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多·罗西

合集下载

类型学——罗西

类型学——罗西

Part Three
Part
3
阿尔多· 罗西
生平
1931年生于意大利米兰,师从于罗杰斯和萨蒙纳 1961年任《Casabella》建筑杂志编辑 1963年任夸罗尼教授的助教并担任威尼斯建筑研究所研究员 1965年~1966年任米兰工业大学副教授同年出版了名著《城市建筑学》 1970年~1971年任米兰工业大学教授 1972年~1974年任瑞士联邦技术大学教授 1975年任威尼斯建筑学院教授 1980年任美国耶鲁学院教授 1990年获普利兹克奖 1991年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1992年获美国的杰佛逊奖 1996年被提名为美国艺术与学院的荣誉会员
结构主义 Yu 类型学
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任何阶段的文化意义都是重叠的,每个 词句、每种艺术形式均依赖其他词句和形式的存在。建筑的历史与语言的历史相似,并 不是后一阶段彻底取消前一阶段的过程,而是过去遗存下来的建筑形式同时并存。因此, 在目前的建筑实践中就可以将历史上的形式看作原材料(素材)。柯尔孔认为需要一个 转化机制才能更好地将结构主义的批评标准用于建筑学。这种转换机制就是类型学。
Part
2
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发展
范型类型学 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改变了长久以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同时,人们的建筑观也发生了 改变。建筑业的工业化要求建筑如同工业产品的定型化、标准化一样,具有经济性、 纯洁性、现代性。于是,新的类型变成了由技术决定的功能、效率的产物。范型即依 照一定的原则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当代类型学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解决现代主义运动对待建筑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弊端,一大 批建筑师开始从精神层次,人文方面去考虑建筑与城市的问题,而不仅仅依据于技术 的功能主义的要求。
结构主义的两个特点

建筑诗人——阿尔多·罗西

建筑诗人——阿尔多·罗西

建筑诗人——阿尔多· 罗西摘要:阿尔多· 罗西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位建筑理论家、哲学家、艺术家和教师。

他出色的理论文章、建筑作品,在业界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刻地影响了欧洲后现代主义运动。

他通过实际的建筑创作来践行自己的理论,为建筑类型学理论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建筑类型学“一位恰好成为了建筑师的诗人”,这是建筑评论家艾达·路易斯·哈斯特帕对阿尔多·罗西的评价。

罗西长期以来以建筑理论家、哲学家、艺术家和教师而闻名,他用自己的声音书写和描述建筑,他优秀的理论文章和建筑作品使他脱颖而出,在业内占据了重要地位。

[1]作为新理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理论在建筑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并对欧洲后现代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罗西通过实际的建筑创作实践他的理论,为建筑类型学理论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他也是一位绘图大师,多年来,受到传统意大利艺术和建筑的影响,他的概念性草图和效果图,在建筑完成之前已被国际上广泛接受。

1931年5月3日,阿尔多·罗西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在动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度过了童年。

1949年罗西进入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与导师罗杰斯和萨莫纳一起学习,并于1959年获得建筑学学位。

作为学联代表的罗西曾在上学期间前往苏联进行学术交流[2],那些承载着社会主义理想的苏维埃城市,给青年罗西留下了独特印象。

同时,罗西也开始为卡萨贝拉建筑设计杂志撰稿。

罗杰斯的鼓励给了年轻人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

罗西从1961年到1964年担任《建筑设计》杂志的主编。

作为欧洲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之一,罗西认为“最重要的不是建筑本身是否符合功能原则,而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

1966年,在他35岁的时候,出版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专著《城市建筑》。

专注于城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

他认为,建筑创作不能无中生有,必须具有历史的连续性。

严厉批判了现代建筑的“表面功能主义”和“空语境形式”和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功能原则,罗西对现代建筑的非常规反思,使得《城市建筑学》成为20世纪60年代建筑设计改革时期最重要的建筑理论著作之一。

一部科学的自传

一部科学的自传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一部科学的自传Rossi, Aldo, “Aldo Rossi: a Scientific Autobiography”, translated by Lawrence Ventuti,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c.1981十年前,我就开始为这部自传记录笔记,现在,我试图把它们做一个了断,以免它们逃逸记忆。

从我人生的某个时刻起,我就把艺术或者工艺当成对于事物或是我们自身的某种描述;出于这个原因,我一直敬仰但丁的《神曲》,因为但丁写《神曲》时,年约30。

人到30,就该完成或是开始某种方向明确的事情,并对自己是谁终做认可。

我的所有绘图以及写作似乎都以两种方式明确着我的方向:其一,它们对我的体验做了总结;其二,从此之后,我就没啥可以再说的了。

每一个夏季似乎对我来说都是我的最后夏天。

这种没有演化的静止感或许可以解释我的许多项目。

不过,要理解或是解释我的建筑,我必须再次穿越事物和印象,必须重新描述它们,或者发现描述它们的方式。

肯定,一个非常重要的参照体就是普朗克(Max Planck)的《科学的自传》。

在该书中,普朗克回顾了现代物理的发现,用能量守恒定律,重新阐释了物理学发现给他带来的印象。

普朗克在谈到能量守恒时,总要提及他小学老师Mueller的故事,故事里讲的是个石匠,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一块大石头扔到了一个房子的屋顶上。

