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咬文嚼字 品读语言滋味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咬文嚼字”是指在阅读时对文字细节进行深入思考、仔细品味,并据此形成精细的理解和感悟。
在阅读材料时,许多学生可能只是从表面看到文字的意思,没有深入思考其中的内涵,这就导致他们对文章真正意图的理解不够深刻,缺乏对作者心灵感悟的领悟。
而“咬文嚼字”的习惯则是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挖掘文章中的信息和情感,理解文章背后的作者用心和用意。
在阅读一篇散文时,学生可以通过仔细阅读、琢磨词语的含义,体会语言艺术的表现形式,感受作者心境的变化,进而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的内涵和情感。
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
细腻的文字和精妙的表达是优秀文章的特点,阅读时若能够将这些细节深入理解和体味,就能够丰富学生的文学欣赏经验,提高他们对语言表达的理解能力和敏感度。
“咬文嚼字”也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在阅读时通过深入地理解和品味文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优秀作家的写作技巧和思维方式,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咬文嚼字”的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阅读中,学生需要经常做出判断,分析文章的真实性、合理性和价值,同时也需要对作者的观点和立场进行批判性思考。
通过“咬文嚼字”的习惯,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思考文章背后的问题,分析作者的用意和逻辑,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分辨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理性思考的能力。
要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学生需要从平时的阅读入手。
在课内外阅读时,可以通过让学生精读、品评文章、进行交流讨论等方式,引导他们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品味。
老师可以在语文课上进行“咬文嚼字”的指导,要求学生仔细阅读、理解每一个词语、句子,从而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还可以通过一些阅读策略和技巧的培训,引导学生阅读时注重文本的细节,从而逐渐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同样,家庭和社会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优秀阅读素材和阅读环境,给学生更多深入思考的机会,促进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好习惯。
“咬文嚼字”,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儿”-7页精选文档
“咬文嚼字”,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儿”语文课的精彩应该集中体现在富有浓厚的“语文味儿”,让学生感到自己在享用美食盛宴一样快乐。
然而,时下的语文教学,往往存在这样一些现象:有的是跳过语言载体,费舌于内容诠释和道德说教,把语文课上成科学课或思品课;有的只是循文而下,机械泛读,像坐过山车一般囫囵浏览文本。
这样的语文教学缺乏真正的“语文味儿”,寡淡如水,学生感觉味同嚼蜡。
要让语文课溢满浓浓的“语文味儿”,教学方面的方式方法也许很多,但本人以为“咬文嚼字”不失为一剂良药。
所谓“咬文嚼字”,就是寻找并且抓住对课文主题有着特别重要表达作用,或者采用了特殊表达方式的字、词、句,细细揣摩它的涵义,以求深刻领会课文的内容。
这一概念,最早是由我国著名散文家和美学理论家朱光潜提出的,他认为“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这说的就是“咬文嚼字”;本人觉得“咬文嚼字”也是阅读教学的极好方法,好就好在“咬”与“嚼”这两个字:学习语文文本,好比享用一道美食,既要让人吃得快乐方便,又要能高效吸收营养。
而用餐时的“咬”,往往就决定着要从哪里下口,这意味着切入点与选择的角度要恰当,获取要有效;“嚼”是为了品尝滋味,消化吸收,这意味着品味与内化的程度要透彻。
所以,语文教师有必要注重“咬文嚼字”,以便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真正关注文本,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意涵,关注学生语文功底的积淀,进而实现其语言文字理解能力、运用能力乃至整个语文素养的提升。
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启发和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对“咬文嚼字”的教学策略有了自己的一些理解和实践经验,现将所思所做陈述如下,祈请同仁指教:一、怎样把握“咬”教师掌握住“咬”,就是要抓住语文训练的契机,“咬”准了,抓对了,不但能事半功倍地实现语文训练目标,而且能触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风暴,强化思辨和体验。
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吃透语文“新课标”要求、语文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状况,否则就会咬空咬偏。
“咬文嚼字”,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儿”
更津 津 有味 。 5 . 在 “ 表 达 ” 中嚼 。语言 的 内化 最 终 要体 现 为 准 确
文学习的至理名言 。朗读 中包含着许多语言内化的隐性 在对话的,因此 “ 朗读 ”也是 嚼透语言 文字的重要方 式 。不但如此 ,有些文本语言要嚼透 ,也惟有通过朗读
格的震撼 力。这样的句子被 “ 咬住”就显得 尤为必 要 ,
品味 语 言 的 意识 习 惯 。 3 . 咬 住 思 维 最近 处 。前苏 联 心理 学 家 维果 斯基 提 出
就会不 自觉地去想象文字中的画面动态 ,进而体会到飞
语 言 美与 文 化美 都 浸 润到 了学 生 心 中 。由于 这 个方 法既
为抓手来嚼 ,唯有进行朗读才恰当。怎样在 “ 朗读”中 嚼呢?我认为除了要发动学生的个性化朗读外 ,更要有 意识地创造多元化的读法 ,并调动学生群体对不 同的读
