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内简答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e3ec82b52acfc789ebc9a2.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1、【大观】。
12、【前人之述备矣】。
13、【然则】。
14、【南极潇湘】。
极,。
15、【迁客】。
迁,。
16、【骚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
18、【若夫】。
19、【淫雨】。
36、【浮光跃金】。
37、【静影沉璧】。
璧,。
38、【何极】。
39、【宠辱偕忘】。
宠,。
偕,。
40、【把酒临风】。
把,。
41、【求】。
42、【古仁人】。
43、【或异二者之为】。
或,。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5、【居庙堂之高】。
庙堂,。
46、【处江制之远】。
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
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二、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翻译: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翻译: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内简答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内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69c6c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ee.png)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内简答题及答案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班级:姓名: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醉翁亭记》的作者。
(朝代)文学家。
2、请简述文中“醉翁”和“狂欢”的关系。
3、文中的“翁”和“醉”分别代表什么?4、文中提到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意境是什么?5、请简述文中“天下英雄”和“一盏茶”的寓意。
6、文中作者通过“狂欢”和“醉翁”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7、文中作者提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的名句,请简述其意义。
8、请简述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一句的含义。
9、文中作者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和思想?10、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11、与___一样,唐代文学家___也曾写过“饮酒”这一主题。
请你从___的诗中选取一首,并简述其主题和意义。
参考答案课内简答题:1、文学常识:醉翁亭记》的作者:___,北宋(朝代)文学家。
2、请简述文中“醉翁”和“狂欢”的关系。
答:醉翁是指作者自己,狂欢则是指作者和朋友们一起喝酒、嬉笑打闹的场面。
醉翁和狂欢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醉翁在狂欢中得到了释放和满足。
3、文中的“翁”和“醉”分别代表什么?答:“翁”代表老年人,“醉”代表放纵、释放。
4、文中提到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的意境是什么?答:这里描绘的是狂欢之后的宁静时刻,用淡酒和晚风的形象来表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强调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
5、请简述文中“天下英雄”和“一盏茶”的寓意。
答:“天下英雄”指的是那些有抱负、有追求的人,而“一盏茶”则代表平淡的生活。
寓意是,即使是英雄也需要平淡的生活,珍惜当下的平凡。
6、文中作者通过“狂欢”和“醉翁”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答:作者提倡“饮酒狂歌”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被功名利禄所束缚,要追求内心的自由和快乐。
7、文中作者提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___”的名句,请简述其意义。
湖心亭简答题及答案
![湖心亭简答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dd2393910ef12d2af9e7c8.png)
《湖心亭看雪》简答题及答案1. 文章开头两句有何作用?答:点明时间地点,“十二月”引出下文的大雪,从而引出下文的湖上看雪。
2. 作者写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答:崇祯;怀念故国的深情。
3.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已经?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写出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
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做铺垫,突出作者志趣不同常人,孤高自赏的情怀,迥绝流俗的孤怀雅兴。
4. “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有什么作用?答: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孤高的操守与情怀。
5.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写出什么景象?答:显示了天空云层湖水昏蒙一片,举目洁白的景象。
6. “唯长堤……两三粒而已”一句在结构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特点?结构:连用三个“一”与“上下一白”相呼应。
写法:作者未站在一个固定的点上,而是不断变化角度写景写人。
内容:其壮依稀可变,使人唯觉其小,抒发作者面对茫茫宇宙感到人如沧海一粟般渺小的感慨。
7. 举例说明文段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点。
答:以“雾凇……白”为例,本文主要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这种写法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
8. “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答:从“见余大喜”到“更有此人”遇到知己。
相见恨晚的情感。
“强”表现作者喜悦豪爽的心情,在欢乐的同时作者内心凄凉孤寂。
拉:则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9. 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答:衬托作者深夜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丰,印象极深。
10. “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答:“独往湖心亭看雪”。
写作者孤高的操守与情怀。
