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70年代

合集下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影响
1、农奴制的存在 严重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奴制的存在 导致俄国对外扩 张战争的失败 3、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挽救统治 危机(目的)
美国内战
1、规定农奴在法 律上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能买卖农 奴和干涉他们的 生活
2、农奴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必 须以高出当时实 际地价许多的价 格出钱赎买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
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 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一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植、掠夺印第
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实外质国历史》
—— 摘自林肯1860年3月在康涅狄格州的演说
材料一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一个极大的错误,……需 要我们在我们的选票所能及的地方纠正这个错误。 ……总之,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的一个祸害,之 所以还要忍耐,仅仅因为它的实际存在使我们必须对它忍耐, 越出这个范围就必须把它当作错误对待。
1、性质:沙皇实行 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2、地位:是俄国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3、作用:加快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 伐

19世纪六七十年年代 正确写法

19世纪六七十年年代 正确写法

19世纪60至70年代的正确写法在中文语言中,表示时间的年份通常使用阿拉伯数字与汉字结合的形式进行书写。

然而,对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表示方式却存在一定争议。

一些人认为应该写作“1960年代至1970年代”,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应该写作“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本文将阐述19世纪60至70年代的正确写法,旨在解决该问题并规范大众在表示时间年份时的书写习惯。

1.概述在中文表达时间的年份时,一般情况下会使用“年代”这一词语,结合阿拉伯数字进行书写。

表示20世纪80年代时,写作“1980年代”。

2.针对19世纪60至70年代的不同写法分析对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表示方式存在两种不同的写法:一种是“1960年代至1970年代”,另一种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这两种表示方式在书写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准确性和规范性却备受争议。

3.“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差异“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表示方式相对直接,其中的“1960”、“1970”为具体的年份,该表示方式更加清晰明了,准确表达了这一时期的具体年份。

然而,“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则稍显模糊,其表示方式不如前者直观,很难准确确定具体的年份。

4.正确的表示方式对于19世纪60至70年代的表示方式,应当采用“1960年代至1970年代”这一写法。

这样的表示方式更加清晰明了,准确表达了所指年份的具体范围,有助于避免歧义和误解。

相比之下,“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困惑,不够准确和规范。

5.结论在书写时间年份时,尤其是对于19世纪60至70年代这样的特殊时期,应当采用“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表示方式。

这样的书写习惯不仅更加准确、明了,也更有利于促进时间信息的有效传达。

希望大众在今后的书写中能够遵循该规范,规范化时间年份的书写方式。

6.历史时期的准确表达准确地表示历史时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学术研究、历史记载以及文化传承来说。

电气时代

电气时代

4.(2013·辽宁营口·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 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材料二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美国家的人们不仅能与千里之外的人们用电 报迅速通信,还能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还使人类翱翔天空的理想变成 了现实。 材料三 空间技术包括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最新科学技术,并以数学、物 理、化学等多门学科知识为基础。空间技术的开发开创了卫星通信、空间科学 和军事应用等新领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提到“蒸汽机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为蒸汽机的改进做出 巨大贡献的是谁?请写出一例在这场革命中,以蒸汽机为动力而发明的交通工 具?(2分) (2)材料二中“将夜晚的街道变得彻夜通明”的科学家是谁?谁“使人类翱 翔天空的理想变成了现实”?此时人类社会进入到什么时代?(3分)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哪一特点?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 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 活, 但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变暖等很多负面影响,谈谈你的看法。(3分)
通过图片,你认为近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负 面影响?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时间: 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国家: 美国、德国 标志: 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发明大王: 爱迪生——碳丝灯泡(1879年) 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汽车(1885年)
英开始--法美结束

英国—法美—德俄日
重要标志 改良蒸汽机-蒸汽时代 电力广泛应用-电气时代
时代
经济 结构
开始部门 棉纺织---轻工业
电力---重工业

19世纪6、70代前后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原因

19世纪6、70代前后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原因

▁▂▃▄▅▆▇█▉▊▋▌精诚凝聚 =^_^= 成就梦想▁▂▃▄▅▆▇█▉▊▋▌19世纪6、70年代前后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原因1、19世纪70年代以前:(1)、自发性。

那时,工人阶级诞生不久,还没有真正组织起来,比较突出的几场斗争,基本上没有事先的安排和周密的计划,而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怒之下便起来战斗。

