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古诗ppt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7张PPT)语文课件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7张PPT)语文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f8c4bb1869eae009591bec2d.png)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 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 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 1、比一比,再组词。
❖ 祭( ) 乃( ) 涕( )
❖ 察( ) 奶( ) 递( )
2、解释下面的字词。
本来。
什么都没有了。
只。
元: 九州同:祖国统一。
万事空:南宋军队。 王师:
但: 定:平定、收复。
祭祀祖先。
家祭:
不要。
无:
Hale Waihona Puke 乃翁: 你的父亲。❖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宋
陆游
❖
《示儿》的作者是__朝的__。
《示儿》
示儿
“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 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 嘱。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 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 袖,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
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7张PPT)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8d5da5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4.png)
2、课外自主阅读陆游诗人的其他爱国古诗。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统一祖国。
3. 陆游最大的牵挂是什么?
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4. 陆游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既然诗人他在前两句都说了死后万事皆空,他为何独独要“悲”?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
示 儿
遗恨深深
不见九州同
强烈愿望
北定中原
深情期盼收复失地
1、默写《示儿》。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注释,我知道“示儿”指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陆游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初读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不存在,)
中国古文里“元”和“原”共用,这里“元”有“原”的意思,当“原本”、“原来”讲
三、感知诗意
评价:在那个唯心主义至上的封建社会,陆游的这种唯物主义思想算是非常先进的。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语文上册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宋】陆 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风卷江湖雨暗村,四山声作海涛翻。
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统一祖国。
3. 陆游最大的牵挂是什么?
收复失地,平定中原。
4. 陆游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既然诗人他在前两句都说了死后万事皆空,他为何独独要“悲”?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还要“告乃翁”?
示 儿
遗恨深深
不见九州同
强烈愿望
北定中原
深情期盼收复失地
1、默写《示儿》。
从古诗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根据注释,我知道“示儿”指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示儿》诗为陆游的绝笔,作于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1210年元月)。此时陆游八十五岁,一病不起,在临终前,给儿子们写下了这首诗。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陆游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二、初读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后一切都不存在,)
中国古文里“元”和“原”共用,这里“元”有“原”的意思,当“原本”、“原来”讲
三、感知诗意
评价:在那个唯心主义至上的封建社会,陆游的这种唯物主义思想算是非常先进的。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著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示儿ppt课件
![古诗三首-示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f40e8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f.png)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诗人介绍
➢ 陆游(1125-1210)南宋杰出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 坚持抗金,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仕途不顺。 ➢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 ➢ 他的词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 朱自清曾经评价他“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陆游才配
初读古诗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了解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译文 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
了解诗意
但悲不见九州同
注释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 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陆游临死前真的了无牵挂吗?
暗示诗人示还有儿
放不下的、要嘱咐
不是
的事情。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你北从定哪中个原字可日以,看家出祭来无?忘告乃翁
诗人临终前的愿望是什么?从中我们可 以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
北定中原
告乃翁
读出节奏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意: 要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了解诗意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 的父亲!
了解诗意
王师北定中原日
注释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诗人介绍
➢ 陆游(1125-1210)南宋杰出诗人,字务观,号放翁。 ➢ 坚持抗金,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 仕途不顺。 ➢ 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内容。 ➢ 他的词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 朱自清曾经评价他“过去的诗人里,也许只有陆游才配
初读古诗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了解诗意
死去元知万事空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来。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译文 我本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 ;
了解诗意
但悲不见九州同
注释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 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陆游临死前真的了无牵挂吗?
暗示诗人示还有儿
放不下的、要嘱咐
不是
的事情。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
王师你北从定哪中个原字可日以,看家出祭来无?忘告乃翁
诗人临终前的愿望是什么?从中我们可 以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
北定中原
告乃翁
读出节奏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意: 要注意停顿,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了解诗意
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译文 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 的父亲!
了解诗意
王师北定中原日
注释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定,平定,收复。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示儿》ppt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示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0c9cc56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c.png)
14
语文蒸
诗歌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反衬:表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憾。
表达了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15
头语文
诗歌赏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读一读这一句,你读懂了哪些?
