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合集下载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一、概述肌腱是连接骨骼肌和骨的致密结构组织,它由胶原纤维、腱内膜、腱外膜、腱旁组织构成。

肌腱外包绕滑膜鞘。

(一)肌腱滑动结构:手部肌腱正常滑动及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结构有:腱周组织、滑膜鞘、纤维鞘管和肌腱支持带等组织。

肌腱所在部位不同,滑动结构也不同。

1、腱周组织腱周组织是一种网状疏松的结缔组织,它既将肌腱与周围的骨膜或筋膜等组织牢固连接,又将肌腱与其它组织隔开,便于肌腱在这些硬韧组织上滑动。

指伸腕伸肌腱除腕背部有一段位于腕背支持带和滑膜鞘内之外,其余部位肌腱均包有腱周组织。

指屈腕屈肌腱在前臂掌侧、腕桡侧和尺侧滑囊近端、手掌内中指及部分人环指在手掌部的一段指屈肌腱均包有腱周组织,腱周组织中有营养肌腱的血管。

2、滑膜鞘指屈肌腱在手指纤维鞘管和腕管内均被有滑膜鞘。

指伸肌腱在腕背支持带部分被有滑膜。

肌腱滑膜鞘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覆盖肌腱,形成腱外膜。

脏层又分出纤维膜进入肌腱,将肌腱分为若干束,形成间隔,称为腱内膜。

壁层构成纤维鞘管的衬里。

脏壁两层滑膜在纤维鞘的远近端反褶呈盲囊状,中空为滑膜腔,腔内有滑液,利于肌腱在其间滑动。

3、纤维鞘管手指屈肌腱的滑膜鞘外包绕一层硬韧的纤维鞘,其背侧附着在指骨掌面,故又称为骨纤维鞘管,它是手指滑膜鞘的支持结构,包绕着屈肌腱和滑膜鞘。

纤维鞘管壁厚薄不一致,由多个环状和交叉韧带组成,形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力学特性的滑车系统。

纤维鞘管在手指屈曲时起肌腱滑车作用,以增加屈肌腱的力量,使肌腱能有效地发挥功能。

由于鞘管区内肌腱修复较困难,且术后容易形成粘连,预后常不理想,故此区被称为“无人区”或“禁区”。

4、腕支持带腕掌侧支持带或腕横韧带,覆盖腕骨,构成腕管。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深浅屈肌腱共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

腕管的作用与指屈肌腱鞘相同,能改变肌腱力的方向,起滑车作用。

腕背侧支持带或腕背横韧带,由前臂深筋膜在腕背部增厚而成,下覆有滑膜鞘。

它将腕背侧肌腱、滑膜鞘分隔成6个纤维鞘管,每个鞘管内有不同的肌腱通过。

手部肌腱损伤

手部肌腱损伤
与Ⅰ区伸肌腱相类似 注意缝合两 侧的伸肌腱侧束
术后铝板固定4~6周
Ⅲ区指伸肌腱损伤
指伸肌腱的中央束在近侧指间关节水平断裂 侧束向掌侧滑移 近侧指间关节屈曲而远侧指 间关节代偿性过伸 形成扣眼畸形
手指扣眼畸形一般在损伤 1~3周才出现 所以此区伸肌腱损伤最容易漏诊
Ⅲ区指伸肌腱修复
闭合性的Ⅲ区指伸肌腱修复 将近侧指间关节用支具固定于伸直位
肌腱缝合原则
肌腱缝合方法应简便、实用,有较好的 抗张能力,并对肌腱断端血循环影响小
遵守无创的操作技术,缝合部位要光滑, 避免长时间的暴露
选用抗拉伸性能好,组织反应少的无创 伤肌腱缝合线。肌腱缝合应采用圆针, 可减少对肌腱的损伤
肌腱缝合方法
肌腱端-端缝合法: 适用于新鲜肌腱 断裂缝合,或直径相等的肌腱缝合
Ⅰ区指伸肌腱手术治疗
开放性伸肌腱修复(褥式缝合+克氏针固定)
Ⅰ区指伸肌腱手术治疗
撕脱骨片钢丝固定方法
Ⅰ区指伸肌腱手术治疗
撕脱骨片抽出钢丝固定方法(“鱼钩”法)
Ⅰ区指伸肌腱损伤手术治疗
撕脱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片双克氏针固定方法(石黑法)
拇指Ⅰ区伸肌腱损伤
Ⅱ区指伸肌腱损伤与修复
Ⅱ区伸肌腱损伤位于中节指骨背侧 多是由于切割或压砸伤引起
Zone Ⅴ
在进入腕管时,9条屈指肌腱有比较恒定的 位置关系:4条屈指深肌腱位于示、小指屈 指浅肌腱的深层;中、环指屈指浅肌腱位 于浅层;拇长屈肌腱位于这些肌腱的桡侧, 桡侧屈腕肌腱和桡动脉的深层
屈肌腱I区损伤
指浅屈肌腱(FDS)止点到指深屈肌腱 (FDP)止点,患者远侧指间关节(DIPJ) 不能主动屈曲,该区肌腱损伤后容易漏 诊
Zone Ⅰ-Ⅴ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课件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课件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1
内容
1
解剖学基础
2
手术概况
3
康复概述
4
各期康复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2
一、解剖学
• 浅层:桡侧屈腕肌、 尺侧屈腕肌、掌长 肌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3
一、解剖学
• 中间层:指浅屈肌(四条,起于各自的肌腹, 可单独屈曲每个手指)
• 深层:指深屈肌、拇长屈肌(起于共同的肌腹, 作为一体活动)
• 屈曲受限反应型表明该治疗阶段及锻炼项目适合 于肌腱修复强度和粘连形成程度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19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 无反应型提示肌腱粘连形成,治疗进度应加快 • 每个治疗期可增大所加的负荷或提前进入下一阶
段治疗,直到屈曲受限变成反应型 • 一旦受限时治疗有反应,可根据伤口愈合程度制
定的时间进度让患者接受该阶段治疗或者进入下 一阶段治疗
• 屈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分四个阶段, 共16周。
• 主要依据伤口愈合分期和三点粘连分级标 准决定。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14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伤口愈合分期
• 炎症期(0-5天) • 纤维形成期(5-21天) • 瘢痕成熟期(术后第四周开始)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15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三点粘连分级标准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
17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 传统上,治疗师根据伤口愈合分期将治疗分为四 个阶段
• 第一阶段:伤口愈合的炎症期和纤维形成期(0-3 周)
• 第二阶段:术后第四周开始
• 第三阶段:术后第六周开始
• 第四阶段:术后第八周开始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剖析ppt课件【60页】