11. 结合本文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何特点?答: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运用描写,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2. 文中哪句话最能突出作者冒寒看雪,迥觉流俗的品格?答:是日更定矣,余擎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13. 交待分别时间及姓氏“客此”是否为闲笔,特意点明“客此”有何用意?答:两位湖上知己,他乡游子,言外有后会无期之感慨,作者的无限惆怅尽现其中了,茫茫天地知己难逢,即便相逢转眼各奔东西。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da4223b0717fd5360cdca2.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百废具.兴:③越.明年,政通人和:④增其旧制.:⑤薄.暮冥冥:⑥气象..万千:⑦微.斯人: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⑨横.无际涯:⑩予观夫.巴陵胜状:⑪前人之述备.矣:⑫嘱予作文..以记之:⑬则有去国.怀乡:⑭则有去.国怀乡: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⑯宠.辱偕忘:⑰沙鸥翔集.:⑱春和景.明:⑲进.亦忧,退亦忧:⑳先.天下之忧而忧:㉑后.天下之乐而乐:㉒忧谗.畏讥: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㉔而或长烟一空.:㉕或异二者之为.:㉖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㉗北.通巫峡,南.极潇湘:㉘百废.具兴:2、一词多义: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不以.物喜:或:①或.异二者之为:②而或.长烟一空: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饮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明:①越明年:②至若春和景明:夫: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嗟夫: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此乐何极:③感极而悲者矣:空:①浊浪排空:②长烟一空:通:①政通人和:②北通巫峡:和:①政通人和:②春和景明:一:①一碧万顷:②长烟一空:③在洞庭一湖:则: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归: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云归而岩穴暝: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属子作文以记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吾谁与归: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⑤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二、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大题归纳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大题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d39d8363581b6bd97f19eae7.png)
《岳阳楼记》1.滕子京在取得怎样的政绩后才开始重修岳阳楼的?重修岳阳楼后的变化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答:政绩——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变化——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2.“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答:文中指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评价:古代的仁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
3.本文题目是《岳阳楼记》,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分析其作用。
答:前人对岳阳楼的描绘已经很详尽了,没有必要重复,作者借景抒情,以湖的景色来烘托岳阳楼,以湖的景色来引出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为抒发作者的政治抱负做铺垫。
4.请你说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指什么内容?答:是指不同的自然景物引发出的“迁客骚人”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不同的心境。
5.文章以“情”贯穿全文,既写了迁客骚人的情,又写了古仁人的情。
请问: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情各是什么?作者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什么?迁客骚人的情: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的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忧国忧民)。
写这两种情的目的是:通过这两种情的对比,赞美了古仁人的高尚品德,表现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突出文章主旨。
6.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作者这种“先忧后乐”的思想,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可以学习借鉴的意义?答:作者借“古仁人”与迁客骚人比较,表明了对两种悲喜观的不同态度。
抒发了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引出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见解,表明自己不为个人得失而悲喜,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范仲淹的这句话体现了忧君思想,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他所提倡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精神,在今天仍然有着借鉴和教育意义。
7.文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现代人的你能否做到?为什么?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看法。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简答、阅读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e6a30fd5acfa1c7aa00cca2.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1、【大观】。
12、【前人之述备矣】。
13、【然则】。
14、【南极潇湘】。
极,。
15、【迁客】。
迁,。
16、【骚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
18、【若夫】。
19、【淫雨】。
36、【浮光跃金】。
37、【静影沉璧】。
璧,。
38、【何极】。
39、【宠辱偕忘】。
宠,。
偕,。
40、【把酒临风】。
把,。
41、【求】。
42、【古仁人】。
43、【或异二者之为】。
或,。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5、【居庙堂之高】。
庙堂,。
46、【处江制之远】。
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
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二、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翻译: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翻译: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及简答题整理
![《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课后习题答案及简答题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8a85bdfa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6.png)
《醉翁亭记》课后习题答案及简答题整理一、朗读并背诵课文。
说一说第1段是如何由远及近,一步步“推出”醉翁亭的,这样写有什么效果?参考答案:文章第1段,以“环滁皆山也”总起,仿佛是一个航拍的全景镜头。
然后再逐层拉近,依次推出“西南诸峰”、琅琊山、山行之路、酿泉之水,最后定格在“翼然临于泉上”的醉翁亭。
这样如层层剥笋,最后亮出主景,层层烘托写出了醉翁亭的美,既准确交代了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又给人以移步换景(分析移步换景:用望、行、转、几个动词将作者的视线由琅琊山引到醉翁亭)、身临其境、耳目一新的感觉。
二、课文第2、3、4段开头的“若夫”“至于”“已而”等词语有什么作用?这三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参考答案:课文第2、3、4段开头,分别用了“若夫”“至于”“已而”等表示转接的词语,起到了标记语意转变的作用。
