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百里负米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
中国历史二十四孝
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故事 孝感动天 戏彩娱亲 鹿乳奉亲 百里负米 芦衣顺母 啮指痛心 亲尝汤药 刻木奉亲 拾椹异器 卖身葬父 涌泉跃鲤 行用供母
主角 虞舜 老莱子 郯子 子路 闵损 曾参 刘恒 丁兰 蔡顺 董永 姜诗 江革
编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诗赞】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戏彩娱亲
【原文】 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 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译文】 周朝时有个老人叫莱子,非常孝顺。他伺候二老, 总是极尽所能地做可口的甘美的食物。他的年龄 马上就七十了(在当时是极其少见的),从来不 在父母面前说老子。他经常身穿色彩鲜艳的婴儿 装,象婴儿一样在双亲身边戏昵。有一次曾经在 为老人端洗脚水时,故意假装跌倒,趴在地上, 学小婴儿的哇哇哭声,逗老人开心。
故事 扇枕温衾 埋儿奉母 怀桔遗母 恣蚊饱血 卧冰求鲤 哭竹生笋 闻雷泣坟 扼虎救父 尝粪忧心 乳姑不怠 弃官寻母 涤亲溺器
主角 黄香 郭巨 陆绩 吴猛 王祥 孟宗 王裒 杨香 庾黔娄 崔妇 朱寿昌 黄庭坚
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 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 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 归。
百里负米
【原文】 周仲由,字子路。家贫,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 外。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 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 也。”

国学语文典故重阳节关于古代24孝成语故事

国学语文典故重阳节关于古代24孝成语故事

重阳节关于古代24孝故事重阳节到了让我们来看看古代人如何孝敬家里老人的。

古代有“二十四孝”:01 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gǔ)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0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文解说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文解说

9、埋儿奉母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生一子,郭巨担心,养这个孩 子,必影响母亲,和妻议:“子可以再有,母死了不复活,不如埋掉子,节省些供养母 亲。”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
夺”。
10、扇枕温衾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 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
一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一跤,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地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5、卖身葬父董永,少年丧母,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父亲亡故,董永卖身富 家奴,换取丧葬费用。于槐荫下遇女子结夫妇。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赎身,
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女,董永还债。言毕凌空而去。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6、刻木事亲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人,幼父母双亡,思念其养育之恩, 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从不懈怠。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竟用针刺
木像的手指,而木像手指有血流出。丁兰回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遂将妻休弃。
7、行佣供母 江革,东汉时齐国临淄人,少丧父,侍母亲极为孝顺。战乱中,江革背着 母亲逃难,几次遇匪盗,贼人欲杀死他,江革哭告:老母年迈,无人奉养,贼人见他孝顺,
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慈爱。他孝行感动天帝。
17、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
卧病三年,他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18、啮指痛心曾参,孔子的得意弟子。少时贫,常打柴。一天,家来客,母不知所措,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曾参忽然觉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导语:《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鹿乳奉亲周郯(tán)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

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导语:《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是元代郭居敬编录,一说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种说法是郭居业撰。

下面是小编为你准备的二十四孝原文及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假装摔倒,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戏舞学娇痴,春风动彩衣。

双亲开口笑,喜色满庭闹。

三、鹿乳奉亲周郯(tán)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百里负米读后感

百里负米读后感

百里负米读后感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趁着一切都在,就赶快孝顺父母,把你对父母的爱说出来、做出来。

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百里负米读后感,欢迎参考!百里负米读后感一孝是人与生俱来的美好情感,普天之下,古往今来人人都是父母所养,父母对儿女,有一种无与伦比的爱,为了儿女,他们愿意付出千辛万苦,愿意付出生命,但《二十四孝》讲的是儿女怎样孝顺父母,我最为感动的就是《百里负米》这个故事了。

