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几个不同向度看媒介新技术的文化影响_石义彬
新媒介能带来什么
新媒介能带来什么回头看中国这些年的社会发展,必定绕不开媒介技术革新带来的影响。
不少知识人曾经对新媒介寄予厚望,认为技术上实现了自由、平等的参与,就会带来潜在的政治参与的要求,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但事实却并没有这么简单,技术给政治参与和文化参与带来了空间,给抵抗带来了空间,给结社带来了空间,同时,技术也带来了新的资本发掘领域,带来了塑造政权合法性的新途径。
技术必须还原到具体的语境中,才能看到它所带来的变化以及它所具有的潜力。
中国论文网/7/《“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这本书恰恰是将技术带来的现象还原到语境中,以批判性的眼光看待新媒介,并对新媒介社会或者说新媒介中国进行了一个深描。
开篇序言中,陶东风教授就不无警惕地警告,要防止“微时代”变成“微分子时代”。
“微分子时代”这个提法蕴含着陶教授的一个深刻的忧虑:如果新媒介带来的是社会原子化,人们就有重新拥抱极权的可能性。
同时,陶教授看到新媒介带来的不容否认的进步。
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不以个人为价值基点的,但是,技术切切实实地纳入了更多的人,并给了他们发声的机会,技�g 让社会“重新发现个人”(与五四时期相比)。
那么,微时代究竟是什么样的时代?《“微时代”的文化与艺术》这本汇集了40篇论文的著作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考察。
从本雅明或者麦克卢汉开始,人们意识到技术带来的首先是认识论方面的改变。
同样,微时代带来的最深刻的变化,也是在主体方面。
汪民安教授认为,我们在微时代的身体其实是一具“机器身体”,手机是我们的一个身体器官。
这导致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一种新的物化形式:信息化。
不但消息本身是信息,隐私是信息,人们的身份、财物,甚至是内心意愿、情感状态都可以信息化。
人们获得存在感、自我意识以及价值感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同时,信息化的方式可以千变万化,却又极为单一、乏味,很有可能带来“复杂思想的消解”(周志强,《微客、微话语与“复杂思想”的消解》)。
至少,微时代的编码方式,会带来人们对复杂思想的嘲讽和抵抗,网民的意识结构中丧失了阅读长文本和复杂思想的耐心和能力。
从媒介到数字媒体“四书合一”的出版时代
从媒介到数字媒体:“四书合一”的出版时代耿相新内容摘要:媒介、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概念本身存在差别。
作为传统媒介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有声书和视频书共同走向数字媒体的路径,纸质图书成为连接其他三种图书的平台。
在数字出版时代,四种图书得以融合出版、合一出版,呈现出从“看图书”到“用图书”、从“单品销售”到“订阅销售”、从“单向传播”到“平台传播”的新趋势。
关键词:媒介;数字媒体;纸质图书;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书DOI:10.3969/j.issn.2095-0330.2021.01.010基于计算机的数字技术颠覆了传统出版格局。
出版内容的载体由纸介质转向磁介质、光介质和磁光混合介质,出版内容的显示由封装型纸质物理状态呈现转向计算机和类计算机手持设备显示屏呈现,出版内容的传播由物理书籍的运输转向通过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络通道进行传播。
同时,更重要的是,出版的对象——表现内容的符号系统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由传统的文字和图像符号系统拓展到了音频和视频符号系统,有声书、视频书由此进入出版领域,与纸质书、电子书共同构成数字出版时代的新景观。
本文基于对数字出版技术的观察,认为当下的纸介质、磁介质和光介质已经可以打通,纸质图书已经成为通往电子书、有声书和视频书的桥梁,纸质图书已经由单一传播媒介过渡到一个数字传播媒体,由此而得出我们已经进入“四书合一”出版新时代的结论。
一、从媒介到数字媒体的转变轨迹在理解纸质图书由媒介转向数字媒体的观察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理清媒介、媒体和数字媒体的概念和内涵。
媒介是一个我们每天接触、司空见惯但又往往视而不见的概念。
即便是如法国让-诺埃尔·让纳内《西方媒介史》之类的专门著作,也未给“媒介”一个清晰的定义。
国内外关于媒介、媒体研究的书籍对“媒介”一词大多语焉不详。
汉语中的“媒介”一词,本意为介绍,最早见于《旧唐书·张行成传》:“观古今用人,必因媒介,若形成者,朕自举之,无先容也。
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异化
新新媒介背景下媒介技术对人和社会的异化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新新媒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社会结构。
媒介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沟通的渠道,但同时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将从媒介技术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了解媒介技术在新新媒介背景下引起的人和社会的异化。
一、媒介技术对个体的异化1.消极影响媒介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和效率,但也不可避免地对个体产生了消极影响。
首先,媒介技术的过度使用会对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
例如,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会对眼睛和颈椎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视力下降和脊椎疾病等。
其次,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导致人们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因为一切都可以通过媒介技术快速获取,自己探究的兴趣大大减少,学习能力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最后,个人的数据隐私也受到了挑战。
媒介技术无时无刻不在收集和分析用户数据,这些数据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并对个人造成损害。
2.社会关系的变化媒介技术对个体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人们的社交圈子和社会关系越来越依赖于社交网络的存在,这导致人们在现实中的交流越来越少,缺乏真实社交的体验。
其次,在社交网络上人们的交往是虚假的,存在着通讯的不完全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车会有许多语言、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交流,但在社交网络上这些非语言符号却失去了,这导致人们的社交技能逐渐萎缩。
二、媒介技术对社会的异化1.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信息的流通范围更广。
但是,媒介技术也引发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例如,许多媒介平台依靠算法和数据分析,将内容更多的暴露给用户感兴趣的内容,这导致用户在获取信息时容易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此外,部分互联网公司的算法非常机密,对用户不透明,用户很难了解自己的数据被如何分析和运用。
2.世界观的异化问题媒介技术也会对社会观念和社会文化产生影响,如果技术本身不受约束,人们的世界观可能会出现异化。