“若夫”是表示转接的连词,含有假设和例说的意思;“至于”同样表示转接,却含有递进的意思,表示描写的进一步深入;“已而”是表示时间的副词,是时间短暂的诗意表述,表示时间的推移、暗示场景的转换。
第2 段写山中朝暮、四季景物变化之美,第3段写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面,第4段写游归,主要探讨了几种乐的境界,点明太守是谁,收束全文。
这三段是按照写景——写人——写“乐”的顺序写的,脉络清晰,层次分明。
三、本文多处提到“乐”,主要表现了哪几种“乐”?“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志趣?参考答案:本文中共出现了10个“乐”字,其中有7个集中在最后一段。
归结起来,这些“乐”有:1.山水之乐;2.宴饮之乐;3.禽鸟之乐;4.滁人之乐;5.太守之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以文记乐的情趣,流露出为政一方、造福一方的自信、得意,以及捉笔成文的自负。
(捉笔成文的意思:拿到一支笔就能写出一篇文章来,形容文思敏捷。
才华横溢)积累拓展四、本文用了21个“也”字,有的表示判断,有的表示陈述。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理解性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理解性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6d56b2302020740bf1e9b1c.png)
九年级上册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目录:一、《岳阳楼记》范仲淹二、《醉翁亭记》欧阳修三、《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6、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二、《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5、《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7、《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三、《湖心亭看雪》张岱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6、衬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参考答案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广东中考(含答案)文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广东中考(含答案)文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https://img.taocdn.com/s3/m/2cb03f63af45b307e971971f.png)
文言文部分岳阳楼记(一)1 ①详尽②隐没③停息2 ①早晚阴晴多变,气象变化万千。
②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了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3 C(《岳阳楼记》抒发的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不是追求与民同乐的理想境界)岳阳楼记(二)1 ①同“嘱”,嘱托②一起③日光2 ①啊!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②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3 B(“一悲一喜,一明一暗”改成“一悲一喜,一暗一明”)醉翁亭记1 ①居高面下②陈列,摆开③清2 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光水色中啊。
②醉了能和大家一起快乐,醒了能用文章叙述这件事的,是太守啊。
3C(不是“凸显了作者政治失意、仕途坎坷的抑郁和苦闷”,而是“含蓄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湖心亭看雪(一)1 ①撑(船)②全,都③客居2 ①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声音都消失了。
②他们见到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到像你这样有闲情雅趣的人呢?3 D(舟子的话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湖心亭看雪(二)1 ①消失②等到③还2 ①这一天晚上八时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
②(湖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空与白云、与山峦与湖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3 C(“作者因此喜极而悲”有误,此处无“悲”)课外文言文《言默戒》13 A (A.讨厌,憎恨;B.有的/或许;C. 谁/ 通“熟”仔细;D. 足以/ 值得)23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故书之以为言默戒(用了四条或四条以上“/”,本题给0分。
用了1—3条“/”,每对1处给1分。
)33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译文】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岳阳楼记简答题
![岳阳楼记简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d4dcd4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76.png)
岳阳楼记简答题岳阳楼记简答题:(1)“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写出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2)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迁客骚人”和“古仁人”的区别在哪里?(4)第五段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5)“其喜洋洋者矣”是一种“乐”,“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一种“乐”。
两种“乐”有何不同?(6)“古仁人之心”指的是什么?结合现实生活评价一下“古仁人之心”。
(7)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滕子京的劝勉,结尾发出“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感慨。
就全文来看,这句有何言外之意?岳阳楼记简答题答案:(1)生动表现了远山、长江和洞庭湖的关系,写出了洞庭湖的浩淼和气势。
(2)意在与“古仁人之心”作对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胸怀和高尚情操。
(3)悲喜观不同。
迁客骚人“以物喜,以己悲”,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
范仲淹是北宋名臣,关心民生疾苦,一心为国,心忧天下苍生。
此句表现他把国家的忧患放在首位,把个人的欢乐放在最后,为国担忧、为民着想的美好品质。
(5)前者是个人因“物”因“己”而乐,后者是因天下百姓的“乐”而乐。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评价:古代的人:有坚定的意志,不为外界条件的变化动摇,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在人生的路上,有宠有辱,有喜有悲,我们也应该有古仁人的心态:悲则泰然,喜则淡然。
(7)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
岳阳楼记译文: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隔了一年,政治清明通达,人民安居和顺,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fa65944ad51f01dc381f15b.png)
下面三段文言文,分别节选自《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的末段,阅读后完成各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乌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丙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庙堂:指朝廷。
B.微.斯人微:少。
C.树林阴翳.翳:遮盖。
