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合集下载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导学案

第三章第三节资源跨地区调配【学习目标】1.了解资源调配的线路、源地和目标市场。

2.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习重点】1.资源调配的线路、源地和目标市场。

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3.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难点】能够分析说明资源的跨区域工程对输出低和输入的的意义和作用。

【自主学习】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原因)1.自然资源地区分布________。

2.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______与该区域所________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一)、西气东输工程(课本图3-3-9)1、我国四大气区:、、、。

2、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____,但是能源相对______,使经济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因经济水平的限制,使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______为主,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北煤南运还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尤其具有清洁优势的天然气,在我国未得到充分利用。

3、西气东输工程的(1)起点: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_油气田。

(2)途经省区:甘肃、宁夏、______、山西、河南、安徽、__________。

(3) 途经地形区:、、、、。

(4)终点:上海(共经过9个省市区)。

【深入学习】1、西气东输工程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意义和作用:对西部地区的影响(输出地)(1)、将西部优势转变为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2)、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并强力拉动的发展。

(3)改善城市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缓解我国森林砍伐,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输入地)(1)缓解东部地区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消费结构。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必要性。

2. 使学生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方式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地理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必要性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方式和方法三、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地理思维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案例资料和问题讨论题。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引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定义、意义和主要方式。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引导学生理解调配过程中涉及的技术、经济、环境等问题。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缺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5. 比较分析:比较不同资源跨区域调配案例的异同,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复杂性。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深入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问题。

8. 板书设计:资源跨区域调配1. 定义: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指在不同地区之间通过技术手段、交通方式等实现资源互补和优化配置的过程。

2. 意义:解决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3. 主要方式:水资源的调配、能源资源的调配、矿产资源的调配等。

4. 面临的挑战:技术问题、经济问题、环境问题等。

六、教学延伸1. 通过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资源分布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从业者进行讲座,让学生从实际工作者的角度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施情况和挑战。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评估其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理解程度。

人教版高地选择性必修二4.2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地选择性必修二4.2资源跨区域调配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情感,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
2.增强学生的国情认识,使学生了解我国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3.培养学生保护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关心国家大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方式。
2.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南水北调工程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具体情况。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进行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巩固所学知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分享给其他同学,促进学生的共同成长。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南水北调工程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4.实践操作:本节课设计了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过程。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5.情感教育:本节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南水北调工程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其他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中地理资源跨地区调配教案设计2023

高中地理资源跨地区调配教案设计2023

高中地理资源跨地区调配教案设计2023高中地理资源跨地区调配教案设计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利、弊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

【教材分析】必修1和必修2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

必修3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

“必修3”第五章内容是前四章内容的、递进和深化。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公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应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以及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和开发利用现状;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学会分析鐡民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通过对中国天然气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总计分析图表方案信息,提高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中国东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自行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资源见和环境观。

【教学重、难点】分析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图文结合、合作探究、师生互动、讲授归纳、启发诱导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视频导入:(引出南方煤炭资源不足,从北方调来)如果让大家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视频内容,你会用哪些关键词?(请一位同学)南方雪灾,煤炭告急,北煤南运。

过渡:为什么南方发生雪灾,要从北方调煤,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展示PPT,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板书)为什么要把资源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也就是为什么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板书)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我们先来看两张地图,完成学案问题一:中国煤碳资源分布图、中国石油资源分布图、中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图,完成(1)中国特大城市分布图,完成(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word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word学案

第5章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word 学案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第一课时) 姓名 班级【学习目标】1、把握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缘故2、熟悉西气东输工程概况3、明白得实施西气东输的缘故【学习重点】实施西气东输的缘故 【学习难点】与煤炭资源相比较,天然气具有的特点、分布和开发觉状。

【学法指导】比较法、图示分析法等 【知识结构】管 运道 输 缘故 阻碍起点 终点【知识链接】1、西气东输工程所经西部地区地理环境特点:该工程的西段大致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接近,存在的环境问题是荒漠化。

通过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有灌溉农业区,通过黄土高原地区,该高原水土流失严峻。

2、西部地区天然气要紧分布区的自然条件:西部天然气资源的要紧分布地区,如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等,气候洪涝,人口较少,交通不便,给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专门大的难度。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自主探究】1.自然缘故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我国油气资源的开发重点在西部 对西部地区进展的阻碍 对东部地区进展的阻碍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和谐进展新-甘-宁-陕—①-晋-豫-皖-苏-沪 ②-豫-鄂-赣-粤 新疆轮南油气田 、中亚天然气 上海广州 调整能源结构结构 西气东输 对环境的阻碍(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和资源贫乏区。

