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20多年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简单回顾

合集下载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

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高等教育改革:中国近30年改革最大的失败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是近几十年来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政府、学者还是社会大众都对此高度关注。

然而,尽管有着广泛的改革尝试和政策调整,我们必须承认高等教育改革在中国的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重大的失败。

本文将探讨这些失败的原因,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最大的失败之一是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不够。

近30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增长。

然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却没有相应提升。

尽管有大量的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获得了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由于学校资源有限,很多学生无法被录取。

此外,一些地区的农村学校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往往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导致他们无法享受到高等教育的机会。

其次,高等教育改革的失败还可以归因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滞后。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依然过于注重理论学习,缺乏实践和创新的培养。

学生们往往在校园里仅仅进行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缺乏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试制度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另外一个导致高等教育改革失败的原因是质量评估机制不健全。

中国的大学评估体系存在一些问题,最明显的是对科研成果的过分追求。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升学、升职和奖励机制的压力,导致他们更加关注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

这种评估体系的失衡,不仅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热情转向科研,也使得教师对于教学的投入不足,进一步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改革的另一个失败之处是就业形势的不乐观。

近年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供需失衡。

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劳动市场,但就业机会却相对较少。

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是就业市场对于实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需求与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求不相匹配。

很多大学生没有获得与之相称的就业机会,或者被迫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这进一步削弱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教育部重点)“当代中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成果之一。

(课题批准号:DG A010240)[收稿日期] 2004-01-11[作者简介] 廖其发(1952-),男,四川三台人。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教授、教育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史、中国教育改革的研究。

2004年4月南京晓庄学院学报VO L.20,NO.2第20卷第2期JOURNA L OF NAN J I NG XI AOZH UANG C O LLEGEApr.,2004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廖其发(西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市 400715)[摘 要] 本文梳理了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和其中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存在的问题。

认为新中国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学制改革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新学制的奠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制改革的大起大落;“文化大革命”时期学制的缩短;新时期学制的迅速延长和稳定。

每个历史时期在学制改革方面都有一些经验教训,但总的来说,过去的学制改革存在严重问题,现行学制存在严重弊端。

我国今后需要在认真反思过去学制改革积累的经验教训特别是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严谨的、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探索出一套符合中国各地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实际的、高效率的、富有弹性或灵活性的学制体系及相关的理论与方法。

[关键词] 当代中国;学制改革;历程;经验教训[中图分类号] G 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7902(2004)02-0009-08 学制是一个国家关于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学习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

学制的根本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具体任务,关键是入学条件和学习年限。

研究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程及其经验教训,对人们了解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历史、研究学制改革的有关问题、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迁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中国出现了像国子监和书院这样的教育机构,为士人提供了高等教育。

然而,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要追溯到清朝末年。

19世纪末,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民主革命,中国传统教育体制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压力。

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第一届临时政府,并开始了对新教育的探索。

1911年的《大同书院在京人民六论》提出,“今之中国,唯有开展教育为治国之第一要务”,这是中国高等教育迈向现代化的起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是中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时期。

通过国家资助,大量的新高等教育机构得以建立。

公立大学起初以培养人才为目标,并通过统一的考试选拔学生。

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困扰。

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学校被关闭,学术活动被停止,大量的教师和学生被迫离开校园。

1978年,中国启动了改革开放政策,高等教育也开始逐渐恢复和发展。

这一时期,国家开始注重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建立独立的学术机构和加强国际合作。

198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高考制度,以选拔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

1990年代,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进步,高等教育的需求也迅速增加。

为了满足需求,许多新的学校和专业被创办。

此外,中国还开始引进国外的教育模式和技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支持。

这一时期,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大量的优秀人才涌现出来。

21世纪初,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渐与国际接轨,许多中国大学开始与海外高校展开合作项目,增加了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机会。

此外,高等教育也逐渐向全社会开放,非全日制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得到了扩大。

此外,中国还加大了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提高了师资水平和教育设施,进一步提高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总的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与变革经历了一个从古代到现代的过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一、文化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文化大革命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等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大学和学院被关闭,教育体制遭到摧毁。

文化大革命使得许多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大量教师和学生被下放到农村劳动。

这段历史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了长期的消极影响,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77年,高考恢复,为高等教育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高校扩招的政策,使得高等教育得以快速扩张。

1999年,教育部提出了“211工程”,将部分重点高校列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201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推进高等教育自主招生改革,为高校选拔人才提供更多选择的机会。

同时,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高等教育均衡发展。

三、高等教育的转型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转变,从传统教育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型。

中国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高校数量持续增加。

同时,高等教育质量和实力也在不断提升,一大批世界一流大学和国际知名学科涌现出来。

高等教育的发展还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的趋势。

中国大学加强了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招收外国留学生,提高国际化水平。

同时,高等教育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了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

四、高等教育的挑战和问题尽管中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高等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一线城市的高校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的高校资源相对匮乏。

其次是高等教育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不少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方式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需求,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

