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课磨课共助成长
小学磨课教研活动标语(3篇)
![小学磨课教研活动标语(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782b8b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b.png)
第1篇一、聚焦教学,研磨课堂,共铸教育辉煌!二、砥砺前行,磨课教研,助力学子成长!三、研磨课堂,提升教学,共筑教育梦想!四、磨课砺志,教研促行,共创教育美好未来!五、课堂磨砺,智慧碰撞,共谱教育新篇章!六、磨课促成长,教研助提升,携手共进谱新篇!七、磨课铸师魂,教研强师资,助力教育振兴梦!八、课堂磨砺,智慧碰撞,共育时代新人!九、磨课砺精兵,教研展风采,共创教育新天地!十、以研促教,以教促学,磨课教研谱新篇!十一、磨课砺剑,教研铸魂,共创教育辉煌!十二、磨课教研,共筑教育梦,砥砺前行谱华章!十三、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绘教育新蓝图!十四、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助力教育质量提升!十五、磨课砺心,教研强基,共筑教育美好明天!十六、磨课砺智,教研铸魂,共创教育辉煌未来!十七、磨课砺志,教研铸德,共育时代新人!十八、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筑教育梦想!十九、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共创教育美好未来!二十、磨课砺心,教研铸魂,共谱教育新篇章!二十一、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筑教育梦想之路!二十二、磨课砺智,教研铸魂,共创教育辉煌明天!二十三、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共育时代新人!二十四、磨课砺心,教研铸魂,共筑教育美好未来!二十五、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绘教育新蓝图!二十六、磨课砺智,教研铸魂,共谱教育辉煌篇章!二十七、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共筑教育梦想之路!二十八、磨课砺心,教研铸魂,共创教育美好明天!二十九、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绘教育新篇章!三十、磨课砺智,教研铸魂,共谱教育辉煌未来!三十一、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共育时代新人!三十二、磨课砺心,教研铸魂,共筑教育美好未来!三十三、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绘教育新蓝图!三十四、磨课砺智,教研铸魂,共谱教育辉煌篇章!三十五、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共筑教育梦想之路!三十六、磨课砺心,教研铸魂,共创教育美好明天!三十七、磨课砺志,教研强师,共绘教育新篇章!三十八、磨课砺智,教研铸魂,共谱教育辉煌未来!三十九、磨课砺行,教研促进,共育时代新人!四十、磨课砺心,教研铸魂,共筑教育美好未来!这些标语旨在激发教师参与磨课教研活动的热情,强调磨课教研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美好愿景和追求。
“磨课”促动我又好又快成长
![“磨课”促动我又好又快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33767ba10242a8956bece4b1.png)
在磨课中学习在磨课中研究在磨课中成长————“磨课”促动我又好又快成长“磨课”就是对同一节教学内容,一遍遍地教、一遍遍地改、一遍遍地完善,最后走向成功。
从而固定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促动教育水平、教学水平持续提升。
在“磨课”中能够体会到成功与失败的酸甜苦辣,也同时对自己的教学动机、教学行为、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策略、课堂管理全面实行反思,也全方位地理解了自我,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通过持续的教、持续的改、持续的磨,使我有了很大的改变,促动了我又好又快成长。
一、梦想,致使教学目标失衡九年级物理课本刚学完,还未全面进入总复习阶段,为了探索行之有效、乃至高效的复习方法。
我选择的是复习课《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欧姆定律内容及表达式;2、能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特点实行简单的计算;3、能用欧姆定律灵活地解决比例问题;4、积累一些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经验。
5、培养学生综合材料、理清思路、用清晰的语言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水平。
课本内容少,但需要解决的问题多,仔细归类有八个典型。
我以为,欧姆定律是重点,又是A层的学生,这部分内容虽然属于八年级的知识,学生理应掌握得不错。
结果在第一次磨课中,知识起点过高,选题难度过大,目标要求过高,知识梯度过小,再加上学生知识遗忘严重,部分学生连I=U/R都已忘记,更谈不上理解和应用了。
因为对学生估值过高,致使多数学生很迷茫,答非所问,草率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教的难受,学生学的吃力,教学目标未实现,效果很差,真正有“空中楼阁”之感。
通过上课,感受到学生的知识层次;通过反思,了解到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评课,找准了改进的方向;通过进一步修改,增加了知识贮备,降低了知识难度,理清了教学思路,细化了教学环节。
为确保优等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后进生吃了,增加了必做题和拔高题,但是跨度过大,学法指导不细,目标还是过高,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再次评课、修改,再加上总复习赶上了这个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才切合学生的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后面磨课实行得很顺利,效果较好。
在磨课中共同成长(研修组磨课总结)
![在磨课中共同成长(研修组磨课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aa6e8c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5d.png)
在磨课中共同成长(研修组磨课总结)第一篇:在磨课中共同成长(研修组磨课总结)在磨课中共同成长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这一理念老师们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落实起来却很难,尤其在低年级。
本次我们选取了“1.对于故事性和说理性的课文,如何根据学情,选择“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点?如何通过对话朗读的指导方式,培养学生自觉、独立的阅读能力。
