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

合集下载

第4讲地壳的运动与变化

第4讲地壳的运动与变化

)。 D.山岭
【解析】 第4题,河流发育在山谷处,且流向与山谷等高线凸出方 向相反,据此判断R河大体自西向东流。第5题,据图中R河河谷下面 沉积岩层向上弯曲可以看出,R河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背斜。 【答案】 4.D 5.B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ZTB)
第一部分 第二章
1.地壳物质循环5年5次。 2.内力作用与地貌5年7次。 3.外力作用与地貌5年12次。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ZTB)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第4讲
地壳的运动与变化
1习用书·地理(ZTB)
第一部分 第二章
一、地质作用
1.定义:由自然力引起地壳的①
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的统称。 2.分类
、内部结构和②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ZTB)
3.变质作用:原有岩石受内力的影响,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 变化,形成变质岩。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ZTB)
第一部分 第二章
三、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1.风化作用:岩石在 破坏作用。 2.侵蚀作用:风、 、冰川、海水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 、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
产物的破坏作用。
)。
A.断层、向斜
C.背斜、断层
B.向斜、流水
D.断层、流水
【解析】 第(1)题,图中断裂带发育,断层处最不适宜兴建大型工 程,容易产生安全隐患。第(2)题,由于断层构造,岩石破碎,加上山谷 地带流水汇集,外力侵蚀强烈,促成河流形成。 【答案】 (1)B (2)D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地理(ZTB) 探究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第一部分 第二章
【真题2】 (2012年江苏卷)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 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 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回答(1)~(2)题。

《地壳运动》 讲义

《地壳运动》 讲义

《地壳运动》讲义一、什么是地壳运动地球,我们生活的家园,就像一个巨大的谜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理解。

而地壳运动,便是这个谜题中极为关键的一环。

简单来说,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力量引起的地壳的机械运动。

它就像是地球这个巨大生命体的“呼吸”和“脉动”,不断塑造着地球的表面形态,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想象一下,地球的表面就像一块巨大的拼图,而地壳运动则是推动这些拼图板块移动、碰撞、分离的力量。

这些运动可能极其缓慢,以至于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难以察觉,但它们的影响却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积累,造就了壮观的山脉、深邃的海沟、广袤的平原和起伏的丘陵。

二、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类型:1、水平运动这是地壳运动中较为显著的一种形式。

地球表面的岩石圈并非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分割成若干个大小不一的板块。

这些板块就像在冰面上漂移的巨大冰块一样,相互之间发生着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

这种移动速度虽然缓慢,但经过漫长的时间,会导致大陆的漂移、海洋的开合以及山脉的形成。

例如,著名的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水平挤压而不断隆起的。

2、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不同,垂直运动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或下降。

它可以使陆地抬升形成高原、山地,也可以使陆地下降形成盆地、低地。

比如,在一些地区,由于地壳的下沉,形成了广阔的沉积平原;而在另一些地区,由于地壳的上升,原本在海底的岩石如今已成为高山之巅。

三、地壳运动的原因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在驱动着地壳不停地运动呢?这背后有着复杂而又神秘的原因。

地球内部的热能是推动地壳运动的主要能源之一。

地球内部的放射性元素不断衰变,产生大量的热能,使得地幔物质处于高温、塑性状态。

这种高温塑性物质的对流运动,就像一锅沸腾的粥在不断翻滚,从而带动了地壳的运动。

此外,地球的自转也对地壳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球的自转速度并非一成不变,这种变化会引起地壳的离心力和惯性力的改变,进而导致地壳的变形和运动。

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全

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全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核心突破•考向预测核心点一力作用与地质构造口主干精讲i.力作用(1) 能量来源:来自地球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岀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C.300 米D.325 米命题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

图1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團13.图1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4•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A.力作用C.重力作用)B.外力作用D.、外力共同作用口读图技巧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好挖遭破坏命题点一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读图回答1〜2题预测演练读图回答3〜4题。

I掘(1) 确定岩层及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两翼新、中间 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 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岀断层构造。

(3) 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① 若地层岀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 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完全剥蚀;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第一部分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年龄新
-31-
根据岩层的弯曲或新老关系分析 第二步: 图 中地质构造特征,判定图示为 判断地 向斜还是背斜 质 构造 结 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
断层构造
-32-
原因: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地壳
地层出现缺 第三步: 失
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 程; 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后来地壳隆起,原 沉积物被侵蚀;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
专题一 自然地理原理与规律
第4讲 地壳的运动规律
思维导图
考向预测
本讲内容在近几年高考中考查频度相 对较高,集中考查主要在近三年。今 后高考复习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 (1)以地质剖面图、景观图和统计图 为载体,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形、 地貌的影响。 (2)以地形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为线 索,考查地质构造判断、外力作用时 空变化及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
特定情
没有了沉积物的来源
况的判 定
侵蚀面上覆有 原因: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
新岩层
升造成的Biblioteka 地层中有侵入 原因:地层形成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

