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修改稿)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新世纪,教育的本质在于拓展人的价值,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焕发人的生命活力;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生存智慧的、自主发展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人;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学生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独创的品质;教育的宗旨在于开启人的生存智慧,使学生“人人成功,个个成才”,以使他们人生幸福、生活康宁,最终达到社会昌明的人类理想,这是教育的根本,也是素质教育的精髓。
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育的价值、教育的宗旨都在诠释“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理念。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一切为了”这四个字强调的是“学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起点和终端,是教育的本体”,也就是说,学生既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同时又是教育教学的落脚点;“每一位学生”突出的是要关注全体学生,特别是教育教学中被轻视被忽视乃至被漠视的边缘人;“发展”指的是学生全面、和谐、主动的发展。
学生的“全面、和谐、主动发展”在学科中落实在了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调统一”上。
就拿语文课程来说,《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第一条旗帜鲜明地中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来看看它的具体表述:“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一点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使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这里侧重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里侧重的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生应该具备这基本的语文素养,这里的语文“素养”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它涵盖了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基本的知识能力和底蕴修养。
让教育在爱中行走没有对事业的挚爱,没有对学生的热爱,“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也就成了“空中楼阁”,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完整版)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江西省**市**县第三小学李晓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该如何做?在此,本人从几个侧面试作浅显的探讨.一、学生发展的前提让每个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全球三大旅游公司之一的罗森帕斯旅游公司,以重视员工的人性化管理而著称,他们对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被捧为金科玉律的顾客是上帝的经营理念进行了大胆修正,旗帜鲜明地提出员工第一,顾客第二的新概念。
公司管理者认为,只有把员工摆在第一的位置,才能使员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把一流的产品、一流的服务提供给顾客。
我想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于学校管理,即教师第一、学生第二。
因为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学校管理者应为教师发展铺路,让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
二、学生发展的根本让良好习惯伴随学生终身。
有人问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他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 他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
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这说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良好习惯的培养是学生终身发展的根本。
1.在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习惯.教育需要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意境和氛围,良好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是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催化剂,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促进良好习惯养成.2。
在日常管理中培养良好习惯。
让学生在学校细致的点滴的日积月累式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行为训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立人”办学理念解读

以立人为核心,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走进桃李园学校,步行数十米,便可见高耸的泰山石旁一尊镌刻着“立人”二字的石头,构成了桃李园学校“修身”为基础,“立人”为目标的学校文化之本和育人之道。
“立人”二字凝聚了学校发展的精气神,浓缩了学校办学理念和教育特色,体现了教师为师、育人和学生做人、为学所追求的崇高目标。
发展以人为本,立人以德为先。
桃李园学校的“立人”,不仅仅是立学生,也是立教师,更是立学校。
立学校:坚定不移地立足于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基础,“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发展”是桃李园学校的办学目标,“立人”也是学校整体的精神气质,是有别于其他学校的内在的精神、价值、理想和个性体现。
它反映在学校的一草一木上,师生的一言一行上,反映在校园建设中、反映在课程、课堂上,也反映在师生的精神面貌中。
“立人”是桃李园学校独有的卓越风格和积极向上的风气,是一种独特而有丰富意义的教育理想,而且这种理想贯穿于学校的办学进程之中。
立教师:桃李园学校要求,做教师,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要立己,更要立人。
做教师要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充满爱心,有深厚的文化素养、渊博的科学知识,教师要学为人先,与时俱进,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做适应时代要求的学习型教师。
好教师一定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让所有学生都成长为有用之才。
立学生,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潜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好;相信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人、成才、成功。
桃李园学校把学生“当人才来欣赏与培养”,教育学生学会成为一个懂得感恩,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人。