(2)、暴力多。

都是暴力行动、武装起义。

宪章运动虽说以请愿方式为主,但是在其第二次高潮(1842年)中,也有几处地方发生了武装冲突。

(3)、政治斗争为主。

1831年里昂工人第一次起义时,高呼“不能工作而生,毋宁战斗而死”的口号,属经济斗争。

但是1834年第二次起义时,已喊出了“不共和,毋宁死”的战斗口号,显见是政治斗争。

宪章运动争取普选权,六月起义要求“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第一国际要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巴黎公社直接夺取了政权,这一切都属于政治斗争。

(4)、斗争都遭到失败。

这一时期的工人运动全部遭到了镇压,没有一次武装起义取得胜利,这种自发、分散的暴力斗争并不能引导工人运动走向胜利。

(5)、工人运动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

那时工人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背景下发生的。

在自由主义这股历史潮流的影响下,工人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是自由主义潮流中的更彻底的力量,在推动主潮流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至于工人自身,除了第一国际提出的奋斗目标之外,其余各次斗争提出的要求基本上并未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普选权、劳动权、集会结社权、政治平等权、劳动保障权等等,都是资产阶级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允许的。

2、19世纪70年代后:(1)、自发性斗争少了,有组织的斗争增多了。

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文化素质和组织程度大为提高,马克思主义在工人运动中得到迅速传播,工人政党和组织的相继建立,这就使工人运动由自发性向组织性增强方向发展。

(2)、由暴力斗争为主向合法斗争为主发展。

一方面因为资产阶级的民主的扩大,进行合法斗争有了可能;另一方面工人政党和工会的普遍建立,比以前更讲究斗争策略。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汇总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汇总

②兴起
A、时间: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贻来牟机器磨坊 B、地点: 上海广州天津 原因 等沿海地区 C、途径: a.经济基础好 部分中小地主、官僚、 b.交通便利 买办商人、华侨投资 c.便于引进先进 上海发昌机器厂 部分手工工场转变为近代 技术、设备 企业 d.自然经济解 开设的厂矿 D、代表: 体较早 E、概况:投资总额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材料四
当然用国货 了!
日本货都 被烧了、片材料所反映的场景与民族工业发展有什么关系?
社会环境: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抵制日货、提倡国货)促进 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五:
“中国之所以受欺是由于没有工业没有 科学。” 我的第一个企业成功的主要原因,是那 时的爱国运动推动了这个企业的发展,因 为当时每个人都愿意买国货。 ——“火柴大王”刘鸿生
推翻了专制统治,扫清了一些障碍 ①辛亥革命的影响:
(3)概况 ①新建厂矿企业和新增资本增加 ②新式工业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迅速 ③火柴、榨油、造纸等轻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④重工业也有了一定的增长 (4)影响:
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中国无产阶 级登上历史舞台
(5)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特点(1912----1919年)
上述图文材料反映民族工业发展哪方面的因素?
社会思潮:民族资产阶级的爱国心-“实业救国”
材料六: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时 间 1915年与1914年相比 国 别 欧洲列强 减少比例 约1/5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英国 法国
德国
1/2 1/3
完全停止出口
材料七:一战期间面粉出口增长表
(1)时间:1912—1919年 (2)原因: 材料一: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 专制政体被推翻,共和政体的确立,一 会,建设我新社会,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矣! 定程度上铲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材料二:民国创立后,资产阶级不再像以往那样居于“四 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 民之末”。不少实业界人士进入国家政府部门或国会。如 位。 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张謇等。 材料三: 南京临时政府经济方面的法令和措施:奖励和保 护工商业,鼓励人民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 民国政府颁布了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 各省设立实业公司。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概念解析
5. 自由贸易政策
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和有关要素在国 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 19世纪中期自由贸易政策(亚当斯密理论、工业革命影响、英国推 行表现)20世纪初被贸易保护主义代替--- 二战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 ---二战后从贸易保护转向自由贸易(美国政策 GATT---WTO)
材料三:
1820 英国 美国 45~55 34~45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1875 0 40~50 1913 0 33 1926 4 20 1931 17 53 1952 17 9 1965 6 6. 7 1985 1. 7 3. 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26~1985年美国进口关税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9分) (4)在当代贸易自由化趋势中,出现了哪些区域性经济一体化组织?这 些组织的出现对贸易自由化趋势有何影响?(7分) (3)低——高——低。低——高的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 危机;高——低的原因:美国经济实力提高;倡导自由贸易。 (4)①欧共体(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 影响: ①区域经济一体化为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促进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快速发展;②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成员国 家处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往往在多边贸易谈判中更加难以妥协, 对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目标具有潜在的干扰性。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中国(近代化孕育、启动)
政治
列强入侵,破坏主权,民族危机出 现,阶级矛盾激化,中国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旧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及附件、三元里抗英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中国被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自然经济逐

