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合集下载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

从《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精神摘要:《赤壁赋》体现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和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赤壁赋》以水月之喻化解人生忧患,在困苦环境中追求道德人格品质的自我完善,固然是儒家士丈夫追求精神完美的思想的一种反映,同时又带有庄子相对主义和释家虚无主义的色彩。

事物的瞬息变异中寓含着永恒.苏轼“变”与“不变”之论正是得之于佛道思想的启悟。

苏轼用这种思想方法.把“人生须臾”与“长江无穷”统一了起来.表现出苏轼独特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豪放旷达禅宗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

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

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

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万事到头终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

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

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这种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

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

可是,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浅谈苏轼的思想及其对作品的影响

苏轼,字子瞻,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苏轼一生经历了宦海沉浮,既屡受打击又名满天下。

进退出处、贵贱穷皆无滞于心,成就的辉煌业绩,与他自身的思想是分不开的。

本文就苏轼思想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这一问题展开论述。

构成苏轼思想的主要有儒、佛、道三家思想,在他坎坷的一生和创作中,都对其起到了指导作用。

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在苏轼思想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儒家的济世精神,这一点在《江城子》〔密州出猎〕词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借用汉代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的典故表示自己渴望得到重用,到边疆抗敌、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

苏轼出任地方官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猛力抨击北宋“苛政猛于虎”,说北宋是“常有二十余万虎狼,散在民间”,他质问“百姓何由安生?”(均见《论积欠六事并乞检会应诏所论四事一处行下状》);他主张对内行宽仁之政,通上下之情,使“百官之众,四海之广”,“关节脉理,相通为一,叩之而必闻,触之而必应”(《决壅蔽》)。

除了诗词以外,苏轼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风,苏轼主张诗文要有为而作,文章要有内在的思想,反对没有现实内容的只讲究形式的空洞诗文。

儒家积极用世精神成为苏轼思想的一部分,并一度影响着苏词的创作。

苏轼在不断流放过程中,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1101年苏轼从岭南北返回朝,苏轼在《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诗中写道:“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桴意,初识轩辕奏乐声。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精神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精神

苏轼思想中的儒释道精神作者:杨晓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32期摘要:作为北宋文坛领袖的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在灿若繁星的古代伟人群中,他一直闪耀着璀璨夺目的光华。

儒道佛的思想智慧被诗人融会贯通,在诗歌的创作吟唱和人生的审美了悟中臻于化境,千百年来浸润着我们的精神和灵魂,而这正是诗人文学审美和人生关照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苏轼儒释道思想苏轼思想与儒释道的关系,自宋以来就是议论多且争执大的话题。

对此,学界大略有三种见解:其一谓其前期以儒为主,后期以释老为主;其二认为是儒释道相混合的思想;其三是认为以儒家思想积极面为主,佛老思想是对付政治迫害和困苦遭遇的精神武器。

三种说法各有见地而持论不尽相同。

苏轼对儒释道思想的基本态度是既有吸收,又有扬弃,融会贯通、兼容并包,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

从政治上看,表现为一种积极入世、忠君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是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为佛老思想,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

儒释道三教之间的矛盾,经他消融调和之后,构成了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即是所谓的苏轼思想。

一、兼收并蓄从时间上看,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纵贯他的一生,无论在哪个时期,他都不曾彻底抛弃或皈依其中任何一种思想。

苏轼年轻时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他觉得《庄子》所讲的这些道理,正是自己心中向来所思所想,只是没有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

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苏轼也深有爱好,八岁时就在天庆观北极院跟随道士张易简读小学。

正是从小将道家思想融会到自己的人格修养中,才使得他在之后的人生艰苦和尴尬艰难中,得以自我保全、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怨天尤人。

苏轼自幼生长在一个佛教气氛十分浓厚的家庭,父亲苏洵喜与名僧交往,母亲程夫人更是笃信佛教,虔诚佛理。

浅谈苏轼贬谪诗词的儒、佛、道思想

浅谈苏轼贬谪诗词的儒、佛、道思想

浅谈苏轼贬谪诗词的儒、佛、道思想苏轼的一些流传千古的作品大多出现在黄州。

本文试图通过对苏轼在黄州时期的创作进行全面观照,从诗词来探讨其中的儒、佛、道思想。

标签:超越意识追求自由生命旷达超逸疏放自然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遭到人生中第一次大的挫折——“乌台诗案”。

度过了四个月的牢狱生活后被貶黄州(今湖北黄冈)。

苏轼是以软禁犯人的身份踏上黄州的土地的。

从元丰三年二月至元丰七年四月,苏轼在这座偏僻的小城生活了四年零两个月。

四年多时间只是茫茫宇宙时空中的一瞬,却在中国文化中崛起了一座高峰。

随着前后《赤壁赋》、《定风波》等一洗千古、彪炳千秋作品的产生,黄州从此进入中国文学的视野。

苏轼的一生,从政约四十年,然其一生仕途坎坷,在新旧两党的斗争夹缝中备受排斥和打击,多次被贬官流放。

被贬黄州是苏轼思想的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又参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