手部屈肌腱损伤康复剖析ppt课件【60页】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20
肌腱缝合少于四股或没有用腱周缝合加强术后超过三天的患者应避免早期主动活动肌腱质量较差或多发伤患者禁止早期活动10岁以下儿童和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完成计划者(因为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患者必须了解锻炼项目和注意事项)。
三、康复概述—禁忌证
21
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
22
一、解剖学
5
IV区:肌腱位于腕管内,被滑液鞘包裹多条肌腱、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粘连非常常见各肌腱的分别滑动练习
一、解剖学
6
III区:蚓状肌起于指深屈肌腱保护性位置—蚓状肌粘连、挛缩。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轻微被动活动及轻微的被动握勾拳
一、解剖学
7
II区:起自远侧掌横纹,止于中节指骨的中段
一、解剖学
坎珀交叉:指深屈肌与指浅屈肌的分叉点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8
活动顺序: 水肿控制 被动屈曲关节 被动腱固定 保护位置下可控的主动屈曲这个顺序有助于减轻因水肿和关节僵硬引起的拉力和肌腱活动受限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29
家庭训练计划 1、被动活动练习,2小时每次 2、如果患者能100%的胜任治疗,加做腱固定活动和可控制的主动活动练习 3、瘢痕治疗,每天两次 4、必要时,进行水肿治疗
8
滑车系统:损伤时出现“弓悬”现象键纽:为肌腱提供血供和营养无人区
一、解剖学
9
I区:自中节指骨指浅屈肌的止点至末节指骨指深屈肌的止点此区只有指深屈肌易发生指深屈肌的断裂远侧指间关节挛缩或肌腱在A-4、A-5内的滑动性减弱
一、解剖学
10
早期多采用双股缝合法,目前多采用4股缝合法股数指缝合 材料穿过缝合点的次数股数与肌腱缝合的强度成正比早期功能锻炼需要缝合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缝合方法,使肌肉收缩时肌腱不致断裂,缝合点不会出现间隙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运动治疗体会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运动治疗体会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运动治疗体会
最近,在健身馆里,我被诊断患有手部屈肌腱损伤。

为了治疗这种损伤,我使用了运动治疗。

我开始接受运动治疗时,首先我要进行伸展活动,这样可以缓解手部收缩、紧张和不适。

接下来,医生就让我对受损部位进行牵引。

其中,我采用牵张和拉伸的动作,每次牵张时时间要长一些,每次拉伸的时间要短一些。

此外,我还要每天进行拳击练习,这样可以提高细胞活力,促进损伤部位的愈合和恢复。

在接受运动治疗的一个月期间,我发现原来受损部位的疼痛逐渐减轻,活动也能更自由地执行。

最重要的是,我的肌肉变得更加柔软,有弹性,也能伸展的更远。

每次活动后,也能体会到手腕和手指的活力增加。

运动治疗对于治疗损伤实在太有效了,不仅可以缓解痛苦,还可以帮助病人获得更好的运动表现。

而且,对于运动治疗,病人只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努力,即可获得良好的收获,如促进伤口愈合,恢复肌肉弹性和力量等等。