(2)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样不具有2.经济缘故:区域间的进展水平不平稳,各区域对与该区域所往往不匹配。

【合作探究】我国什么缘故要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我国有哪些大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西气东输工程(读图5.1)【自主探究】1.基础:2.目标市场:3、工程项目:西气东输工程包括、、三个部分。

4.主干管道:分条线路(1)一线工程:西起,向东通过甘肃、、、、、安徽、,最终达到上海。

全长4200千米。

《资源跨区域调配》 导学案

《资源跨区域调配》 导学案

《资源跨区域调配》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意义。

2、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的路线、影响及意义。

3、培养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相关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我国主要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路线和影响。

2、难点(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综合影响分析。

(2)如何实现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可持续发展。

三、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性。

例如,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煤炭资源北多南少,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2、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对资源的需求量大,但资源往往相对短缺;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资源相对丰富,但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3、资源在区域间的不匹配性某些地区的资源优势无法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另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这就需要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区域的协调发展。

(二)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1、南水北调(1)工程概况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该工程分为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

(2)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并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

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3)中线工程从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陶岔渠首闸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北京、天津。

(4)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高中地理专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一、教案主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3. 让学生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3.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施方法和策略。

2.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综合影响。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引出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3.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引导学生从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5.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强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和对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知识,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反思结果,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本节课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以全面评估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深入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施情况和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地理教材》相关章节。

2. 课件:教师自制的课件,包括图片、图表、动画等。

3. 案例材料:关于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案例资料。

4.2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一)

4.2资源跨区域调配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一)
3.开展小组合作,针对某一地区的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设计一套解决方案,包括调配方式、政策建议等,并以PPT形式展示。
4.撰写一篇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短文,分享自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感悟,字数不少于600字。
5.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按时完成,确保作业质量。
2.作业要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他人作品。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梳理知识体系。
2.教学实施:
-首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方式、政策法规等知识点。
-最后,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身边的资源调配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2.掌握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方式、途径及其优缺点。
3.了解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政策法规,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4.培养学生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尤其是地图分析、数据解读等方面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实地考察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资源问题,认识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辩证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二、学情分析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基础的地理知识,了解了我国地理环境的基本特点,掌握了资源分布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学生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题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具体的调配方式和政策法规了解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待提高,需要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地理信息处理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来看,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资源问题较为关注,对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教学方式感兴趣,这为开展本章节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教学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范文

一、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精选范文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及其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分析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意义及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2. 难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意义及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影响。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a. 引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b. 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c.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 第二节: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a. 讲解西气东输工程b. 介绍南水北调工程c. 阐述西电东送工程3. 第三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a.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入区域的影响b. 探讨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域的影响c. 讨论资源跨区域调配对沿线区域的影响4. 第四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案例分析a. 选择典型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案例b. 分析案例中的资源跨区域调配过程5. 第五节: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缺点a. 列举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点b.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缺点c. 讨论如何优化资源跨区域调配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讲解:按照教学内容,有序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原因、工程及影响。

3. 互动: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巩固知识。

4.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典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实施过程及影响。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和影响。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教案: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一、教学目标1. 了解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是为了最大化资源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

2. 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点和挑战。

3. 了解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

4. 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1.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概述a. 定义和意义b. 资源的种类和需求c. 资源的调配方式2.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优点和挑战a. 优点i. 最大化资源利用ii. 优化资源配置iii.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b. 挑战i. 跨区域运输成本高ii. 跨区域调配难度大iii. 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挑战3. 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a. 自然资源的分布b. 人力资源的分布c. 技术和创新资源的分布4.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a. 经济发展i. 促进特色产业发展ii. 提升地区经济水平b. 社会进步i. 提供就业机会ii. 提高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三、教学方法1. 讲授方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优点、挑战,以及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

2. 讨论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并分享各自的观点和发现。

3. 多媒体呈现:使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辅助教具,生动形象地展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际案例和影响。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地图,引导学生思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2. 讲解:介绍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以及优点和挑战。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讨论不同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和需求差异,并记录下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4. 分享讨论结果: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发现,进行总结和讨论。

5. 多媒体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和视频等展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际案例和影响。