《百里负米》讲的是周朝鲁国卞邑子路性格直率、勇敢、孝顺,早年家贫,自食野菜充饥,却自百里外背着米侍奉父母。

父母去世后,他离开家乡到南方游历。

在路经楚国时,楚王发现他的学问和人品非同一般,就让子路做了官,做官之后,地位、待遇就不同了,出门有车马相随,还有大量食物。

但子路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日日夜夜长吁短叹,想念过世的父母,每当这时他便说:“子欲养而亲不待啊!”孔子夸子路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啊!”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一个深刻的道理,这个道理是趁着一切都在,就赶快孝顺父母,把你对父母的爱说出来、做出来,我们从小就要知道孝敬父母,长大以后才可能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责任感的人,成为道德高尚、能够成就大事的人。

百里负米读后感二今天,阳光灿烂,胜是春朝。

可谁又知道我内心的秋悲呢?我上午和妈妈发生了口角,两人呈现出互不理睬的局面。

下午,我在网上看到了“子路负米孝母”的故事: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从小就对父母照顾的无微不至,父母爱吃什么,他都不辞劳苦千方百计地买回来。

一次他背回一袋稻米,煮成饭后父母赞不绝口,从今以后父母就爱吃这种米了。

就连拜孔子为师也是如此。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觉十分惭愧。

中中国有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品德,可我不仅没有孝敬父母,反而让她生气,真是不应该。

小学时,只要妈妈给她自己买衣服而不给我买衣服,我就会发脾气或是不高兴。

可我哪有注意,妈妈的.鞋子早已断底或是开胶。

二十四孝故事(原文注解)

二十四孝故事(原文注解)

二十四孝故事 (原文注解)教育.中国——张云栋老师整理题记:元代人郭居敬编撰《二十四孝》概述了我国古代二十四位著名孝子的孝行故事。

情节生动,文字简炼,内容多是宣传我国劳动人民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和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孝悌,流传甚广。

当然,由于时代所限,这些故事是按照当时的道德标准选编的,有的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那么回事了。

但作为青少年,了解一下先贤行孝的故事,对于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道德水平,特别是以德治国的今天,对提高自身道德品质修养还是很有帮助的。

在此,浪子不揣冒昧,将原文翻译成白话文,希望有助于大家理解。

鲁迅说过:“‘孝’如此之难。

”在现代社会,我们不能要求朋友们按照前人的模式去行孝,但至少应该关心老人、尊重老人、孝敬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风尚。

正是:负米何辞百里遥?但求萱柏俱年高。

赤身敢教冻冰消。

取乳儿堪荒野鹿,行佣命系匪人刀。

闻雷泣墓草萧萧。

——寄调《浣溪沙》 一、孝感动天原文:虞舜,瞽瞍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嚚,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诗赞: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译文: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

天生就懂得大孝。

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

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

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二、戏采娱亲原文:周老莱子,至孝。

奉二亲,极其甘脆。

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著五色斑烂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百里负米故事

百里负米故事

百里负米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百里的年轻人,他生活在一个小村庄里。

百里家虽然不富裕,但他们一家人却非常勤劳,百里的父母经常告诫他要懂得珍惜食物和节约用度。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位神秘的老人,他自称是来帮助村民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

老人告诉村民们,只要每家每户都向他负米,他就能够施展法术,让村庄里的稻谷丰收。

村民们对这位老人的话深信不疑,纷纷向他负米。

百里的父母也被老人的话所吸引,他们决定向老人负出一大袋米。

百里却对此感到十分疑惑,他觉得这位老人的话实在是太神奇了,于是他决定去找老人问个清楚。

当百里找到老人的时候,老人正在一个角落里默默地数着那些袋装的米。

百里走上前去,礼貌地向老人问道,“老人家,您说只要我们向您负米,就能够让稻谷丰收,这是否真的有可能呢?”老人微微一笑,说道,“小伙子,你不要怀疑,只要你们都向我负米,我就能施展法术,让稻谷丰收。

”。

百里听了老人的话,心中仍有些疑虑,但他还是决定相信老人,毕竟村里的人都对他表示了信任。

于是,他也向老人负出了一袋米。

接下来的日子里,村子里的稻谷真的出奇地丰收了,村民们都对老人的法术感到惊叹不已。

而老人也在村子里住了下来,每天都在为村民们解决各种问题。

然而,就在村民们都对老人感激不尽的时候,一场大雨突然袭来,整个村庄都被洪水淹没了。

老人却在第一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村民们不禁感到十分失望和愤怒。

百里也感到非常气愤,他决定去找那位老人,要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经过一番周折,百里终于找到了老人的踪迹,他质问老人为什么在村子遭遇灾难时却选择离开。

