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合集下载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内容
企业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工作的主要基本内容如下:
(一)职务设计进行职务设计工作时主要把握两个基本原则:专业化和自主性。

1.专业化。

职务设计专业化是指把企业行政任务进行精细分工,把企业行政目标层层分解,最后每个人只承担很细小、很简单的一项任务。

2.自主性。

职务设计自主性是指行政人员履行职务时,决定自己工作的自由度:将专业化程度高低与自主性程度高低结合起来。

(二)群体设计群体组合包括部分或全部任务和人员的安排,其具体做法可分为两个阶段:
1.把整个组织中的工作流程、任务和有关人员的关系图绘制出来,分析任务、人员与工作流程的相关联系。

2.任务和人员构成活动区,搞清活动区之间的联结关系,确定执行任务的活动组,这种活动组便构成各种群体。

(三)结构设计进行结构设计工作时需要把握以下六点工作要求:1.明晰。

在组织结构中,每个人(包括经理和工人)都明确自己处在什么位置,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2.经济。

企业行政费用要降到最低,以期获得最大效益。

3.效能。

结构设计应能使企业员工的注意力和活动都指向企业的绩效而不是指向企业本身,指向工作成果而不是工作本身。

4.决策迅速有效。

结构设计应能增强决策程序运行的有效性,减少决策的偏差和失误。

5.稳定性和适应性。

企业行政组织结构一经建立,需要一个相对稳定期,同时又要求有高度的适应性。

6.自我更新。

企业行政组织要能够促使员工在工作中学习和发展,顺应新的形势并形成新的观念。

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结构

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结构

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结构第三章行政组织的结构第一节行政组织结构概述一、行政组织的结构的含义“结构”一词是生物学上的名词,是指一个生物体的各种要素的科学的特定安排。

行政组织结构,则是指行政组织各种要素的一种特定安排,即行政组织各种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行政组织要素:物质要素:包括人员、经费、物质条件在物质要素中最基本的是人,是行政组织的成员,经费、物质条件皆是为人服务的。

精神要素:包括目标、权责结构、人际关系。

精神要素中最基本的是目标和特定的人际关系——权责关系。

综合行政组织的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中最主要的东西,仍然是人、目标、特定的人际关系这三种要素。

本章所要研究的组织结构就是研究行政组织的成员如何按照目标的要求,结成一定的权责分工关系。

也就是说,研究行政组织要素如何排列组合成一定的结构。

人、目标、权责这三者的最初结合,就是职位。

职位,就是根据工作目标的需要,具有一定权力和相应责任的工作岗位,它由行政组织的个体成员充任。

职位是构成行政组织结构的基本要素,行政组织的整体框架皆由行政组织的各种职位排列组合而成,由它组合形成一个单位、部门、层级、整个国家行政系统这四个层次的行政组织结构。

具体排列组合如下:第一个层次是由行政组织的基本要素和细胞,即职位——工作人员的排列组合,形成一个行政工作单位。

经过有机排列组合后的工作人员已不是单纯的个人,而是充当由其工作目标、责任和权力所决定的特定角色,他在该工作单位的分工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也转化成职位了。

职位就包含了这个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责任、权力,及其在工作单位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关系。

因此准确地说,行政组织结构的第一个层次的内容就是工作职位的有机排列组合的方式,并由此形成一个工作单位。

工作职位排列组合的有机性,主要要求职位的工作性质相同、程序相关,便于完成该工作单位的总体目标。

第二个层次是由各个工作单位的有机排列组合,并由此形成一个工作部门。

其排列组合的根据是各单位的目标、责任、权力及其在分工中的地位关系,并以这种组合形成一个部门。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 行政组织学 第四章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章节测验题目+答案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章节测验题目+答案1.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表现为层级化,即不同层级之间的管理和控制关系。

2.行政组织结构的横向分化表现为部门化,即不同部门之间的职责和任务分工。

3.管理幅度是指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4.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5.分权制是指为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或部门,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

6.集权制是指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

7.钱德勒在20世纪60年代出版了一本名为《战略与组织结构》的专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

多项选择题:1.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其他生物的和机械的系统的结构都具有稳定性、层级性、相对性、开放性及变异性等共同特点。

