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与教学反思
初中化学_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酸碱盐复习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酸碱盐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2)会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解决一些常见问题:鉴别、除杂等。
(3)能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和方法:通过一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进行归纳,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发展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和难点: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物质共存、转化、除杂、鉴别等一系列问题。
三、教学方法引导--归纳——运用教学模式四、教学过程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复习课)教师寄语:课堂是自己的,如果被别人占为己有,那还了得!愿同学们都做课堂的主人!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分为七类,学会对物质进行分类。
2.熟悉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并能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构建知识网络,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4.从离子的角度理解复分解反应。
课前解惑:“奇怪的白膜”久置的石灰水瓶壁上为何有那么多白色物质?白色物质是什么?如何除去?并写出相关反应!反应一:反应二:课内探究:复习之旅第一站:类化和整理化学实验室活动一:请你来试着进行整理,将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纯碱、盐酸、食盐、大理石、熟石灰、苛性钠、硫酸、锌、氧化铜、铜、氧化铁。
金属单质有:金属氧化物有:酸有:碱有:盐有:复习之旅第二站:生活生产中的化学活动二:生活中的除锈剂中含有稀硫酸而农业生产中中和酸性土壤用熟石灰,有两瓶掉了标签的液体,我想给这两瓶溶液贴上标签,请你帮助我,取用什么试剂采取什么方法可以把构建知识网络金属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同步练习:下列氧化物中,通常情况下既不与酸反应,又不与碱反应的是()A.CO2B.COC.CaOD.Fe2O3复习之旅第三站:寻找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活动三:观察下图并回答问题:由上图可知,HCl与NaOH的反应实质是H+和OH-之间的反应,此反应可表示为:H++0H-=H2O。
初三酸和碱教学设计及反思
初三酸和碱教学设计及反思一、引言酸和碱是初中化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培养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酸和碱实验能够直观地展示酸碱反应的现象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本文将围绕初三酸和碱教学设计及反思展开,从教学准备、教学策略和教学反思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二、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酸和碱教学,学生应能够:- 完整地描述酸和碱的性质和特点;- 能够正确运用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反应的观察;- 理解并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现象;-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思考的能力。
2. 教学资源准备- 酸和碱的示例物质(如醋、酒精、泡腾片等);- 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如试管、滴管、酚酞溶液等);- 课件和教学辅助工具。
3. 教学环境准备准备一个安全、整洁的实验室环境,确保实验器材的齐全和完好,避免事故发生。
同时,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能够有助于相互合作和交流。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兴趣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引入相关的现象、问题或者故事,激发学生对酸碱教学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过哪些酸和碱?”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2. 通过实验示范教师可以进行酸和碱的简单实验示范,如将酸碱指示剂加入不同的酸碱溶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或者呼吸吸管吹入酸碱溶液中观察气体的变化等。
通过实验示范,学生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酸碱反应的现象和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酸碱的性质和特点。
3. 学生实验操作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亲手进行一些简单的酸碱实验操作,如酸碱中和实验、酸碱指示剂检测实验等。
通过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可以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4. 讨论和思考在实验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将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进行联系和总结。
例如,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解释为什么酸和碱混合后会发生中和反应,或者生活中常见的酸碱反应的现象有哪些等。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教案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掌握不同酸、碱的性质和分类,了解酸碱反应的产物及特征。
二、实验原理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的常见物质,酸碱反应是一种在水中进行的化学反应。
酸有酸味、酸性、腐蚀性,能与碱中和,具有与金属反应的特性。
碱具有碱味、苦味、具有碱性、腐蚀性,能与酸中和,具有与酸中和的特性。
酸碱物质的分类:常见的酸有无机酸和有机酸。
无机酸主要有硫酸、盐酸、硝酸等。
有机酸主要有柠檬酸、乙酸等。
碱物质可分为强碱和弱碱,常见的强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弱碱有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实验一:酸与金属反应1.取一个皮革蓝瓶,将一根锌条放入其中,加入少量的盐酸,观察反应情况。
2.将一根铜条和硫酸放入试管中,加热观察反应情况。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将盐酸、氢氧化钠分别稀释到一定浓度(使用试剂架上的药架样量瓶),然后取两个小杯,分别滴入适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并记录滴入的滴数。
2.观察两个杯子里的溶液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3.将滴加的酸、碱溶液分别滴入酚酞指示剂中,研究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实验三:碳酸和盐酸反应1.将小苏打依次加入盛有少量硝酸、盐酸、海盐酸溶液的试管中,研究反应的变化。
2.将发泡的试管口用酚酞指示剂蘸一下瓶口,看是否变成红色。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实验一:酸与金属反应1.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锌溶解。
化学反应式:Zn + 2HCl → ZnCl2 + H2。
2.硫酸和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
化学反应式:Cu + 2H2SO4 → CuSO4 +2H2O + SO2。
