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起源和技术的发展历史共23页

合集下载

技术的起源和技术的发展历史

技术的起源和技术的发展历史

答:一个灯光照明,一把火 。
请看图片。
原始人的生存环境:
生存环境恶劣
生活方式原始
请问:如果你是图片中的一位,你最想要什么?
请问技术的产生原因:
满足人自身的需求和愿望
原始火种的历程:
希望有火光
偶然间利用 天然火种并 保存
火种保存困 难于是发明 了钻木取火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野火
动植物油灯
烛灯
煤油(气)灯
1
2
3
请问这个案例明了什么?
小结:人的需要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需要
发明和革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满足人的需要。
名词解释
• 技术:指人类改成自然的工具和方法的总 和。本教材主要讲的是体现基础性和通用 性的技术。 • 广义指:指工具、人类发明的产器和人工 制品,知识体系、技术知识产生的整个过 程、整个体系,如知识、产品、制度等。
分析下列技术的产生分别满足 了人们的哪些需求?
1)印刷技术 A)吃饱穿暖
2)农耕技术 3)摄像技术
B)把美好的东西存下来 C)了解身体内部奥秘
4)B超技术
D)学习文化知识
分组讨论:
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请同学分组讨论并列举出 对对人类影响最大的10项技术
对人类影响最大的10项技术
任务:技术发展的分类,请阅读P4、p7页
时代 名称
石器 时代 青铜 时代 铁器 时代
分类
代表 人物
重大发 明事件
石制 工具
历史性作用
分类1 分类2 分类3
人区别于猿
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 青铜器 进步 铁制 工具 生产力得到极大提高
分类

人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人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史

人类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史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更迭,人类的认知和技能水平也不断提升,基因工程技术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历史上展现了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将从基因工程技术的起源、发展、应用和未来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带给读者更广阔的视野和知识。

一、基因工程技术的起源基因工程技术是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人工修改和重组,来达到创造新物种、修改现有物种、修复有缺陷的基因等目的的一门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Watson和Crick通过对DNA二级结构的研究,揭示了生命世界的奥秘,这为基因工程技术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Har Gobind Khorana首次合成人工基因序列,并成功翻译编码难题,实现了从基因到蛋白质的转化。

70年代到8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又陆续出现了DNA重组技术、遗传工程等技术,对生物技术、医学界、饲料业、种业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现代医学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并为农业、畜牧业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成为21世纪科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

在农业领域,基因工程技术为粮食安全、植物防病、生态环境治理等带来了方便和效益。

例如,转基因玉米、大豆等作物具有良好的防虫能力和较高的产量,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和推动粮食生产的可持续性。

在医学领域,基因工程技术的出现为疾病治疗、基因诊断等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准的手段。

例如,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将健康基因导入体内达到修复有缺陷的基因的治疗方法,常在癌症、免疫系统缺陷病、遗传疾病等方面应用,可以使患者达到治愈、预防或缓解的效果。

此外,基因工程技术在环境治理、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究等领域也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制造出更加高效的催化剂,从而加速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在不断深入和推广。

移动计算技术发展历史概述

移动计算技术发展历史概述

移动计算技术发展历史概述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概述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历史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1. 发展初期移动计算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当时,人们开始研究将计算能力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

早期的手机主要用于语音通信,功能简单,体积庞大,并且价格昂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开始具备更多功能,例如短信、闹钟等。

2. 数字革命20世纪90年代,移动计算技术迎来了一次重要的突破。

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手机逐渐变得更小、轻便,并具备更多的功能。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技术的引入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手机访问互联网,这被认为是移动计算技术的重要里程碑。

3. 智能手机的兴起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款iPhone,这标志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

智能手机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例如应用程序、触摸屏等。

随着手机操控方式的改变,用户体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智能手机逐渐普及。

4.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随着3G和4G网络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式开始。

人们通过智能手机可以无线上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朋友互动。

移动支付、网上购物等新兴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各行各业的创新与发展。

5. 5G时代的到来目前,全球各地正努力推进5G网络的建设,这将进一步推动移动计算技术的发展。

5G网络将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稳定的连接,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移动应用和服务,如远程医疗、智能交通等。

6. 对社会的影响移动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使得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快捷,加速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和信息传递。

其次,移动计算技术的普及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同时,移动计算技术也促进了城市交通的优化、医疗卫生的智能化等领域的发展。