2.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组织的“显结构”和组织的“潜结构”两大类。

3.组织结构的“潜结构”的构成要素包括目标认同程度、价值趋同程度、气质协调程度和能力互补程度。

4.组织结构分化的方式和途径包括职能分解、平行分化和垂直分化。

5.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目标手段、政策手段、组织手段和信息沟通手段。

6.组织设计的程序可有两种,分别是计划设计和归纳设计。

2、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将行政组织系统垂直划分为不同层级,每个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逐级缩小。

3、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和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4、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5、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是指组织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行政组织结构是指一个组织内部各个部门、岗位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职责分工的框架。

它的合理设计和优化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减少决策层次和信息传递的时间,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

在进行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时,需要考虑组织的规模、业务特点、管理层次、岗位分工和沟通协调等因素。

在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中,必须明确组织的目标和职能。

组织的目标是组织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职能则是为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各类活动。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需要将这些目标与职能转化为各个部门的具体工作任务,并根据任务的性质和重要性进行合理的划分与归类。

为了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应该遵循一个原则——分工合作。

分工合作是指将工作任务按照职能的不同分配给不同的部门或岗位,并通过沟通与协调来实现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或岗位之间的合作与配合。

在设计组织结构时,应考虑到各个部门之间的依赖关系,并避免出现职责不明、权限不清的情况,使各部门能够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提高整个组织的综合素质。

在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中,还应考虑到管理层次的合理划分。

较多的管理层次不仅会增加决策层次,使信息传递变得缓慢、复杂,还会导致管理效率的降低。

因此,在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多层次的管理结构,而是倾向于扁平化的管理模式。

扁平化的管理结构可以提高决策的效率,减少信息传递的时间,并鼓励组织内部的创新和自主性。

岗位分工也是行政组织结构设计与优化的重要环节。

岗位的划分应该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能和工作任务来进行,以确保员工的工作任务明确、分工合理。

同时,在岗位分工的过程中,还需考虑到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发展需求,合理分配岗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最后,沟通与协调也是行政组织结构设计与优化过程中的重点。

一个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可以使信息的传递更加顺畅、决策的执行更加高效,并增强组织内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团队精神。

因此,在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与优化中,应该考虑到沟通渠道的畅通性、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以及沟通协调的方法和手段。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1-15章节小测+答案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1-15章节小测+答案

2020电大行政组织学1-15章节小测+答案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学单选题、多选题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为____D.正式组织________。

2.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____A.非正式组织________。

3.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C.强制性组织_______。

4.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____ B.互利性组织____。

5.行政组织是追求____ A.大众利益的组织___________。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和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ABCD)。

A.静态的组织观B.静态的组织观C.生态的组织观D.精神的组织观2.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们把组织分为(BD)。

B.正式组织C.非营利组织D.非正式组织3.美国学者XXX以组织中人员对下级服从程度、下级对下级权利运用的关系,将组织划分为( ABC )。

A.强制性组织B.功利性组织C.规范性组织D.集权性组织4.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系,把组织划分为( ABCD )。

A.互利组织B.服务组织C.企业组织D.公益组织5.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任何一种社会组织大致都发挥三种功能:( BCD )。

A.“调节”功能B.“聚合”功能C.“转换”功能D.“释放”功能6.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 BCD )。

A.职务B.职权C.职责D.职位7.XXX在其1997年的《世界发展敷陈》中指出,以下几项根蒂根基性的义务处于每个政府使命的中心地位,这些使命是( BCD )。

公司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设计原则

公司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设计原则
特点
公司行政管理具有系统性、规范性、 专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综合考 虑公司的战略目标、组织架构、人力 资源、业务流程等多个方面。
行政管理的重要性
提高运营效率
有效的行政管理能够优化公司的组织架构和 业务流程,提高公司的运营效率。
提升员工工作效率
良好的行政管理能够提供合适的工作环境和 资源,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
矩阵型组织结构
总结词
项目导向、协同合作
详细描述
矩阵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的组织形式,它将员工按照项目或产品线进行分组,形成矩阵式 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和资源共享,提高组织效率和创新能力。
网络型组织结构
总结词
外部资源整合、灵活性
详细描述
网络型组织结构是一种灵活的组织形式,它将组织的资源和 能力分散于外部合作伙伴或网络中,通过建立广泛的合作关 系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有利于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 抓住发展机遇。
03
设计原则
目标一致性原则
总结词
确保组织结构与公司战略目标保持一 致,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详细描述
组织结构的设计应与公司的长期发展 战略相匹配,确保各部门和岗位的工 作目标与公司整体目标相一致,避免 内部冲突和资源浪费。
分工与协作原则
总结词
合理分工,强化协作,提高组织 运行效率。
详细描述
明确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与权限 ,避免职能重叠和交叉,加强部 门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高效的 工作流程。
对调整优化后的组织结构进行 效果评估,检验是否达到预期 目标。
THANK YOU
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应明确各岗位的直接上 级,并确保下属只接受一个上级的指挥,避 免多头领导导致职责不明确和工作混乱。