2.如何设计恰当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童话世界,发挥想象,感受童话的魅力。
”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
我们群组所有老师迎难而上,通过对课例打磨,对研究问题有了很大的突破。
整个研修过程有以下几个亮点:一、一以贯之追踪问题,课例改进明显首先,本研究专题,是根据新课标理念,并汇集了群组成员教学的困惑、问题后产生的,来源于老师们的教学困惑。
然后,以王老师执教的《陶罐和铁罐》为例,多次讨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办法。
在整个磨课过程当中,紧紧盯着“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问题展开研究。
通过磨课,教师能进一步转变角色,更新观念,有效改变教学行为,真正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落实学生主体地位。
设计了“学生参与度”、“师生活动所用时间分配”、“教学实践活动”“语言实践活动达成度”“教学目标达成度”等几个观课量表。
在课后研讨中,又对问题解决的效果做出针对性分析,最后,每个老师针对研讨主题中的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总结,课例改进明显。
因此,整个课例研究是老师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聚焦学生,生成学生学习新课标中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我们根据文本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语言文字学习内容,细化语言文字教学目标。
根据学情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来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由不会到学会,学得轻松,学得投入。
王老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如引导学生充分朗读,自由表达阅读感受,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及时评价等。
“教研磨”一体,助教师集体成长
![“教研磨”一体,助教师集体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83329712910ef12d2bf9e798.png)
“教研磨”一体,助教师集体成长关于一线的教师来讲,一开始很怕“磨课”。
如何让研究成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如何让教师不惧怕“磨课”,真正熟悉“磨课”的好呢?一、理念的诠释与把握:上海教科院徐子煜教授对“磨课”有最直接、简练的说明:“磨课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反复琢磨、反复改良。
”(1)磨课意味着用集体的聪慧来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活动),运用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成效,不断地上课、不断地改,最终会形成一种最能让幼儿学得通透的方式。
(2)磨课是一个进程,并非是最终的目的,它是咱们教师为了取得更高的教学功效而采取的一种自我修炼的手腕。
(3)有效的磨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研究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研究适应。
二、实施磨课:开展多轮磨课活动需要多方面的配合。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教研组的每一名教师都要把“磨课”作为提升自己专业素养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集体力量开展磨课活动。
(一)磨课的形式●新教师——抄方式磨课新教师一开始先学会“抄方”,即“仿照上课”。
新教师刚上岗谈不上体会,要在大伙儿的指导下仿照师父的课和外出听的课。
熟读《纲要》后写读后感,听专家的反思报告,然后学着专家写反思。
有专家云:“一个教师写一生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但如果是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
”●师徒结对——跟进式磨课徒弟围绕一节课执教,在师父参与指导下,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深切地研究、探讨,再由徒弟多次重上,期望徒弟教学业务快速提高。
“师徒结对”是幼儿园教师互帮互学的一种形式,而“磨课”是师徒互帮互学最适合的形式,可明显地看到年轻教师的成长。
徒弟每学期磨课一次,每次一课三磨或三磨以上。
“行为跟进”中重视活动中的开头、进程、评析小结,现在的师父是专业引领者的角色,全程参与,依照徒弟的特点,为教学活动提意见、出点子。
固然,师父的专业引领也要适度,不要以自己的教学特色去束缚徒弟,应该给徒弟教学个性的自由伸展,尽力把执教者的个性与自己的教学聪慧有机结合。
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34f497b7a6c30c2258019e9a.png)
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用团队磨课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副校长罗太亮在传统的学校教研活动中,大多数采用的是每人每期上一节教研课,课后评课多是“蜻蜓点水”,优点多,缺点少,而提出的缺点不是“虚”就是“小”。
这样教研活动实效少,教研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严重制约着教师个人的专业成长。
为了切实发挥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助推我校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课堂,达到“人人爱‘双百’,人人会‘双百’”的课改目标,我校举行了每学科每周推出一节“双百”课堂在全校进行比赛的活动,评出金牌、银牌、铜牌三个等级奖(没有名额限制)。
各学科教研组为了在每周的赛课中获得金牌,由原来的“研课”变为赛前学科教师团队的集体“磨课”。
这样把整个教研组的教师“捆绑”在一起,群策群力,共同为磨好一堂课出谋划策。
磨课,就是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反反复复地推敲、打磨课。
是对课程的引入、课中问题的预设、学生探究过程、学生可能的问题以及教师应对策略等等环节的精心设计过程。
磨课的过程是非常辛苦的,可磨课却能收到非同一般的效果。
在磨课的过程中,汇聚了教师的群体力量,这就是团队的力量。
学科教师在一次次赛课后的研讨中都能知无不言,相互磋商,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以寻求最好的教学效果。
每一次的磨课活动,都已不再是个体的展示,而是团队的研究行为。
通过教师的合作与互助,磨出了一堂堂优质课,磨出了一批批优秀教师,授课者在一次次不厌其烦的磨课中专业逐渐成长,团队磨课在学校教研活动中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磨课磨的是一种思考习惯通过“讨论——再讨论、修改——再修改、上课——再上课”,在磨课中教师们穷追不舍,穷追不舍磨出的是思考的深度,独立思考磨出的是自己的个性,去粗取精磨去的是一些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错误理念。
