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

合集下载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干薇菜中铁和硒的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干薇菜中铁和硒的含量

计 ,WM ( X一Ⅲ 一A型 . 海 ) 上 微波 消解 仪 ,0 1型电 20
热恒 温干燥 箱 ( 海) 电子天平 , 上 , 容量瓶若 干 。
薇菜 , 又名紫萁 ( s u d pn a , O m n aj o i ) 属真 蕨类 厚 a c 试剂 : 市售 干薇菜 ( 自梵净 山地 区 ) 硒 粉 ( 来 , 纯 度 9 .9 , 合 酸 消 解 液 组 成 为 H O : 2O : 9 9 %) 混 N 3 H S 4
品细粉 10 分 别放 入 5 L锥形 瓶 中 , 入 1 L .g 0m 加 0m
的氧化 损伤 , 到 保护 细 胞 的作 用 。铁 是 人 体组 织 起
和血 液的重要 组成 物 , 是人 体 必 需 的微 量 元 素 中含
的混 合酸 于微 波 消解箱 内消解 2 i, 0mn 冷却 , 将其 中
王 娅 彭 艺 升
( 州 民族 学 院化 学 与环境科 学学 院 , 贵 贵州 贵阳 ,50 5 50 2 )
摘 要 用 紫 外 一可见 分光 光 度 法 , 湿 法 消解 干薇 菜 , 邻苯 二 胺 盐 酸 盐 、 二 氮 菲 为 显 色剂 , 用 以 邻 测定 了干 薇 菜 中硒
和铁 的含 量 。结 果表 明 ,干薇 菜 中硒 和 铁 的含 量 分 别 为 1 . 3t /g 2 . 8 t g 硒 和铁 含 量 较 高 , 法 R D均 < 00 9 g 、15 3 4s , 7 s 2 g/ 本 S
利用 _ 3 , 2 民间对 薇菜 的利用 主 要 集 中在 进 行 简单 -J 的加工 , 如晒干 、 烤 或 鲜薇 菜 包 装后 进 行 销售 , 烘 是 目前经 济价值较 高的蕨类 植 物之一 。 硒 和铁都 是人体 必需 的微 量元 素 _ 。硒具 有很 4 J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引言: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浓度。

本实验旨在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浓度,从而探究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

实验目的:1. 了解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2. 掌握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量的操作方法;3. 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浓度。

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的吸收特性来测定其浓度。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铁离子对可见光的吸收进行测量。

铁离子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明显的吸收峰,波长约为510 nm。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所使用的比色皿,确保其干净无污染;b. 使用去离子水冲洗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槽,以确保无杂质干扰;c. 打开分光光度计,进行预热。

2. 标定分光光度计:a. 取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如0.1 mg/L、0.2 mg/L、0.3 mg/L等;b. 分别将这些标准溶液转移到比色皿中,注意避免溅出;c. 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槽中,记录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值;d. 绘制吸光度与浓度的标准曲线。

3. 测定待测样品:a. 取待测样品,如含铁离子的水溶液;b. 将待测样品转移到比色皿中,注意避免溅出;c. 将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槽中,记录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4. 计算铁的浓度:a. 根据标准曲线,找到待测样品吸光度对应的浓度;b. 根据比色皿中待测样品的容积,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铁的质量;c. 根据待测样品的总体积,计算出待测样品中铁的浓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标准曲线如下所示:[插入标准曲线图]根据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通过标准曲线的插值计算,我们得到了待测样品中铁的浓度为X mg/L。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分光光度计对比色皿中液体的体积和透明度要求较高,因此在操作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溅出或污染。

实验结论:本实验使用分光光度法成功测定了待测样品中铁的浓度。

通过标准曲线的插值计算,我们得到了待测样品中铁的浓度为X mg/L。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离子的浓度,以掌握该方法的操作技能和原理。

二、实验原理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一种测定方法。

其原理是根据分子或离子在可见光区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样品对可见光的吸收度,计算出样品中分子或离子的浓度。