跨媒介传播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跨媒介传播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跨媒介传播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引言:在当代社会,跨媒介传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播观念的方式,而且对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跨媒介传播如何对文化传统进行继承与创新,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与挑战。
一、跨媒介传播的定义与特点传统上,媒介主要是指传媒行业中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媒介范围已经扩展到了包括社交媒体、数字出版等新兴媒介。
跨媒介传播指的是一种通过多种媒介形式传播信息和观念的方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性:跨媒介传播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传达信息,更加丰富多样,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 互动性:跨媒介传播打破了传统媒介只传递信息的单向性,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表评论、点赞、分享等,形成与媒体内容的互动。
3. 实时性: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跨媒介传播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递,人们可以第一时间获取到最新的消息和内容。
二、跨媒介传播对传统文化的继承1. 传统文化传承的平台拓宽:跨媒介传播使得传统文化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得以传播,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介。
通过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等,无论是音乐、戏剧还是书法绘画等各类传统艺术形式都可以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传播。
2. 传统文化的容易获取:通过互联网的跨媒介传播,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在线平台来获取传统文化的知识。
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故事、人物还是技艺等,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到相关的内容,方便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3. 传统文化在跨媒介平台上的创新:跨媒介传播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带来了更多的创新。
比如,传统戏曲可以通过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和传播,传统绘画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再创作,传统音乐可以通过数字化制作和演奏等方式进行创新。
三、跨媒介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创新1. 内容的创新和变革:跨媒介传播为传统文化带来了更多的创新机遇。
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形式,如音乐、舞蹈、戏剧等进行跨界融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形态。
从几个不同向度看媒介新技术的文化影响
第34卷第1期2010年1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Xiangtan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V01.34No.1Jan.,2010主持人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卫星直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媒介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上至国家形象塑造、政府执政行为,下至普罗百姓的日常生活、少年儿童的学习娱乐,都因之发生了巨大变化。
因此,媒介新技术就成了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9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等单位还联合举办了“新媒体新技术战略研讨会”。
但是,目前学界的研究尚停留在界定概念、强调重要性、课题史的简要梳理等初级层次,对媒介新技术的内涵、特征、地位和意义等缺乏深刻认识,尤其缺少从宏观层面,就媒介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专门研究。
这里刊出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触及“媒介新技术与社会”问题。
有的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应对挑战;有的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有的探讨了传播新技术对媒介环境的形塑及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倡导构建健康的媒介环境;有的研究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提出突破“可能性”、“实在性”这两种逻辑视角。
这些讨论充满了现实的观照、思想的交锋,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
互相之间又构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对话。
我们热烈欢迎,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向度,来探讨和关注媒介新技术与当今社会的多维关系,使媒介新技术真正成为完善人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强大社会武器。
(石义彬)媒介新技术与社会(笔谈)摘要: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真实与虚拟”、“全球与地方”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
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
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
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以网络治理取代网络监管。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传播活动的影响分析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传播活动的影响分析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播方式也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传播活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传播平台的多样化传统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纸质媒体进行,如报纸、杂志、书籍等。