正是这三种思想合力作用的结果,使他的一生不怨天尤人,不消极沉沦,有强烈的超越意识,执着于对自由生命的追求,在艺术创作中构建了自由的人生境界。

初到黄州,苏轼即作诗“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初到黄州》)让人感到的是轻松,没有丝毫的压抑感。

这与他被貶的心境是相矛盾的,与他独立不屈的性格是冲突的。

苏轼的超人之处是能在思想上冲破现状,超越自我,寻找新的精神支柱来进行自我调节。

而佛老哲学“清静无为”,“万物齐一”的相对主义与虚无主义正好帮他解脱了来自社会、个人的压抑,让他获得了心里的平衡。

禅宗和老庄思想也成为这一时期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儒,佛,道三家思想,在苏轼一生的不同时期,尽管主次不同,却始终是并存的,而被贬黄州之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重要。

在黄州期间,苏轼曾三游赤壁,写下了一词二赋的千古名篇。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词人面对雄奇壮丽的山川景物,望着滚滚东去的流水,想到自己建功立业的报复付之东流,不禁黯然伤神,发出“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感慨。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

苏轼:儒释道思想交融下的文化巨人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其一生坎坷,仕途起伏。

本文深入探讨苏轼思想中儒释道的融合,分析其在文学创作、人生态度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体现,揭示他如何在复杂的思想体系下成就非凡的文化贡献,为后世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

一、引言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苏轼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他生活在北宋时期,那个文化繁荣、思想多元碰撞的时代。

苏轼以其卓越的才华、豁达的性格和深邃的思想,在文学、艺术、哲学等诸多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的一生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跌宕,更是儒释道思想在个体身上交融共生的生动写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二、苏轼生平及思想背景(一)生平经历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的一个书香门第。

自幼聪慧好学,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他早年踏上仕途,满怀报国之志。

然而,其仕途之路布满荆棘,多次被贬谪到偏远之地,如黄州、惠州、儋州等。

这些坎坷的经历成为他思想转变和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使他在困境中不断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二)思想渊源苏轼自幼接受儒家经典的熏陶,儒家的积极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深扎根于他的心中。

在他早期的诗作和政治活动中,积极进取、关心民生疾苦的儒家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北宋时期佛教盛行,苏轼与许多高僧交往密切,对佛教教义有深刻的领悟。

佛教的空观、慈悲为怀等思想逐渐融入他的思维方式。

此外,道家思想的自然、逍遥等观念也对他产生了影响,尤其是在他遭遇挫折后,道家思想为他提供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慰藉。

三、儒释道思想在苏轼文学创作中的体现(一)儒家思想与文学创作1.积极入世的情怀2.苏轼在许多作品中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百姓生活的同情。

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抒发了他渴望驰骋疆场、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体现了儒家士大夫的担当精神。

3.道德教化的功能4.他的文章常常蕴含着道德教诲,如《范增论》《留侯论》等,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分析,阐述为人处世的道理,传播儒家的道德观念,希望能对社会风气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儒 释 道三家思想的结晶 浅析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儒 释 道三家思想的结晶  浅析苏轼诗词中的理趣

总之,苏轼的诗词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蕴含着深厚的哲学 思想和人生智慧。他的作品中所体现的理趣,正是儒、释、道三家思想在他身上 的结晶。通过对其作品的研究和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三种思想的内涵和 影响。
参考内容二
北宋时期,儒释道三家思想并行,对于当时的知识分子,如苏轼,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他的艺术创作、诗词风格以及人生观上。
一、儒家思想的影响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他强调“仁 爱”,关心人民疾苦,国家兴衰。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他写道:“会挽 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热爱,同时也 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
此外,苏轼还强调“中庸”之道,注重修身养性,强调诚实守信、尊老爱幼。 他的《前赤壁赋》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一句便体现了对人生的 短暂和无常的认识,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再者,苏轼的诗词中亦能看出道家的影子。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一种自然、 淡泊的风格,这是对道家“无为而治”思想的借鉴和体现。苏轼在诗词创作中追 求艺术美和自然美的统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苏轼是一位兼具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不仅现实,具有儒 家的人世精神,同时也蕴含了释家的修行理念和道家的自然精神。这种儒释道三 家思想的融合,使苏轼的诗词具有了更为丰富和深刻的内涵,也使他的作品成为 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道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的诗词作品中,也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的精髓。他崇尚自然,追求清静 无为,强调内心的自由和本真。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他写道:“羽扇纶 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表现出了他对自然和人类文明的敬畏之情, 也反映了他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

苏轼散文写得好,这三个要素统一是秘诀

苏轼散文写得好,这三个要素统一是秘诀

苏轼散文写得好,这三个要素统一是秘诀苏轼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机统一苏轼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读书务知大义','诗多至千余篇',父亲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

母亲程氏知书达礼。

苏轼的出身培养了苏轼良好的家学基础,苏轼他的哲学人生观是以儒学体系为根本,同时浸染了释、道思想。

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超越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观念的三者的有机结合,一贬再贬的贬谪生涯带来更加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使得苏轼的散文呈现出一种波澜壮阔、海纳百川的美,实现了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机统一。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书札,叫做《文说》,这篇文札表达了苏轼自己写作文章的体会和对文艺的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见,'吾文如万斛之泉,不择地而出。

