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术史十五讲 丁宁 第一讲 绪论
《西方美术史》教学大纲
3.通过课程考核结果分析,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进。
十、教学支持与服务
1.提供课程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2.设立学习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促进师生互动。
3.加强与学校图书馆、美术馆等部门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学术支持。
4.第十三周至第十六周:巴洛克时期美术史的学习,分析意大利、荷兰和西班牙巴洛克艺术的风格与影响。
5.第十七周至第二十周:18世纪至19世纪美术史的学习,包括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及其后续流派的探讨。
6.第二十一周至第二十四周:20世纪及以后美术史的学习,着重分析立体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波普艺术和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
3.3西班牙文艺复兴美术
4.巴洛克时期美术
4.1意大利巴洛克美术
4.2荷兰巴洛克美术
4.3西班牙巴洛克美术
5. 18世纪美术
5.1洛可可美术
5.2新古典主义美术
5.3浪漫主义美术
6. 19世纪美术
6.1印象派
6.2后印象派
6.3象征主义
6.4印象派之后的其他流派
7. 20世纪及以后美术
7.1立体派
7.2未来主义
2.课程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分享学习心得,为课程的进一步改进提供反馈。
3.展望未来,持续关注美术史学科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课程设计,提升教学品质。
《西方美术史》教学大纲以系统的课程设置、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多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和学习西方美术史的平台。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西方美术史的基本知识,还能提高审美素养、艺术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持续关注学生的需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实现课程目标的最佳达成。同时,我们也将积极推动课程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美术史专业人才,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美术史研究做出贡献。
《西方美术史》教案
《西方美术史》教案.doc第一章:西方美术史概述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讨论美术的定义,包括绘画、雕塑、建筑、摄影等艺术形式。
介绍美术的分类,如人物画、风景画、静物画等。
1.2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脉络概述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等各个时期。
强调不期的艺术特点和代表作品。
1.3 西方美术史的重要人物与流派介绍西方美术史中的重要画家、雕塑家和建筑师,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梵高、毕加索等。
讲解不同的艺术流派,如文艺复兴、巴洛克、印象派、现代主义等。
1.4 美术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探讨美术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包括宗教、哲学、政治等因素。
分析不期的美术作品如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
1.5 欣赏与分析美术作品学习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几幅经典美术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意义。
第二章:古希腊与罗马美术2.1 古希腊美术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古希腊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从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
强调古希腊美术的特点,如比例、和谐、理想化等。
2.2 古希腊雕塑与建筑讲解古希腊雕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
介绍古希腊建筑的典型形式,如古希腊神庙、帕台农神庙等。
2.3 罗马美术的发展与特点概述罗马美术的发展过程,从公元前753年到公元476年。
强调罗马美术的特点,如对希腊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豪华与壮丽等。
2.4 罗马雕塑与建筑讲解罗马雕塑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如奥古斯都雕像、特拉扬浮雕等。
介绍罗马建筑的典型形式,如竞技场、万神殿、凯旋门等。
2.5 欣赏与分析古希腊与罗马美术作品学习欣赏古希腊与罗马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几幅古希腊与罗马美术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创作背景和意义。
第三章:中世纪美术3.1 中世纪美术的背景与特点介绍中世纪美术的背景,包括宗教对社会的影响、封建制度的建立等。
强调中世纪美术的特点,如基督教主题、象征主义、工艺美术等。
《西方美术史》教案
《西方美术史》教案.doc第一章:古希腊美术1.1 概述:介绍古希腊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1.2 重点内容:1.2.1 古希腊雕塑:介绍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如《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