6. 总结归纳:对资源跨区域调配的重要性和影响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讨论的记录和分享结果是否准确和完整。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实施资源区域调配的原因、工程概括 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自主学习:一、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况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国在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的大型工程: 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等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典例: I .南水北调工程问题探究1、——我国南水北调东、中、西3个方案的特点及其优缺点: 东线:中线:西线引导总结规律——回答南水北调三线工程评价的角度的规律(1)从工程建设和运营方面;(2)调水的水量和水质方面(把握回答问题的角度是关键,并快速准确记忆)问题探究2、归纳总结南水北调工程可能产生的主要影响,并完成下列表格。

引导规律总结——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三方面去阐述;另一方面可以从北方(调入区)、南方(供水区)和沿线三方面去分析。

问题探究3:南水北调能不能根本解决我国北方水资源紧张问题? 解决北方地区水资源的不足,除了南水北调外,还有哪些措施?ⅱ、西气东输工程:(1)“西气东输”工程最有利于解决我国下列 选项中的资源问题: A. 水资源紧张 B. 资源浪费严重 C. 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分布不协调 D. 木材短缺(2)主干管道西起 盆地的轮南,经过 个省、市、自治区,最终到达上海。

(3)“西气东输”工程跨越的省(自治区)有哪些?(4)“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对输出地和输入地各有什么有利影响?三、课堂训练: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

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

为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若干跨区域资源调配方案。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城市化的发展阶段。

2、阐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利用图表来分析、概括城市化的过程,掌握基本的读图技巧。

2、通过城市化的阶段图,分析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

3、通过分析、比较,来区别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城市化发展中的差异性,从而学习运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探究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的热情,预测家乡城市化的发展动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自城市开始出现以后,城市化的过程就已经开始。

但是,在人类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城市化过程所影响的范围和城市化的速度在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表现。

环节二:新课教学1、城市化的发展阶段展示图片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图“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思考:《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城市化的发生是在什么时期开始的?(2)城市化的时间变化有什么特点?教师总结: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世界的城市化曲线,基本上都是呈一个被拉长了的“S”形态。

2、城市化不同过程的特点展示图片阅读教材,结合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英国的城市化进程资料”,思考问题并完成表格:《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资料:伦敦1801、1851、1981年的城市扩展。

《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动手设计表格:从城市化水平、发展速度、地域扩张趋势和常见问题四个方面概括城市化不同阶段的特点:教师总结:《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小组探究:对照图2.19“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和2.13中几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差异,思考:《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教学设计(1)城市化的开始时间有什么不同?(2)目前各处与城市化的那一阶段?(3)近20年来,各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何差异?(4)各国城市化未来的发展趋势如何?(5)概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差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学案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复习目标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和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 西气东输的原因、路线和对区域的影响。

3 西电东送的通道和对区域的影响。

4 南水北调的原因、线路及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1 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2 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一般不具有3各区域对自然资源的与该区域所赋存的自然资源往往因此,,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二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1 对能源调出区的影响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将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当地推广使用此能源,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压力。

2 对能源调入区的影响①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②优化能源的消费结构,有效改善大气质量,提高生活质量;③带动基础设施建设。

3两区域的协调发展:将调出区的资源优势与调入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调出区、调入区的协调发展。

三西电东送1 原因:①西部能源资源丰富(水电、煤炭);②东部经济发达,电力不足。

2 主要通道: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

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

3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对西部地区: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有效带动西部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具有市场前景的高耗能产业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②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大大减少对生物资源的消耗,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

对东部地区的影响:①有效的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②有利于降低电价,建立全国统一的联合电网;③促进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缓解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高中地理专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

一、高中地理专题——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

2. 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资源分布不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讲解:讲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概念和意义,介绍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3. 讨论:分组讨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利与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资源跨区域调配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讲解: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2. 分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等。

3. 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基本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2. 我国主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1.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带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例,引导学生了解和分析资源调配的实际情况。

2. 利用地图、图表等教学辅助工具,直观展示资源分布和调配路线,增强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八、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教材、PPT、地图、图表等。

2. 收集一些关于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实际案例,用于课堂上进行分析讨论。

3. 安排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引出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题。

最新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精选范文

最新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精选范文

高中地理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教案精选范文一【教学思想设计】主体地理思想——资源跨区域调配属于国土整治范畴,对一个地区进行国土整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理念】本课基于先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点事件的“现场”,分析案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标分析】“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这条标准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社会经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这种影响包括利、弊两个方面,也就是必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的“一分为二”观点的教育。

