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陆游《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陆游《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陆游《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陆游《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2、无忘:不要忘记。

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陆游《示儿》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陆游《示儿》赏析《示儿》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陆游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

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此诗是陆游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一直希望能收复中原。

虽然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变初衷。

从诗中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也凝聚着诗人毕生的心事,诗人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光复旧物的信念,对抗战事业具有必胜的信心。

题目是《示儿》,相当于遗嘱。

在短短的篇幅中,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无比光明磊落,激动人心!浓浓的爱国之情跃然纸上。

此诗“悲壮沉痛”、“可泣鬼神”,歌颂陆游爱国精神光照千秋。

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示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示儿》原文及翻译赏析1、《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1 翻译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悲哀没有亲眼看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111 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诗的开头第一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对世间的一切已经没有了牵挂,但紧接着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情绪陡然一转,唯以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哀。

这种悲怆的情感,深沉而强烈。

诗的后两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

到那时,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牵挂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

整首诗语言质朴,没有任何雕琢的痕迹,却饱含着诗人深厚真挚的情感,其爱国之情,感人至深。

112 艺术特色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色:其一,以“悲”字贯穿全诗。

诗人的悲哀,不仅在于个人生命的终结,更在于国家未能统一的遗憾。

其二,通过临终嘱托,展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对国家统一的热切期盼。

其三,语言简洁明快,直抒胸臆,却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

113 影响《示儿》一诗,因其真挚的爱国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激励着无数后人的爱国之心。

114 与作者其他作品的关联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爱国诗词,《示儿》与他的其他作品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等,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着一脉相承之处,共同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恢复中原的渴望。

115 后世评价后世对《示儿》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陆游爱国诗歌的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其崇高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

12 历史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宋朝面临着北方外族的侵略,国土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却始终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愿望。

《示儿》的诗歌赏析

《示儿》的诗歌赏析

《示儿》的诗歌赏析《示儿》的诗歌赏析《示儿》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对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收复北方失地、统一祖国的真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示儿》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译文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什么都可无牵无挂。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在祭祀祖先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注释⑴示儿:给儿子看。

⑵元:通原,本来。

⑶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⑷但:只是。

⑸九州:这里代指中国。

⑹同:统一。

⑺王师:宋军。

⑻北定:将北方平定。

⑼中原:金兵占领的地区。

⑽家祭:家中的祭典。

⑾无忘:不要忘记。

⑿乃:你的。

⒀翁:父亲。

赏析/鉴赏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是一个通假字;“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有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示儿是什么意思

示儿是什么意思

示儿是什么意思
示儿的意思全解: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朝廷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示儿》的古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诗,是诗人的绝笔。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

《示儿》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元月)。

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

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示儿》传达出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表现了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了诗人满腔的悲慨,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示儿》古诗词

《示儿》古诗词

《示儿》古诗词《示儿》古诗词1《示儿》原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示儿》赏析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陆游作为文学战线上的杰出代表,一生都致力于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始终如一地抱着当时汉民族必然要收复中原的信念,虽然频遇挫折,却从来未改初衷,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

这首七言绝句是陆游的绝笔,作于南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也是他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是其爱国诗中的又一首名篇。

首句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万事皆空,悲哀凄凉之情油然而生。

看似平常的话语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第二句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深深遗憾、心有不甘。

第三句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最后一句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其披肝沥胆的嘱咐,无比光明磊落,激励人心。

短短二十八个字,表达了诗人坚定的信念和悲壮的心愿,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时年已八十五岁高龄),其爱国、报国的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

全诗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表达的是诗人一生的心愿,倾注的是诗人满腔的悲慨。

用笔曲折,行文多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中所蕴涵和积蓄的情感是极其深厚、强烈与真挚的,但却出之以极其朴素、平淡的语言,从而自然得达到了真切动人的艺术效果,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古诗的意思译文

