并记录操作日志。
在安装和升级完成后,需进行验证,确保软件安装或升级已成功。
2.3 安装和升级后的软件需独立保存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
备份存储的地点和周期应符合相关规定。
3. 维护和修复要求3.1 定期检查和维护控制系统软件,确保软件运行的正常性和稳定性。
3.2 发现软件漏洞、安全风险或功能异常时,应及时采取修复措施,确保软件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3 维护和修复过程中,需记录操作步骤和结果,并进行相关通知,确保沟通畅通,问题得以解决。
4. 版权保护4.1 在软件的购买和使用过程中,应遵守软件的版权规定,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或修改软件。
4.2 使用控制系统软件涉及到第三方软件的,必须先获得相关软件的授权或许可,确保软件使用合法。
三、考核标准1. 授权管理考核1.1 按照授权人员的权限管理记录,进行定期抽查,确保授权人员的权限分配合理、准确。
1.2 不定期对授权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其授权管理的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
2. 安装和升级规范考核2.1 针对安装和升级操作,进行抽查,确保操作符合操作流程和标准。
2.2 针对安装和升级的测试和验证过程,进行抽查,验证其有效性和稳定性。
控制软件管理制度
![控制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43915eb8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1.png)
控制软件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控制软件的管理,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使用控制软件的部门和人员。
三、控制软件的定义控制软件是指用于控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的软件系统,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安全管理软件等。
四、管理要求1. 购置与安装(1)控制软件需经过公司相关部门审批后方可购置。
(2)购置新的控制软件时,需要进行详细的需求分析,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软件。
(3)安装控制软件需要找到合适的资深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和操作,确保安装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 维护与更新(1)定期对控制软件进行维护,保障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及时对软件进行更新,保证软件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符合最新的安全标准。
3. 权限管理(1)对控制软件的使用和权限进行明确的划分,确保每个人员只能访问和操作自己需要的部分。
(2)严格控制对控制软件的管理员权限,确保管理员权限的使用合法合规。
4. 安全防护(1)建立安全防护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操作。
(2)加强对控制软件的安全漏洞的监控和修复,保障软件系统的安全性。
5. 备份与恢复(1)定期对控制软件进行备份,确保在意外情况下能够迅速进行数据恢复。
(2)建立文件完整性检查机制,防止数据错乱或丢失。
6. 监控与审计(1)建立系统监控机制,及时发现系统异常情况,并迅速做出相应处理。
(2)对控制软件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追踪异常行为并做出相应处理。
7. 故障处理(1)及时发现控制软件的故障并进行修复,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2)建立故障处理的流程,确保故障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
五、责任与义务1. 部门主管对本管理制度负有监督责任,确保部门控制软件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2. 信息技术部门负责制定和维护控制软件的管理规范和流程,并对软件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负有监督责任。
3. 用户部门负责对其部门控制软件的规范使用和管理。
软件控制管理制度
![软件控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e61f8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08.png)
软件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内部软件控制管理工作,提高软件资源利用效率,保障软件资产的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软件资源的控制管理活动。
第三条软件控制管理是指公司对软件资源的获取、使用、分发、备份和安全等活动进行规范和管理。
第四条软件控制管理应遵循合法合规、科学合理、高效安全的原则,保障公司软件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
第五条公司应配备专门的软件控制管理人员,负责全面管理公司软件资源的获取、使用和安全管理。
第六条公司软件控制管理应与信息化建设管理相结合,实现软件资源的有序利用和安全保障。
第七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软件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软件资源的分类和管理责任。
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完善的软件采购管理制度,合理选择和购买所需软件资源。
第九条软件控制管理工作应当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确保软件资源的安全和合理利用。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软件资源库,做好软件资源的采购、存储和分发工作。
第二章软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第十一条公司内部软件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规定,享有在合法范围内的使用权。
第十二条员工在使用公司软件资源时应当严格遵守软件许可协议,并遵循相关使用规定进行操作。
第十三条公司内部对于高价值软件资源应实行分级获取和使用管理,提高软件资源利用效率。
第十四条员工在获取和使用软件资源时,应当注意节约资源,避免浪费和滥用。
第三章软件资源的分发和备份第十五条公司应建立软件资源分发和备份制度,保障软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安全保障。
第十六条公司软件资源的分发应当遵循合理分配、科学管理的原则,确保员工实际需求的合理获取。
第十七条公司内部应建立软件资源备份管理制度,确保软件资源的安全可靠备份,以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第十八条员工在使用软件资源时应当注意合理备份工作,确保数据安全和软件资源的可用性。