但现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传播平台已经从传统的纸质媒体扩展到了各种数字化平台,如微信、微博、论坛、博客等。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的范围更广,传播平台也更加多样化,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二、传媒内容的丰富性媒介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传媒内容更加丰富,人们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音频、视频、图像、文字等方式获取信息,信息呈现方式也更加多样化。
传媒内容的丰富性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吸引力和传达效果,更好地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三、传播速度的加快媒介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得到了极大加快,通过电子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可以实现即时通信,消息的传播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这也使得传播活动的效果更加迅速和直接。
四、用户参与度的提高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中,用户的参与度比较低,只能是被动接收信息。
而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播过程中,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用户参与度的提高也大大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和流行。
五、传播方式的变革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这使得传统的广告宣传模式难以满足需求,需要寻求更加创新和多样化的传播方式。
例如,通过社交媒体、网络营销等方式进行推广和宣传,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媒介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传播活动。
传播平台的多样化、传媒内容的丰富性、传播速度的加快、用户参与度的提高和传播方式的变革等等,都是媒介技术发展的直接反映,使得传播活动更加高效、多样化和有趣。
影像话语的抗争——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
影像话语的抗争——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
石义彬;吴鼎铭
【期刊名称】《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卷),期】2013()4
【摘要】近几年,大量来自民间个体的影像在互联网上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新媒体事件的发展和转折,成为普通受众参与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也为学界讨论新媒体的政治与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
民间影像首先是一种民间意识形态的自我呈现和复调式影像话语叙事,同时,它以一种真实"在场"的方式重新呈现公共事件的多维度历史事实,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理性交流以及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建构。
【总页数】5页(P109-113)
【关键词】民间影像;新媒体;公民社会
【作者】石义彬;吴鼎铭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20
【相关文献】
1.行政决策听证议题形成中的公民话语权保障——基于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 [J], 薛冰;岳成浩
2.社会抗争与政治参与的交融--理解中国公民行动的一个新视角 [J], 戴粦利
3.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理论视角下的公民参与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J], 李贝;苏茜
4.网络空间的话语抗争与议题协商——以网络事件中公民权利议题的讨论为例 [J], 刘娜;刘娜
5.“闹大”的现象描述与理论解释——从公民抗争视角的分析 [J], 韩志明[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共3篇
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共3篇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1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传媒技术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并且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媒介的应用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和速度之快,是任何一个艺术形式都难以逾越的。
艺术作为媒介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变革调整,得到了愈加广泛的传播。
本文将就媒介演化与艺术传播这一话题展开探讨,力图深入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和互动。
一、媒介演化对艺术传播的影响1.1 图像媒介的影响随着图像媒介的出现,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艺术也开始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这使得艺术作品的诞生、传播和呈现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艺术家可以将作品进行数字化处理,创造更为多样化和丰富的作品形式,而不再受到传统手工制作方式的局限。
同时,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作品,也让艺术家的作品能够迅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在此基础上塑造艺术家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由此看来,图像媒介对于艺术传播的要角不言自明。
1.2 音频媒介的影响音频媒介向世人展示了一种全新的艺术传播方式。
与文字、图片媒介不同,音频媒介更注重传递音乐、歌唱、朗诵等通过声音传递的形式。
无论是在广播、网络音频平台,还是在线音乐服务商中,音频媒介都在以高效、便捷的姿态助力艺术传播。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音频媒介发表自己的音乐,使自己的才华被更多的人认可。
1.3 视频媒介的影响随着视频媒介的兴起,对于艺术传播来说,视频媒介的影响也愈加突出。
视频的特点是能够同时传达画面和声音,这对于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产生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视频媒介的中心是视频网站,艺术家们可以在上面发布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得到观众的关注与赞赏。
二、艺术传播对媒介演化的影响2.1 微信公众号的普及2012年,微信公众号上线,成为微信技术提供商所提供的最新满足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功能。
随着公众号的逐渐普及,它成为了新媒体传播的重要载体,对于艺术家的创作和传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艺术家可以发布自己的作品,与读者进行互动,也可以通过公众号积累一批忠实粉丝,以此不断壮大自己的影响力。
社交媒体与当代文化趋势