石匠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他所消耗的能量并没有丢失;那能量会储藏许多年,从不萎缩,就藏在那块石头上,直到有一天石头从屋顶上滑落下来,砸到一个过路人的脑袋,将之砸死。

似乎很奇怪,为什么普朗克和但丁都把他们的科学和自传性探索跟死亡联系在一起,但是,也正是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才是能量的某种延续。

事实上,在任何一位艺术家或是技工对于快乐和死亡的寻找中,都含有能量守恒定律。

在建筑里,无疑,这种寻找就是跟材料和能量有关的;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可能理解任何建筑物,不管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一种构成角度。

类型学——罗西

类型学——罗西

2 Part
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研究重点
类型学在建筑上研究的重点有三个方面: 类型选择。它是创造过程的第一步。有些时候,创造过程也就是类型选择的过程,选择 时应该依据的是有特定文化背景的人们头脑中共有的固定形象,其过程往往是生活方 式与建筑形式相互适应。 类型处理。对于选取的类型进行几何简化,使之具备普遍的抽象性。简化还原后的类 型元素可以直接应用在建筑形式处理上,也可以进行类型转换,以产生多样性的效果。 简化还原后的几何元素还可以经过图形换喻等方式达到类推的处理阶段,从而使简洁 的图形被赋予历史的含义。 类型与城市形态。从类型与城市形态关系看,类型的选择和处理的最终目的是要以类 型的处理取得城市形态的连接。城市的最终形态是建筑和建筑组群,而建筑和建筑组 群之间的关系则要由类型与形态的研究来联系。所以,类型学也是城市形态研究的重 要手段。
4 Part
立面
案例分析
建筑立面简洁而严整,但又富于变化。 公寓上部采用标准的正方形窗,下部 为一到二层的柱廊,划分了居住与公 共交往空间。而柱廊的封闭与开敞、 柱列的纤细与粗壮的对比,以及它们 连同上部方窗与凹入的阳台所形成 的丰富的光影变化,形成了加拉拉特 西公寓纯净的外部表情。
2 Part
建筑类型学
建筑类型学起源
艺术评论家丹纳曾经指出: “ 艺术作品不是孤立的产生, 总是属于一个总体, 取决于它 所处的时代及时代精神。“同样, 建筑理论的产生也离不开它所处的时代, 类型学思想 的产生和发展就深深植根于意大利。 类型学的概念最早由生物分类转化而来, 在建筑学领域中最权威的定义则于19 世纪由 德· 昆西提出: “类型”并不意味着对事物形象的抄袭和完美的模仿, 而是意味着某一 种因素的观念,这种观念即是形成“ 模型” 的法则。类型使人们能够据此法则, 设计 出种种绝不可能完全相似的作品来。就模型来说, 一切都精确明晰, 而类型则有些模糊 不清; 类型所模拟的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而不单单是外部的形式。 德·昆西给了类型学一个开放的定义, 这给理解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却凸显了类型学 的意义: 1.昆西否定了完全的模仿和复制, 坚信建筑需要个人的创作。 2.昆西指出, 建筑有一个重要元素在影响和控制着形式, 那就是法则, 就是类型。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

意大利建筑师阿尔多罗西阿尔多罗西,一位享誉全球的意大利建筑师,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刻的设计理念为世界各地的城市增添了无尽的魅力。

本文将带领读者了解阿尔多罗西的传奇人生、设计风格及代表作品,探讨他在当代建筑界的影响力与未来发展潜力。

阿尔多罗西: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建筑师阿尔多罗西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成长于艺术与文化氛围浓厚的环境中。

他在建筑设计方面展现出极高的天赋,并在威尼斯建筑学院接受正规建筑教育。

阿尔多罗西在职业生涯中赢得了无数荣誉,包括国际建筑设计大赛的奖项。

他擅长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融合,以创新的方式为现代都市注入历史与文化的底蕴。

分析阿尔多罗西的代表作品阿尔多罗西的代表作品包括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圣十字大教堂、威尼斯的佩萨罗宫和米兰的维托里奥宫。

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他的设计理念和风格特点。

圣十字大教堂是阿尔多罗西的代表作之一,他将传统哥特式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在教堂的设计中,他运用了独特的几何学原理和结构体系,使教堂的外观更加宏伟壮观。

同时,他在教堂内部运用了彩色玻璃和马赛克等元素,为参观者提供了梦幻般的视觉体验。

佩萨罗宫是阿尔多罗西在威尼斯的杰作,这座宫殿以创新的结构和材料运用而闻名。

他运用三角形和矩形的组合,搭配错综复杂的尖拱窗和水晶吊灯,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同时,他采用了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法,如混凝土和预制构件,大大提高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维托里奥宫是阿尔多罗西在米兰的另一项重要作品,这座宫殿充分展示了他的混合式设计风格。

