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合集下载

煤矿“雨季三防”防范措施

煤矿“雨季三防”防范措施

煤矿“雨季三防”防范措施一、概况龙贵煤矿地面广场东、南靠山坡,西为牧场,北方为平地,建有矿井主斜井及配套的洗煤厂,近临乌海-棋盘井三级公路。

矿区公路直穿南、北工业场地。

在工业广场范围内有三处排水入暗涵口。

未来井下采掘施工预计在各施工至200-260米左右为采空区。

将来采空区有无积水,尚无探测,预计有水。

为保证202x年安全施工,特编制雨季"三防'专项措施。

二、工业广场水灾的预防:1、防洪对象:北场地主斜井井口;变电所;南场地副井提升机房、风立井、压风机房等。

2、防洪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成立防洪领导小组,组织防洪抢险队伍,并搞好超前训练。

(2)雨季前彻底疏通工广内所有排水沟,保证水大时能及时排出工广。

(3)雨季来临前,备足防洪抢险专用物资和器械,并妥善保管,不得挪用。

(4)雨季前组织1-2次防洪演习,以检验队伍及指挥系统,保证发生洪涝灾害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5﹚雨季未到来之前,组织人员对雨季三防物质储备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按照"防大洪、抗大汛、抢大险'要求,及时充实和更新了 "三防'使用的各种物资,建立了专用台账,实行分类挂牌管理。

﹙6﹚完成了各区供电系统及入井管、轨防雷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高压输电线大修及防排洪水沟清理、防洪挡水墙的维护修建工作。

﹙7﹚成立了抢险救灾应急队伍,对全矿管理人员和职工进行了雨季"三防'培训考试,开展了救灾演习,形成了救灾报告。

﹙8﹚建立由安检科、保卫科科对矿区井田周边进行检查切实做好"雨季三防'工作。

﹙9﹚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的"三防'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实行领导干部24小时轮流值班制度,并特别规定在大雨暴雨天气实行双值班制度。

﹙10﹚制定《汛期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防雷设施定期检测制度》、《防雷安全工作措施》等。

﹙11﹚机电科、保卫科、生产技术等单位结合各自"三防'工作特点,建立健全了"三防'应急小分队,积极采取措施,配备了足够的"三防'专用物资,做到了分工具体,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5、煤矿企业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雨季受水危(wei)险的矿井,应当制定雨季防治水措施,建立雨季巡视制度并且组织抢救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当暴雨威胁矿井安全时,必须即将停产撤出井下全部人员,惟独在确认暴雨洪水隐患彻底消除后方可恢复生产。
6、清理井下排水沟、储水仓,保障水沟畅通,水仓达到应有容量。
(1)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采空区顶板自然垮落,自下而上形成为了垮落带、导水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垮落带与裂隙带遇到强含水层或者老空区、老窑、老巷道积水,水会沿裂隙带空隙流入井下,造成突水事故。若导水裂缝带高度到达地表,与地表的季节性河流、塌陷坑贯通,也会造成突水事故。
(2)采煤工作面遇到封孔质量不好的钻孔,穿透含水岩层的钻孔在采煤过程中采取的防X措施不力,也会造成透水事故。
(2)断层水普通通道较远,补给较充分,多属“活水〞。水无涩味而发甜,如果在岩巷中遇到断层水,水呈黄色,有时在岩缝中可见到淤泥。
(3)含水层水普通都具有很高的压力,水量充足。水中无涩臭味,水色发黄,有泥沙流出。
(4)如是石灰岩溶洞中的积水涌出,水呈黄鱼或者灰色,有时带有臭味。
(5)地表水一旦涌人地下,其水量很大,破坏力极强。水中混有大量的泥沙,有时还会夹带许多动植物或者其他杂物。在普通情况下,水中无其他异味。
(2)如是老空水涌出,使所在地点的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增高时,现场职工应即将佩戴好隔离式自救器或者压缩氧自救器在未确定所在地点的空气成份能否保证人员的生命安全时,禁止任何人随意摘掉自救器的口具和鼻夹。
2、迅速汇报
突水事故发生后,现场与附近地点工作的人员,在脱离危险后,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迅速观察和判断突水的地点,涌水的程度,现场被困人员的情况等,并即将向矿井调度室报告,同时,应尽可能利用通知其他可能受到威胁区域的人员发出警报,与时通知撤离。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

