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液计算
补液公式

医学资料1. 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输液公式

输液公式
护理儿科计算公式:
1.补液生理需求量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烧伤面积(%)×1.8(ml)加2000ml生理需要量护理静脉输液计算公式
2.关键点:
①每毫升的滴数(滴/毫升)为滴系数,临床上常用滴系数有10、15、
20、50等,一般默认为15。
②注意单位统一,把小时先统一换算成分钟。
3. 公式
公式一: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预计输完所用的时间,求每分钟滴数。
每分钟滴数=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输液所用时间(分钟)
公式二:已知输入液体的总量和每分钟滴数,求输完液体所用的时间。
输液所用时间(分钟)=液体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公式三:已知输液时间和每分钟滴数,求单位时间内输液总量。
输液总量(ml)=输液时间×每分钟滴数(滴/分)÷滴系数(滴/毫升)。
补液计算

③ 脉搏:补液后脉搏逐渐恢复正常.表示补液适当:若变快,变弱,预示病情加重或发生心功能不全
④ 尿量:尿量正常(每小时50ml以上)表无肺水肿发生,有无心功能不全表现等
输液指标中以全身情况为首要。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调整治疗,做到迅速准确。静脉输液通道必须良好,必要时可建立两个,以便随时调整输液速度,均匀补入,防止中断。
烧伤的补液方法
由于烧伤后8小时内渗出迅速使血容量减少,故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的1/2应前8小时内补入体内,以后16小时内补入其余1/2量。就扩充血容量而论,静脉补液比口服补液确实有效。尤其对面积较大或(和)血压降低者,需快速静脉输液。要建立有效的周围或中心静脉通路(穿刺、置管或切开)。对原有心、肺疾病者,又须防止过快输液所引起的心力衰竭、肺水肿等。输液种类开始选晶体液,利于改善微循环;输入一定量(并非全部估计量)晶体液后,继以一定量的胶体液和5%葡萄糖;然后重复这种顺序。5%葡萄糖不应过多或将估计量全部连续输注,否则会明显加重水肿。Ⅲ°烧伤面积超过10%或休克较深者,应加输碳酸氢钠以纠正酸中毒、碱化尿液。口服饮料(每dl含氯化钠0.3g、碳酸氢钠0.15g、或加少量糖、香料等),可以引起补液作用,但要防止引起急性胃扩张。
有一点要强调,任何公式只为参考,不能机械执行。要避免补液量过少或过多。过少往往使休克难以控制,且可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过多则可引起循环负担过重及脑、肺水肿,并促使烧伤局部渗出增加,有利于细菌的繁殖和感染。为此,可根据下列输液指标进行调整:①尿量适宜。肾功能正常时,尿量大都能反映循环情况。一般要求成人均匀地维持每小时尿量30~40ml。低于20ml应加快补液;高于50ml则应减慢。有血红蛋白尿者,尿量要求偏多;有心血管疾患、复合脑外伤或老年病人,则要求偏低。②安静、神志清楚、合作,为循环良好的表现。若病人烦躁不安,多为血容量不足,脑缺氧所致,应加快补液。如果补液量已达到或超过一般水平,而出现烦躁不安,应警惕脑水肿的可能。③末梢循环良好、脉搏心跳有力。④无明显口渴。如有烦渴,应加快补液。⑤保持血压与心率在一定水平。一般要求维持收缩压在90mmHg以上,脉压在20mmHg以上,心率每分钟120次以下。脉压的变动较早,较为可靠。⑥无明显血液浓缩。但在严重大面积烧伤,早期血液浓缩常难以完全纠正。如果血液浓缩不明显,循环情况良好,不可强行纠正至正常,以免输液过量。⑦呼吸平稳。如果出现呼吸增快,就查明原因,如缺氧、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急性肺功能不全等,及时调整输液量。⑧维持中心静脉压于正常水平。一般而言,血压低、尿量少、中心静脉压低,表明回心血量不足,应加快补液;中心静脉压高,血压仍低,且无其他原因解释时,多表明心输出能力差。补液宜慎重,并需研究其原因。由于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较多,特别是补液量较多者,可考虑测量肺动脉压(PAP)和肺动脉楔入压(PWAP)以进一步了解心功能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临床常用补液公式