行政组织结构

行政组织结构

(三)行政组织纵向分工旳权责分配关系
依行政管理旳宽度决定纵向层级分工,管理幅 度越大,层次越高。最高层次旳行政组织为决策 层, 是一种开放旳、面对社会旳行政组织;中 层行政组织为协调指挥层,半封闭半开放系统; 基层行政组织为技术操作层,基本为封闭型。
(四)行政组织纵向构造旳优缺陷
有利于分层负责、行动迅速、决策及时, 调动各层级行政组织旳主动性,能培养 全方面旳行政管理人才。但也有易于形 成地方块块分割旳缺陷。
(三)怎样正确处理管理层次和奋理幅度 旳关系
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有关 ;下属工作性质及难易程
度制约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领导者旳领导水平与能
力直接制约着管理幅度 ;被管理者旳素质高下也制约着
管理幅度 ;集权、分权与授权程度影响着管理幅度与管
理层次 ;下级单位所在地旳集中程度及交通和信息传递
情况影响着管理幅度 ;技术设备与工作条件也制约着管
组织构造分化旳种类:
1、水平分化(分部化) 水平分化是指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横向分割而形成
各个部门与单位。 分部化旳主要原因:
平行分化旳主要方式: (1)按功能分部化 (2)按程序或设备分部化 (3)按人(顾客)或物分部化 (4)按地域别部化
2、垂直分化(层级化)
垂直分化是以层级节制体系为代表,亦即根据 组织旳垂直面对进行分化。
它所根据旳原则是: 个人对组织活动所具有权力旳大小、所具责任
旳程度以及所监督或管辖旳部属数目等。
分化与整合
组织构造旳整合是一种将组织旳各类活动或每 一组织组员、部门旳行为、职能经过特定旳过 程汇集,融合成为一种有效整体旳过程。
分化——整合
三、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一)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
1、管理幅度(控制幅度)

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分工协作原则: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应根据不同工作部门的不同性质和功能,选择最合适的职能分工方式,使配合工作进行有条不紊,形成分工协作的合理结构。

2、精简原则:行政组织设计应结合实际,采取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以精简职能为基本准则,使结构组合简洁,有力度,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组织效率。

3、权责一致原则: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部门职能需要定位清晰,要真正实现权力与责任的一致,以明确管理者的权利,也明确员工的责任。

4、灵活变通原则:行政组织设计时,应考虑组织的长期发展,使其灵活变通,应以结构灵活度和变通性为主要准则,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变更结构。

5、统一指挥原则:行政组织设计应注重职能的整合,以统一指挥为主要准则,确定任务完成的有条不紊流程,使其工作起效率,形成完整的统一指挥体系。

上述是关于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的主要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二、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二、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二、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制定行政组织机构时需要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则。

这些原则旨在确保行政组织机构能够合理、高效地运转。

一、合理性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稳定性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具有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宜频繁调整,以保证组织机构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三、简洁性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应该简洁明了,避免过于繁复、复杂,以便于管理和操作。

四、分工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该根据职能分工原则,将行政任务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和岗位,明确责任和职责。

五、协调性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应该具有协调性,避免部门之间的冲突和重叠,使其协同作战,达
到最佳效果。

六、灵活性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应该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各种情况的需要。

七、效率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应该具有高效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组织流程,提高行政效率。

总之,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应该是实用性、合理性、高效性、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综合体现。

2015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

2015行政组织学各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 行政组织学导论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

第二章 组织理论的发展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

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

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

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

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非营利组织,都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结构来确保工作的高效运转。

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是一项关键任务,它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目标实现、工作流程和员工之间的协作效率。

本文将探讨行政管理中的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实施方法。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组织结构设计在行政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能够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

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可以避免职责不清、权限混乱的情况发生,保证工作的有序进行。

其次,组织结构设计能够促进信息的流动和沟通。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建立起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渠道,使得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组织结构设计还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归属感。

