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方案专题限时集训(新课标)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含解析

专题限时集训(十二)[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0分钟)1.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C.碳元素和能量都能从植物传递给各种动物D.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方法是提高人均绿地面积2.如图5-12-1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5-12-1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B.该生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C.能量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并进入系统,可以热能形式输出D.甲、乙和分解者所贮存的能量之和是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3.美国的生态学家H.T.Odum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B.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C.④营养级GP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D.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约为11.3%4.图5-12-2表示不同的生物或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5-12-2A.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bB.若M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四个不同的演替阶段,则从光裸的岩地演替过程的顺序依次为a→c→d→bC.若M表示生物所含的能量,则森林生态系统的a~d四个营养级中,a所处级别最高D.若M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种内斗争最激烈的一定是b种群5.图5-12-3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图5-12-3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6.如图5-12-4所示,某生态系统中Y、X、Z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2018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训练:第6单元专题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2018高考生物(全国版)二轮专题训练:第6单元专题2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

2018·高考仿真练(时间:40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B.研究能量流动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是可循环利用的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解析几乎所有生态系统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A正确;研究能量流动特点,调节营养结构,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B正确;能量流动是单向传递的,不能循环利用,C错误;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D正确。

答案 C2.(2017·海南压轴卷)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当食草动物看到青草明显减少时,部分个体会另觅取食地,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B.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抵抗力稳定性较低C.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D.克氏原螯虾(小龙虾)原产美洲,经由日本引入南京地区后迅速扩散,对农田有一定危害,但成为餐桌上的美味,属于生物入侵解析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遭到严重破坏时,往往不易在短时间内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原因是其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答案 B3.(2017·河南六市联考)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D.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解析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但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A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B错误;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阻力减小,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C错误;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正确。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学生版)

专题13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学生版)

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A.田螺B.小球藻C.大肠杆菌D.草鱼2.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腐生细菌和真菌占据了多个营养级B.如果树同化的能量为100 kJ,则蛇至少能获得1 kJ能量C.图中所示生态系统的结构还缺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在此生态系统中,主要成分是腐生细菌、真菌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能量都来自太阳B.研究能量流动可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在生物群落内能量流动是可循环利用的D.信息传递能调节生态系统中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4.大闸蟹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甲壳类,因其味道鲜美而被大量养殖。

如图为养殖大闸蟹的阳澄湖某水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部分图解,其中的英文字母表示能量(单位:kJ)。

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流经阳澄湖该养殖区域的总能量为aB.植物到大闸蟹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2)×100%C.图中d代表大闸蟹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该区域由于有人工的管理,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比自然区域高5.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字母代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A、B、C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大力增强过程①可一定程度缓解温室效应C.经过程③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D.农业上的中耕松土可以加强过程⑦6.某河流因污水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

通过投放以浮游藻类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对其进行治理,收到较好效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B.水域中的生物个体数量能反映群落的丰富度C.治理后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特点未发生改变D.植物中含有的全部能量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标志物脱落导致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低B.某种以大象粪便为食的金龟子最多获取大象20%的能量C.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昆虫,降低其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比草原生态系统稳定性高8.某丘陵地区实行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2 生态系统和生物环境保护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限时集训12 生态系统和生物环境保护

12 生态系统和生物环境保护1.如图Z12­1所示是近年在某县试验成功并大范围推广的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此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图Z12­1A.图中位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螺、昆虫、鸭B.鸭和螺之间是捕食与竞争关系C.该生态系统中鸭所固定的能量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饲料中的化学能D.图中微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各种生态系统中的微生物都是分解者2.水稻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有水稻、杂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细菌和真菌。

图Z12­2是某水稻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Z12­2A.农田中的所有生物构成该农田生态系统B.图中的营养级包括三个,食虫鸟所含有的能量最少C.细菌和真菌位于该农田能量金字塔中的最底层D.储存的能量的去向是用于生长、发育、繁殖和被分解者利用3.图Z12­3表示某湖泊中的食物网,浮游植物急剧增加时不会引起( )图Z12­3A.水华现象B.a和b的数量增长C.c、d和e的数量可能大量减少D.c和d的种群中因食物丰富而竞争加剧4.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含有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Z12­4A.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B.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大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C.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Ⅰ中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大于消费者的总能量,但Ⅱ中的则相反5.大气中CO2过多与碳循环失衡有关,因而“低碳生活”已经获得全社会有识之士的普遍认同。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图Z12­5A.增加自养型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利于降低大气中的CO2含量B.大气中CO2的增加主要与异养型生物②的数量增加有关C.该生态系统中的自养型生物与所有异养型生物构成了生物群落D.该图能表示物质循环过程,不能准确表示能量流动方向6.太湖蓝藻以微囊藻为主,其分泌的胞外多糖有利于微囊藻的聚集,从而促进水华的形成。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B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作业(解析课标)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B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配作业(解析课标)

