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课件资料
3.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赛课课件(13张PPT)

一. 细胞核的功能
阅读资料4
帽 柄 假根
提出问题: 伞帽的形态结构与什么有关? 作出假设: 伞帽与柄有关/与假根有关/与柄、假根有关 实验设计: 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伞帽的形态结构与假根有关
(1)控制细胞器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化等的指令,主要通过核孔从细胞
核送到细胞质。
( √)
(2)细胞核功能的实现与细胞核中的染色质密切相关。 ( √ )
c 2.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A.核膜
B. 核孔 C.染色质
D. 核仁
3.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结论的论据的是(D )
A.DNA主要存在细胞核内
B.细胞核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C.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 D.细胞核位于细胞的正中央
第3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3节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目标
1.通过材料分析,阐明细胞核的功能和细胞核的结构。 2.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3.根据对细胞整体与局部的认识,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 维胞核,有的有多个核。 (1/4的肝细胞可有两个核,骨骼肌细胞的核可多达数百个。)
二. 细胞核的结构
自主学习,阅读56页
① 核膜 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② 核仁 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③ 染色质 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④ 核孔 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图3-10 细胞核结构模式图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ppt课件

B.液泡
C.线粒体 D.有机物
实战训练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组成水稻和青蛙的细胞
都具有的结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线粒体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②③④⑥ D.③④⑤⑥
9.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 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番茄果肉细胞
一般植物细胞的直径只有 10-100μm,番茄果实的果肉细胞 直径可以达到1 mm,而苎麻的纤维细胞可以长达55 cm。
番茄果肉细胞
苎麻的纤维细胞
植物细胞的形态差异和细胞的功能来自一定关系洋葱是我们熟悉的蔬菜之一。它的茎缩短形成扁圆锥形 的盘茎,上面密生鳞片叶。
鳞片叶 盘茎(茎)
三、展示与评价
各小组将小组实践报告在班级内展示交流,也可以上传到校园网 进行分享。各小组通过相互质疑和评价,填写实践评价量表。
四、迁移与运用
细胞中线粒体呈颗粒状或短线状,直径约为0.3-1.0 μm,长度约 为1.5-3.0 μm。我们能根据这些数据,先按照比例制作线粒体的模型, 再组装到本小组已经制作好的细胞结构模型中去吗?
植 物 细 胞 的 结 构 与 功 能
实战训练
1.大棚栽培的草莓正在上市,香甜可口的味道和鲜红的色彩让
人垂涎欲滴,与草莓鲜红的色彩和甜味有关的物质存在于细胞
的哪一结构中( )
A.细胞核 B.细胞壁 C.液泡
D.细胞膜
2.李清照所写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的“绿”和 “红”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植物细胞的( ) A.②和④ B.④和⑤ C.②和⑥ D.④和⑦
细胞生物学实验PPT课件

目录
• 引言 • 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 • 实验操作流程 • 实验结果分析 • 结论
01 引言
实验目的
01
02
03
04
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 实验技能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学习细胞培养和细胞转 染技术
探究细胞信号转导的机 制
实验背景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是生物体结 构和功能的基础
能量转换
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 可以将光能或化学能转换 为细胞可利用的ATP等能 量形式。
信息传递
细胞通过分泌化学信号和 电信号传递信息,协调各 种生理活动。
细胞的生命活动
细胞分裂
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 可以复制自身并产生新的子细胞。
细胞分化
在发育过程中,细胞会逐渐失去其 全能性,并获得特定的功能和形态。
定性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和推理,探究可能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
结果解读与讨论
结果解读
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理论知识,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解读,明确实验目的和 结论。
结果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探讨实验的局限性和改进方向,提出可能的假设和 研究方向。
05 结论
实验总结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了 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的生命活动规律。
实验步骤
实验包括细胞培养、显微观察、细胞计数等步骤,每个步 骤都有详细的操作说明和注意事项。
实验原理
实验涉及细胞培养、显微观察、细胞计数等技术,通过这 些技术,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细胞 分裂、分化等生命活动过程。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清晰,学生能够观察到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并得出准确的实验结论。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RNA
(核糖核酸)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细胞壁
细胞膜
一、细胞膜的功能
1、将细胞和外界环境分隔开
细胞膜将生命物质与海 洋环境相互分隔开来
推测的原始海洋景观图
产生了原始的细胞
一、细胞膜的功能
2、控制物质进出
用凉水洗红苋菜,水不 变红;煮苋菜汤,汤却 是红色的,这个现象体 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苋菜
细胞膜被破坏, 叶绿素等色素释 放出来
磷脂分子结构式 磷脂分子模型
磷脂分子示意图
资 料 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戈特和格伦德尔用丙酮从
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中---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
分 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通过 上述资料可推出?