在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比色法测定铁离子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仪器:可见分光光度计试剂:FeSO4、H2SO4、KSCN、HNO3、去离子水四、实验步骤1.制备标准铁离子溶液:取一定量的FeSO4,加入适量的H2SO4,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至1000mL;2.制备比色液:取一定量的KSCN,加入适量的H2O,稀释成含有1mol/L KSCN 的溶液;3.取一定量的标准铁离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比色液,使其呈现橙色;4.在可见分光光度计中选定波长λ,进行基准校准,即调节0%T,然后再调节100%T;5.分别取一定量的标准铁离子溶液,加入一定量的比色液,制成一系列含铁离子浓度不同的溶液;6.将不同浓度的样品溶液放入可见分光光度计中,测量吸光度A;7.根据摩尔吸光系数,通过比较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本次实验中,我们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铁离子溶液,并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出各自的吸光度。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了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知,本次实验中,制备的标准铁离子溶液浓度基本符合预期,测定结果也较为准确。

同时,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更深入地了解了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操作原理和步骤,为今后的实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实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成功地测定了铁离子的浓度,并得到了符合预期的实验结果。

同时,本次实验还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于该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为今后的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实验报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

实验报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铁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掌握邻二氮菲法测定铁的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
邻菲啰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

在pH=2~9 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Fe3+能与领二氮菲生成淡蓝色配合物(不稳定),故显色前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其还原为Fe2+。

三、仪器及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铁标准溶液:含铁0.01mg/mL、0.1%邻菲罗啉水溶液、10%盐酸羟胺水溶液、1mol/lNaAc缓冲溶液(pH4.6)。

四、实验步骤
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吸取0.0mL和6.0mL 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lNaAc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60nm之间,每隔0.5nm测吸光度。

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2.0、4.0、6.0、8.0、10.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mg/50ml)为横坐标,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1)绘制曲线图。

(2)。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和试剂:
仪器:分光光度计、移液枪。

试剂:铁标准溶液、硝酸铵和硝酸亚铁、硫酸亚铁。

实验步骤:
1.取适量的硝酸铵和硝酸亚铁混合溶液,稀释成适宜的浓度。

2.在分光光度计上选择适当的波长,进行仪器的初步调试。

3.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每个浓度分别进行三次测定,并计算平均值。

4.将测量所得的吸光度与浓度制成标准曲线。

5.将待测溶液纳入曲线范围内进行测定,计算出溶液中铁的含量。

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所得的吸光度和浓度数据,我们制成了铁的标准曲线。

通过
测量待测溶液的吸光度,我们进一步计算出溶液中铁的浓度。

实验讨论:
1.实验中所用的试剂的纯度对实验结果有重要影响。

如果试剂的纯度
不高,将会引入误差。

2.在实验过程中,仪器的选择和操作也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准确操作仪器,进行仪器的校准和调试是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3.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考虑样品的前处理,例如稀释、过滤等步骤。

4.在进行标准曲线绘制时,至少应该有三个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每
个溶液进行三次测定,可以得到相对准确的结果。

实验结论:
通过分光光度法,我们成功测定了待测溶液中铁的含量。

该方法简便、准确,适用于微量铁含量的测定。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注意仪器的选择
和操作,以及试剂纯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可以获得准确可靠的分析结果。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最新实用版

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最新实用版

化 学
后,都必须用参比溶液调零?

A
5/9
(2)以A为纵坐标,λ为横坐标,在方格坐标纸上绘 可

制光吸收曲线,并确定出最大吸收波长λmax。
分 光


(3)根据测量数据As,Ax及溶液的稀释情况,用比
法 测
较法算出待测铁溶液中铁的含量
定 铁



在线答疑:


91.5 注意事项


(1) 认真读懂仪器使用说明,方可操作仪器;



Fe3+为Fe2+,在pH=2~9范围内,使Fe2+与邻二氮菲反应 技

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Fe(C12H8N2)3]2+,其lgKf=21.3, 2/9
λmax=510 nm。反应式如下:













在线答疑:


(1)显色时,还按原剂表、缓1冲1溶配液、制显色测剂的量加入溶顺液序可,否颠试倒?剂为什按么?从 左 往 右 的 顺 序 加 , 每 加
(2) 配置溶液时,加入试剂的顺序不能随意改变。 实

每加入一种试剂之前都应先摇匀(不要加盖)容量瓶中的 技

溶液;
6/9
(3) 用刻度吸管取标液时,应从满刻度处开始,放 可

出所需体积,以减小体积误差;
分 光

(4) 每改变一次波长,都要用参比溶液调“0”和
度 法

“100%”。
定 铁

分光光度法测矿石中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矿石中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矿石中铁的含量一、实验原理1、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Fe(Ⅲ)含量的原理。

2、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3、练习绘制标准工作曲线。

二、实验原理溶液中的物质在光的照射激发下,产生了对光吸收的效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的物质都具有其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当某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能量就会被吸收而减弱,光能量减弱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也即符合于比色原理---比耳定律。

T=I/I LogI0/I=KCL A=KCL其中:T 透射比I0 入射光强度I 透射光强度A 吸光度K 吸收系数L 溶液的光径长度C 溶液的浓度从以上的公式可以看出,当入射光、吸收系数和溶液的光径长度不变时,透过光是根据溶液的浓度而变化的。

三、仪器和药品仪器:722s分光光度计(配1cm比色皿4个),容量瓶(50mL,6个,分别编号为0~5),吸量管(5mL,2mL各一支),量筒(10mL,3个),烧杯(40mL),洗耳球。

药品:标准铁溶液(1.0×10-3mol/L),被测铁溶液(浓度约为1.0×10-3mol/L),KSCN 溶液(1.0mol/L),HNO3(1+1),H2O2(3%)。

四、实验步骤1、铁矿石的处理用天平称取0.5000g经研磨的矿粉,酸溶齐渣后得到总体积为250mL的Fe2(SO4)3溶液。

2、溶液配制在0至5号容量瓶中按教材所给图表配方量取各种试剂,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待用。

3、吸光度的测量在48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0号溶液为空白,依次测量1~5号溶液的吸光度值E。

五、数据处理1、绘制标准工作曲线对1~4号数据,以吸光度E为纵坐标,以[Fe3+]为横坐标,描出实验点并画直线穿过这些点,该直线为标准工作曲线。

2、被测溶液浓度的确定在标准工作曲线上,据5号溶液的吸光度值画一水平线与工作曲线橡胶,读出交点上的横坐标值,即为5号溶液的[Fe3+]值。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总铁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总铁含量
单击即可测出标准溶液的abs值获得标准曲线rmlmgfe试样tu1810暗室盖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标准曲线作图区标准曲线测定区试样测定区标准曲线参数区样品池控制区单击鼠标右键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时应盖好暗室盖
分光光度法测定溶液中 总铁离子的含量
四位同学一组,测一组数据
指导教师:周伟民 陆明 二OO七年十一月三十日
盐酸羟 邻菲罗 总体积 Fe2+浓度 A mg/25.00mL 胺(mL) 啉(mL) (mL)
1 2 3 4 5 6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试样 (10.00ml)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2.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配好溶液后立即去仪器室!
TU-18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 将1号参比、2-6号Fe2+标准溶液按顺序置于样品架中。
实验步骤
3.校零
单击 单击 , 单击 ;单击 。 即可测出标准溶液的
4.测量标准样品
Abs值,获得标准曲线(R2≥0.999)。
5.测量试样
将试样放入样品池,点击未知样品窗口,单

A
A试样
0.3 0.2 0.1 0 0 0.01 0.02 0.03 0.04 0.05 0.06 0.07 0.08
CFe2+
Fe (mg/25ml)
2+
标准溶液及试样溶液的配制
C (Fe2+ = 0.0100 mol.mL-1) 比色 Fe2+标液 NaAc 管序号 (mL) (mL)
HAc-
, 即可测出样品浓度。
6.打印结果(每组打印一张, 其余复印) 7.倒掉溶液, 用蒸馏水洗涤比色皿、比色管。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及电导率测定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及电导率测定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及电导率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物质的吸收光谱——分光光度法测定铁二、实验目的:1.了解物质的分子吸收光谱及其测定方法。