> 除了书上的注释,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北定:平定北方。
中原: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方。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4
语文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主要作品: 《示儿》 《关山月》 《书愤》 《钗头凤》等。
5
语文类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7
语文
我会写
jì
祭
结构:上下
音序: J 部首: 示
组词:祭祀 吊祭
18
语文头
读一读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朗读。同桌赛读、男女 生读、 小组读、齐读等。
示 儿①
[宋] 陆游
19
语文 ※
想一想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 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结合古诗内容,想象一下陆游临终前与儿子交谈的情景,写一段对话:
陆游:
儿子:
陆游: 儿子:
20
造句: 每年春节我们家族都搞大 型的家祭活动。
书写指导: 上边两部分要宽 展,左上边里面是两点,右 上边横撇要小、捺要长。
8
语文
我会写
nǎi
结构: 独体字
音序: N 部首: )
组词: 乃兄 今乃得之 造句: 喝酒后的爸爸经常说:
语文蒸
诗歌赏析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反衬:表现出诗人内心深深的遗憾。
表达了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15
头语文
诗歌赏析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读一读这一句,你读懂了哪些?
> 除了书上的注释,你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吗?
北定:平定北方。
中原: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方。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4
语文
作者简介
陆游 (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在 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
主要作品: 《示儿》 《关山月》 《书愤》 《钗头凤》等。
5
语文类
我会写
提示:点击生字进入详细讲解。
7
语文
我会写
jì
祭
结构:上下
音序: J 部首: 示
组词:祭祀 吊祭
18
语文头
读一读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 朗读。同桌赛读、男女 生读、 小组读、齐读等。
示 儿①
[宋] 陆游
19
语文 ※
想一想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他渴望收复失 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爱国热情。
结合古诗内容,想象一下陆游临终前与儿子交谈的情景,写一段对话:
陆游:
儿子:
陆游: 儿子:
20
造句: 每年春节我们家族都搞大 型的家祭活动。
书写指导: 上边两部分要宽 展,左上边里面是两点,右 上边横撇要小、捺要长。
8
语文
我会写
nǎi
结构: 独体字
音序: N 部首: )
组词: 乃兄 今乃得之 造句: 喝酒后的爸爸经常说:
《示儿》ppt课件
![《示儿》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001a06f168884868762d62a.png)
枣庄六中
颜廷亮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 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 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 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 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 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 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 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 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 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这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后你们有什 么收获呢? 2、伟大诗人陆游还有哪些其它的诗 歌作品呢?
1、默写《示儿》。 2、课外收集有关陆游的古诗。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 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同学们预习课文,做到以下 两点要求。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颜廷亮
宋代大诗人陆游一生创作很多诗歌,保存下 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 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他在临终前 作了一首诗《示儿》。示:把事情摆出来让人知 道。“示儿”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个交代,相当 于遗嘱。陆游在临死之前最牵挂的是什么呢?这 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 九州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的意思是:本来就知道人 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 到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看不到中国统一的悲伤之情。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句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说说“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 无忘告乃翁” 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 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时候,祭祀祖宗时 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的事,告诉你的父 亲。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
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之情。
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齐读这首诗。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1、同学们,学了这首诗后你们有什 么收获呢? 2、伟大诗人陆游还有哪些其它的诗 歌作品呢?
1、默写《示儿》。 2、课外收集有关陆游的古诗。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他始终 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断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 击。中年入蜀抗金,军事生活丰富了他的文学 内容,作品吐露出万丈光芒,成为杰出诗人。 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爱国 主义精神,“气吞残虏”。
同学们预习课文,做到以下 两点要求。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就什么也没有了。 只是因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 到悲伤。朝廷的军队收复北方领土的那 一天,在家里祭祀祖先的时候,不要忘 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3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12课 古诗三首:示儿|部编版 (共1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26e0013186bceb18e8bbbe.png)
古诗学法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诵诗句、背诗文。
自主学习
1、自读古诗
请你借助注释,自读诗句,了解诗意, 体会诗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2、小组交流
给儿子们看
本来就知 道
示儿
陆游
祖国统 一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
你的父亲。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 手里的地区。
宋末林景熙《题陆放翁诗卷后》一诗的后几 句:床头孤剑空有声,坐看中原落人手!青 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来孙却见 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从诗中你能看出 南宋统一了吗?