析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有3种。神经髓鞘功能比较简单,主要起绝缘作用。红细胞、
分 肝细胞、大肠杆菌的细胞膜都承担着非常复杂繁多的生理功 能,它们的细胞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均较多。上述事实
析 说明什么问题?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自主阅读】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42相关科学史,感悟科学探 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沿时间线梳理并完善下列内容
二、对细胞膜成分的探索
三、细胞膜的结构
1959年 罗伯特森 电镜下 暗—亮—暗 暗的是蛋白质,亮的是脂质 结论:蛋白质--脂质--蛋白质 (蛋白质均匀分布在膜两侧)
静态的统一结构
用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四、流动镶嵌模型
小组交流,用语言描述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PPT课件

2.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
(1)不同细胞的形态相对固定,主要是由细胞膜决定的,因 为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是相对固定不动的( × )
(2)不同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相同的,而蛋白质分子是不同
解析:罗伯特森提出的三层结构模型认为生物膜结构是蛋白 质—脂质—蛋白质,电镜下观察到的中间亮层是脂质分子,两边 的暗层是蛋白质分子,认为蛋白质的分布是均匀的、固定的。
答案:D
课堂互动探究案 【课程标准】 概述细胞都由细胞膜包裹,细胞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 开,能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细胞膜具有多种重要功能,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 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能够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精卵之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靠的 是细胞膜上对应的糖蛋白即信息分子,这是一种信息交流方式。
答案:D
3.(等级选考)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 色,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浓度的 PI 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胞则不着色,但将 PI 注 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会着色。利用 PI 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 原理是( )
(1)图中①②③④的物质或结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 (2)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过程、精 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分别属于上面的哪种方式? (3)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时往往需要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 是什么?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有没有特异性?
答案: (1)①信号分子;②受体;③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④胞间 连丝。 (2)分别属于图 C、图 A、图 B。 (3)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和信号分子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公开课课件

归纳总结
细胞核与细胞质是_相__互_依__存__,__缺_一__不__可__的__,细胞只有保持结构 的完整,才能完成正常生命活动。 因此,细胞即是生物体__结__构__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 ___代__谢__和_遗__传_____的基本单位。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细胞核的结构
探新知
核膜(双层膜) 核仁 染色质
核孔
拓新知
核孔并非是一个简单的通道,而是由 外膜 多种蛋白质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细的
结构,对进出核孔的物质具有严格调 控作用。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 内膜 核的通道,允许RNA和蛋白质通过, DNA不能通过。
染色质丝
蛋白质
DNA
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 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验新知
1、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出现在下列哪类细胞中( D)
A.皮肤表皮细胞 B.需能量较多的细胞
C.卵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2、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是 ( C )
A.核膜 B.核孔 C.染色质 D.核仁
归纳总结
细胞核的功能
细胞核控制着
美西螈的皮肤颜色 (遗传) 伞藻的伞的形状 蝾螈细胞的分裂、分化 (代谢)
变形虫的摄食、再生、应激性
细胞细核胞是核遗控传制信着息细库胞,的控代制谢着和细遗胞传的。代谢和遗传。
模型构建
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橡皮泥,2人一组尝试构建细胞核 的结构模型
模型构建原则:科学性、准确性是首位,其次才是美观性。
尝试制作细胞核的三维结构模型,掌握模型构建的一般方法
03
科学猜想
如果你是科学家,你将采取什么方案来研究细胞 核的功能?
