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示儿》原文及赏析
示儿古诗及注释
示儿古诗及注释
《示儿》古诗: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示儿》赏析: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
收复中原。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示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示儿》原文及翻译赏析1、《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 翻译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亲眼看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111 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诗的开头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对世间的一切已经没有了牵挂,但紧接着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情绪陡然一转,唯以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
这种悲怆的情感,深沉而强烈。
诗的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
到那时,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却饱含着诗人深厚真挚的情感,其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112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色:其一,以“悲”字贯穿全诗。
诗人的悲哀,不仅在于个人生命的终结,更在于国家未能统一的遗憾。
其二,通过临终嘱托,展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
其三,语言简洁明快,直抒胸臆,却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113 影响《示儿》一诗,因其真挚的爱国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激励着无数后人的爱国之心。
114 与作者其他作品的关联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词,《示儿》与他的其他作品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共同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恢复中原的渴望。
115 后世评价后世对《示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陆游爱国诗歌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12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宋朝面临着北方外族的侵略,国土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却始终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
陆游古诗《示儿》原文欣赏及解释
陆游古诗《示儿》原文欣赏及解释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存世有九千三百余首,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陆游古诗《示儿》原文欣赏及解释,欢迎大家分享。
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示儿:给儿子们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乃翁:你的父亲。
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古诗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歌颂祖国的古诗陆游《示儿》赏析
歌颂祖国的古诗陆游《示儿》赏析《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
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这首诗的赏析。
《示儿》原文:作者: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歌颂祖国的古诗陆游《示儿》赏析《示儿》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陆游《示儿》原文+赏析
陆游《示儿》原文+赏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全文及赏析
《示儿》全文及赏析《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诗,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全诗内容如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开篇就表明,当人死去后,原本就知道世间的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了。
这一句看似平淡,实则蕴含着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
然而,接下来的“但悲不见九州同”,笔锋一转,将诗人内心深处的遗憾和悲哀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人一生都渴望国家能够统一,山河能够完整,可直到生命的尽头,这个愿望仍未实现,这种悲愤之情令人动容。
“王师北定中原日”,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和坚定信念。
尽管此时国家仍处于分裂状态,但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大宋的军队能够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这种信念并非盲目乐观,而是源自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以及对正义必将战胜邪恶的坚定信念。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将诗人的爱国情怀推到了极致。
诗人深知自己已无法亲眼看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但他希望在子孙后代祭祀时,能够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即使在死后,他的灵魂也依然关注着国家的兴衰荣辱。
从整首诗的结构来看,前两句写诗人对生死的看法和对国家未统一的悲痛,后两句则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和嘱托,情感层层递进,浑然一体。
在艺术特色上,《示儿》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却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灵。
诗人用最直白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让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同时,诗歌以“悲”字贯穿始终,从“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愤,到“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悲切,将诗人的爱国之情和忧国之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此外,《示儿》还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意义。
它反映了南宋时期,国家遭受外敌入侵,人民渴望统一的强烈愿望。
诗人陆游作为一位爱国志士,他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爱国人士的共同心声。
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它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复兴而努力奋斗。
陆游《示儿》译文及鉴赏
陆游《示儿》译文及鉴赏陆游《示儿》译文及鉴赏《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示儿》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示儿》赏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诗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死不瞑目的心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最新)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示儿宋朝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示儿》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们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示儿》赏析此上是陆游爱国上中的又原首名篇。
陆游原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原直希国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上中可以领会到上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上人毕生的心事,上人始终如原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上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人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是原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人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从上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州要的原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上来说非常州要。
它不但表现了上人生人所恋,人无所畏的生人观,更州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元”、“空”二字更加强劲有力,反衬出上人那种“不见九州同”则人不瞑目的心情。
“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上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上意是上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人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原而深深感到遗憾。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一、《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示儿》翻译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三、《示儿》赏析11 情感真挚深沉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
诗人在临终之际,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仍然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开篇就表明了自己对死亡的坦然态度,但紧接着又抒发了未能看到国家统一的悲愤之情。
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挚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111 爱国情怀的强烈表达全诗以“悲”字贯穿始终,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而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12 语言质朴自然《示儿》的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他的痛苦和希望。
这种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12 艺术特色121 以“临终遗愿”为切入点诗人选择在临终之时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未竟之志,这种独特的视角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生命即将结束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是何等强烈。
122 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与“但悲不见九州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诗人深知死亡意味着一切都将结束;另一方面,他又为国家未能统一而悲痛不已。
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超越了生死。
123 对后人的深远影响《示儿》作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鉴赏】陆游《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陆游《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陆游《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的定中原日,家祭并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注释、示儿:寄给儿子们看看。
2、元知:原本知道。
3、万事空:什么也没了。
4、但:只是。
5、悲:哀伤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讨平。
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拜家中先人。
2、无忘:不要忘记。
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陆游《示儿》翻译我本来晓得,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毫无关系了;但唯一并使我心痛的,就是我未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攻占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办家祭,千万别忘记把这好消息说你们的父亲!陆游《示儿》赏析《示儿》就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就是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
语言不骗人雕饰,直抒胸臆。
抒发的就是诗人一生的心愿,蕴含的就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就是极其浓厚、猛烈的,但却出来之以极其朴素、平静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至深刻动人的艺术效果。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此诗“凄美悲痛”、“可以泣鬼神”,颂扬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
用笔坎坷,行文多样,情真意切地抒发了诗人临终时繁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付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存有对神圣事业必是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就是嘹亮的。
语言浑然天成,没丝毫打磨,全系列就是真情的自然表露,但比上国打磨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的原文、注释及翻译
《示儿》的原文、注释及翻译《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注释:1.示儿: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本来。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二、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三、赏析: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万事皆空,什么也无可牵挂,唯有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垂危之际,诗人仍然念念不忘北定中原,其爱国情怀多么崇高,多么伟大!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
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他念念不忘的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示儿(宋 陆游)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示儿(宋陆游)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这是陆游临终时写给自己儿子们的遗嘱,它充分表达了诗人高度的爱国热忱。
陆游(1125一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是我国杰出的爱国诗人。
在他的一生和他九千多首诗中,始终贯串和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而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最显著的特色,奠定了他在祖国诗坛上的崇高地位。
他在临终前写的《示儿》诗,更是一首感人至深、传诵千古的名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老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十二世纪初,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
《示儿》原文及注释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
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示儿》原文及注释,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示儿》原文及注释示儿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赏析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诗人在写此诗的十一年以前,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在热烈地期待着旧业的光复。
直到临终之际,诗人仍然抱有这样坚定的信念,宋朝的抗敌部队要挥戈北上,赶走敌人,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这对于诗人自己,当然是看不到了,只有后代的儿孙们能看到。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当皇朝的军队收复中。
南宋陆游《示儿》原文、译文及注释
南宋陆游《示儿》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此诗作于公元1210年(宁宗嘉定三年),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原文:
示儿
南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见到国家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注释:
〔示儿〕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元〕同“原”,本来。
〔九州〕古代中国曾分为九个州,这里代指全国。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乃翁〕你们的父亲。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同〕统一。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文字像精灵,只要你用好它,它就会产生让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只要你能准确灵活的用好它,它就会让你的语言焕发出活力和光彩。
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篇1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篇2示儿宋朝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译文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游的《示儿》原文及赏析
陆游南宋七言绝句:《示儿》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参考注释:
①元:同“原”。
②但:只。
③悲:悲伤
④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⑤同:统一
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⑦乃翁:老人自称,指陆游自己。
⑧北定:收复。
陆游南宋七言绝句:《示儿》赏析:
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望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
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