矿井水灾防治安全知识范本一、矿井水灾的危害与原因1. 矿井水灾的危害矿井水灾是指矿井内部发生的水涌、水突等灾害事故,对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都造成严重威胁。

矿井水灾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矿井水灾会导致淹没事故、漏电事故、火灾事故等,对矿工的生命安全构成严峻威胁。

(2)破坏矿井设施设备:水灾会对矿井的设备、电缆、通风系统等造成损坏,严重影响矿井设备的正常运行。

(3)损失巨大:水灾发生后需要进行抢险救援和恢复,这不仅需要巨大的经济投入,还会对矿井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导致巨大的经济损失。

2. 矿井水灾的原因(1)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下水位和地下水文条件是矿井水灾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地质构造不稳定容易导致水灾。

(2)采煤工艺:采煤工艺不当会加剧矿井水灾的发生,例如割缝过多、不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等。

(3)管理不善:矿井管理不善、监控不力、预测预报不准确等也是造成矿井水灾的重要原因之一。

(4)违法违规行为: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如突击开采、违规采煤等,会破坏矿井安全,增加水灾发生的风险。

二、矿井水灾的预防与控制措施1. 加强地下水位监测加强对矿井地下水位的监控,及时了解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有效预测水灾的发生风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

2. 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在矿井建设阶段,应根据地质条件和采煤工艺的要求,合理设计和建设排水系统。

确保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有效地将地下水排出矿井,减少水灾的发生。

3. 提高采煤工艺水平提高采煤工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合理控制割缝和开采速度,防止割缝过多和过快引发水灾。

同时,加强对采煤工艺的监控和管理,防范相关事故的发生。

4. 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安全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到人。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5. 完善应急救援机制建立健全矿井水灾应急救援机制,明确应急预案和响应程序,提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1)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1)

矿井水灾的防治措施矿井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常有渗水或涌水现象,这种水量如果超过矿井正常排水能力,矿井采场巷道可能会被淹,造成矿井水灾。

导致生产中断,采矿设备、设施被淹,人员伤亡。

据历史资料统计,矿井内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平均每起死亡的人数,透水事故最多,因此,做好矿井水灾事故的预防工作极为重要。

造成矿井水灾事故的水源有两类:地表水和地下水。

地表水的范围有:地面的江河、湖泊、池沼、水库、废露天坑和塌陷区的积水,以及自然降雨和冰雪融化水等。

地下水包括地下矿岩含水层、断层裂隙水和老采空区积水等。

这些水源通过各种径流通道进入矿井。

据统计,矿井水灾事故中,有85%~90%的水源来自于地下水。

一、地面防水措施为了防止地下水对矿井的威胁,必须对地下水进行综合治理,治理措施如下:(1)必须弄清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水系统和受水面积、河流沟渠汇水情况、疏水能力、积水区和水利:工程情况,以及当地降雨量、历年最高洪水位。

并结合本矿区特点建立防、排水系统。

(2)每年雨季前,必须由主管领导组织一次全面性的防水大检查,发现隐患应在雨季前整改完毕。

(3)矿井(竖井、斜井、平硐等)井口的标高,必须高于当地历史最高洪水位1m以上。

(4)矿区及其附近积水或雨水有可能侵入井下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如下措施:①易积水的地点应修筑泄水沟。