法来 评 。只 有 在差 异性 的读 法 处理 之 间 比较 ,学 生 才能 处 ,那 处 的 低 沉 又 妙 在 哪 里 ;想 着 你 的 急 骤 突 出 了什 么 ,他 的舒 缓 有何 韵 味 … …在 多元 化 的品 评 中 ,学 生 才
了学生的 “ 最近 发展区域 ” ,认为超越学生 当前能 力一 式 也 要求 教师 在选 取参 照 文字时 ,一要 掌 握 它与 所 定距离 ,但又正好不超 出他潜在发展可能达到的难度范
学会咬文嚼字 品读语言滋味
学会咬文嚼字品读语言滋味著名诗人、教育专家、生命教育的倡导人之一张文质教授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
细细想来,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要以耐心等待的心态去教育学生成长,不能急功近利,而且如果把它用在在教学上尤其是语言学习上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只有慢下来,才能平和地细细咀嚼,品出一词一句的津津滋味。
那么如何咀嚼语言呢?一、要善于比较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增删或调换一些原文中准确、传神的词句,在比较中就能探求原文的内蕴,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描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时说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便有无限的趣味。
”如果把“长吟”改成“长鸣”、把“伏”改成“趴”之后有什么不同呢?“吟”使我们想起了古人吟诗的情形,摇头晃脑、诗音袅袅,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而“长鸣”,像喇叭一样刺耳,让人不舒服。
“伏”写出了黄蜂躲在菜花上的的高度警觉,准备随时躲避儿童那调皮的双手,而“趴”,则显得疲惫没有一点趣味可言。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吟”、“伏”二字准确表现了动物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二、要善于联想和想象文学就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
如果看到一个词就应联想到与这个词有关的具体形象。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有这样一句:“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骡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
”这里如果只把“奔”解释为跑的意思,就没有什么滋味了。
如果你能由此想到那关了一宿的鸭子清晨放开后来到水边,远远地看到河里的水,扭动着身躯奋力地向河里钻的情形,你定会为老舍用”奔”这个字而暗暗叫妙。
还有这样一句“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
对于这个“挂”字,起初我也没怎么在意,但当我看到胶水粘在手指头上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被拉成了缕缕的细线时,我由衷地佩服老舍,真不愧“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小学语文论文咀嚼文字品评语言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咀嚼文字,品评语言人教版新课标语言是需要细心咀嚼,耐心挖掘,潜心领悟的。
叶圣陶说:“一字未宜忽,句句悟其神。
咬文嚼字表面看是斟酌文字分量,实际上是调整思想感情,进行充分的思考”。
在不少名家著作中,一些最原始细小问题,哪怕一个字,一个词,一个标点也是最具语文味的。
一、比较替换,揣摩语言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
”比较法就是把文中的词换词进行比较,从而体会文中用词的丰富的表现力。
如《背篼》中有这么一句话“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飘过了了梢。
他知道,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
”有学生认为“那是妈妈高高扬起手臂,在呼唤自己”虽写得好,但说不出所以然来。
笔者把这句话换了一下,“那是妈妈在家里烧火做饭升起炊烟,在呼唤自己”让学生体会。
又如,对《燕子》中“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一句中的“掠”字的品析。
教学时,教师可运用换词法将“掠”字换成“飞”“窜”等字,再让学生与“掠”字比较,从中悟出“掠”字用得多么准确传神。
一个“掠”字不仅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轻快,也写出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
再如,这篇课文中“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一句中的“赶”字,倘若换成别的字,就不能体现小燕子追赶春光、珍惜春光的意境,真是一字传神,意境全出。
二、同词异用,悟出深邃课文所表达的自然、社会、艺术之美都蕴含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对于一些相同的词句,教师应引导学生认真对比揣摩,品出关键之处,悟出深邃之意,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番茄太阳”》一文中“温暖”一词出现了两次,两处的含义是否一样,很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一处是“每当看到这一幕,我的心就觉得温暖起来”,这一处的“温暖”是作者看到小女孩一家人之间的和睦关爱而产生的感受。
那另一处的“温暖”又是怎样的一种温暖呢?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学生知道作者是一位身患残疾,孤身一人来到陌生城市流浪的作家。
在咬文嚼字中品味语文
一
词语所展现 的美好景象。 通过 图片展示 , 将一个十分抽 象的词具体 化 、 象化 , 形 以激发 学生 的情感。
二、 直观演示 。 把肤浅的词嚼深入
、
利用插图 , 把抽象的词嚼形象
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 的思维处于直观形 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 、 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的阶
而意无穷 的意境。在这样 的情况下教师要运用想象的 方法 , 让学生在想象 中感受深刻的形象 、 美好的意境 。
师: 你们生活 中有过 这样 的事吗?