临床医学常用计算公式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 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 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小儿补液总量的计算公式

第一天补液计划:三定,三先及两补原则①定量=累计损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1/4页轻度:90~120ml/kg中度:120~150ml/kg重度:150~180ml/kg②定性等渗--1/2张含钠液(2:3:1)低渗--2/3张含钠液(4:3:2)高渗--1/3张含钠液(2:6:1)③定速主要决定于脱水程度和大便量,三个阶段。
定速三个阶段(先盐后糖,先浓后淡,先快后慢)1)扩容阶段:重度脱水伴循环障碍者,用2:1等张含钠液20ml/kg,30~60分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
2)以补充累积丢失量为主的阶段:若无微循环障碍,补液从此阶段开始,如以扩容,累积丢失量应减去扩容量。
2/4页累积量=总量÷2-扩容量8~12小时滴入,8~10ml/kg.h3)维持补液阶段:余量于16~18小时或5ml/kg.h输注④纠正酸中毒:重度酸中毒可用5%NaHCO3:3-5ml/kg,提高HCO3- 5mmol/L粗略计算。
血气测定计算:5%NaHCO3 (ml)=(-BE)×0.5×体重;稀释成1.4%的溶液(1ml 5%NaHCO3 =3.5ml 1.4%)。
以上均半量给予。
两补1)补钾:见尿补钾,浓度低于0.3%,0.15~0.3g/kg.日。
需4~6天。
2)补钙,补镁:补液过程中出现抽风,先补钙,若无效,再补镁。
补钙:10%葡萄糖酸钙1-2ml/kg;补镁:25%硫酸镁0.1mg/kg/次,q6h 第二天及以后的补液3/4页脱水及电解质已纠正1)溶液的定量:生理需要量,继续丢失量,补钾及供给热量。
一般为口服,病重或不能口服者静脉补液。
2)溶液的定性:生理需要量:60~80ml/kg,用1/5张;继续丢失量:丢多少补多少,用1/2~1/3张。
二者加起来1/3~1/4张,12~24小时均匀静滴。
1:1液为1/2张0.9%氯化钠50ml;5%或10%葡萄糖50ml1:2液1/3张0.9%氯化钠35ml;5%或10%葡萄糖65ml1:4液1/5张0.9%氯化钠20ml;5%或10%葡萄糖80ml2:3:1液1/2张0.9%氯化钠33ml;5%或10%葡萄糖50ml;1.4%碳酸氢钠/1.87%乳酸钠17ml 4:3:2液2/3张0.9%氯化钠45ml;。
补液

1.定量:
(1)生理需要量:
10kg×100ml/(kg·d)+10kg×50 ml/(kg·d)+40kg20 ml/(kg·d)=2300ml/d
(2)已丧失量:
患者为重度缺水,按补液量为体重的6%,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ml计算。
得
6×400ml=2400ml
对于累计丧失量一般第一日只给计算量的一半,故为1200ml
(3)继续丧失量:
内在性失液:入院后,胃肠减压抽出胃液700毫升,则需补液700ml
外在性失液:患者体温38.2℃,按体温每升高1℃,体液皮肤蒸发丧失5ml/kg计算,体液皮肤蒸发丧失约1×5ml/kg×60kg=300ml
所以继续丧失量共为1000ml
2.定性
(1)生理需要量:500ml生理盐水,1770ml10%葡萄糖溶液,30ml10%氯化钾
(2)已丧失量:1200ml等渗盐溶液
(3)继续损失量:500ml生理盐水,500ml 10%葡萄糖溶液
总结:共有2200ml生理盐水 2270ml10%葡萄糖溶液 30ml10%氯化钾
3.定时:
第一个8小时补充1100ml生理盐水,1135 ml10%葡萄糖溶液,15ml10%氯化钾,剩余部分在后16小时内均匀输入。
补液公式