老人却笑着说,“小伙子,你们负米的时候并没有问我要不要负米,现在你们要找我要米,却没有问我要不要还米。

”。

百里听了老人的话,才恍然大悟,原来负米并不是单方面的行为,而是需要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他深刻地明白了老人的话中蕴含着的道理,他向老人道了歉,并发誓要努力帮助村子重建。

从此以后,百里变得更加勤奋和善良,他带领村民们一起努力,重建了被洪水摧毁的村庄。

二十四孝经典故事

二十四孝经典故事

二十四孝经典故事二十四孝故事讲述的是孝爱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它是一种理念与精神,是为人的立身之本,是社会责任意识的源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二十四孝经典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二十四孝经典故事:曾参啮指痛心During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Chinese history, there lived a student of Confucius, Zeng Shen, who become well-known for his filial attitude of respect.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His father passed away while Shen was still young.He was extremely respectful and obedient to his mother.曾参从小丧父,他也非常尊重和顺服他的母亲。

Every day the young man would go into the mountains to cut firewood; his mother would stay home and weave cloth to sell. Mother and son had to work hard to earn enough to get by.每天,曾参都会上山砍柴,母亲则留在家里纺织。

母子不得不这么努力的工作来养活自己。

One day Zeng Shen set out early for the mountains. A guest who had traveled a long distance arrived at the Zeng household that very morning.一天,曾参提前上山砍柴,一个旅客跋山涉水,到了他家。

二十四孝成语故事,古今必读的历史经典!

二十四孝成语故事,古今必读的历史经典!

二十四孝成语故事,古今必读的历史经典!展开全文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代有不少孝子的故事其中流传甚广的就是“二十四孝”1、孝感动天远古帝王舜年轻时, 父亲、继母和异母之弟多次想害死他, 但舜仍然对父母孝敬,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 于是就有大象和小鸟帮他耕种, 后来帝尧还把帝位让给了他。

2. 戏彩娱亲春秋楚国的老莱子为了让父母开心, 70多岁时仍然穿着五色彩衣, 拿着拨浪鼓戏耍, 就像小孩一样。

一次他跌了一跤, 怕父母伤心, 就躺在地上装哭,逗得父母很高兴。

3. 鹿乳奉亲周朝郯子的父母年老时想吃鹿乳, 郯子就身披鹿皮, 想混到鹿群中去取得鹿乳。

不料猎人把他当做了真鹿, 要用弓箭射杀他。

他连忙解释, 猎人才知是人,对他大加赞扬。

4. 百里负米春秋鲁国人仲由, 年轻时家贫, 自己常吃野菜, 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后来他做了大官, 但是父母死了, 他经常感叹: “现在我还想为父母亲去负米,却再不能了。

”5. 啮指痛心春秋鲁国人曾参少年时经常到山里去打柴。

一天家里忽然有客人造访, 母亲不知如何接待, 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 明白是母亲在召唤, 便赶快回家招待客人。

6. 芦衣顺母春秋鲁国的闵损常受继母虐待。

冬天继母的亲生子的棉衣里是棉花, 而他的棉衣里是芦花。

后来父亲发觉后要休掉妻子, 闵损反而为继母求情,继母从此对他十分疼爱。

7. 亲尝汤药汉文帝身为一国之君,对母亲非常孝顺。

一次母亲病重, 汉文帝日夜守护, 天天为母亲煎药, 每次煎好后, 他都要先尝一尝, 觉得合适才端给母亲。

8. 拾葚异器汉代的蔡顺生活贫困,每日拾桑葚奉养母亲。

一天遇到军士,问他为什么把红桑葚和黑桑葚分开装他说黑桑葚让母亲吃,而红桑葚自己吃。

军士们就送给他米和牛, 让他孝敬母亲。

9. 埋儿奉母晋代郭巨家道中落但妻子生了一个男孩, 郭巨怕养孩子影响供养母亲, 准备将儿子埋掉。

挖坑时, 突然挖到一坛上天所赐的黄金, 于是既可孝敬母亲,又可抚养儿子了。

二十四孝故事大全_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

二十四孝故事大全_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

二十四孝故事大全_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每一个故事的孝行虽不相同,但皆足以发扬我国固有道德,那你知道二十四孝故事有哪些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二十四孝故事大全,供大家参考。