示儿古诗的意思译文

示儿古诗的意思译文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一、衍生注释:“元知”:原本知道。

“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

“但”:只是。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这里代指全国。

“同”:统一。

“王师”:朝廷的军队。

“北定”:平定北方。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乃翁”:你的父亲,指诗人自己。

二、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之作,基调是既悲愤又充满期待。

诗人明知死去万事皆空,却唯独放不下国家未统一的遗憾。

他坚信总有一天,朝廷的军队能够收复失地,那时候在家祭时别忘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三、作者介绍:陆游,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他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

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

四、运用片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这句诗常被用来表达对未来的期许和对未竟事业的牵挂。

就好比一位老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心心念念着团队的胜利,叮嘱战友们:“等我们胜利的那一天,别忘了到我的墓前告诉我啊!”这是多么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啊!观点结论:《示儿》这首诗虽简短,却蕴含着无尽的力量,它让我们看到了陆游至死不渝的爱国之心,也激励着后人不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陆游《示儿》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陆游《示儿》原文、译文、赏析

陆游《示儿》原文、译文、赏析示儿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伟大诗人。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现浙江省绍兴市)人,做过宝章阁待制.父亲陆宰不仅曾有文学创作传世,且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北宋即被金人所灭,陆游跟父亲经过了一段流亡岁月,才回到山阴老家。

陆宰不仅是一介文人,更是一个有爱国思想的知识分子,常与志士往来,谈论家国局势,受父亲影响,年少的陆游早已埋下文学与爱国的种子.二十九岁时参加进士考试,因名次在秦桧孙(秦埙)之前,又因喜论恢复,屡受排挤,至桧死才得以被起用。

陆游二十岁就定下:“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报国壮志。

三十岁参加礼部考试,名列第一,因“喜论恢复”而遭投降派秦桧打击,被除掉了名字。

但他毫不消沉,回乡后仍攻读兵书,刻苦习武,准备抗金卫国.1162年,宋孝宗赵慎起用主战派张浚,准备北伐.孝宗召见了陆游,陆游趁此良机提出了许多政治军事主张,并给予赵慎以有力支持。

但是北伐失利,宋再度向金求和,孝宗意志动摇,朝中主和派重新抬头,张浚被罢官,陆游也被削职还乡。

1170年,陆游到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任通判。

后来又到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府中办理军务,积极向王炎提出恢复中原的作战策略。

但是,由于朝中投降派的阻挠破坏,王炎被召回朝庭,幕府也被撤散。

陆游的作战主张不仅得不到实现,自己也被调到成都府安抚司任参仪官。

1173年夏,他被任命为蜀州(四川崇庆)通判(副州官)。

不久,又被调到嘉州(四川乐山),年底才又回到蜀州。

报国无门,爱民无力,终于在1174年十月,陆游又被调到荣州(四川荣县)去摄理州事。

陆游,在蜀州虽然只有一年多时间,但对蜀州感情十分深厚。

即使晚年回到浙江山阴老家,也还写了许多记念蜀州的诗篇。

蜀州人民也怀念放翁诗人,诗人长溘之后,人们的罨花池旁为他和赵忭([宋代]一御吏,曾作蜀州官)修一庙宇,称赵陆公祠,后改称“二贤祠”。

《示儿》的诗意

《示儿》的诗意

《示儿》的诗意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出自宋代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

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示儿

示儿

示儿 -陆游的诗作《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示儿作品出处剑南诗稿文学体裁七言绝句作者陆游创作年代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210-01-26)1 基本信息示儿作品名称:《示儿》创作年代:南宋作者姓名:陆游作品体裁:诗七言绝句遗嘱诗爱国诗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2 诗词原文示儿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wāng)告乃翁。

3 作品注释示儿:告诉儿子。

示儿元知:本来就知道。

万事空:万事皆空。

但:只。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冀州、兖(yǎn)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幽州、雍州,这里代指的是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的军队。