初步了解比尔定理所反映的物质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

2.学习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和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基本操作,测量溶液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

3.学习实验数据的列表与绘图方法,绘制吸收曲线。

三、实验原理:1.各种物质分子各自对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发生强的选择性吸收,形成各有特征的吸收光谱。

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可以绘出其吸收程度随波长变化的关系曲线,称作吸收曲线或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反映了被测物质的分子特性,可用以鉴别物质。

2.在特定波长下测量物质对光吸收的程度(吸光度A)与物质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进行定量测定。

这一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可用光的吸收定律即比尔(Beer)定律来表述:A=1g(1/T)=1g(I0/I)=ebc式中A为吸光度,T为透光率,I0为入射光的强度,I为物质吸收后的透射光强度,e为摩尔吸光系数,b为吸光光程(透光液层的厚度),c为溶液中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当实验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入射光、吸光系数和液层厚度不变时,吸光度只随溶液的浓度变化,从而可以简单表达为A=KC。

3.邻二氮菲是测定微量铁的良好试剂,它与Fe2+反应,生成稳定的橙红色络合物铁一邻二氮菲配合物。

此反应很灵敏,反应平衡常数1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为1.1*104。

在Ph2-9 范围内,颜色深度与酸度无关而且很稳定。

四、实验用品:U-5100分光光度计(1cm比色皿一对)、50ml容量瓶4个、50ml 烧杯2个、5ml移液管1支、10ml量杯3个、吸球1个、胶头滴管3支、塑料洗瓶1个、废液缸1个、铁标准溶液20ug/m1、盐酸羟胺10%、邻二氮菲0.15%、醋酸钠溶液1mol/L。

五、实验步骤及现象:......略。

测铁含量实验报告

测铁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标准曲线法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

3. 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实验操作。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利用铁与邻二氮菲形成络合物,该络合物在特定波长下具有显著吸收,通过测定其吸光度,可以计算出铁的含量。

实验原理如下:1.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一定量的铁标准物质,用稀盐酸溶解,转移至容量瓶中,定容至一定体积,得到铁标准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一定量的铁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邻二氮菲溶液,振荡均匀,放置一段时间后,以蒸馏水为参比,在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以铁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按照与标准溶液相同的步骤进行处理,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容量瓶、移液管、吸量管、锥形瓶、烧杯、玻璃棒等。

2. 试剂:铁标准溶液、邻二氮菲溶液、稀盐酸、蒸馏水等。

四、实验步骤1. 标准溶液配制:准确称取0.1g铁标准物质,用稀盐酸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得到浓度为1000mg/L的铁标准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分别取0.5ml、1.0ml、1.5ml、2.0ml、2.5ml铁标准溶液,加入适量的邻二氮菲溶液,振荡均匀,放置10分钟,以蒸馏水为参比,在510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以铁的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取一定量的待测样品,按照与标准溶液相同的步骤进行处理,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以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曲线方程,计算铁的标准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

六、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成功绘制了标准曲线,并利用该曲线对样品进行了定量分析。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实验报告(标准曲线的测绘与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含量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标准曲线的测绘方法,了解线性回归方程及其应用。

3.学会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样品中微量铁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

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光被吸收的程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成正比。

在一定波长下,吸光度A与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即A=εCL。

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L为液层厚度,C为溶液浓度。

通过绘制标准曲线,可以求得铁的含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试剂和仪器:硝酸、高氯酸、硫酸、铁标准溶液(100μg/mL)、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容量瓶(100mL)、吸量管(10mL、5mL、2mL)等。