再者是高等教育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一些学校追求规模扩张,而忽视了教育质量的提升。

另外,高等教育的营销化问题也备受关注。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

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一、发展模式的不断转换综观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其发展模式的转换大致可分为七个时期。

第一时期(1862年至1894年)。

甲午战争以前,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处于酝酿时期。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批培养外语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的专门学校。

它们不同于传统封建教育机构,不是培养作为各级封建官吏的“治才”,而是培养通晓各国语言和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的所谓“艺才”。

最典型的代表即是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和1867年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至1894年前后,我国共创办了30所左右的此类学堂。

这些学堂毫无例外地都是在外来因素的诱发下创办的。

所谓外来因素的诱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它们是清政府在外力胁迫下应急反应的产物,是为了培养应付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所急需的人才而开办的;第二层意思是,这些学堂都标榜以西方为榜样,然而,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上,却并不明确,笼而统之地把西方称之为“泰西”。

从时人留下的大量文献分析,所谓“泰西”,包括了英、法、德、美等国。

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目中,“西方”是一种泛称,还没有具体而明确的模仿对象。

第二个时期(1895年至1911年)。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时期。

1895、1896和1898年分别成立的天津中西学堂、上海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一般被认为是中国近代大学的雏型。

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全国性学制——《癸卯学制》。

直到辛亥革命前的十多年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无论是理论层面、制度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弥漫着一种浓厚的“以日为师”的氛围。

1898年创办的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份章程就是由梁启超“略取日本学规,参以本国情形草定规则八十余条”[1],即主要是参照日本东京大学的规程制定的。

《癸卯学制》中有关高等教育的条文也几乎与日本学制中的相关规定一致。

与前一个时期相比,学习的目标由泛化而集中,“泰西”一词被一个具体的国家——日本所取代,价值取向明确而单一。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新教育文档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最新教育文档

20 世纪 80年代至 90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开始在经 济和社会诸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与之相适应, 我国高等教 育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也进入了改革和发展的新时 期,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为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体制保 证。

到今天,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与当年的体制改革是分不 开的。

本文将对这一时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进行回顾, 以期 能为现在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20 世纪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回顾20世纪 80 年代到 90年代中期,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逐步展开和深化的,根据改革的特点、重点以及深度和广度,可 以把这一时期的改革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 改革分别进行阐述。

1、改革尝试阶段 (1980 年至 1984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国家开始对高等教育进行有步骤实行国家统一招生和毕业生全部由国家统一无偿分配的制度。

地调整。

1979 年 9 月 18 日,中共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建 议重新颁发的报告》。

在管理体制上,逐步恢复了“中央统一领 导, 中央和省、 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体制。

在招生和就业上,投资方面,政府是唯一的投资主体。

在高校的隶属关系上,实行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

由此,形成了高等教育条块分割和国家包揽 办学、政府直接管理高校的体制。

这种管理体制在保证高等学校的投资、有计划地进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步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为, 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 包得过死, 使得高校缺乏应有的自主权。

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开始呼吁要扩 大办学自主权。

其突出标志是: 1979 年 12 月 6 日《人民日报》 发表的苏步青、李国豪、刘佛年等几位著名大学校长、书记关于给高校一点自主权》 的呼吁。

这份呼吁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反 响和热烈讨论, 为推动我国高教管理体制改革起了重要作用。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中国的教育历史可追溯至古代,而近现代的教育发展与变革则更为显著。

从传统文化到现代化的转变,从教育政策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国教育的发展和变革具有多方面的影响和意义。

一、教育传统与现代化转型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中,儒家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

传统文化重视儒家教育的实践,教育模式以考试、挑选优秀人才为主,这种教育模式也随着西方现代化的进程逐渐彻底地改变了。

1819年,万历四十七年生父母离世,他由姥爷接到另一所家塾中读书,如同他的父母一样把百千卷书都读遍了。

然而,万历最终选择了继续深造西方科学技术,1839年入英国伦敦大学学习。

19世纪中期,中国遭遇了两次鸦片战争,一系列的军事、政治和文化冲击引发了对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重新思考。

同时,北洋政府实行了一系列教育现代化政策,构建了一套强制性、普及性、参与性的教育体系,并利用现代化技术建设各种学校和大学。

新式教育模式以技术教育、思想启蒙、自主学习为核心,深受国内外儒家学者的批评。

这标志着中国教育模式逐渐与儒家传统分离,向现代教育体系的发展转变。

二、近现代教育政策的变革从清朝到民国,中国的教育政策经历了多次转变。

清朝封建思想的残余导致教育多由家庭、家塾、私塾和寺院为主,而官方实行了非学制教育、科举制度、官学教育、军校教育等,旨在维护封建统治。

1911年辛亥革命后,民主政治的倡导者推动了教育政策的改善,世界性大变局的冲击使得中国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反对旧制度的斗争,不仅对中华文化及教育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开始形成了新的民族教育方向。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一大批民族教育机构崛起,为中国教育发展奠定了最基本的文化基础。