细胞生物学课件(共137张PPT)

RNA存在于细胞质和细胞核内,参入细胞内DNA 遗传信息的表达。
病毒中,RNA也可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
Section 1 DNA的结构与功能
一、DNA的一级结构
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排列顺序 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分别表示为:
(6)核小体沿DNA的定位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进 而通过核小体相位改变影响基因表达 。
核小体的性质及结构要点示意图(引自等)
在用微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时,反应早期可得到166bp的片段,但不稳定;进一步降解则得到146bp片段,
比较稳定。推测可能原因是失去H1后,DNA两端各有10bp的DNA,易被核酸酶作用而降解。
Chromatin Packing
Chromatin Packing
Section 3 基因与基因组
• 基因:表达一种蛋白质或功能RNA的基 本单位。
• 基因组:是指某种生物所包含的全套基
因。
人类基因组的C值在3*109 bp ; 病毒含 103~105bp;细菌含105~107bp;
基因与蛋白质
(1)铺展染色质的电镜观察
Isolated from interphase nucleus: 30nm thick Chromatin unpacked, show the nuclesome
(2)用非特异性微球菌核酸酶消化染色质,部分酶解片
段检测结果
(3)应用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电镜三维重建 技术研究染色质结晶颗粒
五、分子及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
基因组的维持
真核基因组的结构
染色质结构及其调控 DNA的复制 、修复和转座
1
第06讲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和实验-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

➢ 此系统的控制中心是? ➢ 此系统的分工合作依靠哪些“车间”?
1 细胞膜
细胞质中具有特 定形态结构和功 能的微器官,也 称亚结构。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2 细胞核
细胞器 3 细胞质 细胞质基质
细胞骨架
1、细胞质
微管
细胞质基质
呈胶质状态(可流动),由 水、无机盐、氨基酸、核苷 酸、多种酶等组成。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可能
是分泌蛋白的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剪切掉了
线粒体
化学组成 DNA、RNA、 磷脂、蛋白质
DNA 核糖体 基质 外膜 内膜
增大膜面积 内膜向内腔折叠成嵴。
功能 _有__氧__呼__吸__的主要场所,完成有
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为细胞
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ATP合酶
嵴
内外膜围 成的空腔
清水 材料始终处于有水状态?
保证叶绿体以正常形态悬 浮在细胞质基质中。
低倍镜
叶绿体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2.实验步骤
(2)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促进细胞质的流动
光照、室温
判断:用黒藻叶片做细胞的 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 存在有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 )
黑藻细胞中绿色逐渐加深
叶绿体随细胞 质绕液泡流动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1.实验原理 需要染色吗?
? 叶绿体
三.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2.实验步骤
优点:叶片是绿色的单层细胞,可直接制片观察。
(1)观察叶绿体
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
菠菜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制作 临时 装片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二、拓展应用
1.染色体与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这两种 不同的状态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意义?
染色体呈高度螺旋状态,这种状态有利于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移动并分 配到子细胞中去,而染色质处于细丝状,有利于DNA完成复制、转录等生 命活动。 2.有性生殖使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为一个新的细胞核,从而使 后代的遗传物质同亲代相比,既有继承,又有变化。从这个角度看,你能 找出不支持克隆人的论据吗?你还能说出其他论据吗?
有性生殖的子代继承了双亲的遗传信息,在子代中双亲的遗传物质得 到了重新组合,从而大大增加了生物变异,增加了适应多变环境的能力, 也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克隆是无性繁殖的产物,克隆人与亲代相比,遗 传物质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变化,因而降低了适应环境的能力。还有,如 果克隆人对某种疾病具有易感性,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社会学意 义上,克隆人是没有传统意义上的父亲和母亲,这可能会冲击原有的家庭 和社会观念,等等。
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 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 D.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
4.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科学家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进行探究:①用头发将蝾螈的受 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无核的一半(a)停止 分裂,有核的一半(b)能继续分裂;②b部分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将一个细胞核挤 入不能分裂的a部分,结果a部分也开始分裂,最后a、b两部分都能发育成胚胎。下列
一半有核,一半没核形成对照,没核的一半后来又挤进核变得有核,形成前后 对照。
细胞核的功能
资料三.变形虫切割、核移植实验 无核
任务三:切割后又进行了什么操作, 使实验更严谨?
【课件】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解析:由题图可知,将正常的玉米种子和煮熟的玉米种子都用红墨水处理,一 段时间后用清水冲洗,正常的玉米胚细胞不呈红色,说明红墨水不能进入,煮熟 的玉米胚细胞呈红色,说明红墨水能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此实验说明了细胞膜 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D正确。
探究点二 对细胞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及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许多有关细胞膜化学组成的资料,都来自细胞膜(尤其是红细胞膜) 的研究。下表是猪的几种细胞的细胞膜组成成分,回答问题:
答案:C
解析:无论动物还是植物细胞都以细胞膜为边界,C正确。
2.(合格考)用台盼蓝对细胞染色,被染成蓝色的是死细胞,不着色 的是活细胞。做出以上判断主要是依据细胞膜的哪种功能( )
A.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D.实现细胞与外界环境的能量转换
答案:B
解析:台盼蓝是细胞不需要的大分子,台盼蓝不能进入活细胞中,而死亡细胞 的细胞膜选择透过性丧失,大分子的台盼蓝能进入死细胞中,体现了细胞膜的控 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正确。
脂质体中,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为什么两
类药物的包裹位置各不相同?