补液公式一、补液补液原则:先快后慢、先胶后晶、先浓后浅、先盐后糖、见尿补钾、却啥补啥。
注:休克时先晶后胶。
补液量=1/2累计损失量当天额外损失量每天正常需要量。
粗略计算补液量=尿量+500ml。
若发热病人+300ml×n1.补钾:补钾原则:①补钾以口服补较安全。
②补钾的速度不宜快。
一般<20 mmol/h。
③浓度一般1000ml液体中不超过3g。
④见尿补钾。
尿量在>30ml/h。
细胞外液钾离子总含量仅为60mmol左右,输入不能过快,一定要见尿补钾。
⑤低钾不宜给糖,因为糖酵解时消耗钾。
100g糖=消耗2.8g 钾。
轻度缺钾3.0——3.5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2.5 mmol/l时,全天补钾量为12——18g。
2. 补钠:血清钠<130 mmol/L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女性为0.5>应补生理盐水=[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女性为3.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女性为0.03>或=体重(kg)×〔142-病人血Na+(mmol/L)〕×0.6<女性为0.5>÷173.输液速度判定每小时输入量(ml)=每分钟滴数×4每分钟滴数(gtt/min)=输入液体总ml数÷[输液总时间(h)×4]输液所需时间(h)=输入液体总ml数÷(每分钟滴数×4)4.静脉输液滴进数计算法每h输入量×每ml滴数(15gtt)①已知每h输入量,则每min滴数=-------------------------------------60(min)每min滴数×60(min)②已知每min滴数,则每h输入量=------------------------------每min相当滴数(15gtt)5. 5%NB(ml)=〔CO2CP正常值-病人CO2CP〕×体重(kg)×0.6。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是指根据患者体重、失水量等因素计算出需要
补充的液体总量的数学公式。
其具体公式是:
补液总量(ml)= 体重(kg)×失水量(百分数)×1000
其中,体重以千克为单位,失水量以百分数表示。
失水量包括生
理失水量和病理失水量两部分,也可以通过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病史、体检等进行评估以确定。
在医疗实践中,补液总量计算公式是非常重要的计算工具,特别
是在治疗重症患者时更为必要。
正确计算出补液总量可以帮助医护人
员及时补充患者所需液体,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稳定机体内环境。
外科补液总量计算公式

外科手术患者补液总量的计算方法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中往往需要补液,而为了保证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安全,我们需要计算出合理的补液总量。
如何计算呢?下面是计算公式及操作流程:补液总量=基础液体补充量+维持液体量+术中出血量具体而言,我们应该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计算:1. 基础液体补充量在计算前,我们需要核对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包括身高、体重、性别、年龄、身体状况等。
基础液体补充量的计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可采用以下公式:男性:基础液体量=50ml/kg,基础液体总量=基础液体量×体重女性:基础液体量=45ml/kg,基础液体总量=基础液体量×体重2. 维持液体量维持液体量是指维持患者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液体,计算时需考虑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
通常情况下,维持液体量可采用以下公式:体重≤20kg:100ml/kg20kg<体重≤40kg:1000ml+50ml/kg(超过20kg的部分)40kg<体重≤60kg:1500ml+20ml/kg(超过40kg的部分)体重>60kg:2500ml+15ml/kg(超过60kg的部分)3. 术中出血量术中出血量是指手术期间患者出血的总量。
我们需要提前了解手术的难度和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再根据术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补液。
通常情况下,出血量的计算可采用以下公式:术中出血量=净重-第一次测量时的体重(注:净重指手术后再次称量得出的体重)以上三份量加起来就是患者在手术中需要的总补液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应根据手术、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具体调整和规划。
只有合理科学的补液计划,才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补液方法及计算...