社交媒体与当代文化趋势引言在21世纪,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还对文化、社会乃至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社交媒体如何塑造当代文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对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社交媒体的兴起定义与发展社交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实现用户之间信息分享、传播和交流的平台。
自2000年代初期以来,以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平台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数十亿人沟通互动的重要工具。
用户群体社交媒体的用户群体极为广泛,涵盖各个年龄段、职业和社会阶层。
年轻人尤其活跃,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建立社交网络、分享生活点滴、表达观点和情感。
社交媒体对文化的影响信息传播速度加快社交媒体极大地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
新闻、娱乐、教育等内容几乎可以即时共享,这让人们能够迅速获取最新资讯,但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
文化的全球化与本土化一方面,社交媒体促进了文化的全球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可以轻松接触到其他文化;另一方面,它也为本土文化提供了展示平台,增强了文化认同感。
网络语言与表情符号的流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网络语言和表情符号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的一部分,它们简洁生动,能够跨越语言障碍,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态度。
社交媒体与社会问题隐私泄露与网络安全社交媒体上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用户数据可能被滥用,导致隐私泄露甚至财产损失。
网络欺凌与心理健康社交媒体也可能成为网络欺凌的温床,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过度依赖社交媒体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假新闻与信息泡沫社交媒体上的信息真实性难以保证,假新闻泛滥成灾,加之算法推荐机制容易形成信息泡沫,限制了用户视野。
结论社交媒体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带来了便利和机遇,也伴随着挑战和风险。
面对这一双刃剑,我们需要更加理性地使用社交媒体,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保护个人隐私,促进健康文化的传播。
媒体技术对于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影响与启示
媒体技术对于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影响与启示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媒体技术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媒体技术不仅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沟通的方式,还对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媒体技术对于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影响,并从中汲取启示。
首先,媒体技术对社会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
这种开放性的交流和信息传播方式促进了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
人们可以更容易地了解不同文化、价值观和观点,从而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和文化隔阂。
此外,媒体技术也为社会变革提供了一个平台。
通过网络活动和线上运动,人们可以集结起来,呼吁社会变革和公正。
例如,阿拉伯之春运动就是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组织和传播的,它在中东地区引发了一系列政治和社会变革。
然而,媒体技术对于文化传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的文化传承通常以口头传统、书籍和家族传承为主,但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这种传统方式逐渐受到冲击。
现在,人们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和数字媒体来获取信息和文化知识。
这种变化给文化传承带来了挑战,因为信息的广泛传播导致了文化的碎片化和流失。
然而,媒体技术也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通过数字化的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以更生动、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全球观众。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如京剧和中国画,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传播,吸引了许多国际观众。
从媒体技术对社会变革和文化传承的影响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启示。
首先,媒体技术的发展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心态。
通过媒体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文化和观点,促进社会的多元化和交流。
其次,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尽管媒体技术给文化传承带来了挑战,但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其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最后,我们应该对媒体技术保持审慎的态度。
尽管媒体技术带来了许多便利和机遇,但它也带来了信息泛滥和虚假信息的问题。
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语境与方法
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语境与方法
石义彬;熊慧
【期刊名称】《新闻传播》
【年(卷),期】2011(000)003
【摘要】@@ 一个多世纪以前,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国知识阶层被迫将"天朝上国"的骄傲搁置一旁,开始思考"我们是谁","我们在哪儿"以及"我们去向何方"等宏大的社会历史命题.一个多世纪以后,中国以令人瞩目的经济增长速度和军事实力迅速跻身世界强国之林,百年民族复兴的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总页数】5页(P7-11)
【作者】石义彬;熊慧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论隐性教育与文化认同——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视角的理论研究 [J], 董怀宏
2.作为方法的“中国抒情传统”:语境、方法及文化认同 [J], 苏文健
3.中国典籍翻译批评研究的理论建构——兼谈翻译研究“后理论”时代语境下的相关思考 [J], 牛荣亮;许明