立人就是教育、引导、支持人成长,支持人从内心获得生活的意义、生命的尊严,从而保持友善待人、团结互助、合作创新的团队意识。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是“立人”教育的职责所在。
“立人”是学校文化建设之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这个家园中,师生一起探索人生的价值,实践人格的完善与升华,创造一种独特的道德共同体和生活共同体,让师生共同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馨、可爱和和谐,感受到教育的鼓励、接纳、召唤和支持,从而创造出“学园、乐园、家园”这样一种独特的学校教育精神,一种独特的教育价值和目的,一种独特的使师生获得精神提升的环境,从而培育出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之才。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面向全体学生不仅包括学习成绩好的还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一、教师变了。
1、教师的角色变了。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传统的教学活动与研究活动是彼此分离的,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们的“专利”。
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为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与建设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同时确立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
从以前的填鸭式学习到现在的自主学习。
2、教师的教学行为变了。
学生观变了: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关心每一个学生”成为教师的口头禅,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注重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性动、独立性和创造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能力。
课程观变了。
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消极解释和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
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堂的感受。
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已经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
教学观变了: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新课程中,教师逐步形成了“对话”意识,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起分享理解,即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堂中,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少了,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和互动的现象明显多了。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概念:终身发展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不断学习、成长和发展的过程。
终身发展的理念强调个体在各个阶段都拥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以实现自我潜能。
在教育领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意味着从学生的早期教育开始,为其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和资源,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使其能够在社会、职业和个人生活中不断适应和成长。
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当今社会,知识和科技的更新和变革日新月异,要想取得长久的成功,只有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才能不断适应和成长。
从学生时代开始,就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培养其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为其未来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全面优质的教育全面优质的教育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首要途径。
学校应该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他们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全面优质的教育,学生可以获得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综合能力,为未来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途径。
终身学习的态度包括积极进取、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和适应变化等精神品质,而终身学习的习惯则包括自主学习、自我反思、信息获取和分析等行为习惯。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使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好奇心,勇于实践和创新,乐于探索和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三、提供终身学习的资源和机会提供终身学习的资源和机会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必要途径。
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科技设施、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等,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校应该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诊断和跟踪,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和支持,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给新时期的班主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校也更加重视德育工作,更加重视按照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龄阶段的德育内容和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
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人们常说,茂密的森林是灵芝的摇篮,深邃的大海是珍珠的摇篮,雄峻的大山是宝石的摇篮,辽阔的天空是星星的摇篮,而班集体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摇篮,班主任在班级中开展高效的德育工作,正是全体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学生中起榜样作用,从而达到以德育人做一位好教师不容易,做一位好班主任更不容易。
中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
