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大学校史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介

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一流师资、一流人才
都是科大最可宝贵的财富,是科大的“ 脊梁 ”!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近年来优秀人才培养与引进情况
(表中为累计数)
140 120 100
133
80
60 40 20 0
1998 2004 总数
61 30 11
院士
26 1 12 9
9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61
34 9 0 5
0 5
国家重点学科由4个 增至19个; 一级学科博士点17个, 基本覆盖学校所有理 工学科; 二级学科博士点93个; 硕士点109个; MBA、MPA、工程硕士 等专业学位点。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22 9
9
0 1981 1984 1986 1990 1993 1996 1998 2000 2004
人才培养
0.896 0.946
1.083 1.017 1.694 1.782
科研论文产出
数量型增长
质量型增长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1994-2003年间,被Science、Nature论文引用最多的单位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2003年学术论文情况
类 别
SCI
总篇数 人均
1087
篇数
0.957
人均 排名
1
利用STM获得的C60单分子图像
C60二维分子取向畴
创寰宇学府 育天下英才
纳米科技的基础研究
用金属钠在高压釜中还原四
氯化碳制成金刚石微粉发表于
Science(1998年,第281卷),
被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誉 为“将稻草变为黄金”; “纳米非氧化物的溶剂热合 成与鉴定”先后获2000年中科 院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01年国 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的背景与动因浅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的背景与动因浅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的背景与动因浅析作者:丁兆君柯资能来源:《科学文化评论》2015年第01期摘要“文化大革命”中,地处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辗转迁至合肥。

作为全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该校的下迁备受社会关注,也在科技界、教育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本文分析了导致科大下迁的历史背景与内外动因,指出在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感召下创办教育革命试验基地的热情、中苏关系恶化导致的战备疏散、与中国科学院关系的微妙变化、本校当权派的盲目等几个因素的合力作用促成了科大的下迁。

关键词中国科大五·七基地战备疏散搬迁创建于北京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前的八年间,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扎实理工基础的优秀毕业生,在科技、教育界声名鹊起,受到广泛的关注。

前三届学生毕业时(1963-1965),陈毅、聂荣臻、谭震林、罗瑞卿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参加了毕业典礼,并与全体学生合影,一时传为佳话。

全院办校,大师云集,生源优秀,领导关怀……中国科技大学盛极一时。

可在“文革”爆发后,历史发生了转折。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何会自北京迁至合肥,40多年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尤其是历经了这场变迁的科大老校友,他们根据自己的回忆与猜测,从不同角度解读了科大南迁的背景与动因。

笔者也曾在编辑中国科大《校史资料与研究》时开辟过一个关于下迁的专题。

根据档案史料与亲历者的回忆,我们试图相对客观、全面地对科大人当年所面临的这场浩劫与磨难进行再次解读。

一校内的动荡与领导权的变更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北京高校首当其冲,学校停止招生,教学、科研工作被迫停顿。

中国科大1961级本科生在校长达6年半之久,至1967年12月才落实毕业分配方案,走出校门;研究生至1968年才派遣完毕。

1966年6月2日,校党委在一天之内紧急召开三次会议,根据当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一张大字报》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郭影秋的讲话精神,讨论本校“文化大革命”的问题,决定成立“文化革命小组”,由校党委书记刘达任组长,副校长钱志道、政治部副主任王榆任副组长。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51页PPT文档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51页PPT文档
大学有四项功能:知识传承,知识创新,社会 服务,国际交流。
哈佛大学名誉校长勒.陆登庭认为“21世纪高等教育最 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进行独立思考,使他们获 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大学的使命,一是发现和产生各 领域的新知识,传承、传播、再阐释、校准已有知识;二是 要提供探寻真理的氛围,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考 的能力。要帮助学生学习对复杂世界进行分析和道德判断, 使他们对自己、对其他社会成员有更好的理解。”
二、校风、校训
三、校史、校情与大学教师职业培训
一、新时期高等学校的使命、理念与校风
我国高等教育为适应新世纪经济科技 发展和社会进步,正面临着如何在人口大 国建立能为公民提供上大学的公平机会的 开放型大众化高等教育体系;如何深化教 育改革,建设人民满意的、能持续发展的 高质量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有中 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的紧迫任务。
二、校风、校训
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2.1、校风
群体---风气、风尚----事业成败。优良校风是 每个教师和学生的期盼。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精 心培育和凝练,成为师生群体品格,社会认可的 治学、育人、创新的风貌和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 是一个学校生机勃勃的精神面貌的直观反映。校 风是学校稳定的办学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培养 目标和办学水平的体现,是优良学风、教风传承 和提升的根本保证。
每个学校都应该建立起优良的校风并显示出自 身的特色。
优良的校风是学校每一个师生自身发展的无限 财富。
钱学森谈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20世纪中期的校风---创 新精神。他到麻省理工学院到加州理工学院感到那里“拔尖 的人才很多,我得和他们竞赛。那里的竞赛,迈小步不行, 必须做得比别人高出一大截才行。加州理工学院的学术气氛 非常浓厚,活跃异常,相互促进,不相互封锁,不怕别人超 过自己”。他的导师冯.卡门说:“我不怕人家知道我的 good idea,等他赶上我这个想法,我又跑到前面老远的地 方去了。” 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创新精神的校风激励下奠定 了他科学家生涯的坚实基础。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