1992年以后,教育体制改革迎来了新机遇。

改革以完善并更新“9+3”学制等为主要内容,进一步补充了孩子们的科学基础知识的体验,加大了对创新素养的培养,此后将培养真正有用的人才作为建设国家的首要任务,文化课、特长课、兴趣课的培养协调发展,门类更加丰富多样。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文档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教育文档

中国高等教育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文献标识码: A一、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发展1999 年 6 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后,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深化改革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短短六年多的时间,高等教育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规模急剧扩大。

首先,我们的研究生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

在1998年的时候,我们全国的在校研究生只有19.8 万人,但是,到了去年年底,总数已经达到了81.99 万人。

其中,16.5万多博士生,65 万多硕士生。

今年,大概又招收了31 万左右,减去今年已经毕业的20 万,现在,我们在校的研究生,应该是90 万出头。

再加上 20 万的在读硕士、博士在职研究生,这样,我国现有研究生的总数大概是 110 万人左右。

但是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还不是世界规模最大的,研究生教育规模最大的是美国,他们大约有210 万左右的研究生。

第二块,针对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教育而言,到去年年底,全国的普通高等学校由1998 年的 1020 所增长到了 1731 所。

前些日子新发布的统计数字是 1778 所。

在这些普通高等学校就读的学生数量增长得非常快,由 1998 年的 340.7 万人增长到去年年底的 1333.5 万人,今年计划招生 475 万人,但实际上要大大地突破,可能达到了550 万人左右。

这样,减去今年毕业338万的本专科生,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里的本专科生大概有1500万人左右。

去年年底的统计数字中,有773.8万是本科生,595.7万是专科生,在校本科生多于专科生,但是在专科招生方面,也就是高职高专的学生招生数已经超过了本科生。

去年,我们招收447 万学生,其中210 万是本科生, 237 万是专科生。

但是,由于本科学制长于专科,所以目前还是本科生多于专科生。

第三大块是成人高等教育。

我国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有505所,目前在整个成人高等教育学校里就读的本专科生大概是419 万人。

大学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大学现状的思考

大学的发展以及对中国大学现状的思考

一、西方大学理念的发展历程被称为人类文化史上的“智慧的花朵”的中世纪大学,在其诞生之时只是一个行会组织或学术团体。

据有关史料,1200年的牛津学生文件证明,他们自称“牛津教师和学生大学”,这表明大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的团体。

这种行会组织在当时主要是满足志趣相投的学者们追求知识的需要,期望通过这一组织寻求对其所作所为的保护。

现在,已无史料表明中世纪大学的创建与发展是在什么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但大学在它创办伊始就表现出了自治性、国际性、综合性等特点。

大学的自治性,表现为当时的大学在政府与教会之间取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学者们自由教授,自由地发表言论,自己管理大学事务;大学的国际性,是指教师和学生随意云游,教师可以随学生的变动移至另一城市,大学聚集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由于宗教和语言的统一,这种对知识的探求是没有国界的。

[1]大学的综合性,体现在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内容的多学科上,学生只有学完了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七艺”并获得文科硕士学位以后,才有资格进入神学、医学、法学学科学习。

[2]大学在随后的几百年历程中,在追求学术、培养学生、回应社会等问题上不断调整自己。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文主义逐渐蜕变成一种烦琐的经院哲学,大学越来越远离社会现实的需要,成为落后保守的机构。

在此情况下,人们不断地审视大学的变革和发展问题,并最终导致了洪堡的大学改革。

1809年,洪堡建立了柏林大学,并系统地形成和提出了自己的大学观。

他提出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主张,认为“大学是科学工作者无所不包的广阔天地,科学无禁区,科学无权威,科学自由。

”[3]大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场所,更是研究和发展知识的场所。

如果说在柏林大学以前的大学以培养学生为重任的话,那么,柏林大学则把大学的功能进一步拓展为科学研究。

1825年,美国著名政治家、教育家杰弗逊创办了弗吉尼亚大学,强调“州立大学应成为建设各州的智囊团和人才的策源地”。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

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及其变革近现代,中国教育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和发展。

从封建时代的私塾教育到现代化教育体系的建立,中国教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的革新与进步。

本文将分析中国近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并探讨这些变革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一、近现代教育的萌芽近现代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的洋务运动。

在这个时期,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教育理念。

1862年,福建船政学堂成为中国第一所近代意义上的综合性学校,标志着中国现代教育的初步发展。

此后,许多洋务学堂和政府学堂相继建立,为中国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20世纪初,中国进入了鸦片战争后的民国时期,教育改革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教育纲要》,确立了以“以民为本,以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

此后,中国教育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是义务教育的推进。

1921年,国民政府通过了《义务教育法》,确立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制度。

这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分配,为广大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其次是教育内容的改革。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逐渐转变了传统的文言文教育,开始普及使用现代汉语拼音和现代科学知识。

同时,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得到了发展,为培养高级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再次是教育体制的改革。

