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计算教学之我见论文
小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小学计算教学之我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准确、迅速、灵活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表面看来是学生计算不够细心,实际上有着我们教师在计算教学中的很多误区。
一、情境与实效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确实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如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所以,教师也将计算教学置于某个情境之中,使枯燥的数学课,充满了生趣。
但是,很多教师在情境中把数学课上成了学生的上成了看图说话课,口语训练课。
例如:一节7加几的计算课,教师创设了一个情境,一轮红日,一棵树,7只小鸟跟着一只鸟妈妈站在枝头,另外有6只在一旁。
画面一出现,教师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马上说开了。
“小鸟真可爱,我还没有捉过它!”“天上有一个红红的太阳。
”“树真高啊!”┉┉十来位同学发言,竟没有一个同学说到与数学相关的问题。
学生纠缠于情境之中,浪费过多的时间,即便通过教师的引导,回到了计算上,可还有很多学生沉浸于那些与教学无关的想象中,使计算教学的目标难以落实。
建议:为计算教学创设提供服务的情境计算课中的情境提供的信息不能太多了,让学生浮想联翩,能为计算教学提供高效服务的能够用,不能的或者协助不大的尽量不用,使得以计算为重点的计算课有计算味。
小学数学计算中有很多的计算法则、计算公式,它们是我们计算的根据。
有很多教师的头脑中有重法则,轻算理的思维。
如学生计算小数加减法,数位没有对齐时,教师绝大部分情况是简单地说明是小数点没有对齐,对于深层的原因,算理方面的原因提及甚少。
对于计算三角形的面积时,少数学生总是忘了乘二分之一。
有的教师就责怪学生,给了公式你都不会算。
其实出现这样错误的原因,这与我们教师重法则,轻算理的教学行为相关。
建议:增强操作,录求算法与算理的平衡操作是学生探索算法,抽象算法的手段。
数学教学不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之我见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小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完成;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从低年级的学生入手,认真、严格的训练,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1993年参加工作至今,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
二十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学生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学生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
所以,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特别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熟记基理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基础。
首先要熟练的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九九乘法口诀”,这是计算的基础,对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实践证明,任何复杂的问题都是由一个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
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多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它们的计算基础都是“20以内的加减法”和“九九乘法口诀”,如果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脱口而出的程度,那么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二、重视口算的培养是提高计算能力的关键。
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仅依靠记忆与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
口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
因此,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
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不同,口算要求也不同。
一二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表内的乘除法,要加强训练,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
论文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之我见
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之我见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之我见﹝摘要﹞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学习时间长,分量也最重,它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心理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成。
计算教学渗透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大领域,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计算是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数学技能,因此新课程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视,不仅要求计算正确、迅速,还要求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与灵活,并注意把口算、笔算、估算、简便计算有机地联系与整合起来,使学生在使用各种计算方法的实践中逐步提高能力。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一个小学毕业生应能正确地、迅速地进行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计算,达到这个要求,才能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和参加生产劳动打好基础。
如何实现这个教学要求呢?下面,就结合自已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计算教学的几点看法:一、情况分析在多年的教学观察中,我发现有很多学生进行计算时经常有错,而且这些学生根本不是学困生,有些甚至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
当时我就在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大面积错误的现象。
后来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有同感: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差多了。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都会用计算器、手机等计算工具,很少进行口算、计算。
我在所带的三年级班内经过一段时间摸排调查,总结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习惯不好,粗心大意题目抄错,如将“×”看成“+”;将“645”误写成“654”等。
还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摘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日常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和运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技能,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此,探索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思路与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必要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一,教材点状的选择编排内容,导致教学的育人资源贫乏。
许多数学教材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的立场出发把数运算规律这个知识整体拆成一个个“点”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然而这样的内容选择使原本具有很强结构联系的知,教师局限于知识点的教学,导致教学的割裂与学生思维的被动。
由于教师缺乏对知识整体背景的思考,因此在教学中往往出现围绕某个知识点就事论事的现象。
导致学生既不注意对各种数运算规律存在前提的思考和判断,也不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和联系,造成教学的割裂与学生思维的被动。
二、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效果的策略1.培养小学生运算数学的兴趣首先,小学阶段接触的数学并不是很深刻,但是接近生活的东西很多,如今的教学模式倡导数学学习生活化,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积极学习,了解生活,了解事物。
其次,在数学教学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让他们对教学的道具有个直观的认识,对教师的教学有个直观的观察,在对相互教学的道具进行亲身体验时,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不再远离,而是真实地亲近,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
最后,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动手的学习,比如在小学最基层的阶段的算数的学习,有些学生就会对数字有晕晕的感觉,觉得这些数字加起来很费力,这样的情况在学校历史最常见不过了,解决的方法很多,最有效的就是让学生每个人准备一个带有颜色的、自己喜欢的动物标志的算盘,这样劳逸结合,学生必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2.重视小学生口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运算思维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尤其是四五六年级的计算教学,要把握这一时期小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制定和实施教学方案。
