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2024学年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2024学年人教版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天圆地方后猜球,实践要靠全球游,卫星上天终得证,蓝色星球靓照传)首次证实地球球体的事件: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1、地球的形状:球体(赤道略鼓、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太阳月亮形状猜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球的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球体的事件:地球的卫星照片;生活中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例子:①站得高,看得远;②远处是来的帆船,总是先看见桅杆,后看见船身;③月食现象。
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6371451,半径周长表面积,名称单位分仔细)4、地球仪的定义:为了便于看到地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5、地球仪的作用:①便于知道地球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分布②借助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6、地球仪上点和线7、赤道定义: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8、纬线定义: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9、纬线的特点:10、纬度:赤道的纬度是0°,是纬度的起始线;,向北向南各划分90度。
赤道以北为北纬,最大90°;赤道以南为南纬,最大90°;北纬用字母“N ”表示,南纬用字母“S ”表示;北极点的纬度为90°N ,南极点的纬度为90°S 。
11、纬度的判读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数后边标注字母N;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度数后边标注字母S;12、纬度的大小与纬线长度的关系:纬度数值越小,纬线的长度越长;南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也相同。
13、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14、南北半球的界线: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南为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精选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1. 地理学的基本概念
- 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 地理学的分类和分支学科
2.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
3. 地球的大气圈
- 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
- 大气圈的功能和作用
- 大气圈的气候分区
4. 气候与天气
-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
- 气候要素和气候类型
- 天气的形成和预报
5. 水资源与水循环- 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水的循环和水循环过程- 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6. 土壤与农业
- 土壤的形成和组成
- 土壤的类型和特点
- 农业的发展和影响
7. 人口与城市
- 人口的分布和变化
- 人口问题和人口控制- 城市的特点和发展
8. 交通与通信
- 交通运输的方式和工具- 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影响- 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9.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 自然灾害的类型和特点
- 自然灾害的成因和防灾减灾措施
- 灾害救援和恢复重建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精选知识点,通过这些内容可以对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领域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文档对你有帮助!。
(完整版)初中地理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图上距离⑵、比例尺:①、比例尺=————-实地距离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文字式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线段式 0 1 2 3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
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第二章地球的面貌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
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
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
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 1、地球的形状:球体。
(证据:麦哲伦环球航行等)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在地球仪上(右图)找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辨别经线、 纬线)1、纬线和经线(“横纬竖经”) 长度 方向形状 纬线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指示东西圆经线一样长指示南北 半圆2、纬度和经度范围0° 划分 度数增加方向纬度 0°—90°(低纬:0-30度;中纬:30-60度;高纬:60-90度) 赤道 北纬(N ) 往北 南纬(S ) 往南 经度0°—180°本初子午线东经(E ) 往东 西经(W )往西3、南北半球划分界限: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界限:20°W 和160°E 组成的经线圈。
4、经纬网定位5、五带”的划分(读图熟记:五带的名称、分界线,现象。
)A 50°40° 30° 40° 60° 80°由经纬网图可知:A 点的纬度40°N ;经度60°E 。
位于北半球(南、北),东半球(东、西)。
高、中、低纬度归属中纬度。
“五带”归属北温带。
地轴北极南极经线赤道(纬线)将下图中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面向地球仪,应用手向右拨动地球仪,最迟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D 点。
(三)地球的运动 1、自转和公转绕转对象 周期 方向产生的地理现象自转 地轴 1天 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公转 太阳1年自西向东季节的变化、五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夏季大于冬季)2、公转(以北半球为例,结合地球公转示意图) 节气日期太阳直射 点位置 昼夜长短 ③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④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内极昼南半球昼短夜长,南极圈内极夜 ①秋分 9月23日前后赤道全球昼夜等长②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内极夜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内极昼(1)在“地球公转示意图”中画出公转方向。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1. 地理的定义和作用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与人类社会活动关系的学科。
通过地理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理现象以及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和活动。
2.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同时自转造成地球的昼夜变化。