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能够为员工提供明确的晋升通道和发展机会,激励他们更好地投入工作。

二、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在进行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适应性原则。

组织结构设计应该根据组织的性质、规模和发展阶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其次,协调性原则。

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应该相互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劳动或职责冲突的情况。

再次,灵活性原则。

组织结构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需求的变动。

最后,透明性原则。

组织结构应该清晰明了,让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职责和上下级关系,避免信息不对称和决策不透明。

三、组织结构设计的实施方法在实施组织结构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目标。

组织结构设计应该以组织的目标为导向,确保结构的设计与目标的实现相一致。

其次,分工合理。

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限应该明确分工,避免职责重叠和职能模糊。

再次,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组织结构应该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得信息能够快速传递和共享,促进部门之间的协作。

最后,持续改进。

组织结构设计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

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是公共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行政组织的结构不仅影响着组织内部的运作效率和协调性,还会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决策水平和执行力。

因此,一个良好的行政组织结构设计对于提高公共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行政组织的结构应该合理划分职责与权限。

在组织内部,每个人都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和权限范围。

这样可以避免职责不清和权责不对等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决策上的摩擦。

行政组织的结构也应该尽可能避免权力过度集中的问题,通过适度的分权可以提高组织的灵活性和应对能力。

行政组织的结构应考虑到任务的复杂性和目标的实现。

不同的任务需要不同的组织结构来适应。

一般来说,任务复杂且重要的部门应该设立较高级别的管理层,以便更好地协调和监督工作。

相反,任务相对简单的部门可以更加扁平化,提高决策的灵活性和执行的效率。

行政组织的结构还应该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

行政组织的结构应该鼓励跨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

现代社会中,许多任务都要求不同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和信息共享。

因此,一个良好的行政组织结构应该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通过建立协作机制和信息流通渠道,鼓励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决策上的冲突。

最后,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还应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

一个组织的绩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因此,在设计行政组织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到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的问题。

包括但不限于招聘、培训、晋升和激励机制等,这些都是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重要方面。

只有员工能够得到合理的培养和激励,他们才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组织的目标和任务做出贡献。

总之,行政组织的结构设计是公共管理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组织结构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决策水平和执行力,同时也有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在设计行政组织的结构时,应充分考虑到任务的复杂性和目标的实现,注重职责与权限的合理划分、协调与监督的机制,同时也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和培养。

第三章__行政组织

第三章__行政组织
1.2
(二)行政组织的目标体系
1.行政目标的含义和特点
(1)行政目标的含义
行政目标又称行政组织目标,是行政组织 在一定时期内必须达到或期望达到的行政管 理目的和指标,是行政组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
(2)行政目标的特点
公共性、模糊性、政策性、体系要求、主观条件、 外部环境因素构成了确定行政目标的基本依 据,几者不可偏废。
第二层次:职能目标。反映了组织内部机构的工 作职能。从属于总目标的规定。
第三层次:工作目标。各目标主体在阶段时间内 所完成的各项具体工作、以及完成工作所应达到 的程度要求。
(2)行政目标的冲突。
造成冲突的原因: 一是下级子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冲突; 二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 三是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冲突。
以最高行政首长为中心,统一指挥, 逐级控制。
缺点:缺乏专业化分工,首长责重事繁。 只局限于在政务比较单一或程序化和管理
层次比较低的单位中使用。 优点:事权集中,权责明确,指挥统一,
便于控制。
几种常见的组织结构 传 统 的 组 织 形 式
Centralized Organization(直线型)
2.直线参谋式结构
在行政首长身边配备参谋机构和辅助人员, 减轻首长负担。
优点:既能维持政令统一,行动迅速的特点, 又能改变行政首长判断不易、疲于应付的状 况,增加了决策的可靠性。
缺点:不能从根本上克服直线式的弊端。
传 统 的 组 织 形 式
适合中小组织 3.4
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3.直线职能式结构
在行政领导机关之下设置若干职能部门,行 使某一专业范围内的权责,下级行政组织既 听命于上级首长,又服从上级职能部门的领 导。
5、派出机关 不是一级政府的行政机关,是委派机关权力的延伸;如地区行署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应考虑的基本因素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以下因素:
1.明确组织等级行政组织结构设计时,在明确权利与责任的基础上设立组织等级结构,但需要具体的规章制度以保证等级结构的可实现性。