长久以往,就使教师养成了思考的习惯,这是教师专业成长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素质。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26ad594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f.png)
浅谈教师在磨课中成长浅谈教师在磨课中的成长XXX所谓磨课,就是教师以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为目的,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反复、深入地研究和实践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精心探索教学规律,熟练掌握教学方法,着力打造精品课堂,切实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反思活动。
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每一次磨课,大家在一起共同讨论:讨论教学设计是否合理,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一个问题如何提问更加有效,怎样板书简洁明了更合理、怎样才会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个过程使我们更好地感悟学生、感悟课堂,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的反思,一次次的更新,一次次的收获,这其中有过困苦与彷徨,有过希望与欣赏。
在磨课活动中,不断总结,不断改进。
一、磨课是教师个人和集体发展的需要。
古人谓“磨”为研磨之意,即得经过千锤百炼,反复斟酌。
方能研制成可用器皿或打造成上等美玉。
“磨”课的主要目的不是仅仅为了上好一堂课,在于“磨”出一堂“样板课”、“精品课”,而是让教师经历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从“磨”中自我研究、自我感悟、自我建构。
“磨”课是为了使教师在预设和应对“活”的教学活动中变得更聪明,更胸有成竹。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好课是磨出来的”。
我想这话大概是说同一个教材,某位教师在每一回和不同的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常常能捕捉到不同的生成,把这些不同有意识地积累起来并再加以整理,就能内化成一个教师日渐见长的专业技能。
出色的教师的成长过程,都是经历了数次的磨课才成就了独到的教育思想和精品课堂。
由此看来,教师多磨磨课,这教学能力肯定是能日益见长。
一堂好课就需要仔细的去雕琢,去打磨。
在雕琢打磨的过程中,需要教师集体和同伴合作,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研究,彼此支持共同成长。
这是把群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经验提升有机联合起来,是为了把教研举动质量与教学举动质量有机联合起来,共同开展,高效教学。
在磨课中历练自己,每一次的试教,大家总会认真听,听完后总会献计献策,毫无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从而不断完善执教教师的教学设计、理清教学思路。
磨课研讨促发展 观摩反思促成长
![磨课研讨促发展 观摩反思促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dd302e319e3143323868930d.png)
磨课研讨促发展观摩反思促成长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时由理论走向实践、走向成功和进步的绿色通道。
它也是青年教师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更是年轻教师在教学上不断精益求精、完善自我的镜子。
“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的颠扑不破的法则。
一、磨课,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知识载体,也是教师呈现教学艺术的依据。
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名小学数学教师,他不仅是课程的执行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使用者。
在创新使用教材时,教师一定要以学生现有认知起点为依据,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与实质进行深度解读,然后结合教学的需要,适当、合理地对教材进行改编、重组、加工。
教师对文本的准确解读,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成败。
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建立在对教材深入钻研的基础上。
薛法根老师曾说过,教材必须用儿童的眼光来解读、用教学的眼光来审视、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
从整体关联方面研读教材,从课程基本理念方面研读教材,从数学理念方面读教材。
只有读懂教材,整体把握教材,才能因材施教。
读懂学生,要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来接受这节课的知识或者创新这节课的内容。
每位教师都是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经验去解读教材,然后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对教材理解的辩论,磨课教师可以从参与磨课的教师对同教材的不同理解中取长补短,促使老师们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教材,每次研讨,组内的老师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深度,谈自己的个人意见,并提出了很独到的见解,抛弃了以前评课过程中戴高帽、讲空话的不良习惯,而是真诚地说出自己的真心话,目的只有一个:为了共同提高。
在研讨中,对相同教材见仁见智的理解,其实也就是教师深刻理解教材的过程,迫使老师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吸收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吸收别人的教学长处,促使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语言,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使教师们深切感受到研习教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在磨课中成长教研活动(3篇)
![在磨课中成长教研活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eb7d79c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3.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成为评价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