1.2.2 古希腊绘画:介绍古希腊绘画的代表作品,如《阿尔克米亚的壁画》等。
1.3 教学活动:1.3.1 展示古希腊雕塑和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1.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古希腊美术的风格。
第二章:罗马美术2.1 概述:介绍罗马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2 重点内容:2.2.1 罗马建筑:介绍罗马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古罗马竞技场、万神殿等。
2.2.2 罗马雕塑:介绍罗马雕塑的代表作品,如《奥古斯都像》等。
2.3 教学活动:2.3.1 展示罗马建筑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2.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罗马美术的风格。
第三章:中世纪美术3.1 概述: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2 重点内容:3.2.1 哥特式建筑:介绍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品,如巴黎圣母院、科隆大教堂等。
3.2.2 中世纪绘画:介绍中世纪绘画的代表作品,如《哀悼基督》等。
3.3 教学活动:3.3.1 展示哥特式建筑和中世纪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中世纪美术的风格。
第四章:文艺复兴美术4.1 概述:介绍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2 重点内容:4.2.1 文艺复兴绘画:介绍文艺复兴绘画的代表作品,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米开朗基罗的《创世纪》等。
4.2.2 文艺复兴雕塑:介绍文艺复兴雕塑的代表作品,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4.3 教学活动:4.3.1 展示文艺复兴绘画和雕塑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3.3 学生进行实践创作,尝试模仿文艺复兴美术的风格。
第五章:巴洛克美术5.1 概述:介绍巴洛克美术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5.2 重点内容:5.2.1 巴洛克绘画:介绍巴洛克绘画的代表作品,如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召唤》等。
谈谈现代绘画中的形式美
谈谈现代绘画中的形式美谈谈现代绘画中的形式美2006级美术专科班马⾦昆[摘要]纵观19世纪以后的整个现代绘画艺术,不再是以模仿⾃然,再现⾃然和如实的描绘⾃然为艺术的表现原则。
艺术家开始⾃由地构造艺术形象,并将绘画形式作为表达⾃⼰精神与情感的媒介。
使绘画中的形式不再只是过去画⾯中⽆⾜轻重的附庸,⽽是作为艺术观念的载体强化,甚⾄单纯应⽤抽象形式来表现纯粹的视⾓形式美,形式语⾔受到了⾼度的重视。
关键词:现代、绘画、形式⼀、形式及形式美的创造创造形式美,⾸先必须了解形式,所谓形式最⼴泛的意义是我们对⾃然界客观事物的所有感知的结合。
“形式本⾝是个抽象的概念,是⼈们从客观事物的表象中概括出来的⼀种法则”。
它通过其具体的存在形太⽽被⼈所知。
“绘画中的形式是⼀个图案或画⾯中诸多可视因素的总结构,如画⾯中⾊彩的组合线条的排列等。
在画⾯中的形式以其点、线、⾯(⾊彩、⿊⽩)等要素建⽴起了为艺术家和观众寄放感情的屋舍”。
“没有情感,艺术家与观众将⽆法沟通”。
绘画中的形式来源于⾃然万物,其形式美则是⼈类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对⾃然中美的形式的抽象和概括。
⼀⽚树叶中清晰的脉络,⼀只蝴蝶的对称及其有规律的⾊彩斑点的组合等为艺术家所发现,利⽤物质材料按⾃⼰的创作意图,使之成为形象或情感观念的体现者,表现于画⾯中,令欣赏者产⽣愉悦。
余数家将抽象的形式服予⾃⾝丰富的情感观念⽽展⽰给观众,太阳圆形、盒⼦的⽅形以及⾦字塔的三⾓形分别蕴涵了饱满、稳固、激进等内容。
类似的还有从⾃然中抽象出的点、线、⾯等所表达的意义。
总之,每⼀种形式必然具有某种内容和精神内涵。
⼈们只要培养对⾃然界各种潜在的有意味的形式的感受,就会加强对⾃然界事物形式美的欣赏和创造能⼒。
可以这样⽔,形式⽆所不在,只是你有发现它的眼睛。
⾃然界中的形式⽆穷⽆尽,但未必都是美的,⽽“艺术的特征在于产⽣美”,因⽽绘画中的形式美感需要艺术家经过抽象、概括和创新,这就要求艺术家必须具有形式感并掌握形式美的规律。
西方美学十五讲(1)
古代西方雕塑的区别和特点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引导整个欧洲文化发展的趋势,欧洲各国文化受其熏陶,而欧洲文化出现了四大高峰, 第一是古希腊与古罗马时代, 而這个时代的艺术, 可以以希腊的雕塑为中心艺术.因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源泉。
希腊神话是希腊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美丽幻想,他们相信神与人具有同样的形体与性格,因此,古希腊雕塑参照人的形象来塑造神的形象,并赋予其更为理想更为完美的艺术形式。
而那时雕塑极为普遍, 导致后来清理罗马城内发现雕塑和城内的居民数大体一致,并且每个雕塑和古希腊相比既有相似处,但也有不同之处,下面给大家分析分析:1.古罗马雕塑的特点:罗马人在雕塑上去的卓越的成就。
罗马人早期的肖像模具从死者面部翻下来的面模制作的,不加任何美化,强调;概括这种肖像表情:死板,没有活力,具有自认主义的逼真。
罗马人征服希腊以后,希腊雕刻艺术对罗马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临摹了很多希腊雕塑以后罗马艺术开始概括,生动的表现对象,开始学会美化人物。
罗马帝国后期,由于社会矛盾的上升,艺术中的理想的光环消失,罗马肖像雕塑进入现实主义时期,肖像出现了无懈可击的真实,对人物的内心世界,内在品质的表现进行了探索,形成了高度戏剧化的心理后期作品,以前的那种静态的庄严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内在活动。
尤其是在帝国末期,社会进入极度矛盾不安和动荡中,罗马人面临着一种普遍而强烈的危机感,这种危机对社会各阶层的反映不同:有的荒淫堕落、放纵、醉生梦死,有的极度神经质、残暴疯狂,有的竭力逃避现实、主张内心的超脱……这些现象在艺术中都有反映。