开躲市安祥阳光实验学校专题限时集训(十二)B [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时间:40分钟)1.采取下列措施,能提高一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是(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者的数量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量保持平衡C.增加适宜的物种数目D.限制一个演替系列的演替过程2.下表是研究人员在三年内对某一生态系统内的四个物种数量进行多次调查所得的平均结果。

据表分析,最可能属于外来物种的是( )A.甲B.乙C.丙D.丁3.某同学绘制的生态系统概念图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图T12-10A.①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③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④中可能有微生物D.该图漏写了生态系统的某项功能4.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T12-11。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图T12-11A.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B.若去除鼬,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增加C.大量捕杀鼬会导致鼠种内竞争增强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5条食物链传递给鹰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些植物的开花需要光信息素的刺激B.昆虫信息素的性信息素占少部分C.烟草植株受到蛾的攻击时会产生一种信息素D.蚜虫受到七星瓢虫的攻击时,会产生一种信息素,附近其他的蚜虫感知后会离开6.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B.恢复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C.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D.种群中各年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定时间内会明显变大7.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则( )图T12-12A.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甲B.乙只表示初级消费者C.丙处于最高营养级D.丁主要是微生物8.如图T12-13为某人工松林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图T12-13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9.为了摸清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组成,某生物小组调查并统计了其中多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如下表所示(表中“+”表示构成食物关系):表中甲为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二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2018届高三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书讲解课件第一部分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第二讲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考点二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②定量定时分析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 自身 呼吸消耗 ;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 分解利用 ;d.未 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后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d 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考点二
依据。 (7)食物网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 种类 而非生物数量。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 4 个易错点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分解者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 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秃鹫、蚯蚓、蜣螂等以动、植物残体或 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分析题图可知,甲、乙、丙和丁分别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 系统,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乙),A 项错误;种群数量达到 环境容纳量后在 K 值上下波动,保持相对稳定,B 项错误;群落是 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的,C 项错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 形成与无机环境密切相关,D 项正确。
生产者是绿色植物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 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生产者
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考点一 核心整合 题组集训
试题
解析
►角度一 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判断
1.(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
是( B )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②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CO2 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 CO2 量,则生态系统处于相对 稳定阶段 ;
③若从大气进入生物群落的 CO2 量<从生物群落进入大气的 CO2 量,则生态系统往往处于 衰退阶段 。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板块四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板块四 专题十三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 Word版含解析

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考纲要求]1.生态系统的结构(Ⅰ)。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Ⅱ)。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Ⅱ)。

5.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Ⅱ)。

6.全球性的环境问题(Ⅰ)。

7.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Ⅱ)。

构网络·核心知识串联———————————————————————————————1.判断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叙述的正误(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提示: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2)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

(×)提示: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化能自养型生物,因而属于生产者。

(3)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丰富度越高,则食物网的结构会越复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越高。

(√)(4)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

(×)提示:南方热带雨林气温高、生物种类多、数量大,分解者代谢活动强,土壤中有机物不易积累,故南方热带雨林中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北方森林中的代谢要旺盛的多。

(5)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

(√)(6)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7)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提示:防治稻田害虫,可以使能量更多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8)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

(×)提示:捕食者的信息也会被被捕食者发现。

2.判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正误(1)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

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五单元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专题整合

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五单元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专题整合

【创新设计】(全国通用)2018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五单元专题二生态系统及环境保护专题整合(时间:30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1.(2018·衡水中学调研)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四种经济动物(M、N、O、P)的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动物的营养级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B.只能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C.四种动物的种间关系不只一种D.M动物一定处于第五营养级解析动物的营养级不一定与种群密度呈反比例关系;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用标志重捕法,但对于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由于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动物有可能处于第四营养级。

答案 C2.(2018·安徽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能量可以流向植物,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初级消费者数量越多,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一定就越少解析使用粪便作肥料,其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的物质可以被植物利用,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再生,但能量散失到大气中,A错误;能量传递效率10%~20%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适用于两只动物之间,B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C正确;次级消费者能够获得的能量多少与初级消费者数量无关,D错误。