一个有根的国家,是富有希望的国家;一个有根的民族,是意气风发的民族;一个有根的校园,是源远流长的校园。

而历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校园而言,就是根之所在。

华中科技大学校史尽管没有千百年的历史,华中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华中大”)在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现代化重点大学之一,被列入首批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缩影”。

它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便是“华中大”的历史,弥长而悠远。

从华中工学院到华中理工大学,再到如今的华中科技大学,其中蕴藏着光辉灿烂的校史——既有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也有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丁肇中来校讲学;既有老院长查谦等创校元老的丰功伟绩,也有前校长朱九思、杨叔子等历任领导颇具特色的治校办学思想;既有裘法祖、张培刚等著名学者的斐然成就,也有遍布海内外杰出校友的丰硕成果……在并不久远的的历史里,它秉持着“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办学理念。

“华中大”凭借其严谨的学风荣获了“学在华工”的美誉。

建校之初1953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的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

新中国从1952年开始,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特别是工业发展对建设人才的需要,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国家从195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调整。

根据高等教育部统一规划,决定在中南地区设立华中工学院。

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

1953年5月,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聘任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委员。

中国科大校歌

中国科大校歌

中国科大校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的校歌是《中国科大校歌》。

以下是该校校歌的歌词:
《中国科大校歌》
歌声唱彻九霄云上,
科大磅礴伟业谱新篇。

深汲科学精华,
宏图壮志人共奋。

风高扬起我心旗帜,
光明启迪智慧之源。

求真务实,厚德尚善,
千秋伟业承受使命。

青春魅力从这里迸发,
团结奋进创造辉煌;
探索未知,超越极限,
担当历史铸就辉煌。

中华崛起在这里传承,
科大人民肩负时代责任。

大爱无疆,追求卓越,
为祖国科技不断进取。

这首校歌以激昂的旋律和深沉的歌词表达了中国科大全体师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表达了对科学事业和社会责任的承诺和决心。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

校风、校训、校史、校情

优良的校风一经形成,就会构成一种独 特的教育心理环境,成为影响整个学校生活 的重要因素。在各种场合(如教室、图书馆、 食堂、宿舍里,在各个不同的校内群体如领 导集体、教师、学生、职工中,在各种活动 如各个教学环节、学术报告、文艺演出、体 育比赛和各种人际交往中)都可以直观觉察 到它的存在,觉察到它在起着潜移默化的作 用和权威影响力量。
校风具体表现为领导者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 学作风、学生的学习风气和职工的工作作风。教师 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思维方式、治学态 度、行为准则,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品德、言行和知 识的积累、才能的增长。 因而,教风对学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起着决定性作用。领导办学理念和作风对教师、对 教风状况有直接影响。 学校领导办学理念和作风是校风建设的关键, 教风是校风建设的主导,学生的学习风气是校风建 设成效的体现。
校风是一种心理环境,是需要长期积淀形成的。 因此,校风的形成需要一个认同理解、相互教育、 坚持成习的过程,需要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的约束, 尤其需要教师的楷模感染作用。 优良校风的形成有其培育规律和培育机制: 需要良好的心理环境的熏陶—--先进的教育观 念、办学理念使师生对学校发展有共同的愿境,学 校名师和大师的治学、育人、创新品德对学生的感 染。
2.2、校训 校训原本是学校校长从办学理念和育人愿景, 向师生讲话时常用的关键训导性词语,既有文化底 蕴,又有办学实效,所以被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 传递下来,时间一长,就成了共同遵守的准则,称 为校训。 因此,校训是用简洁的语言所表征的学校办学 理念、大学精神,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灵魂,是学校 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责任,是学校悠久 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浓缩,是一所学校向心力所在。 具有特别重要的导向作用。
校风的共性与个性应该兼容、和谐。 不同国别、不同社会制度的学校,其校风都存 在有大学共有的治学、育人内涵。作为社会主义大 学的校风,都应该有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遵守法纪、公德,勤奋学习,发扬 民主,勇于创新等共性精神内涵。党的16大提出的 新时期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 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们的高校提出了校风建设 的共性要求。