第四章软件资源的安全管理第十九条公司应加强软件资源的安全保护工作,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软件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软件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7ab7cf8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d.png)
软件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范文软件项目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规范软件项目的内部控制管理,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软件项目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项目管理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软件项目的内部控制管理,涉及项目计划、项目组织、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风险管理、变更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内部控制管理原则软件项目的内部控制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1.目标导向:明确项目目标,设计合理的控制措施,实现项目目标的有效控制;2.分权管理:根据项目规模和特点,合理分解项目管理权限和责任,确保内部控制管理的有效性;3.信息披露:及时、准确地向相关方披露项目进展、风险和决策信息;4.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估项目相关风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风险防控;5.持续改进:对项目内部控制管理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第四条内部控制管理机构软件项目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由项目管理团队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和执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协调、监督和检查项目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
第二章项目立项和启动第五条项目立项软件项目的立项需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包括项目目标、背景、范围、预算和进度等内容,并经过相应部门审批。
第六条项目启动项目启动阶段应进行项目启动会议,明确项目目标、组织架构、工作分配、资源需求等,并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控制措施。
第三章项目组织与资源管理第七条项目组织与职责项目应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各职责和权限,并确保相应资源的分配和协调。
第八条人员管理项目人员应符合相关岗位要求,聘用程序应规范,进行背景调查和人员资格认证,快速融入项目团队。
第九条项目资产管理项目资产应有明确的归属、管理和使用规范,包括硬件设备、软件证书、项目文档等,确保项目资产安全和合规使用。
第十条供应商管理项目涉及的供应商应进行认证和评估,合作合同应合法、合规,并进行监督和验收。
第四章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第十一条项目计划制定项目计划应详细规划项目的活动、工期和资源需求,合理安排和优化项目进度。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32c2af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04.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1. 简介控制系统软件是指用于控制、调控、监测和管理工业生产、电力等领域的各类自动化系统、SCADA系统、DCS系统、PLC系统等等,其功能包括生产过程监测、控制、优化和调节等等。
因此,可见控制系统软件在工业自动化生产中的重要性。
为正常运行控制系统软件并保证生产安全与稳定性,必须对软件进行存储、管理、维护、更新等一系列操作,而这些必须建立合理的管理制度。
因此,“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是在控制系统软件运行管理的基础上,明确软件的存储、管理、维护、更新等要求和规范,制定的一套管理制度。
2.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1)控制系统软件的版本管理控制系统软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资产,而控制系统软件版本管理就是指对软件版本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存储。
通过版本管理,可以保证系统软件版本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减少工作量和财务损失,提高工作效率。
(2)控制系统软件的存储和备份管理软件存储是指对控制系统软件的储存和备份。
为了避免软件丢失、损坏或出现其他问题,必须建立以存储为核心的管理制度。
通过备份管理,能够保障软件的及时性、可靠性、连续性,进而保护生产效益。
(3)控制系统软件的版本更新和升级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软件版本的更新和升级是必然的。
因此,必须建立合理的更新机制,及时向客户提供新的,更高效的软件。
同时,软件版本的更新和升级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规范。
3.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的流程部分示例(1)控制系统软件版本管理流程•制定软件管理制度。
•设定版本标识和版本控制式样。
•对每一版本进行详细记录和存储。
•版本管理人员审查版本变更要求并进行记录。
•审查人员审核和确认版本的变更要求。
•按照标准要求和流程进行版本的发布。
(2)控制系统软件存储和备份管理流程•设定软件存储管理规则。
•建立软件存储仓库,并做好物理安全保护。
•对所有的软件进行定期的有效性检查,确保软件存储安全。
•制订软件备份计划,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企业软件管理办法
![企业软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20edac31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62.png)
企业软件管理办法企业软件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软件管理,保证软件使用的合法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软件使用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企业所使用的各类计算机软件(包括信息系统、数据库、工具软件等)的管理。