总之,运动治疗是治疗手部屈肌腱损伤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减轻病人的疼痛,帮助他们更自由、顺利地进行行动。

期望未来,我能尽快完全恢复,拥有健康的手腕和手指。

- 1 -。

手指肌腱损伤恢复方法

手指肌腱损伤恢复方法

手指肌腱损伤恢复方法手指肌腱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手部损伤,通常是由于剧烈的扭曲或过度用力引起的。

手指肌腱的损伤可能包括肌腱拉伤、撕裂或断裂等,严重的损伤可能导致手指运动功能受限。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手指肌腱损伤恢复方法:1. 静止和保护:在手指肌腱受伤后的初期阶段,需要静止受伤手指,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通常会使用石膏或手指支架来保护手指,并限制其运动范围。

2. 康复热疗: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肌肉紧张。

可以使用热水浸泡伤手指或使用热水袋进行热敷。

3. 冷敷疗法:冷敷可以减少炎症和肿胀,同时也有止痛作用。

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包裹在毛巾中,敷在受伤的手指上。

4. 物理治疗: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手指肌腱恢复正常功能。

常用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按摩、牵引、伸展和肌肉强化等。

物理治疗师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恢复计划。

5. 运动康复:当手指肌腱受伤稍有进展时,可以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康复练习。

例如,指尖灵活性练习可以通过针对不同的手指运动进行,如撕纸、捏物体等。

6. 手指伸展练习:伸展是手指肌腱恢复的重要部分。

可以使用绷带或橡皮筋进行伸展练习,逐渐增加手指关节活动范围。

7. 手指肌力练习:手指肌肉的强化练习对于恢复手指功能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使用各种手指压力球或弹力带进行锻炼。

8. 注意休息:休息对于手指肌腱损伤的恢复至关重要。

休息可以减少手指的疲劳和炎症反应,让肌腱有时间修复和恢复。

9. 药物治疗:如果手指肌腱损伤导致严重的炎症和疼痛,可以使用非处方的消炎药物或止痛药物来缓解症状。

但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

10. 手指功能教育:了解如何正确使用手指,并避免再次受伤非常重要。

可以咨询专业的康复师或手指功能教练,学习正确的手指使用技巧和保护方法。

总之,手指肌腱损伤的恢复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耐心。

在进行任何恢复方法之前,最好先咨询医生或康复师的建议,根据个人情况制定适合的康复计划。

同时,保持积极的态度和遵循康复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

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

部肌腱损伤修复与功能锻炼

功能锻炼
术后24小时候应该轻微活动患指,防止粘连。 石膏一般固定4-6周(石膏固定的时间应更具病人的病情,营养状况),石膏去除后指导患者准备一盆温开水,患肢放入水中浸泡15分钟(使因长期石膏固定的肢体改善僵硬的程度及促进末梢血运循环) 屈伸肌腱损伤重的去除石膏后需先行被动功能锻炼,即用外力被动屈曲或者伸直关节,被动活动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和腕关节,严禁用猛力一次将手指屈曲或者伸直,每次用力时,在一个阻力上要持续半分钟,患者必须感到疼痛,否则力量不够,用力每天渐进,活动后患肢加重疼痛和肿胀是正常的。
指伸肌腱损伤分区
A
B
C
D
E
切割伤 绞伤 碾压伤 自发性肌腱断裂
肌腱损伤机制
肌腱损伤机制
切割伤:愈后最好,因创面平整,伴随软组织损伤轻。 绞伤和碾压伤:愈后差,因肌腱及软组织损伤重,甚至伴软组织缺损,需做肌腱移位 自发性肌腱断裂(骨折术后或者长期摩擦):愈后较好。 注意事项:肌腱的损伤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积极预防,劳动时需按照规章流程进行操作,锻炼的强度由小到大,不能剧烈运动。
特点
抗张力很强 一根屈指肌腱可承受几十公斤拉力 极易被切割致伤 在肌腱绷紧时,轻微的刀切伤,就能使手上的肌腱完全断裂
分型
拇长展肌腱
指伸肌腱
腕伸肌腱
十二根肌腱
拇短伸肌腱
桡侧腕长
示指
拇长
桡侧腕短
4根指总
小指
分型
01
指屈肌腱 12条
02
指屈8条
03
腕屈3条
04拇屈1条05来自指屈肌腱损伤分区屈肌腱损伤:深肌抵止区( Ⅰ区)从中节指骨中份至深肌腱抵止区,该区只有指深屈肌腱,断裂后应早期修复,直接缝合。 腱鞘区Ⅱ区为“无人区”,即中节指骨中份,伤后易粘连,愈后差 手掌区Ⅲ区 腕管区Ⅳ区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20200426151036)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20200426151036)