他将新古典主义与现代设计元素完美融合,使得这座宫殿既具有典雅庄重的历史气息,又不失时尚前卫的现代感。

他在设计中注重空间的利用和采光的优化,为宫殿内部营造出宽敞明亮的空间感。

阿尔多罗西作为一位杰出的意大利建筑师,将传统与现代、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为世界各地的城市带来了无数经典之作。

他在建筑设计中展现出的创新思维和深刻见解,使他在当代建筑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及案例分析

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及案例分析

阿尔多?罗西的类型学理论及案例分析摘要:当今社会发展迅速,建筑设计趋于多元化,设计的方法也逐渐成为一项研究领域,在二十世纪,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在其《城市建筑学》一书中,通过引用类型学的概念,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及方法,笔者结合其在著作中的类型学观点,分析其主要的设计方式,并结合当时的社会审美论述了阿尔多·罗西的部分建筑作品中运用类型学设计实例,意在能够通过对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理念的理解和分析,为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借鉴思考。

关键词:阿尔多·罗西;建筑;类型学;城市建筑学在十九世纪建筑领域的类型学定义首次被人们提出,其主要思想是人们对自身感情和精神世界所接纳的事物的摹仿。

类型是某种特定的观念,同时观念自身也是形成模式的一种法则,因此进行事物形象的模仿,不能够说是一种类型。

从一方面来讲,模式可以理解成是对事物的本源重现,而将事物的形态进行归纳和借鉴而产生的不完全相识的作品,即可以理解为类型。

学习类型学、研究类型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城市形态上做到连续。

一、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阿尔多·罗西凭借着类型学的观点,创作了《城市建筑学》一书,并在其中将城市建筑元素构建的核心依据定义为类型学,并指出类型的产生是由于人类对美的渴望,并随着社会阶层以及发展的差异,产生的类型也是不同的,其会受到生活习惯、文化习俗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时候,类型学便可以作为建筑元素设计的基础,因此,在建筑发展以及城市建设的领域中,对类型学进行研究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而在建筑类型的选择上面,罗西认为创造新的类型不如去挖掘已存在的建筑类型,原有的的建筑类型往往是经过历史淘洗之后积淀下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生命力。

二、罗西的基本设计方法(一)观察与联想罗西在进行建筑类型提取的时候,往往利用观察以及联想的方式,并将类型提取作为类型学理念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这是罗西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最基本的方式,因此在其建筑作品中,往往存在大量的真实事物写照。

西方建筑流派作业:特拉尼与罗西-理性主义与新理性主义(PART2)

西方建筑流派作业:特拉尼与罗西-理性主义与新理性主义(PART2)

Terragni:Transformations, Decompositions, Critiques》一书,就是他40年来
湖畔别墅平面图
关于比较
特拉尼对后辈建筑师的影响
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作品的另一个特点,是从传统里吸取自然的物理元素,去表 现建筑形态。比方说,意大利理性主义建筑师的作品中,根据巴尔干,地中海气候, 自然特点,通过几何形态的秩序,处理日照,通风等实际问题。 地中海地区都有理性主义的氛围:当代的人物葡萄牙西扎、西班牙莫奈欧;意大 利S-M.A.O……很多,他们身上都可以找到特拉尼的影子。
关于比较
特拉尼对后辈建筑师的影响
特拉尼在死后30多年一直到现在今天,已经成为许多人集中学习的目标,其中最 知名的是“纽约五人组”之一的彼德-艾森曼。埃森曼建筑实践的第一阶段以十个小住 宅为代表,为了取得“建筑的自治”,努力探索建筑形式语言的生成法则,这个时期 艾森曼主要的借鉴和研究对象就是特拉尼,埃森曼在2003年出了《Giuseppe
罗西的新理性主义
罗西的“类比城市”
关于历史与城市
格拉拉公寓的体现
这是一个超乎寻常的长条形建筑,长182m,进深仅12m,由于地形高差而分为两部分。 从功能实用主义来看,它有一个近乎虚假的立面,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而且,在圣卡多墓地 中使用的纯粹几何形体也同样出现在这幢为生者的建筑中,这似乎有悖常理。 然而,罗西认为,坟墓作为死者的住屋从类型上是与住宅归同一处的,况且,对于建筑 来说,保存秩序比适应功能更为重要。因此,建筑形式的赋予是有优先权的,这是“集合的 表征”,是真正属于这座城市或这一场所的建筑。
RATIONALISM
意大利理性主义与新理 性主义的传承发展
NEO-RATIONAL

建筑学读书笔记

建筑学读书笔记

篇一:建筑学读书笔记《城市设计新理论》读后感作者:c.亚历山大h.纳斯《城市设计新理论》一书系统的描述了作者在1978年所做的关于城市设计的实验,并为我们构想了一套全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在这套新的理论中,他们强调了一种整体性的创建。

“创建城市整体性的任务只能作为一个过程来处理,它不能单独靠设计来解决。

而只有当城市成形的过程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整体性的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显然,“最重要的是过程创造整体性,而不仅仅在于形式。

如果我们创造出一个适宜的过程,就有希望再次出现具有整体感的城市”。

同时,作者将这本书称作定义这一过程的第一步。

的确,在我们分析欧洲过去城市发展的历程时,会发现许多城市如威尼斯、罗马等,都具有一种亲切的整体性,在这些城市中,无论是大的饭店、商店和公共花园,还是小的阳台和装饰物,在外观的各个方面都表现出有机的统一。