生 : 家有一只小狗 , 我 我们是好朋友 , 次放 学 回 每
字 中 品 味 语 文
周燕娥
语文是有味道 的。语文的味道就是语言文字所展 现的具体的形象 、 精巧 的构思 、 深远 的意境 、 美妙 的情
蒋成荣
生: 它们都很灿烂 。 师 : 以书上说 ……( 所 引导读好这个 比喻 句。)
趣等韵味。 语文的味道需要细细地品。 朱熹说 :读书譬 “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处于表面的 、 现象的理解 上 , 产
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深入地 、 细 段, 对词语 的理解往往依赖 于直观形象。教材中有许多 生 的体验可能是肤浅 的。 用心地 、 反复地去 品读文本 , 在此过程 中教师应 词看似很抽象 , 只要教师充分利用图片展示 的优势引导 细地 、
学生感悟体会 , 就能使看似抽象 的字词变得生动形象 。 充分利用直观演示的优势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感悟形
体会情感 , 引导学生 的理解 、 体会走向深入。 苏教版第 四册 《 月亮 湾》 中有这样一 句话 :春 天 , 象 、 “ 桃树上开满 了桃花 , 远远望去 , 像一片灿烂 的朝霞 。”
学会“咬文嚼字”品悟语文之味
学会“咬文嚼字”品悟语文之味作者:王芳来源:《读写算》2019年第26期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和多元化。
在此过程中,我们不能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咬文嚼字,更不能忽略对学生咬文嚼字的度的把握。
因此,我们要寻求方法激发他们咬文嚼字的兴趣与动力,又要让他们在咬文嚼字时有的放矢,想象灵动飞扬,真正感受到语文课中咬文嚼字的乐趣所在。
关键词小学语文;咬文嚼字;品悟;语文之味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6-0175-01有效的咬文嚼字本是语文课堂中所追求的,可现如今的在语文课堂中不是忽略了“咬文嚼字”,就是有人过分地咬文嚼字,恨不得能面面俱到,挖地三尺。
一节课下来,学生却对所学课文缺乏了整体的把握,只在脑海中留下支离破碎的片段,而这样做是与我们所提倡的语文课中“咬文嚼字”相悖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合理有效地“咬文嚼字”,这就需要有度的把握。
一、激发学生“咬文嚼字”的兴趣(一)作好“咬文嚼字”的铺垫要让学生对所学课文有兴趣,如果让学生觉得这篇课文无趣根本不想去读,那么他只会草草地读读,根本不会去咬文嚼字。
课前可以让学生读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在上《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我让学生收集了一些长征中发生的故事,然后再让学生读这篇课文。
其次,我们在导入时就要多花些心思。
在上《水》这课时,我出示了一组画面,这组画面主要向学生展现缺水时的景象,让学生从心底感受缺水的痛苦。
再让学生去学习课文,让学生很是好奇文中为何只写了得水之乐,从而达到了咬文嚼字的效果。
(二)找寻“咬文嚼字”的关注点只有能引起学生关注的东西,学生才有兴趣去追寻,只有找到学生对一篇文章的关注点,他才有动力去对这篇文章咬文嚼字。
因此“咬文嚼字”忌面面俱到。
我们在语文课堂中有一些语文老师总是逐字逐句地分析,力求把每一个字词句都讲到,处处都在咬文嚼字,最終弄得学生不知所云。
有一位老师在上《黄鹤楼送别》一课时,在课的开头他就用课件呈现出里面词语的意思“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饯行、飞檐临空……”他出示了十个词语的意思,一一向学生解释。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语文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
在进行语文阅读时,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果,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细致耐心和全面理解能力。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的重要性和具体方法。
为什么要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呢?其实,这个习惯的形成对于提高语文素养是非常有帮助的。
它有利于深入理解文章的意思。
通过逐字逐句地仔细品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用词和句式,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蕴含的情感。
仅仅是简单地读懂文字表面意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进行深入思考,才能领会到文章的内涵,形成自己的思想和感悟。
这个习惯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仔细品读,可以学习到许多优秀的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细致耐心和全面理解能力。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的耐心逐渐丧失,而“咬文嚼字”的习惯可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品读习惯,让他们不断提高全面理解的能力。
既然明白了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重要性,那么具体该如何养成这个习惯呢?要懂得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无论是课外阅读还是课内阅读,都要选择质量好的材料进行阅读。
好的阅读材料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优美,有助于提高阅读的兴趣和效果。
要有良好的阅读态度。
要有一颗渴望知识的心,相信每一本书都蕴含着宝贵的知识和体会,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咬文嚼字”,理解文章的内涵。
要讲究细节。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分析文中的表达技巧,感受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力求全面理解文章。
要进行适量反思。
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更要通过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从而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
以上,我们已经明白了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的重要性以及养成这个习惯的具体方法。
这一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是非常有益的。
咬文嚼字,“嚼”出精彩
咬文嚼字,“嚼”出精彩在阅读教学中,为什么提倡咬文嚼字式的阅读呢?这是因为许多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并没有就文中的词句进行揣摩、探究,而是一带而过,匆匆阅读。
这样的阅读没有思想的交汇,没有情感的共鸣,没有“惺惺相惜”,学生对于读过的课文也就难有什么深刻的印象。