而古罗马的雕刻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1)罗马雕刻艺术带有贵族气息,人物雕像大多以贵族,帝王为主。
(2)人物形象不及希腊生动,秀丽,而更多严峻,矜持的神情,但强调真实和个性。
(3)缺乏希腊雕刻中那种丰富的想象力,对力量和动态美的刻划,人物大多陷于沉思中。
古罗马雕刻之所以有如此的成就,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且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外国美术史第一讲绪论
the lateral passage2,The deterioration of the walls as a result of corrosion, a phenonomen which predates the discovery of the cave, has made it much more difficult to interpret the works and greatly
This animal's aggressiveness is portrayed by the lowered head, as if it were ready to gore its adversary, and the stiff t
拉斯科洞窟壁画1
拉斯科洞窟壁画2
拉斯科洞窟壁画3
拉斯科洞窟壁画4
Susannah and the Elders,1610,oil on canvas,170x119cm,collecti on Graf bon Schoenborn,Pommersfelde n 真谛莱斯基,意大利17世
纪的女性艺术家
未来艺术史研究的发展方向
• 1,范围将继续拓宽,从对“高雅”艺术的研究 转而加强对流行文化的关注。 • 2,进一步削弱艺术史研究中的欧洲中心论,追 求文化的多元复杂性。
the lateral passage1,Only a few painted or engraved traces of the iconography of this gallery survive today. Of these, the engravings are more numerous
the main gallery,The opposite wall features only one group of figures
西方美术史
西方美术史编辑词条参与讨论所属分类:美术史西方美术史西方美术史是欧洲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史前和史后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总称。
西方美术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长河中占有显著的位置。
几千年来西方美术的发展与演变,在人类的艺术史上,给人类的精神宝库留下了大量的绘画、雕刻、建筑艺术等传世佳作,产生了许多成就卓著、恒时名世的美术大师,为人类的精神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作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目录[隐藏]∙•史前时代∙•奴隶封建社会时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7-19世纪时期∙•20世纪时期至今∙•参考资料西方美术史-史前时代拉斯科洞窟壁画欧洲最早的美术作品出现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前段,距今约2.5~3万年前,即地球处在玉木冰河期。
这种旧石器时代的美术,约在公元前1万年随着冰河期的结束而消失。
中石器时代美术的类型有所增加,随着各地区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出现了各自独立发展的美术传统,不同程度地演化为新石器时代的美术。
旧石器时代美术旧石器时代晚期之前,虽然缺乏人类对于形象的模仿表现的证据,但实用的工具制作和改进,已经显示了许多审美因素。
如手斧的几何化造型、对称感,刃口的细小修饰以及刻痕,都不无初级的装饰价值,而且制造工具的过程也为创作艺术作品准备了造型的技巧。
旧石器时代晚期传统地划分为4个主要的文化期:①奥瑞纳文化,②佩里戈尔文化,③梭鲁特文化,④马格德林文化。
奥瑞纳文化得名于法国上加龙省的奥瑞纳洞窟。
佩里戈尔文化得名于法国的佩里戈尔,它们合成旧石器美术的早期发展阶段,在莫尔多维亚附近的维伦多夫文化层里,发现过女性小雕像,被称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同期刻画过的骨片、石片,可以在洞壁画上找到对应的风格,著名洞窟拉斯科就是这个阶段最主要的代表。
梭鲁特文化得名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的梭鲁特,马格德林文化得名于法国多尔多涅省的马格德林洞,它们构成旧石器美术的晚期阶段,其典型为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
旧石器艺术的创造者是克罗马农人,他们属于晚期智人阶段,在体质(特别是脑的容量)上同现代人几无差别。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0 5
九超写实主 义和达利
作者介绍
这是《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的读书笔记模板,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西方美术史十五讲(第二版)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特色
英国
艺术
特点
美术
画派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印象主义
美术
历史
语言 艺术
追求
版
时期
罗可可
绘画
表现主义
法国
魅力
内容摘要
该书介绍了西方整个的艺术历史,从两万年前法国和西班牙岩洞中的岩画,到现代艺术,跨越上万年。作者 详细介绍了每个阶段的著名艺术名家的生平,作品和艺术特色。该书的特点是语言优美流畅,通俗易懂,将故事、 历史和分析融为一体。
艺术,在其最高领域中,不是诉诸粗糙的感觉,而是诉诸精神的渴求,诉诸我们内心神性的活力,它不能容 忍周围世界的拘束和禁锢。
比较简明易懂,适合当作入门读物,不足的是一些译名不常见,搜索起来颇为费劲。
生活中需要美,也需要看的到美的心和眼睛。
通俗易懂,一气呵成的把西方艺术发展脉络理清,很适合作为一本通识性的艺术读物。
一伊特鲁里亚艺术一 瞥
二古罗马建筑艺术
三古罗马雕刻艺术 四古罗马绘画艺术
二罗马式艺术
一拜占庭艺术
三哥特式艺术
一乔托的觉醒 二马萨乔的启示
三多纳泰洛的探索 四波提切利的韵味
二米开朗琪罗的 “激越”
一列奥纳 多·达·芬奇的
“纯正”
三拉斐尔的“优雅”
二乔尔乔内的建树
西方美术史概论PPT课件
.