第三条企业的软件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二)保证软件来源合法,禁止使用未经授权的软件;(三)保证软件安全可靠,防止病毒、恶意软件等对系统的影响;(四)提高软件使用效率,合理使用资源,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第二章软件采购与使用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采购制度,规定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当选择合法、可靠的供应商,明确采购软件的类型、数量、价格、质量等方面的要求,确保所采购的软件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第五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使用制度,规定使用流程、用户管理、授权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分配软件使用权限,明确使用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软件使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更新制度,规定更新流程、版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当及时更新软件,确保软件的最新版本能够得到应用,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第三章软件资产管理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资产管理制度,明确软件资产的分类、登记、使用、处置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当对软件资产进行全面清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资产闲置、浪费等问题。
第八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配置管理制度,明确配置管理流程、版本控制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当采用配置管理工具对软件进行管理,确保软件的版本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审计制度,明确审计流程、审计要求等方面的要求。
企业应当定期对软件资产进行审计,发现和纠正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确保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第四章软件安全与维护第十条企业应当建立软件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流程、密码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dca68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3.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控制系统软件的使用、维护和管理,确保控制系统软件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控制系统软件的管理,包括嵌入式软件、工控软件、监控软件、数据处理软件等。
第三条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确保控制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和职责第四条成立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小组,负责控制系统软件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五条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小组成员应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确保控制系统软件的正常运行。
第六条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和实施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二)负责控制系统软件的采购、安装、调试和维护;(三)监督控制系统软件的使用情况,确保控制系统软件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四)定期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升级和优化;(五)建立控制系统软件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六)组织控制系统软件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
第三章软件采购和安装第七条控制系统软件的采购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择具有良好口碑和售后服务的供应商。
第八条控制系统软件的安装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软件的稳定运行。
第九条控制系统软件安装后,应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调试,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第四章软件使用和维护第十条控制系统软件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软件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第十一条控制系统软件的维护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确保软件的稳定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十二条控制系统软件的维护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定期检查软件的运行状态,确保软件的稳定运行;(二)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和优化,提高软件的性能和功能;(三)建立控制系统软件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安全;(四)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定期测试和调试,确保软件的功能和性能符合要求。
第十三条控制系统软件的使用者和维护者应严格遵守保密规定,确保控制系统软件的安全。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57f2943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d9.png)