补液方法及计算...1. 补钠计算器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器(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 。
补液计算公式

补钠计算男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142-病人血Na+(mmol/L)]×体重(kg)×0.6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 ×0.035应补生理盐水(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888应补3%氯化钠=[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1.1666应补5%氯化钠(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7女性可选用下列公式应补钠总量(mmo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应补氯化钠总量(g)=[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03应补生理盐水(ml) =[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3%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311应补5%氯化钠(ml)=[142-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596注:①上述式中142为正常血Na+值,以mmol/L计。
②按公式求得的结果,一般可先总量的1/2~1/3,然后再根据临床情况及检验结果调整下一步治疗方案。
③单位换算:钠:mEq/L×2.299=mg/dlmg/dl×0.435=mEq/LmEq/L×1/化合价=mmol/L氯化钠:g×17=mmol或mEq,(mmol)×0.0585=g/L2.补液计算(1)根据血清钠判断脱水性质:脱水性质血Na+mmol/L低渗性脱水<130等渗性脱水130~150高渗性脱水>150(2)根据血细胞比积判断输液量:输液量=正常血容量×(正常红细胞比积/患者红细胞比积)(3)根据体表面积计算补液量:休克早期800~1200ml/(m2·d);体克晚期1000~1400ml(m2·d);休克纠正后补生理需要量的50~70%。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
补液滴速的计算公式为: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ml/h)=(滴/min)×60 min/h)/滴系数(滴/ml)。
其中,滴系数是滴数和毫升的换算关系,一般有10、15、20滴/毫升三种型号。
根据滴系数,可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例如,当滴系数为10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6;当滴系数为15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4;当滴系数为20滴/ml时,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滴数/min)×3。
另外,也可以使用简单的计算方法,例如每分钟滴数×4可以得到每小时输入的毫升数。
此外,还需要注意输液所用时间(h)=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60(min)]或者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的总量(ml)×滴系数(滴/毫升)/每分钟滴数(滴/分)。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准确的计算方式,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书籍。
补液计算

1.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2.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0.2]/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
细胞外液量为体重×0.2。
3.按血清钠估计补液量补液量(L)=体重(kg)×0.2×(正常血钠浓度-实际血钠浓度)/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4.依据血钠浓度计算低渗性失水的补钠量补钠量=[血钠正常值(mmol/L)-实际血钠浓度(mmol/L)]×0.6×体重(kg)(女性为0.5)失水量(ml)=(目前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体重(kg)×0.2×1000原来血细胞比容如不知道,可用正常值代替,男性和女性分别为0.48和0.42,式中20%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
Na+需要量(mmol)=(目标血清Na+浓度-实际血清Na+浓度)×体重×0.61.高渗透性脱水时的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此外,补液量还包括每天正常需要量2000ml2.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K×[实测血清钠(mmol/L)—142]+1500K系数男性为4,女性为3,婴儿为5。
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1500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ml)3.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a×[实测血清钠(mmol/L)—142]/142+1.5}+1000a值男性为0.6,女性为0.55,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1.5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4.每日补水量(ml)={脱水前体重(kg)×a×[实测血清钠(mmol/L)—142]/实测血清钠(mmol/L )+1.5}+1000a值男性为0.6,女性为0.55,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1.5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
临床补液的计算