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兼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教学方法创新 [J], 唐碧君
5.世界知名的粒子物理、理论物理学家氢弹理论的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中国科协促进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联盟专委会副主任我国科学方法论研究事业
的早期开拓者、反伪科学斗士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媒体技术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
媒体技术对文化认同的影响分析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媒体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其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化认同领域也不例外。
文化认同是指个体对于所属文化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它是个人身份构建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
而媒体技术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正在以各种方式塑造和改变着人们的文化认同。
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首先拓宽了文化传播的渠道。
过去,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来获取信息和了解文化。
而如今,互联网、智能手机、社交媒体等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资讯,这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视野。
比如,通过在线视频平台,我们可以观看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电视剧,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这种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让人们能够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从而对自身所处的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和比较。
然而,媒体技术的发展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冲击和文化稀释的问题。
一方面,大量外来文化的涌入可能会对本土文化造成冲击,影响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当人们过度沉迷于外来文化产品,如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韩国流行音乐等,可能会忽视本土文化的价值,甚至产生对本土文化的自卑感。
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环境下,文化的传播变得过于碎片化和表面化,导致文化内涵被稀释。
人们在快速浏览各种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和感受文化的精髓,从而削弱了对文化的认同感。
此外,媒体技术的发展还改变了文化传承的方式。
传统的文化传承主要依靠代际之间的口口相传和亲身示范,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传递文化的原汁原味,但传播范围和速度有限。
而现代媒体技术为文化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
例如,通过数字博物馆、文化遗产数据库等,我们可以将珍贵的文化遗产以数字化的形式保存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同时,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还可以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文化场景,增强文化体验。
【发展】媒介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关键字】发展媒介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课程名称:传播理论研究任课教师:石义彬教授学生姓名:梅晓春学号:2008201030138媒介技术的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传播技术和媒介的发展进程,媒介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传播活动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媒介技术的运用的不断变革带来了传播活动内容和环境等等的时刻变革,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媒介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传播手段有利有弊,媒介技术也是中性的,媒介技术的运用和传播活动的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最终到底在于人类本身。
关键词:媒介技术传播活动社会发展传播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传播媒介的更新重叠使用拓展了人类生命存在的时空形态。
人类传播活动的进步取决于传播技术的发展,以传播技术为先导,每一种新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带来传播革命,改变现有的传播活动方式和内容,乃至整个传播环境,进而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深刻而又深远一、媒介技术推动媒介活动的发展信息传播与交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需要,但是这种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依赖于媒介技术的发展状况。
技术发展对传播媒介的影响是相当明确的,这主要表现在持续变化的各种新发明上,这些发明对于媒介工业以及它们各自的运作方式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从历史发展来看,正是媒介技术不断发展,推动着人类传播活动在深度、广度和水平上的巨大发展。
没有媒介技术的进步,也就不会有传播活动和传播事业的发展。
从人类媒介技术发展史和传播史来看,可以简单地归结为一句话:技术塑造了传播媒介,而媒介的发展则不断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
在人类传播史上有过这样几次革命:文字的产生使人类告别了原始的口语传播阶段,从而进入了文字传播阶段,这就是第一次传播革命。
第二次革命是18、19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带动的印刷机械化以及生产的工业化奠定了群众传播的雏形,推动廉价报纸面向更为广大的受众。
新媒介技术对传播学的影响
新媒介技术对传播学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介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传播学领域中,新媒介技术作为一项革新性的技术,不仅对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还使得传播学自身在面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时,不断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
新媒介技术在传播学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传播媒介的多元化。