但是,在享受移动计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的保护。

二、技术的发展

二、技术的发展
5
技术起源于社会需要
• 这是公认的正统看法。如工业革命的纺织需 求导致了新的工作机的发明,矿井排水和动 力的需要导致蒸汽机的改进和发明;火炮控 制的需要促成了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完善化。 等等。 • 但是,在人们没有明确或强烈的社会需求时, 却也有某些新的技术发明。
6
不能简单地把技术起源等同于社会需求
– 要实现数值运算的技术目的,就要有算盘、计算尺、计 算机及相应的运算工具的手段 – 要实现航空航天的技术目的,就要有升空气球、飞机、 13 宇宙飞船等技术手段
宏观动力机制
• 技术发展是在社会中形成的 • 尽管技术本身的基本矛盾也能形成一种 内在的动力,但研究表明,技术发展最 大量的还是来自于社会需求的拉动,因 此只有社会需求才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 最根本、持久和强大的动力
17
政治制度的变革可以解放生产力,也可以解放 人的思想,形成技术发展的新的经济需要和人 力资源。 • 恩格斯就认为奴隶制比原始社会对科学技术 的发展更有推动作用:“只有奴隶制才使农 业和工业之间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从 而为古代文化的繁荣,即为希腊文化创造了 条件。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就没 有希腊的艺术和科学;没有奴隶制,就没有 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立 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1]列宁认 为,而比起封建制度来说,“资本主义生产 创造了无可比拟地超过以往各个时代的高度 发展的技术。”[2]
22
技术体系的发展模式
• 技术体系作为各种技术按照一定规范结合起来的有机 整体,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表现为不同 技术体系的历史更替。 • 纵观近代历史,曾出现三次技术体系的更迭:
– 第一技术体系的形成是蒸汽技术革命导致的结果,开 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中叶。 – 第二技术体系是电力技术革命的结果。开始于19世纪 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完成。 – 到本世纪中叶,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综合化、 整体化趋势的加强以及天人关系矛盾日益显现,原有 技术发展遇到了许多矛盾,开始表现出停滞的迹象, 第三技术体系正在开始形成,其主要标志是微电子和 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海洋技 术等新典技术群的出现。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

第三章近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发展第一节近代科学技术兴起的背景一、十字军东征在渡过500年最黑暗的年代后,到11世纪时,欧洲开始了为时200年的十字军东征。

这次远征在形式上是打着夺回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的宗教旗号,实质上是在摆脱穷困、掠夺财富、扩大教会势力等诸多因素的支配下的侵略战争。

其结果是一方面促进了整个欧洲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恢复和城市的复苏;另一方面,在东方文明、古希腊文明和他们所继承的罗马文明的融合中,推动了一种新文明的诞生。

二、工场手工业和远航探险15世纪下半叶,新工厂主、商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他们要求扩大贸易和到海外去寻找财富,远洋航海和探险事业应运而生。

西欧各国最初是为了寻找从海上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结果,意大利航海家哥仑布(C.Columbus,1451-1506)1492年发现了今天称作美洲的新大陆。

葡萄牙海员麦哲伦(F.deMagalhaes,1480-1521)率领的船队从1519年8月10日到1522年9月8日实现了环球航行的壮举。

远航探险和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的社会和科学技术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在这场航海探险中所体现出的自信和冒险精神,也为近代科学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三、文艺复兴运动14世纪发端于意大利,随后波及整个欧洲的反神学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

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反对宗教神学的黑暗统治和封建专制,借助复兴古典文化运动,利用古希腊文化中蕴藏的世俗观念、民主思想、理性主义和探索精神,与宗教神学中的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经院哲学相抗衡。

他们在文学、绘画等方面极力宣扬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想。

四、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运动从14、15世纪开始,在西欧与中欧国家兴起,运动的目的是改革教会,建立起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教义,同时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改革政治制度的要求。

五、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欧洲的传播中国、印度和阿拉伯等东方国家的科学技术在中世纪陆续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的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摄影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摄影技术是指利用光线和相机等工具,将图像记录在感光介质上的一种艺术和科学。

它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不断地迭代和创新,成为现代视觉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摄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古代的墨子学派就提出了“光影记录”这一概念。

然而,直到19世纪初,现代摄影技术才真正诞生。

早期的摄影技术使用的是相机暗箱原理。

1816年,法国物理学家尼埃普斯·尼埃普斯发明了暗箱相机,它通过一个小孔将景物的倒立影像投射到相机后部的感光介质上。

然而,这种相机暗箱非常笨重且操作复杂,限制了摄影的应用范围。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第一台可固定图像的相机,他将银盐溶液涂布在铜板上,经过曝光和处理后,成功地记录下了第一张照片。