3. 地球上的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等。
水资源对于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非常重要。
4. 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地球上的陆地资源包括土壤、森林、矿产资源等。
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农业、工业和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5. 地球上的气候和气象现象地球上的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气象现象包括气温、降水、风力等,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6.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理数据的储存、处理和分析的系统。
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等设备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
7. 人口与人口分布人口是指一定地理范围内居住的人的数量。
人口分布指人口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不同地区的人口分布影响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
8. 中国的地理特点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中国的地理特点对经济和文化发展有很大影响。
9. 世界地理世界地理包括世界各大洲、各国家、各地区的地理特点和地理位置。
了解世界地理有助于增长我们对世界的认识。
10. 地理环境保护地理环境保护是指保护地球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保护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资源,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简要介绍,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和人类与地球的关系。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图解版)
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考点1. 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地球的大小: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
3、地球仪的点和线:地轴:地球自转轴;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北极:对着北极星方向的点,地球上的最北点南极:与北极对应的点,地球上的最南点赤道: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纬线: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经线(子午线):连接南北两极垂直于纬线的线4、地球仪上的经纬线和经纬度: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形状特征纬线是一个闭合圆圈经线是半圆,两条正对的经线组成经线圈指示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数量关系无数条;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无数条;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长度分布赤道向两极缩为一点、每一条纬线长度不相等(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每一条经线的长度都相等经纬度数划分纬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各增大到90°北纬N:北半球0°---90°N南纬S:南半球0°---90°S经度由本初子午线向东西各增到180°东经E:东半球20°W—0°--160°E西经W:西半球20°W—180°--160°E经纬度变化规律纬度数向北逐渐增大的为北纬纬度数向南逐渐增大的为南纬经度数向东逐渐增大的为东经经度数向西逐渐增大的为西经分界线确定南北纬分界线:赤道(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纬、以南是南纬东西经分界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本初子午线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180°经线以东是西经,以西是东经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东西半球分界线:20°W、160°E经线圈20°W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160°E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纬度划分低纬度(南北纬0°-30°)、中纬度(南北纬30°-60°)、高纬度(南北纬60°-90°)考点2. 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分类自转: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公转:地球绕着太阳旋转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北逆南顺”)自西向东周期1天1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2、地球公转示意(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时间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半球昼夜昼夜平分(等长)昼长夜短昼夜平分(等长)昼短夜长南半球昼夜昼夜平分(等长)昼短夜长昼夜平分(等长)昼长夜短天文学现象北极圈以北极昼,南极圈以南极夜南极圈以南极昼,北极圈以北极夜半球热量相等北半球多,南半球少相等南半球多,北半球少南北半球季节状况3、4、5月份北半球的春季南半球的秋季6、7、8月份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9、10、11月份北半球的秋季南半球的春季12、1、2月份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3、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分界线纬度范围特点A热带南、北回归线之间23.5°N —23.5°S 有阳光直射现象,获得阳光热量最多,气候终年炎热。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本文涵盖了七年级地理上册的所有知识点,包括以下部分:1.地球与地球仪2.经纬度与地球坐标3.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4.地球的运动5.大地构造与板块运动6.地形与地貌7.气候和水资源1. 地球与地球仪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它是一个近乎球形的天体,由3个主要部分组成:地核、地幔和地壳。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56公里,它绕着太阳公转,同时也自转着。
地球的自转轴倾斜23.5度,这个倾角导致了地球的四季交替。
地球仪是用来表示地球的工具,它通常由球体和三条轴组成:地球的自转轴、黄道轴和赤道轴。
地球仪可以用来解释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也可以用来展示地球各个部分的地理信息。
2. 经纬度与地球坐标经纬度是一种用来描述地球位置的坐标系,它以地球的自转轴和赤道为基础确定了地球的参考系。
经度和纬度都被度量为角度。
经度用来描述一个点在东西方向上的位置,它的起点是本初子午线,本初子午线过位于英国伦敦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
而纬度用来描述一个点在南北方向上的位置,它的起点是赤道,赤道的纬度为0度,南半球为负数,北半球为正数。
地球坐标是一个用来表示地球上位置的三元组系统,由经度、纬度和高度组成,它通常以度,分钟和秒为单位,如果要精确表示,还可以用弧度来代替度。
地球坐标可以帮助确定一个点的具体位置,并被广泛应用于地理学和地球科学领域。
3. 时区与国际日期变更线由于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和地球仪的限制,我们需要分割地球表面来确定时间和日期。
世界被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距离东西两端的经度相差15度。
不同时区内的时间相差一个小时,随着从东向西的移动,时间会递减,从西向东移动则会递增。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绕过地球的一条线,它位于实际的经度180度。
