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8 立体几何课件 文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2024年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与空间向量》§8.5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最新考纲1.经历向量及其运算由平面向空间推广的过程.2.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掌握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3.掌握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坐标表示.4.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坐标表示,能运用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向量的共线与垂直.1.空间向量的有关概念名称概念表示零向量模为0的向量0单位向量长度(模)为1的向量相等向量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a =b相反向量方向相反且模相等的向量a 的相反向量为-a共线向量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的向量a ∥b 共面向量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向量2.空间向量中的有关定理(1)共线向量定理空间两个向量a 与b (b ≠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λ,使得a =λb .(2)共面向量定理共面向量定理的向量表达式:p =x a +y b ,其中x ,y ∈R ,a ,b 为不共线向量.(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a ,b ,c 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p ,存在有序实数组{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a ,b ,c }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1)数量积及相关概念①两向量的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 ,b ,在空间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AOB 叫做向量a ,b的夹角,记作〈a ,b 〉,其范围是0≤〈a ,b 〉≤π,若〈a ,b 〉=π2,则称a 与b 互相垂直,记作a ⊥b .②两向量的数量积已知空间两个非零向量a ,b ,则|a ||b |cos 〈a ,b 〉叫做向量a ,b 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a ·b =|a ||b |cos 〈a ,b 〉.(2)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①(λa )·b =λ(a ·b );②交换律:a ·b =b ·a ;③分配律:a ·(b +c )=a ·b +a ·c .4.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设a =(a 1,a 2,a 3),b =(b 1,b 2,b 3).向量表示坐标表示数量积a·ba 1b 1+a 2b 2+a 3b 3共线a =λb (b ≠0,λ∈R )a 1=λb 1,a 2=λb 2,a 3=λb 3垂直a ·b =0(a ≠0,b ≠0)a 1b 1+a 2b 2+a 3b 3=0模|a |a 21+a 22+a 23夹角〈a ,b 〉(a ≠0,b ≠0)cos 〈a ,b 〉=a 1b 1+a 2b 2+a 3b 3a 21+a 22+a 23·b 21+b 22+b 23概念方法微思考1.共线向量与共面向量相同吗?提示不相同.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就为共面向量.2.零向量能作为基向量吗?提示不能.由于零向量与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共面,故零向量不能作为基向量.3.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与坐标原点的位置选取有关吗?提示无关.这是因为一个确定的几何体,其“线线”夹角、“点点”距离都是固定的,坐标系的位置不同,只会影响其计算的繁简,不会影响结果.题组一思考辨析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1)空间中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 ,b 共面.(√)(2)在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中(a ·b )·c =a ·(b ·c ).(×)(3)对于非零向量b ,由a ·b =b ·c ,则a =c .(×)(4)两向量夹角的范围与两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相同.(×)(5)若A ,B ,C ,D 是空间任意四点,则有AB →+BC →+CD →+DA →=0.(√)(6)若a·b <0,则〈a ,b 〉是钝角.(×)题组二教材改编2.如图所示,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M 为A 1C 1与B 1D 1的交点.若AB →=a ,AD →=b ,AA 1→=c ,则下列向量中与BM →相等的向量是()A .-12a +12b +cB.12a +12b +c C .-12a -12b +cD.12a -12b +c 答案A解析BM →=BB 1→+B 1M →=AA 1→+12(AD →-AB →)=c +12(b -a )=-12a +12b +c .3.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2,E ,F 分别为BC ,AD 的中点,则EF 的长为________.答案2解析|EF →|2=EF →2=(EC →+CD →+DF →)2=EC →2+CD →2+DF →2+2(EC →·CD →+EC →·DF →+CD →·DF →)=12+22+12+2(1×2×cos 120°+0+2×1×cos 120°)=2,∴|EF →|=2,∴EF 的长为2.题组三易错自纠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3),B (-2,-1,6),C (3,2,1),D (4,3,0),则直线AB 与CD 的位置关系是()A .垂直B .平行C .异面D .相交但不垂直答案B解析由题意得,AB →=(-3,-3,3),CD →=(1,1,-1),∴AB →=-3CD →,∴AB →与CD →共线,又AB 与CD 没有公共点,∴AB ∥CD .5.已知a =(2,3,1),b =(-4,2,x ),且a ⊥b ,则|b |=________.答案26解析∵a ⊥b ,∴a ·b =2×(-4)+3×2+1·x =0,∴x =2,∴|b |=(-4)2+22+22=2 6.6.O 为空间中任意一点,A ,B ,C 三点不共线,且OP →=34OA →+18OB →+tOC →,若P ,A ,B ,C四点共面,则实数t =______.答案18解析∵P ,A ,B ,C 四点共面,∴34+18+t =1,∴t =18.题型一空间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如图所示,在空间几何体ABCD -A 1B 1C 1D 1中,各面为平行四边形,设AA 1→=a ,AB →=b ,AD →=c ,M ,N ,P 分别是AA 1,BC ,C 1D 1的中点,试用a ,b ,c 表示以下各向量:(1)AP →;(2)MP →+NC 1→.解(1)因为P 是C 1D 1的中点,所以AP →=AA 1→+A 1D 1→+D 1P →=a +AD →+12D 1C 1→=a +c +12AB →=a +c +12b .(2)因为M 是AA 1的中点,所以MP →=MA →+AP →=12A 1A →+AP→=-12a +c +12b =12a +12b +c .又NC 1→=NC →+CC 1→=12BC →+AA 1→=12AD →+AA 1→=12c +a ,所以MP →+NC 1→+12b ++12c =32a +12b +32c .思维升华用基向量表示指定向量的方法(1)结合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观察图形.(2)将已知向量和所求向量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3)利用三角形法则或平行四边形法则把所求向量用已知基向量表示出来.跟踪训练1(1)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O 为AC 的中点.用AB →,AD →,AA 1→表示OC 1→,则OC 1→=________________.答案12AB →+12AD →+AA 1→解析∵OC →=12AC →=12(AB →+AD →),∴OC 1→=OC →+CC 1→=12(AB →+AD →)+AA 1→=12AB →+12AD →+AA 1→.(2)如图,在三棱锥O —ABC 中,M ,N 分别是AB ,OC 的中点,设OA →=a ,OB →=b ,OC →=c ,用a ,b ,c 表示NM →,则NM →等于()A.12(-a +b +c )B.12(a +b -c )C.12(a -b +c )D.12(-a -b +c )答案B解析NM →=NA →+AM →=(OA →-ON →)+12AB→=OA →-12OC →+12(OB →-OA →)=12OA →+12OB →-12OC→=12(a +b -c ).题型二共线定理、共面定理的应用例2如图,已知E ,F ,G ,H 分别是空间四边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的中点.(1)求证:E ,F ,G ,H 四点共面;(2)求证:BD ∥平面EFGH .证明(1)连接BG ,则EG →=EB →+BG →=EB →+12(BC →+BD →)=EB →+BF →+EH→=EF →+EH →,由共面向量定理的推论知E ,F ,G ,H 四点共面.(2)因为EH →=AH →-AE →=12AD →-12AB →=12(AD →-AB →)=12BD →,所以EH ∥BD .又EH ⊂平面EFGH ,BD ⊄平面EFGH ,所以BD ∥平面EFGH .