2.绘制标准曲线:分别取10mL、5mL、2mL铁标准溶液于三个100mL容量瓶中,各加5mL硝酸,20mL硫酸,摇匀,用去离子水定容。

将各溶液分别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记录数据并绘制标准曲线。

3.测定样品中铁的含量: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铁的浓度,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

四、结果与分析1.标准曲线测绘结果在坐标纸上绘制标准曲线,横坐标为铁标准溶液的浓度(μg/mL),纵坐标为吸光度。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图1)。

可以看出,随着铁浓度的增加,吸光度也逐渐增大。

表明铁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可以得出线性回归方程为:y=kx+b(k为斜率,b为截距)。

根据实验数据可计算出斜率k和截距b的值。

图1 标准曲线(请在此处插入标准曲线图)2.铁含量测定结果将样品溶液移入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在562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

根据标准曲线查得铁的浓度(μg/mL),计算样品中铁的含量(mg/L)。

结果如表1所示。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及电导率测定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及电导率测定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及电导率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原理和方法;2.了解电导率测定电解质浓度的原理和方法;3.进一步巩固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仪器和试剂:1.分光光度计;2.微量移液器;3.分光比色皿;4.磁力搅拌器;5.pH计;6.铁标准溶液;7.亚硝酸钠;8.醋酸钠;9.硝酸铵;10.硝酸铜;11.硼砂。

实验步骤:一、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1.用亚硝酸钠溶液调节pH至4.0,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溶液。

2.用硝酸铵溶液稀释铁标准溶液,并进行涂带试验。

3. 将带样品的玻璃比色皿和带空白试液的玻璃比色皿放入分光光度计,设置波长为486 nm。

4.读取空白试液的吸光度值,并根据比色皿的参数设置计算出吸光度值。

5.读取含铁样品的吸光度值,并根据比色皿的参数设置计算出吸光度值。

6.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铁样品的铁含量。

二、电导率测定电解质浓度1.用砂纸轻轻打磨电导率计的电极,然后用纯水冲洗干净,再将电极插入样品中。

2.稳定后,读取电导率计上显示的电导率值。

3.根据所用溶液的电导率-浓度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电解质浓度。

实验结果: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得到的标准曲线如下:(标准曲线图)样品的吸光度值为0.345,据此计算出其铁含量为0.25 mg/L。

通过电导率法测定电解质浓度,得到的标准曲线如下:(标准曲线图)样品的电导率值为3.68 mS/cm,据此计算出其电解质浓度为1.25 mol/L。

实验讨论:1.通过实验得到的标准曲线可以用来测定其他含铁样品的铁含量,以及其他含电解质样品的电解质浓度。

2.在分光光度法中,应尽量减小空白试液与含铁样品的差异,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在电导率测定中,电导率计的电极应定期清洗和校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结论: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和电导率测定电解质浓度的实验,我们成功地测定了样品的铁含量和电解质浓度。

同时,通过实验掌握了分光光度法和电导率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一步巩固了实验操作技能。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定量分析。

3、熟悉标准曲线的绘制和应用。

二、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在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一定波长的单色光通过含有被测物质的溶液,测量溶液对该波长光的吸光度,从而确定物质的含量。

本实验中,利用邻二氮菲与二价铁离子在 pH 为 2~9 的条件下形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该配合物在 510nm 处有最大吸收峰。

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在 510nm 处的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然后测定未知溶液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未知溶液中铁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仪器722 型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100mL)移液管(1mL、2mL、5mL、10mL)吸量管(5mL、10mL)比色皿烧杯(50mL、100mL)玻璃棒电子天平2、试剂硫酸亚铁铵(NH₄)₂Fe(SO₄)₂·6H₂O邻二氮菲(15g/L)盐酸羟胺(100g/L)1mol/L 盐酸溶液1mol/L 氢氧化钠溶液四、实验步骤1、标准溶液的配制准确称取 03474g 硫酸亚铁铵(NH₄)₂Fe(SO₄)₂·6H₂O于小烧杯中,用 10mL 1mol/L 盐酸溶液溶解,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为 01000mg/mL 的铁标准储备液。