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开展了“在磨课中成长”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听课、评课、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的1. 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2. 培养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增强教师的教学自信,使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三、活动过程1. 磨课阶段(1)教师根据教材和学情,制定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2)教师进行模拟教学,邀请教研组其他教师进行听课。
(3)听课教师根据教学设计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教师根据听课教师的意见,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修改,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2. 课堂展示阶段(1)教师根据修改后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课堂教学。
(2)教研组其他教师进行听课,记录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
3. 评课阶段(1)课后,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评课活动。
(2)听课教师结合教学设计方案,对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教师针对评课意见,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4. 总结阶段(1)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教师们的努力和成果。
(2)教师分享自己在磨课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四、活动成果1.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得到提高,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
2. 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得到提升,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教师的教学自信得到增强,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成长。
研课磨课--共助成长
![研课磨课--共助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526edb377cd184254b3535b7.png)
研课磨课经历为扎实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切实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本研修与送教下乡活动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按照“国培”要求,5月17日日,在花园中心小学进行了小学语文学科研课磨课示范引领,要求除国培学员外,学员所在校教导主任也要全程参加培训。
旨在通过此次培训,引领本校学员开展研课磨课,进而带动全校的校本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由进修学校小教部副校长汪云厚主持召开,历时半天。
两位老师虽然执教同一内容《聂将军和小女孩》,但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的一些好的见解无私地贡献出来,两位出课教师在虚心接受大家意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完成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
一路走来,有收获,有感动。
这次培训的最大收获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要带着问题行走在教学路上。
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总是想尽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
至于教学中存在哪些弊端,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却很少思考。
这次课例资源开发活动,首先需要团队教师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然后通过“三备两磨”的课例打磨,在教学中解决发现的问题。
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如果我们在教学路上能够带上问题前行,那么我们教师就会由传授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
不仅仅关注知识,不仅仅关注文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共同研讨中使大家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能力提高的能源。
在磨课过程中领略到同组老师的高屋建瓴,领略到他们对文本挖掘的深入,领略到他们灵光一现的“金点子”。
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e12e1e4b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cb.png)
在“磨课”中收获,在“磨课”中成长
在“磨课”中收获,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通过参与磨课的学习活动,我学会了
如何高效地学习。
磨课的课程设置很科学合理,授课老师教学方法也很灵活多样。
他们引
导我们主动思考问题,培养我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磨课,我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和
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这对我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在“磨课”中,我还加强了自己的合作能力。
磨课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每
个小组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在小组合作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思想,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
我也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