手部肌腱损伤康复一、概述肌腱是连接骨骼肌和骨的致密结构组织,它由胶原纤维、腱内膜、腱外膜、腱旁组织构成。

肌腱外包绕滑膜鞘。

(一)肌腱滑动结构:手部肌腱正常滑动及发挥正常功能的重要结构有:腱周组织、滑膜鞘、纤维鞘管和肌腱支持带等组织。

肌腱所在部位不同,滑动结构也不同。

1、腱周组织腱周组织是一种网状疏松的结缔组织,它既将肌腱与周围的骨膜或筋膜等组织牢固连接,又将肌腱与其它组织隔开,便于肌腱在这些硬韧组织上滑动。

指伸腕伸肌腱除腕背部有一段位于腕背支持带和滑膜鞘内之外,其余部位肌腱均包有腱周组织。

指屈腕屈肌腱在前臂掌侧、腕桡侧和尺侧滑囊近端、手掌内中指及部分人环指在手掌部的一段指屈肌腱均包有腱周组织,腱周组织中有营养肌腱的血管。

2、滑膜鞘指屈肌腱在手指纤维鞘管和腕管内均被有滑膜鞘。

指伸肌腱在腕背支持带部分被有滑膜。

肌腱滑膜鞘分脏层和壁层,脏层覆盖肌腱,形成腱外膜。

脏层又分出纤维膜进入肌腱,将肌腱分为若干束,形成间隔,称为腱内膜。

壁层构成纤维鞘管的衬里。

脏壁两层滑膜在纤维鞘的远近端反褶呈盲囊状,中空为滑膜腔,腔内有滑液,利于肌腱在其间滑动。

3、纤维鞘管手指屈肌腱的滑膜鞘外包绕一层硬韧的纤维鞘,其背侧附着在指骨掌面,故又称为骨纤维鞘管,它是手指滑膜鞘的支持结构,包绕着屈肌腱和滑膜鞘。

纤维鞘管壁厚薄不一致,由多个环状和交叉韧带组成,形成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物力学特性的滑车系统。

纤维鞘管在手指屈曲时起肌腱滑车作用,以增加屈肌腱的力量,使肌腱能有效地发挥功能。

由于鞘管区内肌腱修复较困难,且术后容易形成粘连,预后常不理想,故此区被称为“无人区”或“禁区”。

4、腕支持带腕掌侧支持带或腕横韧带,覆盖腕骨,构成腕管。

腕管内有拇长屈肌腱、指深浅屈肌腱共9条肌腱及正中神经。

腕管的作用与指屈肌腱鞘相同,能改变肌腱力的方向,起滑车作用。

腕背侧支持带或腕背横韧带,由前臂深筋膜在腕背部增厚而成,下覆有滑膜鞘。

它将腕背侧肌腱、滑膜鞘分隔成6个纤维鞘管,每个鞘管内有不同的肌腱通过。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

中医骨伤科学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在日常生活中,肌腱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伤科问题,它可能由于运动不当、意外事故或慢性劳损等多种原因引起。

肌腱作为连接肌肉和骨骼的重要组织,一旦受损,会给我们的身体活动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中医骨伤科学在肌腱损伤的调理与修复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

肌腱损伤的表现和诊断肌腱损伤的症状通常包括疼痛、肿胀、活动受限以及可能出现的肌腱断裂导致的功能障碍。

比如常见的跟腱损伤,患者会感到足跟后方剧烈疼痛,行走困难;而手部肌腱损伤则可能影响手指的屈伸动作。

中医骨伤科医生在诊断肌腱损伤时,会通过详细的问诊了解损伤的原因和经过,同时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观察受伤部位的形态、压痛、活动情况等。

此外,还可能借助现代医学的检查手段,如 X 光、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更准确地判断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中医对肌腱损伤的认识中医认为,肌腱损伤属于“筋伤”范畴。

筋,即包括肌腱、韧带等组织。

《素问·宣明五气篇》中说:“久行伤筋。

”指出过度的活动或劳累可能导致筋的损伤。

中医认为,肌腱损伤的发生与气血、经络密切相关。

损伤会导致局部气血瘀滞,经络阻塞,不通则痛。

同时,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内在因素也会影响肌腱的修复和恢复。

调理与修复的中医方法中药调理中药在肌腱损伤的调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损伤初期,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主,常用的中药如桃仁、红花、赤芍、丹参等,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肿胀和疼痛。

在损伤的中后期,则注重补气血、强肝肾,以促进肌腱的修复和恢复。

常用的中药如熟地、当归、黄芪、杜仲等。

此外,还可以使用中药外敷,如将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作用的中药制成药膏敷在受伤部位,增强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针灸是中医治疗肌腱损伤的常用方法之一。