29
比萨教堂
意大利罗马风建筑 的主要代表,是一 组杰出的建筑群, 由教堂、洗礼堂、 钟塔组成,其形式 统一,造型精致。
.
30
3、哥特建筑
以教堂为主,建筑风格完全脱离了古罗马的 影响,特点:轻盈.纤细的结构,尖卷和肋拱来 减轻拱顶的重量,窗户尺寸大,采用彩色玻璃画, 放射性
.
31
巴黎圣母院
.
13
波赛顿神庙
海神波赛顿神庙,是古风时期多立克柱式的 神庙。
.
14
(3)古典文化时期
古希腊建筑鼎盛期,建筑除了神庙外,还有 大量供人们进行公共活动的场所,当时的建 筑风格开敞明朗,讲究艺术效果,
.
15
雅典卫城
建在陡峭的山冈上,位于雅典西南,是雅典的宗教活动中心。建筑物 分布在山顶上一约280╳130米天然平台上。雅典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上 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 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
.
16
巴特农神殿
雅典最著名的古迹之一,也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 奇观之一。它的雕刻装饰是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师和
雕刻家菲迪亚斯承担的,
.
17
(4)希腊文化时期
希腊古典建筑风格与当地传统的结合。
.
18
4、古代罗马建筑
最著名的是庞贝古城和罗马角斗场
.
19
庞培城
庞培古城是意大利 著名的历史遗迹之 一,历史上庞培城 的修建与改造用去 了600多年,是无数 文明的结晶。然而, 公元79年,维苏威 火山的爆发把庞培 变成了一座死城。
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在宗教和 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
西方美术史上
*工艺美术
4.新王国(前1570-前1085)阿门荷太普四世进行宗教改革,提倡“一神论”(太阳
神阿顿),自称“埃赫那顿”,并迁都底比斯.继他之后的法老大量修筑陵 墓和神庙.这一时期是埃及艺术的黄金时代.
*神庙(柱式)A.卡纳克神庙 B.卢克索神庙
*雕塑
5.后王国(前1085-前332)埃及受到周边国家的侵略.公元前30年,被划为罗马的一 个省.
• 两河流域是指纵贯
今日伊拉克境内的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
里斯河之间的区域,
希腊人称它为”美
索不达米亚” .