在平地滔滔汩汩,虽日行千里无难。

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

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

'所谓'吾文如万解泉源' ,就是说他的文章大都是在'不能不为' 的时候,即兴会灵感来临之际写的。

他说:'余性不谨语言,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脏,所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

' 有了这样的性格,心中有所感触和积蓄,就如骨鲤在喉,不吐就会不快,发而为文,也就不免直抒胸臆,坦率自然,因此一下笔就文如泉涌,势不可挡。

所谓'不择地而出',是指他的文章信笔抒意,千变万化,姿态横生,没有固定的格式。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 是说他的文章自然流畅,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意而言,意尽言止。

其实,苏轼的散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了情、景、理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精于思辨、善抒性灵、自然酣畅。

1、精于思辨,苏轼散文中的思辨思想1.苏轼的文章长于议论,不仅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到旧案,而且精于思辩。

儒释道思想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体现

儒释道思想在苏轼《前赤壁赋》中的体现

中国历史上形成儒释道三教汇通融合 、 和而不 同的宗教
文化体系 , 这在世界文明史上也实属罕见。北宋是儒学 、 道家
和佛家思想并存融合时期 。苏轼作为北宋有名 的文学家 , 思 想体系是 复杂 的, 受 到儒 释道三家教义的影响。 其弟弟苏辙在《 亡兄 子瞻端 明墓志铭》 里, 对 苏轼 思想的 发展变 化过程做 了简要 的概述 : “ 初好贾谊 、 陆赞书 , 论古 今 治乱” ; “ 既而读 《 庄子》 , 得吾心矣” ……“ 后读 释氏书 , 深悟实
舟、 宴饮赋诗 ; 诗情画意 , 如梦如幻 。“ 纵一苇之所如 , 凌万顷之
经》 里“ 二十七 , 始发愤 , 读 书籍 ” 的苏老泉 。苏洵也许 出于家
族压力 ( 他 的一个 哥哥 ,内兄和两个姐 丈 当时都 已科举 成
功) , 也 许是妻子 的规劝 , 也是 当时的时代要求 , 二十七 岁开
为一。这是一种顺应 自由, 无拘无束 的率性生活 , 是一种超脱 了政 治的羁绊和束缚 的内心愉悦和宁静。这种人 与 自然 的和
谐统一可谓将道家的“ 无为” 和“ 天人合一” 发挥到了极致 。“ 早 岁便怀齐物志 ” , “ 逍遥齐物追庄周 ” 。苏轼八岁入学 , 他的启蒙
千 言” ( 《 东坡先生墓志铭》 ) , 2 2 岁时父子 三人 名动京师 , 从此 开启 了他长达4 O 余年的宦海生涯 。 苏轼的《 前赤壁 赋》 写于公元 l O 8 2 年, 也就是 宋神宗元丰
老师便是一个 叫张易简的天庆观道士。苏轼 自己也说“ 轼龆龀 好道 ” , 因此苏轼喜好道家思想是毋庸置疑的。 于是 “ 饮酒乐甚 ” , 扣舷而 歌 : “ 桂 棹兮 兰桨 , 击空 明兮溯
始精研佛 学 , 始于他贬谪黄州之时 。苏 人生如 同磨盘上 的蝼蚁 、 旋风 中的羽 毛 , 为 了获得 内心 的真正安宁 , 他转 向了宗教 。他一到黄州 , 就暂居在定 惠 院中 , 黄州 的几个和 尚也成 了他最好 的朋友 。在《 安国寺记》 中说 “ 盍归诚佛僧 ……间一二 E l 辄往焚 香默坐 , 深 自省察 , 则 物我相忘 , 身心皆空。一念清净 , 染汗 自落 ” 。 《 前赤壁赋》 是苏轼与同乡道人杨世 昌夜游畅饮而作。一 开头就给我们打开了一卷画轴 : 清 风明月 、 水光 接天 ; 主客泛

浅论苏轼思想中儒释道特征的表现

浅论苏轼思想中儒释道特征的表现

浅论苏轼思想中儒释道特征的表现作者:吴丹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09年第09期摘要:作为宋代士大夫的典型代表,苏轼是对儒释道三教思想结合得较好的一位。

以儒为本,同时借释、道思想来完善主体人格、提高人生境界是苏轼生命哲学的理想范式,这一范式是苏轼在经历了诸多人世变迁之后总结出来的生存智慧,它对我们后世也有许多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轼思想儒释道特征表现宋朝实行的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大大促进了文化的高涨和繁荣,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思想界,亦出现儒释道三家进一步融合的趋势,士大夫阶层亦呈现学者化的倾向,这就导致了宋代文人思想的复杂性和深刻性,士大夫们出入于儒释道三者之间,构建着适用于个体生存的哲学理念。

苏轼,作为宋代文人最杰出的代表,其思想即体现了对三家学说的兼收并蓄和博采众长。

一、儒家思想表现1.两次在朝:直言敢谏、勇于进言苏轼一生有两次在朝为官的时期,一次是熙宁年间的王安石变法时,一次是元佑年间新法垮台,两次任职都与王安石的政治改革密切相关。