具体的,要重视口算的训练与教学,培养小学生的运算思维和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并且计算能力的高低,对学生基本的运算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计算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综合的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个人对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一点浅见。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扮演计算情境的创设者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
以往的计算教学,不仅机械枯燥,而且计算教学的模式更是一成不变、千篇一律。
学生充当“计算器”,教师总是充当计算器的“指令者”。
学生不顾及计算方法的理解,更谈不上对计算方法的形成进行探索,因此,对于计算也就谈不上兴趣。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生活中的计算”和“运用计算解决生活问题“等新理念,这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计算课堂上有必要扮演计算情境的创设者。
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9+几的时候,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有一天小猴和妈妈一起到山上去摘桃子,小猴摘了4个,小猴妈妈摘了9个,小猴妈妈问小猴,我们俩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
可是小猴算了很长时间,都算不出结果来。
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助一下小猴吗?设计这样的教学情境既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渗透了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一举两得。
二、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努力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练习中要严格规范计算过程,解题时,要求学生做到计算格式规范,书写工整,作业和卷面洁净,即使是草稿,也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计算时要让学生养成自我验算的习惯。
长时间的训练之后,学生就能养成一种较好的学习习惯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证。
三、注意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的基础《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教学篇•教学反思实际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计算能力一般,计算正确率无法保证,而且口算速度慢。
计算作为小学数学的基础,学好其中的基础知识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可使人终身受益,引导学生学好计算对其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深入学习有着重要意义。
一、注重口算、估算的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提高口算能力是提高学生笔算速度和正确率的有效途径之一,因为笔算的熟练程度受基本口算的影响。
数学新课标中提出,小学数学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因而我们不妨把口算作为计算教学的突破口。
小学生的口算技能和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或达到熟练程度的,教师需要反复不断地对其加以训练,可以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安排基本的口算、估算练习。
在教学中,凡是需要计算的题目,都尽量与口算、估算的训练相结合,当然,口算内容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按层次进行,针对学生的实际计算情况,采用多种形式交替进行强化训练,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口算速度。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课堂教学作为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生动而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在小学计算教学中,与数字打交道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因而我们需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使课堂教学更加活泼和生动。
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出现时机把握不当而造成情境过于牵强的现象,把数学课上成了口语课和看图说话课,不但难以达成计算教学目标,反而会影响教学进度。
所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贴近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可操性要强,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求知欲,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以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为重点由于理解算理和抽象算法是相辅相成的,算理为算法提供了理论指导,算法是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因此,计算教学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法则,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也不是反复练习就可以达到准确和熟练要求的,还要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算理,让他们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小学数学学科计算教学之我见
教学交流 Jiao Xue Jiao Liu …………………………………………50FAXIAN JIAOYU 2018/06————————————————————————————摘要: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的学科,其中计算方法的应用更是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为此,本文分别从学好课标树立观念、掌握特点制订方案、实施教学解决困惑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通过计算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应用;观念;特点;多样性;解决————————————————————————————数学,是一门理性思维比较强、应用性比较广泛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其中的计算方法应用更是具有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作用。
小学数学的计算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必须赋予小学数学教师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方法。
一、树立观念时学好课标“运算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增加的核心概念。
通过学习,我们不难发现,数学计算既是学习数学的基础内容,又是学生学好数学,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必备保障。
计算教学,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数学概念的掌握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那就是,理解数学概念是计算能力的基础,数学概念又是通过计算实践这一载体加以巩固和提升。
而为了使这两者更好地融会贯通,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着重培养小学生计算法则的掌握和计算技能的形成。
只有如此,才能通过计算来有意识地渗透、引入某些数学概念;才能通过计算来落实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步骤及结果;才能通过计算来明晰几何知识所涉及的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才能通过计算来验证公式的推导及运用……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开拓思路,以生为本,提高对新课标理念与目标的认知度,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能力。
二、制订方案时掌握特点1.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期末考试完毕,老师们将试卷放到一起进行分析,大家都发现一个问题,就是不管是低年级、中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学生,失分最多的不是复杂的解决问题,而是大家都认为最简单的计算题。
大家在抱怨学生的不认真、马虎的同时,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以前总认为,计算计算,算算而已,只要是算对了,不必深究,面对学生的试卷,我重新研读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受益颇多。
一、转变思想治本为先计算是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
同时还要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学习质量,而且还会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产生巨大的影响。