A
3
两河流域地区统治朝代更迭
一.苏美尔—阿卡德王朝美术这是两河流域地区第一个历史时期,最早的居民称为苏美尔人。公元前3000年
初,战争中取胜的领导者代替了各苏美尔城邦中的君主。大约公元前2350年左右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阿卡德人 已经从东北部渗入并最终控制了这一区,开国皇帝萨尔贡吞并了很多城市建立了独立国家。他的孙子纳拉姆辛又 把帝国的领土向西扩张。大约公元前2180年时阿卡德统治崩溃,只留下一个城市拉加什,当时有古迪亚统治,形成 这块和平绿洲上文化和视觉艺术十分兴旺的时期。以上所提的每一个时期,无论建筑、雕刻还是工艺美术都给后 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苏美尔人信仰多神教,认为每个城市归一个守护神保护。
*拱顶
三.亚述美术公元前900年到公元前700年,两河流域产生的一个强大的军事帝国。通过大规模的掠夺一度将统治
扩展到西亚,从伊朗到地中海直至埃及首都底比斯都成为其管辖的范围。亚述人不重来世,对陵墓的修建不感 兴趣,艺术主要是为世俗生活服务的。
*萨尔贡二世宫殿
四.新巴比伦美术公元前7世纪,曾经制定法典的巴比伦王国,在1000多年后再度取得了统治地位。新巴比伦王
西方美术史第1-2章
列宾《哥萨克地区的一支宗教队伍行列》, 1880年,布面油画,172×325厘米
列宾.《伏尔加的纤夫》,1870-1873年,布面油画
德拉罗虚《格雷夫人的处决》, 1833,布面油画,246 ×297厘米
热罗姆《杀死他》,1872年,布面油画,100.3×148.5厘米
罗萨·博纳尔《集市里的马》, 1853年,布面油画,244.4×505.4厘米
惠斯勒《白色交响乐,白衣少女》,1862年,布面油画,216×109.2厘米
莫奈《阿尔让特依的赛船会》,1872年,布面油画,48×73厘米
莫奈《日出一印象》,1872年,布面油画,49.5×64.8厘米
莫奈《鲁昂教堂系列》,1894年,布面油画,91×63厘米
莫奈《卡普西尼林荫道》,布面油画, 1873年
康斯泰勃《索尔兹伯里大教堂》,1820年,布面油画 ,74.3 × 92.4 厘米
透纳《海难》 ,1805年,布面油画, 171×240 厘米
透纳《雨、蒸汽和速度》 ,1844年,布面油画 ,90.8×121.9 厘米
安格尔 《大宫女》, 1814年,布面油画,91×162厘米
安格尔《泉》,1820-1856年间, 布面油画,163×80厘米
杜米埃《特朗宁街的屠杀》,1834年,石版画
达维特《马拉之死》1793年,布面油画,160×125厘米
杜米埃《三等车厢》,1863-1865年,布面油画,65.4×90.2 厘米
米勒《播种者》, 1850年,布面油画,101×82.5l厘米
迈布里奇《飞驰的马》,1878年,连续摄影
迈布里奇《右拳出击》, 1884-1885年,连续摄影
托马斯·埃金斯《格洛斯医生的诊所》,1875年,布面油画,244×198厘米
《西方美术史》教案
《西方美术史》教案.doc第一章:古希腊美术1.1 概述古希腊美术的特点及其影响1.2 介绍古希腊雕塑艺术,如:《掷铁饼者》、《米罗的维纳斯》等1.3 探讨古希腊建筑艺术,如:帕特农神庙、宙斯神庙等1.4 分析古希腊绘画艺术,如:壁画、镶嵌画等第二章:古罗马美术2.1 阐述古罗马美术的发展历程及其与古希腊美术的关系2.2 介绍古罗马雕塑艺术,如:奥古斯都雕像、特拉扬浮雕等2.3 分析古罗马建筑艺术,如:竞技场、万神殿等2.4 探讨古罗马绘画艺术,如:壁画、天顶画等第三章:中世纪美术3.1 概述中世纪美术的特点及其影响3.2 介绍中世纪雕塑艺术,如:罗曼式教堂雕塑、哥特式教堂雕塑等3.3 探讨中世纪建筑艺术,如:罗曼式教堂、哥特式教堂等3.4 分析中世纪绘画艺术,如:镶嵌画、宗教画等第四章:文艺复兴时期美术4.1 阐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背景及其意义4.2 介绍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贝尼尼的《圣彼得大教堂》等4.3 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雅典学院》等4.4 探讨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艺术,如:布鲁内莱斯基的圣玛利亚德尔花圣殿等第五章:巴洛克时期美术5.1 阐述巴洛克时期美术的特点及其影响5.2 介绍巴洛克时期雕塑艺术,如:贝尼尼的《圣彼得大教堂》等5.3 分析巴洛克时期绘画艺术,如: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的召唤》、鲁本斯的《亨利四世在伊夫里战役中的胜利》等5.4 探讨巴洛克时期建筑艺术,如:伯尼尼的圣彼得大教堂、莱昂纳多·鲍罗尼尼的巴黎圣母院等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美术6.1 阐述浪漫主义时期美术的背景及其意义6.2 介绍浪漫主义时期雕塑艺术,如:罗丹的《思想者》、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巴托尔迪的《自由女神像》等6.3 分析浪漫主义时期绘画艺术,如:德拉克罗瓦的《自由引导人民》、特纳的《雨、蒸汽和速度》等6.4 探讨浪漫主义时期建筑艺术,如:建筑风格上的个性化和浪漫主义元素的应用等第七章:印象派时期美术7.1 阐述印象派时期美术的特点及其影响7.2 介绍印象派时期雕塑艺术,如:罗丹的《青铜时代》、莫里斯·加热利的《舞蹈》等7.3 分析印象派时期绘画艺术,如:莫奈的《睡莲》、雷诺阿的《船上的午餐》等7.4 探讨印象派时期建筑艺术,如:新艺术运动的兴起和建筑风格的变化等第八章:现代主义时期美术8.1 阐述现代主义时期美术的背景及其意义8.2 介绍现代主义时期雕塑艺术,如: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杜尚的《泉》等8.3 分析现代主义时期绘画艺术,如: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高更的《大溪地的女人》等8.4 