科大校史

科大校史

“良好的科研条件支持教学,有力地促进了创新人才的培养”王勋是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软件技术专业2003级本科生,致力于反病毒方面的程序设计和研究。

2006年10月中旬,他被微软公司美国总部聘为反病毒工程师。

王勋说,能被微软看上,是因为技术过硬。

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杨亚培介绍说,王勋扎实的功底得益于学校实施的“3+6+X”课程建设工程。

这一工程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培养。

“3”指数学、物理、英语3门公共基础系列课;“6”指电路分析基础、数字逻辑设计及应用等6门电子信息类学科基础课;“X”指各专业2至3门核心专业课程。

杨亚培说,对“X”课程,各学院将科研团队与教学团队融合,由学术带头人任教学团队负责人和课程建设负责人,利用高水平的科学研究促进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在教学内容中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努力建设精品课程。

记者在电子科大2007年至2008年第一学期本科生课程表上看到,通讯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长江学者饶云江教授,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长江学者尧德中教授,自动化学院院长田书林教授等众多高水平学者都在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他们开出了“光电信息新技术专题”、“工业工程前沿技术”等介绍最新科研成果和尖端科学技术的课程。

此外,自动化学院推出了“雄鹰计划”,光电学院则推出了“U R T P”计划,都是旨在推动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从而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提供广阔的平台,以适应学生潜能的多样性”罗安是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1994级学生,如今是深圳某公司成都分公司的总经理。

在一份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的项目中,他的名字赫然在列。

在校期间,他曾参与微固学院院长、长江学者李言荣教授的研究小组,并凭借自己的灵感解决了这一项目的一个关键问题。

微固学院党总支书记靳敏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一是要方向准,让学生接触前沿的专业知识;第二是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以适应学生潜能的多样性。

朱清时谈中科大少年班:为教改创路 成本就不高

朱清时谈中科大少年班:为教改创路 成本就不高

朱清时谈中科大少年班:为教改创路成本就不高社会过度关注少年班,给孩子太多精神的压力。

少年班的孩子很小,刚进大学对自己擅长什么不了解,对自己喜欢什么也不了解。

新京报报道:在中科大建学50周年、少年班创办30周年,这样一个有重大庆祝意义的年头,朱清时也即将卸任了。

62岁的朱清时,已连任了10年中科大校长。

在中科大校史上,只有首任校长郭沫若任期跟他一样长。

他的10年任期,也是少年班遭遇批评和质疑最多的时候。

朱清时如何面对这些质疑?他怎么看少年班的得失?3月22日,记者与他面对面。

少年班最成功是创新新京报:少年班创办30年,你认为少年班最值得总结的经验是什么?朱清时:少年班最成功的,就是进行了一系列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

比如招生方面的创新。

少年班在招生上跟高考(微博)不一样,最初,是老师带着试卷上门考试,完全的自主招生;现在招生,也要高考,但过了重点线就行。

少年班录取有复试,比如进行心理测试。

学校对招生有更大发言权,选人才的灵活性就大了。

不会一刀切,不光是考题决定一个孩子的一生。

新京报:我们注意到,少年班头两年不分专业。

朱清时:少年班的孩子很小,刚进大学对自己擅长什么不了解,对自己喜欢什么也不了解。

所以头一到两年,不分专业,让最好的老师教基础课。

然后让他们在全校范围内自选专业。

这个时候选择专业,就比较准了,学生就能选到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专业。

这一点,至今很多高校都做不到。

新京报:少年班是否也有教训?朱清时:也有,那就是社会过度关注少年班,给孩子太多精神的压力。

少年班最初成立的时候,社会上都把这个班叫“神童班”,全社会都在关注他们。

让他们觉得全中国的希望都寄托在自己身上,压力就太大了,超过了小孩的承受能力。

当时,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心理辅导。

对他们不能关注太多,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神童,不能让他们觉得自己不同于常人。