答案 C3.如图是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B.其中的初级消费者是植食性鸟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上只体现了2种成分解析分析图形可知,该图由5条食物链组成;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该图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四 1.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含答案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提升练 十四 1.14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含答案

专题能力提升练十四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45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8·天津高考)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和个体的从属关系。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乙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不再发生波动C.丙是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的D.丁多样性的形成受无机环境影响【解题指导】解答本题应明确:(1)图示信息:将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不同层级的概念具体到从属关系图中。

(2)关键知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

【解析】选D。

依据从属关系图可判断出:甲是个体,乙是种群,丙是群落,丁是生态系统。

A项,种群(乙)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故错误。

B项,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后,受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素的影响,一般会发生波动,故错误。

C项,群落(丙)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故错误。

D项,生态系统(丁)多样性的形成受到温度等无机环境的影响,故正确。

2.(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解析】选B。

调查蜘蛛的种群密度一般采取标志重捕法,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故A项错误。

杂食性鸟类由于食物来源丰富,数量变化会小于其他单一食性的鸟类,故B项正确;密闭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合理搭配等,故C项错误。

变色龙能改变体色并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主要是避免被敌害发现,这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故D项错误。

3.(2018·宁德二模)甲、乙两种鸟类存在捕食关系,种群数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是捕食者B.1~2月种群数量变化离不开信息传递C.6~8月甲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9~11月甲、乙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解析】选C。

2018学年高考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生物)

2018学年高考二轮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生物)
种群 能量 甲 3.56 乙 12.8 丙 10.30 丁 0.48 戊 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捕食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 ;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 消费者 。 __________
考情链接
考法探究
易错辨析
【解析】(1)表中戊占有能量最多,应属于第一营养级;乙和丙能 量值处于同一数量级,并且二者之和(23.10)介于戊能量值的10%~ 20%(10.20%)间,故乙和丙应同属于第二营养级;甲能量值介于第 二营养级的10%~20%(15.41%)间,应属于第三营养级;丁能量值 介于第三营养级的10%~20%(13.48%)间,应属于第四营养级。(2) 根据(1)的食物网可推知:甲、乙种间关系是捕食。题干已声明所 列数据不包括分解者,而戊属于第一营养级,为生产者,因此其 余生物包括丁在内均为消费者。
【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动物 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 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 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分、空气、 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考情链接
考法探究
易错辨析
【考法微练】 1.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小虾,小虾吃泥巴”。某同学据此设计了 一个水池生态系统。下列属于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是( B ) A.小鱼吃的小虾 B.泥巴中的藻类 C.吃小鱼的大鱼 D.泥巴中的大肠杆菌
【解析】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藻类),小虾为第二营养级,小鱼为 第三营养级,大鱼为第四营养级。
第二部分

2018年高考生物-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专题练习-答案

2018年高考生物-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专题练习-答案

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答案1~5.CBDCD 6~10.DDBCB11.Ⅰ.(1)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2)群落的物种组成(3)分解者物质循环(4)自我调节生物多样性Ⅱ.24.612.(1)沉水植物缺乏光照和氧气间接(2)竞争N和P多样性不适合Cu、Hg等重金属沿食物链传递并会在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积累,造成危害(3)竞争捕食藻类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解析1.解析: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但不一定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如硝化细菌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但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蚯蚓属于分解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它们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返回无机环境;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主要包括阳光、水分、空气、无机盐等,细菌是生物,不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解析:食物网中,每条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而终点一定是处在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猫头鹰并非处在最高营养级,A项错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后两者在图中并未体现,B项正确。

若老鼠数量突然锐减,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只有青蛙,所以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应下降,C项错误。

该食物网中的一些食物链中,如草→老鼠→蛇→苍鹰和草→老鼠→苍鹰这两条食物链中,蛇(次级消费者)与苍鹰(三级消费者)之间,除具有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D项错误。

3.解析:据图甲判定,B和F是生产者,在食物链B→C→G→H中,H为第四营养级,在食物链F→G→H中,H为第三营养级,A项正确。

依据图乙判定,物种2实际数量大于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最激烈,B项正确。

依据题意判定,至少需要B为10×60%÷20%+10×40%÷20%÷20%=130 kg,C项正确。

图甲中含有的成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项错误。

4.解析:地点3溶解氧减少主要是由水中有机物较多,好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增多引起的,A项正确、C项错误。

贵阳市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贵阳市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十二 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