第十六章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第十六章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二)倒幕运动的过程
下级武士 “尊王攘夷” 1864年8月,英、法、美、荷占领了下关 炮台 ,驻兵横滨等地。 幕府为首的封建体系便成为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最大的障碍,“尊王攘夷”转为“倒 幕”运动。 1868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 了“王政复古”政变 末代 1869年夏,幕府统治宣告结 将军德川 束日本进入明治政府时期。 庆喜
(二)1832年改革法案
1831年 6月4日改革法案通过 。 第一,调整选区:居民不满2000人之市镇, 完全取消其代表权;居民在2000人至4000人 之间的选区,由二名代表减为一名。因此而 空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 第二,确定选民资格:在城市里,凡全年收 入房租不少于10英磅的房主和全年缴纳房租 不少于10英磅的房客都有投票权。 通过改革,全国选民由5l万增加到80万。
结束
பைடு நூலகம்
雾月政变:1851年1月10日波拿巴免去巴 黎驻军司令尚加尔涅的职务,独揽了军事 大权。12月1日夜,他调集七万军队控制 巴黎,第二天解散立法会议,政权完全转 入总统手中。这就是所谓的路易· 波拿巴的 雾月政变。
具体措施: 1.控制立法团,波拿巴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在 每个选区成立候选人提名组织,由皇帝授意它提 出候选人名单,强迫选民选举拥护他的人;第二, 规定立法团主席和各个重要委员会都由皇帝任命。 2.废除地方自治。皇帝或省长有权解散议会,地 方警察及收税吏等都由省长任命。 3.建立了组织严密的警察系统和一个由40万人组 成的军队,以监视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镇压人民革 命运动。 4.文化教育界施用高压手段。
(二)农奴制的危机 农奴制经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讨论为什么? 在自由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也是代役租 农民,他们随时可被地主召回劳动,影 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在对外贸易中, 俄国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产品,沦为 西欧各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中国(近代化孕育、启动) 世界(近代化发展)
政 治
经 济
列强入侵,破坏主权,民族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 危机出现,阶级矛盾激化, 扩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诞生,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 建社会,进入旧民主主义革 展 。德意志统一、德意志帝 命时期。 鸦片战争、《南 国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早 京条约》及附件、三元里抗 期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 义、《共产党宣言》、巴黎公 英 社、马克思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工业革命扩展,主要资本主 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义国家开始向工业文明转型 ; 市场。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资本主义列强加紧对外侵略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 扩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 洋务运动兴起、民族工业 步形成。工业革命 、世界市 产生,经济近代化开始 场初步形成,自由贸易政策、 国际经济交流资本准则
概念解析
2、四大美术流派及特点
提示:(1)印象画派与立体画派是从绘画的技艺上区别, 立体画派是属于现代主义。 (2)中国画里面与印象画派相仿的是写意画派,但在表 现手法上,印象画派是油画,中国画是水墨画。
例:《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以下文艺名作中,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风格一致的 有 P155
强调色彩的作用。代表作 ----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 知识定位 艺术流派——概念内涵、外延 解题关键点 导人民》 。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 义和现代主义美术流派的特点。现代主义美术采用夸张、变形与抽象 ( 2 )现实主义美术( 19 世纪中期): :注重表现社会 的表现手法,大胆运用各种新材料。题干材料体现了现代主义美术的 现实。代表作 --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特点,故D项正确。 (3)印象画派: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光 和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 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代表作---凡高的《向日葵》 (4)现代主义美术(20世纪以来):反传统和反理性, 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流露 出艺术家愤怒、消极、悲观、失望等复杂心理。代表作-毕加索的《格尔尼卡》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联线中考:
一、单选题:
1、(2006· 株洲中考)下列用于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 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A.水力—电力—蒸汽
C.蒸汽—水力—电力
B.水力—蒸汽—电力
D.电力—水力—蒸汽
2、(2007· 辽宁中考)现在很多公交车上都用上了“非 接触式”IC卡,人们上车后用刷卡代替买票,方便了乘 客。这种卡应用了物理学上的电磁感应原理,电磁感 应现象的发现者是: ( )
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发明大王”——托马斯•爱迪生 (1847---1931)(美国) “打开电气时代的领袖”, 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爱迪生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一颗好奇的心,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不断
实验的毅力,坚持不懈和果敢精神。
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