新京报: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给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个题词很多年没公开,几年前才公开,为什么?朱清时:那个时候很保守,少年班很多人不能理解这个题词。

北京八大学院变迁

北京八大学院变迁

北京八大学院变迁:1952年改革成抹不去的痛50年代初,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国家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建设大名鼎鼎的学院路八大高校,学院路也因此得名,那时候中国政府在苏联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于1952年进行了高校的院系调整,硬是拆分了一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学术上很有影响力的综合大学,老牌的高校几乎都难逃拆分的噩运,建立了一批以专门学科为主的高等院校,从而确立了按照专业条块分制的高等教育体制,这些新诞生的学校就是:北京矿业学院(原中国矿院,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农业机械工程学院(现中国农业大学(东区)),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天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林业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因此这些学校的校史无一例外的都是52年,可以说是那个时代背景下诞生的八个兄弟院校,同时也名震一时。

事过境迁,现在这些曾经辉煌的学府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其中有好几个大学的名字后面都加了(北京),这可能是这些大学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

由于考虑战略和一系列的历史问题,那是上世纪60年代末,为了防止苏联的入侵,林彪下达了号令,首都重要机关和学院实施大转移,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大三线建设。

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损失,导致了学院路八大院的衰落。

搬迁的命令一下达。

矿院、地院、林院、油院积极响应,马上搬迁,而其它学校则继续观望。

于是,现在的学院路上,最惨的石油大学(旧址)已经完全被家属院和石勘院占去,现石油大学(北京)在昌平办学;原来1000亩的矿大1972年划地2/3给北语,加上当年北京留守处人员过少,又被占去好几片地(如现东王庄),现在只剩下可怜的320亩;地大(北京)和林大虽然校园相对保存完整,但是校园内都有大量土地被相关的研究机构占去,而北科大、北航等因为当年的观望,没有搬迁,校园保存得相对完整。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工作实践看档案与校史工作的互动作用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工作实践看档案与校史工作的互动作用
初 衷是 为 “ 两弹 一 星” 备 人 才 . 以 可 以说 . 储 所
在 高校 的 档案 管理 实践 中 . 必须通 过 开发 利 用
激 活这 些信 息 . 其流 动起 来 , “ 档案 ” 使 让 死 变
成“ 活信 息” 。
学校的建立具有鲜明而深刻的时代 背景。要
全 面深入 了解 当时的历 史 背景 、 筹备 的过程 和 建校 的方案 . 必须 求助 于 学校 档案馆 的文 书档 案 。为此 . 国科技 大学档案 馆 工作人 员查找 中 了 1 5 的案卷 目录 ,找到 了 5月 9 日中 国 9 8年
宝贵 史料捐 赠给 母校 的校 史馆 , 中国科技 大 如 学就 有 校友 捐 赠 自己在 校 时使 用的食 堂饭 菜 票 、 科 书 、 师指导 评语 的论 文 : 教 名 还有 一 些烙
目标之 一 。愿这 两者能相得 益 彰 , 高校 的建 在
设和 发展过 程 中发挥 作 用。 责任 编辑 : 晓莉 王
来 源一 档案 的 重视 。 另一 方 面 , 写校 史 时 。毒 铜 。 一 编
学校 召开 了校 史编 写工作会 , 编写 . 作做 了 对 Y -

夺 ・ ・ ・ ・ ・ ・ ・ ・ ・ ・ ・ ・ ・ ・ ・ ・ ・ ・ ・ 夺 夺 牵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孛 夺 夺 夺 夺 夺 夺 々 . 争
程 , 些 可 以先通 过 查询 系统 查到 档 案 号 . 这 再 去 档案库 房翻 阅老 档案就 可 以迎刃 而解 。
师在课 堂教 学使 用方便 。 实践证 明 , 用挂 图 运
喜 教学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具有一定的保存 需要进 行 校 史工作 对 档 案 工作 的 开展 也起 了重要 价值 。 为 了延 长教 学挂 图使 用寿命 ,