提示: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其中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 酸等所组成的分子,磷酸“头”部是亲水的,脂肪酸“尾”部是疏水的,所以a 是亲水性的物质,b是疏水性的脂溶性的物质。
(2)(教材P43)在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中,若降低温度, 细胞完全融合所需要的时间明显延长,请分析原因。
1.细胞膜成分及结构的探索历程
2.细胞膜的成分及功能分析
3.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1)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还有少量的胆固醇。 (2)糖脂和糖蛋白都分布于细胞膜的外表面。 (3)脂质和蛋白质分子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呈不对称分布。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基本结构PPT精品课件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2)通过相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
膜上的信息分子→膜上的受体
相邻两个细胞的细 胞膜接触,信息从一 个细胞传递到另一个 细胞。例如,精子和 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 结合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3)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 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胞间连丝
例如:高等植物细 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 相互连接,也有信息 交流的作用
验证实验
细胞吸水涨破,内容物流出
离心之后进 行提取获得细胞 膜,对细胞膜进 行化学成分分析
选材: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①无细胞壁,②无细胞核 和众多的细胞器。
结论: 细胞膜中的脂质有磷脂
和胆固醇,其中磷脂含量 最多
头部: 亲水性
尾部: 疏水性
膜外(水溶液)
膜内 (水溶液)
假说: 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
04 流动镶嵌模型
①细胞膜主要是由磷脂分子 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②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的基本支 架,其内部是磷脂分子的疏水 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不能自 由通过,因此具有屏障作用。
③蛋白质分子以不同方式镶 嵌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 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 子层中,有的贯穿于整个磷 脂双分子层。这些蛋白质分 子在物质运输等方面具有重 要作用。
2.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营养物质
代谢 废物
分泌物
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 常用台盼蓝染液。
病毒病菌
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 性,这种控制既具有普遍性,又 具有相对性。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通过细胞分泌化学物质完成间接交流
信号分子→血液→靶细 胞的受体
内分泌细胞的激素 (如胰岛素),随血 液到达全身各处,与 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的受体结合,将信息 传递给靶细胞。
细胞结构和功能 PPT课件

高尔基体
溶酶体
(含多种水解酶)
例1 科学家在研究细胞膜运输物质时发现有下列四种 关系,分别用四种曲线表示:
在研究具体的物质X时,发现与曲线②和④相符,试问:细
胞膜运输物质X的方式是( A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内吞和外排 D.无法判断
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功能关系
鼠细胞
• 物质运输功能
外 细胞膜 内
外 细胞膜 内
载体
能量
自由扩散
内 吞 作 用
主动运输
外 排 作 用
二、细胞质
• (一)细胞质基质 • (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 1、线粒体和叶绿体
外膜 内膜
嵴 基质
基粒 基质
外膜 内膜
• 2、其他细胞器
核膜
中心粒
粗面内质网 中心体
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核糖体
液泡
知识目标:
• 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 2、细胞质基质及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三年高考分析
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和生理功能
• 分子结构及其结构特点:
糖蛋白(糖被)
(与细胞识别、 免疫等生理功能 有关)
蛋白质分子
多糖
磷脂双分子层 (构成膜的支架)
磷脂分子
人细胞
荧光标记 蛋白质
诱导 融合
40分 钟后
基础自测
3、图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转 运(每种转运方向由箭头表明,符号的数量代表每种
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膜外
a
b
ATP
甲
乙
A a物质可能是氧气,b物质可能是葡萄糖 B a物质可能是水,b物质可能是甘油 C a物质可能是胆固醇,b物质可能是氧气 D a物质可能是葡萄糖,b物质可能是氨基酸
3-3 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课件)-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染成深色的物质。
(2)成分:由DNA和蛋白质 紧密结合形成
组蛋白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DNA 同一物质的不同状态
染色体
二、细胞核的结构
4. 染色质和染色体
(3)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关系:
染色质 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
染色体
(分裂间期)
解开螺旋
(分裂期)
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
二、细胞核的结构
实
…
一、细胞核的功能
A.羊的克隆实验 B.美西螈的克隆实验 C.伞藻核移植实验 科学家其它大量实验
后代的遗传性状与提供细胞核的亲代基本一致
细胞核控制着性状的遗传
阅读课本54~55页分析资料2受精卵横缢实验、资料3变形虫的
切割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Q1.分析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相似操作?