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影响非常重要,他们的思想、言行、作风和品德,每时每刻都在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学生。
对于一位高中班主任来说,显得尤为突出。
作为班主任,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做得好的给予及时表扬,差的给予批评,否则会是非不分,乱了章法。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一个思想高尚、品德优秀、作风正派的班主任,一个正直、善良、公正为人的班主任,一个举止文明、仪表大方、礼貌待人的班主任,必定能赢得学生的尊重、信任和爱戴。
试想,如果一个班主任告诫学生不能迟到,而自己上课或开班会课又常常迟到;如果他教育学生要爱护公物,而自己又损坏公物,那么,长此以往,这位班主任威信何在?初建班时,我发现学生不喜欢劳动,有的躲,有的出工不出力。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是评价班主任工作的标尺。
第一,学生的发展是中心。
当“学生的发展”摆在中心位置的时候,班主任的管理行为也应该从“权威”走向“以人为本”,在班级里,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都是管理者,学生作为管理主体更加突出,自主管理与民主管理将是最佳的选择。
打破“师道尊严”的影响,师生建立互尊互爱的平等关系、教学相长的相互学习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追越民主与科学。
第二,“每一位”都是主角,“每一位”的发展都是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在强调“每一位”的时候,它的关联词是“全面”。
“全面”既是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是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面发展,就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了解每个学生的潜在智力、兴趣、爱好和特长,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让每个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交往,学会生存,求得发展,具备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个性培养,就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可能地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第三,班主任有三个观念需要更新。
1、树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观。
渴望沟通和交流是人的本性。
在教育活动中,班主任要经常有意识的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师生双向交流氛围,和学生交朋友,师生共建“情感热线”,进行心灵的交流。
2、构建新型的班级管理观。
“人人都能当班干部”,我们要从培养每个学生的能力出发,在班中实行学生干部轮换制。
把管理学生转变为学生服务,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展示个人才能、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和舞台。
3、确立新型的个性发展观。
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每个人的心灵就如同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
正是他们无时无刻不表现自己的个性,才显示出难以想象的创造力和个性魅力。
”这就需要我们做班主任的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要用自己的一双“慧眼”去帮助学生发现自我,认识自我,为各种人才的成长打好基础。
班主任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既宽松又有利于他们发展的土壤和环境,给予更多的呵护和友爱,使孩子的优点尽可能地发挥到极致。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终生学习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技术的迅速革新以及全球化的趋势,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和社会环境。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意味着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有目的地选取学习资源、独立地组织和实施学习活动、自觉地控制和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也是实现终身发展的关键。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渐掌握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主分配学习时间和自主评价学习效果的能力。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意味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另一个重要素质,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重要需求。
在学校教育中,应该通过开展各种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还应该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创新实践,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创新经验,锻炼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还意味着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等各个方面。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通过多种教育手段和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全面的提升,为未来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还意味着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
教育教学体系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系,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
在这方面,学校应该积极改革教育教学形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使他们能够在不同阶段获得有效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学生需要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实现自身的终身发展。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我们都希望看到学生能够在整个人生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作为学生的导师和引路人,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所谓终身发展,不仅仅是指学生在学校阶段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更是指他们在整个人生中不断学习、成长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建立在全面的素质教育基础上。