王安石的变法由于用人不当和措施激进,出现了很多问题。

苏轼三次上书皇帝,指责变革措施给百姓带来的不利,结果受到排挤被迫离京外任。

后来神宗皇帝病死,高太后垂帘听政,起用司马光等旧党,苏轼亦转被召回朝延担任起居舍人、翰林学士之职。

对司马光不分利弊、尽除新法的行为,苏轼感到不满,进言直谏,结果又受到旧党排挤,再次离京外任。

苏轼对变法的态度是取决于其是否真正有利于国家人民,有利的他就赞成,不利则坚决反对。

新法本就有利有弊,因此无论是王安石的力行措施还是司马光的全盘否定,他都不能认同。

即使是最后被贬官革职,苏轼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为民而进言直谏。

2.两次外任:为官一任、惠民一方苏轼两次离京后便是两次的外地任职生涯。

他任官一处,即惠民一方,总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为老百姓多做好事。

徐州发大水,身为长官的苏轼几周没有回家,每天住在城墙顶上的小棚内,监督修固外墙的工作,洪水退去后,苏轼为防后患,请求朝廷拨款兴建堤坝,在其努力下,奏事获得了批准。

试论苏轼儒道禅思想的整合_王靖懿

试论苏轼儒道禅思想的整合_王靖懿

收稿日期:2004-03-18 作者简介:王靖懿(1979—),女,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试论苏轼儒道禅思想的整合王靖懿(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摘 要:苏轼在人格追求、生命实践和艺术创作等方面表现出儒道禅三家思想交融互通的特点。

在一定的现实环境和时代背景中,“心”是儒道禅与苏轼思想相融通的契合点,而在“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入乎其内”与“出乎其外”、“有为而作”与“不能不为”几对范畴的表现上,苏轼明显呈现出儒道禅三家思想的融通与超越。

关键词:苏轼;儒道禅;融通;超越中图分类号:K 825.6=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 (2004)02-0086-04 关于苏轼人格与创作所体现的儒道禅思想的整合是一个常谈而常新的话题,后人最先明确论及的当推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1](P.1126)。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序言中说:“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2](P .9)。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苏轼复杂思想的构成因素,除了“儒家的底子”,还有“庄子的哲学,陶渊明的诗理,佛家的解脱”[3](P.676)。

作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士大夫的人格典范与理想模式,他身上既体现出传统的三教互补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开风气之先的时代意义。

儒道禅思想已构成一种整合的文化因子融入他的思维与实践,显示出融通而超越的生命历程。

一、儒道禅思想融合的现实依据与心灵契合点儒道两家是中国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思想体系。

作为意识形态的儒道两家在其形成之初便以博大的内涵和无限的包容性成为中国文化的“两极”,共同构成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禅宗是玄学与佛教禅学相结合的中国化的产物,由印度佛学浓厚的抽象思辨色彩转变为重自我感性存在之本体。

庄与禅天生就有许多契合之处。

浅谈苏轼思想

浅谈苏轼思想
综上所诉述,处于现实的苦闷之中的苏轼,希望借助佛家、道家来摆脱尘世的喧嚣和痛苦。它是人生平衡的调节器,使苏轼无论遇到多大的难关都能从容对待、安之若素。苏轼在《前赤壁赋》中所蕴含的儒释道思想,正是兼具儒家积极用世之情志与佛道超旷通达之襟怀的完美统一。
苏东坡尘世一生,经历了百态人情,之所以异于屈原之郁愤难,应是得益于他与佛教思想的接纳与通融,从而激发出对自然与人生的哲人似的思考。而这种思考以至使他的文章诗词闪现出一种非凡的人生哲理光彩。
三、《前赤壁赋》中,苏轼面对逆境,以道家的无为思想特别是庄子的齐物论,涵养心灵。
苏轼年少时读《庄子》,苏轼对于老庄哲学是颇有感触的。《赤壁赋》开篇展现的是一幅逍遥游乐图:清风明月,助人雅兴,举酒颂歌,凭虚御风,宛若仙人。这与庄子《逍遥游》中所展现的场景颇为相似。这种情景让人觉得心境安闲,物我和谐,与道家“虚静”理念相吻合。在如此舒适怡人的大自然中,客人却唱起了哀怨的歌,“苏子愀然”,继而引起了一段经典的“主客”对话。,苏轼用超然的智者心态,运用道家的自然观,宇宙观,进行自我宽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这一句里面,我们可以看到,苏轼已然跳出了自己的坎坷际遇,跳出了凡俗,以超脱的心态解慰疑惑。“变”与“不变”其实是苏轼运用庄子相对主义的观点,不绝对化地看问题。取消了事物间的差别和衡量事物的客观标准,那么万物就平等了,也无所谓“须臾”与“无穷”。所以,当客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知不可乎骤得”而生悲时,苏轼却以一种超然乐观、旷达洒脱的胸怀和气度,在难以忍受的苦难环境中自得其乐:“自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在苏轼那里,悲剧意识就得到了有效的化解,于“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当中享受“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拿起了从《庄子》中获得的思想武器捍卫自己的心灵,保持乐观的情绪,应对人生的坎坷,是道家思想使他在人生的疾风暴雨面前自我调适,超然旷达而不封闭、自虐,怨天尤人。《前赤壁赋》中主人对客人的劝慰正是苏轼用老庄思想与厄运抗争的最佳体现。