这些能力在我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都非常有用,帮助我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而且,在“磨课”中,我还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每次磨课都有展示环节,我们需
要向其他同学陈述自己的学习成果。
通过这个环节,我学会了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
也锻炼了我面对大众发言的勇气和自信心。
这对我以后的演讲和交流能力提升
非常有帮助。
在“磨课”中,我还学习了一些实用的技能。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学会了如何进行实
验和数据处理。
在写作方面,我们学习了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论文和报告。
这些技能对我
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重要。
通过参与“磨课”,我获得了很多收获,并在其中不断成长。
我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在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了锻炼。
我相信这些收获和成长将对我以后的学
习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小学语文关于磨课的教研论文磨课,我和教师同成长
![小学语文关于磨课的教研论文磨课,我和教师同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bcea3b869b6648d7c0c74619.png)
小学语文关于磨课的教研论文:磨课,我和教师同成长新课程改变着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着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再也不是简单的教书匠,更是一名研究型的教师。
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需要磨“课”,更需要磨理念、磨学情、磨反思等全方位的磨砺。
课前磨,磨教学目标、磨教学安排;课后磨,磨教学进程、磨教学成效;“好课多磨”,意味着课堂教学应发生一种结构和性质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应体此刻教师的教学思维与行动中,更应体此刻学生的学习中。
于是磨课开始走进教师专业进展的视野。
磨课,是精益求精的教学呈现和反思;磨课,是发人深醒的教学设计和分析;磨课,是不失机会的提升教学聪慧。
就拿这次在荆慧琴在赴省参赛的《草船借箭》磨课来讲吧。
大伙儿或许只明白,荆慧琴这次赴省会参加课堂教学竞赛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绩特等奖,却不明白特等奖背后是一个强有力的磨课团队(市语文教研员李教师和孙教师,我和我工作室的全部成员,西联联校领导和东南舁学校领导等),大伙儿只明白课上的很出色,却不明白咱们磨课有时因为一个细小的环节还要争辩到晚上11点半,不蛮大伙儿说,光大型的磨课就有不下十次,小的就不用说了,就在第二天要参加竞赛了,前一天晚上还在磨课。
这次磨课经历留给我和作课教师和参与磨课的教师许多感触,反复的试教、推翻、再试教、再推翻,最后成功,这是一个痛并欢乐着的进程。
咱们在磨课时磨什么?一、磨理念,成绩有“高度”的教师教师是新课标的实践者,教师的理念是课堂教学的支撑点,课堂设计中,理念把握不准确,教学往往会显现误差。
教师只有打磨理念,才能高屋建瓴,理念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惟有将对新课标的明白得落实在平常的每一堂课中,才有希望使从事教学的人不断熟悉新课标,明白得新课标,真正与新课标同行。
磨课必需从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动身。
目前不论是公布课,仍是常态课。
有许多教师都把教学参考资料上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的课时的教学目标。
这种确立教学目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教师要依据课标、教学和学情来磨砺那个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滕王阁幼儿园在有效研课、磨课活动中促教师成长
![滕王阁幼儿园在有效研课、磨课活动中促教师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1a63d94b3c1ec5da50e27082.png)
滕王阁幼儿园在有效研课、磨课活动中促教师成长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的研究,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让教师实实在在地在专业道路上不断成长,近阶段滕王阁幼儿园举行了为期1个月的全园教师共同参与的研课、磨课活动。
本次活动围绕教师们的擅长领域各自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形成了若干个学科组。
活动前园内要求老师们结合自身特点、自己班内孩子的发展情况,从中选出适合自己的活动内容进行执教。
执教活动方案可以借鉴优质课内容并融入自己创新性的设计。
大家充分利用资源共享这个教师学习的平台优势,对领域内的课程相互探讨研究。
从教学环节的设计、组织到语言的启发引导以及课件的运用,进行了反复学习推敲,认真对待,积极准备,设计教案,借班试教,制作教具……以追求效果的最大化。
在园内进行教学活动展示时,老师们自信而又非常精彩的完成了教学活动,使孩子们享受了一次全优的集体教学盛宴。
青年教师的一节《小兔找太阳》赢得了大家的好评,中年教师也不落后,在孙老师引导下孩子们兴趣浓厚,思维活跃。
数学组的老师们挑战自我,活动更体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在游戏和故事的情境中学习。
在教师执教的过程中,注重了环节细节的把握,展示活动还力求凸显园本特色,关注教师现场的师幼互动情况以及幼儿的发展水平。
在研课活动的过程中两位园长也参与听课评课,并给与教师们极大支持和帮助,肯定了老师们在这次教学活动中的精彩表现,同时有针对性地对每个老师的活动提出了指导性的建议。
园长的点评使老师们在研讨过程中受到启发,重新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对孩子的发展和促进效果。
长期以来,滕王阁幼儿园非常重视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千方百计提供展示平台。
本次研课、磨课活动,充分体现了该园长期坚持的关于教师专业成长、发展的理念。
这样的教研模式,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享受其中,学习其中。
让磨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5篇
![让磨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60b240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24.png)
让磨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5篇第一篇:让磨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让磨课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而“磨课”为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与教研注入了原动力。