在以前,人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传统媒介进行信息的传递,例如电视、广播、报纸等。
但是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人们的传播渠道变得更加多元化,例如网络平台、社交软件等,这并不仅仅意味着传播媒介种类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它为人们的信息获取提供了更广泛的途径。
二、传播业务范围的拓展。
过去媒介传播的覆盖面较小,只能覆盖到一定地理区域,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使得传播的范围得以拓展到全球范围内。
这就提高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传播效率,使得传播的范围更加广泛,而且无论国与国之间或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都变得容易了许多。
三、传播内容的多样化。
传统媒介传播的信息内容较为固定,难以满足个性化需求。
新媒介技术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量大、类型多,可以去迎合不同人群对于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例如喜好不同的音乐、文化熏陶等等。
四、传播互动性的增强。
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加强了社交网络的建立,增加了不同人群与人群之间的互动。
在这种情况下,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同事、陌生人等互动,使得传播在传递信息的同时,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传播效果的跟踪和分析。
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为传播效果的跟踪和分析进行了技术支持。
传统传播方式难以获取详细的传播数据,但是新媒介技术的出现为传播效果的追踪和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也就是说,我们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等可以为传播效果评估提供线索,以更为具体的方式进行规划和进行调整。
总之,在新媒介技术的影响下,传播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数字化时代。
此时,作为传播学人员要积极理解新媒介技术的实际应用和开发,以更好地创造出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渠道。
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重建_石义彬
访同期声也到浙江电视台翻录,使基层台拍摄的画面资料得到了运用,同期声也在电台得到有效使用,电台编辑结合作者在现场用手机发回电话录音资源进行整合,第一时间编辑出精彩的独家新闻。
这次奥运报道仅传输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就离不开省市县三级台形成的合力,从而确保了省市台奥运会报道锦上添花。
虽然淳安台由于设备的原因,来不及当天传回杭州的画面,但他们采取了用手提电脑发照片的形式,确保这家县级台也能在奥运会期间当天播发独家的图片新闻。
对于中国媒体来说,能否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出高水平的报道,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媒体的素质与形象,这不仅是一次央视重大赛事报道,而且是一次中国四级广电(国家级、省级、市与县级)联动、协同作战,组成以央视这艘航母为首的超级联合舰队,这样才能交相辉映,才能更精彩。
2008年北京奥运会,愿更多的县级台参与到随队采访行列,去挑战国外强势电视媒体。
(作者单位:浙江淳安广播电视台)=责任编辑:潘可武>中国传媒公共领域角色的重建u石义彬张卓在特定的体制下,中国传媒与公共领域之关系难以直接套用哈贝马斯的全部论述,而且随着体制环境、技术环境等的变化,中国传媒在实践与理论上也发生着根本性变革。
本文在传播学意义下探讨中国传媒公共领域的角色重建,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公共领域是民主实现的重要形式,媒体在其中应该只是一个公共讨论和提供信息的平台,它将私人个体(P rivate Cit izens)组织成为公共个体(Public Body)来促成公众舆论的形成。
0¹11商业化前提下的体制变革90年代开始的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简言之是传媒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的商业化过渡,/事业性单位,企业化管理0的角色定位,一方面继续肯定了传媒的/喉舌功能0,另一方面也默许了传媒的商业化运作。
哈贝马斯认为,在公共领域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商业化造成了传媒功能的退化,使之成为被操纵的公共领域。
传媒在摆脱了意识形态的压力之后,又套上了商业化的枷锁。
《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读后感
《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读后感读一本书,首先免不了的是了解本书作者,所以首先我就作者做一个简单介绍,本书的作者是石义彬,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新闻传播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
其实这里我更多应该强调的是他的学术钻研,不言而喻,这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但是既然是读书,我们就是书本的精神平等了,所以我就自此妄言谈谈对这本的看法,以及读过程中的感受。
以下是主要内容的一个简单介绍,《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这本书聚焦于在“媒介、社会和文化”的场域与意义中系统地研究西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与思想,从而促使我们真实地理解传播学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并重新审视西方传播理论。
它还通过阐释重要学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以点带面”地勾勒西方传播学派的“研究地图”,系统阐述了各种传媒批判理论,并追踪传播新技术和新媒体的新发展。
作为研究西方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专著,它极大地弥补了我国传播学研究长期以来过分侧重引介和研究美国的经验学派,而对源于欧陆传统的批判学派关注不够的遗憾。
《批判视野下的西方传播思想》对于传播学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它超越了所谓的传播学研究“主流”,超越了传播现象的简单的线性因果分析,同时立足于本土语境、制度和社会实践,并结合文史哲相关知识为传播学的学科研究树立一种新的范式。
这不仅是理论自身发展与本土化的需要,更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现实关怀。
绪论主要介绍的就是在“媒介、社会和文化”的场域中审视西方传播理论讲了早期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思想及其传播学启示,人的异化与理性的沦落——关于启蒙的批判,众所周知的启蒙运动这样一场在世人眼里的伟大运动在这里却是人的异化与理性的沦落的依据。
第二节向我们介绍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现实渊源及其历史背景和面对的时代文化特征,向我们诠释了该理论创建的不易。
电视是冷媒介