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活跃的创造
三、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改善了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生产力 ; 密切了 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 ; 推动了 社会的进步 。
结论: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进步。
据1922年美国国会统计,爱迪生使美国政府在 50年内的税收增加了15亿美元。而1928年的 一项调查则显示,全世界的资本用在与爱迪生
发明有关的事业上的数目达到157.25亿美元
启示:科技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新能源的使用-----电 气时代 科技改变人们的生活
新通讯技术的发明 ----电讯时代 科技加强世界的联系
《第二次工业革命博览会》 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汽车时代 新工业部门的出现---钢铁时代 科技扩大人类活动范围 科技推动经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 第二次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力、内燃机 美国、德国 电气时代 汽车、飞机 电力、石油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三次科技革命比较表

二、重难点透析:1、每次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变化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第一次:(1)(生产力方面的)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第一次飞跃;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2)(生产关系方面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使欧洲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起来(3)工业革命的进行和完成,使一些欧美国家成为力量强大的工业国。

它们以武力打开许多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大门,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残酷的剥削。

第二次:(1)(生产力方面的)人类从此由蒸汽时代跨进了电气时代;生产力有了巨大的飞跃;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

(2)(生产关系方面的)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三次:(生产力方面的)新的科技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历史上的蒸汽革命和电力革命,它使生产工具更新------自动化、智能化;劳动对象发生深刻的变革;劳动者文化技术水平提高。

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一步发展。

2、三次科技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第一次:主要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在世界的统治地位;英国成为世界霸主;东方从属于西方。

第二次: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之间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越来越激化,形成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

第三次:各国抓住这次发展的机遇,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欧共体和日本,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形成挑战,这就使得世界格局也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3、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①第一次科技革命火车机车、汽船等发明的出现,使运输及出行都较为快捷方便。

②第二次科技革命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给人类带来光明,大大延长了工作、娱乐时间。

有线电报、有线电话和无线电报的发明,解决了通讯的麻烦和时间的浪费。

③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的出现为人们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生物工程的发展为人类提供所需的各种产品和服务。

4、历史上中国曾错过三次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请说出中国错过了哪三次战略机遇期?及为什么错过了?(或者问我们在三次科技革命中滞后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中国是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与世隔绝,使我们错失了机遇。

19世纪70年代边疆

19世纪70年代边疆
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 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
一、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边疆危机的表现: 二、边疆危机的表现: 东南—美日侵犯台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东南 美日侵犯台湾 西南—英国侵犯云南 英国侵犯云南、 西南 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西北—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西北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三、中法战争 四、中日甲午战争
一、边疆危机出现的原因
• 3、西北—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西北 俄国对新疆的侵略
(1)阿古柏侵略新疆: 背景:1864年,新疆各族人民在太平天 国和西北回族反清起义影响下,发动了大 规模的反清运动。但是,这些运动都被少 数上层贵族所利用,演变成一场民族间的 内讧,使外敌入侵有了可乘之机。

过程:1865年,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 便乘机侵入新疆,占领喀什 尔。两年以后,阿古 柏悍然宣布成立所谓“哲德沙尔国”,并自产为 汗。 • 英俄的态度:沙俄见有机可乘,便向清政策表 示:既然你们失去对新疆的控制,那么我们为你 们暂时管理一块你们管理不了的地方,那就是伊 犁河流域。1871年,沙俄派兵占领伊犁地区,并 和阿古柏签订条约,承认哲德沙尔国。英国紧步 其后承认阿古析柏政权。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汉族,安徽合 肥人。淮军将领,洋务 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 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 队的进犯,而且练洋操, 议铁路、建台省,为台 湾的现代化作出了突出 贡献,被称为“台湾近 代化之父”。
2、西南—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西南 英国侵犯云南 英国侵犯云南、 云南: 云南:1852年 1858年 1863年 年 年 年 1874年“马嘉理事件”(滇案) 年 马嘉理事件” 滇案)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大了领事裁判权, 大了领事裁判权,扩展了外国在长江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中国近现代大事年表