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的教育理念。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教育必须从强化基础学科教育的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在学习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和创新。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备自主学习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从而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建立在健康的身心基础上。
健康的身心是学生成功的基石,也是他们终身发展的保障。
学校应该注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建立健康教育体系,教会学生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生活方式。
学校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时发现和帮助那些有心理困扰的学生。
只有身心健康的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有更大的活力和动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建立在全面的人文素养教育基础上。
人文素养是指学生在人性、文明、社会等方面形成的基本素养。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让他们在学习中不仅仅关注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让他们懂得欣赏美,学会美,创造美。
学校还应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担负社会责任,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不断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才能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生终身发展是指通过全面的教育,使学生在个人、社会和职业层面上都不断取得进步。
学生终身发展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创新创造和合作与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在现代社会中不断适应、成长和发展。
学校作为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阵地,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
在学校中,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并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需要注重知识的传授。
知识是学生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学校中,老师们需要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知识体系,使他们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数学课上,老师需要教授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在语文课上,老师需要教授学生语法、修辞和写作等技能。
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做到知识的独立获取和持续更新。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学校中接触到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各种社会经验和实践技能。
学校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开展讨论会、小组活动、实验等形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需要注重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在学校中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在学校中,老师们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通过各种形式的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律和自信,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在班会中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举办主题班会和德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一、理念缘起如何真正以学生绿色学业评价体系为导向,回归育人原点,坚守教育价值?一所定位为“外国语”的小学,如何在“外语热”中保持清醒头脑,始终把牢正确的办学方向?我校认真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之“坚持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把“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作为办学宗旨,鲜明地提出了“和谐教育”的办学思想。
二、理念解读“和谐教育”,其思想源远流长,是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许许多多教育先贤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
我们倡导的“和谐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要始终立足于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这一根本,运用合乎儿童身心成长规律的科学方法,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实现学生个体身心、知识和能力、与群体和社会关系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健康发展。
“和谐教育”,其育人目标是“身心健康、习惯良好、乐学善学、多才多艺”,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其本质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
尊重、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的明天发展而教,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而教。
——培养个性特长。
培育学生广泛兴趣、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尊重学生差异,发展学生多元智能。
——全面协调发展。
英语、语文、数学、艺体、信息技术、科学等学科学习均衡发展;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身心健康、品德养成相得益彰。
三、理念践行支撑体系:五大实施体系(一)以人为本的“和谐管理”“和谐管理”,是指在学校行政管理过程中,以“和”的思想凝聚人心,构建层级合理、职责明晰的管理运行体系,施行畅顺、高效的行政管理,从而实现管理之和谐。
其内涵包括“和于公正”、和依“德”、“礼”、“和而不同”。
学校树立正直、正派、公正的管理理念,尊重、信任每一位教职工;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和评价教职工,给教职工创造公平的条件和机会;营造纯洁简约、干事创业的工作氛围。
教育回归“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核心理念的落实——新理念呼唤个性化办学

值之所 在 , 因此教 育就有 了 “ 为了每
是 “ 一个 等生都是 可 以发展 的, 能 得到 发展—— 能保 证 每一 个学 生 每 l 因 此 , 真正 需要 的是适 应学生发展 都 能得 到发展的教育 是最大 的公平 。 我们
的教 育” 它自 逻辑 是 “ , 7 如果我们 的教
要 的 基 础 也 是 各 不 相 同 的 。这 么 多
支个性化 的教 师 队伍 。实 际上 , 师 教 的个性化 , 尚未 提到教育发展 的议 还
事 日程 上 来 。教 师 的 个 性 化 应 该 是