二十四孝故事:0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历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后人有诗赞曰: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二十四孝故事:02 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四子,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二十四孝故事:03 啮指痛心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二十四孝故事:04 百里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故事

01、孝感动天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舜,是瞽瞍的儿子,从小就很孝顺父母。

他父亲是个老实厚道的农夫。

舜的母亲因家境贫困常对他父亲出言不逊、横加指责。

舜有个弟弟叫象,也常对父亲傲慢不恭敬。

只有舜始终如一,不怨天尤人,对父母恭顺如常,对弟弟加倍关心照顾,引导其改过自新。

此超常之大孝心,感动上天。

当舜在山下耕田时,有神象相助,又有神鸟帮忙锄去荒草。

当时的帝尧听说舜的孝行,特派九位侍者去服侍瞽瞍夫妇,并将自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舜,以表彰他的孝心。

后来尧把帝位也“禅让”给舜。

人们赞扬说,舜由一个平民成为帝王,纯由他的孝心所致。

02、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

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

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

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

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

03、啮指痛心春秋时期鲁国的曾参,侍奉母亲极其孝敬。

一次,曾参又进山砍柴去了,突然家里来了客人,他母亲不知所措,就站在门口望着大山希望曾子回来,许久不见归来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正在山里砍柴的曾参忽然觉得心口疼痛,便赶紧背着柴返回家中,跪问母亲为什么召唤他。

母亲说:“家里突然来了不速之客,我咬手指是提醒你快回来。

”04、百里负米周朝,有个叫仲由的人,字子路。

家里很贫穷,时常在外面采集藜藿等野菜当食物。

而子路为了赡养父母双亲,常常到百里以外的地方背回米来,尽到自己的孝心。

父母去世以后,子路南游到楚国。

楚王非常敬佩恭慕他的学问和人品,给子路加封到拥有百辆车马的官位。

家中积余下来的粮食达到万钟之多。

但是子路仍然不忘父母的劳苦,感叹说:“虽然希望再同以前一样生活,吃藜藿等野菜,到百里之外的地方背回米来赡养父母双亲,可惜没有办法如愿以偿了。

”05、芦衣顺母春秋时期鲁国的闵损,字子骞。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孝”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成为宣传孝道的通俗读物。

以后,又有人刊行《二十四孝图诗》、《女二十四孝图》等,流传甚广。

在传统的木雕、砖雕和刺绣上,常见这类题制的图案。

二十四孝包括下面二十四个故事,不同说法通常仅仅是不同顺序的排列:一、孝感动天二、戏彩娱亲三、鹿乳奉亲四、百里负米五、啮指痛心六、芦衣顺母七、亲尝汤药八、拾葚异器九、埋儿奉母十、卖身葬父十一、刻木事亲十二、涌泉跃鲤十三、怀橘遗亲十四、扇枕温衾十五、行佣供母十六、闻雷泣墓十七、哭竹生笋十八、卧冰求鲤十九、扼虎救父二十、恣蚊饱血二十一、尝粪忧心二十二、乳姑不怠二十三、涤亲溺器二十四、弃官寻母一.孝感动天虞舜,瞽瞍(ɡǔ sǒu)之子。

性至孝。

父顽,母嚣,弟象傲。

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

其孝感如此。

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队队春耕象,纷纷耘草禽。

嗣尧登宝位,孝感动天心。

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

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

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

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

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

二.戏彩娱亲周老莱子,至孝,奉二亲,极其甘脆,行年七十,言不称老。

常着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

又尝取水上堂,诈跌卧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老莱子,(东周)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百里负米4

百里负米4

百里负米——解读《二十四孝》(之四)蔡爱东供稿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líhuò,即灰菜和豆类植物的叶子)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mò,死),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诗曰:负米供旨甘,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苦)劳。