川大校史人物

川大校史人物

吴玉章吴玉章(1878-1966),原名永珊,字树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石桥蔡家堰。

自小忠厚笃诚,坚韧沉毅,喜读史书,学识渊博,有“金玉文章”之誉。

吴老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一起被尊称为"延安五老"。

吴玉章从参加同盟会到参加中国共产党,从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为社会进步、民族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党的事业奋斗一生。

人物简介吴玉章(1878年-1966年),男,原名永珊,字树人,四川荣县人,1878年12月30日生。

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语言文字学家,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五四时期的吴玉章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

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1950年至196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吴玉章自幼立志要"做点有益于人有益于国的事情",戊戌变法失败后,东渡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踏上革命道路。

此后,发起共进会,参与策划广州起义。

回国后,领导四川保路运动,发动荣县独立和内江起义。

辛亥革命后,出任孙中山的总统府秘书。

1917年参加"护法运动";1920年领导四川"自治运。

1925年经赵世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随军南征,后奉组织之命去苏联学习与工作。

抗战爆发后,被派往欧洲从事抗日战争的国际宣传,1938年回国在国统区进行斗争。

1939年到延安,担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职,以花甲之年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与林伯渠、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一起被尊为"延安五老"。

抗战胜利后,吴玉章随周恩来赴重庆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中国最具魅力的十一所名牌大学

中国最具魅力的十一所名牌大学

中国最具魅力的十一所名牌大学许多的高考奇才是舍全国排名前三位的学府而取这个华南第一学府的,翻开中大的光荣历史,孙中山、鲁迅、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江绍原、汪敬熙、冯文潜、毛准、马衡、丁山、罗常培、吴梅、俞平伯、赵元任、杨振声、商承柞、史禄国等等等,这些让人除了想起伟大光辉知识学术渊博之外再想不到别的词的一大长串名字触目可见之外,最值得中大人骄傲的恐怕还是中大的校名——迄今为止孙中山仍然是两岸三地人民尊敬怀念的第一人。

中山大学,现指位于广州市的中山大学,简称“中大”。

于1924年成立,现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位列985工程、211工程,并在广东全境拥有四大校区。

此校前身为孙中山手创的国立广东大学,后更名“国立中山大学”、“国立第一中山大学”、后又复前名。

1952年经改组,成立中山大学。

香港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887年的香港西医学院。

1911年,香港大学正式建校,从此在长达半个世纪中,直到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之前,香港大学一直是全港独一无二的高等学府,由于学费昂贵、门坎高,直到70年代香港经济腾飞之前,港大毕业生绝对为非富则贵,因而有“贵族学府”之称。

比如,港大的文、理、医等九个学院中,尤以三师为其强项。

港大医科更是强项中的强项,毕业生第一年的起薪点即可达5万港元以上。

香港大学,简称港大,是一所于1910年于香港岛成立的大学,其前身为香港西医书院,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大学。

港大中文校训为“明德格物”,而拉丁文对应的校训则为SapientiaEtVirtus.大学以英语作为教学语言。

自2007年开始,港大被英国THES-QS持续评为全球前30名的顶尖大学,位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

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的背景与动因浅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合肥的背景与动因浅析