掌控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一、制度概述掌控系统软件管理制度是针对企业掌控系统中软件开发、测试、发布、运行、维护等环节的管理,旨在确保掌控系统软件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二、制度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掌控系统软件开发、测试、发布、运行、维护等环节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软件:1. PLC主控程序和PLC操作界面软件;2. HMI操作界面软件;3. SCADA软件;4. 数据库等辅佑襄助软件。
三、软件管理责任1. 掌控系统软件负责人掌控系统软件负责人实在负责掌控系统软件的开发、测试、发布等工作。
他/她要保障软件的安全性和质量,并定期向高层报告软件开发、测试、发布进展情况,提出问题和建议。
2. 软件开发团队软件开发团队承当软件开发工作,负责编写软件代码、完成软件测试、修复软件漏洞等工作。
他/她们需严格依照编码规范、开发流程和测试标准进行开发和测试,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安全性。
3. 软件测试人员软件测试人员负责软件测试工作,对软件的功能、性能、安全性等进行测试验证,确保软件没有漏洞和bug。
4. 运维人员运维人员负责掌控系统软件的安装、更新、维护和升级,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四、软件开发管理规范1.编码规范软件开发人员必需遵守编码规范,保证软件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
编码规范建议包括:命名规范、变量定义规范、注释规范、代码风格规范等。
2.开发流程软件开发工作必需遵守开发流程,确保软件开发工作有条不紊。
开发流程建议包括:需求分析、设计阶段、编码和测试阶段、产品发布和上线检验等阶段。
3.测试标准软件测试人员必需遵守测试标准,确保测试工作的精准性和完善性。
测试标准建议包括:测试用例设计规范、测试过程记录规范、缺陷管理规范等。
五、软件发布管理规范1.版本管理软件发布前必需进行严密的版本管理,版本号应当明确表明软件的版本、发布时间和修复问题。
软件发布版本要进行备份,并做好版本发布记录,以便追踪问题。
公司软件受控管理制度
![公司软件受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ef74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7.png)
公司软件受控管理制度一、目的与范围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内部软件的使用、维护、升级和版权管理,确保软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法律合规性。
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员工涉及的软件资源管理活动。
二、责任主体1. IT部门:负责软件的采购、部署、维护和升级工作,同时监督软件使用情况,确保符合授权范围。
2.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本部门员工遵守软件使用规定,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理。
3. 全体员工:必须遵守软件使用规定,不得私自安装非授权软件。
三、软件采购与部署1. 所有软件必须经过IT部门审核,确认其安全性和兼容性后方可采购。
2. 禁止员工私自购买或下载非授权软件。
3. IT部门负责软件的安装、配置和部署,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四、软件使用与维护1. 员工应合理使用软件,不得用于非法或未经授权的活动。
2. 定期对软件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
3. 发现软件问题或异常时,应立即报告IT部门进行处理。
五、软件升级与更新1. IT部门负责监控软件版本更新,及时进行必要的升级操作。
2. 升级前应备份重要数据,以防升级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
3. 升级后应测试软件功能,确保升级不影响日常工作。
六、版权管理与合规性1. 严格遵守软件版权法律法规,不得使用盗版或未经授权的软件。
2. 定期进行软件版权自查,确保所有软件均在授权范围内使用。
3. 对于侵犯版权的行为,公司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七、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软件使用规定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其他纪律处分。
2. 对于严重违规行为,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八、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IT部门负责解释。
如有变更,以最新发布的制度为准。
办公管理软件管理规定(3篇)
![办公管理软件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0cf9b2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4.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办公管理软件的使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信息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单位所有使用办公管理软件的部门和个人。
第三条办公管理软件是指用于办公自动化、信息处理、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计算机软件,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处理、表格处理、演示文稿、项目管理、日程安排、通讯录管理、电子邮件等。
第四条办公管理软件的管理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统一管理原则:办公管理软件的采购、安装、使用、维护等环节由信息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2. 安全保密原则:确保办公管理软件的安全运行,防止信息泄露和系统被破坏。
3. 高效实用原则:选择功能完善、操作简便、易于维护的办公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
4. 持续改进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断优化办公管理软件的使用。
第二章采购与安装第五条办公管理软件的采购应遵循以下程序:1. 需求分析: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提出办公管理软件的采购需求。
2. 市场调研:信息管理部门对市场进行调查,选择符合需求的软件产品。
3. 价格谈判:与软件供应商进行价格谈判,确保采购价格合理。
4. 审批采购:将采购申请报单位领导审批。
5. 签订合同: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办公管理软件的安装应遵循以下规定:1. 统一安装:信息管理部门负责办公管理软件的统一安装,确保软件版本的一致性。