D.客.此客:客居。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马之.千里者B.醒能述以.文者以.其境过清C.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其.真无马邪D.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国险而.民附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A.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惊异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B.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C.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D.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有时惊异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段短文中,面对世事或人生的浮沉,作者的情感有别:甲文是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乙文的随遇而安中是怡然平和;丙文的率性任真中透露出淡淡的哀愁。
B.三段短文中的一些句子表达也颇有深意:甲文“微斯人,吾谁与归”暗含滕子京,以此规劝勉励好友;乙文末“太守谓谁”的问与答,解开全篇悬念,余音绵绵;丙文“问其姓氏”而不言姓氏,则暗含诀别之意、家国之思。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理解性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理解性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6fcf13cf8c75fbfc67db2b6.png)
九年级上册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目录:一、《岳阳楼记》范仲淹二、《醉翁亭记》欧阳修三、《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6、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二、《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5、《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7、《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三、《湖心亭看雪》张岱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6、衬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参考答案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练习(附答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诗词三首练习(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87b52876c66137ee06199e.png)
《岳阳楼记》练习一、给下列字注音。
谪.守()衔.远山()浩浩汤.汤()骚.人()若夫.()怒号.()霪.雨霏霏()隐曜.()樯.倾楫摧()薄.暮冥冥()岸芷汀.兰()宠辱偕.忘()忧谗.畏讥()二、解释加点的词语。
(1)百废.具兴(2)增.其旧制(3)前人之述备.矣(4)北通.巫峡(5)把.酒临.风(6)春和景.明(7)谪.守巴陵郡(8)属.予作文(9)予观夫巴陵胜状..(10)忧谗.畏讥(11)宠辱偕.忘(12)微.斯人(13)吾谁与归.__________(14)若夫淫雨霏霏..(15)连月不开.(16)是.进亦忧,退亦忧三、解释下列多义词。
(1)或而或长烟一空:(2)则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或异二者之为:然则北通巫峡:(3)以属予作文以记之:(4)观岳阳楼之大观:不以物喜:予观夫巴陵胜状:(5)会多会于此:(6)极南极潇湘:会天大雨:感极而悲者:(7)其其喜洋洋者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四、根据句子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填在括号里。
(1)形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兴旺景象。
()(2)形容景色或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3)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4)形容水势浩大。
()五、指出下列文言句式所运用的表达方式。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六、翻译。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6、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七、填空:1、《岳阳楼记》的作者是,(朝代)著名的家、,此文以“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填原文)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朋友滕子京的。
2、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背景是,作者写作的缘由是;岳阳楼景色的特点是或。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
![(新)《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1aa5c655270722192ef7f4.png)
《醉翁亭记》课内外比较阅读练习一、《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益阳市中考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12~15题。
(15分)【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对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居/庙堂之高B.然则何时而/乐耶C.树林/阴翳D.人知/从太守游而乐13.下列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3分)A.是进亦忧,退亦忧否,非若是也。
(《唐且不辱使命》)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C.太守归而宾客从也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3分)译文:(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分)译文: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表达方式来看,选文【甲】以议论为主;选文【乙】先叙后议,叙议结合。
B.从句式来看,选文【甲】骈句与散句结合,自由交错,朗朗上口;选文【乙】大量使用“也”字,一气呵成,如珍珠串联。
C.范仲淹写《岳阳楼记》与欧阳修写《醉翁亭记》时,均被贬官在外,但是两人都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此,他们是古仁人的代表。
D.范仲淹的“先忧后乐”与欧阳修的“与民同乐”都具有民本思想,但是“先忧后乐”没有“与民同乐”那样博大的心襟与强烈的责任感。
二、《醉翁亭记》《丰乐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川省广安市中考题)【甲】环滁皆山也。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理解性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理解性默写带答案(部编版九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7d8e4da9910ef12d2af9e761.png)
九年级上册古文理解性默写(部编版全册带答案)说明:自己整理印刷使用的材料,可以直接下载后直接打印使用,不需要重新排版,也可以重新编辑排版使用。