中国近现代大事年表

1840--1842年鸦片战争1856---年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1844年中关《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8年签中俄《天津条约》、中美《天津条约》、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天津条约》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签订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98—1900年义和团运动1898年戊戌变法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lO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 中华民国成立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标志中共成立1922年7月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1923年中共三大,制定革命统一战线策略1945年中共七大,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城市1956年中共八大,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82年中共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87年中共十三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中共十五大,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1924年国民党一大、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形成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9月秋收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底中共召开瓦窑堡会议1937年秋中共召开洛川会议1931—1933年粉碎国民党四次反革命“围剿”1934年10月—1936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长征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57年中国共产党进行整风,反右派斗争开始1945年8月—10月10日重庆谈判双十协定签字1949年4月北平谈判1946年初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9年9月北平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幕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胜利结束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运动1950—1953年抗关援朝战争1950年镇压反革命运动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颁布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1957年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1958年“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1959年“反右倾”斗争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二月抗争1976年四五运动1973年周恩来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复苏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国民经济迅速回升1971年9月13日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革”结束1971年10月联合国恢复我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中日关系开始正常化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18世纪6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1765年“珍妮纺纱机”发明,揭开工业革命序幕1785年瓦特的改良蒸汽机投入使用1807年富尔敦制成汽船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66年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867年诺贝尔发明炸药19世纪70年代贝尔发明电话19世纪80年代卡尔·本茨研制汽车19世纪90年代马可尼试验无线电报成功17世纪后半期牛顿力学体系确立,标志近代科学形成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证明了电磁感应现象,为电的时代创造条件19世纪初道尔顿原子论标志近代化学的开始17世纪早期哈维血液循环学说奠定近代生理学基础19世纪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衡定律并称三大发现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奠定现代物理学基础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家14—15世纪新航路开辟,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条件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1825年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1857年资本主义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1929—1933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33年初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新模式20世纪50—70年代初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20世纪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大国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1973年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年资本主义世界引发战后最严重经济危机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亚洲新加坡、韩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地区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成立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20世纪90年代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形成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形成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640年—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75—1783年北美独立战争1789年7月—1794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810—1826年拉丁关洲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1861—1865年美国内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1871年德意志统一最终完成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召开议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北美独立战争开始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开始1804年海地宣布独立,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开始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确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美国独立战争结束1794年法国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独立1789年法国发布《人权宣言》1804年拿破仑颁布《民法典》1862年美国通过《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1792年9月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1804年拿破仑称帝,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1882年德、意、奥三国同盟正式建立1907年英、法、俄三国协约最后形成1922年10月墨索里尼在意大利上台,建立法西斯专政1933年初希特勒在德国上台,开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1939年9月—1945年9月2日第二次世界大战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38年9月慕尼黑会议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二战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国闪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2年初《联合国家宣言》签署,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1943年11—12月苏、美、英举行德黑兰会议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开罗宣言》1944年6月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欧洲第二战场开辟1945年2月苏、美、英举行雅尔塔会议1945年7—8月苏、美、英举行波茨坦会议1942年6月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年7月—l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北非战场转折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5年华北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40年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集团开始瓦解1945年5月8日德国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1919年1—6月巴黎和会,凡尔赛体系建立1921年11月—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建立二战后—1991年底雅尔塔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1945年10月联合国建立1949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 华沙条约组织成立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列宁主义诞生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1889年第二国际在巴黎建立1919年3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成立1871年3月—5月巴黎公社1917年11月7日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1935年共产国际七大制定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策略1925年联共(布)“十四大”--工业化方针1927年联共(布)“十五大”--农业集体工业化方针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标志斯大林创建的高度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形成1956 苏共“二十大”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22年苏联成立1991年底苏联解体19世纪上半期亚洲革命风暴1848—1852 伊朗巴布教徒起义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的觉醒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11年辛亥革命1905—1908年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19世纪60-70年代改革

19世纪60-70年代改革

为什么要统一? 为什么要统一?
德意志的统一
背景 必要性 政治分裂阻碍了经 济发展 普具更大优势
意大利的统一
政治分裂阻碍经济发展, 政治分裂阻碍经济发展, 同时受外族奴役 撒丁王国具备统一实 力 加富尔 三个阶段
可能性
俾斯麦
过程 三次王朝战争
评价
结束……迅速发展 结束 迅速发展…… 迅速发展 改变……最富于 最富于…… 改变 最富于
结束……有利于 有利于…… 结束 有利于 困难重重…… 困难重重
时间 1846 年 1861 年
蒸汽机 工业