影秋 的讲话精 神 ,讨论本校 “ 文化大革命 ”的 问题 ,决定成 立 “ 文化革命小 组” , 由校党 委书记刘 达任组长 , 副校 长钱志道 、政 治部副 主任王榆任 副组长 。作 为党 委领导 “ 文化革命”的参谋机构 , “ 文化革命小组”协助党 委领 导文化革命运动 嘲。 6月 6日,根 据 中央 文革领导小 组和 中共北 京市委要 求 ,中国科学 院向 中国科大 派 驻 由李焕 任组 长的工 作组 。1 6日,在 全体 人员 大会上 ,李 焕指 出 : “ 以后运动 锋 芒有重点地集 中到校 党委和刘达 的问题 。 ” 就在 第二天 , 6月 1 7日, 工作组 就 “ 经 请 示 国务 院文化 革命 小组批准 ” ,宣布了刘达停 职反省 的决定 。“ 由于校党委 已失 去信任 ” ,从此学 校 的 “ 无产 阶级 文化大 革命 ”工作 由新市委 和科学 院党委 派来 的工作组领导 J 。 此后 ,揭 发会 、批斗 会 、大字 报、大 辩论 持续 不断 ,掀起 了全校 “ 文化 大 革命 ”的高 潮 。7月 2 5日,毛 泽东 主席 召集 中央 文革小 组成 员开 会下令 撤销 工 作组 。2 8日, 即 以中共 北京市 委名 义公布 ( ( 关于 撤销各大 专学校工作 组的决 定) ) 。 ( ( 决 定) )指 出 : “ 在工 作组撤销 之后 ,大专学校 的文化 大革命 由全校师 生员工 分别 选举 , 成立各级 文化革命 的群 众组织 , 负责领 导” 。2 9日, 驻校工 作组撤离 科大 。 且形 势很快逆转 , 8月 2日, 工作 组全体人 员就打着 “ 甘当科大革命 师生 的学 生 ”
7 0《 科学文化评论》 第 1 2卷 第 1 期 ( 2 0 1 5

校 内 的动 荡 与领 导 权 的变 更

浅谈高校口述史工作的发展及注意事项

浅谈高校口述史工作的发展及注意事项

教学相长2020年第5期一.高校口述史现状分析口述史是研究者使用录音、录像等手段对口述者进行访谈记录其口述资料的一种方法,以1948年阿兰·内文斯创办的美国第一个口述历史研究室为诞生标志。

国内高校口述史的开端是1959年清华大学整理《文史资料选辑》的出版。

此后,高校的口述工作相继开展:1998 年,中国科技大学出版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事记》,并于2007年开启大规模的校史研究工作;2008 年,苏州大学举行“口述历史,亲历巨变”的大型采访活动;2013年,南京大学于110周年校庆之际成立校友口述历史计划项目工作组,提出“南京大学校友口述史计划”……由此可见,高校口述史大多是基于校庆周年的机遇开始校史资料的研究,而本文基于中国矿业大学110周年校庆对1977级和1978级的老师进行个人采访,从而得出关于高校开展口述史的一些特点。

二.高校口述史的特点及问题(一)高校口述史开展的特点1.准确真实口述史不同于自传、回忆录等形式,它是由访谈者记录关于历史事件当事人或目击者等相关人的回忆。

受访者在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时,采访者基于一定的历史资料进行提问及确定事实细节,如实的记录下来,不进行任何加工,保持口述史的客观、真实和中立性。

口述史表达的是个人和社会对事件的表述,表述的是特定场景下的时空,我们对老教师进行采访,从不同的角度展现历史的细节,尽力还原当时背景下的事件,寻找共同记忆。

但也要注意对被访者记忆真实性的鉴别和确定,尽量寻求记忆真实与历史真实的统一。

2.受访者文化素质较高高校口述史对象一般是教师,不同于田野口述史的对象,受访者文化水平比较高,能够系统回忆过去的事情,有较好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程度较高意味着更能了解口述史的模式与意义,较高的理解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也会使口述访谈更容易推进。

[1](二)口述史注意事项1.提前做好准备1978年,中国矿业大学正处于从重庆三汇坝搬迁来徐州的关键期,为了全面系统的了解这段历史,我们采用“焦点事件法”和“相关人物访谈法”进行调研,确定采访对象为1977级和1978级的校友。

中国大学50年代院系调整决定今日基本格局新

中国大学50年代院系调整决定今日基本格局新

盘点2012年之教育,“大学校庆”无疑是一大关键词。

2012年,全国各地诸多院校以及大学二级学院,纷纷迎来60周年校庆或60周年院庆。

仅仅在上海和北京,就有华东理工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东华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等。

院校集中性为自己的60周岁庆生,这道中国高教界的奇景,无疑和上世纪50年代启动的大学院系调整相关。

尤其是集中在1952年的高校院系调整,涉及全国四分之三的院校。

学界后生难免疑惑:为何今日中国的大学会有如此布局;为何某个大学的某个特定专业具有难以匹敌的办学优势;为何从上世纪90年代起,很多院校忙着更名、合并,甚至理工科大学开始兴办文科,打出“恢复传统”的旗号?布局、优势、传统,解答这些和各大高校休戚相关乃至决定中国高等教育命运的关键问题,无论如何绕不开高校院系调整那段历史。