通过针刺穴位,可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肌腱的修复。

例如,对于肩部肌腱损伤,可以针刺肩井、肩髃、肩贞等穴位;对于膝部肌腱损伤,可以针刺血海、梁丘、膝眼等穴位。

屈肌腱损伤的运动康复

屈肌腱损伤的运动康复
常见疾病康复
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主讲人:天赋烙饼
屈肌腱损伤概述
解剖学特点
手部屈肌包括指屈、拇屈和 腕屈肌。对应指屈肌腱共12 条,其中腕屈肌腱3条,指屈 肌腱8条,拇屈肌腱1条。
屈肌腱损伤概述
屈肌腱的分区
第一区:指尖到中节指骨指浅屈肌腱止 点处。 第二区:指浅屈肌腱止点到远端掌横纹 (无人区) 第三区:远端掌横纹到腕横韧带远端。 第四区:腕管区 第五区:腕横纹到肌肉肌腱交界处
掌骨
若固定近节拇指,远节拇指不能屈曲,可 能为拇长屈肌腱断裂
腕骨
远侧指关节DIP 近侧指关节PIP
掌指关节MP
腕掌关节CP
屈肌腱损伤临床表现
1. 伴尺神经损伤 (1)变形:手呈爪状畸形。 (2)运动障碍:拇收肌和拇短屈肌深头麻痹,拇内收 障碍,用力捏物时,则出现拇指掌指关节过伸和指间 关节屈曲的畸形。小鱼际肌麻痹,对掌时,拇指不能 接触小指,小指掌指关节过伸和外展,指间关节屈曲, 第五掌骨不能提起。由于骨间肌麻痹,手指不能分开 和靠拢。 (3)感觉障碍:尺侧一个半指感觉障碍。
屈肌腱损伤概述
神经支配
1. 尺神经 发自臂丛内侧束,包括有C7、C8及T1神 经的纤维。 尺神经的分支有: ① 肌支:支配前臂尺侧腕屈肌全肌和指深屈肌的尺侧 半,以及手肌内侧大部除3块鱼际肌; ② 皮支:在手的掌面分布于手掌尺侧1/3区及尺侧一 个半手指的皮肤;在手的背面,分布到手背尺侧1/2 区及尺侧两个半指的皮肤(第3、第4两指毗邻侧只分 布于近节)。
屈肌腱损伤临床表现
屈肌腱损伤临床特点 多发于第2-5屈,表现为不能屈指
远节指骨
指深屈肌腱断裂:不能屈远端指间关节
中节指骨
(DIP)
指浅屈肌腱断裂:固定其它指于伸直位, 近节指骨

屈肌腱损伤康复治疗

屈肌腱损伤康复治疗

7.屈肌腱分区:
II区,腱鞘区:此区是从中节指骨中部至远 侧掌横纹平面。此区内有指浅、深2条屈肌 腱,肌腱位于指屈肌腱腱鞘内,血供差,因 此,此区肌腱损伤手术处理难度较大,效果 也差。在拇指虽然只有1条拇长屈肌腱,比 较简单,但由于拇指掌指关节两侧有2枚籽 骨夹持,形成狭窄通道,在病理情况下,易 与拇长屈肌腱发生粘连。 I区,深肌腱抵止区:此区是远节指骨肌腱 止点至中节指体的中部(拇指为近节指骨中 部)此区只有一条指深屈肌腱或拇长屈肌腱, 被部分包裹在腱鞘内,附着处有恒定的短腱 纽,有良好的血供来源,肌腱的移动度小, 断裂后行早期修复效果较好。
动时,治疗师用两个手指捏住患者的近节手指,保持掌指关节在伸直位, 以消除手部蚓状肌屈曲掌指关节的作用,增加指屈肌腱的主动滑动范围。
● 如存在屈曲挛缩,术后 6~8 周开始于夜间佩戴静态进展性伸展支具。
7~12 周或 14 周 ● 停止使用 DBO, 如果需要,可继续夜间佩戴伸展支具。 ● 鼓励进行轻度的 ADLs,但不能持续抓握重物。每周逐渐进行 渐进性抗阻训练,以增加手的使用。开始训练非用力抓握,如抓 豆子、抓皱纸巾、抓毛巾,或持续抓握大小不同的圆柱体。患者 可使用不同强度的康复手泥或手夹持器。 ● 12~14 周活动不受限制,允许进行用力抓握。
在Ⅰ区和Ⅱ区有许多环状 和十字交叉的滑车,其中 最重要的是 A2 和 A4 滑车,
主要用于防止手指屈曲时 肌腱的弓弦现象(tendon bowstringing)。
02 评定
评估前:
• Patient’s problem : Diagnosis • Referral question • Interview: patient‘s complaint, Medical history… • Observation • Skin condition • Open wound? • Swelling • Bruising • Temperature • Deformity/contracture

手外伤屈肌腱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手外伤屈肌腱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

手外伤屈肌腱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摘要】手外伤屈肌腱手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在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感染等问题。