而且提高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树立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二、转变方法,标本兼治总结现有的数学教学,我发现存在以下几个误区:1、拘泥于形式上的算法多样化2、练习形式单调3、重视了算法多样化,却忽略了算法最优化4、必要的技能训练缺失针对这些误区,我总结出了几个转化方式:(一)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算理和算法是计算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算理解决的是“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而算法是算理的具体化,解决的是“怎样算”的问题。
算理探究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以及操作方法都是算法的雏形,需要精心设计,实现算理和算法的相互交融,促进算法的有效生成。
而理解了算理,形成了算法,我们还要促进算法内化。
教学中,我们往往会在探究环节中想方设法地帮助学生理解谑理,总结算法,而到了练习环节又都自然而然的地过渡到练习巩固,形成计算技能的阶段。
乍看之下,这种过程是顺理成章的,但仔细想想,就靠开始授课时那么一探究,一引导,我们的学生就真的理解了吗?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在学习20分钟以后,知识就会被遗忘42%。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论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
这一问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关注计算结果,忽视了过程与方法,使得课堂变得枯燥乏味。
(2)教学方式过于死板,缺乏互动性。
教师往往采用“灌输式”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参与和思考的机会。
(3)评价方式单一,过于关注成绩。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过于关注学生的计算成绩,导致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结果上,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培养。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许多教师和家长过于重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1)教师在教学中,过于强调计算法则和公式的记忆,忽视了对计算方法的引导和启发。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大量时间用于机械计算,缺乏对计算过程的思考和总结。
(3)教师在评价学生计算能力时,往往以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为主要标准,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过程的评价。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对概念的讲解不够透彻,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概念的理解过于片面,不能将其与其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深入挖掘,使得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概念进行有效分析。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应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而不仅仅是计算技能的掌握。
具体而言,教师应当:- 分析和解读课程标准,明确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应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如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建模等。
小学数学计算题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计算题之我见【摘要】:计算教学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各种数学能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
但经调查有些学生不喜欢上计算教学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
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让学生"正确、迅速、灵活、合理”地进行计算呢?在教学工作中,我做了探讨和研究,取得了一些好的效果。
关键词:计算教学能力培养新的时代,新的章程,“双减”政策为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做题时间缩短的情况下保证教学质量就只能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随着数学教学的发展,关于教学方法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把注意力放到怎样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上来。
新时代的数学教育要肩负起了教学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数学的价值教育,即要重视数学应用功能的发挥,要重视数学在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的发挥。
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不断探索、学习、总结。
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事实证明,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现结合教学中的实践来谈谈小学数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
计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能力是每个小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计算能力不是单凭一腔热血不断重复训练就能具备的,其中还有很多的计算技巧需要掌握。
比如一年计算加减法中的“凑十法”和“破十法”,是整个学习阶段开始,是保证整个小学计算正确率必不可少的途径,也是提高计算技巧重要的环节。
针对一年级小同学记忆时间段,掌握知识慢的特点,在教学中,讲解了方法后,我让学生反复训练,而且最重要的是要画出如下计算思维导向图:画计算思维导向图这一步看似是在浪费时间,其实是在训练学生的计算思路,增强学生计算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为以后整个小学计算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计算能力薄弱的学生老师进行单独指导,一直到每个同学熟练掌握为止。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概要:算法多样化满足了课堂中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了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的要求。
但是,我们必须在“算法多样化”的背后做理性的思考。
算法多样化的作用关键在于呈现后,组织和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各种算法的特点,学会在不同情况下灵活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同时计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专心,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计算仔细,书写工整和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学习习惯,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养成。
因此,小学阶段的计算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计算教学需要创设情境计算教学也需要创设情境,让枯燥、乏味计算变生动形象。
新课标明确指出:计算应是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将运算和应用割裂开来。
新教材对计算教学的编排进行了深化改革,它完全打破了以往计算的格局。
用学生熟悉情景把计算教学和应用数学有机结合,这样学生学学起来才不会枯燥乏味。
教师在这样的情境中便可以顺理成章的呈现四则运算的算理。
对于学生来说计算不再抽象和枯燥乏味。
计算教学的情境创设应巧妙。
数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指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探索的欲望,然后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但创设的情境既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我们要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中的主题图就是很好的素材,在教学设计时要仔细斟酌主题图,充分利用好主题图,灵活处理,把主题图串成一个生活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文学教法149【参考文献】[1]杨燕.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7:2.[2]康小玲.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学周刊,2018,(17):61-62.[3]周见蔧.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81.[4]张娟.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7,(23):117-118.[作者简介:陈代连(1977--),女,汉族,四川宜宾长宁,本科,二级教师,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花滩镇中心小学校,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育。
]文/陈代连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我见摘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可以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对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难点。
计算能力和运算能力是小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最基本的数学技能。