思维升华证明三点共线和空间四点共面的方法比较三点(P ,A ,B )共线空间四点(M ,P ,A ,B )共面PA →=λPB →且同过点P MP →=xMA →+yMB→对空间任一点O ,OP →=OA →+tAB →对空间任一点O ,OP →=OM →+xMA →+yMB →对空间任一点O ,OP →=xOA →+(1-x )OB→对空间任一点O ,OP →=xOM →+yOA →+(1-x -y )OB→跟踪训练2如图所示,已知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点M ,N 分别在AC 1和BC 上,且满足AM →=kAC 1→,BN →=kBC →(0≤k ≤1).(1)向量MN →是否与向量AB →,AA 1→共面?(2)直线MN 是否与平面ABB 1A 1平行?解(1)∵AM →=kAC 1→,BN →=kBC →,∴MN →=MA →+AB →+BN →=kC 1A →+AB →+kBC →=k (C 1A →+BC →)+AB →=k (C 1A →+B 1C 1→)+AB →=kB 1A →+AB →=AB →-kAB 1→=AB →-k (AA 1→+AB →)=(1-k )AB →-kAA 1→,∴由共面向量定理知向量MN →与向量AB →,AA 1→共面.(2)当k =0时,点M ,A 重合,点N ,B 重合,MN 在平面ABB 1A 1内,当0<k ≤1时,MN 不在平面ABB 1A 1内,又由(1)知MN →与AB →,AA 1→共面,∴MN ∥平面ABB 1A 1.综上,当k =0时,MN 在平面ABB 1A 1内;当0<k ≤1时,MN ∥平面ABB 1A 1.题型三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应用例3如图所示,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 的各边和对角线的长都等于a ,点M ,N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1)求证:MN ⊥AB ,MN ⊥CD ;(2)求异面直线AN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1)证明设AB →=p ,AC →=q ,AD →=r .由题意可知,|p |=|q |=|r |=a ,且p ,q ,r 三个向量两两夹角均为60°.MN →=AN →-AM →=12(AC →+AD →)-12AB→=12(q +r -p ),∴MN →·AB →=12(q +r -p )·p =12(q ·p +r ·p -p 2)=12(a 2cos 60°+a 2cos 60°-a 2)=0.∴MN →⊥AB →,即MN ⊥AB .同理可证MN ⊥CD .(2)解设向量AN →与MC →的夹角为θ.∵AN →=12(AC →+AD →)=12(q +r ),MC →=AC →-AM →=q -12p ,∴AN →·MC →=12(q +r -12p2-12q ·p +r ·q -12r ·2-12a 2cos 60°+a 2cos 60°-12a 2cos2-a 24+a 22-=a 22.又∵|AN →|=|MC →|=32a ,∴AN →·MC →=|AN →||MC →|cos θ=32a ×32a ×cos θ=a 22.∴cosθ=23.∴向量AN →与MC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23,从而异面直线AN 与CM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思维升华(1)利用向量的数量积可证明线段的垂直关系,也可以利用垂直关系,通过向量共线确定点在线段上的位置.(2)利用夹角公式,可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也可以求二面角.(3)可以通过|a |=a 2,将向量的长度问题转化为向量数量积的问题求解.跟踪训练3如图,在平行六面体ABCD -A 1B 1C 1D 1中,以顶点A 为端点的三条棱长度都为1,且两两夹角为60°.(1)求AC 1→的长;(2)求BD 1→与AC →夹角的余弦值.解(1)记AB →=a ,AD →=b ,AA 1→=c ,则|a |=|b |=|c |=1,〈a ,b 〉=〈b ,c 〉=〈c ,a 〉=60°,∴a ·b =b ·c =c ·a =12.|AC 1→|2=(a +b +c )2=a 2+b 2+c 2+2(a ·b +b ·c +c ·a )=1+1+1+2+12+6,∴|AC 1→|=6,即AC 1的长为6.(2)BD 1→=b +c -a ,AC →=a +b ,∴|BD 1→|=2,|AC →|=3,BD 1→·AC →=(b +c -a )·(a +b )=b 2-a 2+a ·c +b ·c =1,∴cos 〈BD 1→,AC →〉=BD 1,→·AC →|BD 1→||AC →|=66.即BD 1→与AC →夹角的余弦值为66.1.已知a =(2,3,-4),b =(-4,-3,-2),b =12x -2a ,则x 等于()A .(0,3,-6)B .(0,6,-20)C .(0,6,-6)D .(6,6,-6)答案B解析由b =12x -2a ,得x =4a +2b =(8,12,-16)+(-8,-6,-4)=(0,6,-20).2.在下列命题中:①若向量a ,b 共线,则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平行;②若向量a ,b 所在的直线为异面直线,则向量a ,b 一定不共面;③若三个向量a ,b ,c 两两共面,则向量a ,b ,c 共面;④已知空间的三个向量a ,b ,c ,则对于空间的任意一个向量p 总存在实数x ,y ,z 使得p =x a +y b +z c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 .0B .1C .2D .3答案A解析a 与b 共线,a ,b 所在的直线也可能重合,故①不正确;根据自由向量的意义知,空间任意两向量a ,b 都共面,故②不正确;三个向量a ,b ,c 中任意两个一定共面,但它们三个却不一定共面,故③不正确;只有当a ,b ,c 不共面时,空间任意一向量p 才能表示为p =x a +y b +z c ,故④不正确,综上可知四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为0,故选A.3.已知向量a =(2m +1,3,m -1),b =(2,m ,-m ),且a ∥b ,则实数m 的值等于()A.32B .-2C .0 D.32或-2答案B解析当m =0时,a =(1,3,-1),b =(2,0,0),a 与b 不平行,∴m ≠0,∵a ∥b ,∴2m +12=3m =m -1-m ,解得m =-2.4.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 (1,-2,1),B (2,2,2),点P 在z 轴上,且满足|PA |=|PB |,则P 点坐标为()A .(3,0,0)B .(0,3,0)C .(0,0,3)D .(0,0,-3)答案C 解析设P (0,0,z ),则有(1-0)2+(-2-0)2+(1-z )2=(2-0)2+(2-0)2+(2-z )2,解得z =3.5.已知a =(1,0,1),b =(x ,1,2),且a·b =3,则向量a 与b 的夹角为()A.5π6 B.2π3 C.π3 D.π6答案D解析∵a·b =x +2=3,∴x =1,∴b =(1,1,2),∴cos 〈a ,b 〉=a·b |a||b |=32×6=32,又∵〈a ,b 〉∈[0,π],∴a 与b 的夹角为π6,故选D.6.如图,在大小为45°的二面角A -EF -D 中,四边形ABFE ,CDEF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则B ,D 两点间的距离是()A.3B.2C .1 D.3-2答案D 解析∵BD →=BF →+FE →+ED →,∴|BD →|2=|BF →|2+|FE →|2+|ED →|2+2BF →·FE →+2FE →·ED →+2BF →·ED →=1+1+1-2=3-2,故|BD→|=3-2.7.已知a=(2,1,-3),b=(-1,2,3),c=(7,6,λ),若a,b,c三向量共面,则λ=________.答案-9解析由题意知c=x a+y b,即(7,6,λ)=x(2,1,-3)+y(-1,2,3),x-y=7,+2y=6,3x+3y=λ,解得λ=-9.8.已知a=(x,4,1),b=(-2,y,-1),c=(3,-2,z),a∥b,b⊥c,则c=________.答案(3,-2,2)解析因为a∥b,所以x-2=4y=1-1,解得x=2,y=-4,此时a=(2,4,1),b=(-2,-4,-1),又因为b⊥c,所以b·c=0,即-6+8-z=0,解得z=2,于是c=(3,-2,2).9.已知V为矩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VA=VB=VC=VD,VP→=13VC→,VM→=23VB→,VN→=23VD→.则VA与平面PMN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平行解析如图,设VA→=a,VB→=b,VC→=c,则VD→=a+c-b,由题意知PM→=23b-13c,PN→=23VD→-13VC→=23a-23b+13c.因此VA→=32PM→+32PN→,∴VA→,PM→,PN→共面.又VA⊄平面PMN,∴VA∥平面PMN.10.已知ABCD -A 1B 1C 1D 1为正方体,①(A 1A →+A 1D 1→+A 1B 1→)2=3A 1B 1→2;②A 1C →·(A 1B 1→-A 1A →)=0;③向量AD 1→与向量A 1B →的夹角是60°;④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体积为|AB →·AA 1→·AD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答案①②解析①中,(A 1A →+A 1D 1→+A 1B 1→)2=A 1A →2+A 1D 1→2+A 1B 1→2=3A 1B 1→2,故①正确;②中,A 1B 1→-A 1A →=AB 1→,因为AB 1⊥A 1C ,故②正确;③中,两异面直线A 1B 与AD 1所成的角为60°,但AD 1→与A 1B →的夹角为120°,故③不正确;④中,|AB →·AA 1→·AD →|=0,故④也不正确.11.已知A ,B ,C 三点不共线,对平面ABC 外的任一点O ,若点M 满足OM →=13(OA →+OB →+OC →).(1)判断MA →,MB →,MC →三个向量是否共面;(2)判断点M 是否在平面ABC 内.解(1)由题意知OA →+OB →+OC →=3OM →,∴OA →-OM →=(OM →-OB →)+(OM →-OC →),即MA →=BM →+CM →=-MB →-MC →,∴MA →,MB →,MC →共面.(2)由(1)知MA →,MB →,MC →共面且过同一点M ,∴M ,A ,B ,C 四点共面.∴点M 在平面ABC 内.12.已知a =(1,-3,2),b =(-2,1,1),A (-3,-1,4),B (-2,-2,2).