叶圣陶曾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阅读的时候,只有弄懂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意思,才能真正读懂文本所要表达的内涵。
由此可见,咬文嚼字对于学生真正读出文本的味道具有独特的作用。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教学一、斟酌比较嚼汉字来源于生活,每一个汉字都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阅读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汉字入手,追根溯源,斟酌比较,让学生从中找出两个词语之间___的区别。
这不仅能让学生从先贤的智慧中攫取到汉字的芳香,还可以使学生在语言咀嚼的过程中品味出文字的内涵。
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发展需要各种系统模式的共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和自动化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设计的进步和效率,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效地降低后期维护的难度。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模块化的发展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生产方式的转变可以使机械生产企业实现模块化。
通过模块化的不断改进,可以使企业的生产更加系统化,从而减少企业在生产成本中的资金和材料投资,同时为以后产品的维护提供极大的便利。
如在教学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田家四季歌》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桑叶儿正肥。
”在这个“肥”字的理解上,由于学生受知识经验与生活经验所限,都停留在“肥胖、肥肉、化肥、施肥”等初等的生活认知水平上。
那么,怎样的桑叶才能称之为“肥”呢?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把油光发亮,颜色碧绿的桑叶展示给学生看,使学生明白“肥”在这里主要是指桑叶长得正好,正旺盛的时候。
在学生对这个“肥”字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受以后,教师还可以针对“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中的“肥”字,让学生进行比较、品味、咀嚼,想一想它与“桑叶儿正肥”中的“肥”字的意思一样吗。
咬文嚼字方能品出语言三味
咬文嚼字方能品出语言三味语言文字所展现的具体的形象、精巧的构思、深远的意境、美妙的情趣等韵味,需要细细地品。
朱熹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 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学习和玩味的兴趣,更有效地避免架空分析和“灌”的嫌疑,从而使我们的语文课充满更浓郁的语文味。
语文课上营造出语文味,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焕发生命与灵性。
所谓语文味,就离不开语言品味。
语言品味就是为了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并在语言训练中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
语言品味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语文教学其它目标的途径之一,因此要重视语言品味的教学。
字词是文章的基石。
阅读教学中,可以对文中的一些字词进行咬文嚼字、揣摩品析,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其意蕴。
比如我在讲解朱自清《春》一文时,引导学生对“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作了品味,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1.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2.“嫩嫩的,绿绿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对词语反复揣摩咀嚼,明确了“偷偷地”和“钻”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
用“偷偷地”修饰“钻”,表现小草不知不觉,写出了小草具有人的灵性,贪婪地享受春天的恩赐;而“嫩嫩的”、“绿绿的”描绘出小草迷人的色彩,洋溢着作者赞不绝口的喜爱之情。
这样引导学生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让学生不仅揣摩到文字所包含的意蕴,而且提高了对语言喜爱和玩味的兴趣。
关于语言品味的方法,不妨用这几种方法:比较品味法、情境体悟法、生活体验法、美读感染法、空白填补法等等。
一、比较品味法比较玩味常常通过对文本原有语言进行“增、删、移、换”,来对比不同形式的表达效果,达到语言品析的目的。
如《孤独之旅》中,杜小康发现鸭子下蛋后喊到:“蛋!爸!鸭下蛋了!”教师故意错念成“爸!蛋!鸭下蛋了!”让学生注意到此处语序的特殊安排,理解杜小康看到鸭子终于下蛋时内心的激动。
“咬文嚼字”若得法,语文味香溢满堂
“咬文嚼字”若得法,语文味香溢满堂作者:曾妙娟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20年第04期【摘要】自《新课程标准》明确后,不少教师误读了其中的要求,致使语文课缺少了语文味。
依仗于语言形式存在的语文课程,不去关注其语言,不去品味其语言,这只能使语文课堂变得空洞和虚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孩子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才能使语文教学有依托的载体。
嚼字需得法,才能嚼出其味,才能品出其意。
因此,只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并讓学生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这才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咬文嚼字;阅读教学;有效性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许多语文老师都在课堂教学中遵照着里面的要求,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等,因此语文课堂就马上变得形式多样、活动一个接一个,气氛活跃,语文课也就上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的。
但是热闹之后,学生是否有所得有所获呢?这实在值得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深思。
语文,是一门依仗语言形式存在的课程,它的性质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游离于语言文字之外。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这说明文章的意蕴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实实在在的研读“品”出来的,只有在这个“品”的基础上开展语文教学,才能品出文章的味道,才使语文教学有依托的载体,使我们的语文变得不再虚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词析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感受到文章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