浆 活动晚 于被侵入地层形成的时代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地壳运动》 讲义

《地壳运动》 讲义

《地壳运动》讲义一、引言地球,这颗我们赖以生存的蓝色星球,其内部蕴含着无尽的奥秘和力量。

而地壳运动,便是地球内部活动的一种直观表现,它塑造了地球表面的千姿百态,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地壳运动的概念地壳运动是指由地球内部原因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运动。

简单来说,就是地球的“肌肤”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移动。

这种运动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其时间尺度可以从数千年到数百万年不等。

三、地壳运动的类型(一)水平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在水平方向上的挤压、拉伸或平移。

比如,板块的相互碰撞和分离就是水平运动的典型表现。

当两个板块相互挤压时,会形成巨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就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而逐渐形成的。

而当板块相互分离时,则会出现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就是这样的例子。

(二)垂直运动垂直运动是指地壳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或下降。

这种运动常常导致海陆变迁,一些曾经是海洋的区域可能会上升成为陆地,而原本的陆地也可能会下沉被海水淹没。

四、地壳运动的原因(一)地球内部的热能地球内部存在着巨大的热能,这种热能导致地幔物质的对流。

地幔物质的对流就像是锅里的沸水在翻腾,从而推动着地壳的运动。

(二)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产生了离心力,使得地壳在不同纬度上受到的力有所差异,从而引发地壳的运动。

(三)天体引力月球和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地壳的运动。

五、地壳运动的影响(一)塑造地形地貌地壳运动造就了高山、峡谷、平原、海洋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

山脉的崛起、盆地的凹陷、河流的改道,无一不是地壳运动的杰作。

(二)引发地震和火山活动地壳的剧烈运动可能会导致岩层断裂、错动,从而引发地震。

同时,在地壳薄弱的地方,岩浆容易上涌,形成火山活动。

(三)影响气候变化地形的改变会影响大气环流和海洋环流,进而影响气候。

例如,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导致山脉两侧的气候差异明显。

(四)影响生物分布地壳运动改变了地表环境,使得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生物的分布和演化。

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

第4讲地壳运动规律讲义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核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主干精讲1.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煤、铁预测演练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A.背斜山B.向斜山C.断块山D.向斜谷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A.270米B.285米C.300米D.325米命题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

图1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A.甲B.乙C.丙D.丁4.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A.内力作用B.外力作用C.重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读图技巧地质构造图的判读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分析。

(1)确定岩层及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地壳04

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地壳04

第一部分 地 壳
断层产生巨大能量的原因:
A 弹性回跳说:这种理论认为,在断裂刹那间,已经变形 的岩石在力消失后,便向相反的方向整体的回跳过去,暂 时恢复原来的平衡状态,这种弹性回跳可以产生巨大的速 度和力量,把长时间积累的能量释放出来。
B 岩浆说: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地下岩浆受热,部分熔化 为岩浆,其体积膨胀,挤压围岩,导致岩层破裂,从而产 生地震。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地 震
一、地震的基本概念
1 概念:是地壳任何一个部分的快速颤动。 它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现象,是地壳运动的
一种形式。
2 要素: A 震源:地球内部发生震动的地方。 B 震中:震源在地面的垂直投影。 C 震源深度:从震源至震中的距离。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第一部分 地 壳
地震造成铁轨变形
被震垮的桥梁
被震毁的唐山市胜利桥
第一部分 地 壳
二、地震成因类型
<一>构造地震: 1 含义:由地质构造运动产生的地震。这种地震危
害最大。
2 成因:断层说,目前最重要的一种假说。
主要内容:岩石正在地应力的作用下,积累了大量 的应变能,当应变能一旦超过岩石所承受的极 限数值时,就会使岩石在一刹间发生突然断裂, 或原来已经存在的断层突然活动,从而释放出 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以弹性波――地震 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当地震波传播到地表时, 就引起地面的震动――地震。
大多以中酸性熔浆喷发为主,含气体多,爆炸力强,形 成大量火山碎屑,特别是火山灰。如意大利:维苏维火山。 2 溢流式:平静喷发的火山,数量少。 大多以基性熔浆为主,熔浆温度高,气体较少,不爆炸, 没有固体喷发物。如美国:夏威夷火山。 3 混合式:介于以上两者之间。