(2)为什么朝廷会灭亡,国家会衰败 呢?请看南宋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只把杭州作汴州。
示儿
陆 游(南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宋灭亡历史背景
南宋,之所以被称为南宋,是因为之前有一个 覆亡了的宋王朝——史称北宋。1126年,金国侵 略者攻陷了北宋的都城汴梁。北宋灭亡了,淮河以 北,整个中原地带沦陷在金人的铁蹄下,重建的宋 王朝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河山,故称南宋。从中 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 朝廷的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 敌人铁蹄下挣扎的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 啊。可是……陆游写下这首《示儿》诗的时候,中 原沦陷、九州破碎,已经整整84年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对祖先的 祭祀。
合作学习
1、有感情读诗。 2、小组交流自己读完后最强烈的感受,并讨论--
“死去元知万事空”为什么还告诉儿子“家祭无 忘告乃翁”?
12古诗三首 示儿 第一课时 课件(共22张PPT)
![12古诗三首 示儿 第一课时 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9f8a53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31.png)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至 死 渴不 望忘 统收 一复 祖失 国地
题写 旅店
题临安邸
题写在临安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
升
字云友
号平山居士
南宋诗人
题临安邸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温暖的的歌风西舞把湖几人四时吹周才得能青醉停山醺休绵醺?延的楼,阁简望直不是见把头杭,州湖当面成游了船那上汴州。
愤 怒 之 情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南宋权贵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自然界的春风 当时的淫靡之风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诗人的愤怒 对国家命运深深的担忧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本来
全国
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
唯一使我王痛师心北的定,中就原是我日没,能家亲祭眼无看忘到祖告国乃的翁统。一。
南宋朝廷的军队
你们的父亲
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到来之时,你 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疆域
國
人
土地
戈 武器
爱国情怀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
游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7张PPT)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7e3517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6.png)
示儿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 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节奏划分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堂总结
陆游一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 他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 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初衷,深深领会到诗 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 真挚!让我们再次朗诵《示儿》,体会他这 种深沉真挚的情感。
板书设计
毕生的事—— 不见九州同
热
爱
盼望与嘱咐——王师北定中原
祖 国
布置作业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 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 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而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无 意于祖国的统一。
展开想象 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示例: 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 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 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 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祭乃熏 杭 亥 恃 哀拘
词语乐园
乃父 熏人 依恃 抖擞
已亥杂诗
词语理解
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同:“九州”古代指全国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乃翁:你们的父亲。
释解题目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 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诗歌朗读 自由朗读诗歌,尝试读正确、读通顺。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节奏划分 朗读时,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课堂总结
陆游一生空有报国之志,却无法实现。 他致力于抗金斗争,希望能收复中原。虽然 频遇挫折,却仍然未改初衷,深深领会到诗 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和 真挚!让我们再次朗诵《示儿》,体会他这 种深沉真挚的情感。
板书设计
毕生的事—— 不见九州同
热
爱
盼望与嘱咐——王师北定中原
祖 国
布置作业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从中原沦陷的那一天起,人们就在苦苦地等着盼着朝廷的 军队能够北上抗金,收复失地,解救那些在敌人铁蹄下挣扎的 父老乡亲,实现九州统一的夙愿。而南宋统治者只顾享乐,无 意于祖国的统一。
展开想象 想象“九州不同”时社会是什么样的?