2.统一指挥每位员工只向一个直接上级负责,可以越级投诉,但不可以越级汇报;可以越级检查,但不可以越级监督。

3.控制适当的管理幅度管理者直接控制下属人员的数量应具有一定的限度,一般来说,3~6人比较适合。

幅度太大,则无法有效控制;幅度太小,则控制力度又不够或造成人力浪费。

4.明确授权企业领导人授权时应使各级人员都明确自己应做什么,报告请示什么,工作成绩如何评定等问题。

5.责权相应权力和责任都应在企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相互统一。

6.协调配合分工后的企业行政不是各自为战、独立操作,而需要密切协调配合,共同为企业的战略目标奋斗。

7.非人情原则传统的行政组织崇尚规章制度的约束和程序的规范,不考虑人的情感因素,以避免个人偏好和成见的影响———行为科学的行政组织设计理论。

行政组织学1-7章名词解释

行政组织学1-7章名词解释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论1、组织组织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之中,由一定要素组成的,为了达成一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内部要素和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而自求适应和调整,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一个开放系统。

2、行政组织行政组织就是指为推行国家公共行政事务而依法建立起来的各种行政机关的统称。

3、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4、正式组织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5、团体意识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对组织在思想上、认识上、感情上和行为上拥有共同一致的价值观。

团体意识是维系组织存在与发展的灵魂.第二章组织理论的发展1、霍桑实验人际关系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乔治·梅奥、罗斯利斯伯格。

他们的学说是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初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因而得名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从1924年开始到1932年结束,历时8年,经过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群体行为、员工态度、工作士气与生产效率之间关系的一系列的实验,他们发现并证明,人们的生产效率不仅仅取决于人的生理方面、物理方面的因素,而且更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影响。

2、“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创立的。

他在其代表性著作《人类动机的理论》和《激励与个人》中,对人的行为和动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决定的,这些需要按照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可以划分为5个基本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了人低层次的需求后,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在管理中,应从满足员工不同的需求入手,以激励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3、帕森斯美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

帕森斯对社会生活中的组织现象有其独特的研究,他认为,所有社会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系统,每个大的社会系统下面又分有若干小的社会系统,整个社会则是一个最大的社会系统.社会系统在本质上是由组织成员的行为或行为关系所构成,因此,在研究组织时,应重点研究这些行为活动及角色关系。

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简述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一、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1、法律性原则: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宪法、法律和法规
的规定,按照法律规定设计行政组织的结构和机构。

2、职责和权力分离原则:行政组织设计应充分考虑职责和权力
的相互分离。

每一种机构和层级应有明确的职责,并同时具有相应的权力,以执行职责,行使权力。

3、统一体制原则:行政组织的设计应以统一的系统体制为准则,把行政机构和层级统一起来,使它们的关系形成一块完整的组织系统。

4、高效性原则:行政组织的设计应体现高效性,使组织机构之
间的相互联系能够有效的展开并保持协调。

5、及时性原则:行政组织的设计应合乎及时性的要求,随着社
会发展的变化,要及时改变组织结构,以满足当前的发展需求。

6、经济性原则:行政组织的设计要考虑经济性的原则,使组织
结构更加有效率,降低组织成本,同时又不失组织的功能。

7、实用性原则:行政组织的设计要考虑实用性,即组织机构设
置要满足实际的需要,不得过于复杂,结构要清晰,机构层级数量也要合理,以利于组织管理工作。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行政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一、分工原则:分工原则是一种通过将工作任务划分为不同的部门、岗位和责任来实现的一种机械性分工方式。

分工原则可以确保各个部门和岗位在组织内形成横向和纵向的连接,相互协作,避免重复劳动和资源浪费。

同时,分工原则也可以通过明确每个部门和岗位的职责范围,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意识。

二、统一指挥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有一个明确的领导核心,并通过该核心来指挥和协调组织内的各个部门和成员。

统一指挥原则可以防止组织内部权力的分散和混乱,确保组织的有序运行,促进决策的迅速执行。

同时,统一指挥原则也可以加强组织的领导力和决策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三、层级管理原则:层级管理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根据行政职能和任务的不同,依次设置不同层级的管理机构,形成从顶层到底层的管理体系。

层级管理原则可以使组织内的权责关系更加清晰和明确,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执行力。