(1)求|2a +b |;(2)在直线AB 上,是否存在一点E ,使得OE →⊥b ?(O 为原点)解(1)2a +b =(2,-6,4)+(-2,1,1)=(0,-5,5),故|2a +b |=02+(-5)2+52=5 2.(2)令AE →=tAB →(t ∈R ),所以OE →=OA →+AE →=OA →+tAB→=(-3,-1,4)+t (1,-1,-2)=(-3+t ,-1-t ,4-2t ),若OE →⊥b ,则OE →·b =0,所以-2(-3+t )+(-1-t )+(4-2t )=0,解得t =95.因此存在点E ,使得OE →⊥b ,此时E -65,-145,13.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OABC ,其对角线为OB ,AC ,M ,N 分别为OA ,BC 的中点,点G 在线段MN 上,且MG →=2GN →,若OG →=xOA →+yOB →+zOC →,则x +y +z =________.答案56解析连接ON ,设OA →=a ,OB →=b ,OC →=c ,则MN →=ON →-OM →=12(OB →+OC →)-12OA →=12b +12c -12a ,OG →=OM →+MG →=12OA →+23MN →=12a+12c -12a =16a +13b +13c .又OG →=xOA →+yOB →+zOC →,所以x =16y =13,z =13,因此x +y +z =16+13+13=56.14.A ,B ,C ,D 是空间不共面的四点,且满足AB →·AC →=0,AC →·AD →=0,AB →·AD →=0,M 为BC 中点,则△AMD 是()A .钝角三角形B .锐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确定答案C 解析∵M 为BC 中点,∴AM →=12(AB →+AC →),∴AM →·AD →=12(AB →+AC →)·AD →=12AB →·AD →+12AC →·AD →=0.∴AM ⊥AD ,△AMD 为直角三角形.15.已知O (0,0,0),A (1,2,1),B (2,1,2),P (1,1,2),点Q 在直线OP 上运动,当QA →·QB→取最小值时,点Q 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1,1,2)解析由题意,设OQ →=λOP →,则OQ →=(λ,λ,2λ),即Q (λ,λ,2λ),则QA →=(1-λ,2-λ,1-2λ),QB →=(2-λ,1-λ,2-2λ),∴QA →·QB →=(1-λ)(2-λ)+(2-λ)(1-λ)+(1-2λ)(2-2λ)=6λ2-12λ+6=6(λ-1)2,当λ=1时取最小值,此时Q 点坐标为(1,1,2).16.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B ′C ′中,AC =BC =AA ′,∠ACB =90°,D ,E 分别为棱AB ,BB ′的中点.(1)求证:CE ⊥A ′D ;(2)求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1)证明设CA →=a ,CB →=b ,CC ′→=c ,根据题意得|a |=|b |=|c |,且a ·b =b ·c =c ·a =0,∴CE →=b +12c ,A ′D →=-c +12b -12a ,∴CE →·A ′D →=-12c 2+12b 2=0,∴CE →⊥A ′D →,即CE ⊥A ′D .(2)解∵AC ′→=-a +c ,|AC ′→|=2|a |,|CE →|=52|a |,AC ′→·CE →=(-a +c +12c =12c 2=12|a |2,∴cos 〈AC ′→,CE →〉=AC ′,→·CE →|AC ′→||CE →|=12|a |22×52|a |2=1010,即异面直线CE 与A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
最新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精品课件立体几何
(2)几 何 体 的 面 积 与 体 积 的 计 算 (3)以 几 何 体 为 载 体 考 查 空 间 线 面 位 置 关 系
专题四 立体几何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命题规律 ( 1 ) 以 选 择 、 填 空 题 形 式 考 查 空 间 位 置 关 系 的 判 断 , 及 文 字 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转换,难度适中; ( 2 ) 以 熟 悉 的 几 何 体 为 背 景 , 考 查 多 面 体 或 旋 转 体 的 侧 面 积 、 表 面 积 和 体 积 计 算 , 间 接 考 查 空 间 位 置 关 系 的 判 断 及 转 化 思 想 等 , 常 以 三 视 图 形 式 给 出 几 何 体 , 辅 以 考 查 识 图 、 用 图 能 力及空间想象能力,难度中等.
核心整合
专题四 立体几何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知识方法整合 1.柱体、锥体、台体、球的结构特征 名称 ①有 两 个 面 互 相 平 行 棱柱 形); ②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并且每相邻两 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 棱锥 ①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底面); ②其余各面是有公共顶点的三角形.
专题四 立体几何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 3 ) 几何体的三视图与表(侧)面积、体积计算结合; ( 4 ) 在 与 函 数 、 解 析 几 何 等 知 识 交 汇 处 命 题 , 这 种 考 查 形 式 有时会出现.
专题四 立体几何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专题四 立体几何
走向高考 ·二轮专题复习 ·新课标版 ·数学
5. 几 何 体 沿 表 面 某 两 点 的 最 短 距 离 问 题 一 般 用 展 开 图 解 决 ; 不 规 则 几 何 体 求 体 积 一 般 用 割 补 法 和 等 积 法 求 解 ; 三 视 图 问题要特别留意各种视图与观察者的相对位置关系. 疑难误区警示 1.识读三视图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者的方位与三视图的 对应关系和虚实线. 2.注意复合体的表面积计算,特别是一个几何体切割去 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表面积计算.要弄清增加和减少的部分. 3.展开与折叠、卷起问题中,要注意平面图形与直观图 中几何量的对应关系.
备战2023年新高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立体几何
第三讲立体几何——大题备考【命题规律】立体几何大题一般为两问:第一问通常是线、面关系的证明;第二问通常跟角有关,一般是求线面角或二面角,有时与距离、几何体的体积有关.微专题1线面角保分题[2022·辽宁沈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P A⊥平面ABCD,P A=2AB=4,点M是P A的中点.(1)求证:BD⊥CM;(2)求直线PC与平面MCD所成角的正弦值.提分题例1 [2022·全国乙卷]如图,四面体ABCD中,AD⊥CD,AD=CD,∠ADB=∠BDC,E 为AC的中点.(1)证明:平面BED⊥平面ACD;(2)设AB=BD=2,∠ACB=60°,点F在BD上,当△AFC的面积最小时,求CF与平面ABD所成的角的正弦值.听课笔记:【技法领悟】利用空间向量求线面角的答题模板巩固训练1[2022·山东泰安一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AB=2AD=2,P A⊥平面ABCD,E为PD中点.(1)若P A=1,求证:AE⊥平面PCD;(2)当直线PC与平面ACE所成角最大时,求三棱锥E-ABC的体积.微专题2二面角保分题[2022·山东临沂二模]如图,AB是圆柱底面圆O的直径,AA1、CC1为圆柱的母线,四边形ABCD是底面圆O的内接等腰梯形,且AB=AA1=2BC=2CD,E、F分别为A1D、C1C的中点.(1)证明:EF∥平面ABCD;(2)求平面OEF与平面BCC1夹角的余弦值.提分题例2 [2022·湖南岳阳三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F是PD 的中点.(1)证明:PB∥平面AFC;(2)若直线P A⊥平面ABCD,AC=AP=2,且P A与平面AFC所成的角正弦值为√21,求7锐二面角F-AC-D的余弦值.听课笔记:AD,现例3 [2022·山东日照二模]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BC=CD=12以AC为折痕把△ABC折起,使点B到达点P的位置,且P A⊥CD.(1)证明:平面APC⊥平面ADC;(2)若M为PD上一点,且三棱锥D-ACM的体积是三棱锥P-ACM体积的2倍,求二面角P-AC-M的余弦值.听课笔记:【技法领悟】利用空间向量求二面角的答题模板巩固训练21.[2022·广东韶关二模]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点S是边AB 的中点.AB=2,AD=4,P A=PD=2√2.(1)若O是侧棱PC的中点,求证:SO∥平面P AD;(2)若二面角P-AD-B的大小为2π,求直线PD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32.[2022·河北保定一模]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AB=CD=1,∠BCD =60°,现将DAC沿AC折起至P AC,使得PB=√2.(1)证明:AB⊥PC;(2)求二面角A-PC-B的余弦值.微专题3探索性问题提分题例4 [2022·山东聊城三模]已知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E为CD的中点,AB=4,△ADE为等边三角形,将三角形ADE沿AE折起,使点D到达点P的位置,且平面APE⊥平面ABCE.(1)求证:AP⊥BE;(2)试判断在线段PB上是否存在点F,使得平面AEF与平面AEP的夹角为45°.若存在,试确定点F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听课笔记:【技法领悟】1.通常假设问题中的数学对象存在或结论成立,再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推理,如果能推出与条件吻合的数据或事实,说明假设成立,并可进一步证明;否则假设不成立.2.探索线段上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点时,一定注意三点共线的条件的应用.