解释:东周的子路早年家穷,自己常吃野菜饭,却从百里之外背米回家以奉双亲。

双亲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南方的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却常怀念双亲,慨叹:“即使我现在想吃野菜,为父母去背米,哪里能够再得呢!”补充:1.出处《孔子家语·致思》:“子路见于孔子曰:‘负重涉远,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不择禄而仕。

昔者,由也事二亲之时,常食藜藿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之后,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愿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复得也。

……’孔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2.子路与孔子子路(即仲由)(前542~前480),鲁国人,比孔子小九岁,以政事见称。

直爽、勇敢、守信、忠于职守;勇于改错,深得孔子器重,是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除学六艺外,子路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随孔子周游列国。

孔子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

”“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

“道不行,乘桴(fú,)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我的主张如果行不通,就乘小伐子到海外去,那时跟随我的怕只有仲由了。

)”子路初仕鲁,后事卫;晚年任卫大夫孔俚的宰(总管,属家臣),终因尽忠而死。

唐追封“卫侯”;宋加封“河内公”,后改“卫公”;明改“先贤仲子”。

子路不像颜回对孔子“无所不悦”;只要他认为孔子言行不当,就直接批评或反驳,可见其憨直。

如:公山弗扰占据费邑反叛季氏,召孔子,孔子想去。

子路反讥他:“没人用你就算了,为何要投奔这个叛贼呢?”急得孔子支吾道:“我是想借那块地方复兴周朝啊。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

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1大家都说“百善孝为先”,这么多善举当中孝是排在第一位的,然而,大家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尽孝心的吗?这个暑假我读了二十四孝的故事,让我给大家讲个卧冰求鲤的故事吧:晋朝时期,有个叫王祥的人,心地善良。

因为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后来继母朱氏对他很不慈爱,还常常在王祥父亲面前搬弄是非,父亲渐渐对儿子也冷淡了。

王祥的继母喜欢吃鲤鱼,王祥不计前嫌,为了能得到鲤鱼,赤身卧在冰上,他浑身冻得通红,仍在冰上祷告求到鲤鱼,正在他祷告的时候,右边的冰突然开裂,王祥喜出望外,突然跳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他高兴极了,就把两条鲤鱼供奉给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八乡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

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大家看,王祥不仅有一颗纯洁的孝心,我觉得他还有宽宏大度的品质,他的继母居心不良对他心存厌恶,还借着父亲百般刁难他,而王祥不管继母怎样,总是孝敬她,尊敬她,为了继母的爱好历经千辛万苦。

虽然故事的结尾没有写到继母,但我想继母一定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

除了这个故事,二十四孝里还有忠孝双全的沈云英、打虎救父的杨香、弃官奉亲的潘岳、卖身葬父的董永、都能给我们带来感动。

读完二十四孝,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我突然觉得满足。

因为我们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一直在长辈的爱中成长。

有什么事都可以由家长代劳,我们有什么需要他们总是尽量满足,身体不舒服或受到打击,前来关系的也是他们,指导学习,纠正错误的还是他们。

长辈给予我们太多的爱,我们应该孝顺他们,不用像古人那么极端,泡一杯茶、捶一捶背、洗次脚、或是使成绩提高往往就是孝顺长辈的最好方法。

让我们怀着一颗孝心孝敬长辈吧!二十四孝故事读后感 24孝的故事读后感2孝顺,是每个中华儿女都必须具备的品德,也是每个中华儿女都要承担的责任。

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育之辛劳都是我们要铭记的恩德。

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几个故事

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几个故事

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几个故事二十四孝图一共提到了二十四个故事,分别是:忠孝双全、望云思亲、上书救父、彩衣养亲、哭竹生笋、打虎救父、鹿乳奉亲、笼负母归、弃官奉亲、芦衣顺母、卖身葬父、亲尝汤药、卧冰求鲤、闻雷泣墓。