用移液管分别吸取 000mL、200mL、400mL、600mL、800mL、1000mL 铁标准储备液于 50mL 容量瓶中,各加入 1mL 100g/L 盐酸羟胺溶液,摇匀,放置 2min 后,再加入 2mL 15g/L 邻二氮菲溶液和 5mL 1mol/L 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分别为000μg/mL、400μg/mL、800μg/mL、1200μg/mL、1600μg/mL、2000μg/mL 的铁标准系列溶液。

测微量铁实验报告

测微量铁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

2. 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操作。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实验原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其原理是铁离子与邻二氮菲在酸性条件下形成橙红色络合物。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溶液的吸光度与铁离子的浓度成正比。

通过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可以计算出微量铁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50ml具塞比色管、移液管、吸量管、容量瓶、磁力搅拌器等。

2. 试剂:铁储备液(100g/mL)、邻二氮菲溶液(0.5%)、盐酸羟胺溶液(1%)、硫酸溶液(1mol/L)、氢氧化钠溶液(1mol/L)、水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标准溶液:准确移取铁储备液0.00、0.50、1.00、1.50、2.00mL于50ml 具塞比色管中,分别加入1.5mL盐酸羟胺溶液,再加入1.5mL邻二氮菲溶液,用水定容至刻度线,摇匀。

制备标准系列溶液。

2. 标准曲线绘制:将标准系列溶液置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选择适当的波长(如510nm),测定吸光度。

以铁离子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准确移取待测样品1.0mL于50ml具塞比色管中,按照步骤2中的方法测定吸光度。

4.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然后计算微量铁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绘制:在510nm波长下,绘制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为0.05~0.4mg/L。

2. 样品测定:根据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为0.25mg/L。

3. 结果计算: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微量铁的含量为0.25mg。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采用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水中铁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专业项目课程课例项目十二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一、项目名称: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二、项目背景分析课程目标:本课程是培养分析化学操作技能和操作方法的一门专业实践课,以定量分析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实验强化理论,以期提高化工工作者的分析操作能力。

功能定位:在定量分析中我们常常用到分光光度分析法,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也是一种重要的定量分析方法。

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项目综合训练了学生分光光度计使用、系列标准溶液配制、标准曲线绘制等多个技能。

学生能力:学生通过相关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具备了相应的化学知识和定量分析知识,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操作和思维能力。

项目实施条件:该项目是仪器分析的基础实验,一般中职学校具备相关的实训实习条件,学生有条件完成相应的实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1、了解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2、了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原理3、掌握721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4、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原始记录的设计5、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报告的设计6、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测定方法7、掌握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铁离子含量的分析原始记录和分析报告的填写四、工作任务1五、参考方案参考方案一2+1、邻二氮杂菲-Fe吸收曲线的绘制用吸量管吸取铁标准溶液(20μg/mL)0.00、2.00、4.00mL,分别放入三个50mL 容量瓶中,加入1mL 10%盐酸羟胺溶液,2mL 0.1%邻二氮杂菲溶液和5mL HAc-NaAc缓冲溶液,加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

放置10min,用3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即在0.0mL铁标准溶液中加入相同试剂)为参比溶液,在440,560nm波长范围内,每隔20,40nm测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5,10nm测一次吸光度。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铁含量测定实验报告一、前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铁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矿物质元素,它在人体健康、农业生产等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何准确地测定铁的含量,对于我们了解人体健康状况、指导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实验过程和理论依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及方法1.1 实验原理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的光线吸收或发射的特性来定量分析物质的方法。

在本实验中,我们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其原理如下:我们需要准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如0、1、2、3、4、5等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

然后,将这些标准溶液分别置于比色皿中,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A)。

接下来,我们需要准备待测样品,并将其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如水或乙醇等。

然后,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A0)。

由于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中的铁离子浓度不同,因此它们对可见光的吸收程度也不同。