生铁
铁路 3800 公 里 11000 公 里 ( 3)
670 万 20 万 吨 吨 增 加 了 增 加 了 3400 万 140 万 5倍 吨 ( 4) 吨 ( 6) 2倍
年后的德国, 恩格斯:“1848年后的德国, 在20年中带来的成果比以前 整整一个世纪还要多。”
不 同
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前者是封建性的,没有改 前者是封建性的, 性质 前者是封建性的 变生产关系;后者是资产阶级性质。 变生产关系;后者是资产阶级性质。 从根本改变生产关系。 从根本改变生产关系。
内战背景 内战经过 结果及影响 小结练习
返回
为什么要打内战?(背景) ?(背景 一、为什么要打内战?(背景)
第四节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的欧美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 •美国内战 美国内战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 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运动
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封建农奴制的存在成为阻碍俄国历史
进步的最大障碍,面临全面危机。 进步的最大障碍,面临全面危机。 全面危机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名词解释简答复习重点

外国文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象征主义:19世纪70年代兴起于法国的诗歌流派,强调用有物质感的形象,通过暗示、烘托、对比和联想,表现作家要创造的意境,用间接的象征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一战前波及欧洲各国和各艺术领域。

(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第一部象征主义作品:波德莱尔《恶之花》;象征主义“三剑客”:法国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

)2.未来主义: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文学艺术流派和思潮,兴起于意大利,随后传入俄国,在法、英、德、波兰等国也有一定影响。

创始人是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代表人物有帕拉泽斯基、戈沃尼、帕皮尼、索菲奇等。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发表《未来主义宣言》标志着未来主义诞生.艺术主张:文学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勇于探索未知、面向未来,否定一切文化遗产和传统、以“自由不羁的字句”表达运动的各种各样的形式、速度以及它们的组合。

3.表现主义: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是本世纪初到30年代盛行于欧美的文学艺术流派,首先出现于绘画界,后来发展到音乐、文学、戏剧、电影等领域。

表现主义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其艺术追求是:①在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认为文学不是客观现实的反应,而是主管的自我表现。

②在表现与本质的关系上,主张突破时务的外在表象,直接表现事物的内在本质;摆脱外界的印象,直接表现作者的主观现实。

③在个别和一般上,常常忽略个人的特征,而着重表现全人类的普遍的东西。

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斯特林堡。

代表作家: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琼斯皇》《毛猿》)、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

4.意识流小说:20世纪初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活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

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等意识流的创作方法为主要特征。

“意识流"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提出。

艺术特征有:①作家退出小说。

②情节淡化.③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④时空交错和心理时间。

⑤象征暗示和对比联想。

德国新历史学派

德国新历史学派

施穆勒的经济学说
施穆勒强高强经济学的历史性及其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如果 施穆勒强高强经济学的历史性及其与道德的关系。他认为, 人类只立于自然必然性的规律之下,那么,经济学可称为数学的学问, 人类只立于自然必然性的规律之下,那么,经济学可称为数学的学问, 所研究的也只有自然规律了,并成为永恒的不灭真理。然而, 所研究的也只有自然规律了,并成为永恒的不灭真理。然而,经济学 属于社会科学,受地点、时间、国民性等制约,必须有历史的基础。 属于社会科学,受地点、时间、国民性等制约,必须有历史的基础。 他认为, 他认为,国民经济学是介乎应用的自然科学和比它更重要的精神科学 之间的科学。经济现象既体现自然的、技术的关系,同时又是伦理的、 之间的科学。经济现象既体现自然的、技术的关系,同时又是伦理的、 心理的关系、 心理的关系、经济组织不外是由这些经济规律和伦理所规定的生活秩 他把生产、交换、分工、劳动、 序。他把生产、交换、分工、劳动、工资等不仅看做是经济技术的范 而且视为伦理心理学的范畴。因此, 畴,而且视为伦理心理学的范畴。因此,新历史学派也被称为历史的 伦理学派。 伦理学派。 施穆勒是19世纪80年代经济方法论之争的主要论战者, 19世纪80年代经济方法论之争的主要论战者 施穆勒是19世纪80年代经济方法论之争的主要论战者,以后奥地 利学派和历史学派之间的争论持续了20 20年 利学派和历史学派之间的争论持续了20年,成为学说史上一次重要的 方法论之争” “方法论之争”。
施穆勒的经济学说
古斯塔夫·冯 施穆勒(1838-1917) 1838生于符 古斯塔夫 冯·施穆勒 生于符 腾堡海尔布隆市的一个官吏家庭。 腾堡海尔布隆市的一个官吏家庭。毕业于蒂宾 根大学。 年任哈雷大学教授, 根大学。 1864年任哈雷大学教授,1872年转任 年任哈雷大学教授 年转任 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 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斯特拉斯堡大学教授, 1882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年任柏林大学教授 1912年教授职务退休。1884年任普鲁士枢密院 年教授职务退休。 年教授职务退休 年任普鲁士枢密院 顾问。 年发起“ 顾问。 1873年发起“社会政策学会”并担任主 年发起 社会政策学会” 年后, 席。 1878年后,主持《国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 年后 主持《 丛书的编审, 年创办《 究》丛书的编审, 1881年创办《德意志帝国立 年创办 行政和国民经济学年鉴》 法、行政和国民经济学年鉴》。早年受自由主 义思想影响,但从19世纪 世纪70年代开始意识到 义思想影响,但从 世纪 年代开始意识到 旧中间阶层” 包括自耕农 包括自耕农、 “旧中间阶层”(包括自耕农、城市手工者和中 小人 没落的趋势和“新中间阶层”(白领、工人、职员、经理、公务 商人)没落的趋势和 商 白领、 商人 没落的趋势和“新中间阶层” 白领 工人、职员、经理、 员等)的发展 因而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 的发展, 员等 的发展,因而认为,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秩序的稳定,需要阻止 旧中间阶层”的继续没落,保护“新中间阶层” “旧中间阶层”的继续没落,保护“新中间阶层”。