1927年,中国实施了高等教育自由招生制度,取消了科举制度。

这一改革不仅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近现代教育的挑战与变革然而,在近现代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中国也面临了许多挑战和变革。

首先是中外合办学校的兴起。

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模式,与外国教育机构进行合作办学。

这种合办学校的兴起使中国教育受到了西方教育的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教育的包容性问题。

其次是政治运动对教育的影响。

20世纪初至中期,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政治运动。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

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10月中(总第57期)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看改革开放30年◎张超谢佳(四川大学中美大学战略规划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5)【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经历了恢复发展、加速发展、积极发展、大力发展四个阶段,走出了一条超常规、跨跃式、内涵外延交互发挥作用的发展道路。

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从其发展可以对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成就给予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改革开放30年高等教育历程成就展望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1、恢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5年5月第一次全教会召开,为拨乱反正、恢复发展阶段。

它为以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打下了基础,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2、加速发展:第—次全教会召开及《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至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为探索改革、加速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找准了重点和关键。

3、积极发展:1993年2月至1999年6月第三次全教会召开,为深化改革、积极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高等教育注重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打下基础。

4、大力发展:第三次全教会召开和1999年高等教育大扩招至今,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改革、大力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拉近了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的距离,促进了高等教育发展观的转变,加速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这四个阶段恰恰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台阶式战略相符合,这是符合高等教育外部规律的必然选择,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其规模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这也是一条内涵与外延交互发挥作用,促进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道路。

走何种道路,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供求关系而定,不同发展阶段,二者所起的作用不同。

在高等教育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须坚持内涵外延并举的方针。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变迁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变迁

三、取法德国
洪堡创办柏林大学:“国家绝不应指望大学同 政府的眼前利益直接地联系起来,却应相信大 学若能完成它们的真正使命,则不仅能为政府 眼前的任务服务而已,还会使大学在学术上不 断地提高,从而不断地开创更广阔的事业基地, 并且使人力物力得以发挥更大的功用,其成效 是远非政府的近前布置所能意料的。”因而在 办学思想上主张学术自由,主张教学与科研相 结合,主张在大学确立哲学院的中心地位。
苏联模式是高度集中计划和专才教育的 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教育计划与国民 经济计划紧密相连,国家对教育实行高 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按产业部门、 行业、产品设立学院、系科和专业(如 农机学院、坦克系、发动机专业),教 育的重心放在与经济建设直接相关的工 程和科学技术教育上。这是一种与计划 经济、产品经济体制同构的教育制度。
张伯苓:“考察与中国需要最宜之教育制 度,结果获得两种需要者:一则英法美 之制度,一则日德之制度。前者转为计 划各人之发达,后者性尽专制,为造成 领袖及训练服从者之用(是即服从纪 律)。敝校南开,多半以是二者为圭 臬。”
张伯苓:“昔日之言教育者,曰日、曰英、 曰德,今日之言教育者,曰法、曰美; 昔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立宪国民,今 日之言教育者,曰养成共和国民;言立 宪故取日、英、德学制,言共和故取法、 美学制,此今昔所以不同。”
1949年10月5日,刘少奇:“我们要建国,同 样也须‘以俄为师’,学习苏联人民的建国经 验。”
1954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社论《进一步 加强向苏联专家学习》:“只有各部门的领导 干部把向苏联专家学习的工作当作自己领导活 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各部门党的组织密切 关心这个工作,把向苏联专家学习作为自己经 常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才能带领全 体人员更加珍惜苏联专家们所带给我们的无比 丰富的财宝。”

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

百年来中国大学的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
经过数年的拨乱反正和思想观念调整后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发为标志中国大学开始了百年来的第三次重要转型发展即以欧美高教模式为主参照世界各国大学发展经验走上自主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模式的道路
维普资讯
20 0 8年第 5期 总 第 19期 6
黑龙江 高教研 究
H i nj n eerh s nHg e E u a o e o gagR sace i r d ct n l i o h i
No 5 20 . 08
s ra . . 6 e i 1 No 1 9
百年来【国大学硇三次转型发展的历史回顾 l 】
孟 中媛
(厦 门大学 教育研究院 , 福建 厦门 3 10 ) 6 05
摘要 :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过 程 中发生 了三次重要转型 , 2 即 0世纪 2 0年代 以美 国高等教 育模 式为参照 系进行的转型 ; 中 新
国成 立后 对前 苏联 高等教 育模式的全盘照搬 ; 改革开放后 , 以欧美为主 , 照世界 各 国大学发展 经验 , 参 自主探 索和建设 中国特
来对封建教育进行修 补的做法 , 图对 中国的教育 力 作 更深 层次 的制 度 变 革 。兴 学 堂 、 科 举 的呼 声越 废 来越高 。10 年《 94 奏定学堂章程》 颁布 , 确立 了中国
近 代 的学校 制度 。它 主要 以 日本 教 育 制 度 为参 照 , 来 制定 学校 系统 。从 此 , 国大学在 学 校制度 、 中 课程 设置 、 教学 方法诸 方 面 基本 形 成 以 日本 模 式 为 参 照 的教育 体 系 。10 9 5年 科 举 制 废 除 以及 日俄 战争 中 日本 的胜利 直接 刺激 了该 教育 体系 的广 泛实 施 。新