早期康复训练包括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使用支具等措施。

中期功能锻炼则包括进行逐渐增加的力量训练和功能恢复训练。

后期康复及功能锻炼阶段则是强调稳定性训练和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手部灵活性和力量。

患者还需要了解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感染、肌腱粘连等,并及时处理。

这些护理和训练措施不仅可以帮助患者迅速康复,恢复手部功能,更能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手外伤屈肌腱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手外伤、屈肌腱、术后护理、功能锻炼、康复训练、并发症、注意事项、重要性、效果、意义。

1. 引言1.1 手外伤屈肌腱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手外伤屈肌腱手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至关重要。

手外伤屈肌腱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主要用于治疗手部屈肌腱的损伤或断裂。

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疼痛、恢复手部功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手术后的护理措施要做到位。

患者在手术后需要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保持手部干燥清洁,避免局部感染的发生。

患者还需要定期复查,确保手部伤口愈合良好,及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手术后的早期康复训练对于恢复手部功能至关重要。

早期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减轻手部肌肉的萎缩,促进手部关节的活动,增强手部的灵活性和力量。

中期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逐渐恢复手部的功能,包括手部的握力和灵活度。

患者需要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以保证手部的功能恢复到最佳状态。

后期康复及功能锻炼是手术后康复的关键阶段。

患者需要继续进行一定的功能锻炼,以保持手部功能的稳定和持久。

手外伤屈肌腱手术后的护理和功能锻炼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正确的护理和锻炼,患者可以快速恢复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手部肌腱损伤修复原则

手部肌腱损伤修复原则

手部肌腱损伤修复原则
手部肌腱损伤修复的基本原则是:早期保护、适度功能锻炼、定期观察、个体化治疗。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保护:在手部肌腱损伤后的早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再次受伤。

可以使用固定器具等辅助器具固定受伤部位,控制活动范围,顺利恢复。

2. 适度功能锻炼:在保护期结束后,需要积极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如指、手腕和手臂等肌肉的拉伸、活动和强化。

但要注意,锻炼时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再次受伤。

3. 定期观察: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手部感觉、肌肉力量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治疗方案。

4.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如应用物理疗法、手术疗法、药物治疗等,就要根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而定,灵活选取。

需要注意的是,手部肌腱损伤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配合治疗,避免误区和不良习惯的影响。

同时,注重保持心态健康,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康复治疗。

手部拇指长屈肌腱损伤的健康宣教

手部拇指长屈肌腱损伤的健康宣教

手部拇指长屈 肌腱损伤的健 康宣教
_
目录
01. 损伤原因 02. 症状与诊断 03. 治疗与康复 04. 预防措施
损伤原因
运动损伤
01
运动过度: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姿势可能导致肌
致肌腱损伤
腱承受过大压力,导致损伤
03
运动设备不合适:不合适的运动设备可能导 04
职业病
长期重复性工 作:如打字、
操作机器等
长时间保持同 一姿势:如长 时间使用手机、
电脑等
过度使用拇指: 如频繁使用手
机、游戏等
外伤:如摔倒、 碰撞等意外情

症状与诊断
疼痛与肿胀
疼痛:手部拇指长 屈肌腱损伤的主要 症状,表现为拇指 根部疼痛,活动时 加重。
肿胀:手部拇指长 屈肌腱损伤可能导 致局部肿胀,尤其 是在损伤初期。
功能障碍:拇指长 屈肌腱损伤可能导 致拇指活动受限, 如无法完成对掌、 握拳等动作。
压痛:在拇指根 部可触及压痛, 尤其是在活动拇 指时。
功能受限
拇指活动受限: 无法正常弯曲、 伸展、旋转等
握力下降:无 法正常握紧物 品
精细动作受限: 无法完成精细 操作,如写字、 打字等
疼痛:拇指活 动时产生疼痛, 影响日常生活
肌腱疲劳:肌腱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可
致肌腱承受过大压力,导致损伤
能导致损伤
意外伤害
01
运动损伤:运动过程中,拇指 过度拉伸或受到外力冲击
02
工作伤害:工作中,拇指长时 间重复性动作或受到外力冲击
03
生活意外:日常生活中,拇指 受到外力冲击或挤压
04
医疗操作:医疗操作过程中, 拇指受到外力冲击或挤压

手屈肌腱损伤愈合原理

手屈肌腱损伤愈合原理

手屈肌腱损伤愈合原理一、手屈肌腱损伤概述手屈肌腱是在手部发挥关键作用的肌肉组织,负责手部各个关节的屈曲活动。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如过度使用、创伤或慢性损伤,手屈肌腱容易发生损伤。

这些损伤不仅影响手部功能,还可能引发疼痛和不适。

因此,理解手屈肌腱损伤的愈合原理对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促进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二、手屈肌腱损伤愈合过程手屈肌腱损伤的愈合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