清代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
”读书需细嚼,嚼而有味才能有乐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带着学生去咀嚼,并找到有效的咀嚼方法,嚼出文章的味道和意蕴,这样才能在课堂阅读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我就高年级阅读教学如何“咬文嚼字”进行探究。
一、通过换用词语进行比较理解,咬文嚼字在精读课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品析一些富有深意的句子,从而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的情感,感受课文的意境,在这些句子里面有许多精妙传神的词语,我们常用解释词语的方法感受语言的魅力。
咬文嚼字 品出语文味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作者/许云芳毋庸置疑,“咬文嚼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正如朱熹所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
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昧。
”语文课的美就潜伏在语言文字的深处,引导学生咀嚼语言,推敲语言,品味语言,带领着学生走进语言文字精微隐秘的深处,引导获得最真切的感悟,才能使之真正品出语文之昧,感受语文之美。
一、以小见大——字词品析,感悟妙处1.字词之别,意境甚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的过程中,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这就指出了要想让学生有效地咬文嚼字,就必须将词语与所在的课文紧密结合,在仔细读课文的过程中“咬文嚼字”,咀嚼出词语的“言中之意”和“言外之意”,进而把握语言所蕴含的韵味、情致以及意境。
正如升圣陶所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
”如《装满昆虫的衣袋》一文,文中写道:“法布尔难过极了,眼泪刷刷地往下掉,很不情愿地把心爱豹小宝贝放进了垃圾堆。
”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我却让学生围绕一个“放”字品出了语言文字具有的深刻意蕴。
“要进入垃圾堆的东西我们通常用哪些动词来形容?”“那为什么作者要用‘放’呢?”一语激起千层浪,学生通过对“放”字的反复咀嚼,联系文中的“很不情愿”“心爱”等词感受到法布尔对小甲虫的珍爱、不舍和对昆虫的着迷。
(语文教学论文)接着我又趁热打铁:“鄢你觉得法布尔会怎样放呢?”“轻轻地放、小心翼翼地放、不舍地放……”学生通过对“放”这一个小小的词语的品析,走进了人物韵内心,感受到了字词背后的温度,也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精妙,之后的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可见,“品”味一浓,意境立显,“读”趣亦被完全激发。
2.标点之殊,情味更显。
标点符号是一种虽微小却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价值并不亚于一个文字。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环节,而“咬文嚼字”是指仔细品读每个字眼,领会每个词句,以求对作者的意图和语言的表达有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对文字的认真咀嚼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养成“咬文嚼字”的阅读习惯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的重要性和方法。
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对提高语文素养十分重要。
语文素养不仅仅包括对文字的理解能力,更包括对语言之美的感受和表达能力。
而“咬文嚼字”则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作者的用词和造句的用意,感受文字背后的魅力。
这种深入理解的体验,可以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洞察力和感悟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自己对语文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咬文嚼字”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效率和效果。
在语文阅读中,有些学生可能会只看懂表面的意思,而忽略了字里行间的微妙之处。
这样的阅读习惯往往会导致对文章的理解不够深入,而且容易忘记所读的内容。
而“咬文嚼字”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思考每一个字句的含义,对文章的理解更加透彻,记忆效果也更好。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效率,为提高语文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何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呢?要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
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慢慢阅读,细细品味每个字句,不要贪快,要把每一个词语都咀嚼碎了再进入下一个。
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和归纳。
阅读结束后,要求学生对所读的文章进行总结和归纳,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主题,总结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分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要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注重感受作者的情感、情绪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学会咬文嚼字 品读语言滋味
的《 兰亭序 》 书法 上 , 幅作 品飘 逸灵 动 , 断意连 , 精 彩 呈 现 一 个 字 体 端 庄 或 挥 洒 自如 的作 文 评 语 既 , 这 笔
顾 盼生姿 . 后人 称为 “ 下 第一行 书” 文学上 . 被 天 。 文 是对 文章 的评 判 . 也可作 为学生学 习的书法作 品 , 鲜
释 为 跑 的 意 思 。 没 有 什 么 滋 味 了 。 果 你 能 由 此 想 就 如
那 么如 何 咀 嚼 语 言 呢 ?
一
、
要 善 于 比 较
在 不 影 响 语 句 通 顺 的 情 况 下 .增 删 或 调 换 一 些
原文 中准确 、 传神 的词 句 . 比较 中就能探 求原文 的 到 那 关 了 一 宿 的 鸭 子 清 晨 放 开 后 来 到 水 边 远 远 地 在
规范 的字体 . 准确 的评 语与学 生的作文 形 中所 表现 的寄情山水 ,放浪形骸 等晋人 风度跃然 纸 红 的笔迹 .