Q2.从实验结果分析,核的有无影响了细胞的哪些生命活动?
Q2:细胞、细胞核、染色质、DNA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请填入
下图。
线粒体 :含少量DNA
DNA 染色质 细胞核 细胞
叶绿体:含少量DNA
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储存于DNA分子中,又由于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故称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分析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蛋白质 DNA
组分 染色体
含有
(遗传物质) (遗传物质的载体)
储存
遗传信息
功能
证实
遗传信息库 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变形虫切割实验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去核的细胞质为何仍生活一段时间?
死亡 无核部分
已合成的蛋白质等物质仍可发挥作用
切 有核部分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ppt课件

资料二 确定脂质类型
思考: 1、为什么在卵细胞、红细胞、神经细胞 等多种研究材料中中选择了哺乳动物成熟 红细胞?
没有细胞核膜和各种的细胞器膜干扰。
2、如何获取较为纯净的细胞膜?
放入清水中吸水胀破,进一步离心过滤。
3、科学家利用红细胞制备细胞膜并进行 成分分析的结果是什么?
组成细胞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其中 磷脂含量最多。
实战训练
将一个细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 上铺展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相当于原来细胞表 面积的两倍。用下列细胞进行试验与此结果最相符的是( ) A.人肝细胞 B.蛙的红细胞 C. 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D. 细菌细胞
小结
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膜是这个微 观生命系统的边界。
靶细胞:接受信号的细胞 受体:靶细胞膜上与接受信号的糖蛋白
胰岛素受 体受损
(2)通过 直接接触 传递信息
发出信号的细胞
靶细胞
与膜结合的 信号分子
春天青蛙和鱼都在池塘里产下了卵细胞和精子,不同生物的精 子和卵细胞能不能完成受精?它们通过什么方式传递信息?
(3) 通过通道传递信息
例如 动物细胞间具有间隙连接 高等植物细胞间具有胞间连丝
第三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第一课时)
概述细胞都由质膜包裹,质膜将细胞与其生活环境分开,能 控制物质进出,并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1.结合实例记忆并理解细胞膜的功能。(生命观念) 2.分析膜成分和结构的探索历程,认同科学理论是不断修正与完 善的结果,尝试构建磷脂双分子层模型。(科学探究) 3.分析胰岛素和脂质体情境,增强解决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担当 与责任。(社会责任)
1 最初认识膜成分是通过对现象推理还是膜成分检测?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ppt课件

探究草履虫的趋性
探究活动
• 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 表达交流 • 1.探究过程中控制的变量是什么? • 2.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探究草履虫的趋性
探究活动
• 延伸探究 • 草履虫对光照、温度等其他刺激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如果你有
线粒体 呼吸作用的 主要场所
细胞膜 保护细胞和控 制物质进出
细胞核 含有遗传物质, 是遗传信息库
细胞质 新陈代谢的主 要场所
细胞壁 支持和保护 细胞
液泡 贮存物质的 主要场所
叶绿体 光合作用的 场所
阅读聚焦
为什么说细胞是生命 活动的功能单位?