然而,在现代城市的设计、规划似乎都忙于解决单个结构或执行法规的规定,难以产生有机的整体感。

书中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单一”来创造整体性的过程,即“single makes wholes”。

集建筑师与规划师于一身的c.亚历山大(christopher alexander)和他的同事提出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

为了找到创建日益增长的城市整体性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规,作者提出了一套初步法则,共七条,它们体现了实际发展的过程,与城市日益发展要求相吻合。

1. 渐进的发展。

任何建筑项目都不可过大,要确保一种合理的大小混合比,保证在渐进发展中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

2. 较大整体性的发展。

每个建设项目必须有助于在城市中形成至少一种更大的整体结构,它比起该项目自身要更大更重要。

经营某项工程的每个人必须清楚的知道这项工程将试图帮助哪一种更大的正在出现的整体结构,并知道它将如何有助于产生这些整体结构。

3. 构想。

这条法则确定单个建筑项目的内容和特点,要求建筑是“由健全的现有建筑的构想中产生,而不是由“每个项目都必须先被感受和体验,然后才能将其表达为一种构想”,头脑内的某个概念产生”,即它是什么,建在哪?4. 正向城市空间。

第12届普利兹克奖阿尔多·罗西

第12届普利兹克奖阿尔多·罗西

• 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1931-1997) • 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国际知名的建筑师。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大学 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做过建筑杂志社的编辑,当过教授。 • 罗西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将建筑与城市紧紧联系起来,提 出城市是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urban facts)的聚集体,它 与不同时代不同地点的特定生活相关联。罗西将;类型学方法用于建 筑学,认为古往今来,建筑中也划分为种种具有典型性质的类型,它 们各自有各自的特征。罗西还提倡相似性的原则,由此扩大到城市范 围,就出现了所谓“相似性城市”的主张。罗西将城市比作一个剧场, 他非常重视城市中的场所、纪念物和建筑的类型。 • 罗西在60年代将类型学的原理和方法用于建筑与城市,在建筑设计中 倡导类型学,要求建筑师在设计中回到建筑的原形去。它的理论和运 动被称为“新理性主义”
作为理论家、创作者、艺术家、教师兼建筑 师的阿尔多罗西在他的祖国意大利以致国际氛 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声望。Vincent Scull在为 一本关于罗西的书所写的介绍中将罗西与柯布 西耶相提并论,他们都是画家兼建筑师。普利 兹克奖的评委们又一次对一位似乎是没有广泛 宣传建筑师的素质做出了一致的认同。
汇报:14本环2班 禤颖茵

阿尔多.罗西是一个多产的建筑师,在自己的建筑创作 中爱用精确简单的几何形体,他的主要建筑作品有:卡洛. 菲利斯剧院、博戈里科市政厅、卡洛.卡塔尼奥大学、林 奈机场、维尔巴尼亚研究中心、住宅综合楼、佩鲁贾社区 中心、多里购物中心、加拉拉特西公寓、维亚尔巴住宅、 巴西集合住宅、现代艺术中心、拉维莱特公寓、博尼苏丹 博物馆、迪斯尼办公建筑群、弗雷德里希大街公寓、广场 饭店、购物中心等。他的作品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简洁,现 代主义的几何性.

加拉拉特西公寓案例分析

加拉拉特西公寓案例分析

加拉拉特西公寓案例分析阿尔多·罗西(1931-1997),意大利战后著名建筑师及理论家。

罗西认为过去/历史发展的建筑形式和理念应该在当代城市景观中得到追求和发展,达到标准化的程度。

他认为这些形式必须得到尊重和实施,以保持历史城市的和谐。

位于米兰郊外的加拉拉特西公寓是他最著名的项目之一,充分体现了他对建筑和城市的理论。

罗西创造了一个抽象的物体,而不像是一个住宅街区。

目的是让建筑可以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而改变用途。

这一理念推导出干净、理性的设计,让柱廊、阳台和超大圆形柱子等符号都可以被解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面临大规模的住房危机。

在米兰,一系列应对住房危机的规划开始施行,其中就包括建设能够容纳5至13万人的卫星社区。

第一批卫星社区出现于1946年;十年后的1956年,随着一个全新城市总体规划ll Piano Regolatore Generale的施行,为第二阶段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加拉拉特西社区(Gallaratese)应运而生。

新社区的场地被一分为二,后半部分隶属于Monte Amiata Societ àMineraria per Azioni公司。

1967年底,由于规划给了加拉拉特西二期私募开发的机会,该项目就委托给了建筑事务所Studio Ayde合伙人及其主持建筑师卡洛·艾莫尼诺(Carlo Aymonino)。

两个月后,艾莫尼诺邀请阿尔多·罗西参与进来,为该社区设计一栋住宅建筑。

两位意大利战后重要建筑师,在这个项目里致力于实现各自对理想社区的设想。

彼时,艾莫尼诺和罗西已经在城市研究和形态学领域树立起了自己的名声。

他们的兴趣不仅仅在于单独的建筑,还在于集合了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所需的所有不同元素的城市社区:住宅、商业、工业等等。