因此,培养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思路和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能力培养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不管是数学概念的形成,数据结果的获得以及数学问题的解决等等,都离不开数学计算的参与,因此,计算能力将直接决定着数学内容学习的结果。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遍使用,对于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被人们逐渐的淡化,其实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仅是小学数学中最重要一项教学内容,而且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以及其它自然学科的一个基础,因此,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势在必行。
1 要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学大纲对于数学计算教学的要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详细的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的作用进行区别对待。
(a).对于“一位数加减,乘除法口诀表”最基础也最重要的口算要达到十分的熟练;(b).对于“万以内的加减法,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这样的要求是要达到比较的熟练;(c).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这样的只要会算就行。
小学数学计算课之我见
小学数学计算课之我见数学教师怕讲计算课,因为它很枯燥,学生不感兴趣,使得课堂气氛不活跃。
可是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计算非常重要,学好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基础。
既然计算这么重要,难道计算真的没啥讲吗?不,应该是难讲。
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仅靠单纯的技能训练是不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的,程式化的叙述“算理”,更会让学生感到计算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倦心理。
《数学课程标准》的颁布,给计算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教师既要重视以计算技能为重点的认知目标,又要关注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发展性目标。
从《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解来看,计算教学不再是对学生单纯的技能训练了,而是把它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组成部分,把计算教学与问题情境联系起来是我们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
如何上好计算课呢?一、服务生活,以趣导入让学生体会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在计算题中引入了一些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而为了解决问题,就必须经过正确的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计算的内在渴求,达到“以用引算、以算致用”的目的。
所以创设计算学习情境就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创设一种实际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从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引出计算教学的内容,而不是教师的简单说教。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就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先出示了学生到公园门口买票的情景,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用到计算。
并以此来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这样,在课堂临近结束让学生谈学习感受时,有的学生就会说到我会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了。
计算教学只有在有效的情境中,才会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提出数学问题,并且解决数学问题。
使学生体会计算的意义与价值,课堂教学也才有活力,学生才会有兴趣学习。
二、算法多样,不拘一格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多样化的算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学生在操作、发现与思考中,学会了有序而全面的思考,同时有利于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学生会积极寻求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策略。
小学数学一年级计算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一年级计算教学之我见摘要:计算水平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水平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初次接触正规的学校教育,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的计算水平的提升在于算理的探究、思维的碰撞、练习的多元化以及严谨计算习惯的养成教育上。
关键词:兴趣习惯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知识储备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所以如何做好学生的启蒙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在入学初始接触的是十以内的加减法进而到20以内、100以内这些都是学生今后能否具备良好计算水平的基础。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扎实有效的抓好基础计算教学,在学生从小的学习教育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直困扰我们的学生计算水平弱的弊端。
下面我将从自身在一年级计算教学中的点滴感悟来谈谈一年级该如何做好计算教学。
一、重视计算教学中兴趣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控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
所以,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创设情境,恰当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图画、情景有机地组合起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及兴趣引向课堂。
在计算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贴近生活,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提供的信息不要太多,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①创设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是数学认知的重要源泉,要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
我们能够以教材为本,灵活设计一些学生生活中的或是身边的题材来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更易于接受,也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创设操作性情境。
好动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能够利用这个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持续的调动学习积极性。
特别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动手操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获得更广泛的数学经验;创设开放性、探索性情境。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技能。
数学教学论文: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
小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在小学,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
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轻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
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特提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
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
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
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二、培养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
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做不对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
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计算教学之我见
【摘要】计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但也是难点,总觉得教学起来太枯燥,没有趣味,这就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抓好计算教学,值得我们思考。
要让学生感兴趣,要有正确的教学方法,要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就能让计算教学更有乐趣。
【关键词】计算教学;培养;途径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计算能力方面达到“熟练”、“比较熟练”、“会”三个层次,在计算的范围上做了“四个为主”和“三个不超过”的明确规定。
那么,如何加强计算教学,提高计算能力呢?