2. 安装权限:未经信息管理部门同意,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自行安装办公管理软件。
3. 安装记录:安装完成后,信息管理部门应做好安装记录,包括软件名称、版本、安装日期等信息。
第三章使用与维护第七条办公管理软件的使用应遵循以下规定:1. 合法使用:用户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办公管理软件从事违法活动。
2. 规范操作:用户应按照软件操作手册进行操作,不得随意修改软件设置。
3. 信息保密:用户应妥善保管个人和工作信息,不得泄露给无关人员。
4. 数据备份:用户应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防止数据丢失。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895016f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a.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一、总则控制系统软件是控制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企业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为保障控制系统软件正常运行和管理,规范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所有涉及控制系统软件的部门和岗位。
三、管理机构1. 企业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修订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2. 软件部门:负责具体的软件管理工作,在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四、软件开发管理1. 确定软件开发岗位和责任:明确软件开发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包括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程、测试等;2. 制定软件开发计划:根据项目需求,制定软件开发计划,并确定开发周期、里程碑和交付节点;3. 编写软件开发文档:对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进行记录和文档化,包括需求文档、设计文档、测试用例等;4. 进行软件开发和测试:按照开发计划进行软件开发和测试工作,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5. 上线和发布软件:经过测试和验证的软件,在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委员会的批准下,进行软件上线和发布。
五、软件运维管理1. 确定软件运维岗位和责任:明确软件运维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包括软件安装、升级、维护、故障处理等;2. 制定软件运维计划:根据软件的运行情况和需求,制定软件运维计划,包括定期巡检、备份、修复等;3. 进行软件运维工作:按照运维计划进行软件运维工作,包括升级软件、修复故障、处理用户反馈等;4. 进行软件备份和恢复:定期对软件进行备份,并建立相应的备份机制,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恢复性;5. 进行软件安全管理:加强对软件的安全管理,包括访问权限的控制、安全漏洞的修复等。
六、软件版本管理1. 确定软件版本管理岗位和责任:明确软件版本管理岗位的设置和职责,包括版本控制、版本发布等;2. 建立软件版本库:建立软件版本库,包括原始版本和各个版本的变更记录,确保版本的可追溯性和管理;3. 确定版本发布策略:确定软件版本的发布策略,包括哪些版本需要发布、发布的时间和方式等;4. 进行版本发布和变更控制:按照版本发布策略进行软件版本的发布,并对版本变更进行控制和记录;5. 进行版本回滚和退回:当软件出现问题或不符合需求时,可以进行版本回滚和退回,确保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正常。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3cb8d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da.png)
控制系统软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一、目的和意义为了规范控制系统软件的管理,确保软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使用控制系统软件的部门和人员。
三、术语定义1. 控制系统软件:指用于控制系统运行、监控和管理的软件,包括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数据库、驱动程序等。
2. 管理责任人:指被授权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管理的人员。
3. 用户:指使用控制系统软件的人员。
4. 升级:指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功能改进、安全修复或性能优化的更新操作。
5. 维护:指对控制系统软件进行故障排除、性能优化或数据备份等操作。
第二章:控制系统软件管理一、软件采购与安装1. 管理责任人负责与供应商进行软件采购谈判,并承担软件采购决策的责任。
2. 购买的软件必须是合法授权的正版软件,并保存购买凭证和授权文件。
3. 所有的软件安装必须在授权的硬件设备上进行,确保软件与硬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4. 安装过程中需按照严格的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安装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 安装完成后,及时备份安装文件并进行验收测试,确保软件能正常运行。
二、软件维护与升级1. 对控制系统软件的维护和升级必须由专人负责,确保维护和升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追溯性。
2. 维护和升级过程必须在事先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确保不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负面影响。
3. 维护和升级记录必须详细记录所做操作、日期、备注等信息,并及时更新文档和备份资料。
三、软件授权与使用1. 管理责任人负责对软件授权进行管理,并确保软件的正版授权、合法使用。
2. 所有用户必须按照软件的授权范围和限制进行使用,并不得超出授权范围进行修改、传播或复制软件。
3. 用户必须对软件的使用进行登记和备案,确保软件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者的合规性。
4. 禁止私自安装、修改或卸载软件,必须经过管理责任人的审批才能进行相关操作。
第三章:软件安全管理一、软件安全保密1. 管理责任人负责对软件的安全保密进行管理,确保软件和相关资料的安全性和机密性。
软件控制管理办法
![软件控制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818c53408a1284ac95043c7.png)