实验二:酸碱中和反应1.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反应式:HCl + NaOH → NaCl +H2O。
观察到杯子中物质从酸性逐渐转化为中性,且呈现无色的状态。
2.滴加的酸和碱分别与酚酞指示剂产生变化,盐酸滴入后变成红色,氢氧化钠滴入后变成紫色,滴入的滴数相等,表示酸与碱完全中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一、活动目标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学生将能够:1.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2.学习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3.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活动准备1. 实验材料和器材准备•盐酸、醋酸、橙汁、泡腾片、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甲基橙等)、盐、蓝色石蕊试纸、滴管、试管、试管架、酸碱反应器(如酸瓶、碱瓶等)等。
2. 实验内容概述本次实验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实验1: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
•实验2: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学习活动实验1: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和试剂1.每个小组准备好所需的试管、试管架、滴管、酸碱指示剂等实验器材。
2.按组将盐酸、醋酸、橙汁、泡腾片等常见酸碱物质分别倒入不同的试管中。
步骤2:测试物质的酸碱性1.将酸碱指示剂滴在试管中的物质上,并观察颜色变化。
2.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物质是酸性、碱性还是中性。
实验2: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步骤1:酸碱中和反应1.将少量盐倒入试管中。
2.用滴管加入适量的醋酸,观察试管中的变化。
3.根据观察结果,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加入醋酸后试管中的变化发生了?这是一种什么反应?步骤2:使用酸碱测试纸测试物质的酸碱性1.取一张蓝色石蕊试纸,将其放入试管中的物质中。
2.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根据颜色变化判断物质的酸碱性。
步骤3: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1.向学生提问:酸和碱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例说明。
2.学生讨论并列举出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调味品、清洁剂等。
四、知识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活动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包括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学会使用酸碱指示剂测试物质的酸碱性;•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实验小结本次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并了解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探索酸和碱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也能够认识到酸碱物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中和反应教学设计廖安玉教学分析:学生在上一个课题已经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酸和碱的性质,了解了酸和碱各有相似的性质。
知道了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通过前面的化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
不少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方案,并能根据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已经养成了合作和交流意识。
学生对于实验探究活动和利用多媒体教学尤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知道酸和碱之间能发生中和反应,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
2. 了解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 学会借助指示剂判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的探究方法,并强化安全意识。
2. 通过小组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验从个边到一般、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初步认识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2. 通过亲身体验化学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严谨实验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1. 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2. 从微观粒子角度认识中和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播放新闻,导入新课:灌装车装载的浓硫酸泄漏及事故应急处理。
问:为什么可以用浓硫酸处理?消防队员在事故现场进行处置救援人员用熟石灰对泄漏的硫酸进行中和引出课题: “酸和碱之间会发生什么反应”。
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酸和碱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吗?演示实验:向新制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让学生仔细观察现象。
猜想与假设: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踊跃发言,并试答猜想的依据。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1.微观模拟、揭示本质播放视频:酸和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从微观粒子角度揭示中和反应的实质:H++OH+=H2O2.辨析概念、深化理解 快速反应训练:(1)判断下列反应是否属于中和反应,并说明理由:CO2+Ca(OH)2=CaCO3+H2OCO2+NaOH=Na2CO3+H2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D.碳酸镁(MgCO3)属于盐3.联系实际、应用概念过渡:你现在能解释用熟石灰为浓硫酸抢险的原因吗?引答:发生中和反应、除去浓硫酸。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化学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学有所用的快乐。
教学重点(1).酸碱指示剂的使用。
(2).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利用酸碱的性质鉴别物质教学准备试管、钥匙、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生锈的铁钉。
教学设计【课堂检测】1.在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能产生蓝色沉淀的是() A.CuSO4B.FeCl3C.HCl D.H2SO42.某溶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该溶液会使石蕊溶液()A.变红B.变紫C.变蓝D.不变色3.苯甲酸(C6H5COOH)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
某同学准备进行实验验证苯甲酸具有酸的某一通性,他选择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铜B.铁锈C.锌粒D.紫色石蕊溶液4、如右图所示,田绘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滴加指示剂。