巩固训练3[2022·湖南岳阳一模]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SA=SB=SC,BC⊥AC.(1)证明:平面SAB⊥平面ABC;(2)若BC=SC,SC⊥SA,试问在线段SC上是否存在点D,使直线BD与平面SAB所成的角为60°,若存在,请求出D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第三讲立体几何微专题1线面角保分题解析:(1)证明:如图,连接AC,∵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又P A ⊥平面ABCD ,BD ⊂平面ABCD ,∴P A ⊥BD , ∵P A ,AC ⊂平面P AC ,P A∩AC =A , ∴BD ⊥平面P AC , 又CM ⊂平面P AC , ∴BD ⊥CM .(2)易知AB ,AD ,AP 两两垂直,以点A 为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 - xyz . ∵P A =2AB =4,∴A (0,0,0),P (0,0,4),M (0,0,2),C (2,2,0),D (0,2,0), ∴MC⃗⃗⃗⃗⃗⃗ =(2,2,-2),MD ⃗⃗⃗⃗⃗⃗ =(0,2,-2),PC ⃗⃗⃗⃗ =(2,2,-4). 设平面MC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MC⃗⃗⃗⃗⃗⃗ =2x +2y −2z =0n ·MD ⃗⃗⃗⃗⃗⃗ =2y −2z =0,令y =1,得n =(0,1,1).设直线PC 与平面MCD 所成角为θ,由图可知0<θ<π2,则sinθ=|cos 〈n ,PC ⃗⃗⃗⃗ 〉|=|n·PC ⃗⃗⃗⃗⃗||n ||PC ⃗⃗⃗⃗⃗|=√12+12×√22+22+(−4)2=√36.即直线PC 与平面MCD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36.提分题[例1] 解析:(1)证明:∵AD =CD ,∠ADB = ∠BDC ,BD =BD , ∴△ABD ≌△CBD ,∴AB =CB .∵E 为AC 的中点,∴DE ⊥AC ,BE ⊥AC . ∵DE∩BE =E ,DE ,BE ⊂平面BED , ∴AC ⊥平面BED .∵AC ⊂平面ACD ,∴平面BED ⊥平面ACD .(2)如图,连接EF .由(1)知AC ⊥平面BED . 又∵EF ⊂平面BED , ∴EF ⊥AC . ∴S △AFC =12AC ·EF .当EF ⊥BD 时,EF 的长最小,此时△AFC 的面积最小. 由(1)知AB =CB =2. 又∵∠ACB =60°,∴△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BE =√3. ∵AD ⊥CD ,∴DE =1,∴DE 2+BE 2=BD 2,∴DE ⊥BE .以点E 为坐标原点,直线EA ,EB ,ED 分别为x 轴、y 轴、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E (0,0,0),A (1,0,0),B (0,√3,0),C (-1,0,0),D (0,0,1),∴AB ⃗⃗⃗⃗⃗ =(-1,√3,0),AD ⃗⃗⃗⃗⃗ =(-1,0,1),DB ⃗⃗⃗⃗⃗ =(0,√3,-1),ED⃗⃗⃗⃗⃗ =(0,0,1),EC ⃗⃗⃗⃗ =(-1,0,0).设DF ⃗⃗⃗⃗⃗ =λDB ⃗⃗⃗⃗⃗ (0≤λ≤1), 则EF ⃗⃗⃗⃗ =ED ⃗⃗⃗⃗⃗ +DF ⃗⃗⃗⃗⃗ =ED ⃗⃗⃗⃗⃗ +λDB ⃗⃗⃗⃗⃗ =(0,0,1)+λ(0,√3,-1)=(0,√3λ,1-λ). ∵EF ⊥DB , ∴EF⃗⃗⃗⃗ ·DB ⃗⃗⃗⃗⃗ =(0,√3λ,1-λ)·(0,√3,-1)=4λ-1=0, ∴λ=14,∴EF ⃗⃗⃗⃗ =(0,√34,34),∴CF ⃗⃗⃗⃗ =EF ⃗⃗⃗⃗ −EC ⃗⃗⃗⃗ =(0,√34,34)-(-1,0,0)=(1,√34,34).设平面ABD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B ⃗⃗⃗⃗⃗ =0,n ·AD⃗⃗⃗⃗⃗ =0,即{−x +√3y =0,−x +z =0.取y =1,则x =√3,z =√3,∴n =(√3,1,√3).设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为θ,则sin θ=|cos 〈n ,CF ⃗⃗⃗⃗ 〉|=|n·CF ⃗⃗⃗⃗⃗||n ||CF ⃗⃗⃗⃗⃗ |=|√3×1+1×√34+√3×34|√3+1+3× √1+316+916=4√37. 故当△AFC 的面积最小时,CF 与平面ABD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4√37. [巩固训练1]解析:(1)证明:∵P A ⊥平面ABCD ,CD ⊂平面ABCD ,∴P A ⊥CD , ∵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CD ,又AD∩P A =A ,AD 、P A ⊂平面P AD ,∴CD ⊥平面P AD , ∵AE ⊂平面P AD ,∴AE ⊥CD ,在△P AD 中,P A =AD ,E 为PD 的中点,∴AE ⊥PD , 而PD∩CD =D ,PD 、CD ⊂平面PCD , ∴AE ⊥平面PCD .(2)以A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AB 、AD 、AP 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设AP =a (a >0),则C (2,1,0),P (0,0,a ),E (0,12,a2),∴AC ⃗⃗⃗⃗⃗ =(2,1,0),AE ⃗⃗⃗⃗⃗ =(0,12,a 2),PC ⃗⃗⃗⃗ =(2,1,-a ), 设平面ACE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 则{n ·AC ⃗⃗⃗⃗⃗ =2x +y =0n ·AE⃗⃗⃗⃗⃗ =12y +a 2z =0,取y =-a ,可得n =(a2,-a ,-1).设直线PC 与平面ACE 所成角为θ,则sin θ=|cos 〈n ,PC ⃗⃗⃗⃗ 〉|=|n·FC⃗⃗⃗⃗⃗ ||n ||FC⃗⃗⃗⃗⃗ |=√54a 2+1·√5+a 2=√29+20a2+5a ≤27,当且仅当a =√2时等号成立.即当AP =√2时,直线PC 与平面ACE 所成角最大, 此时三棱锥E - ABC 的体积V =13×12×2×1×√22=√26.微专题2 二面角保分题解析:(1)证明:取AD 的中点M ,连接EM 、MC ,∵E 为A 1D 的中点,F 为CC 1的中点,∴EM ∥AA 1,EM =12AA 1,又CF ∥AA 1,CF =12AA 1, ∴EM ∥CF ,EM =CF ,∴四边形EMCF 为平行四边形,∴EF ∥CM , 又EF ⊄平面ABCD ,CM ⊂平面ABCD , ∴EF ∥平面ABCD .(2)设AB =AA 1=2BC =2CD =4,∵AC ⊥BC ,∴AC =2√3.由题意知CA 、CB 、CC 1两两垂直,故以C 为坐标原点,分别以CA 、CB 、CC 1所在直线为x 、y 、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1(2√3,0,4)、O (√3,1,0)、F (0,0,2)、C (0,0,0)、D (√3,-1,0), ∴A 1D 的中点E 的坐标为(3√32,-12,2), ∴OF⃗⃗⃗⃗⃗ =(-√3,-1,2),EF ⃗⃗⃗⃗ =(-3√32,12,0),设平面OEF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n ·OF ⃗⃗⃗⃗⃗ =0n ·EF ⃗⃗⃗⃗ =0,即{−√3x −y +2z =0−3√32x +12y =0,即{√3x +y −2z =03√3x −y =0, 令x =√3,得n =(√3,9,6),∵AC ⊥BC ,AC ⊥CC 1,BC ∩CC 1=C , ∴AC ⊥平面BCC 1,∴平面BCC 1的一个法向量为CA ⃗⃗⃗⃗⃗ =(2√3,0,0),cos 〈n ,CA ⃗⃗⃗⃗⃗ 〉=n·CA ⃗⃗⃗⃗⃗|n |·|CA ⃗⃗⃗⃗⃗|=√3+81+36·2√3=√1020, ∴平面OEF 与平面BCC 1夹角的余弦值为√1020. 提分题[例2] 解析:(1)证明:连接BD 交AC 于O , 易证O 为BD 中点,又F 是PD 的中点, 所以OF ∥PB ,又OF ⊂平面AFC ,且PB 不在平面AFC 内, 故PB ∥平面AFC .(2)取PC 中点为Q ,以O 为坐标原点,OB 为x 轴,OC 为y 轴,OQ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OB =m ,则A (0,-1,0),B (m ,0,0),C (0,1,0),P (0,-1,2),D (-m ,0,0)⇒F (-m2,-12,1),AP ⃗⃗⃗⃗⃗ =(0,0,2),OF ⃗⃗⃗⃗⃗ =(-m 2,-12,1),OC⃗⃗⃗⃗⃗ =(0,1,0), 设平面AFC 的法向量为n =(x ,y ,z ),由{n ⊥OF ⃗⃗⃗⃗⃗ n ⊥OC ⃗⃗⃗⃗⃗ ⇒{−m2x −12y +z =0y =0,令x =2,有n =(2,0,m ),由P A 与平面AFC 所成的角正弦值为√217⇒√217=|AP ⃗⃗⃗⃗⃗ ·n||AP⃗⃗⃗⃗⃗ |·|n|=2√4+m 2⇒m =√3, 平面ACD 的法向量为m =(0,0,1),则锐二面角F - AC - D 的余弦值为 |m·n ||m |·|n |=√3√7=√217.[例3] 解析:(1)证明:在梯形ABCD 中取AD 中点N ,连接CN , 则由BC 平行且等于AN 知ABCN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CN =AB , 由CN =12AD 知C 点在以AD 为直径的圆上,所以AC ⊥CD .又AP ⊥CD ,AP∩AC =A, AP ,AC ⊂平面P AC , ∴CD ⊥平面P AC , 又CD ⊂平面ADC , ∴平面APC ⊥平面ADC .(2)取AC 中点O ,连接PO ,由AP =PC ,可知PO ⊥AC ,再由平面P AC ⊥平面ACD ,AC 为两面交线,所以PO ⊥平面ACD ,以O 为原点,OA 为x 轴,过O 且与OA 垂直的直线为y 轴,O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令AB =2,则A (√3,0,0),C (-√3,0,0),P (0,0,1),D (-√3,2,0), 由V P - ACM ∶V D - ACM =1∶2,得PM⃗⃗⃗⃗⃗⃗ =13PD ⃗⃗⃗⃗⃗ , 所以OM ⃗⃗⃗⃗⃗⃗ =OP ⃗⃗⃗⃗⃗ +PM ⃗⃗⃗⃗⃗⃗ =OP ⃗⃗⃗⃗⃗ +13PD ⃗⃗⃗⃗⃗ =(-√33,23,23), 设平面ACM 的法向量为n =(x ,y ,z ), 则由{n ·OM ⃗⃗⃗⃗⃗⃗ =0n ·OA ⃗⃗⃗⃗⃗ =0得{−√33x +23y +23z =0√3x =0,取z =-1得x =0,y =1,所以n =(0,1,-1),而平面P AC 的法向量m =(0,1,0),所以cos 〈n ,m 〉=m·n |m ||n |=√22. 