中国当今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中国当今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中国当今的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况***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逐步完成了对旧中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收编与改造,创建新型高等教育机构,为新中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改革开放后,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高等教育机构有所增加,高等教育规模逐渐扩大,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使我国在经历了高等教育弱国、高等教育小国后,逐渐成为高等教育大国,并开始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

一、奠基时期(1949—1977)1949年12月23日,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提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普及教育,加强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注重技术教育……”。

1958年全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9所猛增至791所;在校生由1957年的441 181人,增至659 627人。

其后,“十年内乱”,高等教育遭到了严重破坏。

直至1977年1O月,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果断恢复了高考制度。

自此,中国高等教育重新走向良性发展时期。

二、振兴时期(1978—1998)改革开放之初,基于落后、衰退的中国经济,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寄予无限厚望。

1977年,我国恢复高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制度。

1998年,我国普通高校达1 022所,普通高校在校生达到340余万,普通高校研究生接近2O万,教职工102万,专职教师40万。

三、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1999~至今)1999年,一系列关于教育的会议的召开和文件的出台,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都提出,要全面振兴教育事业,高等教育要实现较快增长。

要扩大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

“扩招”之路由此开始。

现今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些问题近年来,在教育事业取得许多成就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问题。

教育质量跟不上。

如设施设备跟不上;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质量下降;实践性教学环节严重削弱,理论脱离实际;高学历教育不规范,质量不容乐观;学风不正、道德失衡不同程度的存在等比较严重的是就业问题。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史

中国大学百年发展史
内源发展型能够在已有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本国高等教 育的发展,无需完全移植不同于本国传统的别国高等 教育模式,因而保持了较为明显的连续性
外源发展型是在借鉴甚至照搬欧美高等教育模式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发生了明显的转向甚至断层,历史 发展的连续性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固有的高等教育传 统所遗赠的巨大资源都被弃置一边
这条路走得对吗?
三、百年来中国大学发展的 价值取向
(一)旁采泰西,行中国之法
康、梁“兴学校”的总思路:“上法三代,旁 采泰西”;“远法三代,近取泰西”。
梁启超:“西人学校之等差、之名号、之章程、 之功课,彼士所著《德国学校》、《七国新学 备要》、《文学兴国策》等书,类能言之,无 取吾言也。吾所欲言者,采西人之意,行中国 之法,采西人之法,行中国之意。”
京师大学堂于1898年8月24日正式开办。这一 大学是运用中国传统教育体制的模式,以“首 善之学”来统领全国新式教育:“为各省之表 率,万国所瞻仰”,“各省学堂皆归大学堂统 辖”。
总思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主张“大权归之教习”,只设中文总教习,不 设西文总教习。
强调“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 以备特达之用”。
魏源所说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是 这种心态的最好注解。
对近代高等教育本质的理解,经历了一 个相当长时间的过程,由此也造成了高 等教育发展中的种种偏差。
选择一个更好的学习模式,可以说是中 国政治领导人和教育界的领导人为之付 出巨大辛劳的大事。
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就是一个不 断探寻向西方学习之路的过程。
从总体上讲,欧美国家近代高等教育发 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本国社会发展所产 生的客观需要,而俄国、日本和中国近 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则主要来自于外 部所施加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 方面的压力。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第一章:中国教育改革的历史回顾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和国际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1.1 第一个阶段:解放初期(1949-1952年)这一阶段,中国着力于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新型教育体系。

教育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群众教育和劳动教育,同时推广广泛的素质教育并增加农村教育的投资和关注。

1.2 第二个阶段:文化大革命和恢复期(1966-1978年)这一阶段,中国的教育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

数百万人受害并进入农村,学校和大学被关闭。

但到了恢复时期,中国教育再次在社会中恢复了地位,并在这一时期开设了多个知名大学和学院。

1.3 第三个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9-1992年)这一时期,中国加强了普及和发展教育机会的努力。

多种形式的教育被推广,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学校和大学也开始改革和现代化,以使其适应新的环境。

1.4 第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期(1992年至今)自1992年起,中国教育开始重点关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选择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作为义务教育的重大转型之一的方案之一。

中国的教育改革还着重于积极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使用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章:中国教育改革的现状分析中国教育改革进入了全新的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明显。

2.1 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分配在中国,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比较普遍。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而许多农村地区的学校资源相对不足。

此外,贫困地区的学校可能经济困难以及缺乏师资力量等问题。

2.2 学生学习压力的增加中国是一个非常注重教育的国家。

由于竞争激烈,许多中国学生在学校里有很大的学习压力。

为了准备普通高考,学生经常要进行长时间的课外补习和考试冲刺。

2.3 教育体制和课程的改革中国的教育体制和课程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许多专家建议对现有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以更好地适应当代的教育需求。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及发展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变化及发展民国以来,中国的教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独尊孔家儒术发展到了现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我们就简单的分析一下以下几个重大的事件。