同时,层级管理原则也可以促进信息的流动和沟通,增强组织内部的协作和协调。

四、适度集权原则:适度集权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根据行政任务的需要,在合理范围内集中权力,实现权力的高效运转和监督。

适度集权原则可以避免权力的过度分散和滥用,保证组织决策的快速和高效。

同时,适度集权原则也可以增强组织的执行力和行政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

五、灵活适应原则:灵活适应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和。

灵活适应原则可以使组织具备应对变化和挑战的能力,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同时,灵活适应原则也可以促进组织内部的创新和学习,提高组织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六、信息化建设原则:信息化建设原则是指一个行政组织应该通过信息技术和系统来实现组织内外信息的高效流动和管理。

信息化建设原则可以提高组织的信息处理和决策能力,加强对组织内外信息的掌控和利用。

同时,信息化建设原则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降低工作成本和风险。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5章)

行政组织学简答题、论述题及解答(第1-15章)

第一章行政组织学导一、简答题1、简述组织的构成要素。

1、(1)组织目标;(2)机构设置;(3)人员构成;(4)权责体系;(5)制度规范;(6)资金设备;(7)技术;(8)信息沟通;(9)团体意识;(10)环境。

2、简述正式组织及其特征。

2、正式组织是指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

正式组织的特征有:(1)经过特定规划建立起来的,并不是自发的形成;(2)有较为明确的组织目标;(3)组织内部分成各个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完成工作任务皆有明确规定;(4)组织内各个职位,按照等级原则进行法定安排,每个人承担一定的角色;(5)有明确的法律、制度和行为规范。

3、简述非正式组织及其特点。

3、非正式组织是正式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人为的设计而产生的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非正式组织具有的特点是:(1)自发性。

(2)内聚性。

(3)不稳定性。

(4)领袖作用较大。

4、简述组织的功能与作用。

4、(1)组织能够创造一种新的合力,起着“人力放大”作用;(2)组织能够产生一种协同效应,提高组织工作的效率;(3)组织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5、与其它社会组织相比,行政组织具有哪些特点?5、(1)行政组织是唯一可以合法使用暴力的机关;(2)行政组织是一个具有天然垄断地位的组织;(3)行政组织是可以合法行使行政权的组织;(4)行政组织是承担公共责任的组织;(5)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组织。

6、简述行政组织学的研究特点。

6、(1)政治性和社会性的统一;(2)应用性和理论性的统一;(3)综合性与独立性的统一;(4)权变性和规范性的统一。

二、论述题1、试论当代行政组织发展的趋势。

1、(1)行政权力不断扩张,行政组织的规模日趋扩大;(2)管理性质日趋复杂,管理功能不断扩充;(3)专业化和职业化趋向;(4)组织间的相互依存和协调的加强;(5)法律限制和程式化;(6)重视社会的目的;(7)国际影响和国际化的趋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行政组织的结构与设计一、组织结构的概念和特点结构是系统各要素内在有机联系的形式。

行政组织结构就是行政组织内部各构成部分或各个部分之间所确定的关系模式。

一般来讲,社会组织的结构与其它生物的机械系统的结构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这些共同的特点具体体现在:1、组织结构的稳定性。

组织结构的稳定性是指组织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模式总是趋于保持某一状态。

2、组织结构的层级性。

如对于一组织结构,我们可以划分为战略层、协调层,作业层,每一层次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活动方式。

3、组织结构的相对性。

组织结构的层级性决定了组织结构的相对性。

在大系统的结构层次中,高级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素,又包含了低级系统的结构;复杂大系统内部的结构要素,又是一个简单的结构系统。

一般来讲,高一级结构对低一级结构层次具有更大的制约性,而低一级结构构成高级结构的基础,并反作用于高层结构,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

4、组织结构的开放性及变异性。

任何系统的结构,不会是绝对封闭和绝对静态的,任何组织结构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总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的结构也在交换过程中发生变化。

任何组织结构在本质上都是开放的,目前的结构状态,是系统中各组成要素相互作用,以及受系统环境影响的结果。

同时,目前的结构形态,又是形成未来组织结构的基础。

二、行政组织结构的组成要素我们把组织结构的构成要素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称为组织的“显结构”,一类称为组织的“潜结构”。