可磨课却让我们感到了降温的困惑。
一、困惑我们发现,教师在磨课活动中持续参与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不是很高,很多教师不能通过磨课活动将学到的教育理念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也不能自如地运用到日常教学上,以至最后对磨课失去兴趣,觉得磨课太“磨人”,把磨课当成负担。
是什么原因呢?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也许是我们的磨课活动存在以下问题:1.乱——磨课中的问题比较凌乱,不够精炼。
2.浅——教师都是基于问题表面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对问题的实质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分析。
3.简——力求面面俱到,每个问题缺乏观察点及观察策略,磨课内容泛泛,缺乏理论依据的支持。
二、策略我们试图寻找到一种更好的磨课活动形式来解决以上的问题,以突破磨课困惑,使其真正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
精减环节,适当为磨课瘦身。
磨课通常分为准备、实施、总结等三个阶段。
实施阶段要开展多轮磨课活动,每轮磨课都采用选课、备课、说课、观课、议课等多个环节。
管理者要随时跟踪磨课进展,在第二轮、第三轮磨课时视情况适当删减环节,把教师从做无用功的繁琐中解放出来,并以敏锐的洞察力引导教师准确切入磨课的关键点,集中精力研究“真”问题。
搭配组合,构建阶梯式磨课。
根据教师群体中呈现出的“新与老”“强与弱”,管理者构建了师徒结对,扶持成长的阶梯式磨课。
“徒弟”每学期至少磨课一次,每次一课三磨或三磨以上。
磨课的过程中,“徒弟”先独立设计一个课例,向“师傅”陈述教学思路,并接受指导,邀请“师傅”观课、议课后,进行反思,找出行为与理念、经验间的差距。
做出改进。
如此反复,几轮下来,“徒弟”在经历对一个又一个教学环节“磨”的历练后,走出“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渐人教学佳境。
“师傅”也在磨课中提高了指导能力,还不时对教学产生新顿悟。
中学教研员来校磨课(3篇)
![中学教研员来校磨课(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739bb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b.png)
第1篇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教研员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者和监督者,承担着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职责。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近日,我校迎来了中学教研员莅临我校进行磨课活动。
一、磨课活动背景近年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积极寻求教研员的专业指导。
此次磨课活动,旨在通过教研员与教师共同研讨、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磨课活动内容1. 课前准备在磨课活动开始前,教研员对我校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了解,包括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等。
同时,教研员还查阅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案、学生作业等相关资料。
2. 课堂观摩磨课活动期间,教研员分别观摩了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课堂。
在观摩过程中,教研员认真记录教师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并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3. 课后研讨课后,教研员与教师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1)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2)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3)探讨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4. 教师反思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三、磨课活动成果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通过磨课活动,教师们认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明确了改进方向。
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教师们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磨课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学习他人、共同进步的平台。
教师们在活动中不断反思、总结,促进了自身的专业成长。
3.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磨课活动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在教研员的指导下,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四、磨课活动启示1. 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教研员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推动者。
因此,要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提高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和指导能力。
2. 注重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
磨课中成长 收获中提升
![磨课中成长 收获中提升](https://img.taocdn.com/s3/m/4b50f72f10661ed9ad51f39d.png)
磨课中成长收获中提升“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
这次数学磨课活动,我受益匪浅,由开始地不知所措,到有模有样,真是经历了一个全新的过程。
在这次《认识钟表》的课例打磨中,我们一二年级所有的数学老师齐心协力进行了三次的研课磨课。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辛苦,可我一点一点的成长起来了。
有人说:好课是“磨”出来的,我想是很有道理的,磨出教师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商讨课题,在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刘晓红老师要求每位老师“如果我来教,我会如何教”,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说课交流沟通,各种教法一一亮相,认真分析,达成共识,拿出了最佳授课方案,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我开始去班级里试教,效果不是很好,除了我的课堂语言显得不够简洁外,环节细节处理的仓促不彻底,学生的激情和兴趣都没有调动起来,弄得课堂好沉闷,从教室里出来后,心里空空的,挺失落的。