电视是冷媒介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中写道:“热媒介只延伸一种感觉并使之具有高清晰度,言语是一种低清晰度的冷媒介因为它提供的信息少得可怜,大量的信息还得由听话人自己去填补,因此热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低,冷媒介要求的参与程度高,要求接收者完成的信息多。
”1.电视与非图像媒介电视是一种视听合一的媒介,相较于报纸杂志广播等以传播文字符号或声音符号为主的非图像媒介来说,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传播的是图像符号,然而图像却被视作是“观念阐释的次等形式”,这就导致电视在保证了被拍摄物的存在和外在真实之后,无法表达更加深刻的意义,是为冷媒介2.电视与电影石义彬在《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中写道:“电影在特定的空间内将人们聚集在一起,用特有的屏幕在设定好的时间里提供大量信息,在这个特定的空间和时间里,人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电影由此降低了人们的参与性。
因此,相对电视来说电影就是热的。
在麦克卢汉那个时代从视听上讲,相对电视而言,电影的画面更具冲击力,音响更具震撼力,也就更容易感染观众加速观众对其所传达信息的接受速度,对于信息交换的推动性更强。
因此,在电视与电影之间,说电影是热媒介,电视是冷媒介无电视媒介的低清晰度和深度介入【说明:儿童看电视眼睛追随的不是行动,而是反应。
】具体体现:【1】政治参与:(1)总统竞选:电视拒斥形象鲜明的人。
尼克松:话说的明白、华丽辞藻、形象类型化、清晰度高VS 肯尼迪:少说话、不大推敲词语,形象模糊化,清晰度低。
肯尼迪胜(2)群众参与:“电视适合过程,不适合包装整洁的产品”“不适合棘手的问题·和清晰度高,有争议的话题”“可能是一种自我钳制的沉默,使电视网的纪实片对许多当今的重大问题几乎一言不发”群众参与度高,深度介入这样的情景,导致无法做出决策。
电视直接从事政治决策,使政治宣传与教育、娱乐巧妙糅合。
电台给部落血液加热,引发狂热,与之相反,电视起到降温作用,减少了战争的狂热。
融合的意义: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缺失与突破口
2018.1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出现,创造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环境,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冲击,于是新媒体环境下如何成功转型、融合,成为传统媒体聚焦的问题。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普遍被认为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提出的,其本意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1]媒介融合是个广阔的研究领域,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如从技术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所有权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媒介组织结构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从新闻采编技能融合角度展开的研究,等等,这些研究涉及到与媒介相关的多个领域,针对不同方面的研究,学者往往给出不同的概念解释,也正是因为其研究涉及面之广泛,媒介融合这个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准确定义。
[2]有学者在总结前人的概念与解释上,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厘清,并将其概括为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以及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四个层面。
[3]笔者在本文的研究较偏重技术与业务层面的探讨,在分析我国传统媒体融合典型案例的基础上,提取出我国媒体融合状况概览;本研究关注融合的意义,并由此出发,对我国媒体融合的现状进行审视,提出目前我国媒体融合的缺失之处,力求对我国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提供方向性的建议。
一、融合典型:《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转型实践《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的媒体融合实践是我国传统媒体融合实践的典型。
人民日报社的体系可以看作“1+3+ 1”,1是《人民日报》这张中共中央机关报,3是新媒体端的三大平台——人民网、两微一端、电子屏,最后的1就是全媒体平台(俗称“中央厨房”)。
[4]《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将“拥抱新技术,构建新平台,拓展新渠道,打造新载体”[5]作为其融合转型中的目标与口号,笔者以《人民日报》为例,考察其在媒体转型中的策略及其关注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媒体,尤其是互联网,无疑是媒介新技术时代的宠
儿。自产生伊始,互联网就吸引了诸多理论家和文学家的关
注。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赛博朋克(cyberpunk)
小说热潮的出现,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赛博空间(cyberspace)
以及在这一空间中所建构的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对于个
83
*收稿日期: 2009-10-12
作者简介:石义彬(1955-),男,湖北随州人,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传播理论和媒介文化;
熊慧(1981-),女,湖南长沙人,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究媒介与认同政治。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时代的全球媒介传播与文化身份认同0(项目编号: 2006JDXM184)
向度来呈现媒介新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对人类文化生活的广
泛而深远的影响。
分割与拼贴
媒介新技术的文化势力,最先体现在信息技术、网络技
术以及移动传输技术的终端)))新媒介的内容变革方面,后
者尤以互联网的传播内容为代表。媒介运用符号的特征差
异直观地决定着人们眼中的/现实世界0,以及在何种程度上
接受和认同这个世界。[1]160数字化特征以及对模拟资源的处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5981(2010)01-0083-05
晚近兴起并大规模扩散的媒介新技术,在社会变革中扮
演了某种先导性的角色。它凭借瞬息到达、无远弗届、即时
互动的传播能力,将全球范围内日益广泛的人群引领到一种
崭新的文化体验和实践活动中,持续改写着人们对于习俗、
理本身导致了新媒介内容的碎片化,影响了人们的现实感
观。从技术角度来说,数字化技术可以将任何模拟资源分割
成比特和字节,并且这种分割是无限制的。也就是说,人们
可以拥有无限的信息,而由这些信息所生成的文本也可以被
分割为独立的主题和段落,以便进一步地扩充或删减。此
外,因特网的自身特性,尤其是它的超链接结构也导向了内
同危机;或者,/在统一自我和多重自我之间,最终会想象出
一个弹性的自我,鼓吹多-面向.(如分身之间)的对话,而
-真实.变成了身份认同-协商.下的结果0[7]217。换言之,虚
拟身份可以帮助人们重新审视自我是完整个体的传统观念,
进而促成新的多元而整合的身份认同的形成。
就前者而言,虚拟身份可能导致自我与他者界限的模
体身份认同的影响,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赛博空
间的虚拟性和匿名性,个体将形成一种新的、不同于其真实
生活的认同模式。人们可以自己设计身份,成为/假想我0,
即随意想象、完全捏造的自我,或/理想我0,即根据自己在真
实生活中所期待的、不太可能实现的理性型而建构的身份,
或/真实我0,即按照生活中的真实自我来设计的身份。这些