加拉拉特西公寓成为他们的一次机遇,将这些元素结合并实现一种全新的社区模式。

结果最终呈现在五栋建筑上:由艾莫尼诺设计的A1,A2,B及C 栋,以及由罗西设计、与B栋平行布置的D栋。

浅析阿尔多·罗西的“类似性”原则在其思想与实践中的运用

浅析阿尔多·罗西的“类似性”原则在其思想与实践中的运用

浅析阿尔多·罗西的“类似性”原则在其思想与实践中的运用作者:宋冉卢朗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年第02期摘要:理性主义类型学是阿尔多·罗西建筑理论中的一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基础。

文章首先论述了阿尔多·罗西建筑理论的形成,其次探讨“类似性”原则和“类似性”原则发展到类型学的方法,最后通过分析罗西的建筑设计来理清这种方法与类型观和对建筑永恒性追求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阿尔多·罗西;类似性;类型学中图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5-0243-02阿尔多·罗西作为欧洲新理性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于1966年出版的《城市建筑学》成为了新理性主义的代表作。

从《城市建筑学》到《类似性城市》,罗西从城市这一观点出发,在分析和研究城市的基础上,讨论建筑类型在其发展中对城市形态结构的影响方法。

在类型学的基础上,罗西提出了类似性城市,在类似性城市中,他又提出了建筑中的“类似性”原则。

与其他建筑师的类型学不同,罗西的类型学不是作为单纯的客体来研究,而是引入了历史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建筑类型学。

罗西认为类型学所揭示的客体原因并不能完全解释人类对建筑永恒特征的追求,而从历史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就容易理解人类心理结构决定的建筑永恒的特征,是一种源于主体对客体的主观感受。

为了使建筑保持“永恒”,罗西分别从历史建筑的先例和城市的角度出发,探寻建筑永恒的方法。

“类似性”原则正是罗西探寻过程中找到的契合点。

荣格曾说:“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积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其内容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是历史在“种族记忆”中的投影,而神话、图腾等往往包含人类心理经验中一些反复出现的原始表象”。

从荣格述说的“原始表象”中,罗西发现“类似性”原则是一种基于思考层面上的东西。

它经历了历史的淘汰与过滤,是人类生存及传统习俗的积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阿尔多·罗西大师分析ppt课件

阿尔多·罗西大师分析ppt课件
documentary Ornament and crime directed
by Luigi Durissi and produced along with Gianni Braghieri and Franco Raggi. In 1975, Rossi returned to the teaching profession in Italy, teaching

创作历程
FROM WIKIPEDIA
He began his professional career at the studio of Ignazio Gardella in 1956, moving on to the studio of Marco Zanuso. In 1963 also he began teaching, firstly as an assistant to Ludovico Quaroni (1963) at the school of urban planning in Arezzo, then to Carlo Aymonino at the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e in Venice. In 1965 he was appointed lecturer at the Polytechnic University of Milan and the
阿尔多·罗西
Aldo Rossi (1931-1997)
CONTENTS
• 个人履历 • 创作历程 • 建筑思想 • 著作 • 与普利兹克 • 作品
Aldo Rossi
个人履历
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早期的教育是首先在Somascan Religious Order,然后在意大 利城市莱科的亚历山德罗沃尔特学院,1949年他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学习建筑学,于1959 年毕业。

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ppt课件

建筑大师阿尔多-罗西ppt课件

• 塔的设计是为了能让人们在帕尔玛看见, 从高速公路上或是从波河平原上。在有雾
的时候,这些塔看起来就像是灯塔(A.R.)
主入口走廊
底层平面
形体构思草图
立 面 图
建筑与环境构思 草图
建 筑 主 透 视
远 景 透 视
威 尼 斯 水 上 剧 院
威尼斯水上剧院(1979)
• 这个剧院的特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对所划定的空间的使 用,即使具体的空间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对建筑形态意义 的寻找,找到能够成为代表威尼斯的纪念物的形式;还有 就是要象一个木排,一艘小船一样存在水上——这是最主 要的特征,出于威尼斯水上构筑方式的限制
室外广场
建筑背面
台阶与天窗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 威尼斯的图景,由于其模糊的哥特式的景观和应经东方文 明的影响,成为了水上都市的代表
立 面 设 计 草 图
建筑与环境的构思
构思草图 立面和平面
施工中的剧院
剧融 院于
城 市 的 水 上
剧院游戈在水上
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构 思 草 图
一层平面 三层平面
二层平面 四层平面
建筑纵向剖面
穹 顶 构 思 草 图 平面与体形构思草图
阿尔多 罗西的代表作
托里中心 威尼斯水上剧院 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托里中心(1985-1988)帕尔玛
• 这些塔很“快乐”,高高的中心塔直指天 空,强调着这中心作用。就像是一切公共 建筑都有他们的自己的名字一样—“剧院”, “市政府中心”,等等—这些定义写在它
们的立面中,达到的作用大于功能:就好 像城市的米格区段可以被改变一样
阿尔多 罗西 (1931-1997)
“我一直认为我的建筑 是永恒的,我不是沉 迷于建筑,但我是一 直试图以一种真实的