示例: 想象到“九州不同”时土地荒芜,老百姓拖儿 带女背井离乡;房屋倒塌,路边常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骨; 入侵者骑着高头大马,耀武扬威,随意挥动着鞭子抽向正 在做苦力的人身上,可是他们不敢怒也不敢言……
祭乃熏 杭 亥 恃 哀拘
词语乐园
乃父 熏人 依恃 抖擞
已亥杂诗
词语理解
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同:“九州”古代指全国 ,“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中原:指淮河以北沦陷在金人手里的地区。 家祭:对祖先的祭祀。 乃翁:你们的父亲。
释解题目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92df380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3.png)
五千仞岳上摩天。
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忧国忧民的诗人
遗民泪尽胡尘里,
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
南望王师又一年。
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
——《秋夜将晓出篱 百姓,盼望南宋统治者能够尽快收复中
门迎凉有感(其二)》 原,实现统一。
拓展资料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 十 一 月 四 日 风 雨大作(其二)》
读一读后两句诗,感受“盼之深”,体会诗人的家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补充资料
51岁那年,因为尽力主张朝廷北伐抗金、收 复中原,却被昏庸腐败的朝廷随便找了个借口罢 免了官职,他忧愤成疾,大病十日。病体初愈时, 他写下了——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52岁时,他写下感人肺腑的诗句——遗民忍 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庙社:宗庙和社稷,代指国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家。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和。銮 : 本 指 马 车 上 的 铃 铛 , 此
处借指皇帝的车驾。
体会情感
病起书怀 【宋】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五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精读引领课
12 古诗三首
第1课时
核心任务
著名诗人艾青曾无比深情地写道:
班 级
悠悠爱国心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
朗
诵 会
深深爱国情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学完第四单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 (共23张PPT)
![12 古诗三首 示儿 课件 (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61ee57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dd.png)
他到死还不忘国家统一,可见, 他是一个怎样的诗人?
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 的爱国热情。
《示儿》这首诗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 人临终时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无穷 的遗恨,也有必成的信念。全诗的语言浑 然天成,不事雕琢,真情自然流露,感人 至深。
还有哪些爱国诗句: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自幼好学不倦,在饱经丧乱 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20岁时与唐琬结 婚,后被其母强行拆散。这种感情伤痛终其一生,《钗头 凤》、《沈园》等名作即是为此。一生著作丰富,有《剑 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个文集存世,存诗9300多 首,是我国现有存诗最多的诗人。
创作背景
爱国诗人陆游,他的仕途虽然坎坷,但是他无论他身在何处, 都在想着收复失地,在为国家的统一而努力。这首诗《示儿》,作 于公元1210年,当时陆游八十五岁,因病卧床不起,自知时日不多, 所以命儿子拿来纸币,写下此诗。此诗为陆游的绝笔,既是诗人的 临终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的抗战号召。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一个人临终前,一般会给儿女留下什么样的 遗言?而陆游的遗言有何不同?
“国”重于“家” “国家至上”
“死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 没有了,只是因为看不到全国统一而 感到悲伤。
诗人在“悲”什么?让我们随着陆游一 起,走进他的生活。
二十岁时,他激情高诵:“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 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示儿》 ppt
![《示儿》 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76394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9a.png)
延
狂胡,下马草军书。”
伸
➢ 52岁时,大病初愈后他仍为国担忧,他写道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 67岁时,早已是古稀之年的的陆游已是缠绵 病榻,但令他魂牵梦绕的仍是:“夜阑卧听
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 68岁时,回归故里,可他却依然心系沦陷区 的百姓,他对南宋统治者的不作为无比愤慨, 他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 年。”
示自己的爱国之志,遂绝食而死,誓死不当亡国奴。陆游的玄孙陆
天骐亲身参加了这场战斗,为了避免被元朝军队俘虏,竟投海自尽。
同学们,陆游的子孙,不屈于金人的统治,以死明志。满门忠
烈,视死如归,守住了陆氏家族的爱国家风,完成了陆家风骨中伟
大爱国情感的千年延续。
拓
展 ➢ 20岁时,陆游立下了这样的志向:“上马击
D仕途坎坷
陆游的仕途之路却称不上 顺利,期间更是一度五起五落, 令人无何奈何。宋高宗时期, 陆游曾参加礼部考试,但秦桧 不喜欢陆游所以最后没有结果。 到了宋孝宗时期,陆游直接被 赐进士出身,好不容易实现了 自己报效国家的理想,但此后 却是有更多的不如意在等着他。
请同学们拿出学习清单,小组合作学习清单上陆游的人生经历资料,选择一个片段,抓住走进你心里的词或 句子,发挥想象,走进诗人的内心,写出诗人披肝沥胆地嘱咐儿子的内容。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背
景
陆游死后的70年后发生了崖山海战,这是南宋与蒙古的最后一
资
次大决战,最终以宋军全军覆没告终,此次战役标志着南宋的灭亡。
料
当崖山之战南宋兵败的消息传到越州之后,陆游的孙子陆元廷悲愤
不已,号啕大哭,不久,陆元廷就忧愤而死。陆游的曾孙,为了表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3张PPT)
![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f3c728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995ab6b.png)
示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题: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所写,既 是他的绝笔,也是他写给儿子的遗嘱。 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以及对收复失地的 期盼。
示儿:是指陆游写给儿子看的诗。
“示”,给……看的意思。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元:同“原”,本来。 但:只。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 指代中国。 同:同“统”,统一。
诗意: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 都没有了。只是为看不见全中国 统一而感到悲伤。
既然人死后万事都不可知,为何 还要“告乃翁”?