又因为二面角P - AC - M 为锐二面角,所以其余弦值为√22.[巩固训练2]1.解析:(1)证明:取线段PD 的中点H ,连接SO 、OH 、HA ,如图,在△PCD 中,O 、H 分别是PC 、PD 的中点,所以OH ∥CD 且OH =12CD ,所以OH ∥AS 且OH =AS ,所以四边形ASOH 是平行四边形,所以SO ∥AH ,又AH ⊂平面P AD ,SO ⊄平面P AD ,所以SO ∥平面P AD .(2)取线段AD 、BC 的中点E 、F ,连结PE 、EF .由点E 是线段AD 的中点,P A =PD 可得PE ⊥AD ,又EF ⊥AD ,所以∠PEF 是二面角P - AD - B 的平面角,即∠PEF =23π,以E 为原点,EA⃗⃗⃗⃗⃗ 、EF ⃗⃗⃗⃗ 方向分别为x 轴、y 轴正方向,建立如图所示坐标系,在△P AD 中,AD =4,P A =PD =2√2知:PE =2,所以P (0,-1,√3),D (-2,0,0),B (2,2,0),C (-2,2,0),所以PD⃗⃗⃗⃗⃗ =(-2,1,-√3),PB ⃗⃗⃗⃗⃗ =(2,3,-√3),PC ⃗⃗⃗⃗ =(-2,3,-√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n =(x ,y ,z ),则{n ·PB ⃗⃗⃗⃗⃗=0n ·PC⃗⃗⃗⃗ =0,即{2x +3y −√3z =0−2x +3y −√3z =0,可取n =(0,1,√3),设直线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为θ, 则sin θ=|cos 〈PD⃗⃗⃗⃗⃗ ,n 〉|=2·2√2=√24,所以直线PD 与平面P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4.2.解析:(1)证明:在等腰梯形ABCD 中,过A 作AE ⊥BC 于E ,过D 作DF ⊥BC 于F ,因为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AD =AB =CD =1,∠BCD =60°,所以BE =CF =12CD =12,AE =DF =√12−(12)2=√32, 所以AC =BD =√(32)2+(√32)2=√3, BC =2,所以BD 2+CD 2=BC 2,所以BD ⊥CD ,同理AB ⊥AC , 又因为AP =AB =1,PB =√2, ∴AP 2+AB 2=PB 2,∴AB ⊥AP又AC∩AP =A ,AC ,AP ⊂平面ACP , 所以AB ⊥平面ACP , 因为PC ⊂平面ACP , 所以AB ⊥PC .(2)取AC 的中点为M ,BC 的中点为N ,则MN ∥AB , 因为AB ⊥平面ACP ,所以MN ⊥平面ACP ,因为AC ,PM ⊂平面ACP ,所以MN ⊥AC ,MN ⊥PM , 因为P A =PC ,AC 的中点为M ,所以PM ⊥AC , 所以MN ,MC ,MP 两两垂直,所以以M 为原点,以MN 所在直线为x 轴,以MC 所在直线为y 轴,以MP 所在直线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A (0,-√32,0),B (1,-√32,0),C (0,√32,0),P (0,0,12),PC ⃗⃗⃗⃗ =(0,√32,-12),PB ⃗⃗⃗⃗⃗ =(1,-√32,-12), 平面APC 的一个法向量为m =AB⃗⃗⃗⃗⃗ =(1,0,0), 设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y ,z ),则 {n ·PC⃗⃗⃗⃗ =√32y −12z =0n ·PB ⃗⃗⃗⃗⃗ =x −√32y −12z =0,令y =1,则n =(√3,1,√3),所以cos 〈m ,n 〉=m·n |m ||n |=√31×√7=√217, 因为二面角A - PC - B 为锐角, 所以二面角A - PC - B 的余弦值为√217.微专题3 探索性问题提分题[例4] 解析:(1)证明:因为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且△ADE 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BCE =120°,又E 为CD 的中点,所以CE =ED =DA =CB ,即△BCE 为等腰三角形, 所以∠CEB =30°.所以∠AEB =180°-∠AED -∠BEC =90°, 即BE ⊥AE .又因为平面AEP ⊥平面ABCE ,平面APE ∩平面ABCE =AE ,BE ⊂平面ABCE , 所以BE ⊥平面APE ,又AP ⊂平面APE ,所以BE ⊥AP .(2)取AE 的中点O ,连接PO ,由于△APE 为正三角形,则PO ⊥AE , 又平面APE ⊥平面ABCE ,平面APE ∩平面ABCE =AE ,PO ⊂平面EAP , 所以PO ⊥平面ABCE ,PO =√3,BE =2√3, 取AB 的中点G ,则OG ∥BE ,由(1)得BE ⊥AE ,所以OG ⊥AE ,以点O 为原点,分别以OA ,OG ,OP 所在的直线为x 轴,y 轴,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O - xyz ,则O (0,0,0),A (1,0,0),B (-1,2√3,0),P (0,0,√3),E (-1,0,0), 则EA ⃗⃗⃗⃗⃗ =(2,0,0),EB ⃗⃗⃗⃗⃗ =(0,2√3,0),PB ⃗⃗⃗⃗⃗ =(-1,2√3,-√3),EP ⃗⃗⃗⃗ =(1,0,√3), 假设存在点F ,使平面AEF 与平面AEP 的夹角为45°, 设PF⃗⃗⃗⃗ =λPB ⃗⃗⃗⃗⃗ =(-λ,2√3λ,-√3λ),λ∈[0,1], 则EF ⃗⃗⃗⃗ =EP ⃗⃗⃗⃗ +PF ⃗⃗⃗⃗ =(1,0,√3)+(-λ,2√3λ,-√3λ)=(1-λ,2√3λ,√3−√3λ), 设平面AEF 的法向量为m =(x ,y ,z ),由{EF ⃗⃗⃗⃗·m =0EA ⃗⃗⃗⃗⃗ ·m =0得{(1−λ)x +2√3λy +(√3,-√3λ)z =02x =0, 取z =2λ,得m =(0,λ-1,2λ);由(1)知EB⃗⃗⃗⃗⃗ 为平面AEP 的一个法向量, 于是,cos 45°=|cos 〈m ,EB ⃗⃗⃗⃗⃗ 〉|=|m·EB ⃗⃗⃗⃗⃗||m |·|EB ⃗⃗⃗⃗⃗|=2√3|λ−1|2√3·√5λ2−2λ+1=√22,解得λ=13或λ=-1(舍去),所以存在点F ,且当点F 为线段PB 的靠近点P 的三等分点时,平面AEF 与平面AEP 的夹角为45°.[巩固训练3]解析:(1)证明:取AB 的中点E ,连接SE ,CE ,∵SA =SB ,∴SE ⊥AB , ∵BC ⊥AC ,∴三角形ACB 为直角三角形,∴BE =EC , 又BS =SC ,∴△SEC ≌△SEB ,∴∠SEB =∠SEC =90°, ∴SE ⊥EC ,又SE ⊥AB ,AB∩CE =E ,∴SE ⊥平面ABC . 又SE ⊂平面SAB ,∴平面SAB ⊥平面ABC .(2)以E 为坐标原点,平行AC 的直线为x 轴,平行BC 的直线为y 轴,ES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不妨设SA =SB =SC =2,SC ⊥SA ,则AC =2√2,BC =SC =2知EC =2√3,SE =1,则A (-√2,1,0),B (√2,-1,0),C (√2,1,0),E (0,0,0),S (0,0,1), ∴AB⃗⃗⃗⃗⃗ =(2√2,-2,0),SA ⃗⃗⃗⃗ =(-√2,1,-1), 设D (x ,y ,z ),CD ⃗⃗⃗⃗⃗ =λCS⃗⃗⃗⃗ (0≤λ≤1),则(x -√2,y -1,z )=λ(-√2,-1,1), ∴D (√2−√2λ,1-λ,λ),BD⃗⃗⃗⃗⃗ =(-√2λ,2-λ,λ). 设平面SAB 的一个法向量为n =(x 1,y 1,z 1),则{n ·AB⃗⃗⃗⃗⃗ =2√2x 1−2y 1=0n ·SA ⃗⃗⃗⃗ =−√2x 1+y 1−z 1=0,取x 1=1,得n =(1,√2,0),sin 60°=|n·BD ⃗⃗⃗⃗⃗⃗ ||n ||BD ⃗⃗⃗⃗⃗⃗ |,则√2−2√2λ|√3√2λ2+(2−λ)2+λ2=√32, 得λ2+7λ+1=0,又∵0≤λ≤1,方程无解,∴不存在点D ,使直线BD 与平面SAB 所成的角为60°.。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课件
立体几何的重要性
01
02
03
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学习立体几何有助于培养 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 思维能力,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基础
立体几何是数学学科体系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 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 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ppt课 件
目 录
• 立体几何简介 • 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 立体图形的性质与分类 • 立体几何的应用 • 解题技巧与思路 • 立体几何的未来发展
01
立体几何简介
什么是立体几何
立体几何是研究三维空间中图形和物 体性质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点、线 、面、体等基本元素,以及它们之间 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
角度的计算
角度是描述两条射线或线段之间夹角 的大小的量。在立体几何中,角度可 以通过使用三角函数或几何定理来计 算。
距离的计算
距离是描述两点之间或一点到一条线 段之间的最短路径的大小的量。在立 体几何中,距离可以通过使用勾股定 理或几何定理来计算。
03
立体图形的性质与分类
立体图形的性质
空间性
立体图形存在于三维空间 中,具有空间特性。
近现代发展
随着数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立体几何逐渐与代数学、分析学等 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和 深入的研究领域。
02
立体几何基础知识
点、线、面的基本性质
点的基本性质
面的基本性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点是几何学中最基本的元素,没有大 小和形状。在空间中,点的唯一特征 是它的位置。
面是由无数条线组成的,它只有面积 而没有厚度。面的形状和位置由其上 的点和其上的线的分布决定。
“立体几何”大题的常考题型探究(课件)2023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全国通用)
因为 ,所以 .由已知得 ,故 .又 ,所以 .因为 , , , , ,所以 .