探讨现代主义时期建筑艺术,如: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建筑理念、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有机建筑等第九章:抽象表现主义时期美术9.1 阐述抽象表现主义时期美术的特点及其影响9.2 介绍抽象表现主义时期绘画艺术,如:杰克逊·波洛克的《1号1948》等9.3 分析抽象表现主义时期雕塑艺术,如:亚历山大·卡尔德的动态雕塑等9.4 探讨抽象表现主义时期建筑艺术,如:建筑与艺术的融合,以及室内设计的变化等第十章:当代美术10.1 阐述当代美术的特点及其影响10.2 介绍当代美术中的多种流派,如:后现代主义、极简主义、观念艺术等10.3 分析当代美术中的跨领域合作,如:艺术家与设计师、科学家等的合作10.4 探讨当代美术的发展趋势,如: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的新形式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古希腊美术:理解古希腊美术的特点及其对后世艺术的影响是重点。
西方美术史丁宁1
第一章西方美术史导论伟大的民族,在撰写他们的传记的时候,一共有三类:第一类叫The book of their deeds(事迹的书)第二类The book of their words(语辞的书)最后The book of their arts(艺术的书)如果你没有读过其中的一本的话,另外两卷就很难理解,尤其是最后一卷,就是艺术这本书如果你没读的话,这本很可靠的书没读的话,你理解整个其他的两个类别,就会有很大的困难。
——英国的著名批评家John Ruskin第一节:博物馆是看美术史的一个路线博物馆是我们看美术史的一个路线一、美国的博物馆1.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纽约中央公园)黄金通道莫奈、华盛顿的肖像、毕加索2.古根海姆博物馆圆筒形“你不要把你里面看到的东西告诉外面排队的人”3.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4.美国国家博物馆(华盛顿特区)老馆跟新馆之间是用地面的采光的金字塔连接起来新馆是贝聿铭的一个杰作二、法国的博物馆1. 卢浮宫在卢浮宫的河的那一边,这是塞纳河,再过去就是巴黎圣母院三件镇馆之宝:《萨摩色雷斯的胜利女神》、《断臂维纳斯》(米罗岛的阿芙洛狄忒)、《蒙娜丽莎》《岩间圣母》金字塔司汤达在卢浮宫里面的经历:“愉快而可回味的疲倦”2. 奥赛博物馆放的是法国人自己的作品尤其是印象派的作奥赛博物馆原来是一个火车站印象派的作品莫奈马奈现实主义的大师库尔贝罗丹的雕塑《巴尔扎克》《地狱之门》马约尔的一些雕塑印象派大师德加的那个雕塑跳芭蕾舞演员蓬朋的雕塑罗丹的学生做的《赫拉克勒斯弯弓射大雕》毕沙罗塞尚梵高3. 蓬皮杜文化中心就是19世纪的作品为主,这个是从古代原始社会,甚至更早的那些东西都有,一直要到19世纪蓬皮杜外面真的像一个化工厂美术史的一个非常鲜明和无情的逻辑就在于:曾经存在过才有价值,今天后世的任何的模仿,甚至模仿得惟妙惟肖都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艺术价值的独特性在于它已经是无可限量。
三、英国的博物馆1. 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那么大英博物馆里边还包含一个大英图书馆,马克思在那儿写伟大的《资本论》全世界最大的一个博物馆中国大概最早的一幅卷轴画就放在大英博物馆杜维恩展厅里边是当年从雅典的卫城上拿过去的那么其实大英博物馆里边也有一个维纳斯2. 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有很多的19世纪的作品也有一些艺术的复制品3. Victoria and Albert博物馆(V&A)这主要是工艺品中国的工艺品在这里边有很多的展出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复制品《雅典学院》复制品4. 国家美术馆在伦敦的一个广场旁边特拉法加广场那么后面还有一个馆叫国家肖像博物馆四、意大利的美术馆1. 巴特农神殿(希腊)?是献给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2. 梵蒂冈意大利国中之国——梵蒂冈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师:一位是米开朗琪罗、一位是拉斐尔梵蒂冈的博物馆原来的一个入口处,上面就有两个人的雕像,这边是年轻的拉斐尔,另外一边是米开朗琪罗,因为他们两位都给这个梵蒂冈留下了不朽的名作。
《西方美术史》教案
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第一章原始美术♦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旧石器时代美术熟悉中石器时代美术了解新石器时代美术♦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原始造型艺术创作的时间、实用性特征、洞窟壁画、岩画、雕刻、建筑、彩陶文化*重点:法兰克-康塔布连美术圈;南北欧岩画;巨石文化#难点:法兰克-康塔布连美术圈♦教学方式、手段、媒介: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术作品的展示、读解和理论分析手段:(1)重视创作方法的讲解;(2)重视作品创作环境、文化背景的分析;(3)明确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4)分析作品色彩、造型、整体效果的美感♦过程设计:(1)原始美术的分期、主要类别;(2)原始美术主要的艺术特色;(3)旧石器时代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4)法兰克—康塔布连美术圈;(5)南北欧岩画;(6)巨石文化;(7)彩陶文化;(8)小结原始美术的历史意义及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1、原始美术的分期、主要类别及其主要的艺术特色是什么?2、旧石器时代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品是什么3、什么是巨石文化?