不同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 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它们的组成成分 和基本结构大致相同。19世纪30年代, 德国科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 和施旺(T.Schwann)通过科学观察和 归纳概括,创立了细胞学说,其主要 内容是:一切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 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基本单位。
课堂总结
4
◎构建概念: 一些生物由单细胞构成,一些生物由多细 胞组成。
学业目标
动物细胞、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植物 细胞具有不同于动物细胞的结构,如叶绿体、细胞壁和液泡。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不同结构的功能各不相同,共同完成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
• 4.下面是某同学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 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
学业检测
• ①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②用温开水把口漱净,用消毒 牙签在口腔侧壁轻轻刮几下;③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均匀地涂抹在 水滴中;④盖上盖玻片,用碘液染色;⑤用低倍镜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实验研究方法在高中生物学的教学中,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研究方法,深入认识细胞结构和功能,是十分必要的。
这主要包括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级离心等技术的运用。
一、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显微镜观察法显微镜是中学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最常用的仪器。
熟练地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的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
1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原则1.1 显微镜结构和功能的熟悉目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即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物镜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即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焦距调好后,镜头与盖玻片的距离越远,物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反之,放大倍数越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显微镜下视野(是指在显微镜下一次所能观察到的被检玻片标本的范围)中所看到的物象为真实物象的倒立放大的虚象。
由于低倍物镜的通光量比高倍物镜的通光量大,所以低倍镜下的视野较明亮;而高倍物镜下,虽然放大倍数大,实际观察到的标本区域小,视野较暗例1使用显微镜时,所选用的物镜倍数愈大,则下列哪一项叙述不正确?(C ) A.物镜前端愈接近玻片标本B.物镜前端的透镜片直径愈小C.物镜的镜筒长度愈短D.物镜下视野的亮度愈小1.2 显微镜的使用程序和原则:1.2.1操作的基本程序:取镜——安放——对光——制片——观察1.2.2把握好几个原则:①用眼原则: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
这样,一可减轻左眼疲劳,二可方便绘图。
②物镜选用原则:先低倍后高倍,由低倍到高倍。
可用低倍物镜观察清楚的就勿需使用高倍物镜。
③准焦螺旋使用原则:先粗后细,由粗到细。
1.2.3显微镜下视野出现异物几种情况的判断:如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不在装片上;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仍可观察到,说明不在物镜上;由此,可判断异物在目镜上。
2 活细胞观察法在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根据对生物实验材料观察的要求,可以分为活细胞观察法和固定观察法。
选用活细胞观察法进行的实验探究的有“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必修模块1:P.7-8)、“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必修模块1:P.47)、“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必修模块1:P.61-62)等。
2.1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2.1.1实验材料的选择:观察叶绿体时,宜选用叶绿体大、数目少的材料。
如阴生植物藓类的叶、菠菜叶的下表皮(稍带叶肉)等。
由于在不同的光照下,叶绿体可以运动并改变在细胞中的分布位置。
所以,在不同光照下采集的材料,其叶内叶绿体的形态有所不同。
观察线粒体时,一定要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取,避免破血,以影响涂片和观察效果。
2.1.2临时装片的制作基本程序:净片→滴液→取材→平展→盖片应该注意的问题:将选取的观察材料要放在滴有清水(或健那绿染液)的载玻片上,以使细胞仍然保持在生活状态,便于观察。
2.2 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2.2.1实验操作的简要程序2.2.2 实验操作成功的关键:①选择生活的、成熟的(具有大液泡)、有颜色的(如紫色洋葱)植物细胞。
②所选蔗糖溶液的浓度要适宜(质量浓度为0.3 g/mL)。
例2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时,如选用蔗糖的质量浓度为0.5g/mL的溶液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很明显,但不能复原,检查操作步骤都正确。
分析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故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例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已制作好的原生质体的临时装片(原生质体处于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中)时,应主要观察记录什么?(参考答案:观察测量原生质体的体积大小变化。
)2.2.3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复原的类型——诱发复原与自动复原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一般选用的外界溶液是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
用蔗糖溶液处理活的植物细胞后,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
要使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恢复原状,必须用清水处理,使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才可发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这种复原称为诱发复原。
(因蔗糖分子是不能通过选择透过性的膜的。