1.0 目的1.1 加强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的确认。
1.2 加强对数控程序的控制、验证和管理,防止数控程序错用,遗失。
2.0 范围本条款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相关的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及数控程序。
3.0定义3.1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CMM检测软件、影像仪检测软件、钝化线操作软件。
对于加工设备所自带系统软件,由于已广泛使用,且通过检测产品可实时监控其运行情况 ,故不作为需确认的软件范围.3.2数控程序:数控设备所使用的,根据产品编制的加工程序或检测程序。
3.3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人员;也可以线长等制造部人员兼任。
4.0职责4.1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修改、发放和有效版本控制。
4.2制造部负责数控程序的验证。
4.3《CNC作业指导书》由编程员编制,由调机员进行校对,并经工程审批后,发放制造部使用。
4.4制造部负责有效版本数控程序的调用,程序现场使用的维护,参与数控程序的修改等工作,并给编程人员提供支持.4.5《CNC作业指导书》有编程员编制,由另外2名编程员校对、审核,质管部经理批准后,发放精测室使用。
4.6程序管理员定期备份数控程序,刻录成光盘后,并交档案室存档备份。
4.7质管部负责影像仪检测软件的确认。
4.8工程部负责钝化线操作软件的确认.5.0程序5.1数控程序的产生5.1.1编程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包括加工基准、加工刀具、加工夹具、加工设备等),完成数控程序的初步编制:加工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CMM程序编制《CNC作业指导书》;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建立程序清单.5.1.2《CNC操作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所使用的刀具、夹具、程序名及找正零点等内容,并进行制造试用。
5.1.3操作指导书、程序清单为纸制文件,数控程序为电子文件.5.2数控程序的验证5.2.1加工过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与CNC程序的验证5.2.2线长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目的
1.1 加强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的确认。
1.2 加强对数控程序的控制、验证和管理,防止数控程序错用,遗失。
2.0 范围
本条款适用于本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相关的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及数控程序。
3.0定义
3.1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CMM检测软件、影像仪检测软件、钝化线操作软件。
对
于加工设备所自带系统软件,由于已广泛使用,且通过检测产品可实时监控其运
行情况,故不作为需确认的软件范围。
3.2数控程序:数控设备所使用的,根据产品编制的加工程序或检测程序。
3.3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人员;也可以线长等制造部人员兼任。
4.0职责
4.1编程员负责数控程序的编制、修改、发放和有效版本控制。
4.2制造部负责数控程序的验证。
4.3《CNC作业指导书》由编程员编制,由调机员进行校对,并经工程审批后,发放制
造部使用。
4.4制造部负责有效版本数控程序的调用,程序现场使用的维护,参与数控程序的修改
等工作,并给编程人员提供支持。
4.5《CNC作业指导书》有编程员编制,由另外2名编程员校对、审核,质管部经理批
准后,发放精测室使用。
4.6程序管理员定期备份数控程序,刻录成光盘后,并交档案室存档备份。
4.7质管部负责影像仪检测软件的确认。
4.8工程部负责钝化线操作软件的确认。
5.0程序
5.1数控程序的产生
5.1.1编程员按照产品工艺要求(包括加工基准、加工刀具、加工夹具、加工设
备等),完成数控程序的初步编制:加工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CMM程序编
制《CNC作业指导书》;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建立程
序清单。
5.1.2《CNC操作指导书》内容应包括所使用的刀具、夹具、程序名及找正零点
等内容,并进行制造试用。
5.1.3操作指导书、程序清单为纸制文件,数控程序为电子文件。
5.2数控程序的验证
5.2.1加工过中心非手工编制程序与CNC程序的验证
5.2.2线长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
产品。
通过验证后填写《过程验证记录表》,对程序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固化。
5.2.3加工中心手工编制程序与其他数控设备程序验证.
5.2.4线长安排设备的调机员对已初定的试制程序进行试用,至少加工三件合格
产品。
通过验证后将程序加入程序清单,并记录验证产品的生产批号。
5.2.5由验证不符合造成的数控程序修改,则返回编程员处,修改程序或修改相
关操作指导书重做验证。
5.3数控程序的修改
5.3.1正常因为工艺因素的调整造成的程序修改,由修改部门提出,编程员完成
对数控程序的修改,必要时填写《工艺文件更改单》,同步修改相应操作指
导书。
5.4数控程序的保存。
5.4.1数控程序验证后由工程部签字并发放制造使用,工程部备份留底。
5.4.2发放制造部分由各线长安排专人、专机管理,并建立管理台帐。
5.5数控程序编号方法,如下表:
CN --- X --- XXXXXXXX --- XX
程序顺序号
产品图号
设备类别代号
数控代号
5.6编号规定
5.6.1数控代号:“CN”
5.6.2设备类别代号,本公司数控设备共分六个大类,代号如下:
C:代表数控车床
D:代表雕刻机
J:代表精加工中心
S:代表数控铣床
X:代表线切割
Z:代表车削中心
5.7产品图号:
用系列产品的图号表示。
例如“WA3X05”表示“伽玛钉系统的手柄”。
5.8程序顺序号:
用01-99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例:“01”表示第一条程序。
6.0加强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软件的确认
5.6.1 IT工程师(或设备工程师)负责评价硬件设备满足软件安装要求。
如:检查操作系统、硬盘、内存、CPU等能够支持软件的安装。
确认软件成功地安装在相应的设备上。
5.6.2 确定软件规定的功能能够成功得到运用。
(所有功能符合要求)
影像仪检测软件通过检测标准校正检具来确认软件的正常运行,并记录确认结果。
钝化线操作软件通过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来确认软件的正常运行,并记录确认结果。
5.6.3 软件若升级或者硬件条件更改,应重新确认。
6.0 相关文件
6.1《CNC作业指导书》
6.2《过程验证记录表》
7.0 HISTORY(ATTACHED)更改记录(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