的“ 各不相 同”是通过什 么途径和方 式来 实现 的呢?从 一个学校来说 , 是 通过提 供丰富多样 的课 程来 实现的 。
这就是 “ 了每一个学生 ”的深 刻含 为 教 育存 在 的最 大 问题是 什 么 ? 我认 为 , 就是 以外在于学生 的价值 来 设定学 生的价值 , 教育变成将学 生塑
造 成满 足外 在价值 的工具 。教育 以
育是真正适 学生 的发展 的 , 那么 每 义 。 个 学生 都 得 到发 展 ” 为 了 每 。“ 个学 生” f 教育公 平 的含 义 , 然有
一
理念提供有益的思路。
新理念呼唤个性化 办学
文/ 上海市洋泾中学 李海林
“ 了囱 一 个学 生 的终 身发 展” 为 有 两 个 关 键 , 个 是 “ 一 个 学 词 一 每 生” 一个 是 身发 展” , 终 。这两个 关 键词揭示 了{ 育 的本真 : 教育是适应
一
但这个含义 ! 建立在对 “ 教育 以人 为
本” 的理 解之 的。“ l 卜 教育适应学生” ,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精选】

抓细节,要成效——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
作为教师,谁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出色,作为班主任,谁都希望自己带出优秀的班级,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但这只是老师的主观愿望。
怎样才能使这些愿望变成现实呢?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怎样做会更好呢?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气氛。
所以教育过程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彼此感染的过程。
成长中的学生渴望沟通、理解、支持和帮助,融洽的师生关系不仅在教学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特别是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也是无可替代的。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很重要的。
那么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1、尊重学生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学生观。
班主任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教导,首先要把学生当做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科学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教师对学生有管理和按照教育的目的塑造学生的权利,但在人格上与学生是平等的。
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思考的见解的人来看待。
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允许他们发表意见,还要鼓励他们敢于探索和创新,这样师生关系才能融洽。
如我班的一位同学是去年从别的学校转来到我班的,可能刚来的时候还比较陌生,所以纪律、学习都还可以,科任老师也曾经在我面前表扬过他,家长也说这个小孩在家也挺乖的,可是开学不到两周,问题频繁的出现了,爱上网,在课堂上打瞌睡,欺负女同学、对老师撒谎等等;是个态度极不端正的学生,简直让人难以忍受。
为了让这名学生不成为我班的“害群之马”,我制定出转变他的计划。
首先跟他的家长联系取得共同配合,可是令我失望的是,他的家长为了包庇他,和他一起向我撒谎,我当时很生气也很失望,曾想过放弃不再管他了,可是想想,如果连我这个班主任都不管,他以后不知道会变得怎么样,所以下定决心要转变他,由于家长的不配合,工作进展的很不顺利,刚开始找他聊天他还接受,态度也挺好的。
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为办学思想

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为办学思想【摘要】:近年来,不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会组织,学校也应为了教师的利益。
因此,“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应该加上“发展”二字,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13.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要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诠释]近年来,不少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提出了“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是倡导宗旨,是指教育者所做的所有事情都是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是面向全体,是指为了所有的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是立足发展,是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重智轻体或重智轻德。
诚然,这种办学理念是一种巨大的进步,对学校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笔者总认为“三个一切”口号的提出似乎有点把话说过了头,其原因有三:第一,“一切为了学生”的口号太片面。
学校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社会组织,学校也应为了教师的利益。
第二,“为了一切学生”的口号太绝对。
学校对于极少数违法乱纪的学生,不但不能“为了”,而且不能姑息迁就。
第三,“为了学生一切”的口号太满口。
学生的利益有正当和非正当之分,学校只能为了学生的正当利益,不能也不应该为了学生的非正当利益。
因此,“三个一切”的办学理念应该加上“发展”二字,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
笔者非常欣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刘彭芝为人大附中确立的办学理念,即:尊重个性,挖掘潜力,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一切为了祖国的腾飞,一切为了人类的进步。
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时代的教师,新时期的目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核心理念。
上海市教委主任薛明扬表示,“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贯穿上海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理念,其内涵深远,一是要求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惠及所有学生,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让每一个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素质和终身学习能力;二是要求教育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优秀人才,增强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三是要求教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世界教育发展趋势,率先实现现代化。
然而在21世纪里,中国人能不能将民族复兴的辉煌写进世纪的史册,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适应新世纪挑战的足够人才,基础教育在这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为使我们的学生能勇敢地面对这瞬息万变的世界,并具备应付的能力,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怎样才能为孩子们积蓄成才的力量呢?学会学习,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内容是有限的,而学生的发展是无限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创造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逐步引导他们会学、爱学、主动学、创造性地学。