论城市四维空间设计

论城市四维空间设计
另外,城市空间必须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因此 也必须是动态的。我们不能僵化地对待时间因素。在现 代城市中,不应使现代服从于历史,而是追求二者的共 存与对话,这种对话不仅仅是单纯模仿,也不是冻结成 为“木乃伊”,因为时代不同了,人们需要为历史环境注 入活力,注入时代精神。在将城市时间因素整合到空间
城市!!!""#$! #%
一、城市四维空间设计的内涵 城市四维空间设计,就是采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 城市的时间因素整合到空间之中。 一个良好城市形态应当是包含时间因素的四维空 间,但如何将时间因素较好地整合在城市空间中,实现 时间与空间的有机结合就成为一个大问题。我们可以 通过设计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设计的方式可以使 时间因素在空间中彰显出来,这种彰显效果主要是通 过图底关系与联系艺术来实现的。图底关系是格式塔 心理学中的一个术语,即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在一定的
如果我们不加以一定的设计,使城市时间因素的 效果彰显出来,城市的时间因素往往会淹没到空间中, 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就会出现美国规划协会国 家 政 治 部 主 任 杰 福 瑞·索 尔 所 说 的 情 景 :“ 一 座 古 老 的 建筑虽然被作为文物保护了下来,但它们孤零零地淹 没在既无个性又与他们很不协调的现代钢筋水泥丛林 中,完全看不出它们所代表的那种文化背景和传统。” 因此,只有采取一定的设计方法,城市的时间因素才能 更好地融入到空间之中。
点,也只有通过设计的方式才可以实现。
因市四维空间设计的模式
化的有机结合。具体到设计方法上,或者采用传统的建
关于城市四维空间设计问题,即如何运用设计的 筑外表形式而赋予建筑新的技术与新的材料;或者将
方式将城市的时间因素整合到空间中,不少学者在这 传 统 的 建 筑 符 号 加 以 提 炼 ,如 柱 、天 花 板 、墙 壁 、窗 户

建筑类型学中的文脉图像到抽象几何表现——以阿尔多·罗西绘画中的图像类比为例

建筑类型学中的文脉图像到抽象几何表现——以阿尔多·罗西绘画中的图像类比为例

218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23连续性的印记。

新理性主义的类型学认为其中所呈现出的深层含义便是建筑类型学中的连续的文脉图像,它是稳定的是集体化的。

1建筑类型学的初步形成及发展1.1文艺复兴后建筑类型学的初步形成及发展建筑类型学是在建筑师对历史的归纳与反思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探究建筑本质的指导方法。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安德里亚·帕拉迪奥(Andrea Palladio)试图对建筑进行相对系统的分类研究。

他写下第一部体现类型学观点的建筑学巨著《建筑四书》,书中对建筑基本元素按照台基、柱、门窗、梁楣、屋顶进行了基本分类。

关注建筑空间中的具体元素,并使之与文脉相联系。

帕拉迪奥式建筑是提炼希腊-罗马建筑元素精华而确定的原型,具有严格的范式。

帕拉迪奥通过建筑原型分类的方法使人们初步感受到,希腊及罗马建筑所具备的独特美感与其组成因素密不可分。

帕拉迪奥在文艺复兴时期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后人打开了建筑类型学的大门。

到19世纪,托马斯·德·昆西(Thomas De Quincey)在他的著作《建筑百科辞典》中提出“……‘类型’是形成‘模型’的法则”[1],对建筑类型学做了权威的界定。

就他所提及的模型来说,是清晰明确的,而类型则更为模糊抽象。

因此,类型所呈现的总是情感和精神所认可的事物。

1.2现代主义后类型学理论的定义及发展欧洲城市发展开始于中世纪,定形于18世纪[2],欧洲城市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经过文艺复兴到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的发展,保护历史遗迹、尊重历史文脉的思想在欧洲日益深入人心。

到现代主义开始之初,大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积极探索更适用于工业社会发展的新的设计方法,使得类型学遭到一定程度的遗弃。

最终导致历史文脉的缺失及地域精神的虚无,也凸显着国际样式背离类型学历史传承的弊端。

在后现代主义出现时期,建筑师重新对摘要 文章对建筑类型学的形成及发展进行简单归纳,从文艺复兴时期到现代主义后的新理性主义,建筑类型学理论在阿尔多·罗西的探究发展中达到成熟。

基于阿尔多·罗西类型学的城市分析

基于阿尔多·罗西类型学的城市分析

基于阿尔多罗西类型学的城市分析雷静【摘要】Taking typology theory written by Rossi oAldo in 1966 of City Architecture,through understanding Rossi's theory,the paper analyzes specific conditions of Lanzhou city,shows Rossi's rational and meaningful theories and architectural language,and finally points out that: architectural prototype is gradually renovated and emphasized,which is not from functional development but from continuous form development.While the typology is internal power of form developing.%以阿尔多·罗西1966年著写的《城市建筑学》的"类型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对罗西理论的回顾理解,分析了兰州市的具体情况,展示了罗西充满理性与意义的理论及建筑语言,指出建筑物的原型被不断地重新加以强调,它不是从功能发展而来,而是从形式不断发展而来的,而类型就是形式产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7(043)013【总页数】3页(P11-13)【关键词】类型学;建筑体;城市记忆;独特性【作者】雷静【作者单位】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80回溯历史,不论是外国建筑史还是中国建筑史,纷繁而又复杂的建筑形式很好的为后人绘制了人类的文明创造史。