【教材分析】“必修Ⅰ”和“必修Ⅱ”两个模块分别从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了人地关系。

“必修Ⅲ”则是在上述基础上,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将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实践。

“必修Ⅲ”第一章是《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其中第四节《区域经济联系》是在前三节基础上的递进、深化。

本节内容包括三部分:“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资源跨区域调配”和“产业转移”。

第一部分的内容较少且比较简单,所以与第二部分合并在第一课时中。

第二部分又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四个模块。

根据与学生生活的贴切程度和参考鲁教、人教版教材,本节课创造性利用教材,选取“西气东输”为例子,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或调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学情分析】从知识掌握程度看,一方面学生已学习了我国资源分布状况、我国区域经济状况等知识,对我国资源的调配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学生虽通过不同渠道对西气东输工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此工程的认识尚不够系统和深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一】课标要求和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以我国天然气、煤炭、水、电力等资源为例,理解自然资源的分布量与需求量的差异。

2.以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为例,理解区际联系的重要性。

3.分析资源调配对调入区与调出区的影响。

【重点难点】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本节教学时间为2课时。

【二】课堂学习
预备知识:我国主要资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

我国主要资源的分布及主要运输方向:
煤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资源的主要运输方向:
煤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然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1.思考东部地区能源需求量大的原因:
2.思考西部天然气丰富,长期以来开发较少的原因。

3.为什么要提高天然气的消费比重?
天然气相对煤炭的优点:
调整能源结构对环境的意义:
4.我国天然气的主要分布地区:
二、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实施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有哪些影响?试从资源调配、能源结构、环境、相关产业、东西
部协调及缩小地区差异等方面思考。

①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不平衡的状况;
②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③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④带动勘探、钢铁、建筑、建材、运输、商业、水泥、土建安装、机械电子、城市管网、化工
等相关产业发展;
⑤加强东西部资源和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协调,促进东西部经济等合作;
⑥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缩小东西差异。

2.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②带动勘探、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③增加就业;④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东部能源不足,保障能源供应;②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大气环境;
③推动城市管网等相关设施建设;④带动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发展。

三、我国其它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西电东送:见课本P86阅读材料。

2.北煤南运:见第三章第一节。

3.南水北调:
【三】知识迁移运用
1.阅读下列关于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加州的水果、农产品和副食品丰富。

加州2/3
的人口集中在南部地区。

图5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和加利福尼亚州位
置图。

(1)加利福尼亚州盛产葡萄。

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分析该地发展葡萄种植业的有利条件。

(8分)
(2)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缺水的原因o(8分)
(3)分析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的可行性及不利条件o(l0分)
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甲图为西南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及冬半年天气系统示意图,乙图为珠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20XX年秋季以来,云南省发生自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秋、冬连旱,20XX年9月1日至20XX年3月10日全省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58.8%,干旱区土壤处于严重缺墒状况。

目前干旱仍在持续发展,并已经演变为秋、冬、春连旱。

据预测,全省大部自3月16日至4月15日间仍将持续气温偏高、降水偏少的趋势。

从目前趋势分析,雨季到来以前全省干
旱解除的可能性不大,云南极有可能出现秋、冬、春和初夏连旱的局面。

(1)说明图甲所示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特点及成因。

(6分)
(2)材料二中西南地区特大干旱将对珠三角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6分)
1.(1)加利福尼亚州的光照、热量资源丰富;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加州人口
较为密集,酿酒业发达,对葡萄的需求量大;加州海陆空交通发达,便于运输等等。

(8分,5选4)
(2)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气候干旱(2分);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降水稀少,且无流
经径流(2分);该区域人口较多、城市集中(2分);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十分大(2
分)。

(3)可行性分析(6分):加利福尼亚州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来自海洋的西南风的影响,降水较多(2分)河流众多,径流量大,水资源丰富(2分);北部人口、城市较南部少,对水
资源的需求少(2分)。

不利条件:南部地势南高北低(2分),向南调水需要逐级提水(调水成本较大)(2分)。

2.(1)山地、高原为主(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2分);地势西北高,东南低(2分)。

流水溶蚀(侵蚀)作用形成(2分)
(2)河流径流量减少,导致生产生活供水紧张;航运受影响;珠江口可能出现咸潮;水电
站发电量减少,影响西电东送,从而导致珠三角地区能源紧张(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