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田绘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放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溶液不变色。
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1)你认为她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完全中和,填写下表:实验方法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结论归纳:酸与碱中和反应后一般存在三种情况:酸碱恰好反应;酸过量;碱过量。
总结梳理:学完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板书设计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一、酸的化学性质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与指示剂的作用1、酸与指示剂的作用2、酸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碱与酸的反应3、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3、碱与盐的反应4、酸与碱的反应。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探究胃药中的化学驻马店市第二初级中学:王洋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探究回忆并掌握酸的化学性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熟悉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并能自己设计实验、动手实验、得出结论,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培养学生严谨的的科学探究态度。
【实验用品】复方氢氧化铝片、碳酸氢钠片、盐酸、pH试纸、试管、玻璃棒、玻璃片、镊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发现):请大家欣赏赵航、赵之翔带来的情景剧—看病。
病人:大夫,我胃有些不舒服。
大夫:怎么了?病人:我昨天吃多了,有些胃痛,吐酸水,还有些恶心。
大夫:没事的,你这是胃酸过多引起的症状,平时胃怎么样,有没有其他胃病?病人:以前检查有胃溃疡。
大夫:那我给你开些复方氢氧化铝片吃吃应该就没事了,其实碳酸氢钠片也对胃酸过多有缓解作用,可你有胃溃疡就不能服用这种药物。
病人:好,谢谢大夫。
大夫:我跟你说一下用量,这个药一日三次,一次两片,饭后或胃痛发作时嚼碎了吃效果会更好,注意休息。
病人:好,谢谢您!(根据情景剧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各抒己见,最后挑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进行探究。
)二、提出问题:1、为什么氢氧化铝片和碳酸氢钠片都能治疗胃酸过多?2、为什么胃溃疡病人不能服用碳酸氢钠片?3、为什么要嚼碎了吃?(针对三个问题逐一解决)三、猜想假设:1、胃药中的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与胃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使胃酸减少了。
(针对第一个问题)2、碳酸氢钠与胃酸反应能产生气泡,对胃溃疡病人有不好的影响。
(针对第二个问题)3、嚼碎了使药物与胃酸的接触面积变大,反应速率会更快。
(针对第三个问题)四、设计实验:(经过小组讨论、对比后确定实验方案)方案一:取三支试管,向第一支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铝片,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碳酸氢钠片,再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并测定反应后三支试管内溶液的pH值,使前两支试管内溶液pH值与第三支试管内溶液pH值相比较。
方案二:取相同的两片药,其中一片压碎,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再加入等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对比两支试管中反应的反应速率。
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活动 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案与教学反思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与技能1.加深对指示剂遇酸、碱颜色变化的认识。
2.实验探究酸、碱的化学性质。
3.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
2.在实验过程中探讨实验现象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求知欲,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培养其合作能力。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坩埚钳、胶头滴管、火柴、白色点滴板。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
合作探究探究点酸、碱的化学性质提出问题1.酸的水溶液和碱的水溶液在反应前各有什么离子?反应后又有哪些微粒?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呢?讨论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探究实验【实验活动1】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实验操作】在两个白色点滴板上分别滴入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向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向另一白色点滴板上的酸碱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实验结论】酸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使无色的酚酞溶液不变色;碱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成蓝色,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活动2】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实验操作】取两个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现象。
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
比较两支铁钉。
【实验现象】①铁锈慢慢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②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③后取出的铁钉变小。
【实验结论】(1)6HCl+Fe2O3===2FeCl3+3H2O(2)2HCl+Fe===FeCl2+H2↑【实验活动3】【实验活动4】中和反应【实验活动5】课堂讨论(1)实验活动2中,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应如何操作?(将铁钉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铁钉放在试管口,然后将试管慢慢竖起。
初中化学_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目标: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2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4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验到学有所用的快乐。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点滴板稀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展示两瓶无色液体(一瓶是酸,一瓶是碱)你将如何鉴别它们呢?生答:·········注意:纠正学生语言的描述回顾:酸碱的化学性质二、引入下面我们一起动手实验验证它们之间的反应,学生实验活动一:酸碱和指示剂的反应多媒体展示实验步骤:用药品的铝塑板代替点滴板的使用方法:讲解胶头滴:1.先排空再吸液2.滴液时,.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滴加。
3.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4.用完后立即清洗,滴瓶的滴管除外;5.胶头滴管使用时千万不能伸入或与器壁接触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步骤1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变为红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蓝色。