提分秘籍 体积问题考查的本质就是点面距离,解题关键是抓住以下几种方法:
(1)等体积法(仅限三棱锥)转换顶点;
(2)顶点不变,延展或缩小底面,如四棱锥的高即同顶点的三棱锥的高,点 到平面 的距离可看作点 到平面 的距离;
设 ,则 , , .设平面 的法向量为 ,则 即
令 ,则 ,∴平面 的一个法向量为 , .∵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所成角的余弦值的绝对值即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当且仅当 时取等号.
∴直线 与平面 所成角的正弦值的最大值为 .(法二:定义法)如图2, 平面 , , 平面 .
大题攻略03 平面与平面所成的角
例3 (2021年全国甲卷)已知直三棱柱 中,侧面 为正方形, , , 分别为 和 的中点, 为棱 上的点, .
(1)证明: .(2)当 为何值时,平面 与平面 所成的二面角的正弦值最小?
▶审题微“点”
切入点
(1)常规方法是几何法,不过用几何法较为复杂,根据题目条件建系是最优解法;(2)建系是常规方法,也是最优法
▶审题微“点”
切入点
(1)关键是在平面 内找一条直线与 平行,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即可证明;(2)将包装盒分割成几个规则的锥体和柱体求解
障碍点
(1)在平面 内找直线与 平行;(2)将不规则的几何体分割或补形成几个规则的几何体
隐蔽点
(1)平面 内与 平行的直线;(2)包装盒的高
[解析] (1)如图1所示,分别取 , 的中点 , ,连接 ,因为 , 为全等的正三角形,所以 , , .
高考数学(文)《立体几何》专题复习
(2)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 考法5 线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证明直线 与平面垂直 的方法
2.线面垂直 的性质与线 线垂直
(1)判定定理(常用方法):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
与此平面垂直.判定定理中的两条相交直线必须保证“在平面 内相交”这一条件. (2)性质: ①应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常用方法):若两平面垂直,则在一 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是证明线 面垂直的主要方法; ②(客观题常用)若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 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64
65
✓ 考法4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证明平面 与平面平行 的常用方法 2.空间平行关系 之间的转化
66
✓ 考法3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证明平面 与平面平行 的常用方法
这是立体几何中证明平行关系常用的思路,三 种平行关系的转化可结合下图记忆
2.空间平行关系 之间的转化
67
68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定义 判定方法
2.等角定理
判定定理 反证法 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 考法2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常考形式
直接求 求其三角函数值
常用方法
作角
正弦值 余弦值 正切值
证明 求值 取舍
55
56
57
58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 考点46 线面、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 考法3 线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 考法4 面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1.计算有关 线段的长
2.外接球、内切 球的计算问题
观察几何体的特征 利用一些常用定理与公式 (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 三角函数公式等) 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求解
高中数学必修第二册-第八章8.1基本立体图形课件
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多面体的顶点.
【拓展提升】
1.多面体是由平面多边形围成的,这里的多边形包括它内部的平面部分.
2.多面体至少有四个面,如图所示的多面体即是四个面的情况.
3.一个多面体由几个面围成绩称为几面体.如四面体、五面体、六面体……
(3)分类:按底面多边形分类.
棱柱的底面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我们把这样的棱柱分别叫做三棱柱、
四棱柱、五棱柱……
2.棱锥
(1)定义:如图 8.1-7,一般地,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都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
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多面体叫做棱锥(pyramid).这个多边形面叫做棱锥的底面;
第八章 立体几何初步
8.1 基本立体图形
知识梳理
一、 空间几何体、多面体与旋转体
1.什么是空间几何体?
空间中的物体,都占据着空间的一部分.如果只考虑这些物体的形
状和大小,而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由这些物体抽象出来的空间图
形就叫做空间几何体.
2.多面体
(1)定义: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多面体.
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于底边的腰所在直线为轴;③错误,应把“球”改成“球
面”;④错误,应是用一个与底面平行的平面去截圆锥.
训练题
下列说法:(1)圆柱的底面是圆面;(2)经过圆柱任意两条母线的截面是一个矩
形面;(3)圆台的任意两条母线的延长线,可能相交,也可能不相交;(4)夹在
圆柱的两个截面间的几何体还是一个旋转体.其中正确的是
训练题
将选项中所示的三角形绕直线 l 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 8-1-3 所示的几何体的是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整合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
解:(1)∵A'C'∥AC,
∴AO与A'C'所成的角就是∠OAC.
∵AB⊥平面BC',OC⊂平面BC',
∴OC⊥AB,又OC⊥BO,AB∩BO=B,
∴OC⊥平面ABO.又OA⊂平面ABO,∴OC⊥OA.
2
在 Rt△AOC 中,OC= 2 ,AC= 2,
sin∠OAC=
1
= ,
2
∴∠OAC=30°.即AO与A'C'所成角为30°.
(3)如图③,过直角梯形ABCD的顶点A作AO⊥CD于点O,将直角梯形
分为一个直角三角形AOD和一个矩形AOCB,绕CD旋转一周形成一
个组合体,该组合体由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组成.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名师点析 与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有关问题的解题技能
(1)紧扣结构特征是判断的关键,熟悉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根据
②底面为正多边形,且相邻两个侧面与底面垂直的棱柱是正棱柱;
③直角三角形绕其任一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所形成的旋转体都是
圆锥;
④棱台的上、下底面可以不类似,但侧棱长一定相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解析:①上、下底面的圆周上两点的连线要与轴平行才是母线;③
直角三角形绕着直角边所在直线旋转一周才能形成圆锥;④棱台的
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解:所得几何体是一个圆锥挖去一个圆柱后形成的,
∵S 锥表=π·DC2+π·DC·AC=4π+8π=12π,
S 柱侧=2π·DG·FG=2 3π,∴所求几何体的表面积 S=S 锥表+S 柱侧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知识点PPT课件
观察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课桌面、
9.
墙面等,发现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平坦、光滑,
1
给我们以平面的形象,但是它们都是有限的.
平
面
的
基
本
性
质
第1页/共144页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平面的概念就是从这些场景中抽象出来的.数学中的平面是指光滑
并且可以无限延展的图形.
9. 平静的湖面、窗户的玻璃面、黑板面、课桌面、墙面等,都是平面
面
有其他公共. 点,并且所有公共点的集合是过这个点的 一条直线.
的
性质3: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确定一 个平面.
基
本
性
质
第17页/共144页
自我反思 目标检测
学习方法
学习行为
学习效果
9.
1
平 面 的 基 本 性 质
第18页/共144页
第九章 立体几何
9.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内且m ∥ 则 m ∥ l .
9.2 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第36页/共144页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
例3 在如图所示的一块木料中,已知 BC∥平面 A1C1,BC∥ B1C1 , 要经过平面 A1C1内的一点P与棱BC将木料锯开,应当怎样画线? 解 画线的方法是: 在平面A1B1C1D1内, 过点P作直线B1C1的平行线EF, 分别交直线A1B1及直线D1C1与点E、F, 连接EB和FC.
面
公共点的集合就是这两个墙面的交线.
的
基
本
性
质
第8页/共144页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2020高考数学(文)二轮专题课件:大题考法课立体几何
解:(1)证明:由题知,BD=AD=4 2,又 AB=8,∴AB2=AD2 +BD2,∴BD⊥AD. ∵平面 PAD⊥平面 ABCD,且两平面的交线是 AD,BD⊂平面 ABCD,BD⊥AD,∴BD⊥平面 PAD,又 BD⊂平面 MBD,∴ 平面 MBD⊥平面 PAD.