当处于该线东边的地区跨越该线时时间向前一天,而处于西边的地区跨越该线时时间向后一天。
4. 地球的运动地球同时作自转和公转运动,这两种运动共同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影响包括自转定理、昼夜和地球的四季交替。
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图文
初一上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图文地理是一门以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环境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等为对象的科学。
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一上学期的地理学习是一个基础性的期段,重点在于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点。
下面将通过图文的形式,对初一上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地理学是研究地球的科学,分为两大类: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动植物等。
人文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工业等。
二、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是一个呈近乎球形的天体,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
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岩石壳,分为大洲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幔是地壳下面的岩石层,厚度约2900公里。
地核是地球的中心部分,由外核和内核组成,温度和压力都非常高。
三、地球的运动地球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形式。
自转是地球自身绕着地轴旋转一周,完成一次自转需要24小时。
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运动,完成一次公转需要365天。
四、自然地理环境1. 大陆和海洋地球表面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主要集中在北半球。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
2. 气候区划气候是某地长期的天气状况,主要由温度和降水量来划分。
常见的气候区划有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
3. 河流和湖泊河流是地表水在地势下降的作用下形成的水流,它们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水生态系统。
湖泊是地表水在低洼地区聚集形成的水体,是天然水库。
4. 山脉和高原山脉是由岩石经过地壳运动隆起形成的地形,是地球表面的突起部分。
高原是海拔较高的大片地区,地形相对平坦,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上。
五、人文地理环境1. 人口分布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分布密集的地区多位于沿海地区和河流流域,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区多位于高山地区和沙漠地区。
2. 城市和乡村城市是人口聚集、经济繁荣的地区。
地理7上知识点总结
地理7上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是蓝色的行星,由陆地和海洋组成。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得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形成了地球的气候和季节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也是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如风、云、雨等)产生的原因。
地图是地球的缩影,地图上的各种符号和图例代表着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和信息。
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的真实大小和距离。
另外,地图上的方位角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方向,了解各地的相对位置。
第二单元:中国的地理环境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
中国的地理环境非常复杂多样,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农业、工业和城市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发展农业和工业;西部和南部地区多山地和高原,适宜发展旅游业和矿产资源开发;北部地区气候寒冷,适宜发展畜牧业和资源开发。
中国的地理环境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单元:世界的地理环境世界是一个大家庭,由不同的洲和国家组成。
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有着不同的气候、地貌和资源分布。
世界上的地理环境对各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北美洲、南美洲、非洲等洲都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景观。
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丰富多样,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条件和可能。
总结:地理7上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地球与地图、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世界的地理环境。
通过学习地理,我们可以了解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现象和地理环境,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地理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保护环境、发展经济。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为未来的发展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2024新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2024新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2. 地球仪。
- 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假想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 纬线和纬度。
- 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
- 纬度:以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称北纬(N),赤道以南称南纬(S)。
低纬度(0° - 30°)、中纬度(30° - 60°)、高纬度(60° - 90°)。
- 经线和经度。
- 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 经度: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为界,向东向西各分180°,东经(E),西经(W)。
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3. 地球的运动。
- 地球自转。
-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 周期:约24小时(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东边时间早于西边)。
- 地球公转。
- 方向:自西向东。
- 周期:约一年。
- 产生的现象: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五带的划分。
- 春分(3月21日前后)、夏至(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4. 地图。
-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 方向。