步骤2中稀盐酸、稀硫酸中液体不变色,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中液体变为红色。
归纳实验结论: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使无色酚酞变红色过渡:酸还可以除去铁锈,我们来亲自实验一次,学生实验活动二:生锈的铁钉和稀盐酸的反应投影展示实验步骤:生锈的铁钉要用细线拴住放铁钉的注意事项,学生展示每组的实验现象:步骤1中铁锈消失,铁钉变亮,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步骤2中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找学生板演化学方程式:6HCl+Fe2O3==2FeCl3+3H2OFe + 2HCl == FeCl2+H2↑提问:能把铁钉长时间浸在稀盐酸溶液中么?生答:归纳结论:刚才做了酸碱与指示剂的反应,酸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和碱还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呢?多媒体展示:分组情况:第一、二、三、四组做: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第五、六组做: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第七、八组做:实验活动5 氢氧化钙和稀盐酸的反应各组汇报展示实验现象实验活动3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实验活动4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以及蒸发溶液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实验现象:步骤1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步骤2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步骤3中蒸发皿底部出现少量白色固体。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九年级化学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实验目的】1、加深对酸和碱的主要性质的认识。
2、通过实验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实验用品】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
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酚酞溶液、PH试纸、生锈铁钉【实验活动】一、探究酸和碱与指示剂的作用:1、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2-3ml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2、另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2-3ml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各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3、实验现象与结论:向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都变色,滴加酚酞溶液后都色;向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后,都变色,滴加酚酞溶液后都变色。
总结: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遇碱变;无色酚酞溶液遇酸,遇碱变。
二、酸与金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1、取两根生锈的铁钉放入两支试管中,然后加入约2ml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铁锈逐渐,溶液变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观察到铁钉表面的锈去掉变的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
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现象是出去铁锈后的铁钉在稀盐酸中表面有产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经过一段时间后,黄色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
三、酸与碱的中和反应1、先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出现蓝色沉淀后,再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2、向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边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便不断振荡试管,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无色为止。
取该无色溶液月1 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液体蒸干,观察现象。
四、氢氧化钙的性质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很少),然后各加入1毫升水,振荡;再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1毫升水,振荡;向另一支试管加入约1毫升稀盐酸,振荡;比较两支试管中的现象。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范文(5篇)
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的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让一让,学堂变课堂”捧着这样的宗旨,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出酸的三点通性。
引导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并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的认识事物方法的教育,并引导学生利用酸的性质来解析一些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现象,最终到达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目的。
整节课,知识的内容面广、量多,如果教不得法,学生常感它易学难记、易懂难用,学生的思维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激发不了学习兴趣。
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探究与直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重了情感的渗透,努力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
具体操作与特点如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也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体,在教学设计时,我更注重学生学习的中间过程,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设一些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教学情景。
例如:在讲叙酸与活泼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反响这两个知识点时,我设计出一个“加工金银首饰”的情景故事,根据情景故事提出了:①如何清洁首饰?②如何回收银?这些问题的提出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发生了转变,由“要我学”转变“我要学”。
把握契机,适当给予启迪,例:从溶液中提取银,是否可结合“湿法炼铜”来思考呢?教师的启迪有助于学生提出正确假设,防止了学生盲目地思维。
然后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从理论或实践是验证假设,最终到达化矛盾为共识形成正确结论。