儒道释的结晶与升华

儒道释的结晶与升华

儒道释的结晶与升华关键词:苏轼旷达儒道释人格摘要:由儒而道,由道至释,苏轼深得儒道释三教之真味,熔三教于一炉,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旷达人格,黄州之贬是推动苏轼旷达人格最终定型的契机,乐天、闲适、心安是苏轼旷达人格的具体表现。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第一章中毫不掩饰他对苏东坡的偏爱:“我想李白更为崇高,而杜甫更为伟大——在他伟大的诗之清新、自然、工巧、悲天悯人的情感方面更为伟大。

但是不必表示什么歉意,恕我直言,我偏爱的诗人是苏东坡。

在今天看来,我觉得苏东坡伟大的人格,比中国其他文人的人格,更为鲜明突出,在他的生活和作品里,显露的越发充分。

”而在序言中对苏东坡的人格就有所论及:“从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的混合的人生观……所以生命毕竟是不朽的、美好的,所以他尽情享受人生。

这就是这位旷古奇才乐天派的奥秘的一面。

’,林语堂为苏轼的旷达人格所倾倒,只可惜他没有深究,而给本文留下了探讨的空间。

一、儒道释对李白、杜甫、苏轼影响之异同豪放之李白。

李白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奇异的行为方式,超迈绝伦,百世无匹, 儒道释对李白的真正影响其实都很有限。

表面上看,李白大有儒家“济苍生、安黎元”的雄心,但实际上李白真正关心的是“天生我才必有用”,而且是“宰相之用”;李白迷恋道教,一方面是道教的炼丹成仙契合了李白的性格,同时也是为了走“终南捷径”,但他对道家思想的精髓并无太多体会,虽然他醉时吟唱过:“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月下独酌》其二);李白与佛教也有不解之缘,但在李白眼里,佛教与他所信奉的道教似无太大的差别,李白并没有真正领悟佛法的真谛,基本上算是与佛教擦肩而过了。

所以,李白一生虽也浸染儒道释,而豪放本色不改。

沉郁之杜甫。

总览杜甫一生儒道释的消长,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尽管杜甫曾有发自肺腑的“儒术丁•我何有哉,孔丘盗跄俱尘埃”(《醉时歌》)的沉重感慨,尽管杜甫一生频繁出入道释,儒学却始终都占据着杜甫灵魂的主导地位,而道释在杜甫的心灵坐标中总是若隐若现,无足轻重。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是宋代的一位文学大师,他一生以开放兼容的态度,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苏轼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在不同的阶段运用不同的“兵器”,“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使得他能够从容地面对人生。

即便在被贬生活中,他也过得很惬意。

苏轼一生毫无悲哀,是十足的乐天派。

苏轼的文化性格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成为国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本文试从苏轼的儒、道、佛交融等三方面来剖析苏轼的生存智慧。

一、儒家的积极用世苏轼自幼就研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思想影响颇深,他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平天下的伟业。

少时的苏轼就“奋厉有当世志”,二十六岁登上政治舞台,面对北宋王朝的内忧外患,苏轼大胆提出一系列的措施,用来匡时救弊。

他做事从不“随人”,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见解来决定自己的言语行动。

由于苏轼跟王安石在变法的看法上有出入,无奈请外任到杭州,徐州,密州。

在地方从政的苏轼更加为老百姓着想,当新法触及到老百姓利益的时候,诗人总会用诗歌来抨击时政。

如《山村五绝》(其三):“七十老翁自腰镰,惭愧春山竹笋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诗中写一个古稀老农腰镰爬山寻笋充饥,已经几个月没尝过盐的味道。

难道他也像孔子那样,是听了《韶》乐后陶醉其中而忘了食盐的味道吗?在这里,诗人是用幽默的笔触,刻画出农民生活举步维艰的真实现状。

究其原因?是当时政府实施的“盐法”制度造成的。

诗人虽不动声色,却早已用幽默的方式把他的忧民之心包孕其中。

在身贬黄州之时,苏轼依旧用“含笑的批评”评品政事。

如《布谷》诗:“昨夜南山雨,西溪不可渡。

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裤。

不辞脱裤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

”诗中的农民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却因交不起地租遭地主毒打而遍体鳞伤,布谷鸟劝农民脱下破裤过河,殊不知农民有苦难言,怕遍体伤疤让人心寒。

在这首寓言诗里,作者用幽默讽刺了虐政对下层人们的戕害。

即便在流放岭南时期,苏轼还是没有放弃对事业的追求。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

苏轼思想中的儒佛道三家思想的体现长春街小学徐惠一苏轼对儒、佛、道三家思想的基本态度,是广泛吸取,兼容并包。

因而他的思想呈现出一种复杂而丰富的面貌,既充满矛盾,但经他消融调和之后,又构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

这是苏轼思想的独特之处。

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对三家都有吸收,又都有扬弃,他是融会贯通,为我所用。

三家思想中,从人生处世态度看,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而释、道则归于虚无,是消极出世的。