目录:一、《岳阳楼记》范仲淹二、《醉翁亭记》欧阳修三、《湖心亭看雪》张岱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2、《岳阳楼记》中时间上表现景象的千变万化的句子是:3、《岳阳楼记》中写迁客骚人雨天登楼观景时的普遍心理状态的句子是:4、《岳阳楼记》中写天气晴好时迁客骚人欢乐所激发的思想感情句子是:5、《岳阳楼记》中描述“古仁人”的阔大胸襟的句子是:6、《岳阳楼记》中由“古仁人”的阔大胸襟和高尚道德而得出的论断是:6、7、《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8、《岳阳楼记》中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9、《岳阳楼记》中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1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赞扬滕子京政绩的句于是:二、《醉翁亭记》欧阳修1、《醉翁亭记》中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2、《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3、《醉翁亭记》中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春夏之景的句子:4、《醉翁亭记》中体现全文核心命意及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5、《醉翁亭记》中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6、《醉翁亭记》中文中贯穿全文主线的句子是:7、《醉翁亭记》中文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三、《湖心亭看雪》张岱1、“痴”字是文眼,以舟子的话结尾,具有画龙点睛,深化意境的作用:2、描绘了一幅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3、“独”字用得精妙,展示出作者不随俗流、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4、运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一幅举目皆白的景象:5、使用数量词表现出景物依稀可辨、使人唯觉其小:6、衬托出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参考答案一、《岳阳楼记》范仲淹1、《岳阳楼记》中从空间上形容湖面上的广阔浩渺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03eee934431b90d6c85c7a2.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百废具.兴:③越.明年,政通人和:④增其旧制.:⑤薄.暮冥冥:⑥气象..万千:⑦微.斯人: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⑨横.无际涯:⑩予观夫.巴陵胜状:⑪前人之述备.矣:⑫嘱予作文..以记之:⑬则有去国.怀乡:⑭则有去.国怀乡: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⑯宠.辱偕忘:⑰沙鸥翔集.:⑱春和景.明:⑲进.亦忧,退亦忧:⑳先.天下之忧而忧:㉑后.天下之乐而乐:㉒忧谗.畏讥: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㉔而或长烟一空.:㉕或异二者之为.:㉖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㉗北.通巫峡,南.极潇湘:㉘百废.具兴:2、一词多义: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不以.物喜:或:①或.异二者之为:②而或.长烟一空: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饮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明:①越明年:②至若春和景明:夫: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嗟夫: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此乐何极:③感极而悲者矣:空:①浊浪排空:②长烟一空:通:①政通人和:②北通巫峡:和:①政通人和:②春和景明:一:①一碧万顷:②长烟一空:③在洞庭一湖:则: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归: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云归而岩穴暝: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属子作文以记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吾谁与归: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⑤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二、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文言现象、选择、翻译、简答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533957360cba1aa811daa0.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1、【大观】。
12、【前人之述备矣】。
13、【然则】。
14、【南极潇湘】。
极,。
15、【迁客】。
迁,。
16、【骚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
18、【若夫】。
19、【淫雨】。
36、【浮光跃金】。
37、【静影沉璧】。
璧,。
38、【何极】。
39、【宠辱偕忘】。
宠,。
偕,。
40、【把酒临风】。
把,。
41、【求】。
42、【古仁人】。
43、【或异二者之为】。
或,。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5、【居庙堂之高】。
庙堂,。
46、【处江制之远】。
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
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二、文言知识积累:1、分析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并解释: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百废具.兴:③越.明年,政通人和:④增其旧制.:⑤薄.暮冥冥:⑥气象..万千:⑦微.斯人:⑧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⑨横.无际涯:⑩予观夫.巴陵胜状:⑪前人之述备.矣:⑫嘱予作文..以记之:⑬则有去国.怀乡:⑭则有去.国怀乡:⑮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⑯宠.辱偕忘:⑰沙鸥翔集.:⑱春和景.明:⑲进.亦忧,退亦忧:⑳先.天下之忧而忧:㉑后.天下之乐而乐:㉒忧谗.畏讥:㉓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㉔而或长烟一空.:㉕或异二者之为.:㉖滕子京谪守.巴陵郡:㉗北.通巫峡,南.极潇湘:㉘百废.具兴:2、一词多义:以:①属予作文以.记之:②不以.物喜:或:①或.异二者之为:②而或.长烟一空: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饮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明:①越明年:②至若春和景明:夫: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嗟夫:观:①予观夫巴陵胜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极:①北通巫峡,南极潇湘:②此乐何极:③感极而悲者矣:空:①浊浪排空:②长烟一空:通:①政通人和:②北通巫峡:和:①政通人和:②春和景明:一:①一碧万顷:②长烟一空:③在洞庭一湖:则: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归:①微斯人,吾谁与归:②云归而岩穴暝:3、判断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①属子作文以记之: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吾谁与归: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⑤迁客骚人,多会于此:⑥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三、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3、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例句:不以.物喜A.属余作文以.记之B.徒以.有先生也C.以.是人多以书假余D.以.中有足乐者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与例句中加点词语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句:宠.辱偕忘A.去国.怀乡 B.沙鸥翔集.C.春和景.明 D.吾谁与.归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D.