具体来说,当可见光照射到铁离子溶液时,部分光线被吸收,而另一部分光线则透过溶液。

通过测量吸收前后的光线强度差(ΔA),我们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溶液中铁离子的浓度。

1.2 实验步骤(1) 准备不同浓度的铁标准溶液。

(2) 将铁标准溶液置于比色皿中。

(3)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每个标准溶液的吸光度。

(4) 准备待测样品。

(5) 将待测样品溶解于适当的溶剂中。

(6) 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7)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待测样品中铁离子的浓度。

二、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上述实验步骤,我们得到了不同浓度铁标准溶液和待测样品溶液的吸光度数据(表1)。

通过对比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随着铁标准溶液浓度的增加,其吸光度也随之增加;而对于待测样品溶液,其吸光度则随着铁离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说明我们所采用的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的方法是可行的。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一结论,我们还进行了一些额外的实验。

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铁含量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溶液中物质含量的方法,适用于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测定铁含量的步骤如下: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溶液准备好,确保其浓度在分光光度法所能检测范围内。

如果浓度过高,则需要进行稀释操作;如果浓度过低,则可能需要进行富集或者预处理。

2. 校准仪器:使用已知浓度的铁标准溶液进行仪器校准。

通过测定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并绘制标准曲线,可以建立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

3. 测定样品:将样品放入分光光度计中,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测定。

在选定波长下,测量样品吸光度,并记录下来。

4. 计算结果:利用标准曲线,根据测得的样品吸光度值,推算出对应的铁离子浓度。

根据样品的体积和稀释倍数,可以计算出样品中的铁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时,应当控制好实验条件,确
保仪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此外,样品的处理和预处理也是非常关键的步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的操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即用高灵敏的分光光度仪测定样品的红色闪光吸收率,由此来判断其中铁含量的大小。

分光光度原理是利用溶液中物质作用光源后发出的使人眼感觉呈色彩的光,用分光光度仪可以测得这样的光吸收率,从而可以判断其中含量的多少。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将待测样品量取精确至0.1g,放入盛有50ml溶液中的烧瓶中。

2. 加标:在烧瓶内加入适量的指示剂,振荡混匀,使样品中的铁为可测状态。

3. 测量:将烧瓶中的溶液放入分光光度仪的吸收管内,调节适当的光谱范围。

在恒定的照度下,用光探头测量样品的吸收率,并用计算机记录测得值。

4. 分析:将测得的数值进行推算,得出样品中铁含量大小。

四、实验结果
实验可测得样品中铁的含量为1.30g/L。

五、实验总结
本实验全程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实验成功,得出样品中铁的含量为1.30g/L,未发现明显异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绘制Fe标准曲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绘制Fe标准曲线

泸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卫生化学》实验报告专业预防医学班级1班姓名杨秀程第 2 次实验实验日期2013 年 4 月 1 日地点实验室指导教师谢老师实验题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绘制Fe标准曲线预习情况:一、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条件选择的方法;熟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用邻二氮菲测定微量Fe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邻二氮菲是测定微量Fe的一种优良显色剂。

在pH=3-9的溶液中,邻二氮菲与二价Fe作用生成橙红色配合物,其lg K=21.3,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1×10^4.在一定范围内,二价Fe的浓度与吸光度符合比尔定律。

三、仪器与试剂1.仪器与器皿紫外分光光度计,25ml容量瓶,胶头滴管,1ml移液管2.试剂 1.000×10^-3mol/L铁标准溶液,1.5g/L邻二氮菲,100g/L盐酸羟胺溶液,1mol/L醋酸钠溶液,去离子水。

四、实验步骤:1.配液取6个25ml容量瓶,分别加人0.00,0.20,0.40,0.60,0.80,1.00 1.000×10^-3mol/L铁标准溶液, 0.5ml100g/L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后,再分别加入1.00ml 1.5g/L 邻二氮菲,2.50ml 1mol/L醋酸钠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摇匀。

2.吸收曲线绘制用最大浓度配置的溶液到入吸收池,在分光光度计上从波长440nm到560nm每隔5nm测量一次吸光度,在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每隔2nm测量一次吸光度。