专题十五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一、生态系统(一)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二)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其中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三)组成关系(四)功能:生态系统各种组成成分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而联系在一起,是一个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统一整体。

二、生态系统的成分(一)非生物的物质(水分、空气、无机盐等)和能量(阳光、热能等),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是生物群落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系统的必备成分。

(二)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植物及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基石),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三)消费者:包括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寄生动物。

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此外消费者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等具有重要作用。

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

(四)分解者:为异养型生物,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及腐食性的动物(如蚯蚓、蜣螂)。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是物质循环中的关键成分。

(五)各成分相互关系(如图)三、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一)食物链1、概念: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是食物链的开始,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条食物链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3、对食物链的分析(1)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最末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中间为多种动物,有任何间断都不算完整的食物链。

(2)在食物链中,当某种生物大量增加时,一般会导致作为其食物的上一营养级数量减少,作为其天敌的下一营养级数量增多。

(3)食物链中各营养级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的,使它们的数量始终处于一种动态变化中。

这种制约可能来自于种间,也可能来自于种内。

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

●植物(生产者)总是第一营养级;●植食性动物(即一级/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所处的营养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如猫头鹰捕食鼠时,则处于第三营养级;当猫头鹰捕食吃虫的小鸟时,则处于第四营养级。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doc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B.不同生态系统存在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就高的特点C.向人工池塘生态系统投放饵料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水稻生长整齐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D.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3.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Z12­1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12­1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5.“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C.影响人工林中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阳光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C.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D.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7.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

最新-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检测 最新模拟题汇编 专

最新-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检测 最新模拟题汇编 专

专题13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特别说明:因时间关系,本资料试题未经校对流程,使用时请注意。

1.【2018·南昌调研】30.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 .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长群落C .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 .蛇属于三级消费者【答案】 A【解析】:分析图可知,图示的各种成分既有生物也有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群落是指该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不包括无机环境;在这个图中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与蝉构不成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

2.【2018·郑州一质检】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兔子吃了1公斤的草,则这1公斤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 .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l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 .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 .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答案】 B【解析】:一只兔子吃了1KG 草,这些草的能量只有10%—20%被兔子摄入。

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每个营养级是以种群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不能以个体为单位来衡量。

生态系统的物质可循环,能量不可循环,并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2018·九江一模】28、美国的生态学家H .T .Odum 曾对佛罗里达州的银泉进行了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下表是调查结果。

表中的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GP 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R 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NP 表示生物体储存着的能量(NP=GP-R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的能量输入、输出水平, 则有机物的总量会增加B .④营养级CP 的去向中,未被利用的能量有一部 分残留在自身的粪便中C .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 约为11.3%D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可能是②→④→①→③ 【答案】 B【解析】:由于系统总呼吸量(13.10+501.58+0.54+79.13+192.59)=786.94小于系统的能量输入(光合作用固定总能量871.27),故若该生态系统维持现在能量输入、输出水平,则有机物总量会增多;因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不同的营养级,⑤为分解者。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三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B.食物网仅表达了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C.食物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是不会改变的D.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无关解析:食物网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关系,因此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一个食物网,A正确;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的数量,食物网不能表达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B错误;食物网中包含的生物种类,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生物进化历程中是可以发生改变的,C错误;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与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一般而言,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能力就越强,D错误.答案:A2.下列关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中B.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在食物网中只能占据一个营养级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同等强度干扰下(生态系统不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在交错的食物网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B错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得以循环往返,C错误;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同等强度干扰下若生态系统没有被破坏,森林生态系统恢复速度快,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生态系统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B.不同生态系统存在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就高的特点C.向人工池塘生态系统投放饵料能够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水稻生长整齐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2.生态环境的保护受到人类的广泛重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时,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在于群落内部,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B.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化学防治C.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D.退耕还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3.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Z12­1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图Z12­1A.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量,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参与丁过程的都是异养型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等C.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2D.图中D的能量不全部来自B生物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循环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进行的B.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5.“发展经济不应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要保护生态系统,应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为此,人们在广大的山区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在许多城市建造了湿地公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的青蛙呈“J”型曲线增长C.影响人工林中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阳光D.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生物多样性降低是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重要原因C.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初级消费者D.若加强管理某块草地以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则该草地的抵抗力稳定性可能降低7.生态学的相关原理可以应用于生产实践。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可以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B.将阳生植物与阴生植物混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以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C.为作物施用有机肥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以提高作物的产量D.合理增加食物链可以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生物所同化的能量不会再提供给其他生物C.分解者可以通过分解消费者的粪便,从而获得该消费者所摄入的能量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能量的输入,但无须输入物质,因为物质是可循环的9.豌豆蚜和某种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上述两类害虫。