泄水沟应避开露天、裂隙和透风层,不能修筑沟渠时,可用泥土填平压实,范围较大无法填平时,可安装水泵排水。

②矿区受河流、洪水威胁时,应修筑防水堤坝。

③漏水的沟渠和河流,应及时防水、堵水或改道。

④排到地面的井下水,应引出矿区外。

⑤雨季应设专人检查矿区防洪情况。

⑥地面塌陷、裂隙区的周围,应设截水沟或挡水围堤。

⑦矿井疏干放水有可能导致地表塌陷时,必须事前将塌陷区的居民迁移、公路改道,才能进行疏干排水。

(5)有用的钻孔,必须妥善封盖。

报废的竖井、斜井、探井、钻孔和平硐等,必须封闭。

(6)矿石、废石和其他堆积物,必须避开山洪方向,以免淤泥堵塞沟渠和河道。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汇报人:2023-12-07•煤矿水灾事故概述•煤矿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煤矿水灾事故的监测预警•煤矿水灾事故的应急处置目•煤矿水灾事故的案例分析•结论与展望录煤矿水灾事故概述01•煤矿水灾事故是指地下水或地面水通过裂隙、断层、塌陷区等各种通道涌入矿井,导致井巷、工作面被淹没,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事故。

煤矿水灾事故发生时,井下人员可能被困在水中,易造成窒息、溺水等,危及生命安全。

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水灾事故可能导致井下设备、物资被淹没,造成经济损失。

大量涌入的水可能破坏地下采空区和地表环境,导致地面塌陷、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030201地下水水位上升、降雨、融雪等自然因素可能导致煤矿水灾事故。

自然因素开采设计不合理、防水设施损坏、违规开采、缺乏应急预案等人为因素也可能导致煤矿水灾事故。

人为因素煤矿水灾事故的预防措施02制定严格的防水灾规章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

对防水灾设施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其运行状态良好。

建立完善的水灾事故报告、处置流程和应急预案。

定期对防水灾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更新。

建立健全防水灾管理制度对矿工进行防水灾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提高矿工应对水灾事故的能力。

对培训和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方案。

强化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1 2 3定期检查矿井防水设施,确保其完好无损。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水灾事故发生。

对防水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转。

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水设施对矿井进行科学规划和布局,确保其安全、环保、经济合理。

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及时调整开采方案,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造成影响。

在矿井设计和布局时充分考虑防水因素,尽量避免水患风险。

合理规划和布局矿井煤矿水灾事故的监测预警03在矿井周边设置水位监测仪,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变化情况。

安装水位监测仪在矿井主要通道和采掘工作面附近安装水压传感器,及时感知突水征兆。

煤矿水害事故隐患及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事故隐患及防治措施

煤矿水害事故隐患及防治措施一、煤矿水害的基本知识(一)煤矿水害凡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或矿井安全的,增加吨煤成本使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水灾,都称为煤矿水害据统计,建国以来,在我国煤矿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事故,水害居第三;平均每次事故死亡7.06人,仅次于瓦斯和火灾事故。

对我市而言,水害是特别可能造成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因素。

矿井水害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矿井漏水两来源,包括地下和地面;对症下药定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1、地表水水害: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体(江、河、湖、水库、沟渠、坑塘等)。

水源通过井口、采动冒落带、岩溶地面塌陷或熔洞、断层带及煤层顶底板封闭不良的旧钻孔充水和导水进入矿井。

例如:1998年闽北地区突发洪灾,地处河流附近的煤矿,因河水暴涨而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老空水水害水源是古井、水窑、废巷及采空区的积水。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或沟通时,老空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造成事故。

这是我市煤矿水害的主要类型。

例如:1997年7月23日永定某矿上部小煤窑采空区透水,死亡3人。

3、孔隙水水害龙永煤田煤系地层岩层含水性属弱——中等,但受大气降水补给明显,受其影响,表现为季节性4-9月份涌水量明显增大。

4、岩溶水水害龙永煤田煤系地层中无灰岩,但受构造影响,直接与栖霞灰岩接口,由断裂沟通岩溶水进入矿井造成水害。

例如:龙岩某基建井受岩溶水的严重影响,不得不在投资1300多万元,被迫下马。

5、裂隙水水害水源为砂岩,砾岩等裂隙含水层的水,常受地表水或其它含水层补给,通过冒落带,断裂带,采掘巷道揭露顶板或底板砂岩水,或者封孔不良的老钻孔导水进入巷道或工作面。