(一)恢复民国初年的教育宗旨,废除读经科,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教育袁世凯倒台后,范源濂为教育总长,他表示要切实实行元年所发表的教育方针。

1916年9月,教育部撤销1915年颁布的“教育纲要”。

10月,教育部颁布《高等小学校令施行细则》,删去了“读经”及有关内容。

1917年5月,宪法审议会否决了将孔教定为国教的提案,并撤销了1913年宪法草案中所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的条文。

学校的教学开始加强科学教育,重视实验作业,增加了实用和职业的教学内容,民国初年所制定的教育方针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

(二)确立男女平等教育权新文化运动在反对旧礼教、旧道德的同时,积极地宣传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思想,主张男女有平等受文化教育的权利。

按1912年所定学制,只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到1915年,袁世凯公布《国民学校今》中,只准许小学一二年级内男女合班上课,三年级以上,男女生只可同校,不得同班。

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后,由于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逐步解决男女教育平权的问题。

1917年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三届会议,向教育部提出推广女子教育的议案,要求增设女子高等小学、女子中学等。

1918年6月,教育部通过各省区酌量地方情形,分别办理全国教育会联合会“请推广女子教育案”。

1920年暑假,蔡元培主持的北京大学,首次招收女生,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也开始招收女生。

1921年以后,各大学都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学。

中学实行男女同学虽然较为迟缓,但一些比较进步的中学如广东的省立中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也实行了男女兼收,甚至同班的办法。

这些措施,尽管距真正的男女平等教育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已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两千多年以来男女教育不平等的状况,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1我国课程改革历史回顾

我国(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改革自上而下,实行对旧课程的改造,初步确立了我国中小学新课程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与统一教科书的“大一统”课程模式。

具体过程如下: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教学计划;同年9月,在全国出版会议上提出中小学教材必须全国统一供应的方针,并成立人民教育出版社,承担编写国家统一教材的任务,于1951年出版了第一套中小学全国通用教材。

1951年3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中等教育会议,通过了《普通中学(各科)课程标准(草案)》和中学规程,提出目前普通中学的教学计划必须全国统一,课程科目和每科教学内容必须定出统一的标准。

同年10月,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重新规定了中小学的学制,规定小学实行五年一贯制取消初高两级分段制,中学修业年限为六年,分初高两级,各三年。

根据学制的要求,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和中学暂行规程,尽管取消了分段,但课程设置上分段痕迹明显,自然、历史、地理课程4、5年级开设。

(我们教育见习、实习,小学低年级、高年级阶段特点差异明显),小学语文课时47.3﹪,数学24﹪,没有思想品德课。

中学,课程安排上,1950年8月的《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初中化学初二开设,物理初三开设;高中呢?化学、物理,高二三年级,高一空缺。

到52年暂行规程时,初中物理化学安排在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均开设,但取消音乐美术课。

这一时期的课改呈现的特点是:强调中央集权,全国统一,致使课程结构单一,只设必修课,不设选修课;注意根据中小学培养目标来考虑学科设置;课程内容方面,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模仿前苏联的痕迹明显,某些课程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