从以上步骤不难看出,这创设情景—引导设疑——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教学流程,符合了学生认识发现事物的思维过程,这样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学生能够掌握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了解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及其对指示剂的变化,进一步认识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酸:盐酸、稀硫酸;2.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3.指示剂:酚酞溶液、酚酞试纸、甲基橙溶液;4.实验器材:试管、试管夹、移液管、滴管、坩埚等。
三、实验步骤:1.将一些盐酸倒入一个试管中,用酚酞试纸蘸取少许试液,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2.用稀硫酸在另一个试管中重复同样的操作。
3.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碗中的试管里,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下来。
4.用氢氧化钾在另一个试管中重复同样的操作。
5.用不同的指示剂,如甲基橙溶液,在每个试管中分别检测,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
6.实验结束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讨论酸、碱在水中的溶解特性和对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影响。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酸碱溅到皮肤、眼睛等敏感部位。
2.实验操作时要细心,按照步骤进行,避免操作失误。
3.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洗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五、实验总结与讨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酸和碱在水中的溶解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变化,通过指示剂的反应可以进行酸碱的初步检测。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酸碱中和反应的特征,即酸和碱中和生成盐和水。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酸碱的化学性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六、延伸拓展:1.可以进行酸碱溶液的浓度对颜色变化的影响实验。
2.可以进一步研究酸碱反应对金属的腐蚀作用。
3.可以深入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热效应,探讨酸碱中和反应的热力学过程。
通过本次实验活动,学生将更加直观地了解酸碱的化学性质,培养了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
同时,通过延伸拓展,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希望学生在参与本次实验后,能够对酸碱有更深入的认识,激发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初中九年级化学第60课时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
第60课时实验活动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的实验活动6。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初步掌握取用药品、酒精灯使用等实验基础技能,这些知识与技能为本节课的实验活动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本节课对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探究既巩固了前面所涉及的知识点,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又加深了对酸碱化学性质的理解与掌握,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认识酸、碱的化学性质。
通过实验操作,有助于学生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学会观察、记录与归纳描述并交流分享。
提高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会学以致用,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初步认识了酸、碱的化学性质。
知道用酸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活泼金属、金属氧化物、碱溶液反应;知道碱能与指示剂作用,能与酸、盐溶液反应。
但该认识还较表面,停留在课本理论知识上,缺乏实验操作与生活现象的支撑。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观察记录与描述表达实验现象、收集证据与分析实验结论、独立设计实验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尚显薄弱。
通过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实验与思考交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灵活掌握和应用知识。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记住仪器使用与试剂取用方法,初步学会蒸发操作,通过实验理解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并能观察、模仿、记录与描述实验现象,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知识与技能)2.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归纳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并交流分享。
培养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丰富学习物质的思路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3.初步学会金属防止锈蚀的方法,根据酸、碱的化学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从生活中走进化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酸、碱的化学性质的探究,诊断和发展学生取用药品和蒸发操作等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定量的探究发现水平)。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
人教版9年级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篇一:九年级化学公开课《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常见的酸和碱――酸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常见的酸和碱及后面单元中盐的教学是初中化学的重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的精神内涵和化学学科的特点。
在进行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脑动手,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
这部分的学习对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和能力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关系到今后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选自九年级化学教材(人教版)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本节课主要介绍盐酸、硫酸等常见的酸的相关化学性质。
学生对于盐酸、硫酸这两种实验室常见的酸在前面课程中已经接触,并不陌生,但对于他们的化学性质了解的不是很全面。
氧气,碳及化合物,金属等简单物质的性质及溶液的知识对本节课的学习有帮助,所以教学起点应定位于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设计有利于他们自主学习和创造的化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去观察、去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并探索出规律来。