- 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 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比例尺。
-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常考知识点
人教版七上地理知识点汇总第一章地球1.1地球的宇宙环境1.可观测宇宙2.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是一颗恒星。
太阳吸引着行星、小行星、彗星等围绕它运行,组成太阳系。
3.太阳系的八颗行星,按照与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4.与其他行星相比,地球的基本数据有什么特点?距日距离:不远不近;质量体积:不大不小;表面温度:适中。
5.地球适宜人类生存的条件有哪些?在太阳系中,与金星、火星等其他行星相比,地球距离太阳不远不近,自身体积和质量不大不小,容易形成适合生命存在的温度、大气和水等。
6.人类太空探索的意义太空探索促进新资源的开发太空探索帮助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探索生命的起源,并认识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太空探索,更好地保护地球家园1.2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地轴:假想轴,始终是倾斜的认识过程①天圆地方(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直 觉猜想)②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 球体。
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 球体。
③ ④④地球卫星照片3.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①登高望远(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海边看船( 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③月食、麦哲伦环球航行、卫星照片等。
4.地球的大小“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 遥看一千河 ”指的是赤道地区。
平均半径:6371 千米( “庐山起义 ”);极半径:6357 千米;赤道半径:6378 千米; 赤道周长:4 万千米;表面积:5.1 亿平方千米。
5.地球仪南极点纬线北极点 经线二、经纬线和经纬度纬线 经线示意图概念 在地球仪上,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相交的半圆特 点形状圆 (除极点以外)半圆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 变短 ,在南北两极缩成一点所有经线长度都 相等指示方向东西 方向 南北 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5.经度和纬度度数向西增大西经度数向东增大东经度 数 向 北 增大 度 数 向 南 增 大(1)经度:①从 0 °经线(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分别划分 180 ° ; ②东经用“E ”表示,西经用“W ”表示。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第一章中国地理1.1 中国地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东部,介于北纬18° - 54°、东经73° - 135°之间。
1.2 中国地理区划中国大陆地区分为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六个区域。
1.3 中国地形地貌中国大陆地形地貌属亚洲板块东南缘,以低山丘陵和高原为主,还有平原、盆地、峡谷等地貌。
1.4 中国人口资源中国人口分布不均,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而西南地区人口稀少。
第二章世界地理2.1 世界地域位置地球被划分为北半球和南半球,以赤道为界线,同时也被划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以本初子午线为标志。
2.2 世界地理区划世界被分为六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2.3 世界地形地貌地球表面覆盖了大片陆地和广阔的海洋,陆地和海洋之间隆起多且高,地表上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台地等地貌。
2.4 世界人口资源世界人口密度不均衡,亚洲和非洲人口密度最大,其中印度、中国、美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三章自然灾害3.1 自然灾害类型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三种类型。
3.2 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会对社会和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3.3 防御自然灾害的措施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主要有避让、隔离、河道开挖、排洪、安置转移等方法。
第四章资源的分类和利用4.1 资源的分类资源按其来源可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按其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4.2 能源能源是一种通过某种形式的转换或处理,可以转换为其他有用能量的物质或物理现象。
主要分为化石能源和新能源两大类。
4.3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地球壳体内由自然作用形成并且具有实用价值的矿物的总称。
矿产资源常用于工业生产和现代化建设等领域。
结语以上是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的最全版,其中包括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自然灾害和资源的分类和利用四个方面。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 地球”的必背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必背知识点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形状: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大小: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二、纬线和经线1.纬线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特点:形状:所有的纬线都是圆,可称为纬线圈。
长度:长短不等,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的划分:赤道(0°纬线)以北为北纬,习惯上用“N”表示。
赤道以南为南纬,习惯上用“S”表示。
南北纬各划分90°,南北极分别为90°S和90°N。
低、中、高纬的划分: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
2.经线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也叫子午线。
特点:形状:半圆状。
长度:相等。
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 (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为东经,习惯上用 “E”为代号,以西为西经,习惯上用 “W”为代号。
经线圈: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经线圈的经线度数之和等于180°,且两条经线中一条为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0度和180度除外)。
三、半球划分南北半球分界线:赤道。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
四、地球的运动1.自转定义: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
周期:一天(约24小时)。
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
2.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一年。