二、《煤矿安全规程》对矿井防治水的主要规定1、煤矿企业应查明矿区和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编制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并组织实施。

煤矿企业必须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井田位置,开采年限、积水情况。

2、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井,必须针对主要含水层(段)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测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查、探、防、堵、截、排”等综合防治措施。

煤矿防水防治细则最新

煤矿防水防治细则最新

煤矿防水防治细那么最新一、概述煤矿是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工作环境,其中防水防治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煤矿防水防治的最新细那么,以确保煤矿工作场所的平安和稳定。

二、防水防治原那么在进行煤矿防水防治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平安第一:确保煤矿工作场所的平安,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保护工人的生命平安;2.预防为主:采取预防措施,提前识别和解决潜在的防水问题,防止事故发生;3.综合施策:采取多种防水手段和措施,综合防治,确保煤矿工作场所的防水效果;4.按需施策:根据不同煤矿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水措施。

三、防水防治措施1. 地下水源、降雨水的防治•对于地下水的控制和防治,应采取排水井、堰塞堵水等方式,确保地下水位的控制和稳定;•对于降雨水的控制和防治,应合理设计排水系统,包括地面排水系统、沟渠、护坡、防渗墙等,确保降雨水流畅排除。

2. 各类漏水的防治•对于地表漏水,应及时修复破损的管道、设备,确保管道的完整性;•对于地下漏水,应采取堵漏措施,包括注浆、封堵等,防止漏水扩大和蔓延。

3. 排涝系统的维护和改良•定期检查和维护排水设备和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针对煤矿工作场所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良和优化,提高排水效率。

4. 废水处理和回用•对于煤矿工作中产生的废水,应合理处理,确保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对处理后的废水进行回用,降低对水资源的开采和消耗。

四、防水防治管理与监督1. 防水防治管理责任•明确煤矿防水防治的管理责任人,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防水防治规章制度,确保防水防治工作的有序进行。

2. 防水防治监督机制•建立防水防治的监督机制,确保各项防水措施的有效实施;•定期组织防水防治的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五、防水防治培训与教育•针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防水防治知识的培训与教育;•强调防水防治的重要性和工作标准,提高工作人员的平安意识和操作能力。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1、加强水情水害预报,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

⑴地测科必须将矿井地面及井上、下所有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编录上图。

⑵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开采或掘进前,地测科必须根据编录情况提前发出水情水害预报,并及时观测开采或掘进过程中的涌水情况。

⑶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掘进时,设计科必须根据地测科的预测预报,留出足够的防水煤柱,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排水措施。

⑷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开采或掘进时,地测科必须根据实际涌水情况定期进行水情水害预测预报。

当涌水量增大时,应缩短预报周期。

⑸地测科应定期搜集整理矿井井下的日供水量(含灌浆水量)、排水量和各涌水地点的涌水量,认真分析并及时预报由于灌浆水造成的井下含水区域的水情。

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附近开采或掘进时,地质科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需提前疏干的水源,必须报矿领导批准后安排疏干。

⑹地测科必须定期观测地表积水和井下含水区域的水量变化,认真分析各含水体的水力关系,定期做出矿井水情水害预报,并根据矿井和施工地点水情实际情况予以验证,及时修正水情水害的相关参数,提高预报的准确性。

2、地测科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工作计划,并要在全矿贯彻实施。

3、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在开工前,要配备足够能力的排水设备,排水设备的能力必须经过机电动力中心计算选型,且经常检修,处于完好状态。

4、采区或区段掘进过程中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5、井下排水设备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修,确保设备完好,运转(倒替运转)正常。