这一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炎症反应期、增生期和重塑期。

1.炎症反应期:当手屈肌腱受到损伤时,受伤部位的血浆渗出并凝结形成血痂。

同时,炎症细胞如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吸引到受伤区域,清理坏死组织和细菌。

这一阶段通常持续数天。

2.增生期:在炎症反应期之后,成纤维细胞开始活跃,产生新的胶原纤维。

这些胶原纤维逐渐取代血痂,形成新的肌腱组织。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肌腱组织会变得更加坚韧和结实。

这一阶段通常需要数周到数月的时间。

3.重塑期:在这个阶段,新的肌腱组织经过塑形和改建,使其在结构、功能和力学性质上与未受损的肌腱相接近。

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完成。

三、影响手屈肌腱损伤愈合的因素手屈肌腱损伤的愈合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1.生物因素:生物因素包括个体年龄、遗传背景和营养状况等。

年轻人的愈合能力通常较强,而老年人的愈合速度可能会减慢。

遗传因素也会影响个体的愈合能力。

此外,适当的营养摄入对于促进手屈肌腱的愈合也非常重要。

2.物理因素:物理因素包括损伤的严重程度、损伤部位的血供情况以及治疗方式等。

轻度损伤通常比重度损伤更容易愈合。

损伤部位的血液循环状况也会影响愈合过程,因为良好的血液循环可以为受损部位提供必要的营养和氧气。

此外,适当的治疗方式如制动、康复训练和手术治疗等也有助于促进手屈肌腱的愈合。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和微生物感染等。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促进受损部位的愈合,而微生物感染则可能阻碍愈合过程。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护理