微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

微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主要标志及领先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领先国家:在电力技术发展方面,美国和德国走在最前列。

易错微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易错: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快的是美国和德国,而不是英国。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处于领先地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被美国和德国赶超。

“电气时代”的书写易错:“电气时代”易误写成“电器时代”或“电汽时代”。

例题1 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具有标志性的成就是()A.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B.汽车的发明C.蒸汽机和轮船的发明D.电力的广泛应用答案:D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故选D。

例题2 进入“电气时代”,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A.美国、德国B.英国、美国C.英国、法国D.法国、德国答案:A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领先一步的是美国、德国,故选A。

1.“电气时代”这一概念的确切含义是()A.发电机的出现B.电力在生活上使用C.电力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广泛使用D.电能的开发和在生产上的使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A.18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C.19世纪晚期D.20世纪初期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A.蒸汽时代B.信息时代C.电子时代D.电气时代4.右图是3D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大西洋触冰山沉没的画面。

100多年前的这场灾难中能够有600多人获得救助,是因为运用了当时最先进的()A.手机通讯技术B.已蒸汽轮船C.无线电报D.计算机技术1.C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主要标志是电力的广泛应用,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故选C。

2.B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19世纪70年代,故选B。

3.D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的时代是“电气时代”,故选D。

19世纪30-70年代的英国

19世纪30-70年代的英国

第一节19世纪30-70年代的英国【参考书】1、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

2、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一、1832年议会改革1、背景:三方面(1)英国工业革命进展到19世纪30年代初,工业资产阶级已经积聚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广大的工人群众也成为英国社会的主要的阶级力量。

工业资产阶级拥有的企业,已具有相当规模。

19世纪20年代,英国工业生产已占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生产比重的一半;1825年,拥有的蒸汽机已近15000台。

《欧文自传》记载一个叫奥尔德诺的工厂主,在1790-1791年两年内,就赚得利润34000磅。

1821年,英国全部家庭从事农业的只占33%,从事工商业的占48%。

(2)腐朽的议会选举制度成为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群众取得政治权利的最大障碍。

A、选举区的划分与时代的发展相脱节。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都有高额财产资格限制。

2400万总人口,选民约48万,只占总人口的2%。

(3)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辉格党也企图借助于改革的力量削弱自己的政敌—代表土地贵族利益的托利党。

2、过程和内容1832年6月,改革法案终于获得通过。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规定:第一,降低选举资格。

城市的居民凡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房户主和年租在10镑以上的房客都有选举权;农村中的选举资格是年收入在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在50镑以上的租地农业家也取得了选举权。

这样,选民由原来的47万多增加到81万;选民由原来占人口的2%发展到占3.4%。

第二,取消、减少部分衰败选区的议员名额,增加西北部新兴工业城市的代表名额。

取消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衰败选区”以及这些选区原有的111个代表名额。

将32个小的选举城镇的代表名额各减少1名。

对143个代表名额重新作了调整。

增加了在工业革命过程中新兴起的大城市如曼彻斯特、伯明翰、利兹等的代表名额。

3、意义:三方面(1)打破了土地贵族势力在英国政治上的长期垄断地位,使工业资产阶级分享到了政治统治权。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