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即处理组,不做处理的为对照组),调查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下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施用疏果剂后,21天内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和豌豆蚜都属于第二营养级C.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全部被同化用于其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D.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利马豆,而取食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较少10.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高层建筑越来越多,绿化用地则相对较少。

充分利用建筑表面进行城市的“垂直绿化”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请回答:(1)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保持足够的绿化面积对净化空气有重要意义,这主要是利用生态系统的________(填“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或“信息传递”)功能。

(2)根据建筑顶层平台光线强、土壤少,进行建筑顶层平台绿化时选择的植物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两点)等特点。

(3)实施“垂直绿化”需要注意对病虫害的预防以及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

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________。

(4)常用于城市“垂直绿化”的牵牛花具有朝开暮合的特点。

由此可见,光信息的传递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11.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每年在经历雨汛后水位都上升,然后水位转为下降状态,湖泊就变成万亩草原。

受鄱阳湖枯水期持续低水位的影响,鄱阳湖生物资源衰退,给周围地区经济和居民生活带来影响,江西省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请回答下列问题:(1)调查鄱阳湖中植物种类和数量时,在每个采样点要做到________,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性。

该湖泊群落的结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鄱阳湖是白鹤越冬地,白鹤主要靠挖掘水下泥土中水生植物的地下茎和根为食,约占其总食量的90%以上,其次也吃少量的河蚌、植食性小鱼、螺等。

根据以上信息画出相关的食物网。

(3)由于水量减少及人为捕捞,鄱阳湖中各种鱼类数量急剧减少,尤其是大型肉食性鱼类。

大型肉食性鱼类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干涸的鄱阳湖滩被绿草黄花覆盖,“绿草黄花”为牛、羊等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该信息属于________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12.图甲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图乙是该系统中的碳循环模式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图Z12­2(1)图甲中还缺少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甲中,若浮游动物和鲢鱼粪便中的能量为M,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R,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N,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雌、雄个体间到了繁殖季节会经常进行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乙中,碳以________的形式在A和D之间循环,以________的形式在B、C、D之间流动。

(5)该池塘由于过度富营养化造成水体发绿发臭,生物大量死亡,经过治理后又慢慢恢复,该过程属于________(填“初生演替”或“次生演替”)。

(6)如果甲、乙、丙是经济性鱼类,丁是鱼塘中不慎混入的少量肉食性鱼,在人工养殖中,要及时清除鱼塘中的丁,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图Z12­3是以种植小麦为主的农田生态系统一年内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值单位为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图Z12­3(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__。

(2)统计发现,图中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尚有300 J/(cm2·a)未被利用,由此可知,生产者A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____________J/(cm2·a)。

由A到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3)当地村民响应政府号召,实施了“退耕还林”,多年后原有耕地逐渐变为森林,增强了对水土的保持作用。

生态系统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相比,直接价值作用较________(填“大”或“小”)。

调查发现,该森林中的植物具有呈斑块镶嵌分布的特点,该现象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

1.D [解析] 基因库是以种群为单位的,一个种群中的全部个体的全部基因构成一个基因库,A错误;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存在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就高的特点,但是沙漠等物种组成简单的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低,恢复力稳定性也低,B错误;向人工池塘生态系统投放饵料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C错误;水稻生长整齐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正确。

2.D [解析] 环境的不断变化可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群落演替受外部环境的影响,A项错误;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属于生物防治,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的稳定,C 项错误;退耕还林可使生态系统的物种更丰富,营养结构更复杂,因此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D项正确。

3.C [解析] B摄入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丁过程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都是异养型生物;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D的能量可来自于B的粪便,而此部分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A的同化量。

4.A [解析] 物质循环是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的,A错误;碳元素主要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中,B正确;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短时间内导致二氧化碳大量释放,造成温室效应,C正确;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彼此相互依存,D正确。

5.C [解析] 在一片山林地上通过人工管理提高某种速生树的产量后,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A错误;春天湿地公园群落中青蛙的繁殖也有环境阻力,不会呈“J”型曲线增长,B错误;影响人工林中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为阳光,C正确;湿地公园的观赏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

6.C [解析] 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目多,群落结构更加复杂,A项正确。

生物多样性降低进而可引起生态系统功能退化,B项正确。

若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则可推测甲虫属于分解者,C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