北定:把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你;你的。

无忘:不要忘记。

翁:父亲。

4 译文介绍诗意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的时候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陆游对儿子的临终遗嘱,也是陆游的绝笔诗。

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世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的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告诉他胜利的消息。

从这首诗中,人们可以感觉到一位老诗人在人生的弥留之际强烈的爱国之心。

这首《示儿》诗是他生命终点所爆发出的爱国火花,也可看做他一生爱国思想及诗作的总结。

6 诗词赏析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小学文言文阅读】陆游《示儿》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小学文言文阅读】陆游《示儿》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

【小学文言文阅读】陆游《示儿》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陆游的诗《示儿》全诗赏析及翻译注释示儿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的定中原日,家祭并无忘告乃翁。

[注释]1.示儿:给儿子们看看。

2.但:只。

3.九州同:祖国统一。

4.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家祭:对祖先的祭拜。

6.乃翁:你的父亲。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文学家。

字务观,号摆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存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

[简析]陆游就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精力专门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冷落、压制,但爱国热情始终没减缓。

《示儿》诗就是诗人临终寄给儿子的遗嘱,抒发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大度猛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的定中原日”,说明诗人虽然悲痛,但并未恐惧。

他深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够讨平中原,建国失地。

存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愤转变为嘹亮。

结句“家祭并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回,无奈自己活著的时候已看不出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期望倾注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叮嘱儿子,在家祭典时千万别忘掉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

《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导语:《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临终前对儿子的遗嘱。

语言不假雕饰,直抒胸臆。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示儿》原文注释及赏析,欢迎阅读!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1. 示儿:给儿子们看。

2. 但:只。

3. 九州同:祖国统一。

4.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5.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6. 乃翁:你的'父亲。

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这种遗恨从生前留到死后。

在生命弥留之际,心情更为沉痛。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陆游赏析(7篇)

《示儿》陆游赏析(7篇)

《示儿》陆游赏析《示儿》陆游赏析(7篇)《示儿》陆游赏析1示儿作者:陆游年代: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赏析: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

“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

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唯独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

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

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

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

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

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示儿》陆游赏析2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示儿:给儿子们看。

元:本来。

元同“原”。

但:只,副词。

九州:指中国的领土。

同,指一统江山。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旧俗后辈对先人的祭奠(diàn)。

乃翁:乃,代词,你。

即你的父亲。

[翻译]一个人死去本来就知道万事皆空,只令我悲哀的是看不到九州成一统。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一、《示儿》原文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示儿》翻译1、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2、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三、《示儿》赏析11 情感真挚深沉这首诗是陆游的绝笔,也是他的遗嘱。

诗人在临终之际,对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仍然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和期待,情感真挚而深沉。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诗人开篇就表明了自己对死亡的坦然态度,但紧接着又抒发了未能看到国家统一的悲愤之情。

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挚爱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111 爱国情怀的强烈表达全诗以“悲”字贯穿始终,充分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他一生都在为抗金复国而努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两句诗,是诗人对儿子的嘱托,也是他对国家未来的殷切期望。

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12 语言质朴自然《示儿》的语言质朴无华,通俗易懂,但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诗人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受到他的痛苦和希望。

这种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亲和力。

12 艺术特色121 以“临终遗愿”为切入点诗人选择在临终之时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和未竟之志,这种独特的视角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读者在感受到诗人生命即将结束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是何等强烈。

122 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中“死去元知万事空”与“但悲不见九州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方面,诗人深知死亡意味着一切都将结束;另一方面,他又为国家未能统一而悲痛不已。

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爱国之情超越了生死。

123 对后人的深远影响《示儿》作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翻译: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示儿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感情。

拼音:sǐ qù yuán zhī wàn shì kōng ,dàn bēi bú jiàn jiǔ zhōu tóng 。

wáng shī běi dìng zhōng yuán rì ,jiā jì wú wàng gào nǎi wēng 。

字词解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背景:《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赏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

虽然屡遭投降派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消减。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