重新审视60年前进行的院系调整,一方面,我们可以清晰看见新中国大学为探索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人才而走过的艰辛历程;另一方面,它也成为人们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变革的线索和注脚。

按照国内不少学者的看法,院系调整从上世纪50年代迄今,期间虽分为几个阶段,但直到今天,它从未间断,并还有调整和延续的空间……调整:早从建国初就开始了有关统计显示,1949年全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人数只有区区11万人,全国的工学院学生人数少之又少,每年的毕业生连1万都达不到……“1951年,我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但1952年国庆后,我就变成复旦大学物理系的学生了。

”已经退休多年的复旦大学物理系教授陆栋,对一个甲子前从杭州到上海求学的这段迁徙记忆犹新。

和陆栋一起调入复旦的,还有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著名学者卢鹤绂以及他的三个研究生。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院系调整和与之相随的迁校运动中,个人的去留似乎微不足道。

建国初期,高校人才培养难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要。

尤其是1953年,国民经济第一个5年计划实行在即,前苏联支持的156个重点项目使人才成为我国最紧缺的“资源”。

扬帆起航 追逐梦想——记科大MBA开学典礼心得体会

扬帆起航 追逐梦想——记科大MBA开学典礼心得体会

扬帆起航追逐梦想——记科大MBA开学典礼心得体会扬帆起航追逐梦想——记科大MBA、MPA开学典礼心得体会九月的风带着花香,在满溢着欢乐的礼堂中荡漾,愉快与紧张的MBA学习生涯自今日起航。

从一名中专生走到现在,我一刻不停地追寻着我的梦想,如今我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与2010级MBA/MPA近600名新同学一起,感受新的环境、新的面孔、新的知识,新的开始给我们带来的超凡体验。

2010年9月4日,我们的开学典礼上,在各位校领导和教授们的演讲与介绍中,我知晓了科大在这五十二年的岁月里,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并与命运不断抗争,如今的辉煌来之不易;在校歌的强烈节奏声中,我感受到科大对学子们的殷切期盼和对未来的憧憬;走在科大的校园中,我体会到科大人的朴实与无华,身为科大人,我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感触在心中膨胀,想借此机会抒发个人对科大的情感和在开学典礼那一刻的感想。

一、科大校史的聆听是对我精神领域的一次洗涤。

一所学校在我的理解中像是一本书,她的厚重是由国家、时代、创始者、管理者和代代的学子们积累而成的。

在这里,我想回忆校史并谈谈听了各位校领导与教授们有关校史介绍的感受。

1958年,在中国的科技力量和综合国力还十分薄弱的时期,为培养出新兴、边缘、交叉学科尖端技术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以郭沫若院长为首的一批著名科学家向中央提交了请示报告,经审批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1958年9月20日这一天诞生了。

1958至196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迅速的进入了发展时期,科大人立意创新,科学与技术齐头并进,在第二年就被纳入国家重要学府之一。

但,稳定的发展步伐在1966年戛然而止,“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内爆发,高等学校首当其冲的遭到破坏,但科大人并没有就此而一蹶不振,他们积极的沟通与联络,百转千回,最终落户于合肥,开始了第二次创业。

在合肥落户扎根的科大人,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培养出了一批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

校史馆观后感1000字篇一:校史馆观后感校史馆观后感记得大二时,学校校史馆对外开放,我跟几个同学就去参观过,当时没有专业的解说员讲解,所以也就走马观花式的看过一次。

这次院里组织我们参观校史馆,让我认认真真的跟着讲解员的脚步,重温学校的点点滴滴历史,让我深刻地了解了我们学校旳校史,让我有了许多感慨和想法。

一张张照片按时间的顺序排列着,那泛黄的照片仿佛告诉我们这里人才辈出;这里教学成果丰硕;这里走出过名仕大家……当照片越发鲜活起来,一个个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建筑科技大学迈着与时俱进的步伐,向我们走来。

不论是德育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是硕果累累。

在先辈殷切的注视下,建大前进的步伐日加坚定沉稳。

百年,对人说是漫长一生,而对一个学校,则是弹指一挥间。

建大,通过四次改名,汇聚四大老校的精神,摆脱蹒跚学步的稚嫩,走过了少不更事的涩涩青春,成熟稳重中,不失锐气,意气风发中,添了几分睿智。

百年来所有的科研成果,荣誉奖项,名师教授,对外交流成果以及一切的一切,都被融在这三层空间里,感谢他们,正是他们构成了简答的精神基座,让这一个世纪的我们底气与汗颜同在。