持续发展地学,使学生在学校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学习的品质、能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找准课堂教学突破口。
按照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僵决不能因此而放松对基础知识的要求。
因为掌握知识是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一个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如果连正在学习的基础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又怎能更好发展呢?关键是我们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传递文化知识时,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发问和实践,将新的知识与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原有的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理解新知识。
接受不是机械记忆,它必须经过思考、发问引起顿悟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内化必须使新知识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经过求异、求新并进;直觉、逻辑互补;发散、收敛并重才能使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被认为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石。
作为学生,学习和教育对于我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知识和技能,还为我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的机会。
学习使我们能够获得知识。
知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各样的学科,如数学、科学、历史、文学等。
这些学科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运作方式,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能够帮助我们发展自己的技能。
无论是学习音乐、绘画、体育还是其他技能,都可以提高我们的技能水平。
这些技能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乐趣,还可以帮助我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拥有多种技能可以使我们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从而激发我们的创造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种创新能力在我们不断变化的世界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适应新的挑战和变化。
学习还可以培养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学校和大学中,我们可以结识到各种各样的人,从而学会与人合作和沟通。
这些人际交往的技能在未来的职业中非常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伙伴关系。
学生应该把学习和教育作为自己终身发展的基石。
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我们还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身边的感动”师德小故事集锦今年是建党90周年,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开展了“身边的感动”主题活动,征集到师德感人故事200余篇,并于第27个教师节到来前夕结集出版《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上海教育系统100个师德故事集锦》一书。
今天,上海市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从中选取部分,编辑成专版,从中可以看到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拳拳爱心和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感人“小”故事诠释师德“大”道理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书记李宣海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广大教师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把师德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
师德的关键在于爱生和敬业。
爱能通神,是“转识成智”的酵母,只有爱学生,才能找到教好学生的办法,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
”敬是正心诚意,是入德之门,只有敬业了,才能在学问上日日有所长进。
朱熹曾对“敬”字有过一番见解:“一方无事时,敬于自持;及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便自然该贯动静,心无时不存。
”我们平时说要把工作当作研究来做,把职业当作事业来做,其实也是在强调一个“敬”字。
如果对事业多一份敬重,我们在知行合一的境界上就能更上一层楼。
一个敬畏生命、敬畏学问、敬畏事业的人,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师德建设上,要克服一种倾向,即认为能力比师德更重要,其实“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密不可分。
道德有不同的层次,教师除了依法从教,还要有更高层次的道德追求,因为它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可以为个人的发展与理想的实现提供不竭的动力。
如于漪老师,正是做到了“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敬畏的统一,才既成为教书育人的楷模,又道出了“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传世箴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每一名学生的终身发展
——山东省平阴县职教中心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侧记
山东省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王永军250400
春暖花开时节,微风拂面而来,山东省平阴县职教中心校园里处处洋溢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
置身校园广场,依稀听见阵阵欢歌笑语,循声追去来到素质拓展训练教室。
推门一看,只见教室里彩旗招展、掌声雷动,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活动正在火热地进行中……
走进拓展训练教室,学生们正在进行精彩的团队展示:队名、队训、队旗、队歌……看看这些个性十足的队名:梦之队、快乐女生、super star……听听这些振奋人心的队训:为了梦想飞翔、我的快乐我做主、super star,我最闪亮……瞧瞧这些五彩缤纷的队旗:精美的绘画、精致的剪纸……唱唱这些群情激昂的队歌:咱们超越队有力量,
嘿,咱们超越队有力量,超越梦想去飞翔,嘿,超越梦想去飞翔……拓展教室里人声鼎沸、欢歌笑语,学生的脸上写满兴奋、激动、自豪、热情……
《掀起你的盖头来》——学校德育追求新跨越国家的振兴靠人才,人才的培养看教育,教育的希望在创新。