百里负米、挨杖伤老、跪父留母、孝感继母、劝姑孝祖、孝感动天、兄弟争孝、啮指痛心、老莱娱亲、郭巨埋儿。

1、孝感动天虽然父亲瞽叟、继母和异母弟弟象千方百计想害死舜,舜却丝毫不记恨,依旧孝顺父亲,关爱弟弟。

舜的孝行感动了天帝。

大象和鸟来到历山,一个帮他耕田,一个帮他除草。

帝尧把两个女儿嫁给他。

登上天子之位以后,舜仍然尊敬父亲,把象封为诸侯。

2、戏彩娱亲春秋时期,楚国的隐士老莱子孝顺父母,用美味佳肴奉养父母。

为了让父母开怀大笑,七十岁的他经常穿着五色彩衣,手里拿着拨浪鼓,像孩子那样戏耍;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摔倒时装出假装摔倒的样子,躺在地上,像孩子那样啼哭。

3、鹿乳奉亲春秋时期的郯子,为了疗治年迈父母的眼疾,披上鹿皮,进入深山,钻进鹿群,挤取鹿乳,奉养双亲,差点被猎人当作麋鹿射杀。

4、百里负米孔子的弟子子路,早年家中贫寒,自己吃野菜充饥,却从百里之外背负米回家奉养父母。

做官以后,他经常怀念已经去世的父母,渴望为父母尽孝。

5、啮指痛心孔子的弟子曾参少年时在山上打柴,忽然觉得心疼,知道母亲遇上难题,就赶紧背柴回家。

原来是家中来客,母亲不知所措,用牙咬手指,盼望自己回来。

6、芦衣顺母孔子的弟子闵子骞生母早逝,继母常常虐待他。

冬天,继母给自己的两个儿子穿上真正的棉衣,给闵子骞穿上用芦花填充的“棉衣”。

当父亲知道实情后,想要休妻。

闵子骞却替继母求情,不希望继母的儿子跟自己一样受冻。

父亲依从了他的请求,继母也改过自新,待他如亲生。

7、亲尝汤药汉文帝在母亲薄太后患病的3年时间里,经常衣不解带地侍奉母亲。

汉文帝总是先亲口尝过母亲所服的汤药,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8、拾葚异器汉代末年的蔡顺,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拾取桑葚充饥。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_历史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_历史故事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我国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上下传承5020xx年,在这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一:哭竹生笋在三国时,有一个孝子,姓孟,名宗,字恭武,从小就丧了父亲,家里十分贫寒,母子俩相依为命。

长大后,年纪老迈,体弱多病。

不管母亲想吃什么,他都想方设法满足她。

一天,母亲病重,想吃竹笋煮羹,但这时正是冬天,冰天雪地,风雪交加,哪来竹笋呢? 他无可奈何,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就跑到竹林抱竹痛哭。

哭了半天,只觉得全身发热,风吹过来也是热的。

他睁眼一看,四周的冰雪都融化了,草木也由枯转青了,再仔细瞧瞧,周围长出了许多竹笋。

他的孝心感动了天地。

他把竹笋让母亲吃了,母亲的病就好了。

有诗颂曰:泪滴朔风寒,萧萧竹数竿; 须臾冬笋出,天意招平安。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二:黄香扇枕黄香,东汉江夏安陆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

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少年时即博通经典,文采飞扬,京师广泛流传“天下无双,江夏黄童”。

安帝(107-120xx年)时任魏郡(今属河北)太守,魏郡遭受水灾,黄香尽其所有赈济灾民。

著有《九宫赋》、《天子冠颂》等。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三:老莱娱亲老莱子,春秋时期楚国隐士,为躲避世乱,自耕于蒙山南麓。

他孝顺父母,尽拣美味供奉双亲,70岁尚不言老,常穿着五色彩衣,手持拨浪鼓如小孩子般戏耍,以博父母开怀。

一次为双亲送水,进屋时跌了一跤,他怕父母伤心,索性躺在地上学小孩子哭,二老大笑。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四:子路负米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朝花夕拾二十四孝故事篇五:郭巨埋儿郭巨,晋代隆虑(今河南林县)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百里负米的故事(二十四孝)

百里负米的故事(二十四孝)
附:仲由即孔子的弟子子路,事亲至孝,个性耿直。
春秋时期鲁国的仲由家境贫困多以食藜藿等野菜充饥但却不辞劳苦地从百里以外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食米背回家给双亲
百里负米的故事(二十四孝)
百里负米的故事(二十四孝)
春秋时期鲁国的仲由,家境贫困,多以食藜藿等野菜充饥,但却不辞劳苦地从百里以外将食米背回家给双亲。父母死后,他当了官,出游楚国,随从马车百辆,坐厚厚的毯褥,享丰富的佳肴美食,这时候他感怀双亲,慨叹道:「即使我愿意如昔日吃野菜及为父母背米,但他们已不在,现在虽然衣食无忧,又如何呢?」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