产生的现象:季节变化:春分 (3月21日前后)、夏至 (6月22日前后)、秋分(9月23日前后)、冬至(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春分和秋分时全球昼夜平分。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资料完整版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地球的形状:(1)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月亮和太阳→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卫星照片(确证)(3)生活中的例子:海岸观船、登高望远、月食等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纬线经线形状圆(除极点外)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长度1.由赤道向两极缩短(赤道最长,极点最短),度数越大,纬线越短;2.同纬度的纬线等长等长(约为2万千米)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纬度经度起始线赤道(0°纬线)(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本初子午线(0°经线)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南纬(S)判定:纬度向北变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北增北纬、南增南纬)东经(E)西经(W)判定:东增东经、西增西经;两条任意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相加为180,一条为东经,另一条为西经(除了0°和180°经线)特殊线(点)赤道、回归线、极圈和极点本初子午线0°、20°W、160°E、180°经线划分界线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30°N(S)为低纬度30°—60°N(S)为中纬度60°—90°N(S)为高纬度回归线和极圈是五带的分界线20°W 以东到160°E 为东半球,20°W 以西到160°E 为西半球。
4.经纬网: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例如下图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位置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南北纬(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需要方向);一般情况下,横纬竖经、上北下南左西右东A (0°,60°E)③(30°N,30°E)B(40°N,70°E)纬线相互平行,经线相交于极点二、地球运动: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自西向东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旋转中心地轴太阳地理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东边比西边先见到太阳)太阳东升西落季节变化形成五带昼夜长短变化1.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是一个稍微扁平的椭球体,两极略扁,赤道略鼓。
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赤道)为4万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第二节:地球仪和经纬网1.地球仪地球仪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地球制作成的模型。
2.经线和经度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等长,指示南北方向,也称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是度经线,国际上规定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经度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东经用“E”表示,西经用“W”表示。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
3.纬线和纬度纬线是与赤道平行的圆圈,不等长,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始线,定为0°。
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S”表示。
赤道把地球平分为南、北两个半球。
纬度0°~30°称为低纬度,30°~60°称为中纬度,60°~90°称为高纬度。
4.经纬网经纬网是地球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的网格,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点都可用经度和纬度表示,例如中国的首都北京大致位于116°E,40°N上。
第三节:地球的自转1.自转方向和周期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24小时(一天)。
在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在南极上空,我们看到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必背基础打印稿)(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
地球平均半径6371 千米。
2.赤道周长40000 千米。
3.经线又称子午线,是连接地球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它们都有无数条。
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4.0 度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经过了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0 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 表示,0 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 表示。
度数向东依次增大为东经,度数向西依次增大为西经。
5.东半球:20°W 向东到160°E 西半球:20°W 向西到160°E6.0 度纬线是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 表示,用S 表示7.地球绕地轴转是自转,周期是一天,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顺时针方向;地球绕太阳转是公转,周期是一年,自转公转方8.自转产生的现象:a、昼夜交替;b、地方时差异;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9.公转产生的现象:a、四季的更替(南北半球季节相反);b、昼夜长短的变化;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0.二分二至日:(以北半球为例)A 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冬至日(12 月22 或23 日),北极圈以北出现B 点:太阳直射赤道,春分日(3 月20 或21),全球昼夜平分C 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至日(6 月21 或22 日),季节夏季,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D 点:太阳直射赤道,秋分日(9 月22 或23),全球昼夜平分11.一年中,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一次阳光直射,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阳光直射。
地球上的温度带五带:北寒带—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热带—有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终年炎热南温带—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四季变化明显南寒带—有极昼极夜,无阳光直射,终年寒冷二.地图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2024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一、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 地球的形状。
-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古代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后来人们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是个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现代通过地球卫星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 地球的大小。