上 . 人 耳 目一 新 。 令
五 、 写 作 文 评 语 。 现 精 彩 书 法 撰 呈 成 鲜 明 对 比 .将 文 章 和 书 法 定 格 .学 生 既 欣 赏 了 书
能 平 和 地 细 细 咀 嚼 , 出一 词 一 句 的 津 津 滋 味 。 品
暴 雨 下 》 这 样 一 句 :每 一 口井 都 成 了他 们 的 救 星 , 有 “ 不管 拉 了几步 . 井就 奔过 去 : 不上新 汲的水 , 见 赶 就 跟 骡 马 同 在 水 槽 里 灌 一 大 气 。 这 里 如果 只 把 “ ” ” 奔 解
一
着一层 黏汗 . 着馊 臭的味儿 ” 对 于这个“ ” , 发 。 挂 字 起
带 便 有 无 限 的趣 味 ” 果 把 “ 吟 ” 成 “ 鸣 ” 初 我 也 没 怎 么 在 意 .但 当我 看 到 胶 水 粘 在 手 指 头 上 如 长 改 长 、
语文教学中“咬”出来的美“嚼”出来的味
语文教学中“咬”出来的美“嚼”出来的味【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朗读咬文嚼字,我们可以感受到语文之美,体味到文字的韵味和节奏感。
解析古诗词的时候,咬文嚼字更能让我们深刻理解其中的深意和情感。
课文朗读也能让我们领略到文字的美妙之处。
通过写作训练,我们可以提升文字表达能力,让自己的文字更加生动和有力量。
阅读名著则能让我们感悟文字的魅力,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文化底蕴。
咬文嚼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字之美,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受益匪浅。
【关键词】关键词:语文教学,咬文嚼字,朗读,古诗词,课文,写作训练,阅读名著,文字之美。
1. 引言1.1 语文教学中“咬”出来的美“嚼”出来的味在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
咬文即是深入理解每个字的含义和声音,嚼字则是通过细细品味文字的意境和内涵。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字,还能够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到语言之美。
通过咬文嚼字,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还能够培养自己对文字的热爱和理解。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咬文嚼字通常通过朗读课文、解析古诗词等方式实现。
通过逐字逐句地朗读课文,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到每个字的力量和美感。
而在解析古诗词中,学生则可以体味到其中的深刻意义和情感。
写作训练和阅读名著也是咬文嚼字的重要途径,通过反复书写和品读,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更好地领略到文字的魅力。
咬文嚼字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水平,还可以在品读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美和深意。
语文教学中,“咬”出来的美,“嚼”出来的味,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启迪。
2. 正文2.1 通过朗读咬文嚼字,感受语文之美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字之美。
而咬文嚼字则更是深入理解文字的一种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更加细致地品味每一个字、每一个词,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语文的内涵。
小学语文论文-咬文嚼字 品味语言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咬文嚼字品味语言人教版新课标学语文,要对文中的重要词句进行咀嚼、品味和感悟,深入到语境中去,感受语言的蕴味,把握语脉,学习积累语言。
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的东西,将文中的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课堂中,教师要把语言文字转化成形象生动的生活画面,让学生体验到文字背后的生活,感受到文字背后的精彩,这就要求教师巧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真正学会品味语言文字。
一、抓住矛盾,咬文嚼字小学课文基本以平铺直叙为多,少见转换和矛盾冲突,但有时也难免会出现。
而这些唐突的表达方式,无疑更好地为中心服务。
例:《小音乐家扬科》中,扬科去摸小提琴的部分,叙述者一直跟在扬科身边,看着扬科的一举一动。
第12自然段后两个句子却成了“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
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
”叙述者离开了扬科,退出了现场,走到了院子外面。
前后的叙述角度和距离都发生了变化。
怎样通过对这一段话的研读,来领悟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呢?我设计这样几个步骤。
1、自读第10-11自然段,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正在参加扬科的冒险行动。
2、你在与扬科一起冒险的时候,心里想了什么?想对扬科说些什么?3、再读“后来听到骂声,鞭打声,小孩的哭声,吵嚷声,狗叫声。
烛光在窗户里闪动,院子里闹哄哄的。
”闭上眼睛想象,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场景?4、眼看扬科受到了毒打,你为什么抽身离开了现场?在文中不直接出现的叙述者,为追求叙述的真实和客观性,一般都隐藏在文本背后,从不显示自己的情感倾向。
当叙述者情不自禁地出现或没有理由地隐去的时候,就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其中一定是有它的原因。
在这段话中,改变的叙述距离,通过学生入情阅读,假设自己就在扬科身边等方法,体味到了当时对这个瘦弱孩子的毒打场面是多么的触目惊心、惨不忍睹。
就是因为不忍心看,所以才退出了现场。
这样一理解,学生更体会到了扬科的可怜,社会的不公平。
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
南宁市宾阳县武陵镇马王初级中学张洪生【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味【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A-0097-01我国著名作家朱自清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才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至于其他的思维教育、思维训练等,那些都是派生的任务。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品析语言文字,品出“语文味”。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咬文嚼字,品出“语文味”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去做。
一、揣摩语言文字,于细微处品“真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首先是一个读者,是一个具有一定赏鉴能力的读者,能够从作品中读出“趣味”,于文中的细微处品出“真味”。
因此,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在教学中凸显“语文味”。
以教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课文《台阶》为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笔者从细节描写入手,引领学生抓住文中“父亲”的坐姿的变化进行分析。