补液量:1. 根据体重调整(2ML/Kg.h )即(48ml/Kg. 日)一般为2500-3000ml 。
2. 根据体温,大于37摄氏度,每升高一度,多补3-5ml/kg 。
3. 特别的丢失:胃肠减压;腹泻;肠瘘;胆汁引流;各种引流管;呼吸机支持(经呼吸道蒸发增多)补液质:1. 糖:一般指葡萄糖,250-300g (5% 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 :5g,250ml :12.5g ,500ml :25g ;10%葡萄糖注射液规格100ml :10g,250ml :25g,500ml :50g )2. 盐:一般指氯化钠,4-5g (0.9%氯化钠注射液:取0.9 克氯化钠,溶解在少量蒸馏水中,稀释到100 毫升。
0.9% 氯化钠注射液规格100ml :0.9g ,250ml:2.25g ,500ml : 4.5g )血清钠<130 mmol/L 时,补液。
先按总量的1/3——1/2 补充。
公式:应补Na+(mmol)=[142- 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0.6 (女性为0.5 )应补生理盐水=[142- 病人血Na+(mmol/L)] ×体重(kg)×3.5 (女性为3.3 )完全肠外营养时糖盐比例约为5:1 .3. 钾:一般指氯化钾,生理量3-4g (10%氯化钾溶液,规格:10ml :1g。
一般10%氯化钾注射液10-15ml 加入萄糖注射液500ml)低钾:轻度缺钾3.0 —3.5mmol/l 时, 全天补钾量为6—8g。
中度缺钾2.5—3.0mmol/l 时, 全天补钾量为8—12g。
重度缺钾 <2.5 mmol/l 时, 全天补钾量为12—18g。
补钾公式:(4.5- 实测血钾)* 体重(kg)*0.4= 钾缺失(mmol)注:1g 氯化钾=13.6mmolK+ 每日补钾量为: 生理量+钾缺失4. 一般禁食时间3 天内,不用补蛋白质、脂肪。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公式
补液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常见的计算公式如下:
1. 对于一般脱水患者,补液量= 生理需要量+ 累积损失量+ 继续丢失量。
生理需要量:每日约 1500 2000ml(可按体重计算,一般为 20
40ml/kg/d)。
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的程度和性质估算。
继续丢失量:包括胃肠道丢失(呕吐、腹泻等)、创面渗出、引流等。
2. 烧伤患者补液量:烧伤面积(%)×体重(kg)×1.5ml(晶体液)+ 烧
伤面积(%)×体重(kg)×0.5ml(胶体液),这是伤后第一个 24 小时的补
液量,其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的比例一般为 2:1,另加每日生理需要量 2000m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补液量需要根据患者
的具体情况,如心、肺、肾等脏器功能,以及治疗中的反应(如血压、心率、
尿量等)进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按体重减轻估计补液量
生理盐水补液量(L)=正常血钠浓度(142mmol/L)×体重减轻量(kg)/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
??? 2.按血细胞压积估计补液量
补液量(L)=[实际红细胞压积-正常红细胞压积×体重(kg)×]/正常红细胞压积。
正常红细胞压积男性为48%,女性42%。
细胞外液量为体重×。
??? 3.按血清钠估计补液量
补液量(L)=体重(kg)×0.2×(正常血钠浓度-实际血钠浓度)/每升生理盐水NaCL含量(154mmol)
??? 4.依据血钠浓度计算低渗性失水的补钠量
补钠量=[血钠正常值(mmol/L)-实际血钠浓度(mmol/L)]××体重(kg)(女性为)
失水量(ml)=(目前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原来血细胞比容×体重(kg)
××1000
原来血细胞比容如不知道,可用正常值代替,男性和女性分别为和,式中20%为细胞外液占体重的比例。
Na+需要量(mmol)=(目标血清Na+浓度-实际血清Na+浓度)×体重×
1.高渗透性脱水时的补水量(ml)=[血钠测得值(mmol/L)—血钠正常值(mmol/L)]×体重(kg)×4
此外,补液量还包括每天正常需要量2000ml
?
2.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K×[实测血清钠(mmol/L)—142]+1500
K系数男性为4,女性为3,婴儿为5。
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
1500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ml)
?
3.每日补水量(ml)={体重(kg)×a×[实测血清钠(mmol/L)—142]/142+}+1000
a值男性为,女性为,
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
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
?
4.每日补水量(ml)={脱水前体重(kg)×a×[实测血清钠(mmol/L)—142]/实测血清钠(mmol/L )+}+1000
a值男性为,女性为,
142是正常血清钠浓度(mmol/L)
是每日生理代谢需水量(L)
一般第一日补给半量,余量在以后2~3日内补给,并根据心肺肾功能酌情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