手部屈指肌腱损伤护理

什么是手部屈指肌腱损伤? 症状
主要表现为手指无法正常弯曲、疼痛、肿胀和活 动受限。
有时伴随有皮肤破损或出血。
什么是手部屈指肌腱损伤? 分类
根据损伤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损伤 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了解损伤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护理方法。
为什么需要护理?
为什么需要护理? 促进恢复
及时有效的护理可以加速肌腱的愈合,恢复手指 功能。
不良护理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
为什么需要护理? 减轻疼痛
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感,提高生 活质量。
疼痛管理是护理中的重要环节。
为什么需要护理? 预防并发症
科学的护理可以降低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
尤其是在手期护理
在损伤后立即进行冷敷,减少肿胀和疼痛。
每次冷敷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
如何进行护理?
固定与支撑
使用夹板或绷带固定受伤手指,防止进一步损伤 。
固定时间根据医生建议,一般需数周。
如何进行护理?
康复锻炼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逐步恢复手 指功能。
锻炼应循序渐进,避免过度用力。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持续疼痛
如果疼痛持续加重或未见好转,需及时就医。
专业评估可以帮助确定是否需要手术。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功能障碍
若手指功能恢复不理想,应寻求物理治疗师的帮 助。
物理治疗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何时寻求专业帮助? 感染迹象
如出现红肿、热痛或分泌物,需立即就医。
感染可能会影响肌腱愈合,需及时处理。
总结与建议
总结与建议
保持积极态度
心理状态对恢复有重要影响,保持乐观有助于康 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传统上,治疗师根据伤口愈合分期将治疗分为四 个阶段
第一阶段:伤口愈合的炎症期和纤维形成期(0-3 周)
第二阶段:术后第四周开始 第三阶段:术后第六周开始 第四阶段:术后第八周开始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屈曲受限减少型表明肌腱滑动性良好,患者可以 提前进入下一阶段治疗
.
一、解剖学
I区:自中节指骨指浅屈肌 的止点至末节指骨指深屈肌 的止点
此区只有指深屈肌
易发生指深屈肌的断裂 远侧指间关节挛缩或肌 腱在A-4、A-5内的滑动 性减弱
.
二、手术概述
早期多采用双股缝合法,目前多采用4股缝合法 股数指缝合 材料穿过缝合点的次数 股数与肌腱缝合的强度成正比
早期功能锻炼需要缝合材料有足够的强度和适当 的缝合方法,使肌肉收缩时肌腱不致断裂,缝合 点不会出现间隙
.
三、康复概述
康复目标:给肌腱施加正常的作用力,为坚固修 复提供有利的环境。
研究表明,早期活动能促进肌腱愈合,增加肌腱 的强度、滑动性,并使粘连最小化。
.
三、康复概述—主要康复措施
制动 早期被动活动 早期主动活动
手部屈肌腱损伤的康复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科 薛晶晶
.
内容
1
解剖学基础
2
手术概况
3
康复概述
4
各期康复
.
一、解剖学
浅层:桡侧屈腕肌、 尺侧屈腕肌、掌长 肌
.
一、解剖学
中间层:指浅屈肌(四条,起于各自的肌腹, 可单独屈曲每个手指)
深层:指深屈肌、拇长屈肌(起于共同的肌腹, 作为一体活动)
2、可控制的主动活动 患侧腕关节背伸20°,同时被动
屈曲手指至全握拳位 患者用力主动保持这一位置 然后被动屈曲腕关节,在治疗师
将掌指关节于阻断在屈曲75°时, 患者主动伸直各指间关节。重复 10次 然后被动伸腕20°,在掌指关节 屈曲75°,近侧指间关节屈曲 70°时使患手处于直握拳位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治疗目标: 1、保护性制动 2、增加肌腱的滑动性 3、控制水肿和瘢痕 4、保护下活动和指导家庭训练计划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保护性制动
背侧阻断夹板
伴有指神经损伤时,指 间关节应保持在轻度屈曲位, 以免指神经施加压力。
持续佩戴,只有治疗和 个人卫生时去掉
腕关节屈曲15°30°,掌指关节屈曲 50°-60°,指间关 节维持在伸直位
.
一、解剖学
V区:前臂远1/3至腕关节 肌肉肌腱接合处—短缩 肌腱位于深部—易粘连 早期修复,防止回缩、粘连
正中神经、桡动脉、尺动脉通 过—保护神经、血管
.
一、解剖学
IV区:肌腱位于腕管内,被 滑液鞘包裹
多条肌腱、神经、血管损伤 术后粘连非常常见
各肌腱的分别滑动练习
.
一、解剖学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晋级标准 根据伤口愈合情况
术后第三周起每周测ROM,确定屈曲受限程 度
屈曲受限反应型表明该治疗阶段及锻炼项目适合 于肌腱修复强度和粘连形成程度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无反应型提示肌腱粘连形成,治疗进度应加快 每个治疗期可增大所加的负荷或提前进入下一阶
段治疗,直到屈曲受限变成反应型 一旦受限时治疗有反应,可根据伤口愈合程度制
定的时间进度让患者接受该阶段治疗或者进入下 一阶段治疗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三点粘连分级标准
近年来,Groth提出了三点粘连分级标准,用来量 化肌腱粘连对屈曲受限的影响程度
通过屈曲受限的程度表示屈肌腱的滑动度 屈曲受限程度:总的被动屈曲度-总的主动屈曲度
(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远侧指间关节)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在Groth的标准中,肌腱屈曲受限分型 缺少型(主被动屈曲度相差≤5°) 反应型(治疗前后的受限改善≥10%) 无反应型(治疗前后的受限改善≤ 10%)
屈曲 1、被动屈曲近侧指间关节 2、被动屈曲远侧指间关节 3、同时被动屈曲远、近侧指
间关节至最大限度 10遍/次,2)
主动活动(保护和监督下进行) 1、 腱固定 去除夹板,在治疗师的保
护下进行 直到能轻松地使手和腕部
从一个体位被动移到下一个体位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III区:蚓状肌起于指深屈肌 腱
保护性位置—蚓状肌粘连、挛 缩。
早期进行掌指关节的
轻微被动活动及轻微
的被动握勾拳
.
一、解剖学
II区:起自远侧掌横 纹,止于中节指骨的 中段
坎珀交叉:指深屈肌与 指浅屈肌的分叉点
.
一、解剖学
滑车系统:损伤时出 现“弓悬”现象
键纽:为肌腱提供血 供和营养 无人区
活动顺序: 水肿控制 被动屈曲关节 被动腱固定 保护位置下可控的主动屈曲
这个顺序有助于减轻因水肿和关节僵硬引起的拉力和 肌腱活动受限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家庭训练计划 1、被动活动练习,2小时每次 2、如果患者能100%的胜任治疗,加做腱固定
活动和可控制的主动活动练习 3、瘢痕治疗,每天两次 4、必要时,进行水肿治疗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水肿控制和瘢痕护理 早期控制水肿(水肿增加对肌
腱的拉力和阻力) 1、弹力带敷裹各个手指 2、捏指法 3、逆行性按摩 4、抬高患肢 5、冷压 6、交叉摩擦按摩和硅胶垫进 行瘢痕护理(伤口愈合后)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被动活动 在夹板内进行,掌指关节保持
.
三、康复概述—禁忌证
肌腱缝合少于四股或没有用腱周缝合加强 术后超过三天的患者应避免早期主动活动 肌腱质量较差或多发伤患者禁止早期活动 10岁以下儿童和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完成计划者
(因为需要患者的主动参与和积极配合,患者必 须了解锻炼项目和注意事项)。
.
术后不同阶段的康复治疗
.
术后第一阶段(24小时至3-4周)
必须在1-2天内开始(由于肌腱的断段软 化,在术后3-5天制动肌腱的抗拉强度降低)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屈肌腱损伤术后的康复治疗分四个阶段, 共16周。
主要依据伤口愈合分期和三点粘连分级 标准决定。
.
三、康复概述--晋级标准
伤口愈合分期
炎症期(0-5天) 纤维形成期(5-21天) 瘢痕成熟期(术后第四周开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