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城市空间理论分析方法——城市意象、空间形态、空间结构

二、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 在空间论
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
2.1概述 诺伯格· 舒尔兹的的“存在空间”是林奇的“城市意象”与G.Cullen空 间观的延续与整合。G.Cullen注重具体可见的空间,从建筑、街道、中心等 元素来看待整个市镇地景;林奇属认知空间。诺伯格· 舒尔兹从任何空间知 觉均有其意义作用,因此必须与更稳定的图式体系相对应这一认识出发,论 述了人在世界上为自身定位所必需的基本空间概念,从而导出了“存在空间” 这一概念。所谓“存在空间”,就是比较稳定的知觉图式体系,亦即环境的 “意象()image”。 诺伯格· 舒尔兹对于存在空间的结构进行了更具形态化的分析,称为存在 空间的垂直/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表示存在空间具有层级性,依范围大小可分为: 1、地理区域或国家范围 2、地景或区域范围 3、城市范围 4、街道 5、住家 水平结构(存在于每一垂直结构中)主要由三个元素组成: 1、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区(领域) 2、连接各类型中心与地区的路线(路径) 3、具有特殊重要性与意义的各类型中心(场所)
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
1.4 城市形态 城市环境的意象性有利于它视觉的识别和本身的构成,前面所提到的各 类构成因素——道路、边缘、区域、结点、地标都是建造一个明确的有特点 的全城结构的砌块,对于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城市形态呢?林奇认为,它取 决于: (1)应从整体形象性要求,对各个要素进行精心的设计 (2)体现出形态的特性。包括单一性、形式的简明性、连续性、统治性、 结合的明确性、方向性、视野、运动知觉、时间序列等。 (3)要有整体感(各种形象要素组织成一个整体,有序的为人所感知)
小组成员:
汇报日期:
基于环境知觉与人类行为的城市空间研究 一、凯文· 林奇的城市意象 二、诺伯格· 舒尔兹的存在空间论 三、朱一文的符号空间论 四、阿尔多· 罗西的形态—类型学城市空间分析理论 五、空间意义分析