陆游对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的志愿 矢志不渝、至死不改、终成遗愿的伟大 情感,九泉之下仍然不忘北定中原,此 情感天动地、可泣鬼神!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定:收复、平定。 中原:泛被金军占领的失地。 家祭:家里祭拜祖先。 无:同“勿”,不要。 乃:你的,你们的。 乃翁:指陆游自已。
诗意:宋朝的军队向北进军,收复中 原的时候。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 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悲盼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悲
陆游为什么悲?
为有生之年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悲。
陆游最大的牵挂是什么? 收复失地。
陆游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统一祖国。
板书设计
悲之切 死去元知万事空
示
但悲不见九州同
儿 王师北定中原日 爱之深 家祭无忘告乃翁
忧国爱国 至死不渝
中心主旨 《示儿》通过描写诗人毕生的心事和
无限的希望,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失地、 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小结
同学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我们应该像诗人陆国,事定犹须待盖棺。 ——陆游《病起书怀》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4张PPT)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c1d786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f.png)
赏析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字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 憾、悲愤之情袭扰着临死前的诗人。
赏析古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赏析古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家祭无忘告乃翁”表明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 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祖 国统一的热切心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关于爱国的诗句。
板书设计
示儿
死去完知万事空
悲 但悲不见九州同
盼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收复失地 渴望祖国统一谢 谢 观 看!Fra bibliotek绕着诗人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后两句是诗人对儿子的 嘱托和殷切期盼
主旨概括
《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给儿子的 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 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拓展
抒发爱国之情的诗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走进古诗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 北定:将北方平定。 »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家祭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
诗意
把这件事情告诉你们的父亲。
赏析古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空”字表明诗人早已看透生死。 “但”字指出唯有一事不空,那就是不见九州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4张PPT)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古诗三首示儿》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b8ff16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0.png)
品读赏析
课堂集中营
本来就知道,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唯 独放不下,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宋朝的军队平 定中原那一天,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告诉你的父亲。
全文梳理
课堂集中营
万事空 示 不见同 儿
中原日 告乃翁
毕生心事 嘱咐盼望
先叙事后抒情
至死不渝 忧国忧民
中心思想
课堂集中营
《示儿》诗是诗人临终写给儿子的遗嘱, 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 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热情。
新课导入与教学方法总结(二)
图片导入:展示与古诗相关的图片或插图,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景象和人物形象,引出本课的 主题。 无论采用哪种导入方式,都要注意与本课内容的紧密结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和意 义。同时,也要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 趣。
下载后此页可删除掉 也可编辑修改
2023-2024学年秋季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三首:示儿》的新课导入方式 ,: 背景导入:介绍陆游的背景和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示儿》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 ,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涵和意义。 诗意导入:通过描述古诗的意境和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氛围,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 好奇心。 朗读导入:播放古诗的朗诵或朗读,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古诗的韵律和情感,从而进入古诗的 学习。 故事导入:讲述与古诗相关的故事或传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本课的主题。
实战练习
3.“九州”在诗中指( A ) A.全国 B.九大洲 C.地域辽阔
4.“但悲不见九州同”中“____悲______”字突出了诗人的 悲怆心境,他因为没有亲眼看到__祖__国__的__统___一_____而感到 遗憾。
古诗三首之《示儿》课件PPT 五年级公开课
![古诗三首之《示儿》课件PPT 五年级公开课](https://img.taocdn.com/s3/m/e0c08e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f6.png)
根据下面的提示,朗读古诗。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根据下面的提示,朗读古诗。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豁达
死去元知万事空,
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勿,不要 你们的父亲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者悲从何来?
