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廉洁文化溯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史如鉴耀千秋
1、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他明察秋毫、仁威兼施,为百姓着想,使天下信服。

帝喾的元妃姜嫄本身就是一位极其贤淑有德的伟大女性,据《诗经》记载,名声赫赫的圣母姜嫄,德行端正专一。

姜嫄善于种植五谷,女儿善于植桑养蚕,当时的妇女都向她们学习。

《史记》记载,她的儿子弃(也就是后稷),从小就有高远志向,帝喾和妻子教育他廉洁做人、为民做事。

后稷承继了父母的教诲,他有相地的本领,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而且他第一个建立粮食储备库和畎亩法,放粮救饥,被后世尊为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周朝人则尊后稷为始祖。

2、《尚书·尧典》记载帝尧为政“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以及要“敬授民时”,这里面就包括了为政者要勤政、节用、爱民、尚贤等多层次含义。

(人物形象:尧)
3、皋陶首先提出了“九德”,即“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这构成了中国古代廉政制度、行为、思想的基础价值观,是古代廉政制度形成的重要文化基石之一。

(人物形象:皋陶)
4、《夏书》曰:“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

”三代的刑律对贪贿已有严格的规定。

西周穆王时的《吕刑》中有所谓“五过之疵”,即“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大意是指官吏办事不公、贪赃受贿,执法者要秉公处理。

5、《周礼》就曾经提出,对官员的考核有六廉即:廉善、廉能、廉敬、廉政、廉法、廉辨,意思是说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基本品格,六个方面均以“廉”为冠。

6、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都将“廉”理解为立身处世、为官理事的重要价值取向,其中法家更是把“廉”和“政”相结合,认为“礼义廉耻”是立国之本,并制定了“廉不蔽恶”的原则。

7、屈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廉洁倡导者,还是用生命践行廉洁的实践者,堪称中国廉政文化的鼻祖。

据郭沫若先生考证,“廉洁”一词最早出现在屈原的作品《卜居》和《招魂》中。

他在《卜居》中写道:“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

”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

”这展现了诗人对廉洁、正直、清白的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