这两方面是矛盾对立的,在一般人的思想中很难兼容,但苏轼却能加以消融和调和,找到他们之间的共通点,从而融为一体。

但三家思想在苏轼生活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中,表现并不完全相同。

从总体上看,苏轼在政治上表现出一种积极用世、经世济民的精神,以儒家思想为主;但在生活上,在处世和人生态度上,特别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处于逆境时,就更多地表现出佛、老思想的影响,常常以“静”和“达”来对待并排解人生的种种不幸和苦闷。

从时间发展上看,则贬官黄州以前,儒家积极用世的思想占主导地位。

他关心现实政治,推崇和学习贾谊、陆贽那样的政治热情,反对空言,积极从政,重视对现实政治的考察和分析,对现实政治提出许多改革的建议和实际的措施。

而贬官黄州以后,释、道思想的影响则愈来愈明显,愈来愈重要。

不过,虽然苏轼的思想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面,但三家思想又都是纵贯他的一生的。

他年轻时就喜欢读《庄子》,“喟然叹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

”可见他对老庄思想是一拍即合,很自然地在内心引起共鸣。

不仅对老庄,就是对道教的道术,他从年轻时起也深有爱好,至晚年也没有改变。

谪居惠州时,在《与刘宜翁使君书》中,求刘尽发道术之秘,并希望对方惠赠给他炼成的外丹。

在信中说,他“龆龀好道,本不欲婚宦,为父兄所强,一落世网,不能自逭。

然未尝一念忘此心也。

”对佛家他也很早就有接触,年轻时即与蜀中的文雅大师惟度、宝月大师惟简交往。

通判杭州时,喜听海月大师惠辨说法,颇有感悟。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与儒释道

苏轼与儒释道摘要:苏轼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融儒释道多家精神为一家的独特文人,该论文剖析了儒释道精神在苏轼身上的表现,并将其纳入宋朝儒释道融合的大背景下考察,认为儒释道在苏轼身上的融合其实正是宋朝时期儒释道三家融合潮流具体到个人身上的表现关键词:苏轼儒释道融合梁实秋说过:”一个道地的中国人大概就是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产品。

”①我认为儒释道的融合在苏轼身上体现可谓淋漓尽致,在中国文化史上,大概很难有第二个像苏轼这样将儒释道完美融合为一身的文学家或者诗人了。

其他大诗人,像李白,他追求的是道家的自由洒脱,”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而杜甫则是儒家的信徒,”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白居易则受佛教影响颇深,”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

”(《闲吟》)但我们却很难把苏轼归入儒释道中任何单独的一家,在他身上,儒释道三家思想几乎是融为一体,难以分离。

同中国其他文人一样,苏轼无例外地从小受着儒家思想的熏陶,但他对于佛道又濡染甚深,他少年时即对《庄子》有特殊的兴趣,自谓”龆龀好道”(《与刘宜翁书》),他在蜀中曾经同成都文雅大师、宝月大师惟简交游,而在黄州期间,”惟佛经以道归”(《与章子厚》)。

我们来看看儒释道三家思想在苏轼身上的具体表现。

在中国这个儒家思想作为为正统的社会,任何人都不可能不受其影响,苏轼当然也不例外。

苏轼出生在一个儒家思想浓厚、文化气氛浓郁的家庭。

苏轼父亲苏洵文风纵横恣肆,其《六国论》议论古今、气势恢宏、鞭辟入里,正是儒家典型风范。

苏轼母亲程氏从小给他启蒙教导,亲授诗书。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苏轼成长的时代,正是所谓文人自觉的时代,”宋朝的时代,在太平的景况,一天一天的严重,而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茁。

所谓自觉精神,正是那辈读书人渐渐从自己内心深处涌出一种感觉到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重任。

”②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与时代环境中成长,儒家毫无疑问的成了苏轼思想的主流。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

从《前赤壁赋》看苏轼的儒\释\道思想摘要:苏轼一篇《前赤壁赋》包含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

这些思想的交融与苏轼人生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们就苏轼的人生经历来分析苏轼作品中所包含的三家思想。

关键词:前赤壁赋;苏轼;儒释道;思想;经历众所周知,苏轼的《前赤壁赋》是在被贬黄州后所作。

他的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即是他的早年读书进入仕途的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他出离中央,历任四州,乌台受审,贬谪黄州;第三时期就是回到中央后,因不合旧党,自请离朝;第四个时期就是一贬再贬。

苏轼人生中经受过的第一个巨大打击就是“乌台诗案”。

我们知道,苏轼和王安石的思想有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原因在于,王安石主张变法要实行“剧变”,而苏轼则主张“渐变”,虽然两者都从根本上支持变法,但从变法的方式上来看,苏轼的主张就和王安石的主张产生了冲突。

苏轼不满变法上的某些因素,苏轼在自己的作品中就表现了自己的观点。

由于苏轼是当时文坛的领袖,他的作品有极大的影响力,对新政的实施不利,所以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四个月。

因为当时宋朝有个不许杀士大夫的规定,所以苏轼才免于一死。

出狱后的苏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儒家思想转变成为佛道思想。

这样的转变,常见于士子求取功名不成,或者怀才不遇后,精神遭受巨大打击就用佛道思想来麻痹自己。

首先,我们可以从全文的第一段找出思想转变的相关线索。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我们知道“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就是指诗经中《陈风·月出》的第一章,原句是:“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因为古时,“窈窕”和“窈纠”的发音相似,所以称之为“窈窕之章”。