它的代表性作品是什么?4、彩陶文化发生在什么时候?代表性作品有哪些?♦参考书目:[1] (美)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一一观察世界的新角度[M].董建中王大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2] (美)罗伯特• E •勒纳等著•西方文明史[M].王觉非等译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2003[3] (英)E- H •贡布里希.秩序感一一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范景中杨思梁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 廖旸.蛮族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⑸高火.欧洲史前艺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教师姓名:王美艳职称:副教授2006-9-9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第二章古代东方美术♦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古代两河流域美术熟悉古代埃及美术了解新巴比伦美术♦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苏美尔一阿卡德美术、巴比伦美术、亚述美术、新巴比伦美术、古埃及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重点:古埃及的绘画、雕塑、建筑#难点:古埃及的绘画、雕塑♦教学方式、手段、媒介: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术作品的展示、读解和理论分析手段:(1)重视创作方法的讲解;(2)重视作品创作环境、文化背景的分析;(3)明确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4)分析作品色彩、造型、整体效果的美感♦过程设计:(1)苏美尔一阿卡德美术;(2)巴比伦美术;(3)新巴比伦美术、亚述美术;(4)古埃及的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5)小结正身侧面律和古埃及人物雕塑的艺术创作程式♦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两河流域指的是什么地方?它的主要文化时期和各时期的艺术风格是什么?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的雕刻艺术特征分别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亚述浮雕的艺术特色和代表作是什么?什么是正身侧面律?这种艺术形式的代表作有哪些?古埃及人物雕塑的艺术创作程式是什么?有哪些代表作品?♦参考书目:[1] 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2] (英)E.H.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天津美术出版社,1991.[3] (英)E- H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一一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 田旭桐•欧洲民俗民间图案[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0.课时安排:32学时教学类型:理论课第三章古代西方美术♦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古代希腊艺术熟悉古代罗马艺术了解爱琴美术♦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石雕人像;克里特建筑的艺术特色;古希腊美术的分期和各时期的艺术特色;古希腊雕塑、古希腊建筑;古希腊对古罗马美术的影响;古罗马建筑、绘画、雕塑*重点:古希腊建筑的柱式及其特点、古希腊美术的分期和各时期的艺术特色#难点:古希腊对古罗马美术的影响♦教学方式、手段、媒介:采用多媒体课件,重视美术作品的展示、读解和理论分析手段:(1)重视创作方法的讲解;(2)重视作品创作环境、文化背景的分析;(3)明确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4)分析作品色彩、造型、整体效果的美感♦过程设计:(1)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石雕人像;(2)克里特建筑的艺术特色;(3)古希腊美术的分期和各时期的艺术特色;(4)古希腊雕塑、古希腊建筑;(5)古罗马建筑、绘画、雕塑;(6)小结古希腊对古罗马美术的影响♦讨论、思考题、作业:思考题:1、基克拉迪斯群岛的石雕人像有何艺术特色?2、简述克里特建筑的艺术特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西方美术史教学大纲