三、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2)多媒体辅助法:用投影仪显示有关实验结论,通过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加强学生视觉感受。
2、学法指导: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观察、猜想、设计、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主动获得知识。
四、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初步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酸的化学性质,并能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几种常见的酸化学性质的探究比较,培养学生回忆、类推,归纳和小结的能力,初步学会从特殊到一般思维认识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他人的见解;(2)体会化学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培养敢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酸的化学性质难点:根据实验归纳酸的化学性质。
部编版初三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5篇
部编版初三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5篇1.部编版初三下册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教学反思篇一设计本节课我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
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类物质,但学生对这些物质的认识还模糊着,所以本节课我在教法上主要采取教师启发讲解与学生实验探究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中上我打破常规,改变知识的呈现顺序,先组织学生自学浓盐酸、浓硫酸的特性,然后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酸碱指示剂的初步知识,重点在后半部分。
因性质实验比较简单,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按科学探究的一般程序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讨论得出结论。
学生分为六组,我课前给每组准备了三个内容相同的点滴板,透明点滴板上有编号,药品按号序分别放入氢氧化钠、石灰水、盐酸、白醋等溶液。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向第一个点滴板滴石蕊,向第二个点滴板滴酚酞,观看各小格中液体颜色的变化。
亲自动手操作能够将好奇转变为学习兴趣,学生在此实验基础上很直观地得出了酸碱指示剂的变化规律。
第三个点滴板要滴入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把这节课的探究热情推向了高潮。
我安排四个小组用甘蓝,两个小组用胡萝卜,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先研磨,再用酒精溶解,纱布过滤,几分钟内就得到了甘蓝汁和胡萝卜汁,最后用滴管吸液滴入点滴板。
孩子们配出来的甘蓝汁浓度不同,遇酸碱后呈现出红、黄、绿、蓝不同的颜色,课堂沸腾了。
用胡萝卜实验的小组没看到颜色变化,失落之余感慨道:“老师,我们组纯粹是做陪衬的。
”行啊,顿悟了,知道化学实验需要对比观察,这也是收获。
我觉得每节课的板书应该在黑板上给学生留下最精彩的一笔,能做到过目不忘,图文助学的方式是符合学生思维认知特点的。
我把这节课的板书精心设计成两个人形,一个人是“酸”,一个人是“酸碱指示剂”。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还有不足的的地方:1、本节课由于实验探究、讨论整理的环节偏多,所以课堂节奏的调控需要深入思考。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到实验室去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酸和碱的性质、特点和分类;2.掌握酸和碱在水中的电离和酸碱度的概念;3.探究酸和碱的常见实验现象;4.实验中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识别和归纳;5.科学地设计实验流程,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6.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实验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酸和碱的定义和分类,深化对酸碱度和电离的认识;2.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3.加强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仪器的认知。
三、教学过程1. 实验前的准备1.整理实验器材和试剂,检查是否齐全;2.学生对实验所需的仪器、试剂和实验步骤进行了解。
2. 实验操作1.下面是实验步骤:–步骤1:准备好氢氧化钠、盐酸、红、蓝、黄三种指示剂;–步骤2:依次取出三个干净的测试管子,从试剂瓶中分别取出少量的氢氧化钠、盐酸倒入不同的试管中;–步骤3:往三个测试管中滴上红、蓝、黄三种指示剂;–步骤4:观察三种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2.学生探究实验现象,小组内讨论和互相交流。
3. 实验分析1.开展小组的讨论,分析实验前期的操作和实验现象及数据结果;2.老师带领全班回顾,总结实验的规律和结论。
4. 实验安全和教学反思1.应强调实验的安全操作,以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设备的完整性;2.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进行了检验和提升。
四、教学效果1.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和分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学生掌握了科学的实验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3.学生加强了实验安全意识和实验仪器的认知。
五、课堂反思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意识和操作能力。
学生运用指示剂对氢氧化钠、盐酸溶液进行了颜色判断,通过实验,学生了解到酸、碱的特性和分类。
实验的操作流程简单明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安全意识。
整堂课紧凑有序,学生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课堂氛围上来了。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2012部编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6酸、碱的化学性质》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本文是关于九年级化学下册实验6的教学反思与教案。
实验6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通过实验掌握酸、碱的化学性质。
该实验主要涉及到酸碱中性反应的原理、酸碱指示剂的使用及酸碱中和反应的特点,是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基础教学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反思等方面内容。
教学目标1.知道酸、碱的基本性质;2.观察酸碱指示剂的变化,了解其酸碱性的不同;3.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有关概念和方法;4.了解酸碱反应的应用。
教学内容实验6的主要内容为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实验操作。
具体实验内容包括:1.实验过程中酸碱指示剂的变化;2.将酸与碱按不同比例混合时溶液的pH值变化规律;3.掌握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及相关实验;4.测定饮料、清洁剂和洗洁精的酸碱性质。
教学方法1.实验指导:在实验前,对实验的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实验所需器材进行演示。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主导教学:鼓励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自我发现并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加强实践应用。