24孝故事白话文_古代24孝故事《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诗选》,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而成。

不过有的人还是看不懂古文,所以店铺今天就整理了古代24孝故事原文故事和译文白话文,希望大家喜欢咯!24孝故事白话文:尝粪心忧原文:南齐庚黔娄,为孱陵令。

到县未旬日,忽心惊汗流,即弃官归。

时父疾始二日,医曰:“欲知瘥剧,但尝粪苦则佳。

”黔娄尝之甜,心甚忧之。

至夕,稽颡北辰求以身代父死。

诗赞:到县未旬日,椿庭遗疾深。

愿将身代死,北望起忧心。

译文:南齐人庾黔娄,任孱陵县令。

到孱陵县赴任不满十天,忽然觉得心惊胆战,浑身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

到家得知父亲病重已两天了。

医生说:“要想知道病情好转还是恶化,只要尝一点病人粪便,味道苦说明是好事。

”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

到夜里,跪拜北斗星,叩头乞求以自身代父去死。

24孝故事白话文:乳姑不怠原文:唐崔山南,曾祖母长孙夫人年高无齿。

祖母唐夫人,每日栉洗,升堂乳其姑,姑不粒食,数年而康。

一日病,长幼咸集,乃宣言曰:“无以报新妇恩,愿子孙妇如新妇孝敬足矣。

”诗赞:孝敬崔家妇,乳姑晨盥梳。

此恩无以报,愿得子孙如。

译文:唐代博陵(今属河北)人崔山南(官至山南西道节度使)。

他的曾祖母长孙老夫人年事已高,牙齿完全脱落。

他祖母唐夫人每天早上盥洗后,都上堂来用自己的乳汁喂养婆婆。

婆婆长孙老夫人没有吃过一粒粮食,数年身体依然健康。

后来一天忽然病倒了,将全家大小全召集在一起,发愿说:“我没有什么能报答媳妇的恩义了,但愿孙媳妇也像她孝敬我一样孝敬她就好了。

”24孝故事白话文:涤亲溺器原文:宋黄庭坚,元符中为太史,性至孝。

身虽贵显,奉母尽诚。

每夕,亲自为母涤溺器,未尝一刻不供子职。

诗赞:贵显闻天下,平生孝事亲。

亲自涤溺器,不用婢妾人。

译文:北宋分宁(今江西修水)黄庭坚是著名诗人和书法家。

哲宗元符年间位居太史,天性极其孝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二十四孝故事百里负米
【原文】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常食藜藿(huò)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子曰:“由也事亲,可谓生事尽力,死事尽思者也。


【故事】仲由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字子路,孔子的得意弟子。

他性格直率勇敢,非常孝敬父母。

因为从小家境贫寒,为人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度日。

仲由觉得自己吃野菜没关系,但怕父母营养不够,身体不好,很是担心。

家里没有米,为了让父母吃到米,他必须走到百里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着米赶回家里,奉养双亲。

百里之外是非常远的路程,也许现在有人也可以做到一两次。

可是一年四季长期如此,就极其不易。

然而仲由却甘之如饴。

为了能让父母吃到米,不论寒风烈日,都不辞辛劳地跑到百里之外买米,再背回家。

后来,他父母双双过世,他南下到了楚国。

楚王聘他当官,对他很是礼遇,俸禄非常优厚。

每天吃的是山珍海味,一出门就有上百辆的马车跟随,过着富足的生活。

但他并没有因为物质条件好而感到欢喜,反而时常感叹,哀伤父母早
早过世。

他是多么希望父母仍然在世,和他一起过这样的好生活呀!可是,即使他想再负米往返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不可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父母在世时,即使我们没有丰厚的供给,事事也要以父母为先,处处以父母为主,时时想着父母,这才是真正的孝行。

(摘自中小学教育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