组织的“显结构”是指构成组织结构的外在因素的集合。

构成“显结构”的因素有:(1)人员;(2)职位;(3)职权;(4)纵的层次;(5)横的部门;(6)组织规范。

组织结构不仅仅是职位、职权、人员、管理层次、职能部门的排列与组合,从心理学的角度和行为科学的角度来看,组织结构更重要的是组织当中人的协作和配合。

据此,我们把组织当中人的目标价值、观念、态度、气质、情感等方面的相互关系称之为组织的“潜结构”或“潜结构”因素。

组织结构的“潜结构”因素包括:(1)目标认同程度。

一般来讲,组织成员对目标认同程度越高,则具有强烈的动机和合作的意愿;(2)价值趋同程度。

组织成员价值观念的趋同或一致,组织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3)气质协调程度。

将气质不同的人合理搭配在一起,刚柔相济,相辅相成,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4)能力互补程度。

组织成员间的能力互补,则能够增强组织的竞争力和战斗力。

三、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是指行政组织内部诸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作用和能力。

行政组织结构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整合功能;(2)效率功能;(3)控制功能;(4)沟通功能;(5)心理需求功能。

四、行政组织结构的垂直分化——层级化组织结构的分化,就是将组织结构系统分割为若干分支系统,每一分支系统皆与外界环境发生特定的关系。

通常组织结构的分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平行的分化,即平行建立若干职能部门,也就是分部化;二是垂直的分化,即自上而下划分为不同的层级节制体系,也就是层级化。

二者结合起来,就构成组织的正式结构。

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根据劳动分工将组织垂直划分为若干个等级层次,每一个层级的权力大小、管辖范围与职责地位自上而下逐级减小。

行政组织结构的层级化就是将行政组织系统纵向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每一层级的职能目标和工作性质相同,但管辖范围和管理权限从高到低逐级缩小。

行政组织结构层级化的优点是:(1)权力直线分布,权力链清楚,利于政令统一和指挥统一;(2)权力集中,层层节制,上下隶属关系清楚,有利于信息传递和监督;(3)在层级化下,组织目标明确,分工明确,工作程序明确,有利于调动下属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组织结构的层级化是公共管理效率化的有力保证。

层级分化的缺点表现为:(1)过多的层级结构,容易带来沟通和协调上的困难;(2)层级结构的存在形成了成员间身份与地位之高低,这种差别容易加大相互间的行政距离,造成沟通上的障碍,这种差距亦是形成“官本位”的一个根源。

五、行政组织结构的横向分化——部门化分部化是组织结构水平方向的一种职能分工,是按照功能、活动、地区或服务对象的不同建立部门或单位的过程。

在分部化的组织中,处在同一层级中的各部门,其地位是平行的,权限范围是相等的,各部门之间是一种分工与协作的关系。

行政组织结构的分部化就是将行政组织按照不同的功能、活动范围横向划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但行政地位、管辖范围和权限是平行和相同的。

促成组织分部化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组织活动的日趋复杂和组织规模的扩张,促使组织必须将组织工作予以分析、划分和分类,以适应专业分工和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通过分部化,可使各部门皆具有明确的分工与职责范围,使各部门能够专司其职并有效益和有效率地履行各自的职能;三是通过分部化,可以使管理人员能够有效地确定下属人员的工作范畴,避免因工作划分不当造成的困难;四是分部化符合专业化的需要,能够适才适用,专才专用,利于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五是组织协调与控制的需要。

组织结构分部化的基本依据和方式为:(1)按职能分部化。

即将性质相同或相近的工作置于同一部门之下。

这种安排的优点在于它符合专业分工原则,事权专一,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

这种形式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形成部门分割和本位主义,无形中增加了组织统一和协调的难度。

(2)按行业或产品分部化。

在大的、复杂的组织中,按行业或产品分部化愈来愈多的被运用。

这种设置的优点是:有利于集中专业技术力量并发挥专业特长;有利于特定产品品质的不断改良和提高。

其缺点是容易造成组织协调的困难。

(3)按区域分部化。

即将某一地理区域进行的该组织的全部活动都集合到一起并统一组成一个单位。

这种设置的优点是:有利于特定区域范围内组织的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组织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活动和管理;有利于组织管理者综合管理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加强;这种形式的缺陷是,容易使得区域性部门自成一体,发生离心现象;容易增加组织总体控制和管理的难度和成本,不利于各区域之间的合作。