《示儿》原文翻译及赏析《示儿》是唐代诗人杜甫写给自己女儿的一首诗。

其原文如下:示儿道殣不行,猖披外出,头髮不结,截辫可染。

衣着褪敝,短襦狐貉,手舞麈尾,喜吏尤冶。

高楼明月,望断天涯,云初中夜,风罢应凉。

识字不多,识礼不深,何得孝心,为君抚琴!这首诗短小精悍,清新脱俗,直线式地表达了作者对女儿的思念和期盼,也借此对当时的教育、道德和文化风气提出了一定的质疑和反思。

首先,作者从女儿的容貌、打扮、行为等方面入手,描绘了一个自由、豁达、不受礼教束缚的形象。

这个形象既可以被解读为对女儿的宽容和理解,也可以被理解为对当时礼教陈旧、繁琐的反叛和批判。

其次,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女儿教育问题的关注。

他认为女儿“识字不多,识礼不深”,说明了女孩子在当时的文化环境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教育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并没有因此责怪女儿,而是在自责的同时,表达了对女儿的爱和期望,希望女儿能够在他的陪伴和指导下,成为一名有德有才的女子。

最后,作者在诗中的心情也是值得探究的。

他把自己的心情融入到了对女儿的描述中,透过女儿寄托自己深深的父爱。

高楼明月和望断天涯,体现了作者的心情恬静虚空。

但究竟是“云初中夜”,还是“风罢应凉”,也纷纷引起了读者的深思。

有人说这是暗示着作者的酷爱,有人说这是作者对外在环境的反应。

无论如何,这首诗都是杜甫对自己女儿深情爱意的表达和人性关怀。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和家庭观念一直是社会热点的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质量提高和对家庭的重视也日益增加。

父母们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已经不再局限于面包和零花钱,而是更加求全。

不过,我们也应该反思,是否我们的家庭观念也可能对子女造成误导和侵犯?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才能更好地呵护自己的子女?《示儿》这首古典诗歌,以其真挚的情感和敏锐的洞察力,不同于平常的诗歌,更具深刻的社会和人性意义。

它对我们的思考,督促我们对生命的态度,对亲情关怀的胸怀,都提出了警醒和启示。

陆游《示儿》古诗词原文、译文及创作背景

陆游《示儿》古诗词原文、译文及创作背景

陆游《示儿》古诗词原文、译文及创作背景《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作品,此诗传达出作者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吧。

《示儿》原文宋代: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我!注释1.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2.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

本来。

在苏教版等大部分教材中本诗第一句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在老的人教版等教材中为“死去原知万事空”,因为是通假字,所以并不影响本诗的意境,尚有争议。

人教版等教材多为“元”,不常用通假字。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悲:悲伤6.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7.同:统一。

8.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9.北定:将北方平定。

10.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11.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12.无忘:不要忘记。

13.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创作背景陆游的一生,呼吸着时代的气息,呐喊着北伐抗金的战斗呼声,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热忱。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八十五岁的陆游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留下了一首《示儿》,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期盼。

陆游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

在十二世纪初,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国。

在陆游出生后的第二年,金国占领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市);第三年把徽、钦二帝掳去,北宋亡国。

而当钦宗之弟赵构逃到南方,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权之后,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汉奸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

示儿古诗注释及译文

示儿古诗注释及译文

《示儿》古诗注释及译文一、古诗原文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古诗注释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

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

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三、古诗译文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只是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

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四、古诗赏析《示儿》是陆游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人生中最后的、最美的一首诗,被文学家称为宋诗之极品。

这首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表明诗人即将离开人世,就什么都没有了,万事皆空,用不着牵挂了,从中体会诗人那种悲哀凄凉之心情。

但从诗人的情感流向来看,有着更加重要的一面,“元知万事空”这话看来平常,但就全诗来说非常重要。

它不但表现了诗人生死所恋,死无所畏的生死观,更重要的是为下文的“但悲”起到了有力的反衬作用。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描写诗人的悲怆心境。