比如,作者在写“父亲”第一次坐台阶时是这样写的:“他把屁股坐在最高的一级上,两只脚板就搁在最低的一级。
”对此,笔者引导学生抓住词语“最高”和“最低”进行对比,从中看得出“父亲”是一个要强而自信的人。
而在写“父亲”第二次坐台阶时是这样写的:“父亲则比上次低了一级,他总觉得坐太高了跟人打招呼不自在,便一级一级往下挪,干脆坐到门槛上去了。
”这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一级一级往下挪”这个细节描写,从中体会父亲既渴望获得他人的尊重又具有谦卑和善的矛盾心理。
后来,父亲的腰闪了,不再坐台阶了,从“若有所思”这个词语可以看出父亲无法操持农活后失落的心理。
父亲的尊严和自信的倒塌,就在这“坐”与“不坐”之间彰显出来了。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笔者引导学生品析文中的关键字词,分析文中细节描写,从中看出了父亲内心的挣扎,学生也由此理解了“父亲”这个人物形象的悲剧色彩,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
二、推敲关键词句,于关键处领会“美味”推敲文本中的词语、句子需要联系全文进行思考,在文本的关键处思考“为什么用这个词语而不是另外的词语,作者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要做这样的布局和安排”。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
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习惯语文是一门需要严谨、准确表达的学科,因此,在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不仅体现了对语言的尊重和珍视,更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
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
一、注重字词的理解在阅读时,要注重字词的理解,不能只看字面意思,还要关注其蕴含的深层含义。
例如,我们常听到“一曝十寒”这句话,这里的“曝”和“寒”并不是指真正的曝晒和寒冷,而是比喻一个人的学习、工作状态常常起伏不定的现象。
如果不理解其中的比喻意义,就会误解其意义。
二、注重词语的搭配和用法在语文中,很多词语都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如果不注意这种搭配,就会造成表述不清、语法错误等问题。
例如:“个人痴迷,国家无法容忍”,这里的“痴迷”和“容忍”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搭配,应该改为“个人痴迷,国家无法容身”。
三、注重句子的结构和语法在中文中,句子的结构和语法非常灵活,有时甚至可以通过改变词序等方式改变句子的含义。
因此,学习和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语法规则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今天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本书今天小明买了”虽然语序不同,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四、注重细节和意境在阅读过程中,要格外注重细节和意境,因为它们往往是作品精神内核的体现。
例如,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用词准确、语法正确,还要有深刻的思想、细致的描绘、生动的场景,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作者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中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非常必要,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增强我们的审美和文化素养,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沟通。
因此,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积极培养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几种方法
引导学生“咬文嚼字”的几种方法语文课文中所写的景、事、人、情常常给人以美感。
要让那些耐人寻味的语言注入学生的心田,教师需引导他们品析音韵、遣词、造句、修辞……唯有掌握“咬文嚼字”的方法,文章才能真正被学生理解、感悟和欣赏,课堂也才能尽显浓浓的语文味。
通常,我们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时运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理解法——由浅入深品内涵要细读文本,离不开对词语的理解。
词语有极强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准确把握词语的意思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对课文中的多数词语,学生只要通过词典的解释就可以明白它的意思,但还有一些则需要在字面意义的基础上再深挖一层,进行细致的品味揣摩才能理解。
这个由浅入深理解词意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祖父的园子》(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下同)这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大声读出一个字——“活”,再读出一句话——“一切都活了”;接着通过“什么活了?”“怎么活?”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思考朗读;紧接着又让学生进入分角色朗读……通过步步深入,学生就能逐渐体会到这个“活”字的意思:它具有生命力旺盛、生机勃勃的意思,能让人感受到祖父园子里的一切是那么的快乐、自由。
运用理解法时,教师一定要充分预设课堂情况。
因为学生就某个词的理解,在课堂上生成的东西是丰富的、多元的,只有充分预设,并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才能真正品味词句的内涵。
二、比较法——比较揣摩促思辨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
”学生只有在不同的词语、不同的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能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巧妙和智慧,才能品味语言的意蕴和美感,从而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上《沉香救母(二)》这一课时,我就用了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将”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与“身上划下了一道血痕,脚上磨出了一个血泡,他一点也不在乎”作比较。
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叠词的表达意义和方法。
又如,在《石榴》这篇课文的第二小节中有这样一句话:“熟透了的石榴高兴地笑了,有的笑得咧开了嘴,有的甚至笑破了肚皮,露出了满满的子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咬文嚼字品读语言滋味
著名诗人、教育专家、生命教育的倡导人之一张文质教授说过:教育是慢的艺术。
细细想来,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要以耐心等待的心态去教育学生成长,不能急功近利,而且如果把它用在在教学上尤其是语言学习上也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只有慢下来,才能平和地细细咀嚼,品出一词一句的津津滋味。
那么如何咀嚼语言呢?