一、教学要求要明确
教学大纲在计算教学上要求达到三个层次,具体地说,就是根据每一部分所占的地位、作用区别对待,对“一位数的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最重要的口算要求达到熟练;对于除此以外的基本口算,“万以内的加减法”和“用一两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要求达到比较熟练;对于“三位数乘、除多位数的笔算”只要求会算。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中低年级,是计算教学的重要阶段,必须过好计算关。
要过好计算关,首要的是保证计算的正确,这是核心。
如果计算错了,其它就没有意义了。
但如果只讲正确,不要求合理、灵活,同样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
如:“20以内的加减法”,有的学生用
凑十法和用看加算减计算,有的则靠摆学具或掰手指、脚趾、逐一数数做加减法,计算结果都正确,但后者显然达不到要求。
又如: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中,有各种计算方法,可以从低位算起,也可以从高位算起,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在三四个数的连加中,关键是会凑整,如果不会凑整,也影响到计算的正确度,要做到比较熟练也是困难的。
学了运算定律和速算方法后,如果不会运用,即使计算正确,也达不到教学要求。
因此,严格按照教学要求进行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
二、讲清算理是计算教学的关键
大纲强调,“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
学生掌握计算法则关键在于理解。
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如教学《用两位数乘两位数》(“九义”六册),要使学生理解两点:①24×13通过直观图使学生看到,就是求13个24连加的和是多少,可以先求出3盒的支数是多少即3个24是多少,再求10盒的支数是多少即10个24是多少,然后把两个积加起来,从而让学生知道,计算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要分两步乘,第三步是相加,这样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例题教学,使计算的每一步都成为有意义的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②计算过程中还要强调数的位置原则,“用乘数个位上的数去算”就是求3个24得72,所以又要和乘数3对齐写在个位上。
“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就是求10个24个得240,(也可看成24个10)所以4要写在十位上”,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位对齐的道理。
这样,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法则。
三、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是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要教学生学会,并促进会学,就“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计算教学同样要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核心,重视并加强思维训练。
教学大纲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使学生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要把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贯穿在各年级教学的始终。
”如何加强思维训练呢?
1.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过去计算教学以“算”为主,学生没有“说”的机会。
现在稍为重视“说”的训练,但缺乏说的指导。
因此必须给学提供思路,教给思维方法。
如在教第六册混合运算74+100÷5×3时,可引导学生复习混合运算顺序,然后叫学生结合例题思考,并用符号勾画出运算顺序,让学生说出:这道题里有几种运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使学生沿着图示指引的思路,按顺序、有条理的思考和回答问题。
可引导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有加法、除法和乘法,先算100除以5的商,再乘以3的积,最后求74与积的和。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
2.加强直观,重视操作,演示,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思维是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表象,概念,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在操作时要让学
生看懂,并把操作和语言表述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如第一册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配合直观操作,突出计算规律的教学,让学生体会“凑十”过程,边动手,边思考,用操作帮助思维,用思维指挥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在学生掌握基本算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探求合理、灵活的算法,尽快找到计算捷径,形成灵活多变的计算技能。
如:根据0和1在计算中的特征,在掌握简便算法的基础上可进行口算。
比如240×300 ,110×60。
4.重视估算,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在估算教学中,要认真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进行准确判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如693扩大8倍大约得多少(七册64页)?693×8应等于5544。
要学生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积的最高位有没有错误,首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准确判断,693接近700,用700×8等于5600,693小于700,积小于5600是正确的。
从而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根本
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计算习惯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坚韧不拔、
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千万不要用“一时粗心”来原谅学生计算中出现的差错。
那么要培养哪些习惯呢?
1.校对的习惯。
计算都要抄题,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做到不错不漏。
2.审题的习惯。
这是计算正确、迅速的前题。
一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二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三要审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联系运算性质和定律,能否简算,不能直接简算的可否通过分、合、转换、省略等方法使运算简便,然后才动手解题。
3.养成仔细计算、规范书写的习惯。
要求按格式书写,字迹端正、不潦草,不涂改、不粘贴,保持作业的整齐美观。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这是计算正确的保证。
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
首先要掌握好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其次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再次要求学生切实掌握用估算来检验答案的正确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