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建大的创建人以创造一所现代大学为标杆,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的观念无疑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

岁月如歌,征程漫漫…… 通过了解历史,我对学校增添了更多的热爱和崇敬。

我了解到了我校已建校近70周年,历史悠久。

并且我校的前身还是四大名校,这令我感到无比自豪。

另外,在我得知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建校以来,一直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时,我真是由衷的感到自豪,就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我们的学校作出贡献吧,可以从多方面做起,让我们把学校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为以后的校友指点迷津,让我们为校争光,给以后的校友树起榜样,让他们继续把这种精神继承,让我们从日常点滴小事做起!历史被浓缩为惊鸿一瞥,在母校未来漫长的岁月里,相信每一个瞬间都会更加精彩。

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到四川大学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到四川大学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到四川
大学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10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院士一行来校访问并作学术报告。

调研期间,校长李言荣院士介绍了我校基本情况,并就进一步深化两校合作与包信和院士进行了交流。

副校长褚良银,中科院、中科院成都分院、四川(成都)两院院士咨询服务中心及学校相关单位负责人陪同调研。

在学校望江校区东三教演播厅,包信和院士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迈向碳中和之路——聚焦化石能源优化利用和未来氢能”的学术报告,报告主要包括化石资源利用、二氧化碳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三个方面。

他在报告中,深度分析了我国在缓解和解决碳排放问题上的现状与挑战,并进一步提出了实现“氢能社会”的方向与途径。

他表示,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是主动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称的国际责任,体现了为全球环境治理贡献力量的决心。

广大青年科研工作者应不断开拓
创新,推动国家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报告会上,包信和院士还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就坚持科学研究的前瞻性与长期性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报告会前,包信和院士一行先后参观了我校校史馆、科技成果展厅和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简要了解了我校发展历程,及近年来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交流,希望川大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140所“双一流”高校成立时间汇总

140所“双一流”高校成立时间汇总

69
1952
69
1952
69
1952
69
1952
69
1952
69
1953
68
1953
68
1953
68
1953
68
1953
68
1953
68
1954
67
1954
67
1954
67
1955
66
1955
66
1956
65
1956
65
1956
65
1956
65
1956
65
1956
65
1957
64
1958
63
1958
内蒙古大学 江南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州大学 海南大学 西南石油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宁波大学 上海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大学 郑州大学
1952
69
1952
69
1952
69
1952
成立/合校时间 1893 1895 1896 1896 1896 1896 1896 1897 1898 1898 1900 1901 1902 1902 1902 1902 1902 1902 1902 1902 1902 1903 1903 1905 1905 1906 1906 1906 1907 1909 1909 1909 1909 1911 1912 1912 1915 1917 1917 1918 1919 1920 1921 1921 1922
194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热诚期待和欢迎广大对校史研究 中国科技大学档案馆(校史馆)主办 第1期 2007年10月15日 ─────────────
发 刊 词
200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迎来五秩华诞。建校以来,中国科大秉承创新立校、科教报国的办学理念,历经风雨而自强不息,坚持科教结合、理实交融,弘扬勤奋学习、红专并进的优良学风,在中国教育界异军突起,独树一帜,形成了独特的“科大现象”,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精品大学、英才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创造了我国教育史和科技史上的一个又一个辉煌。中国科大半个世纪的奋斗历史,给我们留下丰富而值得珍惜的文化遗产。
大学是师生员工共同的精神家园,校史承载的是一所大学的集体记忆。整理重温校史,可以再现本校的办学历程、精神理念与奋斗业绩,以弘扬传统,怀念先贤,彰显成就 ,传承文化,起到存史、资政、育人作用。
以50周年校庆筹备工作为契机,我们不定期编印《校史资料与研究》,专题介绍征集和保存的不同时期档案文献史料,适当发表研究文章,以为校史研究和感兴趣者提供一些原始资料与研究成果。凡史料力求保持原貌,不加修饰;研究文章提倡实事求是,秉笔直书,文体不拘,长短不限,有参考性和可读性皆可入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