这一发明标志着现代摄影技术的诞生,也开启了摄影技术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摄影技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1851年,美国摄影师菲尔莫·迪戈雷发明了胶片摄影技术,取代了铜板摄影的繁琐过程,使摄影更加方便。

1888年,德国发明家卡尔·本茨推出了第一台可大规模生产的便携式相机——柯达相机,使摄影进一步普及。

20世纪初,摄影技术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1900年,德国发明家奥斯卡·巴纳克发明了可换镜头的相机,使摄影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拍摄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

这一发明不仅提高了摄影的灵活性和创造力,也为摄影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0世纪中叶,数码摄影技术的出现再次推动了摄影技术的发展。

1975年,美国的斯蒂芬·萨斯纳格发明了第一台数字相机,它使用光电传感器将图像转化为数字信号,存储在电子设备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数字摄影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摄影更加方便和易于编辑。

21世纪以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摄影成为了主流。

如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拍摄照片,并通过社交媒体与他人分享。

同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引入,也为摄影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

一、教育技术的起源:教育技术是一个涉及范围广泛且历史悠久的领域。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并提高学习效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的转变。

以下是教育技术的起源和发展的简要概述:1.古代教育技术: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利用一些简单但有效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和技能。

例如,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古希腊的演讲术,以及利用蜡板、羊皮纸等材料进行书写等。

这些方法虽然简单,但却在当时的社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工业革命与教育技术的进步: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们开始利用机械化、电力和化学方法等新技术来生产和传播知识。

例如,摄影技术的发明使得人们可以记录并传播现实生活中的图像。

电影、广播和电视等媒体技术的出现也使得人们可以更轻松地传播信息和知识。

这些技术的发展对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和生动。

3.数字时代的教育技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开始利用数字技术来创造和传播教育内容。

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网络教育等新形式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更加灵活地学习时间和地点。

在线课程和学习平台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也使得教育体验更加沉浸式和生动。

4.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进步。

未来,教育技术可能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适应学习,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行为,从而为他们提供更符合需求的学习资源和路径。

此外,教育技术也可能会更加注重跨学科和综合性学习,利用多种媒体和技术来创造更丰富、更多元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的来说,教育技术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进的领域。

从古代的简单教学方法到现代的数字时代,教育技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创新。

未来,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教育技术也将继续发展和进步,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技术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五、技术的三次重大变革
第一次 约14000年前至18世纪 人类由游牧生活变为定居生活
第二次 从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 蒸汽机的出现带来的工业革命
第三次 二十世纪末 计算机及高速通信网的发展
小结
• 本节课主要是从技术得起元和发展方面进行 了介绍,让同学们对技术有了初步的了解
一、技术的起源
技术最早源于人类寻找、生 产食物,制作衣服和与野兽 搏斗等生存的基本需要。
二、技术的进步源于什么?
◆人类对理想书写材料的需求促使了造 纸术的发明!
二、技术的进步源于什么?
甲骨
二、技术的进步源于什么?
竹简
二、技术的进步源于什么?
帛 书
二、技术的进步源于什么?
纸பைடு நூலகம்
二、技术的进步源于什么?
名扬天下的黄道婆也曾在水南 村居住学艺。早在南宋理宗帝年 代,年仅13岁的黄道婆为逃避当 童养媳随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 当时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 中原汉族,黄道婆就倾心向黎民 学习用木棉絮纺纱,用米酒、椰 水、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 色染线,用机杼综线、挈花、织 布的纺织印染技术,并比欧洲早 400年发明出脚踏“三绽三线”纺 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提 高了织锦质量,成了一名“中国 古代伟大的女纺织家”。
一、技术的起源
穴 居 狩 猎 的 原 始 生 活
一、技术的起源 石斧、石刀
七孔石刀
石斧:战国,哈密市天山乡板房沟 采集,完整,长菱形,中间有孔, 侧面有凹痕,外形美观,独特。比 例搭配合理,用途趋向专一化。
一、技术的起源
一、技术的起源
骨针
一、技术的起源
1. 也叫“骨片”,某些低等动物体内呈针状或其他形 状的小骨。如海绵、放射虫、海参都有不同类型的骨针, 骨针有支持组织,保护身体的功能。 2.人类最早期的缝纫工具。在我国,骨针从旧石器时代 晚期开始出现,到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普遍使用,直 到战国秦汉时期铁针出现并普遍使用后才被淘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