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

从曲线上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3.标准曲线绘制以试剂空白为参比溶液,在选定的最大吸收波长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绘制出标准曲线,求出线性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

五、实验数据及结果:最大吸收波长:λmax=509.75标准曲线:回归曲线方程:Y=87.14458X+0.0199 R=0.99927六、讨论:紫外可见依然需要分为两步,先是光谱测定,确定最大吸收波长,然后再是光度的测定,在实验中不仅要规范操作,更要谨慎,这样才能保证R的值!。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

分光光度法测定铁含量实验报告1. 实验目的说到分光光度法,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名词,其实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侦探,专门负责查清样品里隐藏的铁含量。

铁在生活中可谓是“随处可见”,但如果想精确知道它的含量,就得借助这个好帮手了。

这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分光光度法,看看我们手里的样品中到底藏了多少铁,让我们对铁的世界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2. 实验原理2.1 分光光度法的基础简单来说,分光光度法就是通过测量物质吸收光的能力来推算出其中某种成分的浓度。

光线照射到样品上,如果里面有铁,铁就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而光的强度就会发生变化。

这一变化就像是在进行一场隐秘的“对话”,通过分析光的吸收程度,我们可以推测出样品中铁的含量。

2.2 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这里还有个小知识点,吸光度和浓度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这就好比喝水和口渴的关系,水越多,口渴感就越少。

通过比尔定律(BeerLambert Law),我们能得出吸光度与浓度的关系式,进而计算出样品中的铁含量。

这就像是用公式解密,越解越明了。

3. 实验步骤3.1 准备工作一开始,咱们得准备好材料和设备,别的都可以忽略,但分光光度计可是我们的主角。

接着,取一些标准铁溶液,别小看这小小的液体,它可是我们实验成功的关键。

然后,将这些标准溶液稀释到不同的浓度,准备进行测量。

这里就像做菜,得先备好食材,才能煮出美味佳肴。

3.2 测量过程一切准备好后,咱们就可以开始“测量”了。

将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依次放入分光光度计,调好波长,按下按钮,哇哦,光线一闪而过,吸光度的数值就出来了。

记得要认真记录,不然一会儿回去就得“对账”了。

接着,咱们再测一下样品的吸光度,看看这份“闯入者”的真实面目。

最终,结合标准曲线,就能推算出样品里的铁含量了。

4. 实验结果与讨论经过一番波折,数据总算收集齐了。

看着那一串串的数字,我忍不住感慨,这数据就像是我的孩子,每一个都那么珍贵。

结合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中铁的浓度,心里真是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了解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掌握邻二氮菲法测定铁的原理;了解分光光度计的构造;掌握分光光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学会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样品的测定原理。

二、实验原理
邻菲啰啉是测定微量铁的较好试剂。

在pH=2~9 的条件下,邻菲啰啉与Fe2+生成稳定的橙红色配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Fe3+能与领二氮菲生成淡蓝色配合物(不稳定),故显色前加入还原剂:盐酸羟胺使其还原为Fe2+。

三、仪器及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铁标准溶液:含铁0.01mg/mL、0.1%邻菲罗啉水溶液、10%盐酸羟胺水溶液、1mol/lNaAc缓冲溶液(pH4.6)。

四、实验步骤
1.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吸取0.0mL和6.0mL 铁标准溶液分别注入两个50 mL容量瓶中,依次加入5mlNaAc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为参比,在440~560nm之间,每隔0.5nm测吸光度。

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A 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2、标准曲线的绘制
分别吸取铁的标准溶液0.0、2.0、4.0、6.0、8.0、10.0ml于6只50ml容量瓶中,依次分别加入5ml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2.5ml盐酸羟胺溶液,5ml邻菲罗啉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0分钟,在其最大吸收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试剂溶液为空白,测定各溶液的吸光度,以铁含量(mg/50ml)为横坐标,溶液相应的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1)绘制曲线图。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