于是我们研磨,怎样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最终我们决定根据孩子年龄特点加一些时针、分针特点对口令小游戏,学生做时间的动作学生猜小游戏,第二次试讲时,我调整了自己的课堂结构,注意环节的紧紧相扣,增加了一些游戏,语言也变得简洁生动,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游戏增加了,练习的时间减少了,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的不牢固。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研课。
接着我将有些拿不稳的环节,现场在办公室里给同事们演示,让自己尽快投入角色,用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呈现出来,第三次试讲第三次试教时,从同事们的鼓励中,我开始找回了自我,虽然不是最完美,但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我真诚地感谢同事们对我的帮助。
在我彷徨不定的时候,同事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她们连每一句话都帮我斟酌再三,我们只要一有灵感闪现马上就写上去,然后再去商量合适不合适每次都商讨到很晚。
在磨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磨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17654c700912a2161479294a.png)
在磨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磨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团结力量大为例详细�0�3[广告]凌彳i荆圈在磨课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团结力量大”为例口彭云磨课是一种集体性推敲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行为的园本教研活动。
它能直接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水平,也能激起教师的多元教学反思.包括执教者对亲身经历教学过程审视分析的“亲历性反思”。
观摩者通过观察同伴教学行为吸取经验教训的“观察性反思”.以及所有参与者可能进行的“反思之反思”。
由于“幼儿同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是反思研究与自主建构的结合”。
〔1〕因此,磨课可以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以大班社会活动“团结力量大”为例,展示磨课的一般过程、精彩片段以及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观念的演变,以期透视磨课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一、磨课的一般过程磨课是“琢磨课,通过加T使课精美”的过程。
(21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准备、实施和总结等三个阶段。
其中,实施阶段又可以分为一磨、二磨和三磨。
…具体每一个阶段的操作要点,可以根据囝本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
(一)准备阶段首先确定参与人员.一般由幼儿园教学园长充当主持.专家和骨干教师作为专业引领,工作3年一5年的年轻教师担任执教.其他教师参与观摩与研讨。
然后,南执教者独立进行教学设计,形成教学设计的书面稿,并提出若干需要求助的问题;在教学设计的书面稿形成之后发放给所有的参与并进行研究,以便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形成初步的改进意见,(二)一磨阶段执教者简要报告教学思路.提出感到困惑和需要求助的问题:参与教师群策群力H{主意想办法,对教学设计提fI{质疑并研讨解决的途径;执教者消化吸收大家的意见,对教学设计进jj初步优化i,这一阶段侧重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方而进行梳理、批判与重构,(三)二磨阶段执教者对一磨后确定的教学方案进行试教,其他参与者观摩教学全程。
在此基础上,磨课成员集体反思调整教学方案。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心得 磨课研修助成长,习作课堂溢花香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心得 磨课研修助成长,习作课堂溢花香](https://img.taocdn.com/s3/m/34b048c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41.png)
教学文档
小学语文老师教研心得磨课研修助成长,习作课堂溢花香春意盎然际,教研学习忙。
习作做媒介,课堂溢花香。
4月17日下午,郑州市小学语文中心组第二组齐聚金水区未来小学,进行组内磨课。
研磨的课例分别是管城南学街的刘广勇老师执教的(写一处景物)〔四年级〕和张艳华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心理描写训练)〔六年级〕。
刘广勇老师的课堂从和学生探究习作要求切入,把习作要写清事物特点、要具体、要有顺序等结合不同习作片段先让学生明白,重点阐释了修辞对习作的润色作用,最后是全新创作,学生依据所学创作自己的作品并展示作品。
幽默智慧的刘老师妙语连珠,让课堂笑声不断。
来自荥阳一小的张艳华老师执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心理描写训练)是一个从阅读中学习习作的尝试。
张老师先让学生观察三幅图画,然后选其中一幅进行初次习作尝试,展示习作揭示心理描写的两种常用方法:内心独白、旁观分析,由此引出第三种心理描写方法: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幻象描写。
接下来让学生运用这种心理描写方法修改先前习作,然后展示、评价、修改,一节课围绕幻象心理描写方法的认识、理解、运用,让学习真正发生。
X智慧碰撞的是课后研讨,两位作课教师说课,中心组成员坦诚、精彩地点评。
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课堂删繁就简,主线浮出水面,大家都收获满满。
.。
磨课助我成长
![磨课助我成长](https://img.taocdn.com/s3/m/24d2a91310a6f524ccbf8541.png)
磨课助我成长
在本次科学磨课中我参与了备课、研讨、观课、议课,一路走来,让我深深地感受到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磨课中大家相互切磋,出谋划策,课例打磨成为展示自我的平台,我们把研修中学到的专家、名师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运用到了教学实践中来。