- 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 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 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仪。
1. 纬线和纬度。
-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 纬线的特点:形状是圆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纬度的划分:赤道为0°纬线,向北向南各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N),赤道以南为南纬(S)。
-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0° - 30°为低纬度,30° - 60°为中纬度,60° - 90°为高纬度。
2. 经线和经度。
-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 经线的特点:形状是半圆;长度都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 经度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为0°经线,向东向西各分180°,0°经线以东为东经(E),0°经线以西为西经(W)。
- 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 以东、160°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三)地球的运动。
1. 地球的自转。
- 概念: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
- 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
- 周期:约24小时,也就是一天。
- 产生的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 地方时: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点的时刻较早,西边地点的时刻较晚。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览表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一览表
本文档旨在提供七年级地理上册的知识点一览表,为学生复和备考提供参考。
以下是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1. 地理基础知识
- 地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 地球的形状和构造
-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地理坐标和经纬度
2. 自然地理环境
- 地球的层次结构(大洲、大洋、国家、省份等)
- 世界和中国的地理位置
- 世界和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山脉、平原、高原、盆地等)- 世界和中国的气候和气候带
3. 人文地理环境
- 人类的聚居地(城市、乡村)
- 人类的经济活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 人类的交通运输(陆路、水路、空路)
- 人口问题和人口分布
4. 地图与地理信息
- 地图的基本知识(比例尺、图例、方位等)
- 地图的绘制和使用
-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5.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实践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一览表。
学生们可以根据这个列表,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和备考。
祝各位同学学业有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最全版
地理上册七年级知识点
1.地球纬线的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
四大洋中的是太平洋,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纬度的大洋是北冰洋。
3.地图上如果比例尺大,则表示的范围小,但内容详细。
比例尺的三种形式是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地球上的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是南极洲。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地图的三要素是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世界的岛屿是格陵兰岛。
5.陆地地形一般有五种形态,即山地、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变动和海平面升降。
五带中,地面得到太阳光热最少的是北寒带和南寒带。
6.世界上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加加林。
我国第一个乘坐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杨利伟。
地球表面上,陆地总面积占总表面积的29%。
7.在世界的七大洲中,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8.世界上的湖泊是里海。
世界上平均海拔的大洲南极洲,有“冰雪高原”之称的大洲是南极洲。
世界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
9.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
20世纪6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
10.世界上面积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
世界水量的河流是亚马孙河。
世界最长的河流是尼罗河。
世界上面积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亚马孙河流域。
如何学好初中地理
要明确学习的内容。
是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内容,还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内容?还是一个区域或是一个国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综合情况?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它能将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的广大地理环境变得一目了然。
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
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要知道所学习的那个区域在什么地方
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仪和地图,知道所学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和空间联系。
学会使用课本教科书既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工具,又是培养自学能力的依据。
目录提示着全书的要领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以便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
精读课
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要了解所学地理事物产生的原因。
比如,为什么一个地区同另一个地区有差别,为什么有些地区又很相似?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
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提高初中地理成绩的方法
直观理解
在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都要对书上出现的各种地图彻底理解,做到看到图就知道它在说什么。
心里有图,把地图和地理知识(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等)对照起来,这是学好地理的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这一点都还没有做好的,需要理解回到课本,从头开始梳理一些课本上的各种地图。
综合运用
第一个层次是以地图学习为核心,适合低年级学习;第二个层次是以规律的理解为核心,适合低年级像高年级的过渡;第三个层次是把规律和地图结合起来学习,是对高年级的要求。
一次做好这三个层次,我们就一定能学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