悲愤
皇子赵构逃难至临安(今天的杭州)建立了 南宋政权。正和大臣们过着花天酒地、歌舞升 平的生活。他们一味的苟且偷生,不思收复国 家的失地。
作者悲从何来? 悲叹
陆游自小立下收 复中原志向,一生坚 持抗金。
中年入蜀抗金, 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 权派的排斥打击。
晚年归隐山居, 一直关注朝廷北伐战 事。
但悲不见九州同
只,只是
国家统一
作者悲从何来?
作者悲从何来?
悲伤
北宋末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朝的军队节节败退。 当时的汴(biàn)京(今天的开封)被攻陷,宋徽宗、宋钦 (qīn)宗被俘虏。从此山河破碎,人民流离失所,无数的家 庭妻离子散,无数的妇女惨遭蹂躏(róu lìn),人民生活在 水深火热之中。
小学语文统编版五年级第四单元
示儿
宋 陆游
给儿子看。 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
写给儿子的。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对死者表示追悼的仪式。 古代杀牲供奉鬼神。
根据下面的提示,朗读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祭∕无忘∕告乃翁。 勿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元:通“原”,原来,本来。 但:只是。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通“勿”,不要。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 人 。 乃:你 ,你的。
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 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 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 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 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 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 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 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 国主义基调。
一生立志为国破敌:
少年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壮年陆游பைடு நூலகம்--“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老年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作为陆游的儿子, 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爱国诗篇: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只是。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 人 。 乃:你 ,你的。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原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biàn
直把杭州作汴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 但悲不见,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 家祭无忘,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不见九州同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北宋1127年间,来自北方的女真 族攻占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 北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的皇族、 后妃、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及灾难。事 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 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在途中他目 睹了金兵的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 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 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苟且偷安。为 报仇雪恨,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但由于他积极主 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 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 民命运担忧。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业:
• 1、默写《示儿》。
• 2、将《示儿》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元:通“原”,原来,本来。 但:只是。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无:通“勿”,不要。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 人 。 乃:你 ,你的。
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 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 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爱国 诗人。父亲陆宰是个具有爱国 思想的知识分子。家庭的教育, 使陆游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 的思想和杀敌报国的壮志。他 自幼好学不倦,“年十二能诗 文”,他还学剑,钻研兵书。 二十五岁左右,向具有爱国思 想的诗人曾几学诗,受益不浅, 从此确定了他的诗歌创作的爱 国主义基调。
一生立志为国破敌:
少年陆游---“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
壮年陆游பைடு நூலகம்--“天下可忧非一事,书生无地效孤忠。” “ 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
老年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作为陆游的儿子, 你会对父亲说些什么?
爱国诗篇: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余光中: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但:只是。 九州同:全国统一. 同:统一。 王师:国家的军队。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仪式。 乃翁:你的父亲;也表示老 人 。 乃:你 ,你的。 万事空:什么事都没有了。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原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题临安邸(dǐ)
宋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biàn
直把杭州作汴州!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 但悲不见,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 家祭无忘, 家祭无忘告--乃--翁。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悲------不见九州同
靖康之变:又称靖康之乱、靖康之难、靖康之祸、 靖康之耻,是指中国北宋1127年间,来自北方的女真 族攻占当时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掳走 北宋皇帝宋钦宗和太上皇宋徽宗,及几乎全部的皇族、 后妃、官吏及逾十万首都平民的重大战争及灾难。事 年发生于宋钦宗靖康年间,因而得名。 陆游出生的第二年,“靖康之难”就发生了。他的 家人跟着百姓 ,也开始流浪逃亡的生活。在途中他目 睹了金兵的为非作歹,滥杀无辜,民不聊生,沦陷区的 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这在他幼小的心灵深处埋下 了仇恨的种子。而南宋统治者屈膝投降,苟且偷安。为 报仇雪恨,他曾从军九年,积极抗金。但由于他积极主 张抗金,就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和排斥而多次失去官 职。可不管个人遭遇多么不幸,他始终为国家前途、人 民命运担忧。
示儿
宋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作业:
• 1、默写《示儿》。
• 2、将《示儿》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