)如果在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选择的外界溶液是具一定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尿素溶液(或甘油溶液、乙二醇溶液)等,当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时,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可不再进行实验处理来降低外界溶液的浓度,随即也可观察到植物细胞出现分离复原的现象,这种复原称为自动复原。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的原因是:用硝酸钾溶液处理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当水分子通过渗透作用自由进出细胞时,硝酸根离子和钾离子(植物细胞生活所必需的矿质离子)可经主动运输进入细胞液,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水分渗入的速率增大,由此出现自动复原。
用尿素溶液等处理植物细胞,是因为这些物质分子也可自由进入细胞。
但这些外界溶液的浓度如果过大,同样可导致植物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例4 将同一植物的细胞,依次在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和0.5mol的甘油溶液中,测得细胞的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请回答:(1)在A、B、C中,细胞在蒸馏水中的是,在蔗糖溶液中的是,在尿素溶液中的是。
(A、C、B)(2)试简要分析出现B、C曲线差异的原因是:①。
(参考答案:甘油分子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液,细胞液的浓度不断增大,细胞由失水逐渐变为吸水,直至平衡。
)②。
(参考答案:因蔗糖分子不能进入通过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进入细胞,处在较高浓度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不断失水,原生质层收缩,使细胞液浓度升高,失水减慢,直至平衡。
)2.2.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应用①可以判断植物细胞的生活状态;②可以推测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③可以解释家庭中盐啧食品的防腐原理。
例5某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叶肉细胞时,若要进一步确认这些细胞是否为活细胞,请你为该同学介绍一种判断方法。
简述该方法的操作过程和出现的现象,并说明该方法能判断这些细胞是活细胞的理由。
(参考答案:运用质壁分离的方法。
先观察细胞的形态;然后使叶肉细胞处于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中;观察植物细胞是否出现质壁分离现象。
如果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则可判断是活细胞。
因为活细胞能发生渗透作用,死细胞不能,所以可以用质壁分离的方法进行判断。
)高中生物学的实验教学中,使用光学显微镜除了前面简述的活细胞观察方法之外,最常见的是固定观察法。
该实验研究方法它主要包括认识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的有丝分裂等。
3 固定观察法选用固定观察法进行的实验探究的有“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模块1:P.26-27)、“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必修模块1:P.115-116)、“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必修模块2:P.21)等。
3.1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3.2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3.2.1 实验操作的简要程序:3.2.2 装片制作的注意事项3.2.2.1 怎样选择根尖取材的时间?取材应一般以上午10:00到下午15:00为宜,因为此时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最旺盛的时间。
取材时,要剪取生长旺盛、带有分生区的根尖。
3.2.2.2怎样解离根尖才有利于漂洗、染色和压片?解离根尖时一定要充分,至根尖酥软略带透明焦为合适。
解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使根尖过分酥软,无法漂洗和染色,且染色体成分被破坏。
3.2.2.3怎样才能观察到处于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图像?用显微镜观察已经制作好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需要先用低倍物镜找到根尖分生区,再寻找处于分裂期的细胞相对较多的部位;然后转换成高倍物镜,缓缓调整细准焦螺旋,找到处于分裂期中期、后期的图像,再寻找其他各时期的图像。
为了观察到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分裂,有时候需要慢慢移动装片,从周围寻找到符合要求的物像为止。
例6 取生长健壮的某植物的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右图所示)。
(1)从显微镜下的视野中可以看到,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总是处于[ ]_______ _的细胞数目最多,究其原因是。
(参考答案:[1]分裂间期,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2)如果要看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操作是(C)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二、细胞组分的观察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除了使用显微镜作形态、结构的观察之外,还常常采用细胞组分的观察,以揭示生物大分子在细胞内构建的相互关系,探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功能。
细胞组分的观察方法主要有:分级离心法、纸层析法、同位素标记法、荧光抗体免疫标记法等。
1 分级离心法(见必修模块1:P.44)分级离心法又叫做超速离心技术。
该项实验技术的操作包括:先用低渗匀浆、超声破碎或研磨等方法,使细胞膜破碎,形成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和细胞组分的混合匀浆;再通过差速离心结合密度梯度离心技术,将细胞各组分分离开来。
运用超速离心技术,可研究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组成成分和生理功能。
例7在低温条件下,将绿色植物的叶片置于研钵中,加入某种溶液研磨后,将细胞碎片和细胞器用超速离心技术进行分离。
第一次分离成沉淀P1(含细胞核和细胞壁碎片)和上层液体S1;随后又将S1分离成沉淀P2(含叶绿体)和上层液体S2;第三次离心将S2分离成沉淀P3(含线粒体)和上层液体S3;最后一次将S3分离成沉淀P4(含核糖体)和上层液体S4。
(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下列问题填入相应的符号(S1-S4和P1-P4)。
(1)含DNA最多的部分是(2)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部分。
(3)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存在于部分。
(4)蛋白质含量最多的部分是(5)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存在于部分。
(参考答案:(1)P1 (2)S1;P2 (3)S1、S2;P3 (4)S1 (4)S1、S2、S3;P4)2 纸层析法(见必修模块1:P.97-98)纸层析法是以定性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利用样品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两种不同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将它们分离开来。
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从而将叶绿体中的色素进行了分离。
2.1 实验操作的简要程序:2.2 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2.2.1 提取叶绿体中色素要用到的药品及作用叶绿体中含有两类共4种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这些色素均能溶解无水乙醇等有机溶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