类型学——罗西

类型学——罗西

3 Part
阿尔多· 罗西
理论思想
罗西的理论思想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性主义和历史主义的类型学;二 是穿越时空概念的“类似性城市”。类型学主要是表述建筑的意义与其形式 之间的关系,用来论证罗西关于建筑的永恒性的观点;“类似性城市”则主 要强调人对城市场所及建筑的集体记忆,并借助这种记忆,将人的心理存在 转化为真实的城市实体。 罗西相信形式是变的,生活也是可变的,但生活赖于发生的形式类型则自古 不变,在此罗西所探讨的是可见形象上的问题,认为其中是存有基本的架构, 就如同茅草屋可以变成钢筋混凝土屋、斜屋顶变成平顶、人的生活从无房间、 私密性到有房间,但生活中的形式类型则较具不变性,如:不管如何变,房 子定有墙、屋顶、有围避感及安全性,这些类型是不变的。
结构主义的两个特点
1.一个研究领域里要找出能够不向外面寻求解释说明的规律;能够建立起自己说明自己 的结构。 2.找出来的结构要能够形式化,并成为公式而作为演绎法去应用。
结构主义的三个要素 结构具有三个要素:整体性;转换规律和自身调整性。
1 Part
类型学
类型学与结构主义
一种分组归类方法的体系,通常称为类型。类型的各成分是用假设的各个特别属性来 识别的,这些属性彼此之间相互排斥而集合起来却又包罗无遗,这种分组归类方法因 在各种现象之间建立有限的关系而有助于论证和探索。
3 Part
评价
阿尔多· 罗西
罗西一直在生活在尼采的悲剧世界里,并且深受基里克(画家,象征主义) 的影响,整日画着咖啡壶、咖啡杯,迷恋于几何形体的单纯美丽。他生活在 自己静寂的建筑世界中,他始终在他的建筑中强调纯粹性及原型,采用简洁 的几何要素,严格的几何学构图和类型学选取的母题,以及类推的设计方法 达到的类似性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用象征形式,罗 西设计出了典型的 荷兰建筑,金属穹 顶从平坦的河岸景 色中升起,使人想 起那些教常的尖塔 和风车;室内的主 楼梯也暗示着对于 文化的追溯,他的 抽象形式融合了对 荷兰和其历史的理 解,更重要的是提 供了一种更为持久 的存在形式。
当人们靠近这座建筑的时候,首先会被它那高耸而 醒目的门厅所吸引,那是一个典型的阳光大厅,这种 阳光大厅首先出现在苏黎世大学的校园建筑中。
Aldo Rossi,1931-1997
阿尔多·罗西
关于阿尔多·罗西
1931-1997
英文名: Aldo Rossi 国籍: 意大利 出生地: 米兰 著作: 《城市建筑》1966出版 风格流派:后现代主义 获得奖项:普利兹克奖(1990年) 代表作品:卡洛.菲利斯剧院(1982)
林奈机场 博戈里科市政厅 卡洛卡塔尼奥大学 博尼苏丹博物馆(1993)
正立面朝向海湾,高度 抽象的柱枋布满整个 立面,罗西对梁柱体系 的强烈表达一如既往。 整个建筑充满纪念性 和戏剧性,它的抽象性 与标志性也使设计满 足了业主创造“港湾 新貌”的意图。
修复的门廊
室内室外相互渗透, 观众落坐在城市广场 一般的大厅里面,两 侧则是街道景观—— 大理石立面和带阳台 的窗户
No.
03
他的作品具有雄浑、规整以及古色 古香的特点。
爱用精确单纯的几何形体:圆柱体、 方锥体、圆锥体、三角形体是他常 用的造型要素,而它们的表面又是 光光净净,窗子常常是平板上开出 的整齐单一的孔洞。
他想用一种真实的方法来设计建筑, 并且它想要把建筑中流失的文化给 整合入其中,比较注重建筑的精神 层面。
设计特点
No.
04
卡洛.菲利斯剧院(1982)
年份:1982年 面积:30000㎡ 地点:意大利/热亚那
热亚那剧院在二战中遭到 了彻底的毁坏,以后的数 十年中,歌剧院的废墟在 关于其命运的激烈争吵中 一直维持原状。
对广场的把控
剧场平面 灯塔和构思草图
天窗与塔楼
剖屋顶的形式和外 围的柱廊使这栋建筑 很容易就融于热亚那 的都市纹理之中。
大学毕业后曾从事设计工作,做 过建筑杂志社的编辑,当过教授。
1966年出版著作《城市建筑》 获得1990年 新理性主义 类型学理论
No.
02
设计理念
后现代主义
在20世纪60年 代后期,在欧美的 一些发达国家里面, 建筑的发展进入了 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出现了明显不同于 二次世界大战之间 形成的、并在战后 得到广泛传播的现 代建筑的思想和实
从 河 流 看 过 去 建 筑 背 面
剖面—1 剖面—2
台阶与天窗
北立面 南立面
高耸的砖墙可联想到广场或 传统街道,包锌的穹顶,烟囱般 的交通体,方格玻璃窗,钢丝网 拱,这些都仿佛仍在追忆这片土 地作为制陶工厂的历史。
我也希望借此机会深入的思考我的建筑。我一直认为我的建筑 是永恒的,我希望这项荣誉成为我思想的见证。一直以来我远 离人群:学校、报纸、杂志、建筑师等等,而且拒绝接受时尚 与潮流。
类型学理论
人类经常面对 相同的生存要求和 环境条件的限制, 从而产生某种“特 定”建筑类型来适 应和满足这种“特 定”条件和要求。 类型是普遍的形式 或者结构,是使种 类和组团具有显著 特征的特性,也是
对物体的分类。
《城市建筑学》
城市与建筑的同构性 类型 历史的延续性与建筑的
普遍法则 自治性的城市科学
剧场
阳台细部
No.
05
博尼苏丹博物馆(1993)
博尼方丹博物馆新馆 年份:1993年 地点:荷兰
这座博物馆由三座并行的建筑及它们的联系部分组成,背后是 一条景色优美原小河。 E形的平面构成两个朝向河面的开放 院落,有扶壁支撑的中段和外包锌板的穹顶塔楼成为戏剧性 的焦点,似乎在暗示着洗礼堂与钟楼之间的联系。
践。
新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建筑在 1936年发展到顶点之 后,由于社会、政治等 因素几乎消失,但在 1936至60年代之间, 理性主义的思想及创作 理念的发展从未间断。 于是,在60年代的意 大利,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出现了承袭于理性 主义的新理性主义,它 与后现代主义成为当今 世界建筑思潮的两大倾
向。
1 个人历程 2 设计理念 3 设计特点 4 卡洛.菲利斯剧院(1982) 5 博尼苏丹博物馆(1993)
No.
01
他是当代建筑界的一位国际知名 的建筑师。他出生于意大利米兰, 早期的教育是首先在Somascan Religious Order,然后在意大利 城市莱科的亚历山德罗沃尔特学 院,1949年他在意大利米兰理工 大学学习建筑学,于1959年毕业。
我不是沉迷于建筑,但是我一直试图以一种真实的方式来做 建筑,就像其他那些真实表现他们专业的人一样,就像那些建 造出教堂、工厂、桥梁以及这个时代伟大建筑的泥瓦匠或者工 人一样。
但是我更愿意去设计与建造,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建造 有着多种的可能性,这一点深深的吸引着我。似乎所有这些不 同国家的文化组成了我的建筑,而且形成了一个整体,一个具 有包容力,可以将那些曾经流失的文化重新整合的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