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教材配套题库(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金融抑制、深化和创新

1.金融抑制的常见手段有哪些?

答:常见的金融抑制手段有以下几种:

(1)利率上限

由于惧怕高利率会引发高通胀,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采取了规定存贷款利率上限的做法。这种僵硬的名义利率往往低于实际的通货膨胀率,储蓄的实际利率为负,当然资金供给不足;而另一方面,较低的贷款利率又剌激了借款人的强烈的借款需求。资金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于是纷纷转向非组织的金融市场。这种游离于金融体系之外的融资反过来又加剧了金融管制的盛行,政府会更加坚定地认为“市场机制会带来无效和混乱”,并采取诸如信贷配给的办法来分配有限的社会资本,消除总需求缺口。可事实上,配给制带来的只是腐败,并末便急需资金的企业获得足够的动力。

(2)高估本币

在外汇市场上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由于本国经济的长期落后,有相当数量的产品需要依赖进口,于是政府常常高估本币。然而能够以官方汇率获得外汇的只是那些持有进口许可证的特权机构,结果造成了腐败和外汇黑市交易。这一方面导致外汇市场发育缓慢;另一方面,对出口来说也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并造成经济上的长期依赖和落后。

(3)金融管理

除了以上所述的利率和汇率控制之外,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管理方面还有许多弊病。例如政府部门高度集权,管理机构重复设置,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互相矛盾等。以财政政策为例,为了扶植本国的“新兴产业”,发展中国家的政府不惜用财政补贴的办法来增加投资,并给予那些“先进企业”以税收优惠,优先提供外汇用以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然而,先进的技

术却常常因吸收能力有限而被闲置;大量的投资和补贴助长了企业的依赖思想,生产效益仍旧停留于低水平上;相当一部分生产投入转化成消费资金,增大了通胀压力。这种财政补贴做法实质上违背了政府榨制货币数量的初衷,低效、显失公平的分配手段取代了高效、公平的金融导管作用,抑制了金融体系的发展,也抑制了经济的发展。

2.金融抑制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负面效应有四个方面:

(1)负收入效应。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里,大都存在着较严重的通胀,名义利率却受到严格限制,为了逃避通胀,自然会减少以货币形式保有的储蓄,从而导致投资来源枯竭,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

(2)负储蓄效应。许多发展中国家试图用规定名义利率上限的做法来控制货币数量。而在通胀率很高的情况下,较低的名义利率只能造就更低的实际利率,人们储蓄倾向降低,并以购买物质财富,增加消费支出和向国外转移资金的办法来回避风险:即便有储蓄意愿,也因金融资产单调、流通变现困难等原因而受挫。

(3)负投资效应。发展中国家常常将有限的资金投向那些高技术的新型产业,无形中限制了向其传统部门(尤其是农业)的投资,使得本国不得不增加对粮食和原材料的进口。对于农业和小规模生产行业的资金歧视,又严重地影响了出口的增长。而在那些“新型产业”中,不熟练的生产技术和过剩的生产能力又降低了投资的实际产出,造成资金的浪费。

(4)负就业效应。金融抑制战略对传统经济部门的限制迫使大量劳动力涌向城市,而城市工业的规划者们常常热衷于建立资本密集型的工厂和企业。这些企业只能吸纳很小部分的闲散劳动力,那些末被吸纳的劳动力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城市贫民阶层”,并且伴随着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改进,失业现象会更加普遍,社会成员间的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3.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人们对其的争论和反思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答:(1)金融深化论的主要内容

①确定一个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考虑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因此需要提高银行存款利率的名义水平,使实际收益率为正,这样才能增加公众持有货币形式储蓄的收益,从而增加对实际货币的需求。

②放松对汇率的管制,纠正高估本币的现象,改固定汇率制为浮动汇率制,让市场供求决定本币汇率水平,通过本币的适度贬值刺激本国出口改善国际收支状况。

③进行财政体制的改革,合理地规划财政税收,进而鼓励储蓄,减少不合理的财政补贴和配给,取消“信贷分配”中的特权。

④其他改革措施,包括放松对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的限制,发展多种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场等。

(2)金融自由化理论之所以会遭到如此重大的争论和反思,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的金融深化理论忽视了金融自由化的过程性——这个“化”的过程并不是仅仅意味着放松管制了事,它表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和金融自由化将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并存过渡时期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如此一来,原本互相冲突的理论就可以融合在一个新的金融深化理论体系之中。

4.金融工具创新包括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答:金融工具是银行赖以开拓业务、吸引客户的手段,自20世纪70年代金融创新的潮流兴起到今日,金融工具的创新可说是层出不穷。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规避利率风险的创新。大额可转让存款单(CD)就是20世纪60年代的此类创

新工具,它使大额定期存款也具有了流动性,能够满足储蓄者将定期存款短期变现的需要。但是,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使得长期储蓄的收益率变幻不定,仅靠CD等工具已不能满足储蓄者的保值和增值需要。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一种更新的金融工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MMMF)又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开放式的共同基金,主要从事短期证券投资。它为中小投资者提供了一个进入以往只有大投资者才能进入的市场的机会:人们购买了MMMF 的股票,便成为基金的股东,基金将这些股本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巨大资本,交由其下属的投资机构负责操作,投资的主要对象包括本国CD、欧洲美元、商业票据和财政票据等。投资者可以按出资的多少来领取投资收益,也可随时将所持股份卖给基金以换取本金。投资者在购入或卖出时不需支付买卖费用——这笔费用已从基金的每日收入中扣减。另外,基金还允许持股人开立限度为500美元的支票。

(2)运用高新技术的创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运用,给银行业务开辟了一片广阔的天地。资金转移的电子化和信息交换的自动化使得金融服务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更进了一步,人们因此享受到了更多的便捷和利润。

其中银行卡就是一种新型的金融工具。它是由银行发行的、供客户办理存取款和转账支付的服务工具的总称,包括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和智能卡等,它的出现使银行业务有了一个崭新的面貌。

信用卡,是代替现金和支票使用的支付工具,发卡人可以是银行、公司或商店。银行作为发卡人的操作程序是:与商店约定,接受持卡人凭卡购货,然后商店向银行收款,银行于月底汇总向顾客收款,因此它具有先消费、后付款的特点。而且发卡行往往还为持卡人规定一个透支限额,向他提供延期支付的便利。目前,信用卡是银行卡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并正向国际化、安全性、多用途方向发展,

智能卡,又称智慧卡。其中主要的一种叫灵光卡或记忆卡。卡上带有微型的集成电路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