此句诗意是诗人向儿子们交代他至死也无法排除的极大悲痛的心境,那就是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深深感到遗憾。

这一句中的“悲”字是句眼,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见祖国的统一。

表明自己心有不甘,因为“不见九州同”。

“悲”字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悲哀、遗憾之情。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

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诗人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

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实用文档
走进南宋末年,85岁的老人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提笔为儿女写下了这样的临终嘱咐。 谁来读?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透过这个“悲”字,你看到了什么?
实用文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时统治者在做什么呢?我们一起去临安看看
实用文档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实用文档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
九州:指中国。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同:指统一。
我本来知道人一死就什么都不 知道了,只是不能看见祖国的统一 而感到悲伤。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1.九州在诗中是指 _________,乃翁是 指 _________。 2.这首诗看出作者 ———————— 的情怀。 3.作者希望王师_________。
4.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 回答)__________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 句回答)_____________。
5.《示儿》最能表现诗人爱国情感的诗 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放不下 这件事。因此,他告诉儿 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从这首诗中你感受到什么?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 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 了他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 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
实用文档
陆游去了,他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儿子再也听不到父亲的声音了,一切的一切都伴着陆 游长眠于地下,唯独留下一腔遗恨和满怀“悲”意的《示儿》。齐读
实用文档
1。杜甫被后人称为“诗_圣_ ”, 他写的诗宛如一面镜子,真实的反 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现实生活,所 以他写的诗又被称诗为史“ __ ”。
2。大李杜是 李_白_ 和 _杜_甫。 小李杜是 李_商_隐和 _杜_牧。
实用文档
1.比一比,再组词。 祭( ) 乃( ) 涕( ) 察( ) 奶( ) 递(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示儿》的作者是__朝的__。“示儿”
实用文档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统治者们在干什么? 读到这里你的心情如何?
实用文档
带着愤怒读好 命即将结束,作者始终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是悲伤,是悲痛,是悲愤。读
实用文档
1210年的除夕,85岁高龄的陆游躺在病床 上,已奄奄一息,他对他的儿子说:__ __________________。
实用文档
示儿
陆游
他的遗嘱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示儿》。陆 游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那他临终那夜 留给儿子的遗嘱到底是什么内容。谁来猜 一下,他或许会交代什么?
打开书,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陆游的遗嘱内容 到底是什么吧。
实用文档
示儿 示儿:给儿子们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一间简陋的 茅草屋里,烛光闪烁,忽明忽暗。床 上躺着一位头发花白、奄奄一息的老 人。他真切地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于是,他把儿子叫到床前,用微弱地 语气交代遗嘱。这位老人就是我国南 宋著名爱国志士、大诗人陆游。(板 书:陆游介绍)
实用文档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实用文档
思考
通过学习这两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相同吗?
实用文档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示儿》
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通
过喜来表达的,写作者听到失地收复 的喜讯后极度的喜悦和急切还乡的心 情;《示儿》是通过悲来表达的,写 作者临终前的牵挂,他所念念不忘的 是没有见到“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 :指南宋军队。
“北定” :将北方平定。
“中原” :指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
“家祭”:祭祀祖宗。“乃”:你的。
“翁”:父亲。
待到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日子,
家祭时可别忘了把好消息告诉你们
的父亲。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作者悲的是什么呢? 是的他悲的是临终前看不到统一。 谁来读读前两句?(指名读)
的意思是__;这首诗中作者因__而“悲”, 表达了作者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被人称为是__朝 诗人__的“生平第一快诗”。诗中具体表现 “喜欲狂”的诗句有__,抒发了作者___的 心情。
实用文档
再见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师:同学们,你怎么理解“万事空”? 是的“万事空”就是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了。 是啊,但是作者悲伤的是什么?他唯一心痛的是什 么?谁来读?(但悲不见九州同。) 作者不能万事空的原因就是“但悲不见九州同”。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