西方美术史教学大纲《西方美术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100432014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 of the Wests art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视觉传达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西方美术史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理论能力的专业基础选修课,主要内容是系统、概括地讲授西方美术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历程,分析不同国家、各个时代、不同流派的主要美术作品以及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通过学习,使学生对西方历代美术作品的起源、艺术风格、艺术流派以及艺术创作规律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本门课程学习,重培养美术欣赏、审美判断和艺术分析能力,对发展学生的艺术理论素养和艺术风格自我定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美术史的发展脉络,并通过艺术发展史深层理解整个社会人文发展趋向,锤炼审美趣味,构建知识格局,提升专业素质,并将其物化于美术作品之中;2.具有初步判断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典型艺术作品的技术能力;3.学生在了解传统艺术的同时,尽可能地与当代艺术创作相比照,启发新思路,为学生步入工作岗位从事相关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本课程内容以绘画史、雕塑史、建筑史为主,兼及其他。
要求学生对各历史时期的美术流派、风格、美术家、作品做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2.本课程以史料为依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阐明外国美术的发生、发展和美术本身的一些特殊规律。
3.要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事求是地评价前人的美术成就和局限,不应脱离历史条件,正确处理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4.美术史是以美术作品构成,同时又伴随着情感判断和审美判断的艺术学科,应从具体作品在历史潮流中的发展和超越历史的审美价值的两方面,明确美术史的发展和成就。
(三)实施说明1.教学方法:授课形式以讲授为主,通过大量形象资料帮助学生消化抽象的理论。
西方美术史课程资料Chapter 1 绪论
Chapter 1 绪论西方美术史有三大类型样式:绘画、雕塑与建筑(一)艺术何为名词:(1)缪斯(古希腊神话中孕育和掌管艺术的女神)(2)阿波罗(古希腊神话中奥林匹斯山上的十二神尊之一,是希腊古典精神的化身,代表人性中理智和文明的方面;被封为太阳神、艺术保护神,与诗、音乐、缪斯们密切相关)(3)达弗涅(古希腊神话中河神佩内乌的女儿,阿波罗的初恋)(4)迪奥尼索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愚昧和情欲的酒神)(5)巴特农神庙(位于西方近代民主的摇篮——雅典,建造目的一是让保护神雅典娜神像有去处,另一方面是具现他们的成就)(6)阿尔塔米拉和拉斯科(分别位于西班牙和法国,洞穴中的壁画文明非常发达)(二)形体创造美术最基本的造型和表现手段是形、色和线,分别是空间的、视觉的、静态的。
美术的形体创造使其在空间的持久性和实体性尤为突出。
美术往往是把自然界或者人类社会某个特定瞬间、某一侧面或者非具象的情状定格下来,仅仅是对人或事物在流变过程中某一个顷刻的表达。
画家是在静态的空间造型中描绘运动,这不仅是一种对空间创造洞察力和想象力的特殊挑战,也是衡量艺术家才情和艺术作品地位的标准。
杰出的艺术家会静中求动,以不动引发动的感觉,超出纯粹静态的羁绊。
这种静态的艺术会表达出更为丰富别致的时空意蕴,对于读者来说,这种以静寓动的态势可以充分调动积极的联想与想象。
(三)色彩魅力由于文化意义的投射以及色彩与视觉形象因素的结合,色彩的情感力量和象征意义往往蕴含其中。
画何种题材、表达怎样的情愫、营造何种氛围、渲染什么感受,都要使用相应的色调。
雕塑对于色彩的追求则越来越趋向于单纯。
名词:(1)伦勃朗(17世纪巴洛克艺术的代表人物)(2)马蒂斯(19世纪印象派的代表人物)(四)线条流韵线条对于绘画和雕塑的意义在罗丹和德拉克洛瓦看来并不是各自领域最重要的事物。
达芬奇指出,线条原本就是描摹性的。
“线”不是观察或者照搬而来,是对与观察的概括、提炼、变形和创造的结果,既有客观性,也加上了主观的虚拟意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绪论
图1-1约翰·威廉·沃特豪斯(John William Waterhouse)《阿波罗和达弗涅》(1908),布上油
画,145×112厘米,私人收藏
图1-2《野牛》(约公元前15000-前12000),壁画,阿尔塔米拉洞窟
图1-3《受伤的野牛》,拉斯科岩洞壁画局部(约公元前15000-前10000),壁画,野牛身长110厘米
图1-4库尔贝《奥南的葬礼》(1849-1850),布上油画,314×663厘米,巴黎奥赛博物馆
图1-5马蒂斯《背影I》(1909),青铜浮雕,洛杉矶富兰克林·墨菲雕塑公园
图1-6梵·高《落日中的播种者》(1888),布上油画,64×80.5厘米,奥特罗柯罗尔-缪勒美术馆
图1-7约瑟夫·莱特(Joseph Wright)《科林斯少女》(1782-1784),布上油画,106.3×130.8厘米,
华盛顿特区国家美术馆
图1-8安格尔《小提琴家帕格尼尼》(1819),素描,29.8×21.8厘米,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图1-9马蒂斯《线描人体》
图1-10毕加索《和平的脸容》
图1-11巴黎奥赛博物馆内。