作为国家教育体制的重要一环——职业教育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人才,业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人才的优劣取决于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如何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迅速成为各级职业院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山东省平阴县职业教育中心是2007年由五所职业学校整合而成,合校四年以来快速发展,招生人数连创新高,毕业生安置供不应求,出现了招生、安置首尾两旺的火爆局面,在社会上引起良好反响。
在供需两旺的大好局面下,学校领导居安思危,把学校工作重心从追求规模向增加内涵转移,把培养高素质人才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并确立了“修技尽精微,立责致高远”的办学方针。
在不断提高职校生实践技能的同时,学校尝试改革单纯说教的德育教育模式,不断探索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新途径,一种崭新的德育教育模式——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应运而生。
该校教师培训中心主动承担了这项具有挑战性的新课题,从2009年3月份便围绕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进行专项调研,多次赴外地学习观摩拓展训练,并结合职校生的具体情况确立了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拓展训练的新模式。
《隐形的翅膀》——为你插上腾飞的双翼
“就业乃民生之本,素质为就业之源”,职业教育究其本质即就业教育,而学生就业安置的优劣则直接取决于其自身素质的高低。
学生素质主要包括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练好专业技能是就业的基础,具备综合素质则是安置的关键。
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的目的旨在通过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省思与实践,提升职校生自我发展与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该课程包括四个环节:
①体验: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体验活动,并通过观察、行动和语言表达等形式感知活动过程。
②分享:分享彼此间的感觉或观察结果,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自由探讨交流,感悟活动本质。
③整合:从个人体验及同伴分享中归纳提取精华,通过整合应用为自身感悟,提升个人感知。
④应用:把学习所得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并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之中,进一步提升自身素质。
综合素质拓展课程采用体验式教学,通过团队训练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有计划的活动,进而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情境,营造一个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自由地进行探索、表达和发现,使其在合作、交流、互动、情感、态度、行为等方面有较大提升,
最终达到“认识自我、改变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敢问路在何方》——素质拓展开辟新途径
让我们进入拓展训练教室,和同学们一起感受快乐吧。
组队完成之后,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精彩的团队之旅开始了……
先瞧这边,十几个同学紧紧地围拢在“同心竿”两侧,每人伸出双手食指托住竹竿均匀下落且手不离竿,貌似简单,其实考验的是团队协作的能力。
一截竹竿,承载着集体的智慧与协作,十指相连,让我们筑起爱的长城。
怎样让杆子顺利落下?同学们在热烈地讨论着。
一次不行,那就再来一次;速度太快,大家互相提醒;失去平衡,同学寻找最合适的姿势……竹竿终于顺利落下,队伍里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再看那边,另一组同学戴着眼罩布起了“盲人方阵”,他们的任务是在黑暗中把一根长绳围成最大的正方形。
一副眼罩、一根长绳、一片黑暗、一个使命,如何在黑暗的世界里完成任务?同学们集思广益、心心相映。
通过对折平均分配绳子,利用墙角、瓷砖确定直角,在黑暗里,同学们相互牵手、共赴前程。
顺利地完成任务,摘下眼罩的一瞬间,大家不约而同地感叹:真好——光明!
同心竿——托起彼此间的信任
盲人方阵——在黑暗中学会感恩
《我的未来不是梦》——寓教于乐的教育模式游戏结束了,带着兴奋与回味,同学们和指导老师自发地围成一
圈热烈地讨论起自己的感受。
数控班的靳秀秀同学说:通过“同心竿”游戏,我们明白了做事情看似简单做起来难的道理,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电子班的贾明慧同学说:“同心竿”游戏告诉我们干什么事情都要齐心协力,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一处使,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我们在以后的集体活动中都应该这样。
汽修班的尹秀梅同学说:“同心竿”还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正确的方法,很多事情是欲速则不达,只有遵循科学的方法才能有圆满的结果。
护理班的齐秀秀同学说:在“盲人方阵”游戏中,虽然蒙上眼睛的时间很短,但我仍感受到了黑暗的可怕和光明的可贵。
我要感谢妈妈给予我生命,让我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要对妈妈说声,妈妈,我爱你!康复班的席丹丹同学说:戴上眼罩的一瞬间,我感到了莫名的恐惧。
作为一个护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将来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患者。
只有站在患者的角度,关心爱护他们,多为病人着想,才能干好自己的护理工作。
同学们热烈地讨论着,争相发言,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着……
一下午的拓展活动马上就要结束了,看着大屏幕上精彩镜头回放,同学们感觉意犹未尽。
和团队老师依依不舍的挥手告别,很多学生由衷地说道:“老师,谢谢您”,“老师,我们还想再参加这种活动”。
《在希望的田野上》——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到目前为止,该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已历时一年,全校已有六十个班级的三千余名同学参与了拓展训练,取得良好成效。
参加培训的师生一致反映,通过参加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同学们在人际
沟通、团队协作、情感认知等方面有了较大改善,对家庭和学校有了新认识,家庭关系更加和睦,班级气氛更加和谐。
平阴县职教中心马扶祥校长介绍说,学校正逐步尝试对培训模式进行深入改革,争取做到总体设计体现职业学校特色,内容设计立足职校学生志趣,模块设计强化实践操作,主题设计立足长远发展。
结合目前以游戏为主的培训形式,今后将逐步增加素质观念渗透,从心理健康、职业道德、职业规划、校园安全、自律服从、团队意识、人际关系、沟通协作等方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进一步突出培训的实效性。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向从头越。
”在职业教育这块沃土上,他们正积极探索、辛勤耕耘,争取把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课程办成该校的一块品牌,开辟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新模式,从而真正实现“培养一名学生,致富一个家庭;办好一所职校,造福一方百姓”的办学目标。
(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10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