予观夫巴陵胜.状高处不胜.寒6、选出对下列加点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A.若夫.霪雨霏霏(代词,那) B. 去.国怀乡(前往)C. 把.酒临风(举)D. 微.斯人,吾谁与归(无,没有)7、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临.溪而渔身临.其境B.山间之朝暮.暮.色苍茫C.杂然而前陈.推陈.出新D.觥筹.交错一筹.莫展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吏呼一何.怒C.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D.满目萧然.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9、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盛大B.朝晖夕阴晖:日光C.则有去国怀乡国:国家D.波澜不惊惊:惊讶10、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②微.斯人③以其境过清.④乃记之而去.A.探求稍微冷清离开B.探求没有冷清离开C.请教没有清白走了D.请求一点点冷清离开11、“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A.“不以物喜”和“不以己悲”。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选择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选择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b5ae413169a4517623a350.png)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上】班级:姓名:一、《岳阳楼记》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登斯楼也微斯人 B.此乐何极南极潇湘C.予观夫巴陵胜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而或长烟一空或异二者之为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D )A.感极/而悲/者矣 B.而/或长烟/一空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先/天下之忧/而忧3.朗读下列句子,语意停顿明显不正确的一句是( C )A. 先天下之忧/而忧B.然则/何时而乐耶C.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D.吾/谁与归4.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C.全文体现了范仲淹“以民为本”的思想,表现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写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图是借题发挥,谈一个人应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并以此规箴友人。
5.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A.不认为物质丰富就高兴,不认为个人有所失就悲伤。
B.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C.不把事物好当作高兴的事,不把个人不顺利当作悲哀的事。
D.不因为物质丰富而高兴,不因为个人不顺就悲哀。
6.下列句子语气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若夫/霪雨霏霏 B.佳木秀而/繁阴C.而/乐亦无穷也 D.四时之景/不同7.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胜状:胜景,好景色。
B.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C.南极潇湘:潇水和湘水的南边极远。
D.骚人:战国时屈原作(离骚),因此后世称诗人为骚人。
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之”意为“的”,下面句中加点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项是(A)A.属予作文以记之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前人之述备矣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9.对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这段文字简要记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以及作者写作本文的缘由。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72d61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9.png)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精品习题及答案题型:【重点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目录:第10课《岳阳楼记》第11课《醉翁亭记》第12课《湖心亭看雪》第10课《岳阳楼记》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1、【大观】。
12、【前人之述备矣】。
13、【然则】。
14、【南极潇湘】。
极,。
15、【迁客】。
迁,。
16、【骚人】。
17、【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得无,。
18、【若夫】。
19、【淫雨】。
36、【浮光跃金】。
37、【静影沉璧】。
璧,。
38、【何极】。
39、【宠辱偕忘】。
宠,。
偕,。
40、【把酒临风】。
把,。
41、【求】。
42、【古仁人】。
43、【或异二者之为】。
或,。
4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5、【居庙堂之高】。
庙堂,。
46、【处江制之远】。
47、【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先,。
后,。
48、【微斯人,吾谁与归】?微,。
二、重点句子翻译: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翻译: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翻译:3、属予作文以记之。
翻译:4、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翻译:5、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翻译:6、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翻译:7、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翻译:8、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翻译:9、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翻译:10、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翻译:11、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翻译: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翻译: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翻译:1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15、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做知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九年级上全册古文课内简答题及答案
目录: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第11课《醉翁亭记》检测题
第12课《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第10课《岳阳楼记》检测题
班级:姓名:
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的作者:,(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2、“是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和“退”分别指什么?