(4)按服务对象分部化。

即以组织所服务的对象来设置部门。

以特定服务对象划分和设立组织部门,使得组织活动的对象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清楚,可以增加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有利于组织成员提高对特定服务对象的了解程度和服务技能。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特定服务对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之间容易出现职能的交叉和重叠,容易出现组织运行的失调,从而影响组织的效率。

组织结构的分部化是组织完成其使命和目标的重要途径,组织成功实施分部化的基本原则依次为:(1)职掌明确,机能一致;(2)单一指挥;(3)从属关系明确;(4)合理竞争;(5)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相配合。

六、管理层次与幅度管理层次为组织系统中纵向划分的管理层级的数额;管理幅度为一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管理和控制下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

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呈反比例关系。

在实际管理活动中,影响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因素主要有:(1)下级的教育、训练和技能;(2)工作性质与计划程度;(3)管理技术与工艺水平;(4)权力模式和授权的程度;(5)组织环境和组织状况。

七、组织活动的整合或一体化整合或一体化是指在完成组织任务中使各分支系统的努力达到统一的过程。

组织活动的整合或一体化主要来自于组织活动中各职能部门间协调的需要。

促进组织活动一体化的手段和途径主要有:(1)目标手段;(2)政策手段;(3)组织手段;(4)信息沟通手段。

八、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依据组织当中决策权和控制权的集中和分散程度,人们将组织结构划分为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

1、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含义集权式组织结构就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机关的事权由本机关自行负责处理,不设置或授权下级或派出机关的组织结构体系,或者上级机关或单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或派出机关处理事务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枢机关的意志的组织结构体系。

分权式组织结构是指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之中,为了完成一定的任务或使命,将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的处理事务,或者为适应各地区的需要,分别在各地设立有独立法人地位、有处理其事务的全权,并不受上级机关指挥与监督的组织结构体系。

2、集权式组织结构与分权式组织结构的比较集权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在于:(1)政令统一,不会出现政出多门,分歧互异现象;(2)能统筹兼顾,集中人力、物力资源,实现管理效能;(3)组织上下形成一个层级控制体系,指挥统一,命令易于贯切执行。

集权式组织结构的弊病在于:(1)组织目标、规划与决策偏重整体划一,容易忽视下层利益,偏枯刻板,缺乏弹性,不能收因地制宜之功效;(2)下级机关没有决策权,一切秉承上级的意志而行事,久而久之,容易形成例行公事、消极处事之工作作风,容易缺乏积极创新精神。

(3)上下控制严密,易形成公文旅行,推诿责任,贻误时机,缺乏效率之流弊;(4)在集权制下,重内轻外,“能密不能疏”,“知控而不知纵舍”,一方面容易导致个人专断、独裁、滥用权力,压制民主的弊端;一方面则会导致庸愚无能、分崩破碎,分裂割据等问题。

分权式组织结构在精神方面是符合民主要求的,它的好处在于:(1)分工合作、分权制衡,可以防止和避免上层专断和个人独裁;(2)分级治事,分层负责,富于弹性;(3)尊重各层利益,收因地制宜之功效;(4)可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独立、自主、创新的工作作风。

从管理上看,分权式组织亦有其固有之弊病,主要表现在:(1)单纯强调分权,忽视合适的集权,这会损害统一,甚至会导致分裂;(2)过份分权容易导致各自为政,政出多门,不易达成组织目标;(3)过份分权致使各机关彼此独立,无上级的监控,可能引起相互之间的对立和冲突,相互制肘与摩擦。

九、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组织结构根据组织结构中权责关系的不同,人们将组织结构划分为直线式、职能式、直线职能式、事业部式、矩阵式等类型。

1、直线式结构直线式组织结构是最早被采用,也是最为简单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各级组织依层次由上级垂直领导与管辖,指挥和命令是从组织最高层到最低层按垂直方向自上而下的传达和贯彻;最高首长集指挥权与管理职能于一身,对下属负有全权,政出一门;每一层级的平行单位各自分立,各自负责,无横向联系,纵向联系也只对上司负责,这种组织结构以权限清楚,职责明确,活动范围稳定、没有中间环节,关系简明、机构精简、节约高效见长。

其缺点是:在任务分配和人事安排上缺乏分工与协作,因而难以胜任复杂的职能;组织结构刻板,缺乏弹性,不利于调动下级的积极性;权限高度集中,易于造成家长式管理作风,形成独断专行,长官意志;使组织成员产生自主危机,在心理上形成疏远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