(2)过点 P 作 PO⊥AD 交 AD 于点 O,则 PO⊥平面 ABD,∴点
知 A1B1 綊 DC,可得 B1C 綊 A1D,故 ME 綊
ND,因此四边形 MNDE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MN∥ED.
又 MN⊄平面 C1DE,扣 1 分.
[微点提醒]
[微点提醒]
加红处若漏掉 MN⊄ 平面 C1DE,扣 1 分.
❶转化: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MN∥ED⇒MN∥平面 C1DE.
(2)存在一个常数 m= 23,使得平面 PED⊥ 平面 PAB,理由如下: 要使平面 PED⊥平面 PAB,只需 AB⊥DE, 因为 AB=AD=2,∠DAB=30°, 所以 AE=ADcos 30°= 3, 又因为 PD⊥平面 ABCD,PD⊥AB,PD∩DE=D, 所以 AB⊥平面 PDE, 因为 AB⊂平面 PAB,所以平面 PDE⊥平面 PAB, 所以 m=AAEB= 23.
(2)取 CG 的中点 M,连接 EM,DM. 因为 AB∥DE,AB⊥平面 BCGE,所以 DE⊥平面 BCGE, 所以 DE⊥CG. 因为四边形 BCGE 是菱形,且∠EBC=60°, 所以 EM⊥CG, 又 DE∩EM=E,所以 CG⊥平面 DEM. 所以 DM⊥CG. 在 Rt△DEM 中,DE=1,EM= 3, 故 DM=2. 所以四边形 ACGD 的面积为 4.
[微点提醒]
[关键步骤]
加红处只作 CH⊥C1E,不进行证 明 CH⊥平面 C1DE 的扣 2 分.
第8讲 立体几何 第一课时 讲练课件(共70张PPT) 2021届高考(理科)数学二轮复习
二、常用方法结论 1.三视图问题的解题策略 (1)由三视图还原直观图的方法: ①还原后的几何体一般为较熟悉的柱、锥、台、球的组合体. ②注意图中实、虚线,实际分别是原几何体中的可视线与被 遮挡线. ③想象原形,并画出草图后进行三视图还原,把握三视图和 几何体之间的关系,与所给三视图比较,通过调整准确画出原几 何体.
第8页
②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③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④两条直线被三个平行平面所截,截得的对应线段对应成比 例. ⑤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互 相平行.
第9页
8.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垂直的定义: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任意一条 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该平面. (2)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若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两条相交 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 (3)用线面垂直的性质: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平面,则 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第21页
5.求二面角的常用方法 (1)传统方法: 定义法:如图,cosθ=APBB. 三垂线法:点 P 到平面 α 的距离 PA=d,点 P 到 交线 l 的距离 PB=d1,则 sinθ=dd1. 关键:求出点 P 到平面 α 的距离 d.
第22页
(2)空间向量法: 二面角的范围:θ∈[0,π].
第29页
(3)(2020·九江市第一次统一考试)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C )
A.π2+ 3 C.32π+ 3
B.π+ 3 D.3π+ 3
第30页
【解析】 由三视图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 半径为 1,高为 3的半圆锥(如图),其正面为圆锥 的轴截面,形状为等边三角形,该截面三角形的面 积为12×2× 3= 3;侧面展开图为扇形,该扇形的弧长为12×2 π×1=π,半径为 ( 3)2+12=2,其面积为12×π×2=π;底 面为半圆,其面积为12×π×12=π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32π+ 3. 故选 C.
高考数学复习第8章立体几何专题研究球与几何体的切接问题理市赛课公开课一等奖省优质课获奖课件
16R3 A. 81
64R3 C. 81
32R3 B. 81 D.R3
10/38
【解析】 如图,记 O 为正四棱锥 P- ABCD 外接球的球心,O1 为底面 ABCD 的中 心,则 P,O,O1 三点共线,连接 PO1,OA, O1A.
设 OO1=x,则 O1A= R2-x2,AB= 2· R2-x2,PO1=R+x,所以正四棱锥 P -ABCD 的体积 V=13AB2×PO1=13×2(R2-x2)(R+x)=23(-x3- Rx2+R2x+R3),求导:V′=23(-3x2-2Rx+R2)=-23(x+R)(3x -R),当 x=R3时,体积 V 有最大值6841R3,故选 C.
A.4π
9π B. 2
C.6π
32π D. 3
31/38
【解析】 由题意可得若V最大,则球与直三棱柱的部分面
相切,若与三个侧面都相切,可求得球的半径为2,球的直径为
4,超过直三棱柱的高,所以这个球放不进去,则球可与上下底
面相切,此时球的半径R=
3 2
,此时的体积最大,Vmax=
4 3
πR3=
4π3 ×287=9π2 .
【答案】 A
38/38
【答案】 C
11/38
★状元笔记★ 锥体的外接球问题关键是确定球心位置: (1)将锥体还原或补形为正方体或长方体,进而确定球心; (2)锥体的外接球球心一定在过底面的外心与底面垂直的直 线上; (3)球心到各顶点的距离都相等; (4)球心一定在外接球的直径上!
12/38
思考题 1 (1)(2018·江西宜春模拟)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V=-
2a3+2a2 在(0,232)上是增函数,在(232,
新课标通用版高考数学总复习精品课件:第8章 立体几何 (6课时462张PPT)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新课标通用版高考数学总复习精品课件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0
第1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第8章 立体几何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0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全等的 全等的 全等的
轴截面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
_____ _____
________
侧面展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开图
_
_
_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0 第14页
第2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8.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及三 视图和直观图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0
第3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考 纲 原文下载
考纲原文下载
命题规律分析
知识梳理整合
挖教材赢高考
高频考点透析
直通高考2020
第4页
经典品质/超越梦想
高考总复习/新课标版 数学·理
1.空间几何体 (1)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描述现实生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单元复习课第3课时立体几何初步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ppt
【思考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后面的括号内画“√”,错误
的画“×”.
(1)若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2)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
α⊥β.( × )
(3)若α⊥β,a⊥β,则a∥α.( × )
(4)直线a⊥α,b⊥α,则a∥b.( √ )
又因为CD⊂平面PCD,所以平面BEF⊥平面PCD.
垂直、平行关系证明中应用转化与化归思想的常见类型.
(1)证明线面、面面平行,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平行.
(2)证明线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线垂直.
(3)证明线线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
(4)证明面面垂直,需转化为证明线面垂直,进而转化为证明线
线垂直.
F 满足 FC⊥平面 BED,FB=√a.
(1)证明:EB⊥FD;
(2)求点B到平面FED的距离.
(1)证明:∵FC⊥平面BED,BE⊂平面BED,
∴EB⊥FC.
又点E为的中点,B为直径AC的中点,
∴EB⊥BC.
又FC∩BC=C,∴EB⊥平面FBD.
∵FD⊂平面FBD,∴EB⊥FD.
(2)解:如图,在平面BEC内过点C作CH⊥ED于点H,连接FH.
(3)平面BEF⊥平面PCD.
证明:(1)因为平面PAD⊥底面ABCD,且PA垂直于这两个平面
的交线AD,所以PA⊥底面ABCD.
(2)因为AB∥CD,CD=2AB,E为CD的中点,
所以AB∥DE,且AB=DE.
所以四边形ABED为平行四边形.
所以BE∥AD.
又因为BE⊄平面PAD,AD⊂平面PAD,
则由FC⊥平面BED知,ED⊥平面FCH.
2020版高考理数:专题(8)立体几何ppt课件二
考点二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异面直线的画法 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衬托,如图.
(3)异面直线的判定方法 ①定义法. ②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和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 异面直线. ③反证法:证明两条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先假设两条直线不是异 面直线,即两条直线平行或相交,由假设的条件出发,经过严密的推 理,导出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肯定两条直线异面.
8
考点二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5.平面的基本性质
(1)公理
9
考点二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不在一条直线上”和“三点”是公理2的关键词,如果没 有前者,那么只能说“有一个平面”,但不唯一.如果将“三点” 改成“四点”,那么过四点不一定存在一个平面.这里的“确定” 是“有且只有”的意思,包括存在性和唯一性.
【答案】D
21
考点二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方法2 三线共点问题
证明三线共点问题的基本方法:先确定待证的三线中的两条相 交于一点,再证明第三条直线也过该点.结合公理3,该点在不 重合的两个平面内,故该点在它们的交线(第三条线)上,从而证 明了三线共点.
22
考点二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A.四边形AEC1F一定是菱形 B.四边形AEC1F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不可能是正方形 C.四边形AEC1F所在平面不可能垂直于平面ACC1A1 D.【四解边析形】A只E有C1当F一E,定F不分是别梯是形BB1,DD1的中点时四边形AEC1F才是
菱形,A错误;四边形AEC1F在底面ABCD内的投影一定是正方形, B错误;当E,F分别是BB1,DD1的中点时,EF⊥平面ACC1A1,此 时四边形AEC1F所在平面垂直于平面ACC1A1,C错误;四边形AEC1F 一定是平行四边形,不可能是梯形,D正确.故选D.