而《诗经》又是儒家经典之一。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

苏轼:儒道佛思想的融合苏轼一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步入仕途之时抱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然而在其政治受挫、遭遇“乌台诗案”后。

身心疲惫的苏轼又试图在佛道中寻求心灵的宽慰。

心胸宽广、生性乐观的苏轼在与佛道的结合中自身的文人心态发生了积极转变,他没有完全沉溺于佛道以寻求解脱与避世,而是将佛道思想为我所用,进而转化成为自己人生哲学的精华部分。

儒释道的积极融合标志着苏轼人生哲学观的正式形成,而“超脱旷达、随遇而安”便成为他人生的真谛.一、苏轼从小便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与熏陶,尊尚孔孟,十岁时便由母亲教授儒书,他在启蒙学习中受书本的影响:“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贾谊是汉文帝时“通诸家之书”的儒士,以儒治国。

陆贽是唐德宗时名臣,以儒学为宗。

苏轼以他们的学习榜样,建构自己的政治蓝图。

所以他曾对朋友这样说道:“我非因农家,安能事耜耰,又非将帅种,不惯挥戈矛,平生负壮气,岂可遂尔休。

”年轻的苏轼对政治抱着无比热忱与信心,认为现实政治的权力具有广泛改变一切的力量,只有全心全意投身于政治的洪流中,才能完成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抱负。

苏轼这种早期的儒家思想主要是由家庭因素、社会因素以及个人因素这三方面共同形成的。

苏轼从儒家那里吸取的是经世致用,维护君国民生的社会利益,舍生取义的人格精神。

他从道家那里吸取的是崇尚自然,在个人进退得失、利害荣辱上无欲无争、随遇而安的态度,追求精神自由解放、无往不乐的性格。

他从佛家那里吸取的是抛却名疆利锁的束缚,从内心感悟中超越尘世欲求,求得空明心境的精神。

同时,他又扬弃了儒家绝对忠君的缺陷,他忠君是为了国家人民;为了国家人民就要敢于死谏,不从昏君。

他也扬弃了道家反对一切人为努力的缺陷,他不主张完全顺水推舟地盲目跟随王安石与司马光,不主张在一切问题上绝对无为无欲。

他也扬弃了佛家抛弃尘世,沉醉于四大皆空的寂灭情绪,寄希望于幻想的来世与天堂的缺陷,他始终是积极乐观地拥抱现实,在现实中积极奋斗。

四十五、三教合一贯太虚

四十五、三教合一贯太虚

四十五、三教合一贯太虚乌台诗案,苏东坡经历了惊心动魄与死里逃生,如果说这种经历都不能使他接受教训,那就只能说这位拗文人的拗劲要超过“拗相公”了,苏东坡是怎样看待自己目前的处境呢?苏东坡对此在《安国寺记》中做了详尽的记载:“余二月至黄舍。

馆粗定,衣食稍给,闭门却扫,收召魂魄。

退伏思念,求所以自新之方。

反观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非独今之所以得罪也。

欲新其一,恐失其二;触类而求之,有不可胜悔者。

于是唱然叹曰:‘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不锄其本而耘其末,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差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得城南精舍,曰安国寺,有茂林修竹、破池亭谢。

间一二日辄往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始所生而不可得。

一念清净,染污自落;表里像然,无所附丽。

私窃乐之。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苏东坡行程月余到达黄州,虽然人生地不熟,但到了黄州后是吃住还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苏东坡这样的全国名人,实是真正的“天下谁人不识君”?宾客还是不断,以至需要新到任不须理政的团练副使自觉“闭门却扫,收召魂魄。

”。

这里的“收召魂魄”无非是东坡自己收心养性之意。

这是皇帝在宣布苏东坡处分决定时的明令:“黜置方州,以励风俗,往服宽典,勿忘自新。

”不让工作,又不许“乱说乱动”,看来苏副使是被送来接受“再教育”了!但苏东坡自我反省,却难以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经过艰难的反思,才算知道自己“从来举意动作,皆不中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东坡心中有数:自己得罪权贵也不是“今之所以得罪也。

”。

怎么办?洗心革面,从新做人?不行!“欲新其一,恐失其二”,有得必然有失!苏东坡感叹自己“道不足以御气,性不足以胜习,”,道行还不足以忍生吞气,性情暂时还战胜不了习惯,“不锄其本而耘其末,”,自己没修炼到家,强行管住自己的口舌笔锋,属于本末倒置;“今虽改之,后必复作。

”,肯定会屡教不改,继续作案;干脆“差归诚佛僧,求一洗之。

’吧,此谓:放下“秃笔”,立地成佛也!所幸当时的黄州太守徐君猷挺照顾苏东坡,知道这位团练副使是奉诏不干工作,合法带薪休长假,就给安排了一套“城南精舍”,上面下放来的干部总的照顾一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身上体现的三教统一
摘要:苏轼一生充满坎坷与曲折,不管他被贬到哪里,他会在儒、释、道合一
的哲学文化影响下,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关键词:儒释道合一做人做事经世济时
《林语堂·苏东坡传》曾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
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
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珈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
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这大概与他儒释道合一的文化有关。