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上至国家形象塑造、政府执政行为,下至普罗百姓的日常生活、少年儿童的学
习娱乐,都因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媒介新技术就成了国内外学术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9年3月,国家广电总局等单位还联合举办了/新媒体新技术战略研讨会0。但是,目前学界的
研究尚停留在界定概念、强调重要性、课题史的简要梳理等初级层次,对媒介新技术的内涵、特征、
容的无限分割。由于这种结构的存在,网络使用者只要轻击
鼠标,就能轻易地从网页上的一个词汇链接到其他网页或图
片。链接、跳跃和联想的集合构成了对传统技术语境下的连
续有序的线性信息处理方式的极大挑战,间接加速了媒介内
容的碎片化趋势。
更重要的是,与主要运用线性文字符号的报纸或主要运
用声音符号的广播相比,媒介新技术还为人们构筑了一个新
地位和意义等缺乏深刻认识,尤其缺少从宏观层面,就媒介新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方面的专门研究。
这里刊出的4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触及/媒介新技术与社会0问题。有的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响,
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应对挑战;有的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研究个案,强调以网络治
理取代网络监管;有的探讨了传播新技术对媒介环境的形塑及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倡导构建健康的
第34卷第1期
2010年1月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Xiangtan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Sciences)
Vo.l 34 No. 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Jan., 2010
主持人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卫星直播电视、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等为代表的媒介新技术对
10%的速度增长,而信息需求增加的速度只有3%左右。[3]183
信息供给的加速和不断重复,使人们不得不面对大量的信息
垃圾,从事更多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就整个社会而
言,知识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明显的加快。在信息传输速度呈
倍数增长的同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信息的社会影响力正在
相对减弱。
真实与虚拟
传统、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等的细微感受。这类感受是日常
生活中特定价值、观念和信仰得以维系的基础,它们可以间
接作用于人们的情感和行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
断言,媒介新技术具有显著的文化影响:它在冲击那些相对
稳定、持久的意义结构,带来特定价值、观念及信仰的暂时性
断裂,引发既有社会网络的分化和解体的同时,又可以促成
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对于那些总是期望受者有足够的自律
从而能持续地关注屏幕内容的传者而言,注意力的稍纵即逝
是当今的大众传播所面临的最大问题[3]179。为了阻止注意
力的分散,媒介不得不提供越来越强烈的刺激,如触目惊心
的插图和分镜头,来吸引那些高度分化和善变的目标人群。
在这种注意力市场经济逻辑的直接推动下,媒介内容将变得
媒介环境;有的研究了互联网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多种影响,提出突破/可能性0、/实在性0这两种逻辑视
角。这些讨论充满了现实的观照、思想的交锋,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互相之间又构成了一种多声部的对
话。我们热烈欢迎,更多的学者从不同的向度,来探讨和关注媒介新技术与当今社会的多维关系,使媒介
新技术真正成为完善人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强大社会武器。
身份可以随时地更换身份,如转换性别、年龄等,或拥有多重
的甚至是平行的身份,如一个人可以同时是女性和男性,白
人和黑人等。因此,在网络空间中,主体的身份认同可以/具
有多元、复杂、超越普遍认同类别的文化意涵0[6],这可能导
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虚拟身份将带来多重人格和自我的
多元化倾向,使主体趋于断裂和碎片化,从而引发相应的认
的张扬视觉文化的媒介平台,它使得/图像的组合、变异和翻
新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了0[2]。世界通过视觉机器被编码为
图像,我们又通过图像来获取有关世界的视觉经验。可以
说,图像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物质性力量,它不仅在
反映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在创造着这个世界。在这样一
个/世界被把握为图像的时代0,图像能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快。当这一趋势最终超越大众传播的范畴,影响到文化生活
的深层结构时,它就标志着一种/速度文化( a culture of
speed)0的产生。首先,文化生产的速度加快,文化的各种表
现方式不断更迭,竞相争夺受众的注意力,一种表达方式很
快为另一种新的方式所取代;其次,语言本身也发生了变化,
渐渐形成了不连贯的、支离破碎的风格,使用缩略语、行业术
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吸引人们眼球的拼接方式。在新兴的媒
介文化中,事件的背景信息、对核心议题的反思大多消失不
见或被边缘化,媒介内容趋于浅表。不断接触这些内容的人
们,或许正如西梅尔所说,已经/深深陷入一个飞速发展而不
可知的世界里,人们在铺天盖地的信息面前,已不能完全厘
清和接受所有信息,已经很难对真正的精神价值作出判
(石义彬)
媒介新技术与社会(笔谈)
摘 要:石义彬文从/分割与拼贴0、/真实与虚拟0、/全球与地方0等不同向度,集中分析了传播新技术的文化影
响,主张以社会化的方案与规划而非纯技术手段来应对这种文化挑战。张卓文以中外媒体广泛关注的网络事件为
研究个案,探讨网络监管与网络暴民之关系、公众对网络监管之态度,并在联合国互联网治理的理论框架下,强调
是一种社会过程,强调信息从传者到受者的传递和交换。信
息的增长并不意味着传播活动的相应增加。其次,信息传播
速度的加快导致了社会信息供给的快速增长,引发了信息与
传播超载的问题。一方面,人们身处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每
日疲于信息的甄别和过滤;另一方面,信息生产始终处于加
速状态。在美国,自1950年以来,信息供给量每年以8% -
新技术的影响不仅表现在传播内容方面,也表现在日常
84性的媒介接触、使用和消费形式方面。不断延伸和接入家庭
空间的新媒介尤其是互联网,正在将人们带入一个由各种电
脑合成图像和虚拟场景所构筑的全新的视觉体验领域)))
虚拟世界。在这一高度仿真的后现代文化空间内,人们正在
经历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深层调整,虚拟身份(virtual identity)
/消费主义0本身成为了/消费者0这一文化共同体的惟一的
身份认同。这一文化认同的出现和确立,势必进一步加剧当
代社会的主体性危机,引发更为普遍的现代性焦虑。
通过不断的分割和拼贴,媒介新技术使信息的生产、流
通和消费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用于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