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立体几何模块课件
4.如图,已知△ABC 是以 AC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ABC 是钝角,将△ABC 绕 AB 转动到△PAB 位置,使得平面 PAB⊥平面 ABC,连接 PC,E,F 分别是 PA, CA 的中点. (1)证明:EF⊥AB; (2)在①S△ABC=3 3 ,②点 P 到平面 ABC 的距离为 3,③直线 PB 与平面 ABC 所 成的角为 60°这三个条件中选择两个作为已知条件,求二面角 E-BF-A 的余弦值.
三、 空间角度问题
题 例 5:如图所示,直角梯形 ABCD中,AD / /BC ,AD AB ,AB BC 2AD 2 , 四边形 EDCF 为矩形,CF 3 ,平面 EDCF 平面 ABCD.
型 (1)求证: DF 平面 ABE; 归 (2)求平面 ABE 与平面 EFB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 纳 (3)在线段 DF 上是否存在点 P,使得直线 BP 与平面 ABE 所成角的正
四种距离的统一向量情势:
点到平面的距离:
直线到平面的距离:
d
|
AP n |
平面到平面的距离:
n
异面直线的距离:
真题研透·明技法
【典例】(12 分)(2021·新高考 II 卷)在四棱锥 Q-ABCD 中,底面 ABCD 是正方形, AD=2,QD=QA= 5 ,QC=3. (1)求证:平面 QAD⊥平面 ABCD; (2)求二面角 B-QD-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审题·逆向思维】 (1)要证平面 QAD⊥平面 AB连接 QO,CO,证明 QO⊥平面 ABCD,从而问题得证. (2)要求二面角 B-QD-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想到建立坐标系,分别求两平面的法 向量,利用向量法求解.
3.如图所示,在正四棱锥 P-ABCD 中,底面 ABCD 的边长为 2,侧棱长为 2 2 . (1)若点 E 为 PD 上的点,且 PB∥平面 EAC,试确定 E 点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在线段 PA 上是否存在点 F,使平面 AEC 和平面 BDF 所成的 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114 ,若存在,求线段 PF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020版高考数学总复习第八章立体几何初步第2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课件文北师大版
考点三 多面体与球的切、接问题
典例迁移
【例3】 (经典母题)(2016·全国Ⅲ卷)在封闭的直三棱柱ABC-A1B1C1内有一个体积为V
的球.若AB⊥BC,AB=6,BC=8,AA1=3,则V的最大值是( )
故S球=4πR2=169π.
【迁移探究2】 若将题目的条件变为“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试求该几 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
解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 R,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两个正四棱锥的组合体(底面重
合),上、下两顶点之间的距离为 2R,正四棱锥的底面是边长为 2R 的正方形,由
R2+
22R2=32 解得
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一个底面为直角梯形的直 四棱柱,所以该几何体的体积 V=12×(1+2)×2×2=6. 答案 6
考点一 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
【例1】 (1)(2019·南昌模拟)一个四棱锥的侧棱长都相等,底面是正方形,其主视图如 图所示,则该四棱锥的侧面积是( )
A.4 3
B.4 5
C.4( 5+1)
答案 A
角度2 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例2-2】 (一题多解)(2018·天津卷)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
则四棱锥A1-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
解析 法一 连接 A1C1 交 B1D1 于点 E,则 A1E⊥B1D1,A1E⊥BB1,则 A1E⊥平面
BB1D1D,所以 A1E 为四棱锥 A1-BB1D1D 的高,且 A1E= 22,矩形 BB1D1D 的长和宽
【训练3】 (2019·广州模拟)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AB⊥AC,PA= PC=AC=2,AB=4,则三棱锥P-ABC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ppt精选
4
考点45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
1.多面体的结构特征
2.正棱柱与正棱锥的结构特征
(1)正棱柱:除棱柱的一切性质外,还有如 下特征:侧棱与底面垂直(直棱柱),底面 是正多边形.
(2)正棱锥:除棱锥的一切性质外,还有如 下特征:①顶点在底面内的射影是底面中 心,底面是正多边形;②侧棱长相等;③ 侧面是全等的等腰三角形,各等腰三角形 底边上的高(称为斜高)相等;④棱锥的高、 斜高和斜足与底面中心的连线组成一个直 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侧棱和侧棱在底面 内的射影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v考法3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返回
ppt精选
12
考点46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常见几何体的侧面积与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ppt精选
13
考法3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高考中几何体表面积的考查形式大致有两类:①由三视图求相 关几何体的表面积;②根据几何体的特征求常规几何体、组合 体或旋转体的表面积.
1.由三视图求相关几何体的表面积
ppt精选
5
考点45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
3.旋转体的结构特征
4.三视图 (1)三视图就是从一个几何体的正前方、 正左方、正上方三个不同的方向看这个
几何体,描绘出的平面图形,分别称为 正(主)视图、侧(左)视图、俯视图. (2)画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高平齐、 宽相等,即正视图与俯视图一样长;正
以三视图为载体求几何体的表面积时,需要对三视图进行适当 分析,还原出空间几何体,可以根据三视图的形状与图中所给 数据,以及“主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长和高,左视图反映几何体 的高和宽,俯视图反映几何体的长和宽”,确定原几何体中点、 线、面的位置关系及主要线段的长度,进而利用相应的几何体 表面积公式进行计算.
返回
ppt精选
8
考法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1.三视图的画法步骤
(1)应把几何体的结构弄清楚,明确几何体的摆放位置;(2)先画 正视图,再画俯视图,最后画侧视图;(3)被遮住的轮廓线要画 成虚线.
【注意】物体上每一组成部分的三视图都应该符合三条投影规 律,务必做到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若相邻两个物体的表 面相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界线;对于简单组合体,要注 意它们的组合方式,特别是它们的交线的位置.
可能有一个面是凸出的、凹下的、倾斜的或者是有打通的孔,两 个线框相连,表示两个面高低不平或者相交. (3)将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观察,确定物体的形状.根据一个视图不 能确定物体的形状,往往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 (4)注意三视图中虚线和实线的变化,从而区别不同的物体形状.
返回
ppt精选
11
考点46 几何体表面积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返回
ppt精选
10
考法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2.通过三视图求原几何体(或其他视图)的基本量 一般先通过三视图还原出实物图,画出该几何体的直观图,从而 根据几何体的结构特征,结合相关数据求出几何体的基本量.注 意还原后的几何体的直观图中的边长与三视图边长的关系.具体 思路: (1)分析视图的意义.确定其是一个平面的投影,还是面与面的交 线,或者是旋转体的轮廓线的投影. (2)利用线框分析表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视图中的一个封闭线框一 般情况下表示一个面的投影.若出现线框套线框,则
专题8 立体几何
ppt精选
1
第1节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表面积和体积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ppt精选
2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v考点45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 v考点46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v考点47 几何体体积的计算
返回
ppt精选
3
考点45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三视图
v考法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v考法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说明】正四面体的表面积是
返回
ppt精选
16
考法3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返回
ppt精选
17
考法3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返回
ppt精选
返回
ppt精选
14
考法3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返回
ppt精选
15
考法3 几何体表面积的计算
2.根据几何体(常规几何体、组合体或旋转体)的特征求表面积
(1)已知具体的几何体求表面积时,若几何体为规则几何体,直 接利用“应试基础必备”表格中总结出的表面积公式求解.将 多面体的表面积通过“裁”“展”分解为若干个平面图形的面 积之和;求旋转体的表面积时,应结合旋转体的形成特征(或者 自身特征)正确确定底面半径、母线长、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与边 长,利用公式求解. (2)若几何体为不规则几何体,通常将所给几何体通过“割”或 “补”转化成常规的柱、锥、台,先求这些柱、锥、台的表面 积,再通过求和或作差求得原几何体的表面积.
返回
ppt精选
7
考法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2.有关几何体的外接球、内切球的计算问题的常见思路 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解题时要认真分析图形,明确切 点和接点的位置,确定有关“元素”间的数量关系,并作出合适的截面图. ①当球内切于正方体时,切点为正方体各个面的中心,正方体的棱长等于球的直径; ②当球外接于长方体时,长方体的顶点均在球面上,长方体的体对角线(l)等于球的直 径(2R),此时要用到公式l2=a2+b2+c2=4R2(a,b,c为长方体的长、宽、高). ③球与旋转体的组合通常作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体的一条侧棱 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解题.此类问题在计算时,经常用到截面圆, 如图所示,设球O的半径为R,截面圆O′的半径为r,M为截面圆上任一点,球心O到截 面圆O′的距离为d,则在Rt△OO′M中,OM2=OO′2+O′M2,即R2=d2+r2.
视图与侧视图一样高;侧视图与俯视图 一样宽.
画三视图时,重叠的线只画一条,被挡 住的线(看不见的线)要画成虚线. (3)三视图的排列顺序:先画正(主)视图, 俯视图放在正(主)视图的下方,侧(左) 视图放在正(主)视图的右方.
ppt精选
6
考法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
1.计算几何体中有关线段的长的常见思路 根据几何体的特征,利用一些常用定理与公式(如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勾股定理、 三角函数公式等),结合题目的已知条件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