3.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可以互相帮助。
4.演示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化学反应录像教学进行演示。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完成实验任务,加深了对酸碱反应的理解。
但是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首先,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实验,正确使用实验器材,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有些学生的安全意识较弱,没有认识到实验操作的潜在危险,教师需要加强安全教育的力度。
最后,对于实验教学的反思与评价有待加强。
教师可以在实验教学小结时进行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的点评与分析,这样可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实验6是初中化学中基础的酸碱性知识教育环节。
在实验6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同时也要注意评价与反思,从而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
长郡中学史李东
学生已经学习了酸、碱的化学性质,本实验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法,来进行酸、碱化学性质的各项实验,学生在实验时,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结合之前教师在课堂上讲的酸、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加强对酸、碱的认识。
【举世不师,故道益离。
柳宗元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化学实验及相关分析,进一步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
(2)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实验分析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酸碱的中和反应。
(2)认识事物的两面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并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
酸、碱各项化学性质的验证实验。
【教学难点】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具准备】
试管、药匙、蒸发皿、玻璃棒、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
钙溶液、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钙粉末、石蕊溶液、pH试纸、生锈的铁钉、白色点滴板等。
【导入新课】
之前我们学习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时,大家都只是看到教师的演示实验,今天,让我们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究一下酸碱的各项化学性质及酸碱的中和滴定实验。
请同学们按教材P69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交流回答】
1. 现象:石蕊溶液使稀硫酸溶液变红,稀盐酸溶液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氢氧化钙溶液变蓝;酚酞溶液使氢氧化钙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稀硫酸与稀盐酸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 现象:将两个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加入稀盐酸,红色的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待铁钉表面的锈被去掉变得光亮时,将其中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取出,洗净,继续观察另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发现铁钉表面有气泡放出,溶液由微黄色变成浅绿色。
过一段时间将铁钉取出,洗净,比较两支铁钉,发现先取出的那支铁钉粗些,后取出的那支铁钉细一些。
原理:Fe203+6HC1=2FeC13+3H20 Fe+2HC1=FeC12+H2↑
3. 现象:将氢氧化钠溶液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沉淀产生,再向试管中加入稀盐酸,蓝色沉淀逐渐溶解。
原理:2Na0H + CuS04=Na2S04 +Cu(0H)2 ↓
Cu(0H)2 +2HC1 =CuC12 +2H20
4. 现象:在试管中加入约l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变红,逐渐滴入稀盐酸,边滴边不断振荡试管,溶液红色逐渐减褪,至刚好无色时,取该无色溶液lmL,置于蒸发皿中加热,使体蒸干,发现有白色晶体析出。
原理:NaH+HC1=NaC1+H20
5. 现象: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相同量的氢氧化钙粉末,然后各加入lmL水,振荡;各滴入1~2滴酚酞溶液,发现溶液变红,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水,振荡,无明显现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约lmL稀盐酸,振荡,发现红色逐渐消失。
原理:Ca(0H)2 +2HC1=CaC12+2H20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实验进一探究了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同学们课后要好归纳总结,加强对酸、碱知识的认识。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提学生预习下一节的内容。
实验活动酸、碱的化学性质
1. 结论:石蕊溶液遇到酸溶液变成红色,遇到碱溶液变成蓝色,酚酞溶液遇到酸溶液不变色,遇到碱溶液变成红色。
2. 原理:Fe203 +6HC1=2FeC13+3H20 Fe+2HC1=FeC12+H2↑
3. 原
理:2Na0 +CuS0=Na2S04+Cu0H)2↓
Cu(0H)2 +2HC1=CuC12+2H20
4. 原理:Na0H +HC1=NaC1+H20
5. 原理:Ca(0H)2+2HC1=CaC12+2H20
本节课实验较多,充分体现了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在学生实验时应巡回指导,纠正学生在实验中滴定倾倒液体时的错误操作,实验中用头滴管慢慢滴入盐酸的操作是为了清楚地观察到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细心观察。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
【素材积累】
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花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荷叶上滚动
着几颗水珠,真像一粒粒珍珠,亮晶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晶的。
它们有时聚成一颗大水珠,骨碌一下滑进水里,真像一个顽皮的孩子!
2、摘有欢声笑语的校园里,满地都是雪,像一块大地毯。
房檐上挂满了冰凌,一根儿一根儿像水晶一样,真美啊!我们一个一个小脚印踩摘大地毯上,像画上了美丽的图画,踩一步,吱吱声旧出来了,原来是雪摘告我们:和你们一起玩儿我感到真开心,是你们把我们这一片寂静变得热闹起来。
对了,还有树。
树上挂满了树挂,有的树枝被压弯了腰,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真好看呀!
1、黄鹂方才唱罢,摘村庄的上空,摘树林子里,摘人家的土场上,一群花喜鹊便穿戴着黑白相间的朴素裙裾而闪亮登场,然后,便一天喜气的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叫起来。
2、摘湖的周围有些像薄荷的小草,浓郁时,竟发出泥土的气息!仔细看几朵小花衬着绿绿的小草显得格外美丽。
夏天,大大的荷叶保护着那一朵朵娇粉的荷花。
摘整个湖泊中格外显眼。
如果你用手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来捧一捧这里的水,那可真是凉爽它会让你瞬间感到非常凉爽、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