中国大学发展史

中国大学发展史
1937年,国立中央大学(现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 学、国立清华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浙江大学等五所 中国顶尖学府在全国进行统一招生考试,简称五大名校联 考。此即民国五大名校名称的来历。
三、1922--1949的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大学开始内迁。 清华、北平、南开迁到昆明组成了西南联合大学; 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 浙大迁到贵州; 武大迁到四川乐山, 中山大学颠簸三南, 东北大学辗转陕川, 同济大学流落至四川宜宾。
五、1978年以后的大学
2015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 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将“211工 程”、“985工程”及“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等重点建设 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简称“双 一流” (A类36所,B类6所)。
各校都开始合并,新浙江大学组建,成为全国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大学。 清华大学合并北京工艺美术学院,北京大学则合并北京医科大学, 华中理工与武大谈崩,自辟炉灶,合并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建学院改名为华中 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则合并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 2000年,中国高校界发生了一件大事,吉林大学合并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 学院、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高校!这六所高校都 是非常不错的高校,很多都是各部委直属的高校,然后就此被埋没了。有网友戏陈 “长春在吉大”
有的说是有千年历史的湖南大学前身岳麓书院; 有的说是创办于1893年的武汉大学的前身湖北自强学堂; 有的说是创办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堂和1896年的南洋公学; 有的说是北京大学的前身京师大学堂。 实际上,1903年改制前的岳麓书院不具备现代大学的任 何特征,湖北自强学堂虽有高等学堂的性质但仍不属于大学, 京师大学堂则诞生于北洋和南洋之后。 中国真正的第一所现代大学1879年由两所诞生于60年代 的教会学院合并而成的外国教会大学——上海圣约翰书院, 于1905年改名为圣约翰大学。圣约翰大学是完全按照西方大 学模式设立的,这所实力雄厚的大学最终在解放后被强行解 体,有关系科并入在沪其他高校,校址在今华东政法大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至少有五件影响高等教育全局的大事:院校合并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中国快速、低投入地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大学教育的收费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的改革;“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持续推进;“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新世纪教育质量工程”。
这些都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由政府主导、强力推动的改革,主要还不是由大学自身发展引发的,但是对大学管理体制、大学内部结构、大学的办学理念等都带来重大影响。中国大学的发展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教育界内外赞誉声、批评声不绝。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先生说,“中国大学的问题七天七夜也谈不完”。按刘道玉先生话讲:用一个字概括,就是“乱”。学界对这些变革的起因及给大学管理和发展带来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多年探索,大学发展也成为这一时期每年“两会”委员和代表热衷的话题。回顾这段历史,我们庆幸中国大学发展终究平稳地度过了这一时期,大学的领导、管理者和广大教工功不可没。通常,教育理论家会告诉我们该做什么,教育批评家会告诉我们不该做什么,而大学领导和管理者,头脑想的是在现实条件下我们能做什么,这就是常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这样巨大变革时期给中国大学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许多大学抓住机遇实现了浓缩历史的跨越式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第一步,要求每个系(学科)都要瞄准和追踪国际同学科最好的参照对象,找差距、树目标;第二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学术评估机制和人才信息库,目前存储人才已达7000之多;第三步,开辟“绿色通道”,设立“特别岗位”引进人才,并邀请世界各名校原校长担任顾问,成立高层次人才聘任委员会,专门负责引进人才的审核、评价和聘任,近5年已引进300多名优秀人才。同时建立与世界一流大学相应的薪酬体系和终身教职体系,加快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带动了全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国农业大学原本学校办学条件差、教师待遇低,影响教师积极性,校内矛盾重重。陈章良就任校长后,提出要打造一个全新的农业大学,不惜花重金改造校园、校舍,建筑增加的面积是原面积的两倍。在欠债基础上,还借巨资大幅度提高教职员工待遇,虽然给后任留下近20亿债务,但毕竟留住了人心,引进了人才,使中国农大的学科水平进入世界同类学科的先进行列。随着时间的推移、债务的逐步化解,今天来看,只要把钱用到关键点上,适度超前,欠债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这一历史阶段也伴随着从上世纪80年代研究生教育的恢复和快速发展,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的“211工程”,推动一批“教学型大学”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大学要从事高深学问的研究,大学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科研能力已逐步深入人心。在这一时期,大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升。
洪堡的大学理念推动了大学功能的转型,其实质上是大学教师队伍的职业素养发生转变,大学应当由具备科研能力、学术素养和承担教学工作的人来构成教师的队伍。但这不是少数人的变化,而是教师群体素质的变革,既需要有眼光和举措,也需要有时间的积淀。
这些例子都说明,改革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认准目标,找准切入点,坚持下去才有成效;但改革必须遵循大学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特别要切合中国国情和现阶段学校的基础和条件。
第二阶段: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的世纪之交的十多年间
在国家经济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推动下,这一阶段是中国高等教育和大学发展外延扩张,内部结构调整和变革最剧烈的时期,也是中国大学发展抢抓机遇,重新站位的历史时期。
中山大学在世纪之交抓住了“珠海校区、广州大学城、‘985工程’及和中山医的合并”四个历史机遇。虽然每个机遇背后都有不少困惑、矛盾和难题,但最后都成为学校发展的推动力,其中以明确学校发展定位、积极推进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及大学文化建设等举措统一了思想,凝聚了人心,聚集了人才,增强了学校发展活力。从2003年开始的校内津贴及其后的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及从2000年开始的历时两年多的“大学文化与中大精神大讨论”都是其中重要的抓手和举措。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未校长,在位7年,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学校取得显著发展,学科水平、办学条件都走到同类高校前列。他的办学思路是:建设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应当简化成一个可以检验的标准,这就是要做出历史性贡献,而且这些贡献应是在学校里产生,全面开花就是一流大学,部分学科上成功就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实现的路径是:选择通过参与和完成国家的战略需求走向高水平之路。为了争取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各个项目,学校在五个环节上下功夫,即学术带头人、重点项目、科研环境、团队建设和标志性成果,并采取一系列相关举措,包括把北航从一个面向航空、航天的行业性大学向以航空、航天和信息为特色的一流大学转变。
