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能力》“微课堂”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乘整数》“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经历探究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分析和归纳,渗透转化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分析、比较、推理能力,体验探索的乐趣。
评价设计:
(1)通过自主探索算法的活动,发散学生思维,有效地落实“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理念。
(2)通过学生小组探索、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活动,让学生经历算法的抽象过程和优化过程,从而真正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3)方法升华、归纳总结活动,将枯燥的计算教学与朗朗上口的儿歌相结合,加深了学生理解,从而能够正确计算,熟练应用。
教学过程:
一、理解意义,尝试计算。
5×6吗?大家来试着做一下吧!
同学们,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计算
3
1.教师进行探究温馨提示。大家不仅要会算,还要把道理说清楚。
2.学生尝试独立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课堂上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究空间与时间,大胆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亲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每一点知识都是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获得的。】
二、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强调交流时一定把道理说清楚,推荐最佳方法参加集体交流。
2.交流算法,恰当点拨。
教师收集学生有代表性做法进行展示:
① 35×6 = 35+35+35+35+35+35= 3
30 =10 ② 35
×6=
36×5 = 330= 10 ③ 35
×6=6×35= 18
5 (1)请同学们评价这几种方法。
(2)③为什么是错误的?在计算的过程中,为什么分母3不变,单单只把分子5和6相乘呢?
(3)用相加的方法太麻烦,用乘法更易于计算,整数要和分子相乘,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仅在学生的疑惑处和关键处给予强调,极大程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富有个性的算法,也是他们最初思维的体现。“为什么分母3不变,单单只用分子5去乘6”,这是理解的难点,在这里,通过不断地“追问”提升了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为后面总结计算方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3.优化方法,点拨提升
我们可以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先约分,再计算,这样更方便计算。 方法一:
2
35×6= 36×5 = 10 1
方法二: 2
35×6= 3
5 ×
6 = 10 1
为了能让计算简便,通常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注意:不要在原式上约分,要再写一遍体现约分的过程,这样便于回过头来检查。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既能知算理,又能晓算法,这是计算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探究得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后,通过方法升华,算法优化便
在学生计算、观察、比较的基础上自然生成。】
4.集体梳理,归纳总结:
(1)引导学生回忆探究过程,思考: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2)教师小结方法: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3)儿歌提升
分数乘整数,方法很简单,分子乘整数,分母不用变。
计算想简便,先把约分算,结果要正确,最简分数担。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算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计算方法;儿歌提升总结,将枯燥的计算演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儿歌,更利于学生理解接受。最后进行思想和方法的总结提升,构建了分数乘法的初步知识模型。】
三、联系实际,强化提高
1.看图填空
( )+( )=( ) ( )+( )+( )=( ) ( )×( )=( ) ( )×( )=( )
2.计算
72×3 307 ×2 10×152 81
17×36 【设计意图:看图填空,帮助学生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计算练习强化学生对计算方法的应用和理解。多层次、多形式的练习设计沟通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分享总结,拓展延伸
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乘整数,并运用了转化和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我们理解并掌握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请把你在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的收获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问题需要用到我们本节课的知识解决。 【设计意图: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结束前教师和学生一起
回顾本节课的转化、迁移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