传统中国哲学的思维特征,主要是理智的直观和经验式的把握对象,以及在
把握自我生命价值的体认方式中创造生存意义的知识。

如儒家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道家的“心斋”、“坐忘”,以及禅宗的“顿悟”,都是主张人们首先要
虚怀接纳万物,以寻求社会实践的种种经验,并进而否弃外在征取,反归内心,
启明本心,超越有形,升入无我之境。

在儒、释、道合一的哲学文化影响下,苏
轼在现实生活中,把做人与做事区分得非常清楚。

一、在做人方面比较随意。

苏轼爱才如命,但他接触、推举的人中,很少有
人会不去害他,更不要提回报了。

可苏轼依然过着他安安稳稳的日子,后被贬到
海南,仍旧是陶潜一般的田园生活。

有言道:“苏子瞻泛爱天下士,无贤不肖,欢如也。

尝言:‘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

’子由晦默少许可,尝戒
子瞻择友,子瞻曰:‘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此乃一病。

’”尽管如此,他仍宽
以待人,让人实在佩服。

他一生虽屡屡遭贬、经常遭人陷害,却从不记仇,更不
记恨任何人。

像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不管李定等人如何对待苏轼,苏东坡
从未恨过一个人,最多只是不喜爱而已。

在他看来,恨一个人代表自己的无能与
懦弱。

在他的这种观点下,一些“坏人”试着改变自己“坏”的身份。

当然这也使他
自己少受了一些苦,可谓是利人利己了。

苏轼一生被贬官十几次,他总是坦然处之,即使被贬到海南,他照常“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在做事上他却认真得很。

初入官场,不顾自己官小言微,面对王安石的
变法,他敢于据理力争。

司马光上台后,那时的苏轼已非初入官场,但对全盘否
定王安石的变法,苏轼又据理力争。

在朝如此,在地方,同样是认认真真地为地方、为百姓做事。

在这点上,他与陶渊明可不一样。

虽然苏轼对于陶渊明情有独钟,他除了反复“和陶”,还对陶的人品、个性、诗艺、人生观和处世态度等进行
了多方面的探讨和借鉴,并曾把陶渊明当作自己贬岭海时期的千载挚友,“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他甚至还屡屡唱道:“渊明形神似我。

”“我即渊明,渊明即我也。

”在东坡看来,陶渊明对他影响最甚者,乃是陶的内在品格的“真”。

他说:“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

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延客。

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苏轼从“任真”的角度把握了陶渊明的精神实质,获得了积极的影响。

然而,苏轼学陶,也绝不是“案其形模而出之”,而
是遣貌取神,通过探其“理”以“正志完气”,进而“达其文”的。

事实上,苏轼对陶
渊明的隐身独善、既避世又避人、在田园诗中消磨自己的消极作法是并不赞同的,这成为东坡儒释道合一的最大特点之一。

三、苏轼的主动人格。

苏轼自我生存价值的可贵,在于他能在如梦如醉的人
生历程中保持着清醒的主体意识,坚持着淑世惠民的品格,成为一种光耀的“主动”
人格的表现,而与陶渊明的“被动”人格迥异其趣。

苏轼是一个生活的强者和清醒
的主体意识者,他是以其鲜明的个性为基点来批判地接受传统,并以自己独特的
处世经验来理解传统的,他决不照本宣科、亦步亦趋,故他能在追求传统、归依
传统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寻着宇宙自然的本源,体认着世事纷纭的奥妙,认知
着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以建立起自我的人生标准和生活方式。

他说:“天生学道真实意,岂与穷达俱存亡?”故他借重佛老和陶渊明,仅是借重其理论、精神和思维方式,以展开自身主体的人生意义的思辨和现实的实用价值而已。

四、苏轼的文化意义。

正是由于苏轼在其坎坷的人生经历中领悟了儒释道合
一的真谛,才使他感到内心无比充实、无比欢惬、无比自由自在,并始终保持着
旷达、通脱、随缘自适、超然自得的情愫。

由上看来,苏轼的精神境界,作为一
个思想整体,它是以自我主体意识为中心,广泛吸取儒释道和历史人物思想资料
的营养,在相互冲突、相互制约和相互交汇熔铸中形成起来的。

它使我们看到,
苏轼的经世济时精神和贯穿一生的利国为民之情,他自由不羁的个性和淡泊人世、随遇而安的处世态度,都令人惊异地统一在一起。

他的精神已超越了时空,令人
感到博大无碍、辽阔无垠,一种自我完善感、灵魂归宿感、深沉哲理感,溢于言表。

他完全摆脱了外在功业的追求,而达到了悦神悦志的深层境地。

它充分表现
出苏轼探寻人生意义和生命价值的复杂历程,因而具有着丰富的认知意义和高度
的文化意义。

当我们从这些角度考察苏轼时,儒释道三种思想非常典型地在其身上融为一
体了。

这种融合是苏轼经历坎坷丰富的人生之后对人生本原的透悟,因而他能够
做到“竹杖芒鞋”式的洒脱。

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文学大家留给我们的只是文学本身,屈原的苦闷、李白的飘逸、王维的禅静,顶多是一幅绝妙的平面画卷,而苏
轼却是立体画,正如他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