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分析及采取的措施本文为您分析,美国上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的成因及采取的措施,美国政府为了扭转70年代经济滞涨采取了哪些措施?一、1970-1982年美国“滞胀”成因1、科技发展正处低潮、出口贸易份额下降、实体经济缺乏增长点是根本原因。

在“滞胀”阶段,美国共经历了4 次经济危机(分别为1970 年11 月,1975 年3 月,1980 年7 月,1982 年11 月)。

这几次经济危机期间,在生产下降和失业率猛增的同时,物价不但没有下跌反而普遍大幅度上涨,成为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和低经济增长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

缺乏增长点的实体经济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美国经济出现停滞始于1969 年,当时的通货膨胀率约在5%左右。

美国经济为什么会出现“停滞”?原因在于:其一,战争对美国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刺激正逐渐消失。

比如五、六十年代美国工业高涨,得益于世界大战积累起来的被抑制的对固定资产、住宅建筑、耐用消费品的需求,以及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刺激。

这些因素在70 年代以后已经逐步消失。

其二、科技发展处于低潮。

20 世纪40 年代末,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率先掀起了以原子能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先导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五、六十年代以来推动了美国工业的高速增长。

但经过了近20 年的科技高潮后,到70 年代初,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力已经明显减弱。

直至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基础上,全世界范围内以微电子技术、生物工程、新型材料、宇航工程、海洋工程、核能技术等尖端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的新科技革命才再掀高潮。

其三、美国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贸易额开始下降。

自1960 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国际间流动的限制大大减少,世界市场竞争加剧。

1947 美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约三分之一,1948 年下降到23.5%,1960 年下降到18.2%,1970 年再降到15.5% 。

19世纪70年代边疆

19世纪70年代边疆

(2)清政府内部“海防”与“塞防”之争 背景:近代中国边疆与海防同时出现的巨 大危机。 性质: ? 代表人物: 李鸿章 左宗棠 焦点:放弃新疆还是收复新疆
• (3)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左宗棠为首的一 部分官吏主张尽快收复新疆。1875年,清 政府任命左宗棠为软差大臣,西征新疆。 • 结果:左宗棠进军新疆后,在人民的积 极支持和配合下,采取“先北后南,缓进 速战”的方针,连连获胜。于1878年初, 消灭了阿古柏的入侵势力,收复了除伊犁 以外的新疆全境。使脱离中国14年后的新 疆再入版图。
刘铭传
刘铭传(1836-1896) 字省三,汉族,安徽合 肥人。淮军将领,洋务 派骨干,台湾第一任巡 抚,不但打退了法国舰 队的进犯,而且化之父”。
2、西南—英国侵犯云南、西藏 云南:1852年 1858年 1863年 1874年“马嘉理事件”(滇案) 结果:《烟台条约》的签订—扩 大了领事裁判权,扩展了外国在长江 流域的通航权益,更利于洋货倾销, 便于英国对我国云南、西藏的侵略。
• (4)收复伊犁 1887年任崇厚为全权大臣赴俄谈判— 1879年10月签订《交收伊犁条约》,使我 国伊犁北、西、南三面被俄国包围。 1880年曾纪泽赴俄谈判—1881年2月签 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回伊犁地区及南 境的领土,争回一部分原约中失去的权利。 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一巡 抚为刘锦棠。
曾纪泽(1839 -1890),字劼 刚,湖南双峰荷叶人,曾国藩 之子。生于清宣宗道光十九年, 卒于德宗光绪十六年,年五十 二岁。袭父一等毅勇侯爵。同 治间。历使英、法、俄诸国, 与俄人力争,毁崇厚巳订之约, 更立新议,交还伊犁及乌众岛 山,帖克斯川诸要隘,有功于 新疆甚大。官至户部左侍郎。 卒,谥慧敏。纪泽学贯中西, 有诗古文及奏疏若干卷,早岁 所著,有《佩文韵来古编》、 《说文重文本部考》、《群经 说》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地半 封建社会

经济上: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 度越来越深,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中国社会 的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列强侵略 由商品输出为主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民族资 本主义初步发展。 • 政治上:西方国家扩大对中国侵略,清政 府最终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央政府完 全殖民地化。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正式合流。 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 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 动。 • 思想文化上:洋务思想破产,维新思想流行。 中国的思想不断解放。
国际情况:
• 政治:以英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形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 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资本主义产 生)
主要内容:
1、列强侵略:19世纪70年代边疆危机、 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 中日战争、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民族危机对策: (1)反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 战、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 (2)探索----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 3、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