一、要善于比较
在不影响语句通顺的情况下,增删或调换一些原文中准确、传神的词句,在比较中就能探求原文的内蕴,领悟到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在描写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时说道:“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便有无限的趣味。
”如果把“长吟”改成“长鸣”、把“伏”改成“趴”之后有什么不同呢?“吟”使我们想起了古人吟诗的情形,摇头晃脑、诗音袅袅,那可真是一种享受啊!而“长鸣”,像喇叭一样刺耳,让人不舒服。
“伏”写出了黄蜂躲在菜花上的的高度警觉,准备随时躲避儿童那调皮的双手,而“趴”,则显得疲惫没有一点趣味可言。
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出“吟”、“伏”二字准确表现了动物的情态,表达了“我”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二、要善于联想和想象
文学就是激情和想象的艺术。
如果看到一个词就应联想到与这个词有关的具体形象。
如《在烈日和暴雨下》有这样一句:“每一口井都成了他们的救星,不管拉了几步,见井就奔过去:赶不上新汲的水,就跟骡马同在水槽里灌一大气。
”这里如果只把“奔”解释为跑的意思,就没有什么滋味了。
如果你能由此想到那关了一宿的鸭子清晨放开后来到水边,远远地看到河里的水,扭动着身躯奋力地向河里钻的情形,你定会为老舍用”奔”这个字而暗暗叫妙。
还有这样一句“祥子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慢腾腾地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黏汗,发着馊臭的味儿”。
对于这个“挂”字,起初我也没怎么在意,但当我看到胶水粘在手指头上由于重力作用而向下被拉成了缕缕的细线时,我由衷地佩服老舍,真不愧“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三、要善于挖掘
就是挖掘出蕴藏在这个词语里的文化内涵。
如南通特级教师李凤老师教授《枣核》一文时,对月、杨柳、睡莲、枣树等词语所传达的意象进行了挖掘。
李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月”的意象时,先是启发学生寻找带月的诗句,背诵望月思乡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通过诵读这些诗句,学生们认识到月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思乡之情的象征。
在挖掘“枣核”的文化内涵时,李老师先说我国是枣树
的故乡,出示了《诗经》上关于枣的诗句“八月剥枣,十月获稻”加以印证,接着,联系民间风俗进行拓展,最后出示了作者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萧乾于1929年夏从广东汕头回京后,结识了高君纯。
高君纯是郑振铎夫人高君箴的堂妹,那时候还在贝满念书。
由于萧乾在国文专修班攻读了一年,又到福州英华中学教了一年书,及至他转学到燕大新闻系,刚好与高君纯同班。
1954年萧乾结婚后,每逢中秋节就带着月饼去看望也住在东总布胡同的高君纯的老母亲。
小小的院落里,栽着一棵枣树。
1979年访美之前,萧乾写信给已在美国定居的君纯,说要去看望她,问她想要什么。
她唯一的要求是给她带几颗枣核,以便种在她的花园里。
学到这里,学生深刻认识到了枣核的象征意义。
四、要善于吟咏
于漪老师在《往事依依》里说,她热爱文学就是受了两位国文老师吟诵的影响,“老师朗诵着,进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动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
这种感情传染了整个教室,一堂鸦雀无声,大家都被深深感动了……此后我对新文学更有兴趣……”作为学生,如果能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进行诵读,能品出语言的诸多美味。
读诗,你会感到音韵和谐、琅琅上口;读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特别是最后的“活该”一词,你会感到痛恨至极、畅快至极;读《在莫泊桑墓前的演说》,当你读到“先生们,这就是莫泊桑光荣之所在,而且是更牢靠、最坚实的光荣”时,你会发现“而且”这个卷舌音比起“并且”这个鼻腔音要响亮有力得多,它能将左拉发自肺腑的赞美吼出来。
由此你悟到:运用词语,除了表情达意,还要考虑场合。
所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有其一定的道理。
语言大师朱光潜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
”朱先生所说的就是“咬文”和“嚼字”,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
在品味语言教学中,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
而品味语言是语文老师的教学基本功,作为学习的引导者,老师更要品味、体悟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只有教师自己领会了作者的意图,才能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文中的情感,品味语言的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