在地方大学中,苏州大学、郑州大学等学校都明显地走到同类高校的前列,有许多经验可总结。当然,这一期间丧失发展机遇,学校发展滞后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每一届班子都应当承担学校发展的历史责任,在位一天与其抱怨、诉苦,不如集思广益、寻找发展的契机,变被动为主动,变机遇为动力,历史由后人去评说。
这一时期,不同学校发展也是不均衡的,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班子能否有明晰准确的办学思路,善于把握机遇,化解矛盾和不利因素,凝聚人心,集成创新。例如,“985工程”学校在这一阶段基本上完成了学科结构的调整及学生结构的调整。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规模有了很大增长,本科规模和研究生比例维持在1:1左右。但是如何实现高水平大学建设,各校领导的思路和选择的路径就有所不同。
二是,推动了大学学科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在中国重现了一批学科齐全,有较高起点的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国大学基本上是单科性或多科性大学,包括北大、南大、中大等这样的大学也都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改革开放后,由于学科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求,大学都希望向文、理、工综合学科、专业体系上发展,但成本很高,进展较慢。如,东南大学上世纪80年代末43个本科专业除管理工程外,其余都是纯工科专业,要重建理科、文科;中山大学老领导就希望能恢复医科;南开大学办医科,一度因没有附属医院而成为鸡肋。从地区高校学科布局上看,重复建设现象也很普遍。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新一轮的院系调整从政府层面解决了合并中包括资产转移和学科合理布局等一系列体制机制难题,这是许多大学领导和教师梦寐以求的事。当然,也对大学自身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中国的大学在各个层面上有了和国外大学平等交流的平台。
对近20多年中国大学改革与发展的简单回顾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是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发生巨变的历史阶段,对此社会舆论评价褒贬不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名亲历者,我认为,评价的主要标准是:(1)大学教育整体发展是否符合国际现代大学发展历史的共同规律;(2)大学教育发展是否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3)对每所大学来讲,关键是是否找准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抓住发展契机,办出特色、个性和水平,形成比较优势。“崇尚学术和适应社会”是大学的认识论和政治论的双重哲学基础。
一是,大学的办学条件有了根本性转变,硬件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大学扩招的时代背景正是亚洲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下行时期,扩招引发新校区建设恰恰利用了银行的低息贷款和地方政府为拉动经济而给予学校的优惠政策,完成了办学空间腾挪的百年大计,用低成本为学校积淀了优质的校本资产,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学习、生活条件都有了根本性转变。如今,哪个学校还想再建新校区或扩大校区,几乎都是非常困难的事。
我国现代大学发展比较晚,从1895年北洋公学算起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早期留学回来的学者的主要贡献是把西方及前苏联先进的现代科学知识介绍给国内,形成一些现代大学的课程。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教师基本上是本校优秀本科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的,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当时中国的大学基本上都是教学型大学。大学内对“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的提法及是“教学养科研”还是“科研养教学”一直有所争论,学校内形成教学、科研两张皮。为改变这种局面,许多大学的领导不遗余力地从提升大学教师的科研能力着手,选择突破口、切入点着力改革并取得成效。其中,南京大学曲钦岳校长提出“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科研共同发展”,并且要求每位博士生必须发表两篇SCI文章才能拿到学位,在曲校长的强力推动下,南京大学连续7年SCI文章位列全国高校第一,学科建设水平、教师科研能力也都迅速提高。浙江大学在1952年院系调整后元气大伤,以至于文革后全校的院士是从零基数开始,路甬祥校长以“发展研究生教育”为契机,提出“有了博士生就有了科研课题、科研经费,也就会有科研成果和优秀的教师生源”。因此,浙江大学抓住一切机会和手段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其规模一度比其他同类学校高出一倍以上,使得浙大在学科布局,特别是理科博士点的布局及国家重点学科的争取中都取得主动。南京大学、浙江大学都曾经长期未列入国家重点建设行列,而靠学校自己的努力走到国内高校的最前列。东南大学韦钰校长坚决贯彻“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并向科研倾斜”的方针,强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构建了10个多学科“上、中、下”游一体化的基地,实行科研项目负责人负责制、强化编制和岗位意识,正教授60岁退休,破格提升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者,学校科研水平迅速提升,十大基地后来都分别成为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或行业重点产学研基地,使东南大学科研水平、办学实力有了很大增强。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20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一批改革开放后被选派出国的优秀中青年学者回国后陆续担任了高校领导职务。他们面对的首要任务是提高教师队伍的科研能力,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他们在留学中亲身体验到,西方大学历经千年发展成现代大学。其中,从大学是“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纽曼),到大学要实行“自由的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由科学而达至修养”(洪堡)及“大学教育要直接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威斯康辛)等等。这些基本观点已成为世界大学教育的共识,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也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办学理念。
当然,即便改革出发点是好的,改革的切入点选择不当也会事倍功半。当年也有一位从国外回来的“院士校长”,积极推行一系列改革,如学习日本的“讲座制”,打通年级界限、师生界限等。同时又把基础课教师集中起来,专门从事教学,并按劳付酬,看似调动了教师教学积极性,却违背了大学教师必须教学、科研并重的双重职能和“没有高水平研究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教学”的规律;同时该校还照搬国外模式,机关不设科、处,一律设“岗”,学校只设教育长、总务长、秘书长等职,结果造成相关职责不明,累坏了“三长”,学校行政效率、服务质量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