熟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作为一线的教师我,针对我们组研究的问题“科学课堂中如何利用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实验探究和研讨”,在磨课中,我反复琢磨侯老师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认真修改了侯老师的教学设计,把在研修中学到了的科学教学内涵,通过修改教学设计、观课研讨,评课议课,付诸于教学实践。
在与别人探讨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以前的科学教学,自己偏重于实验方法的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得益于这次的研修和磨课,使我踏踏实实地学到了新东西。
课堂上侯老师为学生创设了生活情境让他们在生活情境中感受声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利用身边的材料制造声音、猜测声音的产生,动手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教学过程有效地利用和发展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活动的时间,让他们边实验边观察材料的变化,探究声音产生的根源。
使学生的经验在活动中得到延伸。
受磨课的启发,借助磨课中积累的经验,平时的教学
中,我也能能像磨课一样认真研究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让磨课成为永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课磨课共助成长——敦化市国培计划(2016)小学语文送教下乡第三阶段研课磨课阶段性总结为扎实有效实施“国培计划”,切实推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实现校本研修与送教下乡活动相结合,提高校本研修质量,按照“国培”要求,9月29日、30日,在大石头镇中心校进行了小学语文学科研课磨课示范引领,要求除国培学员外,学员所在校教导主任也要全程参加培训。
旨在通过此次培训,引领本校学员开展研课磨课,进而带动全校的校本研修活动。
本次活动由进修学校小教部语文教研员申丽霞老师主持召开,历时两天。
29日上午8时30分,送教团队成员带领学员参与了大石头镇中心校的备课研课活动。
活动由大石头镇中心校教学副校长额高永清主持,首先由学员邵晓娟和毕海燕老师,就个人备课情况进行说课,两位老师虽然执教同一内容《新型玻璃》,但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毕海燕老师采用的是通过设置表格,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完成教学,邵晓娟老师则大胆采用树状图进行课文的分析理解。
在听取了两人的陈述后,大家围绕研修主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方式方法策略的研究》进行了集体备课,大家各抒己见,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采用上的一些好的见解无私地贡献出来,两位出课教师在虚心接受大家意见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适当调整,完成了第二次教学设计。
下午,两位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
其余所有人员分别就这两堂课进行课堂教学诊断研究。
课后两位授课教师立即进行课后反思,与活动成员分别就两堂课进行课后讨论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具体改进意见再次修正教学设计。
30日上午,两位学员在经过昨日试讲后,对教学设计进行了再调整,并进行了二次上课。
专家团队成员与参培成员进行课后讨论,吸取各位教师所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对教案进行了再次修改。
下午,活动进行到最后一项——总结提升。
培训团队成员申丽霞老师针对本次活动特点分别从“步骤明确、行动有效、课堂示范、指引方向、感受领悟、提升能力、团队教研、集体成长”八个方面结合具体事例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细致总结。
并从“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思维创新的火花”四个方面对全体参培人员提出合理化建议。
张传凤老师结合邵晓娟老师在教学中树状图的运用进行了《树状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的专题讲座,使学员们对这一活动新型教学方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并且了解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巧用树状图理清文章思路,明确写作方法。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本着“发现问题、追踪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来进行。
一路走来,有收获,有感动。
这次培训的最大收获是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不断思考问题,要带着问题行走在教学路上。
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总是想尽方法让学生学会知识,增加他们的文化底蕴。
至于教学中存在哪些弊端,学生学习中存在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却很少思考。
这次课例资源开发活动,首先需要团队教师寻找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寻找原因和解决方法,然后通过“三备两磨”的课例打磨,在教学中解决发现的问题。
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
如果我们在教学路上能够带上问题前行,那么我们教师就会由传授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型。
不仅仅关注知识,不仅仅关注文本,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共同研讨中使大家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能力提高的能源。
在磨课过程中领略到同组老师的高屋建瓴,领略到他们对文本挖掘的深入,领略到他们灵光一现的“金点子”。
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
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在研课、磨课过程中,每个学员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或结合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或谈自己的听课体会,或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智慧的火花在每个人的头脑中交织、碰撞。
这个过程是学员集体反思的过程,也是学员集体成长的过程。
两天的研课磨课活动中每位教师认真参加研课磨课,借鉴示范课例,优化教学设计。
相信留下的不只是一份精品教案,更让每位参培教师从活动中得到切实成长,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定会将培训所学用于课堂实践,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