高中地理课件-专题4 地壳运动规律

高中地理课件-专题4 地壳运动规律

图B4-2
最强,河流流速较大,因 此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 的时期为T3形成时期。
教师备用习题
3.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见图B4-3)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 [解析] 读图文
一。它建在裂隙发育、岩层近于水平、颗粒较细的砂岩石壁上,虽 材料可知,云冈
历经多次地震,但仍保存至今。千余年来,云冈石窟风化严重,岩石 石窟建在砂岩
【方法技巧】 地质构造类试题的思维流程
图Z4-3
■ 新题预测 考向一 岩石圈物质循环 1.澳大利亚艾尔斯巨岩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图Z4-4 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巨岩景观图,图Z4-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图Z4-4
图Z4-5
(1)艾尔斯巨岩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右图中的( D ) A.甲 B.乙 C.丙 D.丁
图Z4-1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圈物质 循环的相关知识。岩浆侵入可能 会使乙处受到高温、高压影响,使 乙处岩石变质,形成变质岩;形成甲 处花岗岩的物质主要来源于上地 幔;由图可知,形成花岗岩的岩浆侵 入了断层的上覆岩层,因此断层应 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丙处的溶 洞景观主要是由流水作用形成的。
角度二 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 例2 [2019•江苏卷] 图Z4-2 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 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 “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 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 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 图回答(1)~(2)题。
乙上方为水平沉积岩层, 故乙形成后该区域应先 经历侵蚀,后沉积形成甲 岩层,之后才是甲岩层抬 升。丙下方为水平岩层 甲,再向下是褶皱的翼部。 故选C。
图Z4-2
■ 考点透析 1.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1)突破识图关键。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 头指向的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专题4 地壳的运动规律

岩石圈物质循环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 重熔再生。
岩石圈物质循环的三大地理意义:
(1) 实现了地区之间、圈层之间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传输, 从而影响了地表环境。
(2) 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支撑了人类社会的发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的判读方法
(1)分析判读地质构造。褶皱判断方法有二:一是通过岩层
的弯曲形态进行判断;二是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判断。 断层判断方法:岩体是否发生断裂,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
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
(2)判读地貌形态。一般和地质构造联系在一起。一般可直 接读取。背斜正地形形成山岭,逆地形形成谷地,向斜相反。 断层常形成块状山地、高地、裂谷、陡崖、谷地或低地。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2.地质构造的应用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实践意义, 具体如图所示:
主要的地质作用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答案:
地貌名称 甲 乙 丙 峡谷 河口三角洲 沙丘 主要的地质作用 流水侵蚀 流水沉积 风力沉积
二轮地理
新课标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主干知识再现 考点分类突破 识图技能提升 专题仿真演练
考点分类突破

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高考地理高考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一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课件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一
刷典题 把 脉高考
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
研考向 突 破高考
抢高分 规 范训练
1.地壳物质循环
高考 命题探源
核心提炼 对点精练
技法归纳
考点一
刷典题 把 研考向 突 抢高分 规
脉高考
破高考
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核心提炼 对点精练 技法归纳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期间 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 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脉高考
破高考
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核心提炼 对点精练 技法归纳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 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考点一
刷典题 把 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向 突 抢高分 规
脉高考
破高考
范训练
高考 命题探源
试题
〉〉题组一 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
图 1 为澳大利亚某著名花岗岩景观图(岩石由表及里、层层风化剥离脱 核心提炼 落),图 2 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对点精练
技法归纳
考点一
刷典题 把 研考向 突 抢高分 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地壳的运动规律
核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
主干精讲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地壳运动有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岩浆活动只有岩浆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2.地质构造的种类及判断
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
石油、天然气地下水、煤、铁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质构造[预测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在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读图回答1~2题。

1.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
2.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
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
命题点二地质构造及其实践意义[预测题型:选择题]
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取得一定数量的岩芯从而分析地质构造,是进行石油勘探的基本方法。

图1是“某褶皱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是“该地区不同地点取得的岩芯”。

读图回答3~4题。

3.图1中四地区最适宜开采石油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储存石油的该地质构造的是()
A.内力作用
B.外力作用
C.重力作用
D.内、外力共同作用
读图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在判读时先要分清是平面图还是剖面图,然后再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判断
分析。

(1)确定岩层及新老关系: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其新老关系,也可以通过岩层之间的关系来判断岩层的新老关系,一般岩层平行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