每年对井下主排水设备进行一次排水能力测试,确保排水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6、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对矿井有可能发生水灾害地点都要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隐患威胁到矿井安全生产时,必须立即停止生产。

7、生产技术中心要及时收集临近矿井的采掘工程施工情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如果发现超井田边界生产现象,要立即向集团煤炭公司汇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预防水灾事故的安全措施
1、强化水情水害预报,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

⑴地测科必须将矿井地面及井上、下所有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编录上图。

⑵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四周开采或掘进前,地测科必须依据编录状况提前发出水情水害预报,并及时观测开采或掘进过程中的涌水状况。

⑶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四周掘进时,制定科必须依据地测科的猜测预报,留出足够的防水煤柱,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排水措施。

⑷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四周开采或掘进时,地测科必须依据实际涌水状况定期进行水情水害猜测预报。

当涌水量增大时,应缩短预报周期。

⑸地测科应定期搜集整理矿井井下的日供水量〔含灌浆水量〕、排水量和各涌水地点的涌水量,认真分析并及时预报由于灌浆水造成的井下含水区域的水情。

在已知或可能的含水区域四周开采或掘进时,地质科必须编制探放水制定,必须提前疏干的水源,必须报矿领导批准后安排疏干。

⑹地测科必须定期观测地表积水和井下含水区域的水
量变化,认真分析各含水体的水力关系,定期做出矿井水情水害预报,并依据矿井和施工地点水情实际状况予以验证,及时修正水情水害的相关参数,提升预报的准确性。

2、地测科每年必须编制防治水工作计划,并要在全矿落实实施。

3、受水害威胁的采掘工作面在开工前,要配备足够能力的排水设备,排水设备的能力必须经过机电动力中心计算选型,且常常检修,处于完好状态。

4、采区或区段掘进过程中必须保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5、井下排水设备系统必须定期进行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修,保证设备完好,运转〔倒替运转〕正常。

每年对井下主排水设备进行一次排水能力测试,保证排水能力达到规定要求。

6、矿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治水隐患排查,对矿井有可能发生水灾害地点都要排查到位,不留死角,对排查出来的隐患要马上整改,不能马上整改的要限期整改,隐患威胁到矿井安全生产时,必须马上停止生产。

7、生产技术中心要及时收集临近矿井的采掘工程施工状况,并将收集到的资料填绘到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如果发现超井田边界生产现象,要马上向集团煤炭公司汇报。

8、大气降水可能通过地表塌陷裂隙流入回采工作面或采空区,因此严禁将矿井排水及地面生活污水排入采空区塌陷区,必须坚持地面排水管沟畅通,并建立定期检查制度,确保地面水顺利排出矿区。

通风队必须在雨季来临之前要填埋、压实地表所有塌陷裂隙,并建立起地表塌陷裂隙巡视、充填制度和台帐,有专人负责。

9、雨季来临之前,矿必须成立防汛领导小组,编制“雨季三防工作预案〞,组织有关部门对井口、工房、住宅区、地表塌陷区进行认真检查,疏通地面排水沟,并配备足够的备用排水设备,以防突然发生不可猜测的水害。

10、井下永久水仓在雨季来临之前必须清理,确保水仓的有效容量,定期对井下排水设备进行检修、联合试运转等工作,保证排水设施完好。

11、设有水沟的巷道,水沟必须定期清理,坚持畅通。

12、机电队每月要对井下防水门进行定期检查,保证防
水门灵敏、可靠。

13、依据20XX年生产安排,以下地点特别注意安全,并要具备有效的防水力量和防水措施:
⑴Y555505、Y555506、Y888综采工作面生产时,必须配备满足工作面最大涌水量的水泵和排水管路,并要有专门的防治水制定。

⑵Y12采区北翼边界三条下山掘进工作面因受Y555505采动影响有水患威胁。

必须常常观察Y555505采空区的涌水量状况,涌水量有增大趋势时必须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用切实可行的防治水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