3、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7、作者用两段文字来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8、“微斯人,吾淮与归?”是一个反问句,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10、概括这篇文章的中心:
11、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参考答案
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
3、请写出选文中具体体现“二者之为”的两个短语,并说出“二者之为”所表现的胸怀与古仁人有何不同?(用原文回答)
4、本文标题为《岳阳楼记》,内容上却大量描写洞庭湖的景色,试分析作者的用意。
5、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他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种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6、登楼者面对两种不同景色产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写这一内容的目的是什么?
9、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强烈的忧患意识,而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抒发了“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范仲淹的“忧”与欧阳修的“乐”在本质上有什么联系?请谈谈你的看法。
11、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
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
(杜甫、顾炎武、周恩来)
《醉翁亭记》
班级:姓名:
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
欧阳修(1007-1072),
字水叔,自号,晚年又号,吉州水丰(今属江西)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3、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4、“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
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6、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
7、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8、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9、《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参考答案
课内简答题: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欧阳修全集》卷三十九(中华书局2001年版)。
欧阳修(1007-1072),字水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吉州水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由此演化而来的成语“水落石出”表示什么意思?
答:“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
“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大白。
3、第三段中有四幅画面,请用简洁的文字概述出来,并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滁州的人如此兴高采烈地出游,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
太守为人民安居乐业而高兴。
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4、“太守之乐”具体有哪些?其本质是什么?
答:(1)“山水之乐”;(2)“宴酣之乐”;(3)“乐人之乐”。
三乐归一,其本质都是“与民同乐”。
5、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答: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
(为山水之景而醉,为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6、本文以乐为线索,由景生情,情景交融,表达了欧阳修怎样的情怀?
答: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情怀,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被贬后悠然自得的旷达情怀。
7、简要阐述本文中“醉”和“乐”之间的关系。
答:“醉”和“乐”是统一的。
作者因乐而醉,醉又增添了乐; 醉是表象,乐是实质。
8、结合写作背景理解“太守之乐其乐”的含义。
答:一是借欣赏山水秀丽景色,排遣心中抑郁,二是借与众人游琅琊山,寄寓与民同乐的理想。
9、《醉翁亭记》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本文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环境、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和游人的山水之乐、游宴之乐,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抒发了他贬谪后的抑郁心情。
10、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来看,两人的思想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两人有都被贬的政治遭遇,但都“不以己悲”,都具有“忧民”及“与民同乐”的思想,都具有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
《湖心亭看雪》检测题
班级:姓名:
课内简答题:
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课内简答题:
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
答: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2、“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
答:“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3、“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答: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蒙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4、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5、试着赏析“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
答:这句话谢了雪后西湖万籁俱寂的景象。
大雪过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瑟缩,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住了。
这处妙在不从视觉写大雪,而通过听觉来写,一个“绝”字写出了冰天雪地,万籁俱寂的森冷寒意,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表现作者孤傲的情怀。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独”字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俗流的生活方式。
7、请说明引用舟子话的用意。
答:舟子说作者“痴”,体现了俗人之见,衬托出作者之雅,这“痴”字指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雅情雅趣,文末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作者对“痴”字的赞赏,同时也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8、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答:作者是一个不忘故国的明朝旧臣,是一位贞洁人士。
他不愿与清朝统治者同流合污,所以隐居。
写作时,为了体现他对明朝的怀念,所以写“崇祯五年”。
9、文中结尾舟子说作者痴,你如何理解作者的“痴”?
答:作者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赞赏,作者的确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逸致,同时这种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作者心中的淡淡愁绪。
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
10、本文文字简练质朴,不加渲染烘托,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
请题为一下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答: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是这幅画的精神,也是作者所推崇的精神品质,这就是人与自然在精神的统一与和谐,全文写景宇宙的空阔和人类的渺小构成强烈的对比。
11、本文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