(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造。

(3)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
①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完全剥蚀;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②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

③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就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

核心点二 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主干精讲 1.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

其中以流水和风力的侵蚀、沉积作用的影响最为普遍和常见。

侵蚀
⎩⎪⎨⎪⎧
流水侵蚀――→形成⎩⎪⎨⎪⎧ 沟谷、瀑布、峡谷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蚀)、“红色沙漠”
风力侵蚀――→形成⎩⎪⎨⎪
⎧ 风蚀沟谷、洼地风蚀蘑菇、雅丹地貌(我国西北地区)
戈壁、裸岩荒漠
沉积

⎪⎨⎪⎧
流水沉积――→形成⎩⎪⎨⎪⎧
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处冲积平原:河流中下游
三角洲:河流入海口风力沉积――→形成⎩⎨

沙丘、沙垄
黄土高原的形成
2.外力作用的分布特点及相应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的分析方法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
方法技巧
1.应用外力地貌判断风向的方法
2.应用外力地貌判断河流流向的方法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预测题型:选择题或综合题]
读下图,根据环境特征对比分析黄河形成了三角洲,而刚果河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

核心点三地壳物质循环与板块构造理论主干精讲
1.地壳物质循环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地壳物质循环是从岩浆到各种岩石的形成,再到新岩浆的产生过程。

期间经过的地质作用主要有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作用等。

(2)岩浆来源于上地幔中的软流层。

(3)主要岩石类型: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及其相互转化。

2.板块构造理论
板块构造理论应结合图示从以下几点进行复习:
(1)板块构造理论的主要内容:岩石圈与板块、板块内部与边缘。

(2)生长边界(海岭、断层)与消亡边界(海沟、造山带)。

(3)部分地形区的板块位置:
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多是消亡边界,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是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群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

③冰岛(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消亡边界。

④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4)解释地理现象,如山脉、裂谷、海洋、岛屿等地形的形成与分布,地震、火山、地热资源、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

预测演练
命题点一地壳物质循环与岩石形成[预测题型:选择题]
黄山有著名的“天狗望月”景观。

“天狗”是由花岗岩组成的,独居峰顶,翘首望月。

据此回答1~2题。

1.“天狗”的岩石类型及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于下图中的()
A.c、①
B.a、②
C.e、③
D.d、④
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天狗”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风化作用
读图技巧
判读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基本步骤
(1)突破识图关键。

先确定岩浆与岩浆岩。

由于生成岩浆岩的只有岩浆,故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岩浆岩。

(2)尝试代入验证。

有两个箭头指向的方框一般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避开重置陷阱
在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中,有几个地方需要注意:①有的图中把岩浆岩分成两类——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而有的图中只表示为岩浆岩;②在其他岩石转化为沉积岩的过程中,有的示意图强调了沉积物这个环节,而有的则没有;③有的示意图中只有变质岩转化为岩浆的过程,而有的示意图认为各岩石都可以重熔再生成岩浆。

命题点二板块构造与地表形态[预测题型:选择题]
上海海洋大学深圳科技中心自主研制万米级载人深渊器,计划2019年载人挑战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

据此回答3~4题。

3.马里亚纳海沟所处的板块边界类型及该处的地壳运动方向是()
A.生长边界垂直运动
B.消亡边界水平运动
C.生长边界水平运动
D.消亡边界垂直运动
4.下列地理现象与马里亚纳海沟形成原理相似的是()
A.青藏高原隆起
B.北美五大湖的形成
C.东非大裂谷的扩张
D.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探究点地壳运动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典题例析
例1(2015·山东文综)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完成(1)~(2)题。

(1)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2)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例2(2013·山东文综)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试做
方法技巧
地壳运动主要包括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等相关内容,该部分知识概念较多,与生产生活联系较为密切。

结合近年高考,应主要关注内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复习过程中应注意:
(1)分析思路
(2)地貌成因和形成过程类主观题的答题模板
预测演练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山区的地层剖面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碎屑物覆盖下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从①到②由老到新
B.从②到③由老到新
C.①所在的山因断裂作用形成断块山
D.③所在的山因顶部坚实抗侵蚀形成背斜山
2.甲地为泥石流发生的高危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迎风坡,降水量大
B.坡度较缓,碎屑物易聚集
C.断层活动易引发山洪暴发
D.每年6月发生泥石流的概率较高
3.相关研究表明,阿拉善高原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是中国黄土地区粉尘堆积的主要物源区。

读“我国部分区域图”,说明阿拉善高原沙漠的沙土被搬运到黄河三角洲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